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能用潜艇来攻击潜艇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现代海军作战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领域。事实上,潜艇不仅能够攻击潜艇,而且“潜艇打潜艇”是其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使命之一。之所以会产生“不能用潜艇攻击潜艇”的疑问,可能是因为我们从某些影视作品或者表面信息中得知潜艇的隐蔽性很强,似乎更适合偷袭水面舰艇,或者大家对潜艇之间交战的难度和策略有所误解。

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潜艇到底是怎么玩“潜艇战”的,以及为什么这事儿一点也不简单。

潜艇的使命:水下巨兽的狩猎场

首先得明确一点,现代海军的潜艇,尤其是攻击型核潜艇(SSN),它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猎杀敌方的潜艇(ASW,AntiSubmarine Warfare)。它们是海军中最精锐的“猎手”,专门针对敌方海军的“水中幽灵”而设计。

那么,潜艇攻击潜艇是如何进行的呢?这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两艘潜艇从水下并排驶过,然后互相吐口水(鱼雷)那么简单。它是一场技术、战术、情报和心理的较量,远比看上去复杂得多。

一、 探测的艺术:在黑暗中寻找黑暗

潜艇最大的优势是隐蔽,但这也意味着它在探测敌方潜艇时面临巨大的挑战。大海是如此的广阔和深邃,充满了各种噪音和干扰,要在一片浑浊的“黑暗”中找到同样隐藏在黑暗中的目标,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声纳系统:潜艇的“眼睛”和“耳朵”

声纳是潜艇探测水下目标的主要手段。潜艇装备有多种声纳系统:
主动声纳: 发射声波,然后接收回波来判断目标的位置、距离、速度和航向。这种方式探测距离远、精度高,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启动,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我在这里”,自身暴露无遗。所以,主动声纳通常只在搜索阶段或者认为对方已经被锁定,或者需要快速确认目标时使用,实属无奈之举。
被动声纳: 只是“聆听”周围环境的声音,包括敌方潜艇发动机、螺旋桨、声纳工作、甚至舰体内部发出的微弱噪音。被动声纳非常安静,几乎不会暴露自己,但它的探测距离和精度受限于目标的噪音大小、传播距离以及海洋环境的噪音干扰。现代潜艇的被动声纳系统极其先进,能够通过分析微弱的声学特征来识别不同类型的潜艇、它们的性能,甚至可能的任务。

海洋环境的干扰: 海洋是一个充满噪音的地方。海浪声、鱼群的活动、船只经过产生的噪音、甚至海底的地质活动都会产生声响,这些都会像“雪花”一样干扰声纳的接收。而且,声波在水中传播会受到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影响,产生折射和反射,形成“声阴区”和“声道”,使得探测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电子侦察和情报搜集: 除了声纳,潜艇还会利用电子侦察设备(ELINT)监听敌方的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信号。虽然潜艇在水下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但它们也需要浮出水面或伸出天线进行通信或导航,这些瞬间会被敌方截获。此外,来自岸基情报站、侦察机、水面舰艇甚至友方潜艇的情报链,都能为潜艇猎杀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 战术的博弈:猫鼠游戏的升级版

一旦探测到可能的敌方潜艇,接下来的就是战术层面的较量了。这就像一场高级的猫鼠游戏,双方都在试图利用地形、环境和技术优势来寻找对方,同时规避被对方发现和攻击。

隐蔽与反隐蔽:
静音技术: 现代潜艇都在拼命追求“静音”。从螺旋桨的设计、发动机的隔音处理、到舰体表面的吸声材料,一切都在为了降低自身产生的噪音。目标是让对方的被动声纳难以探测到自己。
利用地形和环境: 潜艇可以利用海山的阴影区、海底峡谷、或特殊的温跃层来隐藏自己的声信号,或者让对方的声纳信号发生偏离。在某些条件下,潜艇甚至可以利用海洋的自然声音来掩盖自己的行踪。
欺骗与诱导: 潜艇可能通过释放诱饵(声响模拟器)来欺骗敌方声纳,让敌方误判目标的位置或意图。

