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著作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umulao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木木老师一言不合上干货:

首先声明,本回答暂时不涉及碑铭等其他文字载体,只涉及莎草纸羊皮卷两类常见手抄本材料。

我们知道,文献按性质可以分为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

先讲出土文献,

目前最早的古希腊语出土文献是1962年在马其顿Derveni地区出土的,公元前340年抄写的莎草纸作品(Derveni Papyrus),内容是对俄尔甫斯(Orpheus)六音步长短短格(hexameter)诗歌的评注。

比较出名的还有1752年在意大利南部出土的,公元79年之前抄写的莎草纸作品(Herculaneum papyri),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古希腊哲学作品和诗歌。


以及1890左右在埃及出土的(Oxyrhynuchus Papyri),公元1-6世纪之间抄写的古希腊作品。

而就传世文献而言,古希腊、罗马著作流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拉丁语抄本或译本的形式在地中海西部地区流传,二是以希腊语抄本的形式在地中海东部流传,三是以阿拉伯语译本的形式在伊斯兰世界流传。

以柏拉图《理想国》为例,

目前传世的最早抄本是公元9世纪的拜占庭抄本(被称作Codex A)

而出土的抄本则散见于诸多罗马帝国时期的莎草纸中,譬如前面提到的Oxyrhynuchus Papyri中,就有3世纪左右抄写的《理想国》残片。

而在1945年埃及Nag Hammdi地区发掘的,公元2-4世纪左右抄写的莎草纸作品中,也有柏拉图《理想国》的科普特语译本(暂时木有找到对应的图片)。

而从接受史的角度来说,

无论是在地中海西部,还是在地中海东部,柏拉图都是及其出名的。

就西部而言,

7世纪西哥特塞维利亚主教伊西多尔(Isidore of Seville),在《词源》一书中八次提到柏拉图,并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举,放在《词源》一书的开篇。

在1185年阿尔萨斯地区绘制的百科全书插图中,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赫然在图像的中心。

在1260/1265年左右《理想国》一书被译为拉丁文。

而就东部而言,拜占庭抄写员不断传抄柏拉图的作品,上面9世纪的作品就是例证。

(先写这么多,更多材料以后在更新)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下常识,可能有点偏题:

大家知道纸莎草这种东西,在埃及、西西里这些地方,纸莎草这种东西多容易长吗?


埃及当地的纸莎草是多到可以用来扎船的,怎么可能不够写?




user avatar   deey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很难说有多少比例保存到了现在,不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著作能够保存下来也和中国一样,历经种种磨难,艰难传承的。这个问题相当大,我简单梳理一下古希腊罗马典籍的保存历程:

1、古希腊的文化典籍是随着「希腊化时期」的散播而得到保存的。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展,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流,历史进入了「希腊化时期」,灿烂的希腊文明被广泛传播,影响波及包括在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以及亚平宁半岛的罗马,托勒密王朝创建了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曾存在了近800年,其藏书之多,对人类文明贡献之大,是古代其他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那里成为了传播希腊文明的一个中心。罗马人在公元前二世纪崛起,逐渐取代了希腊文明的地位,罗马人擅长于治国,对军事,行政,立法方面都很厉害,但是他们在学术方面没有什么创造力,对自然也没什么好奇心,他们的艺术、科学、医学等等都是继承希腊的,罗马人对希腊文明是很重视的,大多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2、古罗马的文化典籍被基督教众所传承。在强大的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基督教的崛起对欧洲的结构造成了深刻影响,罗马帝国在公元元年时期疯狂镇压基督徒,代表就是耶稣基督的被杀,但到公元三世纪,罗马出现了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皇帝——君士坦丁,在很长的时间演变中,基督教已经从草根逐渐掌握了政治经济大权,并在罗马后期,事实上成为了国家的主要支撑力量,公元四世纪西罗马灭国之后欧洲的基督徒,认为基督教与希腊罗马文化最能相容,因此把保存和推广希腊罗马文化视为己任,逐渐形成了罗马一基督教文化。

