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不想学习的时候如何逼迫自己学习? 第1页

  

user avatar   heven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享一个依靠社交监督学习的方案

———————————

微信运动群,发家致富规则:

1. 每人每周运动次数不得少于两次,每天最多计入运动一次。

2.每次运动时需要拍照,并发在群里作为打卡,并在打卡后半小时内随时接受群组成员的视频查房行为,打卡必须即时,延期打卡无效。

3.如果少于两次,每周一需要在群里发缺席次数*1000元的红包,红包人数必须等于群成员-1,自己不能领,领了要吐出来。

4.如果每周运动大于两次,则可以以多余第一次0.5次,之后每次0.25次计入自己的库存,以备后续缺席的时候使用。预存次数超过6次以后,每次超出运动计0.1次。

5.退出机制,罚款8000或连续8次缺席。

6.特别备注,本群不接受任何缺席不罚款的理由,包括不限于:车祸、重病、手断脚断等。

7.运动项目以传统体育项目为准,包括不限于大众认知的体育项目例如:健身、跑步、滑雪、游泳等等。

8.每次运动时间必须超过30分钟。

9.最终解释权归群主所有。

ps:来自于卓越的游戏设计师刘公子


user avatar   bai-shi-g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方法特别简单:不用逼,不想学可以不学,但也不能去做别的事情。

相信我,这个方法很有效。

我们从头说起,好久不学习,你再想像以往那样坐下来一学就是几个小时,难了。 就像不恋爱久了,长时间一个人过,再想和人建立亲密就感受到了难,难以适应,难以忍受……

这一切都是ability啊。

原来,你今天能轻轻松松学习几个小时的能力,是多年来连续学习的习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不要不懂得珍惜,不要率性地就放弃。

有人工作了以后才发现学习的好,不是真的因为工作完全剥夺了他们的学习时间,他们也有周末,也有夜晚。 而是就算有时间,他们也不能像学生时代那样安心下来了,这个“安心”不是靠几个“冥想”就能够找回来的!

用进废退,坐下来一学就是几个小时的这种能力,不用也会退化。

今天你能坐下来学几个小时,这种能力,要知道珍惜,在拥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争取学习更多,更多地学习。

重新建立这种学习能力,需要比你所想象的更多的努力。

不是能像现在一样,有时间就能学,而是就算有时间,也只能是看着时间溜走,却学不进去。成年人的学习越来越偏向于边角余料的修补,偏向于碎片肤浅信息的索取,一方面有学习的极度渴望和需要,一方面又是对深度的恐惧。

学的东西一难,就没耐心了;一深,就放弃了。他们只能无奈都去向短、平、快贪婪索取,有时候某些东西被包装成貌似深刻就感激涕零。

所以,成年以后,如果还能保持这种学习能力,那真是难能可贵。

这是空间里面我给自己写的话,完全原味的内心感受,不是为了回答这个题目才发的一通牢骚。(我很希望还具备这种学习能力的人不要过早荒废,切记。)

回到问题,你真正想学习的时候,不会到处去挖各种方法。

说句刺痛你的话,如果学习真有什么实质上“有趣”的方式,真的难以想象,你是要有多愚蠢才在这长达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己发现!?

逃避,一切都在逃避。

监控,你要监控你自己。

不怕各位笑话,近段时间我极为不安心,学习的时候我能监视到自己各种逃避的幌子。

比如我学像以前那样难的东西,我就立刻能够“发现”----其实不学习的生活多么美妙,有好多闲书没看呢,于是我去看书,看得很入迷,因为我告诉自己,看书(是很正式的书)——不也是学习吗?

我会发现亲自手洗衣服触感更好,于是我热爱上了劳动,热爱打扫卫生……洋溢在另一派与学习无关的成就感当中……我在逃避!

我说我心要安静下来,于是试了各种方法,冥想、柳歇耶夫时间记录管理法,唯独在学习这件事上进展寥寥。

我意识到这是逃避行为!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于是我开始学习了。

一学发现学习原来也没有那么难,我还写收获日记,“哇,原来这看似困难的东西,只要真学了其实也不难啊!怎么样,今天是不是应该奖励自己?应该!”,于是,我裹着衣服去超市买提子、香蕉“犒劳”自己……后来享受着食物,接着“不能这样浪费了食物”,于是享受里配上了电影……学习的意识就这样被带跑了----这又是另外一种逃避----潜意识惧怕学习而变相出来的逃避!

真他妈我发现那什么“犒劳自己”的一套说辞简直就没什么狗屁用处。

没发现吗,那些从小一天坐在教室里面学习的小孩,哪里想得到“学完了要犒劳自己” ?没有,你自己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

我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该上课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从小学坐到初中、高中,不是也照样学了十几年吗?

哪里有想过学到了一点之后,要建立“犒劳机制”?

