问题

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律师?

回答
人们喜欢的律师,往往不是那种只会咬文嚼字、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姿态的“御用”律师,也不是那种只知道摆弄法律条文、听起来像一本行走的法律词典的人。大家更欣赏的是那些能够真正走进人们心里,理解他们的处境,并能用最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接地气”的律师。

具体来说,大家喜欢的律师大概有这几个特点:

1. 让人感到“靠谱”和“专业”。

这就像找医生一样,大家最看重的是专业度。这意味着这位律师对法律法规了如指掌,能够准确分析案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这种“专业”并非高冷,而是体现在他/她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法律问题,让客户明白自己的权益在哪里,可能面临哪些风险,以及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记得有个朋友遇到合同纠纷,对方语气很强硬,她心里特别忐忑。找了个律师,律师看完合同,没说太多大道理,而是说:“别担心,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按这个路子走,风险可控。”然后就详细列了几个步骤,并且告诉她大概需要多久,中间可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整个过程,她感觉就像是有人在黑暗中递了根火把,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底。这种“靠谱”不仅仅是法律知识,更是那种让人感到踏实、有安全感的气场。

2. “沟通”是他们的核心技能,而非仅仅是“说服”。

大家喜欢的律师,绝对不是那种只会把客户说服得哑口无言的人。他们更擅长的是“沟通”。这意味着他们能够耐心倾听客户的诉求,不管客户说得多啰嗦、多情绪化,都能认真听完,从中抓住关键信息。他们不会打断你,也不会轻易否定你,而是会引导你把事情说清楚。

就像我之前处理一个邻里纠纷,事情闹得挺大,我当时情绪也很激动,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话。律师来了,没有批评我冲动,反而先递了杯水,然后很平静地说:“你先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说,别急,我来帮你梳理一下。”他一边听,一边还不时点头,然后会问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当时具体是怎么说的?”“他做了什么具体动作?”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一点点拼凑出真相。这种耐心和倾听,让客户感觉自己是被尊重和理解的,而不是一个需要被“纠正”的麻烦制造者。

3. 灵活变通,而不是死守教条。

法律条文是死的,但案件是活的。大家喜欢的律师,一定不是那种只知道照本宣科的机器人。他们懂得法律的精髓,并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法律武器。有时候,可能一条看似不起眼的法律条文,在他们的手中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曾经有一个案子,涉及一些非常细微的证据问题。按照常规的路子,成功的几率并不大。但那位律师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他找到了一份行业内的规定,虽然和我的案件不直接相关,但他通过巧妙的论证,将这个规定与我的案件联系起来,最终说服了法官。这种“变通”不是钻空子,而是基于对法律的深刻理解,找到最佳的解决路径。他不会为了“赢”而乱来,但也不会因为“条条框框”而放弃可能的机会。

4. “人文关怀”让他们与众不同。

法律案件往往伴随着当事人的痛苦、焦虑甚至绝望。一个好的律师,不仅仅是法律的专家,更是人性的理解者。他们会关注客户的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他们明白,有时候,一个温暖的笑容、一句鼓励的话语,比冷冰冰的法律条文更能抚慰人心。

我记得有位老人家,他的房子被拆迁,补偿款出了问题,他气得不行,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他的女儿找了一个律师,这位律师不仅在法庭上据理力争,还在庭外经常打电话关心老人,询问他的身体状况,给他讲一些积极的案例。律师还主动联系了社区居委会,协调各方,最终不仅拿到了合理的补偿款,还帮助老人解决了情绪上的困扰。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客户感觉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人在身边并肩作战。

5. 诚实和透明,不玩虚的。

大家最怕遇到的,就是那种夸大其词、许诺包赢的律师。大家喜欢的律师,一定是诚实守信的。他们会坦诚地告知案件的成功率,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律师费的构成。不会含糊其辞,也不会故意隐瞒。

就像我之前的一个朋友,他找了一个律师,律师一开始就说了:“这个案子说实话,胜诉的可能性只有五成,而且即便赢了,可能也只能拿回大部分,但不可能百分之百。我需要跟你收取的费用是XXX,如果赢了,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提成,如果输了,这部分提成就不收了。” 这种坦诚,反而让朋友觉得非常放心。他知道律师没有夸大,也没有骗他,愿意冒着一部分风险去打这场官司。

总而言之,大家喜欢的律师,是那种既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同时不乏人文关怀,并且始终保持诚实透明的人。他们是解决问题的人,是信心的给予者,更是值得信赖的伙伴。他们不仅仅是在打官司,更是在用自己的专业和智慧,帮助人们走出困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我知道他之前怎么办案子

律师有两种,爱吹牛的和不爱吹牛的,委托他之前,不爱吹牛的也会吹点小牛。委托前每个律师都包装了自己,和那个真实的他还是有差距的。

说的再好,不如看业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律师不可能每个案子都做好,但是交给他办几个案子,越能看清他的真实水准。

