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黄万里对三峡工程的担忧?三峡真的存在诸多隐患吗?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lin-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么多年,黄大师的预言也是与时俱进,不断翻新啊→_→

话说回来,上凯迪就好好呆着做鱼苗,出来玩个蛋啊~


user avatar   rou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是水电行业专家,但是因为项目去过的水电站,尤其是三峡上游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水电站去的不可谓少;也和当地很多人有过交谈。当然,三峡工程这种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巨大的项目;其具体的评价不是任一领域的「专家」的研究和结论可以说清的,我这个外行就更说不清了。另黄万里去世于2001年,题中帖子发于2010年,提到的还是2006年由的「纪念黄万里先生去世五周年」,这……

这篇被称之为「钓鱼文」的文章由来已久,以下仅针对题目中所引用文章的内容,结合我说知道的一些情况,提供一些信息给各位略作参考:

1. 关于三峡大坝封顶时,没有举办盛大典礼,请看2006年的采访:

china.com.cn/zhuanti200

李永安昨日对记者说,今日下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时将不举行盛大庆典。

总公司改变初衷的主要原因是,大坝建成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工程建设、移民、环保等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后期工作上。

这话我信;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三峡大坝修建于上一届政府,而对于本届政府而言,有的不是政绩,而是实实在在的负担。

至于节省:

此前,三峡总公司曾计划花上百万元搞一个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简朴的庆祝仪式包括鞭炮、标语、彩旗等,花费只有数百元。

再简朴的仪式,因为有数百人参加,这接待费用也不会是小数字。所以别谈节省。

2. 关于三峡大坝的投资问题,黄万里当年在反对三峡建设的信中提及的是:

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实际造价之高,可以打破世界记录。且不论摊派到发电的静态经济成本按1986 年物价300 亿元是否属实,并缩短工期为15 年,投资逐年平均分配,到完工时实际投入为666.45 亿元(见"简释"文)。但是审核的报告竟按开工时的成本计算,若也按15 年工期,则仅159.54 亿元。这样,缩小了造价成为1/4,即隐瞒了实价的3/4。

实际情况是:三峡工程静态投资概算为132.66亿元,动态总投资合计2485.37亿元。

economy.caixin.com/2013

黄先生当年写信反对时,不论是人民币汇率还是物价与现在都完全无法相比,而且黄先生并非经济方面的专家,因此他所提及之经济效益方面,并没有十足的说服力。不过三峡工程的总投资额远远超出当年的预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我看过很多大小水电站,这两年新的水电站每千瓦造价上万的并不鲜见。但如果时间放任至2000年左右,每千瓦造价则以两三千元或者三四千元居多。三峡电站的每千瓦造价目前折算约为11000元出头,肯定是远超出中国平均水平线,但如果以目前的造价水平来看,并非十分高昂。

3. 关于三峡电站的发电量问题。三峡电站2012年发电逾981亿千瓦时。

sasac.gov.cn/n1180/n122

。2012年中国发电量计4.8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以此计算,三峡水电站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4%左右,确实与所谓的照亮半个中国相差很远。但是要知道中国2012年底时电站装机量计10.6亿千瓦,三峡电站所占的装机量也不过是全国总装机量的2.11%左右。

倒是另一个数据值得参照,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2012年发电共982.87亿千兆瓦时承担了巴西19.9%和巴拉圭80%的电力供应任务,连续第15年成为全球发电量最高的水电站。三峡工程的发电设备装机容量比伊泰普水电站高出60%。直至2012年10月,三峡水电站的发电累积量仍高于伊泰普水电站。但由于去年一段时间内长江结冰,导致全年发电总量下降。

按2012年三峡电站的发电量计算,其Usage Rate大约是49.9%,这在中国的各类水电站中,绝对是中上水平的数字,而且去年长江上游结冰的事件绝不常见。

顺便借此算一笔经济账。目前三峡电力上网电价平均为每千千瓦时250.00元,按照去年的981亿千瓦时计算,年收入约为245亿元人民币,在无财务费用的情况下,水电行业的平均净利率超过80%不是难事,即使算上财务费用,三峡工程的回本周期在12~15年以内。但是考虑到这一工程的建设和人力投入旷日已久,这笔账真的不大好算。

4.「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

防洪的事情我不懂。不过三峡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流域这些年来确实没有大洪水暴发。但是长江下游暴堤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这些暴堤的问题,究竟是来自于三峡工程,还是来自于本身堤坝的质量,这事儿得具体堤坝具体分析。

5. 关于三峡工程对于气候的影响。我前两年到云南四川长江上游的水电站(以及农村)的时候,和当地水电站老板和务农者聊天。他们还是提到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当地气候确实有说不出的变化。例如云南的气候干旱数年,当地的中小水电站的使用率和发电量与2005年之前难以相比。例如各地这些年来平均降水量较前几年确实明显变少。但这也并不是所有意见,也有老一辈的人说:「这些气候变化不过是周期性的。如果真要说和三峡一点关系都没有怕是没人信,但如果真要说都和三峡有关,也许有些冤。」

至于文中提及的:「三峡工程能达到工程效益的条件之一是未来的气象变化是可知的」,我记得当时恶补水利和水电知识的时候认真查过资料,应该是没有官方文件提及这种说法。如果是在一些建议书或者学术文件上这么说,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这一想法实在太高估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低估大自然的力量了。

6. 关于「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这一结论,首先,三峡未蓄水之前,长江航运的情况如何?别说万吨级货轮,就算是5000吨级货轮也鲜见。

有一些此前看资料时找来的数据:

三峡水库蓄水通航以来,三峡库区货运量持续增长,2005 年过坝货运量达4300 多万吨,是蓄水前葛洲坝多年平均货运总量958 万吨的4.6 倍,航运效益远远超出预期。