很明显,当你长时间不再从事像高中初中那样成天学习得活动,你的学习能力就退化了。

所以,成年人想要学习的时候,会急不可耐地询问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方法,有没有什么高效的方法——很讽刺,这些问题都是成年人问的

一种学习模式是这样的,认为我学不进去一定是方法不当、学习方式不高效……有诸多的理由来让我们责怪,当我们看到这么多边边角角的理由,于是我们会真的相信是自己方法不对,无奈接受自己真的学不好的“事实”。

再深挖一点,其实你不是不相信自己学不好,是真的害怕学习、知道要吃很多苦,于是我们就“心甘情愿”的宁愿停留在“我学不好”的层面。


我们宁愿相信自己“学不好”是事实,也不敢于面对“其实我内在里还是有一丝信念相信自己学得好,只是我害怕吃苦,只是我不努力”的真实事实。说到底,他妈的不就是学习吗,别人搞出来的知识只是等着我们去学,难道这学习比创造其本身更难吗?难道我们几曾相信自己真的学不好?!没有!

为什么不能正视这样的事实,即我们已经不具备像高中初中那样的一坐就是学几个小时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的人到了大学还在继续保持,有的人因为高考“解放”然后迅速地放弃……于是能力也跟着退化了-----所以,那些目前还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我极为心痛地建议你不要过早地放弃。

就算你没有正式内容学习,也尽量每天去学一点有难度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把这种能力延续下去,等到有一天你需要学习正式的东西,就不会挣扎。这是我对大学生最敬爱的忠告。

这才是根本原因。

这种能力想要找回来,是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比你想象中难得多,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对于长时间不学习的人,一下子让他坐下来学上几个小时是很难的。

(这种学习是指真的学习,而不是看书之类的——看书之类的,就算无聊的书像《小逻辑》我一天也能看十几个小时,说实话比太多人强得多,所以,指的不是这种。)

那么第一步,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学习东西,能不能学进去东西,能不能有所收获,而是能不能建立起坐下来的能力。


我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固定时间学习法

真的讨厌非得给这种方法取个这样的名称,这个方法是我在一本有关写作练习的书中看到的,是说如果你想写作,第一步就是训练出一种能力,让你能够毫不费力地就写上几千字,具体做法就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在电脑屏幕上,不管写什么,就算抄写也行,先毫不费力敲出一定的字数,比如你今天毫不费力就能敲出1000字,那么再在这个基础上多敲上20%,明天再在这个基础上加上20%……每天如此……直到有一天你能毫不费力地就能敲出原来字数的三倍、四倍,比如你一坐下来就能毫不费力地敲出三千字。

这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对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唯一的难处就在于这个方法一点也不符合现代人急功近利的特点。因为你想一坐下来就希望能学到东西,你想在屏幕上一写东西就要有意义,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凡事“高效”、有效用,做什么都求急切地变现、让它有用。

就上面的这种练习方法,对于我们有什么用呢?每天去抄上千字有什么意义?就难道为了建立一种习惯你要浪费这么多天时间?难道就为了能让自己能在以后毫不费力一坐下来就输出比原来多两三倍的文字?——现代人有太多的疑问,所以我们不会去做。

方法万万重,实践者几几人---白诗诗名言

我们之间只有点赞收藏的缘分,是很难因为实践和认知走到一处的。

如果你对自己不那么着急,那我建议你这个方法真的可以恢复你的“原气”:

早上起来就第一件事开始学习,学什么不重要,能不能学进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锻炼你毫不费力地坐下来学习的能力。

先坐下来,然后给自己计时。没关系的,如果你毫不费力第一次学了半个小时就想干别的事情,那么请你再坚持20%的时间。

注意一切披着外衣的逃避幌子,比如你要去干“正事”。如果真有“正事”,那么就请你明天早上在这个“正事”之前往前多预留一点练习时间。

学稍微难一点的东西,需要动脑的东西。学那些平时不敢学的、心理上认为有难度的东西。直到有一天你毫不费力地就能坐下来学上一个小时或者更多。

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年轻人,不要有那么多疑问。


第二种方法,还是固定时间学习法。

稍微简单一些。具体的操作只是一句话:每天有一个专属于学习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里面,你可以不学习,但你也不能做别的事情。

这个方法妙就妙在于「你不能做别的事情」,如果你不学习,那你就坐着好了,不要听音乐(你以为这样可以舒缓压力),不要做运动,不要想花里胡哨的东西来“让你进入学习状态”。

只是坐着,你不想学可以不学。

没有人逼你学习,但你也不能做别的事情,于是,剩下的自然而然的选择就是学习了

过去我们错的多么厉害啊。

想想看,大学课堂里面,发现教授讲得无聊了,于是我们会去找各种各样的“自我学习”方式来弥补这段时间---让它有用,教授讲得无聊吧?

于是你自学,开始的时候上着老师的课私底下自己看书,后来发现看书无聊,放松着就逐渐玩手机……

于是你发现课堂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玩手机。

没有人蠢到以为上课不是去学习知识的,没有人蠢到认为上课就是去睡觉的,所以我讨厌那些说学生不知道珍惜时间的人。

恰恰相反,大家都知道时间应该珍惜,都知道上课是为了去学习,可就是不知不觉地演化出来越开越多上课睡觉、玩手机、逃课的想象……是他们不知道珍惜时间吗?

