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欧洲发达国家政府为什么实行高福利? 第1页

     

user avatar   chang-kai-shen-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欧洲在民主体制下如何才能脱困?

现在的欧洲,以希腊为典型,陷入了一个如下的死胡同:

财政入不敷出 → 无法支撑高昂福利 → 政府想要削减福利 → 选民有选票,谁减福利谁下台 → 政府不敢削减福利 → 只能靠借债维持 → 借债来钱,无法用于科技和产业提振,而优先要还利息和支付高昂福利 → 既无法开源,又不能节流 → 财政更加入不敷出

而这个死结中,选票是重要的一道锁。任何有责任心的政治家,试图打破这个死结的人,都会被选票弄下台。

这样的欧洲,怎么办?

之前,欧洲借助着自己的科技领先,为自己攫取了巨额红利。然后就开始了以民主手段坐吃山空的阶段。拥有选票的选民一再提高福利待遇,降低工作时间。

在这样的选举氛围下,政府的巨量资金不是投入基础设施、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而是大量投入无底洞的福利中,哪怕国家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这种福利。钱不够就借债,借债还不上就借新债还旧债。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欧洲的技术优势被一层一层揭下来。以往那种欧洲轻轻松松弄点现代科技产品,就能全世界圈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谁会想到,曾经的“世界工厂”大英帝国,中国领导人去向他们推销核电技术,而卡梅伦向中国推销什么呢?种猪和猪的精液。义新欧铁路开通,火车从中国义乌满载工业品到西班牙,拉回来是什么呢?葡萄酒、橄榄油、火腿等农产品!因为西班牙实在是拿不出太像样的工业品跟中国交换了。

在科技领先,科技优势能够从第三世界换回超额利润的时代,大家民主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大秤分金,政客派发高福利,百姓用选票让承诺高福利的政客上台,一片其乐融融。这个体制尚可以支撑下去。然而,如果你的科技不再领先,或者说仍然领先的部分,不足以换回能够给欧洲人提供高福利的钱的时候呢?这个体制还能继续稳定存在吗?

欧洲想“再工业化”?不可能了。习惯了蓝天白云海水沙滩的日子,让欧洲人节衣缩食,重新回到工厂里去?把资金大量投入到工业化中?谁敢提出这种政策,他在第一轮选举中就要滚蛋!

民主体制已经成为了一把锁,而这把锁的锁眼已经锈死了,它锁死了欧洲文明的未来。就像一百五十年前的大清帝国一样。这样的体制已经无法自我改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曾近辉煌的文明滑向深渊。

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所有的步骤都是公开的,就像上面列举的一样。有的欧洲人可能对上面的过程很清楚,但清楚也没办法——作为一个整体,欧洲人民已经不可能同意任何政客把选票和选举权从他们手中剥夺走了。

中国就像一个巨型的粉碎机一样。通过自己强大的工业能力,碾过一个又一个的“发达国家”,与它们争夺原材料、矿产和世界市场。它们的工业品在世界范围内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竞争力,它们再也挣不到像以前那么多的钱,它们通过靠向民众派钱来维持的民主体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终将枯竭。

中国也许不会很快变富,毕竟中国这个“澡盆”太大了,要让13亿人的平均水位上来,需要吸过来巨量的水量,才能做到,这需要时间,而且取决于这颗星球上的生产力和资源所能提供的“总水量”。

但是,中国的发展,却可以让曾经的“发达国家”更快变穷。像欧洲大部分小国这样的“试管”,虽然水位很高,但水量并不大,中国把它们吸干,自身水位增加不了多少,但试管自己就空了。

希腊这种基本上没有任何先进技术的“伪发达国家”,是这个庞大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接下来,就是稍微有一点技术,但远不足以支撑自己福利水平的“伪发达国家”,例如西班牙、意大利。哦,忘记说了,意大利的电网,现在35%的股份,已经卖给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了。西班牙也有不少资产被中国公司所收购,为了卖钱发福利,这样的事情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是一个常态。

再接下来,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往往有“一招鲜”,如挪威、瑞典这样的国家,最后是像英国、法国这样的坐吃山空的大国。而德国面对这么多猪队友,是不可能把它们都拽起来的。

欧洲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必然会有大麻烦。因为这样的体制已经无法长期维持了。有钱的时候,大家之间的利益矛盾不会太尖锐,可以宽容,可以仁爱,可以心态平和,可以做到马路不闯红灯,对一些问题也都能一笑了之;但当没钱的时候呢?


user avatar   zhang-gong-72-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被人引到这个问题下来了。其实觉得几个专业出身的答主说得真的很好,看到他们能得这么高票我觉得很舒服。至于另一些高票回答,把福利简单粗暴的扯到选票和苏联身上,只能说看问题太浅,或者答题动机本身就不正。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想班门弄斧说什么经济和制度方面的东西了,单纯为“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个说法背书一下,提供一些深入阅读内容吧。

我刚到丹麦的时候接触了一种本地人不太好意思提起,但却不得不拐弯抹角告知我的社会法则。称之为“杨特准则”,英文Law of Jante。这个说法是1933年某挪威作家在一本小说中概括出来的,描述的是北欧文化圈中的一种民族潜意识,又被不少社会学家称为“斯堪的纳维亚之盾”。

十条准则翻译如下

1. 你不应当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2. 你不应当认为自己比他人善良

3. 你不应当认为自己比他人聪明

4. 你不该想象自己比他人生活得更好

5. 你不应当认为自己比他人知道得更多

6. 你不应当认为自己比他人更重要

7. 你不应当认为自己比他人更擅长某事

8. 你不应当嘲笑他人

9. 你不应当期待他人会在意你

10. 你不应当认为自己有资格教导他人

这十条准则,描述了北欧人理想中的社会关系,而其核心乃是对人人平等的极端化追求,甚至暗含着“不惜以愚昧和落后为代价”的潜台词。由于其中包含的负面成分,北欧人并不完全认同杨特准则,大部分年轻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加在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上的偏见。但他们又多少都希望一个外来者在融入当地社会前,去了解一下杨特准则的内容。因为从我的经历来看,完全不知道这种社会关系中的禁忌会给外来者和身边的人造成很多困扰,尤其是当外来者(比如三年多前的我)来自更加鼓励竞争和崇拜强者的社会。

当然今天的丹麦企业肯定也鼓励创新,也会评选优秀员工,但整个企业文化和中国依然差距极大。我在刚到丹麦的时候,手下曾经有过四个产品工程师,后来因为我不清楚本地文化,双方几乎到了完全不能沟通的程度。而在上下级关系解除以后,我们现在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丹麦的企业里,大家工作的核心动力在于社会教育中获取的遵守承诺的道德体系,所以一切工作的展开几乎都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和提前沟通的基础上。试图用威信和以身作则来带领团队,或者用成就感/物质鼓励去促使员工做他认为并非自己分内之事是完全不可能的,并且一定会引起反作用。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离题,但我真正想说的是,一个民主社会支持高福利,必然是因为当地文化中有人人平等的文化潜意识。以丹麦4.5%左右的极低失业率和最低38%的高税收来看,占社会大部分的适龄健康劳动者当年付出都远远大于获取的福利。考虑到退休后的保障制度未必和今天一样,从纯利益角度大家难道不应该反对高福利社会?起码我刚来时候看着自己一个月交去46%的税真的特别想回国…所谓福利社会纯粹因为选票制度而生,从逻辑上就未必说得通。

另外支持福利社会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富于阶级能欣然接受付出自己80%以上收入并且不移民,这在没有人人平等观念的环境下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之前一个电视节目里,美国黑人演员威尔史密斯跑来吐槽法国富人仅仅因为税太高就移民太不爱国。然后法国主持人问他你知道我们的边际税最高到多少吗?威尔史密斯表示不知道。主持人告知曰:75%。后者马上低头说“这太高了,太高了。”然而,丹麦的边际税高达85%...乐高马士基诺和诺德等一大批CEO和董事长依然默默缴税。两年前马士基的老板曾经公开抵制埃斯比约地方政府的加税计划,声称再加税就移民德国,最终政府妥协。但如果换我们看这个威胁简直就是笑话,这种富豪去德国怕是马上就能拿到国籍,早干嘛去了?