2009年,通过三峡大坝的货运量有7000万吨左右。自2003年三峡船闸通航以来,累计过坝货运量突破3亿吨,超过蓄水前22年的货运量总和。

7. 「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

这话可以用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每一个地区。但比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最不稳定」不知道是不是言过其实了。何况社会稳定是需要和城镇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相联系的,三峡移民确实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但不是不能根治的。

8. 「上报批准的三峡工程移民113万人已经安置完毕,批准的400亿元人民币移民安置费已经全部用完,但是还有数十万居民要搬迁安置。」

上文财新网的链接中有提及:「到2012年为止移民资金共动用856.53亿元」。我在另一份材料上看到的数字,三峡关于移民安置、后续治理的总投入预算超过1280亿元。

9. 关于三峡水库水质的问题,在大坝封顶之后每年都有很多媒体报道,诸位可以自行百度谷歌搜索一番。目前可以找到的结论是,长江干流和三峡水库的水质并没有变坏,甚至一些区域还杂逐渐变好;但是部分长江支流的水质确实有受到不良影响。

10. 「三峡工程也没有为老百姓、特别是被涉及的居民提供“廉价”的电力。」

目前三峡电力各省的落地价格,请参考:

nea.gov.cn/2011-08/16/c

多省电价都在0.28元~0.38元之间,比起风电、火电和光伏而言,三峡电力的价格无疑是非常低廉的。而三峡电站的上网电价每度电0.25元,除了在水电领域内,有哪种发电的价格更低?

11.「 根据台湾的研究报告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台湾的东海渔业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我觉得讨论长江流域而引用台湾东海渔业的内容有点不靠谱。

但是「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超出论证报告所估计的范围和强度」。这一点,我在和一些水利水电专家谈话的时候,他们也有提及,「三峡工程牵涉范围过广,且影响的生态环境范围巨大,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水平,确实很难对该工程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准确的评估」。

12. 「三峡水库正造成血吸虫病的蔓延」。这一点,可以参见中科院的这篇:

cas.cn/xw/kjsm/gndt/200

。其中提及: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年均气温在14度以上,年降雨量大于750毫米。三峡库区位于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纬度内,年均气温在16度以上,年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因此库区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病的流行。

证实文中的结论很可能成立。

13. 「按照目前的设计,三峡工程根本无法让北京喝到长江的水」。

我没有查到三峡工程和北京喝长江水有什么关系。当然三峡工程是「南水北调」项目的一部分。但是建设三峡工程的时候,并没有把让北京喝长江水当成主要目的的样子。至于「南水北调」共分三线,和三峡最密切相关的是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我是分割线—————————————————

简单做一下总结,这篇文章的作者多少是懂一些水利的,但是鉴于其本身的政治观,在这篇文章中,危言耸听的居多,认真建议的少;对目前技术水平无法达到之处妄下结论的居多,对有实证可考的事实,逃避实据的居多,引用数据例证的少。当然文章不是没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立论动机就不算纯正的情况下,这篇文章可以拿出来当参考的内容就太少了。我懂的水利水电知识不算多,但看到这篇文章仍然会觉得干货缺缺。如果说文中唯一的干货,就是黄万里当年的一些建议。(主要来源是黄先生当年的三封上书)。但黄万里的很多建议和结论,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以前,虽然有许多真知灼见,但也不得不考虑时代的影响。如果大家有空去搜黄万里当年的三封上书和一些文章来看,黄先生建言三峡工程的态度,多少有点像有宋时代学者大臣们对于黄河工程的态度。因此如果有人现在用这篇文章来黑三峡工程,还是该哪哪儿去好。

实际上国内外(主要是「外」)有不少论文都在论述长江三峡工程的影响,其中负面的文章比正面的文章总体是要多的。下次有人用心想要黑三峡工程,可以认真做一番搜索,再多拿出些干货来才好。

再次声明:本人并非水利水电专业的专家,文中的知识只是来自于项目积累,其中错漏之处肯定会有。请随意拍砖,但请别骂娘。我也期待看到水利专业方向的高人来详细说说情况!

另这个答案只是希望通过提供一些事实,列举一些信息和观点供各位参考,我本人并不愿对三峡工程做太多褒贬的评价。一个如此重大工程的成败,还是留待时间去证明的好。


user avatar   leo-lv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在看不下去了,三峡对全国其他地方有利有害我不知道,可长江中游,特别是荆江地区的骚年们你们这样摸着肺信誓旦旦地说也是三峡受害者,你们不脸红吗?那些埋在长江沿岸的祖祖辈辈们都在地下感到害臊!

可能有些人啊,好日子过久了,就觉得好日子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天赋人权,与生俱来,理所应当的。就像现在大家能顿顿吃肉,就理所应当的觉得人与生俱来就是顿顿吃肉的,殊不知90年代,全国大部分人能几天吃顿肉都不错了呢!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90后,00后的孩子多,不知道小时候荆江抗洪防汛是个什么概念!觉得三峡是个框,天气反常就往里装!反正三峡的锅背得够多了,什么厄尔尼诺啊,温室效应啊,反厄尔尼诺,南北极冰川融化啊,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啊,没问题,都可以装进去!

作为荆江边上长大的人,跟荆江的父老乡亲回忆下以前的苦日子,把屁股搬正。

——————————————————————分界线—————————————————

先看长江历年洪水图和洞庭湖(长江中游)历年洪水图:(何报寅. 对长江洪水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s2):125-126.)