不,恰恰是他们认为时间很值得珍惜,所以一发现教授讲得不好了、听不懂了,于是就开始想方设法去充实、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

只是这种做法让他们事与愿违,错的越来越远。

做法错误,但动机正确。

错了,我们过去有这种习惯的人错得远了,于是我开始佩服那些上课也不玩手机的学霸,也许他们未必真的一直就是听得懂,也许他们不知道我说的这个方法,但是他们的行为不知不觉地符合了这个方法的实在处。

试着实践上面这个方法的理念吧,学不进去可以不学,不想学也可以不学,完全可以,但是在专属的这段学习时间内,你也不能做别的事情,远离手机、在这段学习时间内,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于是你发现,不想学可以不学,但是当你想学习的时候,学习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没人逼你

你要有耐心,年轻人。

这个方法十足有效果,不要有太多疑问,你要自己去实践。

。。。完。。。(后知后觉补上公众号——也叫“白诗诗”)


以下是我的「还值得」一看的答案:

1. 怎么背书最有效率?

2.如何成为记忆高手? - 知乎

3.应届大学毕业生面试中有哪些“黑技巧”可以提高面试成功几率? - 白诗诗的回答

4.我所依赖的记忆方法 - 知乎专栏

5.给高中小朋友的一些学习方法 - 知乎专栏

6.那我就靠这篇文章卖钱了 -


user avatar   paul-10-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警告!这是一套超简单的小方法,但是可以帮你在极大程度上戒掉拖延,投入学习。

这个小方法等下需要起身来,我知道你已经赖在床上刷了很久的手机了,让你起身很困难,所以先跟我做个深呼吸预热一下。

开始了哦。

深深的,吸一口气~

吸好了嘛,保持住

现在,缓缓的,缓缓的,吐气~

怎么样,有没有感觉脑袋更清醒了一点,胸腔好像也更有力量了。很好,就趁现在。

你本来这会儿应该去看书或者写材料的吧,那现在先去把东西准备好。

把书翻到要看的那一页压好,需要用电脑的话把电脑打开,word打开参考资料也打开,把笔和草稿纸也找到,最后再去接一杯热水放在一边。

然后,进行一个【10分钟】小挑战。

接下来10分钟,请关上手机,什么也不要做。你可以选择在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待着,除了发呆什么也别做。

如果你实在感到无聊,允许你去看书。但如果你想就这么呆着,也完全OK。


是不是很简单,等下看完这篇回答就快去试试吧。

先剧透一下,这个小挑战,我每次只能坚持3分钟。短短3分钟之后,我就会觉得连电脑里整理不完的文案材料看起来都是那么有趣,感觉脑袋像空了一样,急需摄入新信息。

尤其是,在玩得越投入的时候做,越有用。


后来我研究了才知道,这个简单的小方法背后是有一套强大的科学依据支撑的,而且只要有一次你成功去看书了,之后戒掉拖延就会越来越简单。

所以我把从它的原理和方法都整理出来了,点个赞我们继续~


01 给大脑培养【预热】的习惯

还记得刚刚那个小挑战开始之前,我让你做的深呼吸么?

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你肯定没有在意吧,但其实这一步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大脑的供氧量,让思维活跃起来,更关键的是,它是一个【信号】,开启大脑专注和深度思考的信号。

这个信号就像电脑的开机键一样,一按就会让休眠的电脑运转起来。


但你肯定会想,只要是清醒的状态下,我的大脑就一直在运转,不需要唤醒啊。

这就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误区

脑力劳动其实是很累的,如果你的大脑一整天都在高速运转的话,那你真的会虚脱致死。

所以即使在白天,我们的大脑也很有可能正在休息,而你大部分的动作和反应,实际上都是下意识的行为!

比如你早上起床,洗脸,锁门,出小区...这些事情你真的过脑子了么?你甚至经常都会忘记自己到底有没有锁门。

这下你明白【唤醒信号】的重要性了吧


但如果你对“信号”的效果还是不理解的话,那我再举一个例子吧。

看到这张图片了么?

吃过柠檬或者酸橘子的,有没有觉得,光是看到图片,腮帮子都有点僵硬了,牙周有点酸意了。

嘶,有点牙疼~

这就是信号的作用。


所以下次,在开始真正的脑力劳动前,先做两个深呼吸,调动我们的神经,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现在,平时看不进去长回答的你,现在就可以调整下呼吸,试试把这个方法看完


02 一定要解决【注意力滞后】的问题

你有没有这种体验:

打了一晚上的王者,哪怕闭上眼,眼前还是英雄在王者峡谷里秀来秀去的画面?