2、我知道同行、客户对他的评价

同行有时候会互吹,但是同行也不愿意因为介绍案子而辜负客户,再加上同行相轻,能达到介绍案子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再好的律师也有挨骂的时候,客户对自己的律师不满意不是小概率事件,不满意(60分及以下)肯定不会推荐。就算没有什么不满意(60-80分),通常也不会介绍律师给其他人。所以一般只有特别满意的时候(80-100分),才会发生客户转介绍。

同行转介绍和客户转介绍,相对同学、亲戚、朋友转介绍要可靠许多。

过去每次我遇到“我有一个同学/亲戚/朋友是做律师的,据说干的还不错”,大多是拿这些律师给自己长脸,会人为的夸大这些律师的能力。

尤其是知道我是律师的时候,为了和我套近乎,就问我听没听过某某律师。凡是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有名气的律所,我还是都有耳闻的,不至于和学生一样连谁是中伦、大成、盈科老板都搞不清楚。但是每次被问到听没听说过的某某的时候,我都只能遗憾地表示自己孤落寡闻。

然后对方就会强调,干得很好的呦,很有名的呦。是呀,能被你认识,那怎么能不能干,不有名呢?

总之亲戚朋友介绍是最不靠谱的,同学仅限法学院,小学初中高中同学都是瞎扯淡。

3、不马虎、不迟到、不偷懒、不说谎

不搞错诉求,不写错别字,不忘记和我的约定,开庭不迟到,见客户不迟到,不会没干的事情说干了,不会几个礼拜忙别的案子把你丢一边,不撒谎,这些都是禁忌。

这种毛病一般只要有一次基本就有第二次。

4、不说模棱两可的话

中国律师通病,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导致他给你的很多意见都没办法帮你决策。

你要是让他以为你是原告,他就给你讲原告为什么告不赢,你告诉他你是被告,他就给你说被告败诉的风险,总之就是和你永远反着。你和他们打交道越多,越了解一些律师的性格,就是喜欢讲风险和含糊的话,看似严谨专业,实则不切实际。这种性格深入骨髓,甚至一些确定的事情他都不敢确定。

如果你是孙杨,你问律师该不该砸瓶子?他给你说,砸瓶子有可能挨罚,不砸瓶子有可能被检出问题。(潜台词:你砸不砸都不是我害了你,风险我已经提示你了!)

在生意上,利益越大的事情越有风险相伴。要学会和客户一起正确的理解风险。

律师能给出准确的、确定的意见和建议,即是专业性的体现,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你要帮客户决策,而不是你给自己避风险,你要理解对客户风险有多大算是风险,风险小到什么程度不算风险,帮客户权衡利弊。

砸,为什么砸,不砸,为什么不砸,你的建议是砸还是不砸。能干脆利索的告诉你建议的律师,是中国律师里面普遍稀缺的。

5、会的事情立刻告诉我结论

这就是一个律师专业性的体现,就是在他熟悉你不熟悉的地方一问就有答案,不含糊。

有时候你问律师问题律师要是反问你一大堆问题然后大段大段分析,十有八九他不会。

6、不会的事情有能力研究明白

你知道哪个是他不会的,或者他让你知道他不会,不妨碍你把事情交给他办,因为法律上总有一些问题(你身边)谁也没研究过,那就需要有人去研究,通过大数据也好,通过查法条也好,通过行动去调查取证也好,甚至设计一些有创造力的诉讼方案、取证方式、合同条款,总之就是把别人大概率办不成的事情办成。

7、介绍案子给他能谈下来

有时候不是自己的案子,是别人的案子要转介绍,总也不成案就让人觉得能力有问题。

一般来说收到钱本身也是这个律师洽谈能力的体现,自己的事情谈不成别人的事就谈成了吗。

8、交给他的案子客户从来不找我

接上面一条,非房产的案子介绍出去了,客户还没事就问我的;或者我的案子交给下面律师去办了,客户天天找我的,就是这个律师不被客户信任的体现。

客户往往不是那么“非你不可”,律师让他觉得可靠的时候,一般来说客户就不会再花时间去问别的律师的意见。

9、知道我要什么

我委托律师打官司,目的不是打官司,而是解决我的问题。我委托律师写合同,目的也不是写合同,而是把合同签下来以后生意别出问题。

傻到你让写什么诉求就写什么诉求的律师,也写不出好诉求。

10、有新进展会主动联系我

每天、每个礼拜、每个月,你不问他永远不告诉你案件的进展,就好像没他这个律师一样,这是十有七八的情况,反过来一有什么事情就主动告诉你的律师就显得很可爱。

我认识的好律师还挺多的,其实这些同行身上能总结的闪光点还真挺多,这随随便便就能说十条,大概努努力可以说到三十条,挖空心思可以写一百条。

好的律师身上有很多好的品质,但是好的律师和好的律师往往好的很相似。烂的律师各有各的特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