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出,长江平均两年甚至不到两年发一次洪水。特别是最后几年,95,98,99三年均为大洪水,其中98年更是有名的特大洪水,对了,三峡03年蓄水。

以前,每年主汛期(6-8月)就要开始防汛,九十年代的防汛,可不是像现在的仅仅存在新闻里的“防汛”二字哦!那时候,防汛可是和沿江大部分家庭相关的,根据洪峰水位的高低,每村每组都要出壮丁,出人头在堤上住一段时间,期间负责检查堤有没有缺口,更重要的是检查有没有暗涌(白蚁在堤上打通堤,会造成长江水和堤外的农田联通,是决堤的重要诱因),搬沙袋堵缺口。一般没发大洪水的年份,只要大家轮流在堤上轮值接近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因为是轮值,也不太影响农业生产(7,8月也是长江中游早稻收获和晚稻播种的最农忙的时间)。哦,对了,以前冬天农闲的时候有的年份还要组织大部分家庭去挑土加固大堤,平均下来,家家户户都会出人头,男女都上。感觉上堤防汛有点类似古代服徭役。

但是一到大洪水的年份,譬如96,98,99年,特别是98年,到了什么程度,几乎大部分家庭都要出人头,长期驻在大堤上。大堤上垒很多装泥土的针织带,水大的时候,你可以坐在上面用长江水洗脚,大堤上的路脆弱到都不敢开卡车。当然,光靠老百姓抗洪抢险肯定不行,我们那一段大堤,就来了两个军的解放军来抗洪,本地小学中学和一些单位院子里都住满了解放军战士。那时候,夏天晚上纳凉,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看当地电视台新闻后的水位播报,人心惶惶,家家户户讨论的都是决堤后往哪边逃命,都怕半夜决堤,在睡梦中被淹死。

当然,发洪水的时候,一般都会伴有内涝。荆江段有很多湖泊和河流,这些水也会跟着上涨。毕竟下的雨排不出去,肯定只有水位上涨淹没附近的农田啊,并且这时候正是稻子快成熟的时候!前面有的答主说修三峡后发生干旱减产,说得像修三峡前发洪水内涝就不减产似的。


三峡03年蓄水后,基本就没发生过大洪水了,暑期也不用家家户户上堤防汛了,每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担心半夜被大水冲走了,让沿江群众能安居乐业。同时在某方面一定程度上也释放出了当地的劳动力,能出去打工。毕竟你家都淹了,家里父母儿女都有生命危险了,我不信还能安心在外面打工,不回家上堤抗洪抢险。并且也不用像98年那样,一发生特大洪水就泄洪淹没几个镇。别以为几个镇对键盘侠来说好像没什么大不了,淹到你家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所以说人家可以说三峡有害,而作受益最大者的荆江群众是最不能说的。最后要说的是,不要把水位下降,干旱的锅都丢给三峡,三峡还没那么大的本事呢!大家普遍抽取地下水,围湖造田,土地地下水被农药除草剂生活垃圾污染,生态破坏,哪个不是要背锅。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影响全球气候反常,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有什么不对劲就都怪三峡,你们好意思吗?

——-------------------------------------------分界线——----------------------------------------------------

很欣慰有很多网友关注这个话题,又加了些老照片

最后附些98年荆江抗洪抢险的老照片,给大家温习下洪水的残酷和洪水给这个国家造成的深痛的灾难,当然还不能忘记我们最可爱的人(当年的军民一家亲,鱼水情可不是5毛吹出来的):













(以上图片因来源太杂,有侵权忘告知,我马上标注出来。)

洪水才被关进牢笼几年,就有人把它当病猫想放它出来看马戏了,殊不知跑出笼子的洪水猛兽可是要吃人的啊!


user avatar   ke-xue-shi-jie-za-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也许不知道,尽管三峡于2003年开始蓄水,2006年大坝落成,2010年开始蓄水至175米,但这座由全国人大批准建设的伟大工程至今仍处于试验性运行阶段。

一般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经过半年至一年(即经过一个汛期)运行后,即可进行验收。但对三峡这样的万年工程,国家抱着明显的审慎态度。在大坝落成后十多年的今天,国务院终于对三峡开展了整体竣工验收,待验收通过便会进入正式运行。过去数十年来,三峡论证与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激烈交锋,三峡到底是“利国利民”、还是“祸国殃民”,或许可以从这十多年的运行中得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

正如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反坝派文集《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中指出的那样,“三峡工程,是上,还是不上?显然主要是一个科学论证问题。”在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三峡工程存废之争中,正反双方均提出了种种观点,并给出了各自的论证。正方认为,三峡工程将有三大主要贡献,为: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反方则认为: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少且贵;大坝导致的淤积将堵塞重庆港,乃至洪水将淹没江津合川的田地;防洪效益有限。

科学的精髓在于实证。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各有各的逻辑与证据。但真正评判谁对谁错,依赖的不是言辞,而是事实。在三峡运行十多年之今日,让我们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黄万里先生的建言作为正反方的代表,回头再看双方当年的争辩,用事实来判断当年断言的孰真孰伪。

三峡工程全景


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运输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峡坝工经济可行性是根本不成立的,它比山区大中型电站每千瓦投资要贵两三倍”“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造价三四倍于一般大中型坝,其经济可行性并不成立”“三峡电站20年内只有工费支出,没有电费收入,国家财力不堪负担。”《致江泽民总书记等的三封信》

正在吊装的三峡水轮机转轮 图/张爱忠

如黄万里先生所说:“拦河筑坝技术久已成熟,不成为是否可行的条件。同样,政治条件中组织法权、移民赔偿等问题在我国都能解决……这些都可以资金衡量,可并入经济条件,一起核算其可行。”巨资兴建的三峡工程能否收回成本,依赖于水力发电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以1993年5月末价格,国家批准三峡工程建设的静态投资概算为1352.66亿元,包括枢纽工程的500.9亿元、输变电工程322.74亿元和水库移民搬迁与安置的529.02亿元,按照物价和利率等影响因素测算,动态总投资合计2485.37亿元。2005年9月,三峡左岸电站的14台机组提前一年全面发电,2008年10月,右岸电站12台机组提前一年投产。在2014年,三峡工程全年发电量达988亿千瓦时,不但超过了规划时的840亿千瓦时,更超过此前长期位居世界首位的伊泰普水电站,创造了新的世界最高纪录。截止2017年3月1日12时28分,三峡电站的总发电量达1万亿千瓦时,按照上网电价0.26元计算,为2600亿元,已经超过了总投资。