这就是因为,你的身体虽然想休息,但大脑还专注在游戏里,所以就算你躺直了闭上眼,也没有办法睡着。

其实这是被你忽视了很久的一个重要的细节,也是你看书看不进去很大的一个原因。


因为我们经常,计划从某个时间点开始学,然后在这之前抓紧一切时间玩,刷视频刷资讯,卡在刚刚好的时间点,退回桌面,关掉手机,翻开书,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你的眼睛在看着书,但你的脑子,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残留在手机里的小姐姐身上。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毕竟注意力有滞后,但再多坚持一会儿总能集中的。可问题就在于,你会认为是学习本身让你太痛苦了。


这么说很抽象,我还是举个例子吧。

这就好比,在你已经吃得很饱的情况下,再给你摆一桌溜肥肠,火锅面,麻辣烫和珍珠奶茶,就算它再香,你看了也只会想吐吧。

而且,这个经历可能让你以后都不想再吃这几样东西了。

这就是不解决【注意力滞后】的巨大危害。


但好在,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就是等饿了再吃


大脑也是一样的,就是给你它一个空档期,让它自行清空脑子里的库存内容,然后再输入新信息。

比如在刚刚的【10分钟】挑战里。

你没有新的信息输入,又完全静下来,这个时候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你的大脑就处理完了残留的娱乐性内容,并且开始觉得无聊,觉得“饿”。

所以这个时候,哪怕你面前是本牛津大词典,你都会忍不住翻一下。

你要说这叫“饥不择食”,嗯...确实差不多。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说在玩得越投入的时候停下,会越想去学习,就是因为大脑处于很兴奋的运转状态,更想摄入新东西啊。

所以这一点要记好了啊,在进入学习状态前,要让大脑“放空”一下。这样真的会显著感受到自控力的溯回。

而且你能看到这里,说明你是不排斥思考和学习的,很棒啊。点个赞,我们坚持看完~


03 每次只做一个【微拆解】

很多高赞都教你,把考清华这样的大目标,分成每天看50页书这样的小目标,就能摆脱拖延了。

就好像,大家都知道一学期有4个月总共700节课。哇哦,每天只需要上8节课就够了..够了..了

拜托,拆解完了有变得更幸福吗?

我觉得更痛苦了。因为当我辛辛苦苦上完8节课的时候,我一想到明天和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要做到这种程度,我就痛苦地想要当场去世。


定那么多计划,其实你都不是主观想做,而是在被计划表拖着拽着往前走的,然后有一项没跟上都会很焦虑,很挫败。

所以不要给接下来的每天都安排好学习计划,你只需要估计你今天想学到几点,然后把这几个小时安排好就行了。

甚至你可以更微观一点,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我都要做这张试卷。

那你今天只要坚持半小时没离开这张桌子,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就像减肥为什么那么容易失败

因为每一次管不住嘴的时候,想的都是“我就今天多吃一点点”。至于明天还吃不吃?不是今天该想的事。

这就是【自我暗示】心理的巨大作用,它能刺激你迈出一小步。

就像我写这篇回答一样,心里想着好多点还没有说完就会很颓,但是如果想着哇我今天又补充了好多,就会觉得完成这件事,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当然了,如果你还能给我点个赞,那完成这件事就会变得更容易了。


04 最后的必杀器——【胜利者效应】

我们能做好的事情,最后都会变成我们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我自己吧,在知乎写了几个回答,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然后慢慢的就喜欢上了在知乎表达自己。但其实这件事,在好多人眼里都是又有难度又费时间的。

但是有成就感啊,每次看到赞同数一点点涨上去,就觉得写作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你喜欢的事情,也是这样的啊。


而且这并不是说明我们就是很功利的人,因为这完全是人之常情。

我们的大脑里存在一条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它决定着: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科学》

发现了吗?这是身体关于【习得】的本能啊,而且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认知,因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自控力究竟是怎样的规律。


很多人想要快一点看见结果,所以如果今天只学习了半小时,就会觉得自己自控力太差了没救了,陷入这样的自我否定中,会把我们好不容易激发的自控力也毁掉的啊。

事实是,如果你第一天能自觉关掉手机坐到书桌前,你第二天就更有可能看10分钟的书,第三天就可能学习1小时...

胜利者效应会让你的自控力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学习上不拖延的人,他做其他的事情也都不拖延。

所以我们要学会为自己小小的成绩喝彩,也许你现在看不到它有带来什么回报,但是只要你坚持创造这样的小成就,你一定会看到它带来的大改变。


终于码完字了,感谢阅读呀~

这4个小知识都是我的私藏小技巧,不仅可以帮我克服拖延,其实在做事的时候,也可以给我很多心态上的启发,如果也可以帮助到你,别忘了点赞收藏!!!


user avatar   dxw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总是带着满腔热血扎进学习,学几天后就开始自暴自弃,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始终成效甚微。

打起精神,认真花 8 分钟,看完这篇回答并实践,一定能改变你糟糕的学习现状。

我也曾是个成绩糟心,学习三分钟热度的垫底学渣,后来通过这个方法,实现了「无逼迫」的学习状态,从根源解决了不想学习心态的恶性循环,最终顺利实现逆袭,踏上了学霸之路,哈哈~

我把这套方法称为「DSA21」驱动法。全文 4200 字,满满都是干货精华,建议点赞+收藏再阅读,防丢失!现在准备上干货啦~

「DSA21」驱动法分为四个板块:

一、欲望(Desire)——找到诱惑你学习的真正内因
二、场景(Scene)——营造学习场景进入短期状态
三、必要手段(Approach)——从收心到用心,养成长期状态
四、「21」——从被动忍耐到习惯定型

一、欲望(Desire)——找到诱惑你学习的真正内因

根据不同来源,学习动力分为两种:

1. 外源性学习

大部分人 70% 的学习动力都是外源性,这些话一定从小听到大:

考后老师的聊天:哪一科拉后腿了?
周末父母的关心:这次排名第几?
平时同学间的询问:这次考得怎么样?

