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愿有一番作为的想法,值得钦佩。
可是,即使是皇帝的儿子,也要在受帝师多年教诲之后,从继位者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能降服一众文武宦官,能决断内政军机外交,还不见得能坐稳几年江山。所以,我想,“良知”二字不足以支撑一个人有一番作为,甚至都算不上是必要条件。
必要的,是手腕,是历练,是城府。
你说你欣赏张居正,我们便来说说张居正。你看他自小聪颖过人,十五岁前便被多位地方大员看中,时任湖广巡抚顾璘甚至故意令他落榜以磨砺其心智。终于考得功名分配到翰林院工作后,又被二把手徐阶看中,开始潜心国事。那些年,在翰林院这样的政务中枢,张居正见识了多少世态炎凉啊,夏言、严嵩、徐阶等人起起落落,多少省部级高官家破人亡。虽然正史不会记录他的心理变化,但我相信年轻的张居正正通过所见所闻逐渐成长——多少言官文臣秉着一腔热血为国效力,却敌不过小人一张嘴,敌不过皇帝一闪念——良知算个屁,你要能先活下来,爬上去,才能有作为!
他25岁时已知百姓疾苦,并能上疏言国事谈改革;30岁时成为首辅徐阶的心腹;40岁时成为国子监副校长,播下人脉;47岁时联合宦官一记阴枪干掉首辅高拱。他在党争中八面玲珑,他令手下冒死进谏,他对政敌心狠手辣。他坏事做尽,他早已泯灭了良知!可是,这样以后,他才能开始谈“作为”二字!在他作为之后、盖棺定论之后,当后人谈起他,感叹他年轻时的历练、钦服他官场枭雄的风光、赞赏他为社稷百姓做出的贡献之后,才会轻描淡写的表扬一句——其实张居正是有良知的。
题主,先入世,再谈作为。
祝一路顺利,为民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