3、公元四世纪,西罗马帝国在被包括匈奴在内的蛮族以及众多日耳曼部落不断侵扰之后,终于崩溃覆国,之后的西欧进入的是野蛮时代和俗称的中世纪,日耳曼各族互相征战,建立了欧洲各国的雏形,但这是一个黑暗的时期(我们所知道的「初夜权」和「神明裁判」等等落后的概念都是在这个时期),经济上是自然经济,城镇败落,日耳曼国王对西欧根本不加治理,也不会治理.他们把王国看作私有庄园,凭一时好恶,随意把土地和权力赏赐给贵族和教士。逐渐,日耳曼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罗马贵族与日耳曼贵族联姻,日耳曼的骑士取代了罗马的礼俗。文化上日耳曼人目不识丁,当时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只是在修道院。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 但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却是西欧新文明的形成时期,使得基督教会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国家政权,独立发展,如此造成西欧独特的、政教分立的二元化结构.与东方传统的一元化结构不同。这样,日耳曼蛮族的传统,与教会修道院代表的罗马一基督教文化,处于一种又斗争又结合的长期过程中。这种相互作用,推动了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从而为西欧近代文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是个僧侣和骑士的时代,在一千年里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明结构,而真实的罗马灿烂文明在西欧的传承几乎完全被湮灭了,只保存在修道院里和一些图书馆里,懂得罗马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少,几乎在历史长河中被忘记了,能够被想起的也是一些孤立的片段。

4、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四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传奇的东罗马帝国仍然继续在巴尔干半岛周边的广袤土地上坚强地挺立了一千年,直到公元十五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长期说希腊语,传承希腊文化,但是不认为自己是希腊人,而是以罗马的正统继承人自居,他们的贵族和僧侣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典籍,这些贵族在被奥斯曼帝国侵略灭国的时候集体向西欧迁移,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带去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典籍,这让西欧极为震动,更加深入地开始发掘古希腊罗马文化,于是这些在客观上成为了西欧文艺复兴的催化剂,之后很多典籍被重新发现。

古希腊罗马的典籍遭到破坏是很多方面的:

1、硬性的物理毁灭。丢失,残损,战火波及都会造成破坏,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各个图书馆的毁灭,比如在公元三世纪毁于战火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兴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当时的中国大约是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思想开始流传的年代。在对托勒密二世国王乌基曼迪亚斯坟墓的发堀中发现他留下一句话:「我看到这个工程这么庞大时都要绝望了。」表达了对图书馆工程浩大的惊讶。据说当初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所以历代国王甚至为此都采取过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只,只要发现图书,不论国籍,马上归入亚历山大图书馆。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的手段,亚历山大图书馆迅速成为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极盛时据说馆藏各类手稿逾50万卷(纸草卷),并且四方学者也纷纷云集此地。但是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汇总之地,却在经历了战火之后被彻底毁灭了。

2、人为对典籍的修改。基督教在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也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部分进行了篡改,造成了后来真伪无法分辨的情况,并断章取义,将典籍中对自身有利的片段摘录出来,将其他弃之不用,这造成了典籍的残缺碎片化;同时,很多希腊罗马典籍已经散佚,能找到的是用阿拉伯语留存下来的,经历了从原本的语言翻译成阿拉伯语又从阿拉伯语翻译回来的过程,很多语意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影响了典籍的传承。

PS:

1、上次看到书店有本畅销书,《极简欧洲史》,这本书挺有意思,可以快速了解欧洲文明的传承。

2、对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个史诗电影——《城市广场(Agora)》,就是对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破坏的描绘。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希腊罗马著作是用埃及纸草做成的书卷保存的,纸草这种东西在罗马帝国西部和东部都很常见,一直到日耳曼君主统治帝国西部以后很久修道院还向这些日耳曼君主申请免税购买纸草的特权,说明日耳曼人的到来并没有使西欧的修道院和教会停止抄写和制作书卷,真正阻断西欧继续购买纸草的是阿拉伯人的兴起,地中海贸易因为罗马近东和埃及的丧失而断绝,从那以后西欧的修道院就不再申请免税特许了,说明他们买不到了。

