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到底合法吗? 第1页

  

user avatar   raymond-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周学东刚好在《新世纪》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民间借贷辨法”magazine.caixin.com/201,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我就不重新发明轮子了:

关于企业之间的借贷,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并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1990年颁布的《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有清晰的界定,其第4条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

1996年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第21条规定:“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第61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之间的、以营利为目的放贷行为,法律原则上不予支持,即不予司法保护,发生纠纷时,法院可以认定借贷合同无效。

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也规定,“企业有关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这里所指的“有关金融法规”,当时并不明确,实践中实际上就是指《贷款通则》,别无其他“金融法规”。但是,《贷款通则》有关企业之间借贷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是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也并非“一律不得”;另外“国家规定”是什么规定,从目前看并不明确。在研究修改《贷款通则》过程中,各方面分歧意见比较大,但多数意见建议废止这一规定。

由此可见,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对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法律并不强制禁止;“金融法规”体现为有条件的禁止;但是,一旦发生纠纷,法院根据具体情节,可以判定借贷合同无效,对此类借贷行为不予司法保护。也就是说,对这类行为,法律奉行“不禁止、不保护”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由于企业之间借贷活动大量增加,司法机关对企业之间借贷关系合法性的认识已经发生变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在处理此类借贷纠纷时,借贷本金受法律保护,出借人有权要求借入方偿付。



  

相关话题

  员工拒绝在线打卡遭开除,后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员工 4 万元,背后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如何看待内蒙古一女子 23 年前被分配工作至今未等到通知,派遣证显示毕业第二年已分配,是否为冒名顶替? 
  欧盟批准将 7 家俄罗斯银行逐出 SWIFT,这对相关银行有哪些影响? 
  假酒卖到现在,嘎子谢孟伟为啥还没被抓? 
  如何看待安徽某大学老师杀死 19 岁女生,曾扬言「分手让你拿不到毕业证」? 
  如何看待广西一女子因情感纠纷被前男友强行拖上车,并称「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诺贝尔遗产只有 3100 万瑞典克朗,奖金怎么还没用完? 
  如何看待微博被指搬运抄袭小鸡词典 2 万多条内容,小鸡词典维权起诉获法院立案?微博抄袭行为是否成立? 
  如何看待 1 月 1 日有人在甘肃省政府门前禁止通行路段无照驾驶漂移被抓一事? 
  老板监控员工的电脑,偷看聊天记录,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请问有人知道日本电通公司去年在全球的营收数字吗?以及电通中国近几年的营收?
下一个讨论
设计调查乡村社会变迁的问卷,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





© 2025-04-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