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 15 世纪不是欧洲人而是中国人发现了新大陆,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第1页

  

user avatar   ArmanEhme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好像忘了一个笑话:如果布尔什维克在南撒哈拉建立一个政权,会发生什么后果?答案是沙子很快就会成为稀缺资源。言下之意是布尔什维克的经济治理水平太糟糕,搁在再富饶的地区,它也能弄到什么都稀缺。

布尔什维克擅长创造贫困,那么华北地区的王朝政权最擅长什么事呢?

他们擅长地图开疆、搁置不碰。

以现实案例作为参照,看看数千年来被宣称在地图范围内的区域和王朝政府有何关联、经济和社会有何发展,就能很自然地推导出题主假设的美洲大陆如果被王朝政府早先发现,会有什么实际影响。

今日海南省,历史有记载的最早政治统治,是在公元前 110 年,据称建立了珠崖郡、儋耳郡两个政区,算是直接纳入领土范围内;公元 5 世纪,梁武帝设立崖州;明朝时期设琼州府。

就这么一个有据可查、有史可循的区域,历经两千年的华北封建王朝统治,有何社会发展呢?根据十五世纪著作《正德琼台志》的记载,当时就连县政府的建筑,都不过「葺茅以居」、「仅避风雨」。以明朝政府向来对官居大兴土木的风格来说,官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民居。当然在明代以前,海南岛从未有过城墙等防御设施,无论是防御岛外力量的,还是防备岛内部族斗乱的。建筑材料当然都是土夯,在海南这种多台风、多季雨的热带地区,过个夏天就什么都没了。能住人的、成规模的民居都是明清时期方才出现,之前的那些朝代政府名义上是管辖海南,实际上什么建设都没做过。

对于这种没有丝毫实质意义的表面领地,明代文人、海南地方史学家王佐称其为「裔土」,据称出自史书《国语》,用来代指「蛮夷之国」,但王佐用这个词的含义主要还是针对这种表面宣称、实则毫无交集的状态领土。在《琼台外纪》一书中,他这样提到海南的裔土地位:

武帝初,遣路伏波之拓地海南也,环海建置珠崖、儋耳二大郡,合一十六县,周匝相维,大小相制,雄边规模何如也?然其终也,且不能禁制反乱,连年兴兵攻击,将帅士卒死者万以上,而费用三万万余,卒无成功。元帝初元三年,甚至弃罢郡县,然后已。…自两汉六朝,五百余年皆不书纪年,直至隋始书…吴、晋、宋等君,虽假东汉招抚为名,而实利珠崖山海所有,稍不满其沟壑之欲,则诿为不伏招抚,恐吓虚声。

简单说就是,汉武帝建了个郡,政区名称规模还说得像模像样,其实毫无实际架构,乱得不行,后来散成了灰。甚至往后五百年都没人提海南一句话,就跟不存在一样,后一些个王朝试图治理这片地方,但也没能推行下去,统统都是假的。

甚至不往远了说,就说大陆范围内的广东,在公元后 8 世纪韩愈的《送区册序》记载中,尚且是「县城里没有居民,官署里没有县丞和县尉…住着十多家小吏,都是说话像鸟叫那样难懂。」扯什么秦汉时期的南海郡的话,郡府一类的政区倒是一直没中断,但是政府毫无存在实证,也不会有外人进入进行商贸活动或殖民,岭南地区也还是典型的「裔土」。

连距离极近的广东、海南、台湾尚且如此,假设发现美洲大陆有什么意义呢?假如说明朝时期发现了美洲大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皇帝设立一个「极东郡」,然后让哪位皇子公主在北京兼职当那里的郡主,到了新中国被哪位史学家发现后,能为一篇论文《正德年间的极东郡印第安人迁徙考》提供素材就是最大的价值,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变化。

但是平心而论,华北古代王朝地图开疆、搁置不碰的做法,相比起国民党凿河堤淹死农民、李德生吃着红烧饿死农民的行为好太多太多了。人家能过自己的日子,和王朝政府毫无瓜葛也是幸事一件。

相关回答

  1. 为什么非要把岳飞说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不可?
  2. 中国是否还存在「天朝上国」的思维?
  3. 是什么阻止了汉服复兴?

user avatar   zhi-xu-yixiao-bu-xu-c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圣上会调拨120亿两白银援助美洲土著发展,于是天朝除了有伸手党黑叔叔,又多了玛雅舅舅。


user avatar   lisanshui1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中国当时是不可能发现新大陆的。所以这个“而是”其实根本不存在。很遗憾,历史的必然性在这个节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 此文献给我深爱的光荣《大航海时代》系列 ===========

欧洲人发现以及利用新大陆的过程,为了防止各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我觉得还是从航海的角度详细写一下比较好。