另外,丹麦政府今年通过了史上最高的减税方案,涉及几乎所有阶层,唯一例外就是前2%的最富裕个人。丹麦自由联盟的主席无奈地表示,我们希望可以公平地减税,但为Top Tax Bracket减税即使在政商圈之内也无法达成共识。潜台词就是很多丹麦富豪似乎还很享受为社会大众做嫁衣的现况。这应该也是为Law of Jante作的一个很好的注脚。这些人虽然明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明就是与众不同,但他们完全不想强调这一点。


综上所述,欧洲尤其是北欧的社会文化,在其高福利制度产生的过程中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文化为何会出现,我也没有深入研究,在此也没法继续展开了。但他的影响,不仅在今天,在历史上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比如,北欧就曾经出现过以下这些成就。(北欧的文化影响力也包括德国北部,因为汉萨-卡尔马联盟的存在,德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北欧走得很近,更不要说荷尔施泰因-石勒苏益格一直到1864年前都是丹麦的一部分。)

十五世纪,冰岛建立了最早的议会制选举。

1619年,魏玛公国建立了最早的义务教育制度。

1766年,瑞典建立了最早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1883年,德二建立了最早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1906年,芬兰建立了最早的全民选举制度。

而这一切,几乎都在苏联的共产主义福利社会形成之前。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怎么这么像被自干五占领了。

毫无经济常识,还美国印钱给世界转价国民压力,货币战争看多了吧。美元走强的情况被你吃了?美元是几百年来最稳定的货币被你吃了?美元国债利率等于无风险利率被你吃了?

还民主的弊端。好像不民主就没有弊端了。中国经济增速这么高债务问题仍然存在,北京收费公路一年收六十亿亏一百五十亿看不见?

说到底是经济问题,全要素生产力太低。民主只是一种体制,用来解决问题的,又不是万能钥匙。全世界高收入国家百分之九十都是民主国家看不见?

还扯苏联的高福利,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苏联有个什么福利。瑞典的社会福利在一战之前就开始建立了,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社会福利应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否则注定破产。比如中国的养老保险,早就有人预测要大规模延迟退休。即便如此,以现在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将来的养老保险注定破产。更何况资金的使用不透明,现在连漏洞多大都不知道。而中国养老保险的问题不是福利定的高的问题,而是因为不民主不透明损耗过大的问题。

不知道哪个五毛总结的民主等于高福利所以必须破产。民主就一定等于靠别人养活自己?怎么听起来像共产主义呢。民主对经济的促进在于公平透明的环境。福利不过是经济发达之后的产物。不管什么制度,都不可能让人不劳而获。美国连Obama Care都要最高法院公决,什么叫“谁让我干活少我就听谁的”。哪里来的自信在知乎瞎扯?福利不是来源于税收?税收不会引起反对?万恶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干活少了收入肯定比干活多的少,“我”乐意吗?

不说收入,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世界平均数一万美元仍低三千美元左右,算上非洲印度仍然拖了地球的后腿。资源错配和体制摩擦严重降低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力。过去三十年不过是因为后发优势和人口红利掩盖了许多问题而已。现在发展到达瓶颈问题将无可避免的出现。一个农业国高端猪精液都要进口,哪里来的自信认为高铁是纯国产。一个零福利国家还是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嘲笑人均gdp两万美元的弱国了。

=============================================

这个问题问得是,“欧洲发达国家为什么实行高福利”。

如果加上字是经济学问题,福利制定则属于财政学问题,具体政策需要详细的研究,而在民主国家可能税收小数点后几位的确定都会成为辩论的焦点。但这个问题出现,居然问的是:为什么

显然应该答:因为民主国家讨好选民,趁着希腊债务危机,说明民主是万恶之源。果然点开下面全是资本主义好吃懒做,最高票答案居然出现“民主体制已经成为了一把锁,而这把锁的锁眼已经锈死了”。

我惊呆了。我读过书里有亚当斯密穆勒卢梭洛克梭罗这样竟其一生讨论如何实现民主的,有杰斐逊孙中山这样终生奔走奉献给民主的的,连马克思都在专政之上加上民主俩字,现在有人这样堂而皇之站出来说,“民主弊端锁死了国民经济”,“民主国家必然衰落”,“体制无法长期维持了!”我惊讶得无言以对。

这个题目根本不是来讨论经济增长和养老保险是不是庞氏骗局该如何改善的,而是为了引出民主国家会崩溃的结论的。

我提几个很常见但不需要讨论的问题的标志仅供参考:

出现周小平与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

认为“美元地位是靠美军维持”,“故意超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是“剪羊毛神器”的。

认为国际关系是零和博弈,要求实行进口替代,支持国产的。

认为民主国家是一小撮企业家控制政权,但非民主国家政府是真正为民做主的。

国家存在任何需要每个国民无条件奉献的神圣目标的。

民主效果是由民族天赋人口素质而不是法规制度教育共识决定的。

以上等等都属于常识性问题,是属于黑白问题。比如美元地位本身来自于美国的强大生产力。认为军事可以脱离经济存在像苏联朝鲜一样才叫强大的是舍本逐末。无论中国俄国朝鲜利比亚没有一个是美国盟友,都持有美元,是相信为美元购买力背书的美国生产力。

还有“西方的技术优势被一层层揭下来”,原来高铁和西门子阿尔斯通都没有产权纠纷了?我们最优秀的学生都不去欧美留学了?本土研究生被自己学生看得比国外重了?为什么和“坐吃山空”的民主国家比学生比不过老师比不过实验室比不过,技术一下子就超越了?