水电作为我国上网电价最低的电,拉低了电价,惠及全国用电户。

三峡投产正好赶上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时期,1992年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当年全国发电量 7470 亿千瓦小时,到了2016年,我国用电量已达5.9万亿千瓦时。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三峡电,也缓解了新世纪初我国电力一度紧张的局面。此外,三峡还促进了我国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相关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在建设三峡左岸电站时,14台机组由两个国外联合体中标,而到了三峡右岸电站,12台机组中已有8台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机组。而正在建设中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所使用的16台世界最大的百万千瓦级机组,全都是国产的。


通航能力

“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吨。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至宜昌660千米航道上,落差120米,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坝建成蓄水后将使金沙江与四川盆地下来的河槽中的砾卵石和部分悬沙在重庆沉积下来,形成一水下堆石坝,堵塞重庆港,其壅水将淹没合川、江津等城镇、殃成数十万人民淹毙的惨剧。此坝永不可修。”《水经论从• 治水原理·关于长江三峡修建高坝的可行性问题》

三峡升船机——全球最大的“超级电梯” 图/孙荣刚

长江是贯通中国中部地区东西向的“黄金水道”,三峡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湍急川江的运输条件,而这也是三峡工程论争中最受人关注的焦点。黄万里先生认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造床料为砾卵石。卵石不同于泥沙,泄沙孔也排不出去。若建了大坝,每年上亿吨的卵石将无法出川,而在上游淤积起来。此坝蓄水后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江津北碚随着惨遭洪灾,其害将几十倍于1983年安康汉水骤涨21米、淹毙全城人民的洪灾。最终被迫炸坝,而两岸直壁百米,石碴连同历年沉积的卵石还须船运出峡,向下游开阔之地倾倒。航运将中断一两年。不知将如何向人民交代。”

新中国曾在三门峡水库的淤积上有过沉重教训,三门峡修建仅4年,淤积便达36.5亿立方米,导致上游渭河的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使得关中沃土受到严重的洪涝威胁。三峡虽然能够加深川江的水位,但同时也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淤积,问题在于淤积量有多大,是否会导致十年即堵塞重庆港。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监测统计,三峡修建前,重庆寸滩断面平均卵砾石来量22万吨,仅为“每年上亿吨”的2‰。而三峡蓄水以来,更减少至年均4万多吨。泥沙的情况也与之类似,自蓄水至2010年底,三峡干流库区共淤积泥沙11.68亿吨,年均约1.46亿吨,仅为论证预测时的1/2。随着上游金沙江以及雅砻江、大渡河等主要支流上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可以预期,在未来淤积的趋势将进一步减缓。

三峡船闸的运行货运量(万吨)

与建库前相比,尽管确实有局部河段产生碍航现象,但川江总体通航条件大为改善,库区100多处主要险滩被淹,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港。上世纪90年代,三峡下游38公里处的葛洲坝年过闸货物量为1000万吨左右,据此,三峡船闸设计了年通过量亿吨级的永久船闸,预计2030年达到饱和。但实际上随着航运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大量货物选择水路运输,三峡船闸通航后第9年的2011年即突破亿吨,2014年已达到1.2亿吨。这也导致大量船舶等待时间延长,甚至不得不使用滚装船和运输车辆实施“水—陆—水”的翻坝运输。为了缓解船闸压力,三峡不但新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升船机,而且第二船闸的也已开始调研工作。三峡建成十多年来,重庆港不但没有被堵塞,反而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入海口。


防洪作用

“目前,中游地区受洪水威胁的居民人数约为1000万人,预期在工程可能生效时将增至 1450万人。三峡水库提供的 31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将有效地控制大至 1000年一遇的入库洪水,从而使中游平原地区免遭淹没。”《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江上中下游的防洪治理依靠水库蓄洪节流其效果是较小的,远不如堤工、河道疏浚等其他方法。主要原因是长江的洪流时程表现为量大而峰平,蓄洪能抑低峰顶很少。”《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论三峡水库的防洪效果及长江中下游的治理》

1998年特大洪水的洪峰通过三峡导流明渠 图/黄正平

防洪能力虽非三峡争论的焦点,但却是新中国开始规划三峡的主因。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自三峡流出后,进入地势平缓的江汉平原,沉积速度大于侵蚀速度。随着河床的抬高和大堤的修筑,每到汛期,荆江就成为地上悬河,洪水水位高出两岸地面6~10米,一旦决口就是覆顶之灾。1954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虽然使用了分洪区等手段,仍导致湖北全省超过3万人丧生,受灾田地超过2000万余亩,受灾人口超过1000万。此后水利部门开始规划三峡工程,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荆江防洪问题。在50年代,由于技术限制,三峡工程搁置下来;而到了80年代,再次提出三峡工程的缘由,仍然是洪水的威胁。

在三峡工程修建前,荆江段仅仅依靠堤防,只能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加上荆江分洪区,约可防御四十年一遇洪水。1998年洪水的峰值并不高,为6.33万立方米/秒,不到二十年一遇,但持续时间长,总洪水流量较高。导致大堤干堤上出现了9000多处险情,动用了670多万人进行抢险和抢护。荆江分洪区自1954年以来再次准备使用,临时转移人口30万。但分洪虽然可以缓解下游压力,但在分洪区造成的损失也极为巨大,预计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因此最终没有动用。

三峡在2010年和2012年,都迎来了峰值超过7万立方米/秒的洪水。经过三峡水库后,出库流量不到5万立方米/秒,大堤干堤上只是出现了一些散浸的小险情。如果没有三峡工程,宜昌、枝城、沙市乃至汉口都可能超警戒水位,大量人员都将上堤巡查抢险,部分分洪区也会进行分洪。据估算,仅2010年三峡拦截的洪水,其防洪效益就达266.3亿元。