这种学习动力不是自身内在欲望,而是源于外界鞭策。

长辈督促、同辈竞争,这些舆论无形中会产生压力,日复一日推着你前进。

但外源动力离不开外界催促,还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2. 内源性学习

这种学习动力是我们真正要寻求的,它来源于自我,持久且高效。

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和朋友一起打篮球,技术不过关,朋友不吐槽,自己也会默默练习,在下次逆袭后你又会产生冲劲继续练习。

如果能找到源动力,学习欲望会更强,劲头也会更猛。因为「学习好」是比朋友圈晒出来的名牌、高级套房、旅游美照强 100 倍的区分标志。

学习好的人,能感受到精神上的爽感,比如从小到大老师的偏爱、同学的膜拜、公司的提拔。

人是自恋的动物,当得到这种优越感,就尝到了学习的甜头,爱上了学习好带来的特权,从而激发进内在驱动。进而越学越好,学得越好奖励就越多,进入一个循环的正向激励。

抓住你的内在欲望,这是让你「接受学习」的关键性因素。你与源动力,也许只差一个甜头。当你吃了一口蛋糕,你会渴望吃到更多的蛋糕。

二、场景(Scene)——营造学习场景进入短期状态

光有欲望是不够的,鸡汤谁都会喝,但喝完又会三分钟热度,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太好了!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写了满满的计划表,最后却堆在角落吃灰。想让自己动起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远离偷懒犯罪地,营造学习场景

我一般把场景分为「特定空间」「固定时间」

1. 特定空间

在图书馆学习、在家学习、在宿舍学习,这三个地点和学习效果成反比。

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也别试图与舍友聊天声、游戏敲击声、床的召唤声作斗争,你真的会顶不住。在学校就离开宿舍、在家就离开床,去最近的自习室或是图书馆,从空间上增加学习欲。

当你有了个适合学习的大空间后,你还要做一件事,就是营造一个小空间——无杂物的书桌。

越简洁越好,最好只有要用的书、电脑和笔等,不要让无关的物品吸引你的注意力。

学习场景越简洁,越专注

2. 固定时间

选一个固定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你一定要坐在你的书桌前,开始学习。

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布置那么多内容,简单几个任务就好,比如刷一章题目、看 10 页书。

这里的「固定」,是指固定时间段只能干固定的事情,比如你规定好的刷题、复习,背单词等。如果学不进就什么都不干,坐着,发呆都行,让自己无聊起来。

千万不要玩手机、睡觉,这会让你前功尽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专治心不在焉的小 TIPS:抄书

抄书听起来在无意义消耗时间,却是回收你注意力、冷却你的大脑杂念的过程

黛西亲测有用,一般抄 5-10min,大脑会停止幻想别的精彩,它会自我对话:

抄书好无聊,刷题目好像更有意思。
我都能抄十分钟书了,应该也能刷十分钟的题目。

在固定时间段,进行一步步尝试。今天能专注 10 分钟,明天就定 15 分钟,后天再定 20 分钟。不必求快,按自己能接受的幅度一点点进步。

能读到这的人都是愿意深度思考的优秀者,我想请你帮个忙,如果内容对你有启发,你可以花 1 秒钟点个赞后再继续阅读。下面更重要的内容来了!

三、必要手段(Approach)—从收心到用心,养成长期状态

「DSA21」的 DS 是收心过程。通过这两步,我们已经能完成短期、简单任务的学习。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做到从收心到用心的跨越,让你能进入长期的「无压」学习状态。

这里分为三阶段:周安排、日规划和间歇放松。

1. 周安排:把游戏机制带入学习激励

想想你生活中非常愿意干的事情是什么?玩游戏。

其实打游戏也不是全程轻松,你也得努力,不断挑战难度,从一个新手小白,慢慢从初期没钱的菜鸡,一步步提升,最后舞出自己的小天地。

但为什么我们能坚持这么枯燥的练级过程?