跟踪与锁定:
近距离缠斗: 当双方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又互相难以定位时,就会进入近距离的“纠缠”阶段。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移动,试图获得对方的精确位置。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双方都会尽量保持静默,只依靠被动声纳进行探测。
尾随与攻击: 一旦一方成功锁定对方(例如,在对方螺旋桨产生的尾流中获得清晰的声学特征),就可以尝试进行攻击。攻击方式通常是发射鱼雷或导弹。

三、 武器的选择:水下穿透者的利器

潜艇攻击潜艇主要依靠鱼雷。

鱼雷: 现代海军的鱼雷是极其复杂的武器。它们具有强大的反潜能力,能够自主搜索、锁定目标,并且能够根据目标规避动作进行机动。有些先进的鱼雷甚至能够自我校正航向,对付狡猾的潜艇目标。
线导鱼雷: 发射后,潜艇通过声波或电缆控制鱼雷的航向,直到锁定目标。
声自导鱼雷: 鱼雷发射后,依靠自身的声纳系统自主搜索和锁定目标。这是目前主流的攻击方式。
反舰导弹(针对水面舰艇): 虽然潜艇也可以发射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艇,但在潜艇对潜艇的交战中,鱼雷是唯一有效的武器。

潜射导弹: 有些潜艇也能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这主要是战略威慑武器,不用于猎杀潜艇。

四、 为什么“潜艇打潜艇”如此困难和危险?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潜艇对潜艇的攻击才如此具有挑战性,也让这种交战充满了戏剧性和危险性。

1. 相互隐蔽的难度: 两艘潜艇都在极力隐藏自己,这意味着双方的探测和锁定都非常困难。这需要极高的声纳技术、精密的声学分析能力以及对海洋环境的深刻理解。
2. 探测的“时效性”: 声纳探测到的信息可能不是实时的。海洋的复杂性意味着声信号的传播会有延迟,一旦目标移动了,之前探测到的位置可能就失效了。
3. 暴露的风险: 一旦使用了主动声纳,就等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可能吸引来更多的敌方水面舰艇或潜艇。
4. 战术的复杂性: 双方都在进行复杂的机动、规避和反侦察。攻击方需要判断目标可能采取的行动,并预测其未来位置,才能精确发射鱼雷。被攻击方则要尽一切可能干扰声纳、改变航向、释放诱饵,甚至采取反击。
5. 失败的代价: 一旦攻击失败,潜艇自身可能就会暴露在敌方的火力之下,面临被摧毁的危险。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用潜艇来攻击潜艇?

这个前提就是错误的。潜艇不仅能够攻击潜艇,而且这是它最核心、最具战略价值的使命之一。 潜艇之间的对抗,是现代海战中最隐秘、最残酷的较量。它需要顶尖的科技、精湛的技艺和严密的协同,才能在无声的海底世界中完成一次精准的猎杀。

你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看到潜艇从水下悄无声息地浮出,然后用鱼雷或导弹攻击明显暴露在海面的水面舰艇,那样的场面更为直观。但实际上,在深邃的海洋中,潜艇之间才是最危险、最精彩的“猫捉老鼠”游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潜艇击沉潜艇早在世界大战中就存在,发展至今已经不再被视为特例,当代的舰队核潜艇是最好的反舰队核潜艇武器之一。