2012年71200立方米/秒洪水调度过程,三峡对荆江洪水的削峰能力无可替代。

相对于反方观点,在荆江区域片面依赖堤工和河道疏浚,不可能达成三峡的效果。也有人认识三峡仅能控制长江上游水量,对中下游洪水并无作用。但以荆江段而言,宜昌(三峡)的水量占据沙市(荆州)流量的95%,城陵矶(岳阳)流量的76%,汉口(武汉)流量的66%,可见长江中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于三峡以上的上游地区。三峡工程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蓄洪量。而随着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上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将进一步削弱。

展望三峡

当然,以上并非是说三峡反对者当年的立论都是不成立的,例如清水下泄、库区地质灾害等也都客观存在。但这些问题在论证时已经纳入了考量,今天也有妥善措施加以处理。三峡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潘家铮院士曾说过: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一些反对意见让三峡的论证更科学,施工更完善。但是,区分合理的质疑和无稽之谈也是必要的。在网上流传的种种流言中,有些是前人的说法,在实践中已经被否认了;有些是完全虚构的;更有无耻者冒用逝者名义信口胡言。而区别真伪的工具,仍在于逻辑与实证。

诚如参与三峡等多个水利枢纽建设的陈祖煜院士所言:“无论是‘反坝主义者’,还是‘建坝主义者’,只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和研究,是可以找到共同语言的。但是那种罗织、放大、编造大坝的缺点,再予以夸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除了在发电、航运、防洪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外,三峡工程还能够优化水资源的调度。但更重要的是,三峡工程与此前建设与之配套的葛洲坝工程,实现了中国水电水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培养了大量水利水电人才。经历了命途多舛三峡工程之后,在新世纪,中国陆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乌江、清江建设了成规模阶梯开发的大型水利枢纽,包括世界最高的大坝(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布垭水电站大坝等,在工程难度上甚至不输于三峡。三峡建设者们在金沙江上兴建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加起来又是两座新的三峡。

新三峡美景依旧 图/黄正平

撰文/孙天任

本文原为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博览 约稿。更多内容请参见《科学世界》2017年5期“再谈三峡”,2016年8期“大坝与生态”,2011年9期“聚焦三峡”等文。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user avatar   shan-shui-you-yan-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一个项目上马与否,都会有赞同与反对的,因为学术意义上、政治意义上或个人与群体功利上的理由。三峡工程的具体方案包括利害风险都是专家工程师做出的,但三峡上马不上马的基本考量是政经大盘的权衡: 最主要的考量有二: 一是整体评估,得失相抵是否明显合算; 二是在那个时代的发展水平那个时代的家底上,投资上马这个工程而不是其它项目,合适不合适。坦率说,工程之上的意义,黄万里先生也不是专家; 工程以内的意义,则始终存在正反两方。很多具体争议,外人可以被科普被点教,但贸然加入争论,提高一方的声音,这是种政治,不是学术。 我个人是当年三峡两会激烈争辩过程的见证人〈身为两会秘书处科技组工作人员),我可以作证当年的讨论过程相当充分,所涉及议题包括但远远超过黄先生所提这几点。这意思是说,三峡决策与大跃进决策不同,是经过决策层充分讨论的。有这个基础,决策就不是拍脑袋肓目做出的,而是权衡出来的,即认为总体利大于弊(弊肯定是有的,用不着洗也洗不白,比如移民问题、文物问题、生态问题与国防问题,我这里指具体的含义而非更大动态盘)。所以,三峡问题在我看,其实质倒不是公众试图卷入的工程学术问题(利益直接相关除外,表达利益诉求天然合理,但采用与否是另一回事),而是决策程序与政经大盘最终权衡后的決定之间的冲突问题。在今天看,这是个超出常规社会科学政治学意义的问题,所以值得回首。 简单说,如果一项议题是非争论互相交错,正反方各有部分道理,又各有短板,最后该怎么办?如果按照政治学书本上的教条,那就诉诸立法者表表决,程序正义至上。 好,程序正义。 必须承认,有些议题,仅仅是"科普"说明远远不够,无论是学术之争,权术之争,还是利益之争,恐怕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也解决不了立法圈内反对的声音。很多议题,争来争去就是议而不决。这就是民主国家常发生、发生过与正发生着的问题(在部分民主的香港,也已经发生了很多这样的事,如港铁与珠港澳大桥议题上的拉布扯皮,造成的损失远超过巨贪能拿到的)。在我看,一个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意义的核心问题就在这里了。 国家不是学术机构,学术讨论可以不计时间框架,可以议而不决,止于至善; 但国家治理如同军队打仗,所谓"不决"本身就是一种决策,有时是最坏的决策。因为发展不是静态的,等你讨论出完美的大家都接受的一二三,国际国内大环境可能已经轮不到你这个方案操作了。 三峡工程不是善与恶或黑与白的争论,是这一堆问题与那一堆问题权衡的争论,当时拿出来是用来做解决方案而不是做音乐堂或纪念碑这样的形象工程或观念地标的,是置于发展大背景时间座标内的利弊权重考量问题。正如原长办副主任曹乐安先生同我所说: 是,水电工程再精心,也会影响(甚至破坏)现有生态,但它平衡下来的相应烧煤烧柴,不是保护了另一部分生态吗?什么都不做最生态,现实可能吗,又有什么意义? 回到今天,我们可以说,同理,三峡的国防风险也可以用它当年促成的国家高速发展后成长起的强大国防实力去平衡: 国弱,没水库别人也照样欺负你骑在你脖子上; 国强,我这儿有水电站有核电站,你要玩我或讹诈我,倒是试试看? 回头说,在三峡工程这件事,一般意义上,当年的决策程序是有超常的动作(这一点恕不能展开), 然而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如果一个可行且合算的方案因为程序原因被延误了,经过几轮科普与澄清,最终说服了程序要求的多数人同意了,决定执行时,可能已经相当不合算,甚至失去意义,甚至走向反面,因为时机与环境变了,有可能全变了。在这个意义上,有决心有意志的决策层冒着风险顶着非议强行通过与变相强行通过,个人认为是可以由历史给以余地做出总评的: 如果项目最终是合适的是上算的,则决策层有功,程序问题免责; 如果不是,决策层就是犯了双重错误,由历史论定。这就是内阁管理问题与楼阁学术问题的本质不同。


user avatar   male-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峡大坝,湖北人民确实收益很大


user avatar   gkn-cny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些三峡大坝开建前喊“淤积”“防洪”“军事安全”“电力需求不足”的公知已经被现实赤裸裸打脸了