1. 欧洲的航海技术源自地中海沿岸,事实上诞生于北非、南欧以及近东地区技术的结合。腓尼基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代依靠海上贸易称霸地中海,已经具有了成熟的沿岸航海技术。而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用3年时间便环游整个非洲大陆,总航程超过3万公里。

郑和七次下西洋,总航程也不过30万公里,平均下来不比腓尼基人强了多少,而时间上却落后了2000年。从这时间跨度,大概也能说明在航海技术方面,中国比欧洲落后的差距了。

2. 腓尼基人的航海技术,通过埃及、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被地中海各国所发扬光大。与此同时,由于亚欧大陆文明的交流,欧洲也吸取了越来越多的异域造船技术,船体、船帆、桨、桅杆等等构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首先是船体。在腓尼基人以及罗马人的继承中,船体宽阔且扁平,这是因为当时船只的使用方法所致。宽阔而扁平的船体有利于在近海贸易中更多地装载货物,而海战的时候也可以更多地运送士兵。这种船的主要动力是排桨,帆仅仅是作为辅助动力使用,所以也被称为排桨帆船 (Galley)。因为是人力驱动,所以需要的水手较多,补给需求也就相对较大,不能在离岸过远的海域行驶。

但在阿拉伯湾、红海地区和东部非洲,由于环境的原因,并不是随处都可以获得补给,所以阿拉伯地区进化出了一种轻型高速,且需要相当少人手的船只:阿拉伯帆船 (Dow),较少的桅杆以及细长的船体是明显的特征。因为使用了三角帆和流线型船体,所以即使是逆风,也可以保证相当高的航速。而且因为当地盛产白檀、柚木等等坚硬且较轻的木材,使得这种船也拥有优秀的承载力和耐久力。

阿拉伯帆船:

阿拉伯帆船随着阿拉伯势力入侵欧洲,其技术也被欧洲地区所掌握。尤其是被阿拉伯势力长期占据的伊比利亚半岛,在阿拉伯势力撤出后,其造船技术可谓是欧洲之首,也因此造就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早期的优势之一。

欧洲在继承了阿拉伯技术之后,其造船技术开始了新的进化。首先是开始尝试将船只大型化。因为北欧地区风浪较大的缘故,所以船只如果建的过大,或者船体不够坚固,很可能在风浪中就会自行解体。而如果船只的平衡性不好,则可能整船倾覆。伴随着北欧地区商业的不断兴盛,汉莎同盟的成员之间开始使用一种“搭接式”的技术,使船体材料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一层层搭接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船体的抗风浪能力。而另一方面,桅杆的数量也从最初的一根增加到了三根,从而能够为船只提供更多的动力。

桅杆的设置是帆船的灵魂:三根桅杆上需要挂起不同类型的帆,并且配以不同的辅助帆,才能保证这艘船在逆风、顺风中都能够高速行驶,同时不会因为风浪过大而导致桅杆折断或者导致翻船。在帆船的进化过程中,虽然船只不断增大,桅杆的数量却基本上止步于4桅杆,而大多数中世纪的船只仅仅使用了三桅。原因很简单,在海上操作船帆时,桅杆越多其组合越复杂(当然也没什么意义),需要的人手也就越多。而越来越多的远洋船只更倾向于增高桅杆的层数,让一只桅杆上从一面帆增加到4-5面帆,最大可能地利用桅杆提供的动力。

上面说到的船帆组合,基本上是为了最大程度利用顺风、侧风、逆风等等情况来设计的。一般来说,在船首到第一桅杆之间拉起斜帆三角帆,以利用逆风推进。而第一桅杆和第二桅杆上会使用横帆,充分利用顺风,并且在高帆上使用支索帆。最后的桅杆上使用斜桁帆,增加纵帆的帆力。这样的配置可以兼顾各种风向的需要,为船只在各种海域提供稳定动力而设计的。

而卡拉克帆船可谓是大航海时代欧洲设计出的最出色船型之一。

全长大概30-60米,长宽比基本小于3/1,船体趋向于流线型。船身前后加装的船尾楼和船首楼是参考了北欧商船的设计,在不增加船身长度的条件下增加了船舱大小,并且稳定度也有所上升。帆普遍使用“纵横纵”或者"横横纵"的配置,并且在船首斜桅上也设有斜桅横帆或者三角帆。哥伦布以及随后的航海家都选择了使用三桅的卡拉克帆船,从客观上也能够证明这种船只的可靠性能。

3. 简单地说,作为远洋探险,只有船只进化到了可以“全天候”应付各种洋上天气的时候,才算是有了航海的基础。否则即使船造得再大,帆和水手设置得再多,载重再高,也仅仅能够完成沿岸运输的使命,一旦这种“巨无霸”到了未知的海洋上,必然是凶多吉少。

这就不得不再提争议颇多的郑和“宝船”。据各种记载,这种船长100多米,宽50多米,造型接近矩形,竖有10只桅杆,全部悬挂四角大帆...

