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在听力训练上下过功夫的人应该都或多或少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可以花不长的时间就能大致听懂英语新闻,但碰到原版影视剧却听得一头雾水?”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两种听力材料的特点。
以经济学人为代表的听力材料属于新闻英语,而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代表的材料则属于影视英语,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新闻听力材料的特点是:用词和语法都较为正式,播报速度适中,口音纯正。新闻英语的文本特征与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英语学习材料是一致的。常见的新闻英语材料有经济学人,BBC,VOA,CNN Student News 等。
英美影视英语的特点为:用词贴近日常生活,灵活多变,演员口音各异,语速较快而且经常有略读和连读等现象。但这些可能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影视英语最难的地方在于,台词中往往带有大量的俚语以及各种各样的“梗”。
为了更好地比较新闻英语和影视英语的异同点,我选取了两段材料作为说明。
下面的视频来自CNN Student News, 这是一档面向美国中学生的新闻节目,从时事政治到生活琐事,包罗万象,语速、词汇量适中,非常适合中级学习者进行提高。CNN官网上每个工作日都会更新一期节目,而且每期节目都带有完整的听力文本。
January 26, 2016 - CNN Student News http://v.qq.com/boke/page/s/0/w/s01823rgfpw.html
这是听力原文链接(打开方式:长按下面链接——选择复制——打开)
下面的视频片断来自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它是CBS推出的情景喜剧,主要讲述四个宅男科学家和一个美女邻居发生的搞笑生活故事。
从外国影视片段分析英文听力材料难度 http://v.qq.com/page/t/o/o/t01869rv5oo.html
看完上面的视频后,是不是觉得生活大爆炸要比CNN Student News 难很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我们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这两者的特点。
这是CNN Student News 的听力文本片段
First up, except for Canada and Continental Chile, the danger is Zika virus. It`s expected to spread to every country in the Americas. That's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it's because the mosquito that transmits the virus is found throughout the Western Hemisphere.Zika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Central Africa in the 1940s. Eighty percent of people who catch it have no symptoms. Others might get a fever or a rash for a few days. But Zika has been linked to an increase in babies born with microcephaly, which can cause abnormally small heads and severe delays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re's no treatment and no cure. So,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is urging pregnant women to avoid many countries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可以看到,整段听力材料的内容与我们考试中碰到的阅读题无异,属于书面英语,这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英语形式。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生活大爆炸中 Sheldon 和Leonard 两个人的对白:
Sheldon: It's not what it looks like. It's not what it looks like.
Leonard: What are you grinding about?
Sheldon: Penny's brain teaser this morning. She and Koothrappali emerge from your bedroom. She is disheveled, and Raj is dressed only in a sheet. The sole clue: "It's not what it looks like."
Leonard: Just let it go, Sheldon.
Sheldon: If I could, I would, but I can't, so I shan't. Now, knowing Penny, the obvious answer is, they engaged in coitus. But...Since that's what it looked like, we can rule that out. Let's put on our thinking cap, shall we? Raj is from India, a tropical country. Third World hygiene. Parasitic infections are common, such as pinworms. The procedure for diagnosing pinworms is to wait until the subject is asleep, and the worms crawl out of the rectum for air. Yes, just like that.Penny could have been inspecting Raj's anal region for parasites. Oh, boy. That's a true-blue friend.
Leonard: They slept together, Sherlock.Sheldon: No, you weren't listening. She said it's not what it looks like.
Leonard: She lied.
Sheldon: Oh. Don't I look silly sitting here wearing this?
不到两分钟的对话里出现了以下生词和俚语:brain teaser,disheveled, engage in coitus, parasitic infections, pinworm,crawl out of sth, rectum, true-blue friend ,即使把上面的台词当成阅读理解题来做也绝不简单——作为听力题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那怎样才能听懂像生活大爆炸这样的美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听不懂一段材料?