无代表权不纳税”。因为此时税金无论去哪片星辰大海,绝不可能主动作为任何形式的福利回到纳税人身上。剥夺希腊人的民主权利,希腊人一样要纳税,但那时希腊国家多富也与希腊人无关了。至于民主和自由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政府参与导致效率的降低,实在太多,不赘述。

===================================================

发达国家实行高福利,有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政治原因:现代国家的秩序来源于共同体感。缺少民主和过大贫富差距会降低国民的国家认同。这里站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有些福利本身具有投资的性质:建立一所学校就是少建一所监狱。

经济原因也非常重要:贫富差距会抑制经济增长。国家走向富裕需要高附加值企业(奢侈品)。因为生活必需品等低附加值产品,其价格必须稳定,尤其在穷国,否则会引起暴动。比如前段时间的中东。

而贫富差距过大会抑制高附加值产业的增长。总财富相同的两个国家,在贫富差距大的国家,奢侈品价格会比财富平均国家更高,而总产出却更低。因为富人人数虽少,但价格弹性低,而穷人买不起需求量更小。故不考虑税负,厂商在贫富差距大国的理性定价会比平均国高,以达到收益最大。我国许多进口产品都是例子:coach,高端汽车等都更贵,同款卡宴或保时捷甚至普通进口车价格可以达到美国和德国的二到三倍。(所以CHANEL 在内地降价,反而说明了内地消费能力的提升。)但富人人数少需求极其有限,这样的消费疲软会导致高附加值产业需求降低,经济将无法进一步提高。

如果富国降低高收入企业法人税,走向高贫富差距,内需减少,国家将陷入萧条,富人一样受损。在工业化和创新之后,福利也是促进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user avatar   maz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芬兰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 无油无煤也没有天然气,70%多的能源需要进口,只有湖泊和树林 但纬度太高 连树都长得慢。二战中芬兰先后和苏联,纳粹德国开战,饱受战争的蹂躏。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没有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并须向苏联支付战争赔款,一直到60年代,还是欧洲毫不起眼的贫穷小国。 靠着“将大脑灰质转化成GDP, 终于80年代才达到瑞典水平。


芬兰人认为政府存在的价值,是照顾好每一位公民。


为了照顾芬兰公民,芬兰政府每年用在社会福利上的支出达到了GDP的25%,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一位失业的芬兰朋友每天过着悠闲的生活,阅读、喝咖啡、晒太阳。他每月能从芬兰政府那领到将近500欧的现金,他租的房屋的租金650欧也由政府直接支付给房东,总共加起来芬兰政府每月要为他支付超过一千欧元。(芬兰私营行业的平均月收入为3500欧元, 单人贫困线为1185欧元)


芬兰的福利制度,是以眾生平等为基础。不必要有富爸爸,也不必靠一次偶然的出生,芬兰人没有输在起跑点的压力。作为欧洲唯一既没有王室也没有土生土长贵族的国家,原本就具有普世平等的思想。


高福利带来的是高税收,国家将近一半的GDP是来自税收,位居全球第四高。芬兰所得税率从35%至60%。芬兰人近一半的薪水要交税,而他们仍然很开心为国家做贡献。芬兰在政府廉洁程度排名数年蝉联榜首。这也使得芬兰人相信政府,愿意把钱交给政府。


芬兰政府还赠送“妈妈宝盒”给在芬兰的每位准妈妈。里面有小婴儿从出生到1岁需要用的基本衣物,从被褥衣服,到尿布围兜,再到温度计、指甲刀,应有尽有,衣服还考虑到孩子长得快,同一款准备了多件不同号的,非常周到。此外,还有小玩具、游戏书,以及给父母的保险套、润滑剂,可以说,设想到了生产后家庭需要的方方面面。不论贫富贵贱,每个芬兰孩子的人生都从这只纸盒开始,体现了芬兰的平等社会精神。


早在一九三零年代,芬兰还是个穷国,当时的婴儿死亡率还比较高,每一千个新生儿中有六十五个死亡。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该比例大大降低,这和社会健保制度的提高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九六零年代后芬兰实行全民健保体制和医院诊所网络。不仅是芬兰籍的准妈妈,持有芬兰居留证的外籍准妈妈,都可在全芬兰的公立诊所和医院享受免费的产前和产后检查。整个生产过程从医护人员、医疗设施到药品,统统免费。家庭病房收费也相当合理,如同普通旅馆价格,还包括全天餐饮。


妈妈享受263天的产假,产领取相当其工资66%的产假补助。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从出生一直到年满17岁,每月可领取儿童补贴;单亲家庭的孩子还可获得额外补贴。 芬兰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交学费和书本费,并每天享用一顿免费午餐。中等和高等院校同样免交学费。大学生可申请学习补助和住房补贴,还可从银行获得学习贷款,参加工作后逐步还清。青年人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如果失业可领取基本失业补助或与工资挂钩的补助。


user avatar   qu-qing-6-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有人洗福利制度源于脾斯麦,我只能说公社在看着你们,鲍狄埃,狄盖特在注视着你。

居然又有人洗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我想济贫院的冤魂在盯着你。把“济贫院”当社会福利的人,真是不学无术到家了,希望你早日领到这份福利。

————————以下原文

因为苏联

因为苏联没有失业,却有免费住房,教育,医疗

因为苏联已经足够强大并到了西欧

因为二战的总动员体制给了人民以步枪

因为人民用服兵役换来了选票,又把艾登礼(工党),意共,法共选上去了

因为再不搞社会福利,本国工人给“阶级祖国”当带路党就不是玩笑话了(十四国军联合侵苏的时候已经预演过了)

“我们走后,他们会修桥修路,建设学校,重开医院。并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我们来了。”——切格瓦拉

等到80年代末苏联颓势尽显,英国就开始削减社会福利,卖国企;警察开始肆无忌惮的镇压工人罢工了;美国也开始减少所得税,开放金融管制了,大学学费和医疗保险也开始涨价了。

——————————————

关于某位答主表示“美元是几百年来最稳定的货币”,光动嘴皮怎么能表忠心?

赶紧把手里的硬通货换成美元才能让人信服,要快啊。

说实话,要是真信任美利坚应该叫“美金”,说“美元”的都是高级黑,自己去黑公公那里领一巴掌。


user avatar   zhu-ge-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门写个答案来反对所谓选票论的。本文并未回答原问题。

别幼稚了,读本题下得某些答案让人觉得欧洲整个政治机器都是弱智。搞总统选举个个候选人都喊“选我有肉吃,选我有高福利。”,然后选民就跟对比哪个候选人提的方案福利高,把票投给福利最高的那个。

这可能吗???

好吧,来看看所谓的民主选举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嘛?

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奥朗德vs萨科齐。

下面是两者的竞选计划,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下面这个网址看,特别是关注我的学法语的同学:

lemonde.fr/election-pre

全文15页长,我就翻译第一部分:

可以看到2012年,两个候选人都把解决失业问题(Lutte contre le chômage)放在了整个选举方案的首位。

就业问题:

奥朗德:

- 在环境或社会创新型(企业)中创造150 000个岗位。(意为扶持绿色能源企业,让新能源企业提供新的岗位,解决失业问题。)

- 创造500 000个 “contrat de generation"岗位,公司如果雇佣一个年轻人,则可以在三年内获得税务方面的减免如果该公司同时保留一个高龄人员岗位。(一箭双雕,增加年轻人就业,减少老年人失业。)

- 提高有能力分红的公司在大规模解雇员工时的成本。(意在限制某些公司无经济问题但为企业发展大规模解雇员工。)

- 在宪法层面引入Dialogue social(这个不知道怎么翻,Dialogue social指的是工会和企业主之间为了员工利益所展开的交流,对话,这个Dialogue social是法国工会运行体制的根本,Dialogue social的成果就是会产生某些行业协定,例如在某些特别危险的行业,工会通过Dialogue social和企业主沟通,抬高该行业内工人的最低工资,达成的协议被称为convention sociale行业协定,行业协定的法律效应高于劳动法。)