单单是这毫无支撑的10面横帆,恐怕遇到一场大型暴风雨就得折个3-4根桅杆。而且中间三根主桅的高度完全相同,这样的设置大概会让尾部的帆完全打酱油了。所以依靠这种船横渡太平洋,基本是毫无希望。

而至于为什么宝船的形象会是如此,这要从中国的造船技术说起。

中国作为一个发源于内陆的文明,对于航海技术的依赖是相当少的。当然,航海技术是有别于航行技术的,前者会真的“往海里开”,而不把内河航行,运河漕运等等算作“航海”。

15世纪的中国,时代是元末明初。中国在那一时期已经经历过了漕运发达的唐宋时期,内河运输技术其实已经相当发达,而这也构成了中国造船技术的基础。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中国帆船,事实上都离不开漕运船的影子。

这两种传统的中国帆船分别叫做沙船和广船。特点都是船体较宽,吃水浅,平底。之所以如此设计,是由于中国内河河道和出海口的泥沙较多,水浅,所以船体底部一定要平坦。显而易见,这种船对于洋上风浪可谓毫无抵抗力。

而宝船的设计则来自于明代的“福船”,是一种尖底船,吃水较深。这种船的设计理念在于将船只建造得尽量大,这样人马在上面如履平地。然而毕竟这是为洋上小规模冲突以及短程运送兵马所设计的“武装运输舰”,对于复杂的洋上环境明显考虑不足:仅为顺风设置的横帆就是最大的毛病。

4. 中国人最能引以自豪的航海事例,恐怕就是郑和下西洋了。但这与大航海时代欧洲探险者发现美洲的不同点在于,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这些海上商路,而且有了相对详尽的地图:《大明混一图》以及《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

以及郑和的航线...

这两幅图简直是高度统一啊...

而另一方面,欧洲航海家们当时对于美洲可谓是一无所知。哥伦布仅仅凭借着对于“印度”的信仰,便踏上了前往美洲的道路。

一个是按图索骥,一个是"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二者的差别从一开始就完全不相同。所以如果你指望郑和能够发现美洲,恐怕你得给他一张有美洲的地图才行。

5. 但为什么中国人从客观上也不可能发现美洲?

从前面单单对于造船技术的解释上,我想说明的是,欧洲航海家使用的卡拉克帆船是一种生存能力相当高的船只,首先它需要的水手数较少,可以实现的续航能力强。同时船只的制造以及桅杆设计比较合理,可以应付除无风带以外的大多数海域航行。另外在长期航海中,欧洲人学会了如何治疗及预防坏血病,这对于探险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对比中国的造船和航行技术,中国的船大且帆多,适合近海贸易。同时也如同郑和舰队的真实记载所言,船上运送了大量的士兵,所以在一些地区是可以上陆作战并且取得胜利的。这样的舰队的最大弱点便是补给:一旦离开了物品丰富且往来经商频繁的东南亚沿岸,航行到了澳洲、西南非洲或者太平洋小岛,大量补给会迅速拖垮整只舰队。而郑和所使用的船只中,大型船的比例相当不小,也就是说水手的需求也很可观。这样的舰队进入一片未知海域,相当于白白送死。

那么如果单单是沿岸走,理论上郑和是可以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的。但为什么没这么做呢?

从疆域上来看,明朝所控制的东北地区,越过朝鲜半岛就无甚控制力了。而郑和的船队一旦越过朝鲜半岛,前方的海岸线一片荒凉(事实上直到今天这段海岸线也是荒凉得很)。以这只船队的行进速度来看,要到达阿拉斯加半岛恐怕需要超过1年以上的时间,同样出自补给的考虑,这条路也是一条绝路。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庆幸郑和没有选择这条路进行航行。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提问者真的要追求“15世纪是中国发现了美洲”这一结论的话,你所需要的预置条件实在是太多了:中国主导开始地理大发现,中国文化由农耕向航海的演变,经商阶层在儒家世界观中地位的提高,饮食结构向沿海地区靠拢等等之类...所以从系统的眼光来看,形而上地提出这一结论其实毫无意义可言。


user avatar   yang-guang-58-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谁造反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是真的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中国有哪些造型别致的古建筑? 
  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油画身边的黑人是谁? 
  美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不在二战中国最虚弱的时候侵略中国,而是要等到现在中国这么强大给自己添堵? 
  史塔西真的有那么坏吗?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德国人都说史塔西是好的? 
  如何评价「核弹之下无冤魂」? 
  请问长剑之夜(或者长刀之夜)之前和之后的德国纳粹党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山本五十六战死之后,日本海军会选择古贺峰一作为继任者? 
  现在都有哪些历史上的冷门或是负面人物走向神坛? 
  如何评价淮阴侯韩信功成后赐所从食漂母千金,而下乡南昌亭长百钱这一行为? 

前一个讨论
当公务员的你,年收入多少?
下一个讨论
中国越来越强大,移民出国的人会后悔么?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