可能的情况有两种:
a)理解不了听力材料,材料的难度超出我们的理解水平
b)材料难度在我们的理解水平之内,但没能听出来。
举个例子,假如你没从来学过 brain teaser, disheveled, engage in coitus, parasitic infections, pinworm... 这些单词,那么上面的生活大爆炸你也不太可能听懂——是的,把视频翻来覆去听再多遍也没用,因为对于你来说生词永远是生词,不可能听到一半就忽然变成认知词汇了。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应该是停下来看看听力材料,设法解决生词和背景问题。要“听懂”的第一步其实是“读懂”,也就是说,你要想办法弄清楚听力材料中的生词,俚语,以及几乎无处不在的各种文化梗,先让自己能够读懂台词。
在确保你能够顺利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再继续听,如果这个时候还听不懂,那问题就出在第二种原因上:材料的难度在你的理解水平之内,但没听出来。
为什么会听不出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影视英语无论从用词还是表达上来说都要远比新闻英语“随意”, 它是真刀真枪的实战,其使用场景与实际的生活场景无异。影视剧中各个角色的口音和语气千差万别,语速也相对较快,吞音略读连读等语音现象非常明显。这些都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教材英语,新闻英语相距甚远,所以经常会出现“单词和句子都认识但就是听不出来”的问题。
怎么解决?
找出你确实听不出来的句子,仔细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自己记忆中单词的读音与听力材料中的不一样,还是没有注意到连读略读的问题,或者是语速实在太快没能听出来? 找到问题所在,一个一个去解决,如果是发音问题,就多查查电子词典学习正确的发音,如果是连读略读吞音等问题,就去系统学习语音方面的知识(比如 American Accent Training),如果是语速太快,就多听,训练耳朵对英语的敏感性。
对影视英语而言,最难的部分可能不是连读略读等语音分辨问题,而是文化背景知识。语音分辨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总会有所改善,而文化背景知识却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任何一名达到四六级水平的学生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完全可以听懂经济学人,但要听懂像生活大爆炸这样的美剧,可能要花上数倍于此的时间(有时候甚至永远也无法完全听懂)。
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 和他妈妈有这样一段对话
对话中的"The floating bodies of drowned sinners" 其实指的是上帝发洪水毁灭人类的桥段,sinner 在这里暗指Sheldon(因为他不信上帝),如果你之前对圣经以及诺亚方舟,大洪水这些背景知识没有了解的话,估计会看得莫名其妙。如果没有对英美历史文化以及各种政治时事名人八卦有足够多的了解,要真正听懂影视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英美剧的题材极其广泛,碰到绝望主妇,老友记这样的生活情景剧还好,影视题材一旦涉及到稍微专业一点的领域,比如 House M.D.(医学题材),The Newsroom(媒体题材),House of Cards(政治题材),光是专业术语就能分分钟吊打普通学习者,更别提深刻理解其中的社会生活背景了。
事实上,只要你的母语不是英语,在看英美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看不懂的地方(即使是看无字幕的中文电视剧,我们也并不能保证每一句都听懂)。更加现实的策略是,我们要尽量做到听懂该听懂的,对于实在听不懂的内容,只要不影响对整体剧情的理解,问题并不大。
但如果你连 CNN Student News 都听不懂的话就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听不懂?是碰到了生词,还是有一词多义现象,又或者是理解速度跟不上?找出这些原因并想办法解决它们。
美剧与英语学习
看美剧对英语学习有帮助吗?有,但作用其实有限,而且更多集中在口语学习上。如果你想学习更加地道的表达,确实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情景剧开始(比如绝望主妇),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提升阅读和写作,顺利通过各种英语考试,就不用费这个功夫了。中国的大学生可能是看美剧最积极的群体,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当中很多人过不了四六级。美剧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是锦上添花,但鲜有雪中送炭的作用。与其打着“学英语”的幌子去看美剧,不如静下心来认真听一听英语新闻,学语法做阅读,努力提升词汇量。
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整体英文水平的提升,比如,写一手漂亮的英语文章,用英文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相信我,这与跟风学几句俚语和段子相比,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防止有人不看完就血脉贲张,我先把自己的观点凝练总结一下:
尺度适当且全场保持一致,就是好判罚;如果尺度不一致,或者本来尺度一致,最后这下突然不一致,就不是好判罚。所以只有看完了全场比赛才有资格讨论,而不是拿几张截图抠足球规则说事。
皇马1:3尤文的比赛已经过去好多天了,我还是要炒个冷饭。
因为自己是一方球迷,很难在赛后冷静看待,所以赛后不说正事只说情绪。情绪平复了再说正事。
那个点球到底该不该判?
或者说,这是不是个好的判罚?
又或者说,好的判罚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说,标准当然是按照足球规则,该判就判,不该判就不判。
我说——放屁!