- 抬高过多使用短时合同企业的失业保障税负。(意在促使企业减少短时合同(emplois precaire)签更多长时间合同,也就是减少某些失业者在失业和短时合同中不停反复。)

- 在法律层面,公司员工能以更优惠的条件回购公司(当公司破产时)。(这一点有点难理解,不是很清楚公司员工回购公司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萨科齐:

- 企业在招聘一名五十五岁以上的员工时,免除企业方相关税负。(意在鼓励招聘老年员工)

- 当失业率下降时,失业补助将递减。(意在提高失业者找工作的积极性。)

- 失业者有权利获得相关的培训,必须接受所提供的工作。(也是正面的解决失业问题,提高失业人员技能。)

- 增进公立大学和企业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法国号的就业岗位基本都被grande ecole垄断,公立大学的毕业生机会太少,不受企业待见,往往成为年轻人失业的主力军。)

======================================

好了,文不对题的翻译了那么长一大段,其实整个竞选计划还有很长,我可能只翻译了百分之五。

如果不再欧洲生活过很长时间并对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话,了解欧洲本国的政治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信的话,如果我不加括号里的解释,我并不觉得百分之百的知友能够理解在就业方面两个候选人提出的方案背后的目的。

某些知友凭借着一些二手的中文信息就对整个欧洲定下了大而全的评价,在我看来是非常幼稚的。2012年法国的总统大选,背后的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如何提高法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如何解决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候选人针对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从我引用的部分看到,这些方案是非常具体的,至少给人感觉是可在候选人当选后被兑现的。不可否认,拉拢选民,是构成这些方案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但,维持甚至提高福利水平,并不是拉拢选民的方式。选民不是傻子,选民也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里我又要吐槽某答案里说的借债了,讲的借债好像不用付利息一样的。)

最后,随便吐槽的说一句吧。

为什么高福利,其实很简单啊,看看人均gdp不就行了。高福利和人均gdp是正相关的。每个人生产的越多,每个人能背分配到得福利就越多。

法国的人口是中国的将近20分之一,而gdp则是中国的3分之一,我觉得高福利没有什么奇怪的啊。

换句话说,如果法国的人口增4到5倍达到将近4亿而gdp保持不变的话,我就不信这个国家还能像现在一样保持高福利了。


user avatar   yike-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面我要系统的提供 最最最专业的解释。900赞了好高兴!【看在我最专业的份上帮我顶上去?】

好多人质疑我,当然也好多人赞成我,有人还专门发帖提起我。之前我研究福利社会2.5年了,也写过关于‘不同福利体制之间的政策转移’的学术论文,我想我在这方面怎么也算是个专业了吧?福利制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它涉及经济学,涉及政治学,涉及社会学。文献我看了不少,网友质疑我的所有东西道理我都懂,既然我能说我专业,就表示我有能力回应各种质疑。你们有疑问了都可以尽管评论,我都会回复你们。想看我关于各个帖子的回应/撕逼/学术探讨 可以直接拉到最后一栏,我集中了一个地方专门回应。

关于正文,首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越浅显易懂的道理,就越难以解释福利制度的发展。

很多答案赞数高浅显易懂,但是根本就没有从每个层次上研究福利,福利远远不止是钱投入多少的问题,它更涉及到福利政策的种类,背后的动机,这并不是浅显易懂的话就能解决的。你可以质疑我对社会学的理解,但是有些关于福利政策的科普内容,希望可以让你们明白更多。

【号外】希腊公投结束,结果是NO!!希腊福利社会为什么发展成破产的地步?为什么投票今天投票又拒绝了欧盟的救助,拒绝了欧盟对希腊社会政治的干预?这次投票结果,再次印证了我下面的理论。

【外出几天回来,发现我的文章竟然被知乎日报选上了!赞数竟然变得如此多!对于网友的评论我把最常问的在最后一栏集中回应。欢迎转载但请署名】

---------------------------------------------------------------------------------------------------------------

前言:首先这个问题本来问的就业余。问题问为什么高,问的是一个国家为什么投入大,是量,是钱的多少。但是质决定了量,一个国家的内在形态,决定了为什么他在量上面高,所以要解答这个【量】,首先得解决这个【质】。【转载请署名】

1.福利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民主?当然不是!

民主和福利制度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民主确实是福利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每个国家的每一项政策,都是通过民主运行的流程产生出来的,民主就像一支枪,但真正伤人的是子弹,枪没有伤人,但是没有它子弹也射不出去。(我这比喻恰当了吧?)所以独裁国家朝鲜,国家政策取决一人意志之上,没有民主你也不可能指望朝鲜有福利政策。但是但是但是有了民主就不等于你有高福利!!!譬如美国,福利支出极低。反观北欧,国家大力支持福利项目。同样民主社会,美国基尼指数0.45-0.55高居不下和中国差不多。反观瑞典只有仅仅的0.3左右,同样民主社会美国和欧洲福利支出大相径庭。你不能说民主社会可以直接形成福利制度,只能说它是个福利产生的前提条件。

2.

解释社会福利制度,用经济学来解释仅仅是只能说明冰山一角,也不是一个经济效应可以解释的。

在近几年全球经济萎缩金融危机,福利国家的发展却展现出不同的趋势。英国大力推行私有化来刺激经济的活力,尝试推动GDP的发展。反观北欧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大力补助失业人群,结果就是,基尼指数在金融危机之后竟然低了。经济没法解释福利制度,因为有的国家喜欢自由经济--宁愿刺激市场降低税收,有的国家是社团主义--喜欢通过社会政策和税收救助来帮助拉后腿的人民。再举个例子希腊,如果经济学可以解释的话,它就不会搞福利搞到自己破产了。所以经济政策手段归根到底还是社会的结构的问题,只有社会学才可以解释的。


这里回应/反驳80%网友的观点。

a. 很多人站在【政府的角度上】,说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会用一堆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因此得出最佳的财政支出和社会政策。在我看来太过肤浅,因为这仅仅解释了事物的冰山一角。经济学模型是一种量化分析,能解决的也只是财政支出的多少,譬如经济模型,到某个点边际效应最高什么的。假设政府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干预的做出政策,一个政党上台了,能改变的也仅仅是改变某个政策的财政支出的量,支出在某个点效益好。某天换个政党上台了,支出可能又回到原点了。但是福利制度不仅仅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为什么瑞典经济危机反而基尼指数低?为什么同样对待金融危机,瑞典和英国却采取相反的措施(一个加大税收,一个降低税收)?为什么欧洲福利国家美国却不是?你把整个福利制度都思考成经济效益合理化,干什么似乎都和gdp,和钱,和经济效益脱不了干系。这是错误的,而且这终究解释不了社会福利。在这之后会详细解释。

b. 很多人说了一些浅显易懂的【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解释福利制度产生的原因。比如