我怀疑你乎看我好欺负故意推荐邀请这种自行搜索的问题恶心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现代海军作战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领域。事实上,潜艇不仅能够攻击潜艇,而且“潜艇打潜艇”是其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使命之一。之所以会产生“不能用潜艇攻击潜艇”的疑问,可能是因为我们从某些影视作品或者表面信息中得知潜艇的隐蔽性很强,似乎更适合偷袭水面舰艇,或者大家对潜艇之间交.............
  • 回答
    很多潜水爱好者都曾有过这样的冲动:看到色彩斑斓的珊瑚,或者缓缓游过身边的大型鱼类,总想伸手去触摸一下,感受那份亲近。但如果你是一位负责任的潜水者,你会知道,这个想法最好还是留在脑海里。为什么呢?这其中的原因,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更关乎我们对海洋世界的尊重。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对海洋生物的.............
  • 回答
    《潜伏》的结局,翠平最终未能和余则成一同离开,这背后确实有着复杂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情报”二字可以简单概括。虽然情报工作是他们婚姻的基石和他们之间关系的核心,但真正阻碍他们一起走的,是他们所处时代的残酷现实、各自的身份认同以及命运的无情捉弄。一、情报,是起点,也是无法逾越的鸿沟翠平最初和余则成“结婚.............
  • 回答
    《世说新语》中,裴潜对刘备的评价“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对刘备个人特质的深刻洞察。这句话看似尖锐,实则道出了刘备身上一种复杂且极具争议的特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国”在当时的语境。三国时期,“中国”更多指的是中原地区,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会觉得,既然两台直列四缸发动机的汽缸总数加起来是八个,那把它们组合起来不就能变成一台八缸发动机了吗?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上的难题。首先,我们得明白,一台八缸发动机(通常指的是V8或者直列八缸)之所以被称为八缸,是因为它们能够协同工作,按照特定的顺序点火,.............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有个疑问,既然我们吃的粮食都是从种子来的,那为什么不能直接抓一把麦子、稻谷或者玉米粒来种呢?其实,这就像你不能直接拿一块熟透的西瓜瓤来种出新西瓜一样,里面的门道可不少。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粮食在变成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之前,经历了一系列“非天然”的加工和选择,而这些过程,恰恰剥夺了它作为一颗.............
  • 回答
    这篇关于用激光除锈机清理青铜器文物的文章,我将尽量以一种自然、流畅且具有专业性但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呈现,并仔细斟酌词句,以避免任何AI写作的痕迹。 细说缘由:为何激光除锈机并非青铜器文物的“万能解”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在岁月侵蚀下,它们身上往往布满了斑驳.............
  • 回答
    你问了一个非常基础却又极其关键的数学问题:“为什么不能用0做除数?” 这背后涉及到数学的逻辑、运算的定义,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数学体系构建的根基之一。想象一下,我们从小学习数学,就是从计数、加法开始的,然后是减法、乘法,最后是除法。每一步都有其深刻的道理。除法,本质上是“平均分”或者“看包含多少个”.............
  • 回答
    之所以不能用简单的蒸馏方法来制备所谓的“工业酒精”,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关于纯度、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复杂考量。咱们得从头说起,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工业酒精”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宽泛。它通常指的是未经变性的乙醇,或者混有少量不影响其工业用途的杂质的乙醇。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溶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常见的。咱们先不往“AI撰写”这条线上靠,就从咱们平常聊天、思考的角度来聊聊,为什么回答问题不能再抛出个问题来,会让人觉得不对劲。核心问题在于“沟通的指向性”和“信息的传递”。想象一下,你渴了,问你朋友:“我现在口好渴,有没有水喝?”。朋友要是说:“你为什么会口渴呢?”。你是不.............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老辈儿总说“手指人不行”,这事儿吧,细琢磨起来,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规矩,里头门道可多着呢。从咱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文化习惯,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微妙心理,再到更深层次的社会观念,都跟这“手指人”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礼貌”。你想想,当有人伸出手指头,尖锐地指.............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老家院子里那些自由自在、偶尔跟邻居家的狗“汪汪”几声,或者蹲在屋檐下打个盹的猫咪。对比一下现在城市里我认识的养宠朋友,那画面差异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中间的“不能”二字,其实藏着太多现实的考量,不是简单一句“不适应”就能概括的。首先,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这个基本盘。在.............
  • 回答
    你想用沙漠的沙子盖房子?这想法听起来挺酷的,毕竟沙漠里沙子多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真要这么干,你会发现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甚至可以说,直接用散沙盖房子,根本行不通。首先,咱们得说说沙子这玩意儿。沙漠里的沙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散”。你抓一把沙子,它就会从你的指缝里溜走,这说明沙子颗粒之间没有多少.............
  • 回答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这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咱们的耕地,就是这“天”的根本。可最近总听到有人说,要把农业“工业化”,要像搞工厂一样,流水线、标准化、效率高。这听着是挺有道理的,毕竟工业发展确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咱得好好琢磨琢磨,这农业,到底能不能,或者说应不应该,就这么硬邦邦地套用.............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仅仅把数据分散到多块物理硬盘上,也就是所谓的“分布式磁盘”方式,并不能神奇地解决磁盘 I/O 瓶颈的问题。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繁忙的餐厅,里面只有一个厨房。厨房里有两位厨师,他们都在忙着做菜。如果这时进来一大堆客人,每个人都点一道复杂的菜,那么即使你把菜的配料分别放在好几个小冰箱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