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帝王的庙号或谥号各自代表了什么意思? 第1页

  

user avatar   douzishu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庙号和谥号我在

为什么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帝”(如汉朝),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宗”(如唐朝)? - 豆子的回答

里已经解释过了。

那么,题主列出的这些谥号和庙号,具体都是什么意思呢?

我试着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释一下:

  • 文:有文化。比方说范文正公范仲淹,欧阳文忠公。
  • 武:猛。比方说岳武穆。
  • 康:博大精深。比方说邵康节,是哲学家。
  • 昭:长得帅,名声好。比方说鲁昭公,长得就很帅。
  • 穆:庄严肃穆。秦穆公、岳武穆。
  • 孝:孝顺。
  • 幽:死得很幽默(别多想,只是为了让你好记)。比方说晋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被盗所杀。还比方说周幽王和他的女朋友的感人故事。
  • 桓:开疆拓土,蚕食他国为我国领土的叫桓。比方说齐桓公。
  • 襄:有功。比方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多谥襄,清代“文襄”则多授予学士背景的同时又有军功大臣,其实就是有文化又对清国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家伙,比方说左宗棠。
  • 灵:荒唐。比方说晋灵公训狗咬大臣然后被大臣搞死,郑灵公不给大臣喝汤然后被大臣搞死,陈灵公和大臣公然在朝堂玩弄女性内衣,说白了,谥号灵其实就是“二逼到令人发指”的意思。
  • 景:雷厉风行地贯彻道义。比如汉景帝。
  • 哀:可怜。一般早死的,人生就是一悲剧的就叫哀。比如汉哀帝和唐哀帝。
  • 惠:有恩惠。比如晋惠帝,但由于他的属性,从那以后大家都不敢用这个谥了。
  • 献: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比如汉献帝,就属于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典型。还比如许许多多的皇后,谥号都有献。
  • 愍:可悯。
  • 恭:跪舔。比方说隋恭帝杨侑,受制于人,只能恭恭敬敬地听真实掌权者李渊的话,的确是太听话了。
  • 废:被别人废了的,别人还想恶心他,就叫废帝。比方说西汉废帝刘贺,因为荒淫无度被废。以及荒淫小王子南朝宋废帝刘子业。
  • 炀:这个看字形就好了,性格急如烈火,试图把一百年才能干完的事、收的税一年就弄完。比方说隋炀帝。
  • 熹:其实是“嬉”,光玩不学习。比方说明天启帝朱由校,庙号明熹宗,天天玩,干木匠,玩水,被视为玩物丧志。

那么,诸位如未来有个谥号,大概会是什么呢?


user avatar   bucephal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面的答主已经贴出了《谥法》,基本解释了谥号的含义,接下来就由我来解释下庙号的“含义”。 本答案主要参考维基百科。

转载请通知作者,并注明出处链接。

大家首先记住一点:庙号大部分来源于谥号,并不像《谥法》一样,庙号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这种东西向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庙号起源于商朝,与宗庙制度有关。商朝及其重视祭祀先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有祭祀不同的先王。《礼记》曰:“天子七庙”,每一位君主死后就会给他造一座庙,那么七代之后,宗庙就越建越多,这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有一个制度叫“祧庙”,即太祖之庙以降,依次毁去较早祖先的庙,将其灵位迁祧到太庙里(又称“亲尽庙毁”),使宗庙保持一个稳定的总数。有一些功劳格外出众的君主,就会上庙号以示尊崇,永远立庙祭祀而不毁去,所谓“百世不祧之庙”。最早只有德高望重的君主才能有庙号,商代总共有四个庙号: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但是到了后世,就像美谥泛滥一样,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庙号所具有的表彰功绩的作用也消失了。相对应的,由于所有君主都有了庙号,多余的宗庙还是会毁掉,直到清朝推出了划时代的“不迁不祧”——其实清代本来想建立祧迁制度,可是一直下不去手。

在介绍庙号以前,说明一下:庙号分两种,就是“祖”和“宗”,比如刘邦是汉太祖,而汉武帝刘彻是汉世宗。《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庙号为祖的有这么几种:
(1)开创(或光大)基业的君主:比如汉太祖刘邦(开国皇帝,建立汉朝)、晋太祖司马昭(为儿子晋世祖司马炎篡魏称帝创造条件)、魏高祖曹丕(继承基业,开创魏朝)
(2)新朝建立追封祖先为皇帝:比如宋宣祖赵弘殷(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明懿祖朱四九(明太祖朱元璋曾祖父)、唐圣祖李耳(什么鬼?)
(3)功绩卓著的皇帝:比如清圣祖玄烨(开启康乾盛世)、北魏高祖元宏(著名的孝文帝)、北周太祖宇文邕(灭齐,很有作为)。此外还有一些德不称位的皇帝死后上庙号为祖,多出现于南北朝,比如北齐显祖高洋,北魏显祖拓跋弘。