现在转而喊“环保”“自然”“水资源开发国际警戒线”了


可是他们美爹时时跳出来打脸了:

美国的水库总蓄水量为13.5亿林方米,占美国水资源总量的48.2%。

具体来说,哥伦比亚河的有效水资源调控能力达到了35.09%;密苏里河为101.6%;科罗拉多河为216.8%[摘自1992年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梯级水电站的开发与管理研究》p152]。请注意,这些数据仅仅是指水库的有效的调控能力,还不是指水库蓄水总量。而我国金沙江的规划全部完成之后,有效的水库调节能力仅为年径流量的32.2%(记者报道中所说的83%是指水库蓄水总量)。如果我们用最大库容表示美国的河流,它们的河流水资源开发程度全都超过了80%。其中,科罗拉多河的开发程度已经超过了400%。


曼德拉坐牢三十年出来当总统,在身边有一群专家的情况下把南非治理成啥样,大家都看在眼里

黄万里二十年不搞专业,知识结构彻底老化,竟然还能当教授,真是天下奇闻


最后转帖一篇文章


参考文章《科学不信神---用黄万里精神破解黄万里神话》

文/水博(2006-09-04)


随着三峡大坝的封顶,网络上一些关于三峡的争论也逐渐白热化。最近,在有关三峡的辩论中,有人又把章立凡先生2004年9月写的一篇名为《从三门峡眺望三峡》的文章又拿出来攻击三峡。博客网上的一位专栏作者把章立凡这篇文章中的一些造谣的内容,重新转发出来(题为:三峡工程功在当代,罪在千秋),竟然得到了网友热烈的响应,不仅几万人点击,跟贴支持的也有数百人之多。在这种谣言盛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对公众的误导,我们了解情况的同志非常有必要站出来说话了。


以往出于对著名的民主人士章乃器先生的敬重,我曾经对其子章立凡的很多作品也颇有好感,因此,2004年初次见到章立凡的这篇文章,我并没有对文章中暴露出的一些严重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揭露和批评。当时,我只写了一篇《是非功过三门峡》的文章,强调三门峡的失误不是水利科学工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政治狂热的牺牲品。并且在文章中特别的介绍了当时反对三门峡的决不是黄万里教授一个人。再加上当时三峡蓄水刚刚一年多,有关泥沙问题的具体实测情况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也没有对有关三峡问题上黄万里以及章立凡先生的观点进行任何评价。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很多极端环保人士都在利用已经过世的黄万里教授的一些只言片语,大肆制造黄万里反对修水坝的谣言。为了让这些谣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他们几乎把黄万里教授吹捧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神仙”。作为水利工作者,我从不否认前辈黄万里教授的水平和品格,但是,据我的了解,在我国与黄万里的经历、水平和人品都不相上下的水利水电科学家还有很多。像施嘉杨、黄文熙、黄毓贤、陆钦侃、程学敏、李鹗鼎等等一大批早年留学回国的我国知名的水利水电专家,几乎都和黄万里一样的出色和执著。但是,黄万里教授从小到大异常优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地位,似乎也使得他比同时代其他同志更为自信、甚至自负。所以,他能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出乎寻常的坚韧的自负态度,这种独特的品格在当时中国的大环境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从专业技术水平上分析,黄万里的专业意见也并非就是最高明的。


例如关于三门峡的争论,黄万里和很多专家一样都预见到了三门峡的泥沙淤积后果,但是,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其根本就不能建任何水坝的意见,就不如建设三门峡低坝和更改坝址的意见更为科学。实事求是地说,从三门峡建成后到小浪底出现之前它对黄河下游防洪作用的重大贡献来看,即使错建以后再进行改造的三门峡,恐怕也还是要比根本就不建任何水坝还要有利的多。实际上,三门峡的失误在于坝址的选择和水库运行方式,决不是不应该修建水坝。不仅是在当年,就是在今天,黄河上不建水坝的意见也是完全错误的。


世界上没有神仙,在科学问题上任何人都可能会犯错误。黄万里教授也不是神仙,当然也不会例外。看到黄万里自己写给党中央的信中说到,当年只有他一个人反对三门峡,我曾经就想当然的认为,黄万里在三门峡问题的表现上一定会与别人有所不同。同时,因为我知道温善章同志一直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所以,就在一篇解释性的文章中想当然的写道;只有温善章和黄万里在三门峡上马的意见书上坚持签署了反对意见。该文章发表后,一位当年参加过三门峡讨论会的老同志对我说,当年的三门峡讨论会只是研讨问题,根本就不用每个人签字表态。因此,不可能存在只有黄万里和温善章坚持签署反对意见的情况。


老同志强调在当时有关三门峡问题的讨论会上,黄万里的不同意建坝意见,和很多人的反对意见的发言几乎一样,并没有引起大家的任何注意。有文章说只有他一个人坚持反对三门峡上马的说法,也不符合事实。因为他当时也曾经提出了,如果三门峡一定要上马,应该保留排沙底孔的建议。这就使得他对三门峡的不同意见和态度,与其他那些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而又表示无可奈何的同志,看不出有任何不同之处。不仅当时担任水电建设总局局长的李锐,说不知道当时还有个黄万里也反对三门峡,而且还有很多当时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对黄万里的反对意见的发言,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今天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黄万里都被说成是当年唯一的一位坚持反对三门峡上马的英雄。这种宣传恐怕和黄万里自己写给中央的信中的错误表述(说当年只有他自己反对三门峡)有一定关系。因此,可以说黄万里教授的自我感觉是存在有较大误差的。如果,三门峡的问题因为时代久远,大家还有怀疑,那么黄万里教授给党中央的信中,同时还强调也只有他一个人是真正反对三峡,大家恐怕就应该能够体会到,黄万里教授的自我感觉所存在的误差了。