这一时期就发生了一个把古代著作从纸草书卷变成羊皮纸书册转变的过程,因为西欧的气候潮湿寒冷,所以纸草不能长期保存,而羊皮纸虽然价格比纸草贵的多,但是一旦做成书就可以长期保存,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纸张的成本陡然上升,所以书的内容被压缩到了极限,除了圣经一个字都不能删以外的其他著作篇幅都被大大压缩,从整本的教父著作变成《教父格言录》,修道士们把过去的大篇幅的著作里的“金句”抄在羊皮纸上保存下来,古代著作也经历了这个变化,你看很多著作只留下了少数几卷,有的卷只剩下了只言片语,是因为它们被保存在某些节录和文选里了,而大部分的著作因为没有被选进去所以就没有保存下来。

同时因为当时的罗马文化完全在教士中间传播,日耳曼贵族当中很多第一代老爷都是文盲,他们对罗马人的文化科学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而教士的首要任务是宗教,科学和文化乃至医术都是作为这个任务的陪衬的,所以古代世俗著作就损失最大,羊皮纸的第一目标是圣经,其次是教父著作,然后是神学著作和日常仪轨的讨论文章,还有教会法和教皇通谕,最后作为点缀保留了一些历史、哲学、文学、医学、天文学的著作,大部分也是只言片语的节选。

而且中世纪旅行非常艰难,因为很多地方荒无人烟,旅行者一旦走错路就可能陷入绝境,饿死病死被劫杀被野兽填了肚子都是常事,而残存的著作则散在遍布欧洲的修道院,希尔维斯特二世教皇作修道士的时候几乎走遍了法国的修道院就为了抄写和阅读那些别处看不到的手稿。他能活着完成这一切而被认为是同时代最伟大的学者,同时也被认为是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才换到了这些知识。

但是中世纪的修道士对古代文化的热情是不含糊的,他们对这些只言片语是非常熟悉的,他们为了一句格言都肯付出如此之大的艰苦冒这么大的风险,当西班牙地区的修道士把阿拉伯文的古代著作翻译成拉丁语,让他们看到整本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盖伦的时候他们的欣喜之情是可以想象的。

西班牙译书运动直接带动了中世纪的古典学术运动,刚刚兴起的大学里的学者和学生们一起被大批引入的古代著作震撼了,然后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进去,同时因为他们是教士,而且是教士里最有学问掌握话语权的那一帮人,他们把自己的这种爱好赋予了一种神圣和权威的色彩,亚里士多德的地位被越拔越高,成了上帝之外第一大圣人,“圣经里说过的听圣经的,上帝没说过的听亚里士多德的”,是这个时代狂热的标志。亚里士多德以及亚里士多德体系里的托勒密和盖伦都被这些掌握着大学、异端裁判所得修道士推倒了神坛上,在培养了前所未有的大批熟悉古代著作的学者和教士的同时,也在西欧创造了一批掌握权力和盲目崇拜古代学者的脑残粉,为未来迫害哥白尼学说创造了土壤。


user avatar   da-shi-13-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相关话题

  为何习惯上将 1453 年奥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看做欧洲中世纪结束的标志? 
  为什么罗马帝国的经济重心会东移? 
  瓦良格是什么意思,跟罗马帝国的瓦良格卫队什么关系? 
  中世纪的威尔士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罗马不列颠的文化? 
  有什么关于立陶宛的冷知识? 
  为什么1815年之后,法国再无像拿破仑一样的政治人物? 
  德外长一个月内两访乌克兰,称「事关欧洲和平」,其中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罗马共和国是怎么变成罗马帝国的? 
  请问撒克利法典的内容? 
  在近代英、法、荷对西班牙的历次战争中,为什么对新西班牙总督区的墨西哥部分和秘鲁总督区的攻击较少? 

前一个讨论
不同新冠疫苗可以混合打吗?
下一个讨论
3 月 25 日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少华去世,你看过她的哪些作品?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