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项羽为什么要坑杀二十万秦军,在当时就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项羽为代表的楚军将士来说,秦朝从来就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而只是灭亡了自己国家的侵略者。秦楚两国数百年世仇,不死不休,要复国、要报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血族复仇的信念,早写进了楚人的血液和骨髓。

商鞅变法后,秦国一方面富国强兵,国势日盛,另一方面为扩张疆土也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破坏与践踏通行数百年的礼、义、诚、信等列国交往法则。

秦相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地诈欺楚怀王熊槐,空手套白狼破解齐楚联盟;秦昭襄王嬴稷囚禁来访的楚怀王熊槐,要挟割地,最后竟将他逼死,激起列国公愤,合兵伐秦,在战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攻破函谷关,眼看就要杀入关中腹地,令秦国招致灭顶之灾,最后却因联军主帅齐湣王心猿意马,并无灭秦之念,是以功败垂成。

楚怀王被囚身死事件,摧毁了楚国这样一个立国八百余年、地域辽阔大国的自尊,激起了楚人举国公愤。百年前申包胥乞秦师助楚复国的恩惠从此再也休提,以楚怀王熊槐的性命为血祭,秦楚两国结下不死不休的血仇。

秦灭六国战争,两次重大失利,一次是桓齮十万大军攻赵,被李牧全歼;一次是李信蒙恬二十万大军攻楚,惨败于项燕。其后秦国更举国“空甲士”,举六十万大军灭楚;论亡国之惨烈,论抵抗之坚决,以楚为最。

秦始皇虽努力将华夏各国混同为一,车同轨,书同文,然而到他去世时离统一尚不到二十年时间,根本不足以磨灭关东六国的民族意识。天下大多数人都还根本没有做好成为统一国家国民的心理准备,因此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关东六国纷纷复起。

率先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是楚人;其后作为反秦主力军的项梁项羽是楚人;并不和其他各国一样满足于恢复疆土,而是一心要打进秦关灭此朝食的还是楚人。

楚人还特意选择了熊槐的一个孙子熊心为楚王,仍以“楚怀王”为名,以此激发楚地民气,哪怕在项梁刚死楚军惨败的危急情势下,楚王熊心仍然豪情万丈许诺“先入关中者王”,派刘邦率偏师直取秦国本土,并将剩余五万精兵强将尽数派往援救赵国,直面秦军南下的长城军团主力,与之决一死战。

最终,是楚将项羽如天神降世,在巨鹿斩杀王离所率的二十万秦军将士,在新安坑杀章邯所率二十万秦军降卒。 此时的秦朝中枢,因为胡亥、赵高、子婴的连续内讧,早已乱成一团,更因两大野战军团的损失, 人心惶惶竟致绝望。

当刘邦率领2万楚军逼近关中地区时,武关驻守秦军尚有近10万人,居然轻易就投降了刘邦,被其整合收编。秦王子婴在位仅仅四十六日,就被迫肉袒出降。 萧何入秦宫,尽取其户籍、图册等各种资料。延续了数百年的煌煌大秦,就这么覆亡了。

项羽大军进入关中后,为既血百年国仇,又报杀害两位至亲(祖父项燕、叔父项梁)的家恨,再加上项羽本身暴烈的性格作风,是以导致了他对三秦百姓的滥杀。

关西虎狼之秦是关东列国所有人持续几百年的噩梦。要彻底断绝秦国如六国一般的死灰复燃可能,就非得尽灭秦国王室宗族,摧毁其贵族世家,重创其国族意识,历史选择了项羽来充当这个执剑人,屠灭三秦、火焚阿房,终令秦国永久消失于历史舞台。

通过收编秦军,已有近10万人马的刘邦,被项羽强令缩编到3万人马,赶到汉中。然而, 没几个月后,刘邦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关中秦人为给父兄子弟报仇,更踊跃支持刘邦去和项羽的争夺天下。萧何此前收集的秦人户籍、图册等资料,更令刘邦的汉军在短短时间里,继承了旧日秦帝国的军国体制和动员力。

所以,刘邦起兵不到一年,就从关中平原速推到东海之滨,乘虚攻陷楚都彭城。哪怕项羽轻骑回师,打出奇迹般的彭城之战,斩杀刘邦军近三十万人后,坐镇关中故秦之地的萧何,仍能源源不断地给刘邦输血,令刘邦得以继续集结数十万大军,和项羽在成皋一线对峙数年。

最终,刘邦在北路军韩信军团的夹攻下,得以逆推反杀项羽,彻底灭亡了复国的楚国,建立了持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而最后的乌江之战,将率八百骑突围的西楚霸王逼上绝路的,也正是一群三秦弟子组成的汉军将校。——秦楚恩怨,自此终了!




  

相关话题

  “爵”到底是不是饮酒器? 
  宋高宗为什么要退位?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是否夸大美化商鞅? 
  汉代的XX将军是不是没有俸禄只是一个名号? 
  为什么历史学界不把刘备的蜀汉政权归入汉朝体系? 
  如果项羽战败后成为刘邦的将军历史会这样?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学术价值如何? 
  若项羽选择过江,历史会改写吗? 
  元朝的建立残酷血腥,元朝的统治宽松自由,如何看待这一两面性? 
  如何看待刘邦的成功和项羽的失败? 

前一个讨论
元朝跟随旭烈兀西征西亚的中国武将郭侃,哪里能找到他有关的历史文献?
下一个讨论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神来之笔?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