@裴幂許

所说,生产力的发展,大大超过了人们温饱的需要,生产力高了,资本主义就面临一个分配问题,然后就有了欧洲的高福利制度,这是大家的意思吧?先不说这对不对,这没有根本回答问题。经济规律顶多解释了福利制度产生的必然性,但是没有解释福利制度的差异--为什么欧洲和美国相比,同样的民主资本主义,会产生不同的福利体制?会产生质的差别?只有解释了这个质的差别,才能根本的解释为什么欧洲福利投入更多的量,而美国会投入相对少的量。

至于经济规律究竟是怎么样?我会在第5部分【去商品化】说清楚。

纵观网友们各种经济规律论,首先你们一定要分清两个概念:本国经济体系,和超国家经济体系。什么意思?本国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本国因素的影响下,有能力做出利于自己国家的政治决策。比如中国提高稀土出口限制,为的是保护本国能源,战略储备,为的是国家着想。此时中国做出这个决策,是不受其他国家影响的。世界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政策已经没法自己做主了,要被逼让别人做主。比如wto裁定,中国稀土限制违反wto条例,于是中国只能被迫接受,比如希腊必需遵守欧盟所制定的劳工法,必需接受欧元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民主,是被大大削弱的。为什么这两种情况要分开讨论?和这问题有什么关系?以后我会讲。

3.

有人会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有一切的社会体制社会政策其实都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在解读福利政策和福利国家体制的时候,马克思的理论是过时的。在马克思本人的理论看来,所有的社会制度,文化活动,都是经济基础而来,似乎人活在就是为了生存在资本主义之中。他的理论,把人类所有制度,把人类社会的阶层于阶层的关系缩减成仅仅的经济关系。但是人类社会上,社会结构并不仅仅只是经济关系,韦伯把社会阶层化分为4个维度,我之后引用的理论就会更系统的解读社会结构。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我可以肯定的说,至少在研究福利政策的领域并不是主流。具体会在后面解释清楚。(依照我之前版本,我说马克思忽略了历史文化的遗留问题,很多人说我不理解,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你怎么能批评他忽略了历史?我所说的和你们觉得其实是两码事,或许我的文字引起了歧义,我斟酌一下再发。)

4.

上面很多知友提到了社会运动和政治斗争,在民主体制下,形成了福利制度。譬如有人提到,工人公会运动逼迫政府增大税收提高福利,于是这么说福利制度是工人斗争的结果。也有知友提到,这是左派运动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是用社会运动学说来解释福利国家体制,只盛行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那个时候,美国在社会压力下通过了各种反垄断法,欧洲那个时候盛行社会主义工人思潮,工人运动盛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福利制度是民主国家对工人运动的妥协。

可是正如上面所说,社会运动学说,政治斗争学说来解释福利制度是过时的,是片面的。这种解释浅显易懂,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回答福利社会的各种问题。比如,每个民主国家都有社会运动,但是为什么福利制度还是截然不同呢?比如说美国,它的福利制度很低,而且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福利政策都和就业挂钩,公司有法律义务为员工提供养老金社保,但是你一不就业,你就没有权利享受福利政策。反观英国,医保是无条件全民的,你无论有没有工作,有没有参与到经济发展,你都享有社保的权力。再看德国,从很多年前俾斯麦福利制度开始,就有浓厚的社会福利分化--不同职业有不同的福利制度,公务员,蓝领白领福利制度都不同。你如何解释这种差异性?社会运动和经济学都没有深层的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

5.安德森---《资本主义的三个福利制度社会》

这里我就开始讨论【质】的不同。

首先科普一下福利制度的重要知识。分析福利不涉及以下方面就是耍流氓。我很大程度上写这篇文章,就是看到许多回答这个问题的帖子,根本就不具备福利制度的基本知识,你可以有不同的学术理论,但是对于事物的基本现象你必须得知道,这里先科普一下。

福利制度不是仅仅是量化。 福利制度有很多细分政策,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政策,而且一个福利制度常常是多种政策齐下。

  • a. means-tested条件调查 简单的说这种福利政策,就是你要满足某种条件才能有补助,比如失业救济,你要满足了失业这个条件,才能接受救济。
  • b.contributory贡献型政策 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保,国家运行的大型保险项目。你交得多,老了以后你的养老金就多,交多少就给你多少。
  • c.non-contributory全面化政策 这种就是大型的全国强制性福利。每个人都得交,没得商量,税也是从各种途径里面扣掉,你管不住着扣还是不扣。项目也是对于社会每个人的,你无论有没有交税(像低保户 小孩子不交税),你也有权使用。例子就是英国的全面医保,你进去医院就行,免费看病。再比如说全面义务教育计划。
  • d.Tax credit免税 你的福利不一定直接给你钱,或者直接让你免费享受服务,有时候会直接让你免税,其实也和给你钱差不多,只不过你消费了才有资格免税。
  • e.activation welfare policy刺激福利政策 这里的意思是,福利大大和就业挂钩,你有工作,就有福利,没工作,没福利。比如中国的社保强制企业为员工买保险,就是这个意思。

福利政策的提供者也是可以是多样化,这叫做社会政策的pluralism(多元化)。福利制度可以是由公共部门提供--政府税收下放福利政策,政府部门管理福利制度。他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政府拨款外包给做生意的公司干,他也可以交给慈善组织NGO干,当然了他也可以混合三种部门一起干。

【福利制度是怎样,其实是由社会结构,以及其社会的意识形态决定的】。理解这点,首先得知道福利政策是用来干什么的。在福利社会研究,安德森的两本书可谓是世界盛名。他的理论是研究社会政策的必修课。在他看来,福利制度有两个功能:第一,去商品化。第二,阶层化。

a. 第一去商品化我先简单说说什么意思:如今社会已经走向高度的商业化,连劳动力也是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一部分。一个工人的价格,或者说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当连劳工也变得市场化的时候,福利制度孕育而生。我先找点理论对比一下好理解:以前马克思本人认为,资本主义的最大弊端就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然后资本家可以运用这种武器(控制生产资料)对准无产阶级。譬如,资本家占有机器工厂,可以对工人做任何剥削的事情,因为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生产人类所需的必需品,无产阶级即使被剥削了也没办法。可是这是真的吗?马克思依照生产关系,划分出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并认为一个是控制别人,一个是被控制,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关系真的是如此水火不相容搬的对立吗?19世纪的社会,刚刚摆脱了封建制走向资本主义确实是这样,可现在世界是怎么样?