只有完全没看过足球比赛的才会说出这种屁话。
真严格按照足球规则来执法比赛,足球比赛就没法看了。
足球规则和判罚真的构成了那一句老生常谈——“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
常看足球比赛的都知道,场上球员身体接触根本避免不了——撞人、踢人、推人、拉人,几乎每分钟都在发生。说到底足球是个富有激情的男性运动,男性荷尔蒙里自带侵略属性,你把这些东西完全杜绝了,球员在场上缩手缩脚,不敢做动作,足球运动早被观众唾弃了。
如果裁判完全按照足球规则来吹比赛,一犯规就吹,比赛每分钟都要暂停一下,这叫好的判罚?
好的判罚怎么体现?
两个字——平衡。
坏的判罚怎么体现?
两个字——平衡。
那位说了,好坏都是平衡,你说的才是屁话。姑且说这就是屁话,往下听——
好的平衡是裁判选择一个折衷的判罚尺度。
如果判罚尺度过松,对场上球员的约束小,场面太脏,会变成踢野球,足球运动的技战术之美无法发挥,完全成了身体对抗;如果判罚尺度过紧,就不免要经常吹哨,把球变成死球,严重影响比赛的流畅性,裁判反倒成了主角。
好的判罚就是要在尺度上找一个平衡,裁判在有作为的情况下不抢戏,保证比赛既流畅又不至于动作太脏。
坏的平衡是裁判在两队之间找平衡。
往往这样的裁判心虚,不够自信,又总想显得自己很公平。判罚时不能冷静,判了A队之后又后悔,为了补偿就只好找B队的毛病,判了之后再次后悔,又反过来放松B队严吹A队,导致整场比赛尺度游移不定,但双方在吃牌和危险区域定位球(包括点球)数量上达到了某种平衡。
这种平衡就是坏的平衡。
相比之下,坏的平衡容易操作,好的平衡不容易掌握,所以好裁判难得。
那么什么样的尺度是可以达到好的平衡呢?
答案是:看情况。
好的尺度不是唯一的,而是看双方在这场比赛的具体表现。
如果双方都踢得很文明,尺度就不妨严一点,双方都不会有意见,大家都玩技术不玩身体,那就拼技术呗。
如果双方都踢得很脏,尺度就不妨稍松一点,为了比赛的流畅性,规则什么的就灵活掌握了,守住底线,小动作什么的就算了。
如果一方比较脏一方比较文明,那就要想办法让脏的一方收敛收敛,除了通过判罚之外,裁判与球员的沟通也很重要,让球员明白,我并不是针对你,但我不能放任你这么玩,你们也不想吃牌下去几个吧?
所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在开场前30分钟,裁判先要适应双方的风格,然后修正判罚尺度,这30分钟内如果尺度不一致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比赛刚开始,双方都有机会,这段时间是球员和裁判博弈的时间,裁判在试探,球员也在试探。慢慢的,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这场比赛到底应该是什么尺度。裁判和球员磨合之后产生无声的默契——球员大概知道自己做什么样的动作裁判不会管,什么样的动作裁判会干预;裁判也大概知道球员对什么样的判罚会抗议,对什么样的会默许。尺度一旦达成,就要一直按这个尺度来,双方会一直不断地向裁判施压,为自己一方争利,裁判要做的就是顶住压力,维持尺度。
这才是真正的足球规则!真正的球场跟写在Laws of the Game上的乌托邦是两个世界!
如果裁判尺度不一致,比如全场吹罚都比较松,最后突然紧一下,本来之前都不吹的动作,这时给个点球或红牌,甚至红点套餐,球员不围过来才怪!
因为球员的心理活动是——"I trusted you!" (我白相信你了!)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比赛都进行了一大半了你突然变个尺度,你玩我呢?
回到皇马1:3尤文那场比赛最后的点球,贝纳蒂亚动作并不大,如果是一个扫堂腿直接撂倒了巴斯克斯,我相信就算是尤文球迷(或者巴萨球迷,嘿嘿),就算这是93分钟,就算尤文几乎创造了奇迹,就算这是布冯最后一次欧冠,谁也说不出什么来,都只会骂贝纳蒂亚,不会骂裁判。但现在这么个动作——说他推人了,似乎也可以说是惯性动作;说他抬脚过高,禁区内解围谁管那么多;说他碰到球了,似乎又是在身体接触后碰到的,到底该不该判?
按照上面说过的标准,我们要看的就是,这个判罚,是否与整场比赛的尺度一致。那么就只有看过全场比赛的人才有评判的先决条件。拿出那几分钟的截图,再把足球规则搬出来,那都是球盲。
没看整场比赛的人首先都闭嘴。
我没看整场比赛,所以我闭嘴。
看过整场比赛的,相信你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虽然是不一样的答案,现在你们有资格继续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