除了“祖”,剩下的自然都是“宗”了。另外,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庙谥混乱,称祖称宗者甚众。

最后说一句,庙号来源于宗庙祭祀祖先的需要,解释庙号必须牢记这一点。另外可以参考《谥法》来解读庙号(注意两者是有差别的)。

补充一下宗庙和墓葬的昭穆制度:
《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子曰穆。”
天子七庙,始祖庙(太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太祖左边,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太祖右边,为穆;即太祖的儿子葬在左边(昭),儿子的儿子(孙子)葬在右边(穆),每两代都要按照按照父昭子穆的次序安排。一般来说太祖加三昭三穆构成七庙,太祖之下的子孙按照昭穆制度依次祧迁。后世增加两个不祧之宗,构成九庙。

首先介绍
太祖:是宗庙中的始祖,万世不祧,主要授予开基肇业的皇帝。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皇帝,建立明朝)和楚太祖桓温(东晋大司马,割据荆州,其子楚武悼帝桓玄篡晋称帝)。有人说唐太祖李虎(唐高祖李渊祖父)、隋太祖杨忠(隋文帝杨坚父亲)和周太祖武士彟(武瞾父亲)属于追封先祖而非开创基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追封唐国公(唐朝国号来源);杨忠是西魏权臣,北周时封随国公(隋朝国号来源);武士彟是武则天生父,唐朝官员,死后追封周国公(武周国号来源);所以他们都算作开创基业的太祖,即所谓“经营王业,始封于国,故为太祖……此则前代追册太祖不出亲庙之成例也”。另外,陈太祖陈文赞、梁太祖萧顺之这些,属于没有创立基业而被追封的太祖。

高祖:除太祖之外最重要的祖先,主要授予开基立业或功高盖世仅次于太祖的皇帝
比如魏高祖曹丕(创立魏朝,其父曹操才是太祖)、晋高祖司马懿(司马氏的奠基者,其子晋太祖司马昭始称晋王)、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推行改革)。
例如,汉光文帝匈奴人刘渊(前赵)建立汉国,奉汉朝正朔,死后庙号高祖(因为刘邦是太祖),谥号光文(很像光武)。后来刘曜改国号为赵,改其庙号为(赵)太祖。总之,高祖是与太祖密切相关的庙号,通常授予太祖的父祖或者儿孙。

补充,在南北朝时期,开国皇帝往往是高祖,其儿孙是太祖或者世祖。比如南朝宋建立者刘裕庙号是高祖而非太祖,他的儿子刘义隆却被其子刘骏追为太祖,刘骏自己是世祖孝武帝(呵呵);后赵建立者石勒是高祖,其侄石虎是太祖。再加上南朝皇帝多追封父祖为太祖梁高祖萧衍、陈高祖陈霸先等。由此造成一个奇怪现象:自(曹)魏至唐数百年间,开国皇帝多为高祖。
又有,后晋无太祖,开国皇帝石敬瑭是高祖(不排除晋出帝石重贵想把太祖的庙号留给自己或者生父石敬儒的可能性)。

世祖:仅次于太祖和高祖的重要祖先,主要授予建立不世之功的皇帝
比如汉世祖刘秀(中兴汉朝,再造社稷)、晋世祖司马炎(篡魏自立。建立晋朝)、北魏世祖拓跋焘(北却柔然,统一北方)、元世祖忽必烈(定鼎中原,建立元朝)、清世祖福临(入关南下,定鼎中原)、隋世祖杨广(武功赫赫 / 高级黑)、宋世祖刘骏(呵呵×2)。也有例外,比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父劾里钵被追封为金世祖,而北夏开国皇帝赫连勃勃是世祖(没有太祖高祖)。

烈祖:授予开创基业的皇帝,或追封父祖
比如汉烈祖刘备(建立季汉)、前燕烈祖慕容儁(消灭冉魏,称帝,迁都邺城)、南唐烈祖李昪(建立南唐)、南凉建立者秃发乌孤和西秦建立者乞伏国仁(.……)。至于魏烈祖曹叡、南吴烈祖杨渥这样就纯粹是褒之过甚。像是武周烈祖武俭、后梁烈祖朱诚、后唐烈祖李琰和元烈祖也速该则属于追封先祖。