如今社会已经走向高度的商业化,包括工人的工资。资本家恨不得提高工资去找人才,去找工人干活,因为人本身就是市场的一部分。因为干这行人少,资本家只能开很高的工资,现在蓝领的工资比白领还高。工人的工资,是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资本家关系和工人的关系,实际是经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而不是完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当劳动力也变成市场化了,这时候市场/资本主义的缺陷就显现了。人的衣食住行都绑定在资本主义上面,你不去工作,你就没饭吃。你如果出现意外了参与不了资本主义活动中,比如你生病了工作不了,你就完全活不下去了,这就是连劳动力也变为市场化的时候,出现的社会问题。而去商品化说白了就是通过减缓资本主义的程度,比如收点税,搞点政府福利,制定一下法律这种政府干预,来缓解资本主义带来的问题。

所以说,去商品化解决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缺陷,或者说它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资本主义把人们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商业化,人一旦被迫离开这个体系(比如生病了天灾人祸),就没法生存。去商品化就是要缓解这个缺陷。

b. 阶层化指的是,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结构。福利制度的功能,都是为了巩固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形态。为什么同样是民主社会,北欧高福利,美国福利却这么低?这种差异无法通过工人运动,无法通过经济状况来解释。其根本原因其实在于,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果,会有不同的社会秩序,福利制度恰恰是这种巩固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的手段。比如说,亚洲国家重视尊老,代与代之间有等级分化。于是这种国家就非常重视对老人的关怀,于是养老金福利通常会相对其他国家高。有些国家重视男女平等,于是福利直接给个人,而不是给家庭。有些国家重视家庭,觉得男人女人有自己的特定的用处,这些国家福利通常针对家庭而非个人。所以说,福利政策是为了巩固其社会的秩序,社会的结构,并不一定是经济规律所说的仅仅是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我们可以做个分类学:世界福利国家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有三种,自由主义国家,保守主义国家,社会民主主义。

首先先说明一下:【这些主义不等于左翼,不等于右翼,不等于资本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完全就两码事!!!】我这里说的是,在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中,里面不同的社会结构。它指针对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只有一种---资本主义民主制。

社会民主主义是这样一个社会:社会道德伦理崇尚强调每个人的出身都得是平等的,男和女是平等。任何人的不幸都需要解决,以保证社会上每个人的公平。在这种社会,福利制度偏向于全面化,平等化。比如英国,所有人的医保都是政府包办,就是为了营造一种每个人平等的社会环境,无论你出身如何,无论你年龄多少,无论你男人还是女人,社会都要对你平等对待。这种国家尽量瓦解家庭中男女职位的分别。政府包办教育,孩子生下来有很好的福利,看病不用钱,这样丈夫和妻子都可以去工作,平等担当家庭中的各种责任,而不是男人一定得赚钱,女人一定得持家。所以这种社会下的福利制度的特点是:大大削减家庭在社会的重要性(男女家庭地位的平等),推出人人平等的国家性大规模的福利项目,非常重视人平等出身的重要性(免费教育)。以瑞典为例,他的福利政策就是,N多个全国性的全面福利政策项目+政府主导不外包福利项目+其它福利项目=大规模福利支出。

保守主义重视社会阶层化,为的就是社会的稳定,强调每个人固定的社会上的功能。对不同阶层分开对待。比方说,男人和女人在社会上的功能是不同的,男人负责赚钱,女人持家。家庭这个单位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于是福利给的都是家庭,家里有孩子了,就给家里补贴,而不是说包办给所有孩子平等的教育制度。(当然两者也可以同时发生)再比方说德国,每个人的福利都不同,工人,白领,公务员,有太多不同的福利组合。这就是为了强调一人自身在社会上功能所在。你在这个社会,你的功能就是公务员,所以公务员有自己公务员的福利。例如德国和日本,公务员有自己的福利政策,公司有自己公司的福利政策,蓝领白领也有不同的福利政策。以德国为例,多种职位不同的福利政策项目+广泛的针对家庭的全面化政策(家庭补贴,生育补贴)+针对家庭的条件性福利政策=大规模福利支出。

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怎么来的?很大程度上因为宗教文化的原因。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天主教一直影响这社会的价值伦理观,一直教育人民社会互助的重要性,所以人民也更希望,或者也愿意去帮助那些拖后腿的人。基督教也很传统,一直强调人在社会的本职,本位的重要性。基督文化也有很强的社会救助文化,所以保守主义国家也愿意施救。有趣的是,法西斯国家日本德国都是相当浓重的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崇尚自由主义经济,视贫穷为懒惰和好吃懒做。【自由主义并不是反对任何国家的干预】,只是国家干预背后的动机,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化,是为了进一步的社会的自由。而福利制度,仅仅只是为了更进一步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美国,基本所有福利制度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无非就是,你得找到工作。只有工作,你才有社保,因为法律规定公司一定要为员工交社保。失业福利很少,但是政府却有一堆的失业教育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尽早让失业人民找到工作,从而回到资本主义市场中来。连这些帮失业人找工作的机构都是政府委托私人机构干的,外包这些项目还会促进商机发展经济。美国为例,他的福利政策就是---activation welfare policy刺激福利政策+政府委托外包政策+贡献性福利项目+一点点的全面化政策(义务教育)=政府不需要支出太多。

自由主义怎么来的?比如美国,美国都是一帮移民来的,社会群体特别是种族之间本来的认同就低,所以政府收税在他们眼里就是把自己的钱给了自己不认可的其它种族。打个比方,亚洲人普遍打心里鄙视黑人,觉得黑人群体犯罪率最高,中产阶级于是贡献收入去救助自己鄙视的黑人。所以每个人都是经济上自私的,说的好听点,是自由的。这种社会觉得贫困是个人的好吃懒做,是他自己的错,其他人没有义务去帮助这些拉后腿的贫困者。社会崇尚的是一种自由的秩序。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是合理的。每个人没有义务都别人的贫穷摊上责任。自由主义的去商品化,是为了进一步的商品化发展。

总结一下这个体系--a. 每个福利体制,都具有其去商品化的功能,一个社会对去商品化的需求,是福利制度的产生的原因。b. 但是福利制度具体的发展方向,取决于阶层化和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和阶层化的不同,形成了福利制度的差异性。---一个功能决定社会产生福利制度,一个功能决定了制度的差异。

质决定了量。为什么欧洲是高福利,而美国低?同资本主义,同样民主社会,为什么会有不同?因为欧洲国家大多数都是社会民主主义和保守主义,而美国是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保守主义为了维持其社会的性质会推出各种福利项目,所以支出高,而美国是自由主义,所以支出少。

这里回应对这个体系的各种质疑。首先很多人(特别是学经济学的)接受不了,这个可以理解。经济学本来就是视经济为社会第一驱动力,社会学在中国又只教马克思,马克思又喜欢研究资本主义,所以中国学术界更喜欢研究经济,而不喜欢研究社会。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自1990到今,在研究福利社会的文献里面,这个体系是占主导地位,很多社会学家写的社会政策介绍性书籍都描述其为 the great work。第二点不好的就是,在这种眼光下看问题,只会把所有社会政策都归于经济的合理性,说白了,就是所有社会政策都以提升gdp/gdp结构为终极目标,可是中国已经逐渐走向小康了,社会政策充满了铜臭味你觉得合适么

现在开始说说这套体系的合理性。

a. 首先每一个福利社会都是经过量化研究过的,我们把每个国家的不同福利项目的投入,比如说,计算全国性项目在福利支出的比重,计算有条件福利支出的比重,计算每个国家福利项目的数量,得出的结果发现,每个国家的值不是离散的,而是出现了分化簇群,北欧国家扎一堆,北美国家扎一堆,东欧国家扎一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欧洲经济是共同体,但是却出现了不同的形态。德国是保守主义,瑞典等国家是社会民主主义,英国是自由主义(不过英国不完全属于欧洲经济共同体)

b. 这套体系通过分类,肯定了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点也是经过实证的。研究调查了欧洲和美国关于政府报告的用词,每当讲到贫困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时候,美国政府报告使用的是poverty(贫困),而欧洲政府更多使用的词是social exclusion(社会排斥)。两个不同的词语体现了不同社会的不同逻辑。poverty一词蕴含的含义是,人的贫困在于其本身的懒惰,因此福利救助只是为了进一步敦促穷人自强自立,福利救助也因此有很强的社会烙印(社会烙印的意思是,给你福利享受,但是你会标记为社会的残渣,让你接受了救助也觉得难受)。而social exclusion的意思是,强调社会对人的影响,你贫困,是因为社会对你的关注不够,对你的关怀不够,因此国家会相对更倾向于对人的福利救助来弥补这种社会排斥。社会烙印的程度相对也较低(社会烙印的研究也是有量化分析支持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逻辑