因为我们不是 24h 都在玩,而是累了休息一会,再打开来继续。再加上游戏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机制,让你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就感,从而消除厌烦感,让你上瘾,比如:

  • 每日签到,坚持天数越多给的奖励越大。
  • 剧情任务,难易交替,总有一个任务比较棘手,但接下来几个比较轻松。
  • 及时反馈,带来成就感,比如完成一个任务就有丰厚奖励、赢了一场比赛就会奖一颗星。
  • 持续提醒,总是出现在你的手机通知中。

所以我们也完全可以仿照游戏的依赖设定,把学习也引入激励机制,让自己不知不觉中进入持续「无压」的学习状态:

(1)以星期为周期,每一天都设定日常任务线,在周三、周六可以加多一点任务。
(2)每日学习剧情完成后抽取小奖励,比如喝杯奶茶、打盘王者。如果今天学习了,但没有完成任务,不抽取小奖励,但算签到。
(3)每周日设计一个签到满 7 天的大奖励,比如看部电影,出去吃顿大餐。在手机设置固定时段提醒,用比较元气的语气,鼓励自己去完成每日任务,比如:「今天你离周末的电影更近一步了吗?」「不要忘了我还在等你今天签到噢!」
(4)阶段性的学习大目标完成,可以给自己一个大鼓励,例如出去旅游。还可以设计得更为精密,像把身边的学霸当作 NPC,向他请教问题能累积什么成就,或者添加支线任务,每天多背 10 个单词等等。

这样你就把精心设计的机制引入到了学习安排中,像打游戏一样,在激励中越学越嗨。


user avatar   hai-mao-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至于不好,但不够好是肯定的。

你不参与,只是以后简历更难写一点,和人打交道比别人更要费精力一点。

也就一点罢了。

因为决定以后好不好的,还是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够硬,这些就是锦上添花。

专业技能没有,那那没有舌灿莲花的水平也不过杯水车薪。

当然啦,为自己着想,还是参与一个吧。

也别太勉强自己,一个不那么巧言令色的人让他面对这么多黑压压的人头,把心态搞崩了也不行呀。

想交真朋友就去真心喜欢的社团(真朋友爆率不低),想提前学话术进学生会,想填充简历干货去当班委。各有各的好,就看需要什么。

没有顿悟的能力,那么提前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这样走出学校,才不至于彻底一无所靠。

反面例子在此。我骑着鲲溜了四年,啥也懒得参与,爽是爽,只是溜到最后,发现自己身无长物,情商为负,还心高气傲,一度自我厌弃到哭。

现在学乖了点,在人前慢慢磨炼我那负无穷的情商。

我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反正就是告诉你无论如何不能像我这样。可以不参与社交,但不能无技傍身。

总要有个嚼透了的东西。揣在怀里,才有安全感。


user avatar   dai-45-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user avatar   wu-jing-we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回答问题

武士刀不耐用 或者说长刀其实都不太耐用

具体文献里关于刀战的记载不少

比如古代武力值爆表的足利义辉知道对手安排人来砍他,准备了名刀十几把放在一个走廊里一个人群殴来访的刺客,斩杀数人之后刀毁人亡力竭而死。这算是一个剑圣最浪漫的死法了

还有就是新选组某次街头和叛军激战,事后记载每个人的刀要么废了要么要大修。

作者:midair2 链接:zhihu.com/question/30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864年7月8日,著名的日本武士武装团体【新选组】在一个叫池田屋的旅馆与尊攘派志士发生火并,造成9人死亡。 这次无甲战斗造成的刀剑损害: 一番队 副长助勤「冲田总司」的「加贺清光」... 「铓子」折断。 - 二番队 副长助勤「永仓新八」的「播州住手柄山氏繁」... 「铓子」折断。 - 三番队 副长助勤「斋藤一」的「摄州住池田鬼神丸国重」... 小伤无数。 - 四番队 副长助勤「松原忠司」的「加州住藤岛友重」... 大伤四处,小伤十九处。 - 五番队 副长助勤「武田观柳斋」的「越前住常陆守兼植」... 小伤六处。 - 六番队 副长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奥州白河住兼常」... 无损。 - 八番队 副长助勤「藤堂平助」的「上总介兼重」... 「物打」小伤十一处,近「锷」却有大伤四处,无药可救。 - 十番队 副长助勤「原田左之助」的 「江府住兴友」... 「物打」小伤七处,近「锷」大伤两处。 此外,队士「浅野藤太郎」的「武州重住藤原是一」,「岛田魁」的 「奥州仙台住源兵卫国包」,「三品仲治」的 「备州长船住藤原佑平 」和「佐佐木藏之丞」的「越中住兼明」出现了弯曲情况;队士「筱冢岸三」所用佩刀「云州住家贞 」的「物打」折断。

影视作品里也有比较真实的反应锐器消耗的

比如方世玉身背十几把刀去砍人的

七武士最后大战到处备刀砍一把扔一把的

单说武士刀不耐用不太公平,应该说大多数细长造型的锐器都不耐用,开刃越多越薄的越不耐操。先要明确武器重量是有限制的,一般单手兵器不超过3磅重,刀身越长肯定就越薄,也就越不耐操。很多武器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提高耐久度,都是不开刃或者半开刃的,刀身一大半是钝的,只有刀尖那一块有开刃。用的时候靠捅和刺而不是砍。最极端的就是刺剑,就是个菱形铁条,强度反而非常高,甚至有专门用刺剑去砸断别人武器的招数