圣祖:授予功勋卓著的皇帝,或者神话传说中的祖先
正常获得此庙号的皇帝的只有大长和圣祖郑买嗣(建立大长和国)、清圣祖玄烨(开启康乾盛世)和大南圣祖阮福晈(阮朝最大疆域)。其他被追封的圣祖皇帝分别是: 唐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李耳、前蜀圣祖至道玉宸皇帝王子晋、宋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大家感受一下他们的仙气。

始祖:追封肇业奠基之主,或追封父祖及传说里的祖先
比如吴始祖孙坚、成始祖李特、后秦始祖姚弋仲和魏始祖拓跋力微都是奠定基业的祖先,但是(武)周始祖姬昌、金始祖完颜函普、清始祖布库里雍顺这些就是附会的半传说人物了。

显祖:追封祖先,或授予有功于社稷的皇帝
比如北魏显祖拓跋弘(傀儡皇帝,被太后毒死)、北齐显祖高洋(建立北齐,荒唐皇帝)。其余多为追封。

成祖:授予功高盖世的皇帝
从字面意思来讲,成祖应该是一个美(zá)好(paí)的祖庙号,但是被明世宗按给了文皇帝朱棣,只为了推动睿宗入太庙。可怜文皇帝原来是名正言顺的太宗。因此有人认为成祖的庙号有帝统转移的含意。

宣祖、仁祖、英祖、献祖、懿祖、睿祖、肃祖、宪祖、惠祖、毅祖、德祖、文祖、翼祖、僖祖、义祖、玄祖、景祖、元祖、熙祖、肇祖、兴祖、穆祖、弘祖、昭祖、裕祖、严祖、敬祖、靖祖、信祖、庆祖、代祖、顺祖、国祖、度祖、桓祖、宁祖、禧祖、神祖、光祖、庄祖、正祖、纯祖、渊祖等,多用于追封祖先或者越南、朝鲜等国君主使用。

接下来介绍
太宗:一般来说除列祖外最重要的皇帝,一般授予承袭帝位的第一位皇帝,功劭德崇,为后世确立成宪
比如汉太宗刘恒(汉文帝)、唐太宗李世民、辽太宗耶律德光(改契丹为辽,短暂入主中原)、宋太宗赵炅、明太宗朱棣(后改成祖)、清太祖皇太极。太宗是仅次于太祖的庙号,甚至更重于世祖。

世宗:授予守成有功的皇帝或者追封父祖
历史上的世宗很多,难以归类,一部分是守成有功的皇帝,比如汉世宗刘彻(开疆拓土)、晋世祖司马师(承上启下,经营王业)、北魏世宗元恪(开疆拓土)、周世宗(一代英主)、明世宗和清世宗则长于驭下;另一部分是皇帝即位追封父祖,比如南齐世宗萧长懋(齐武帝太子)、隋世宗杨昭(隋炀帝太子)。有人认为世宗是帝统转移的标志,我认为仅仅是巧合。

高宗:授予守成有功的皇帝
比如商高宗子昭(即武丁,中兴殷商)、汉高宗刘奭(后被取消)、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清高宗弘历。也有梁高宗(昭明太子)这样被追封的。

中宗:授予承续帝统的中兴之君
中宗的庙号较为尴尬,因为大部分中兴之君都有了更高大上的庙号。庙号为中宗的有两位商中宗、汉中宗刘询(宣帝中兴,刘病已哈哈)、晋中宗司马睿(建立东晋,承续帝统)、唐中宗李显(武则天退位,中兴李氏)、还有大理中宗段正淳(权臣高氏过足了皇帝瘾,把皇位还给了段氏)。

先到这里,明天来更……天呐,宗太多了。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史记·高祖本纪》)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安石变法送宋命,居正变法续明命」的观点。? 
  为什么我总感觉一些反对伪史论的人和伪史论者半斤八两? 
  仁宣之治和康乾盛世两个时期相比,哪个国力更强? 
  上甘岭战役惨烈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朝亡于李自成?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黄忠? 
  老舍“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这句话该怎么看? 
  是否真的是“自古赤道无强国”,为什么? 
  中国古代打仗为什么没有像欧战那样的雇佣兵? 
  如何评价晚清重臣李鸿章?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帝”(如汉朝),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宗”(如唐朝)?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家里要用 NAS?家用 NAS 有哪些实际的、接地气的用途?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