还有人说黄万里教授是因为反对三门峡而被打成右派的,这种说法也不是很恰当。事实上,黄万里教授完全是因为其所写的杂文《花丛小语》被毛泽东主席批评后被打成右派的。其后来受到批判的内容中,也包括反对三门峡的言论虽然也是事实,但这决不是他被打成右派的原因,而是被打成右派之后添加进去的批判材料。比黄万里更甚的曾经递交书面反对三门峡意见书的专家,都没有一个因为发表不同的学术意见而被打成右派,国家为什么单单会对黄万里特殊呢?特别是其中的温善章,后来还受到了周总理的口头表扬。因此,认为黄万里教授是因为坚持学术观点,而被打成右派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此外,有的文章说国家为了上三峡压制了黄万里反对三峡的意见也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说有了解放初期三门峡的教训之后,国家对水坝工程中的反面意见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的高的。当然,黄万里的反对三峡的意见虽然没有如愿以偿的争取到在全国人大上作介绍的机会,但是,还是在国家级的学术刊物上争论过的。在最关键的三峡的泥沙预测问题上,黄万里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泥沙专家就在1993年的几期《水力发电学报》上有过激烈的争论。我当时倾向黄万里的观点,也比较支持学报编辑部让双方在杂志上展开学术辩论,以理服人。后来那场争论,由于当时科技水平对泥沙规律的不可准确预见性,还是以各持己见而告终。


直到三峡蓄水后,才知道十几年前争论的结果经过实践检验,还是长委会的意见更接近实际。当然,这一点并不能说明黄万里教授的水平低,因为黄教授获得各种资料的途径根本无法和长委会相比。同时也说明科学是无止境的,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即便就是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未必就一定能做出正确判断。现在来看当初全国人大不容许黄万里的未能经过专业质疑的反对意见,在人大会议上作介绍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既没有任何不符合法律程序的问题,而且也收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没有误导代表)。然而,现在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对黄万里教授的吹捧确实有些过了头,已经带有了迷信成分。实际上,面对当前的事实,这样的造谣宣传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对黄万里教授的公开的贬低、诬蔑。


例如,在黄万里写给中央的信中还有这样一段内容“三峡电站20年内只有工费支出,没有电费收入,国家财力不堪负担。”而实际情况是三峡建设后不到十年就蓄水发电,为国家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尽管三峡的上网电价非常低,但是预计再有十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成本。这种巨大的经济效益几乎与黄万里教授的看法完全相反。估计在黄万里教授的知识结构里面,恐怕还没有现代混凝土快速浇筑用的“塔带机”,他也不会想到世界混凝土浇筑的纪录,将会由三峡来创造。然而,这一切在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峡工程的设计者们的心中,早已经是胸有成竹了。不少人都曾经抱怨当年党中央为什么不给执著的黄教授回信?现在看来,中央不回信,让事实来回答疑问的态度是非常明智的。否则,难道党中央还非要跟黄万里较真,回信告诉这位80多岁的老教授,应该再去多学点新知识?总之,在今天的事实面前,黄万里的那几封信还有什么可炒作的价值呢?


事实说明,在科学问题上没有超人,更没有神仙。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总是有限的,不管什么人都不能保证他的预言结论永远正确,千万不能幻想是只要某个人说的话,就一定是真理。如果有人非要这样宣传,非要用造神的方式制造科学迷信,那么最后只能被无情的事实所揭露。我相信黄万里教授如果今天还在世的话,也不会面对事实不改变自己的错误预言,也不会容忍这些不顾事实的非要把他吹捧成神仙的种种谰言。


然而,就有一些以伤痕文学成名的一些喜欢煽情的文人墨客,他们在揭露文革、反对专制,成功地把当年的“红太阳”请下神坛的同时,又非要塑造出一批所谓的自由之神、民主之神,包括非要把黄万里也塑造成一尊新的科学神仙。并且,很多人还总喜欢以吹捧此神,来显示出自己的开明和博学,同时也可以掩盖自己科学知识贫乏,还非要夸夸其谈的假装圣贤的弱点(或许还有人是别有用心的)。总之,在历史事实已经对一些问题做出了答案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还要坚持散布黄万里神话的谣言,那么只能是对黄万里教授的威望和荣誉的极大伤害。拜托那些想借黄万里成名的同志,放过已经不能为自己的错误预言进行更正的黄万里教授吧。


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不相信神仙,民主也不需要迷信。建设民主政治的艰巨任务正在呼唤我们每一个有头脑的中国人,需要我们忍痛割爱,用黄万里的精神破解黄万里的神话。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黄万里对于工程可能带来的灾害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担忧这些事情。

但黄万里及其支持者代表的工程哲学、他们所倾向的工程伦理我并不支持。

什么样的工程哲学呢?——

“我了解这个东西(现有的环境或现有的设计规划)的现状,知道其弊端和风险,我能接受其风险。现在你要对它进行更改,出现了新的风险。虽然能减少现有风险,可是我不愿接收新风险。新风险我不了解,所以我认为它是无穷大,因此我反对。”

举我参与的另外一个与之并称的超级工程的方案探讨过程供大家参考,匿了吧。

某海底隧道方案,起初设计时仿照英吉利海峡隧道进行设计,设计方法叫“工程类比法”。

后来我们介入,进行方案复核,我们发现原方案虽然能验算通过,但是存在特定风险。施工后部分接头处变形过大,有剪切变形过大的危险。虽然英吉利海峡隧道没有漏水,但是我们这里的地质情况和那里不同。类似的工程有韩国釜山某隧道,按照类似的方法设计施工,施工结束就出现大面积漏水。