刀刃非常容易损伤,刀刃损伤之后武器切割能力是直线下降的

比如下面视频这个,美国大师级别的刀匠(david baker,漫威电影里冷兵器的制作者)打造的大马士革夹钢长弯刀在经历了三轮轮强度测试之后,也就是砍了不到二十次,砍得还是猪肉、羊皮、竹竿和木桩子这些比较软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劈砍能力了,连布甲都不能破防。刀也歪七扭八元气大伤了。视频里没有显示,另外那个小哥打造的弯刀稍微好一些,刀没有毁,但也不能砍破布甲。这还是现代工艺现代材料顶级工匠的手打武器,质量应该完爆日本贫铁矿打造的武器。一般的长刀这样用估计已经断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272485780876333056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锐器的破甲能力非常一般,都不需要铁甲,普通的皮甲/藤甲/纸甲就能抵抗大多数轻型锐器的劈砍。当年参加过械斗的老炮们大概都知道,皮夹克能防砍,特别是美国空军的夹克真的是耍帅防身两不误。但不防捅。

被我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刀除了帅之外非常鸡肋?确实很鸡肋。刀其实应该用来切割,不太适合劈砍

一把刀拿来随便操一操,就变成这样了。就这其实还算保持的不错的,毕竟刀还是直的。

适合劈砍的刀也有 比如狗腿刀,说是刀,实际这个重心更接近斧子。你看看这厚度,而且刀刃也短,这个厚度做长一些就太重了抡不动了

这个造型走下去 就是战斧 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 战斧一般都挺薄的 不是消防斧那么厚重一大坨 单手战斧的重量一般也不超过三磅重 再沉砍出去就拉不回来了 破绽太大


所以劈砍其实主要是靠武器的重心转移,而不是锋利度

另外就是弧度和长度的问题,步战的时候直刀比弯刀要好控制重心,马战用弯刀更舒服因为可以拖刀增加切割面积。

长度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好用,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刃长不要超过使用者身高一半,不然很多战技不好发挥,刀太长了收到鞘里拔出来都费劲。古代日本打刀刃长在60-80cm这个范围,因为古代日本人个子矮,平均身高140cm左右,70cm的刀刃加上刀柄就快一米长了,别在腰上都容易拖地。再长一点比如野太刀,就是纯双手武器了。而且刀刃越长对工艺要求越高,也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现代设计的长刀尺寸会更大一些。

游戏里比较真实的就是怪物猎人,砍两刀磨磨刀再砍,还有就是绿帽奇侠在野炊里的林克,每次出门都背十把刀才够,每把刀砍个三五十次就烂了扔掉。

刀剑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

逼格高

易携带

缺点太多了:

对制造者水平要求高

对使用者水平要求高

不耐操

需要大量维护

攻击距离短

所以一般而言刀剑不会用于战场列装,比较适合城市治安战,比如锦衣卫,新选组这些高级特务一般都是砍无甲的才会装备刀剑。

然后过去捕快,走江湖防身比较流行铁尺。这玩意挺克制刀剑的,专门有破刀的招式,比如两手架住对手刀剑,一错一剪,就把对方武器给卸了。这玩意在日本也很流行。忍者神龟某只就用这个。携带也方便,别裤腰带里就行了。而且还便宜,一两银子找村口铁匠打一副,就能废了别人祖传的宝刀宝剑。想增加杀伤力就把头磨尖再稍微开个刃,捅谁谁死。


user avatar   yosoro-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回答问题

武士刀不耐用 或者说长刀其实都不太耐用

具体文献里关于刀战的记载不少

比如古代武力值爆表的足利义辉知道对手安排人来砍他,准备了名刀十几把放在一个走廊里一个人群殴来访的刺客,斩杀数人之后刀毁人亡力竭而死。这算是一个剑圣最浪漫的死法了

还有就是新选组某次街头和叛军激战,事后记载每个人的刀要么废了要么要大修。

作者:midair2 链接:zhihu.com/question/30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864年7月8日,著名的日本武士武装团体【新选组】在一个叫池田屋的旅馆与尊攘派志士发生火并,造成9人死亡。 这次无甲战斗造成的刀剑损害: 一番队 副长助勤「冲田总司」的「加贺清光」... 「铓子」折断。 - 二番队 副长助勤「永仓新八」的「播州住手柄山氏繁」... 「铓子」折断。 - 三番队 副长助勤「斋藤一」的「摄州住池田鬼神丸国重」... 小伤无数。 - 四番队 副长助勤「松原忠司」的「加州住藤岛友重」... 大伤四处,小伤十九处。 - 五番队 副长助勤「武田观柳斋」的「越前住常陆守兼植」... 小伤六处。 - 六番队 副长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奥州白河住兼常」... 无损。 - 八番队 副长助勤「藤堂平助」的「上总介兼重」... 「物打」小伤十一处,近「锷」却有大伤四处,无药可救。 - 十番队 副长助勤「原田左之助」的 「江府住兴友」... 「物打」小伤七处,近「锷」大伤两处。 此外,队士「浅野藤太郎」的「武州重住藤原是一」,「岛田魁」的 「奥州仙台住源兵卫国包」,「三品仲治」的 「备州长船住藤原佑平 」和「佐佐木藏之丞」的「越中住兼明」出现了弯曲情况;队士「筱冢岸三」所用佩刀「云州住家贞 」的「物打」折断。

