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肉身是你? 第1页

  

user avatar   liu-zhen-rui-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知道……

题主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这个肉体”为什么是“这个肉体”?……

“这块石头”为什么是“这块石头”?……

“这艘船”为什么是“这艘船”?……

亚里士多德把这样的问题也作为科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他把这样的问题称之为“形式因”……要求得到的是所谓的“实际本质”……

但问题来了……真的有这么个东西吗?……

真的有使得这艘船还是这艘船而不是另一艘船的原因吗?(特修斯之船问题)……真的有这样的界限吗?……

在这里首先需要的就是“个体”……但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一个XX”真的是明确的用语吗?……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最小物质是否存在,只是暂且当做一个可以确定的个体引入……

如果我们要明确一个由已经明确的下级个体所组成的上级个体A,我们要怎么做?……

似乎最为简便的是A={a1, a2, a3,……,an}……

但是我们又都知道,我们通常所指的个体,都是经历着不断的为物质交换的……

于是我们不得不换一个允许物质交换的明确方法 ,A:t→2^({a1, a2, a3,……}),A(t)……

但是我们发现我们明确不了后面的这个函数,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些下级个体在这个上级个体中(至少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日常所述的个体明确到原子级别)……

看起来,至少对于我们日常所述的大多数个体,我们都是无法明确的……

或者进一步的来说,至少我们日常所述的大多数个体,都是出于编造……

但这种编造是“好的”编造,如果我们不编造出“这艘船”,就无法描述船在水中航行的状态,如果我们不编造出“这块石头”,我们就无法描述石头在路上 滚动的状态,如果我们不编造出“这个肉体”,我们就无法描述身体的运动和疾病……只要我们不试着从类似于原子的“下级个体”的角度来审视它们,那么我们对于它们的使用就不会出问题……“我”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我”才能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叙事中心理论”……

所谓的“自我”其实可能从未存在过……但一个故事总归需要一些角色,为了讲好这个故事,那么就要编造出这些角色……仅此而已……如果我们真的能日常计算出一立方公里内每一个原子的活动,那么换一批角色完全不是不可以,就当“我”不存在就好了……




  

相关话题

  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与个体细胞之间有何联系,这种能力是神经系统赋予的吗? 
  人类远祖"森林古猿"为何要付出惨痛代价,将诸多的先天本能演化成后天经验以及意识行为? 
  蚯蚓被一分为二式切断后,其头部和尾部所长成的蚯蚓是否有都意识?如果都有,意识是否一致,为什么? 
  生物(包括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什么? 
  对于死亡这样的终极话题,人们为什么更推崇冷酷的唯物主义而不是仍带有一丝希望的意识与灵魂论? 
  死后我们的意识去哪了? 
  当猫在照镜子的时候它是否能意识到镜子里的那只猫是它自己? 
  古代的人猿有哪些异于其它动物的特质使得自己逐渐进化成人了?别的动物可以最终进化到与现代人智慧相媲美么 
  宇宙会不会只有一个灵魂,也就是所有人和动物都是“我”在轮流转世?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精神日本人的? 

前一个讨论
56个民族的政策需要修改吗?
下一个讨论
大专出身,学java的工资会比其他行业工资高么?从事两年后月薪八千左右是正常水平?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