@陈风暴烈酒

c.然后再说说关于分类化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为什么安德森的学说在社会学上意义重大?因为他所采用的分类法的方法论,有很高的广泛性,他承认不同国家有不同制度,也承认有这么一堆国家有相同的特点,可以被用来归成一类。分类法不像用经济规律来解释福利,经济规律试图用一条原理来解释所有国家的发展。比如排名最高的答案:“高的生产力,就自然会产生高福利”这样的论断,事实就是,美国没有高福利,欧洲又有高福利,按照经济规律,美国发展到这这种高生产力阶段是不是也得高福利?可是它没有。这么说分类法是革命性的,把每个社会分类,就是肯定了每个社会的区别,而不是像经济规律那样,似乎全世界资本主义都会变成一种样子。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懂

@孙亦非

的质疑,说这个分类法狭隘。如果你质疑分类法本身狭隘,我可以说,这个分类法是最广泛最通用,包含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了各种经济关系。如果你是质疑只有3种社会太狭隘,这是对的,后来学者更加解构出更多种的社会,譬如 地中海社会,孔夫子东亚文化社会等等。

由此我们可见,当我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个个国家研究福利制度的条条框框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经济效益可以解释的。每个社会的架构,社会的状况,形成了福利制度发展的大方向。也许政治权利斗争会加大制度的偶然性,像纸牌屋里面演的,或许一个政策只是因为白宫里面拉拢地方势力同流合污。但是从解释福利制度的差异性,这套理论是最享有盛名。

这一部分用一句话概括:福利制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去商品化的需要,但福利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取决于其社会的结构。

6.超国家经济体系对福利社会的冲击

这里和我2.b.前面的相互照应。这是一门最近几年新兴的学说,我的教授就是研究这个的,他出的书我也买了也阅读了。我之前没提到是因为这东西新兴,还不好说。我斟酌一下再更新。(待续)

主要的意思就是,超国家经济体系比如欧盟,WTO,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此时民主已经没用了。这东西难说是因为如此超国家体系不稳定,希腊正在投票去留,英国2016也准备投票去留,还的观望。



总结:回到问题,为什么欧美是高福利国家,美国却不是高福利国家?

首先这个问题本来问的就业余。为什么高,只能说明一个国家投入大,是量。但是质决定了量,一个国家的内在形态,决定了为什么他在量上面高,所以要解答这个【量】,首先得解决这个【质】。质的区别,正如我第5部分所说,每个社会就是社会结构阶层化的区别。欧洲国家大多数都是社会民主主义和保守主义,而美国是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保守主义为了维持其社会的性质会推出各种福利项目,所以支出高,而美国是自由主义,所以支出少。

这就是对于问题 “为什么欧洲国家高福利,而美国出现的却是低福利,为什么每个国家福利制度都不同的” 最最专业的解释。社会结构是形成福利制度的主要原因。社会结构和其社会意识形态也是趋向一致的。人们持有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福利制度。


这也是为什么希腊会搞福利搞到破产。如果他们真的关心经济,早就不会这样破产了。他们的福利制度是用于维持它自己的社会结构,所以一个经济本来就不非常发达的国家也搞福利制度。这点印证了我的说法:经济规律没法解释福利制度的发展,社会结构才是最根本的因素!


美国之所以不是高福利,是因为他是自由主义国家。北欧为什么重福利,而且喜欢不同人不同福利?因为他是保守主义国家。英国为什么包办大型福利项目?因为它是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发展成怎么样,归根到底还是社会结构决定的。




全文最后大总结:

我把所有因素结合起来再作个总结。分析一个事物的形成,并不是古典哲学家所认为的一个因一个果就可以解释的了的。福利制度的发生,首先你需要一个导火线,导火线就是工人运动,战后重建。福利制度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社会去商品化的需求。福利制度发展成怎么样,取决于社会结构。次要因素经济政治会增加福利政策的偶然性,但是社会结构决定了福利政策形态的必然性,决定了福利政策的大方向,是福利制度形态的主要原因。

---------------------------------------------------------------------------------------------------------------

---------------------------------------------------------------------------------------------------------------

回应一下知友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譬如都来这反对我的观点了,这里我通通回应。首先我这篇文章本来就不是为了说马克思主义的,只是稍微引用了一下,重点还是在我正文的分析。我也不是激烈的反马克思主义,我觉得马克思作品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但它不代表整个社会学,他只能说是社会学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英国的阶层化】:

英国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在安德森后来的一书中对英国做出了解释。数据表明,英国是一个不同变化的国家,数值总是变来变去,在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徘徊。我觉得原因是,英国本来就是一个分裂的国家,英格兰苏格兰整天闹独立分裂,而且还是闹着玩差点真的独立了。选政府的时候苏格兰整天选右翼,英格兰整天选左翼。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的阶层化变来变去。

【社会结构又是怎么来的】

社会结构怎么来这就非常复杂了。因素有:地理,气候,耕作方式,经济,宗教,历史,文化等等。其实没有必要说真正找到社会结构的成因,再往后就是更加哲学的问题了。社会学能解释出来社会就够了。

1.

@陈风暴烈酒

说我引用观点的庸俗。我就笑了,把这个学术圈最,著名的学术作品放上知乎,竟被当做‘极其庸俗’。首先你上谷歌学术搜搜这本书,引用次数和其他作品对比一下,就懂安德森的福利制度在社会学界的重要程度。我也说了,《三个福利世界》是1990至今学术的主流,之前我的论文不同福利制度之间的政策转移也是基于福利世界的分类法写的。你说我对马克思的评价严重有问题。的确,我确实有中修主义的嫌疑,我也承认我码字太快,言辞不大好,所以我稍微修改了“去商品化“的解释说明。但你自己好好读读共产党宣言,为了避免你说的中修主义,我特地搬来英文过来给你看:‘The history of all hitherto existing society is the history of class struggles.