我们对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使用比较“刚性”的方案,这样那些风险被排除了,但是会在另外一些接头导致转角过大。根据我们的计算和比较,减少的风险多于增加的风险,而且新增的风险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从计算数据看,这些不会发生)。

同时新方案如果出现问题,有可靠的应急预案,而旧方案没有。

为此国内单位和甲方请的荷兰咨询单位就吵起来了,荷兰人怕担责任,拒绝了修改方案的申请;我们则据理力争。当时真的就感觉我们在为国家利益而斗争。

国内专家组内部也出现分歧,难以弥合。最终某资深院士拍板,支持新方案。

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反对新方案,但作为参与者,我觉得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末年打仗,领兵的文人都要在战报上写一句:

我一炮轰到旌旗密集处,敌人的士兵背着或者抬着一个铠甲鲜亮的人哭着就跑了,因为追不上,也不知道打到了谁···

每一次都写,没打仗也写,

说不定就碰到我大清那个大人物就在这段时间不小心挂了呢?毕竟人总是会死的吗

后来有个运气好的真遇到努尔哈赤挂了···

这个荣誉吃了一辈子

后来国军也干这事儿,长征时候的战报经常有我空袭或者我炮击,疑击毙朱毛,后侦查共匪每到一地都筑台痛哭······亏得朱毛身体好没病没灾的,不然这功劳也够国军哪里某个人吃一辈子了

不过都是前人故智·

我查了一下黄,貌似只要是水库,就没有他赞成的,全都是反对

运气不错黄河有个水库出事儿了

这个也够他吃一辈子了···

--------------

PS:黄河那个,赞成的专家有数据有模型,他就一张嘴,加上他以前说的全没一个应验的,你是当时的决策者你听谁的?

---------------------------------------------------------------

好吧,下边回复里这么多专业人士的回复我算是明白为什么现在国人反科学了

因为专业人士都是高人一等啊···除了骂我的,就没有一个用专业知识打我脸的···只会说什么你又不专业,什么他们人大代表又不懂,什么·······

我勒个去啊!你们就不能好好说话?!他们不懂你们就解释清楚啊,有吗?没有!

一步之遥看过没?马走日为什么挂了?因为他不去争取群众,自然有人争取群众。

你们这些专业人士不争取群众就算了,还冷嘲热讽的让群众去对立面啊!

我是看到某人的这个回答之后才开始回答这个题的,他怎么说呢?

“黄的观点可能片面,但是,看了好多知乎的评论,难道水利专家的意见还不如你们这样什么都不懂的民科强?要懂得闭嘴,请对专家们的专业知识保持敬畏之心。三峡这么大的工程可不是简单拍脑袋就上马的”

你说我是信这个

还是信人家明明白白说黄万里当年提出了123,但是现在是这样的123,你说我先天性会偏向哪一个回答?





谢谢督工点赞,个人感觉督工主要赞的是最后一句:一步之遥看过没?马走日为什么挂了?因为他不去争取群众,自然有人争取群众。


你们这些专业人士不争取群众就算了,还冷嘲热讽的让群众去对立面啊!



根据我答案下边的评论和后来新增的回复,这句话实在是太贴切了·········

这个世界上毕竟普通人是大多数,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都不过是少数,要做的就是争取中立的大多数,你不争取,自然有人争取,初中生物课本上讲人体内的细菌百分之八十都是中立的,有益菌争取到了它们它们就对人体有好处,有害菌争取到了它们,人就该得病了····

很多回复自认自己是有益菌,然后拼命冷嘲热讽的把中立的往有害菌哪里推···

--------------

大家有没有发现领头占领肯德基的那些人,都是前几天美国爸爸生日快乐的那些人?

你们这些呼吁理性爱国的不光不对那些被公知忽悠上街占领肯德基的人做解释,告诉他们真相,而是冷嘲热讽的说什么抵制洋货不如抵制傻逼啊巴拉巴拉巴··

而这些正是那些公知洋奴之流希望看到的

当鬼子冒充八路干坏事儿的时候,你这个八路是去说服群众呢还是冷嘲热讽说群众是傻逼呢??恩??各位专业人士可否回答一下?


user avatar   zhangxiaojun-198-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果然贵乎人有爱心,和长江下游上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比,您口中的几条鱼才是最珍贵的!

当年美国人吃灭绝了旅鸽,也没看见有些人如丧考妣啊!

请某些人记住,您有爱心,请发洪水的时候,自己上去顶住!

98年特大洪水,95后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多惨烈。中央电视台,当时全天播放抗洪前线。请注意的是,当时的中央一台,每天早晨6点才开机,晚上12点关机。

那年光是部队就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决堤的口子,是战士开着卡车,直接冲进偃口里,堵住水。98年抗洪就是这样,用人的生命完成的!(是我没有说清楚,是98年洪水的时候,堵偃口用卡车沉车堵的。)

而如果不是三峡大坝的建成,恐怕最少也得隔四年来一次。人民解放军用身体挡住长江洪水,保卫长江下游人民生命安全!



这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98年特大洪水时,党员写下的生世牌。某些人不是有爱心吗?您倒是上去把这些人替下来啊!没有种就不要一口一句圣母的婊子样!恶心!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一辅导员对近 30 名女生进行性骚扰,被撤销硕士学位,他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去清北当差生还不如去别的学校? 
  复读 8 年考上清华大学到底值不值得? 
  为何清华大学比北京大学距离地铁口远? 
  如何评价 2022 年度 QS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清华全球第 6 名力压牛津? 
  武汉大学收分会不会降低? 
  想带着孩子去清华北大参观,预约不上怎么办? 
  清华大学出来的工资有多高? 
  如何评价清华门口红牛广告谜题? 
  江苏考生,河海大学和四川大学该如何选择?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好莱坞电影中平民英雄的身份通常是退伍军人?
下一个讨论
从音乐专业的角度看,《最炫民族风》是好的(或差的)作品吗?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