影视作品里也有比较真实的反应锐器消耗的

比如方世玉身背十几把刀去砍人的

七武士最后大战到处备刀砍一把扔一把的

单说武士刀不耐用不太公平,应该说大多数细长造型的锐器都不耐用,开刃越多越薄的越不耐操。先要明确武器重量是有限制的,一般单手兵器不超过3磅重,刀身越长肯定就越薄,也就越不耐操。很多武器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提高耐久度,都是不开刃或者半开刃的,刀身一大半是钝的,只有刀尖那一块有开刃。用的时候靠捅和刺而不是砍。最极端的就是刺剑,就是个菱形铁条,强度反而非常高,甚至有专门用刺剑去砸断别人武器的招数

刀刃非常容易损伤,刀刃损伤之后武器切割能力是直线下降的

比如下面视频这个,美国大师级别的刀匠(david baker,漫威电影里冷兵器的制作者)打造的大马士革夹钢长弯刀在经历了三轮轮强度测试之后,也就是砍了不到二十次,砍得还是猪肉、羊皮、竹竿和木桩子这些比较软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劈砍能力了,连布甲都不能破防。刀也歪七扭八元气大伤了。视频里没有显示,另外那个小哥打造的弯刀稍微好一些,刀没有毁,但也不能砍破布甲。这还是现代工艺现代材料顶级工匠的手打武器,质量应该完爆日本贫铁矿打造的武器。一般的长刀这样用估计已经断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272485780876333056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锐器的破甲能力非常一般,都不需要铁甲,普通的皮甲/藤甲/纸甲就能抵抗大多数轻型锐器的劈砍。当年参加过械斗的老炮们大概都知道,皮夹克能防砍,特别是美国空军的夹克真的是耍帅防身两不误。但不防捅。

被我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刀除了帅之外非常鸡肋?确实很鸡肋。刀其实应该用来切割,不太适合劈砍

一把刀拿来随便操一操,就变成这样了。就这其实还算保持的不错的,毕竟刀还是直的。

适合劈砍的刀也有 比如狗腿刀,说是刀,实际这个重心更接近斧子。你看看这厚度,而且刀刃也短,这个厚度做长一些就太重了抡不动了

这个造型走下去 就是战斧 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 战斧一般都挺薄的 不是消防斧那么厚重一大坨 单手战斧的重量一般也不超过三磅重 再沉砍出去就拉不回来了 破绽太大


所以劈砍其实主要是靠武器的重心转移,而不是锋利度

另外就是弧度和长度的问题,步战的时候直刀比弯刀要好控制重心,马战用弯刀更舒服因为可以拖刀增加切割面积。

长度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好用,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刃长不要超过使用者身高一半,不然很多战技不好发挥,刀太长了收到鞘里拔出来都费劲。古代日本打刀刃长在60-80cm这个范围,因为古代日本人个子矮,平均身高140cm左右,70cm的刀刃加上刀柄就快一米长了,别在腰上都容易拖地。再长一点比如野太刀,就是纯双手武器了。而且刀刃越长对工艺要求越高,也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现代设计的长刀尺寸会更大一些。

游戏里比较真实的就是怪物猎人,砍两刀磨磨刀再砍,还有就是绿帽奇侠在野炊里的林克,每次出门都背十把刀才够,每把刀砍个三五十次就烂了扔掉。

刀剑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

逼格高

易携带

缺点太多了:

对制造者水平要求高

对使用者水平要求高

不耐操

需要大量维护

攻击距离短

所以一般而言刀剑不会用于战场列装,比较适合城市治安战,比如锦衣卫,新选组这些高级特务一般都是砍无甲的才会装备刀剑。

然后过去捕快,走江湖防身比较流行铁尺。这玩意挺克制刀剑的,专门有破刀的招式,比如两手架住对手刀剑,一错一剪,就把对方武器给卸了。这玩意在日本也很流行。忍者神龟某只就用这个。携带也方便,别裤腰带里就行了。而且还便宜,一两银子找村口铁匠打一副,就能废了别人祖传的宝刀宝剑。想增加杀伤力就把头磨尖再稍微开个刃,捅谁谁死。




  

相关话题

  你曾经被哪些自己所学专业的鬼畜知识震惊过? 
  参加知乎 Live 是怎样一种体验? 
  大学生打唇钉会影响找工作吗?很想打怎么办? 
  怎么看待长春工程学院在「我的世界」游戏里举办毕业典礼? 
  为什么部分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毕业都没谈过恋爱? 
  一个人智商高了有多可怕? 
  一个人的自信从根本上来说靠的是什么? 
  8000 字论文保存失败女生仰天痛哭,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大学里很多学霸都是肥宅吗? 
  大二女孩想结婚,我该怎么自勉过好校园充实的生活? 

前一个讨论
玩围棋锻炼人的什么思维能力?
下一个讨论
半身麻醉手术状态下你都听医生聊过什么?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