The bourgeoisie has stripped of its halo every occupation hitherto honoured and looked up to with reverent awe. It has converted the physician, the lawyer, the priest, the poet, the man of science, into its paid wage labourers. The bourgeoisie has torn away from the family its sentimental veil, and has reduced the family relation to a mere money relation. ’ 资产阶级扒光了所有职业的荣誉....资产阶级扒去了情绪 所有家庭关系变成仅仅的金钱的关系。

在序章上:It is high time that Communists should openly, in the face of the whole world, publish their views, their aims, their tendencies, and meet this nursery tale of the Spectre of Communism with a manifesto of the party itself. 马克思第一是在号召无产阶级团结,第二他用如此贬义的词来描述资产阶级你觉得是什么立场?马克思是从经济规律入手,但他分析社会发展更是‘从阶级斗争入手’。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社会学家picker说的,原话 ‘marx reduced social relation to a mere class struggle'。你可以说我言辞的庸俗,但你不能否认,号召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是他们的奋斗的目标。我花时间放在社会学的普及,你说我庸俗不庸俗,随便你说好了,也不影响我理论的正确性。

当然了我也读懂你的意思。马克思主义其实视资产阶级压迫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妥协和在资本主义框架下建立社会主义元素是中修主义,马克思思想要的是建立其最根本的无产阶级政权。这点我确实打字快没注意。无论你怎么说也好,未来会怎么发展资本主义崩溃也好,我所描述的社会学理论本来就是建立在当代民主资本主义国家,描述的是现在社会的体制,未来怎么你自己假说好了。我想我也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吧

@孙亦非

2.

有人说,福利制度是因为‘好吃懒做某个角度来说是人的本性’。似乎民主投票上每个人都投会投给高福利的政党。这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国家的选票很大程度来自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就是有工作,通过劳动赚钱,踏踏实实的好公民。他们更多的是视福利为一种纳税,而不是得到利益。他们并不一定肯把自己辛辛苦苦赚得钱去养懒人。这种逻辑,就是美国大多数人的逻辑。他们就不喜欢纳税,还不如自己赚的钱自己分配。这种自由主义国家,视贫穷为懒惰和好吃懒做,政策鼓励人们就业,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提升竞争力。。反观英国,是贫穷为社会排斥。他们的贫穷是因为社会的关怀不够,机会不够,教育不好,对待贫困人口他们也喜欢大力发展教育帮助他们就业。同样帮助就业背后是不同的原因。

3.

很多人都回答,这是因为政治的原因。譬如说,政党为了名誉,政党为了减低犯罪率,贫富差距会引起社会问题。首先贫富差距真的会导致对社会不好?这个众说纷纭。Pickett和 Wilkinson一书《the spiritual level》阐述了贫富差距越大,社会问题越多。但是另一方面却带来创新经济活力,譬如美国社会,上文已经具体阐述了。不平等在每个社会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有的社会没所谓,有的社会很在意。说白了还是社会结构的问题。



有网友说:“不是资本家良心发现,而是在战后苏联的高福利、燃遍世界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及历次工人运动中产生。” 这是对的,但是是片面的。用社会运动来解释福利制度是过时的。

至于评论说福利制度怎么好民主怎么差的,都不在回答问题。我也不回应了。

---------------------------------------------------------------------------------------------------------------

看完点个赞?转载请署名】


user avatar   permission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要不然还发展科学技术干啥?还不是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耍?

当然福利也是手段:

很浅显的道理。欧洲发达国家的高福利来源于其他们发达的生产力。生产力高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一个人工作的产出就可以满足许多人的需求。剩下的人不得不不劳而获,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事做了(此处自行脑补又哭又笑脸)。


举个纯粹又极端点的例子。假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土地私有资本主义部落里面,粮食就是他们几乎唯一的产品和需求。大家各司其职,耕地插秧,收割滤谷,这需要除极个别地主之外的部落里面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人力,每年获得的产出又刚好够人们食用(当然这中间有工人从地主获取工资购买粮食的交易环节),年复一年,和谐友好,其乐融融。

然而有一天,有人发明出了大型联合播种插秧收割一体机,只需要一个人驾驶,哐哐哐哐地就把所有人的事干完了。一个人就生产了所有人的需求。这时地主当然不会再雇用更多的人力来耕地了,大部分没了工作,挣不了工资,买不了食品,地主的食品也就卖不出去,只好倾倒。这就造成了经济危机。明明部落的食物充足,没什么天灾,却有人饿死。这就是个分配问题,而非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这时作为酋长的你该如何是好呢?

为了让整个体系良好地运转下去,你有很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对地主征高税收,发给那些失业在家的工人,让他们去购买食物,地主家生产的粮食才有人去购买,市场才能运转起来。不要觉得地主很亏,其实他什么也没做。这样的过程就是高福利制度。

再看整个过程,在良好的制度下,大型联合播种插秧收割一体机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人不用再去工作,有了自己的空余时间,同时也能吃饱穿暖,这不正是我们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所在吗。高福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也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原因。



在欧洲对资本家和高收入者征收高税收,其实剥夺他们依靠手中资本而获取的利益,虽然说法和形式有所不同,但与生产资料公有化有着相同的本质(目前只是接近那个程度),而生产资料公有化是什么?就是真·社会主义呀!

由于马克思没有意识到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过早地预测社会主义的到来。同时低估了社会制度的完善以及人类的良知(他那时候还很难想象有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这样几乎不留遗产的人,也想想象不到反垄断法这种东西),以为工人阶级只能通过暴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说起来也是天真,阶级又不是写在脸上印在基因里的,那就是一个雇用关系而已,我推翻了资本家我自己还能做资本家呀)所以后来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其理论又被人利用,坑了一些人。

如今对于欧洲发达国家,第三产业逐渐饱和,社会制度日趋完善(对,就是选票制度等等),公民素质也都还可以,所以高福利油然而生,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也初步体现出来。

有人说推举高福利完全是政府为了讨好民众而获得选票,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却把事情想得太极端,你要实行高福利你手头的货才能发出来呀?再说了,一些人生产那么多东西出来,正好又有另一些人没有,也得不到,你不劫富济贫还有什么辙?其实并不是为了讨取选票,更重要的是为了养活。

希腊一些国家最近因为高福利吃了些苦头,经济上有点卡了。原因不在高福利本身,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联合收割机突然坏掉啦!而且暂时还修不好。然而福利已经都发出去,一时间再想让那些人回来种地就有点困难了。还有很多东西我就不想说了,你们自己感受下吧,反正每次说了一大通道理就得十几个赞,我也是累,就不想打字更多(逃

----------------更--------------------------------

当然高福利还是有点其他问题,因为还有个被遗忘的正在开收割机的那个人恐怕还是有点想不开的。那么些人啥也不做就能拿到供给,自己还非得为别人打工?所以福利也要有个度,救济金不能给得太多,廉住房不能装卫生间,要不没人愿意工作了。个人认为让那些找不到工作去踩跑步机挣救济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工会限制工作时间也挺好,每个人只被允许开一小时收割机,就有24个人参加工作,产出还是够大家食用。记得有个叫《一课经济学》的书抨击过这种限制劳动时间的做法,理由说得模棱两可,简直就是逆天而行。


看完不赞非好汉。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祠堂和祖先文化对女性的意义是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有那些? 
  客机上能不能装备弹射座椅?有无此类尝试?没有客机采用此类设计是否因为成本问题? 
  如何评价丹麦历史剧《1864/1864普丹战争》? 
  如果科学技术没有带来和平与幸福,那我们发展科技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上世纪60年代苏联把援助给印尼的海军装备给我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解放台湾? 
  古希腊的奴隶生活是什么样啊? 
  如果把中国 422 位皇帝放在一个群里,他们会聊些什么? 
  摩洛哥是个怎样的国家? 
  哪个游戏的经济系统最为仿真?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015 年的电影《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
下一个讨论
如果天猫是一个实体店,它会有多大?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