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问为什么像骗子,其实很多就是骗子。
前阵子我在知乎上贴了一篇长文,回答:
有记者朋友看到了,觉得我内行,就约了个采访。
他问道:“您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什么样的机构是值得信赖的呢?对于公司来说,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是比较健康的呢?”
这么开放的问题,答是能答,就是会把我的职业病给勾出来。
我主业讲经济,而宏观经济所讨论的,无非就是增长和分配问题。
他这问题,在我看来是增长模型的问题,真要聊开,相当于给人上课。但人家只是来打听内幕的。
所以我简略地答道:“你就看它是怎么赚钱的——赚收支差的,就健康;赚资本差的,风险就大。”
赚收支差(利润)很好理解,什么叫赚资本差?
大概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断断续续地听到各种教培机构爆雷的消息,今年初的疫情冲击了一波,让一些原本现金流就脆弱的机构加速倒闭了。
它们有的初创时意气风发,各种挖脚同行,那架势似乎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没两年就破产了,老板去向也成了迷;
有的是十多年的老机构,口碑和服务还算可以,且有大资本青睐。本以为它要鸡犬升天,没想到等来的是各种惊掉下巴的大瓜——不是老板被员工暴揍就是与各子公司之间你指责我贪污我指责你偷税的撕逼混战……
课外教培行业有几个特点:
机构们都是先收钱再提供服务,结案后再向讲师支付工资,也就是说预收学费和付出成本之间有一个时间差。
简化的操作流程是:招生→ 收钱→ 上课→ 开工资。
有多大锅就煮多少饭,再决定养多少孩子,其实只要有稳定客源,是能控制住风险的,再加上是轻资产运营,所以这个行业的创业门槛很低。
举例:老王的机构主打“割韭菜培训”,每期课程收费1w。老王的宣传做得不错,第一期顺利招到了100个学员,营收100w。
老王请的讲师都是些包装得很有来头的韭菜厨艺大师,课时费支出共20w,月底结算。然后就是租酒店当教室(10w),扣掉前期的招生宣传10w,给销售的提成10w……一套操作下来,老王净赚50w。
但除了酒店的租赁费,前期的宣传费,工资(课时费和销售提成)是后结的,所以有80w会在老王的账上白躺一个月。
老王觉得这套模式可以复制下去,20w投下去,100w收上来。
于是他拿出账上的80w去搞扩张——再开4个班。钱拿去搞扩张了,工资怎么发呢?
没关系,会有新的学生交上来更多的预收款,就意味着更大的规模……扩张、连锁,招加盟商,收购……遍地开花。
这时候他就能做一个好看的PPT去找投资商融钱了。
拿到投资人的钱后,老王更热衷于搞扩张了,因为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估值就高——公司就能卖个好价钱(上市或者出售)。
这种模式增长起来非常迅猛,很多头一年还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第二年就霸占了坊间八卦的头条。
但它是烧钱性质的,增长速度取决于找钱和烧钱的速度。
比如在老王的例子中,20w就能开一个班,理论上他若能融到1000w,就能开50个班,烧掉的钱越多规模就越大,在周围人看来就是他发展迅猛。
看着是好,但有几个问题:
第一,烧掉的钱从哪来?
老王搞扩张的资金来源是融资和预收款,本质上都是负债。所以他的扩张注定是高杠杆的。
第二,能不能持续?
不论哪个行业,何种领域,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一旦饱和,新的预收款减少,弥补不了工资支出的时候,他就要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 → 讲师不满 → 学员体验差 → 闹退费 → 现金流窟窿更大→ 发酵到媒体上 → 由于担心老王跑路,员工集中讨薪、学员集中退费、供应商集中追讨欠款、投资人撤资 ……→ 老王就“爆雷”了。
倒不是说他这模式不对,其实早期这种杠杆化运营的方式很科学,效率也高。
关键点在于必须要认识到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一定要有限制地搞扩张。
在竞争饱和的市场环境下,一个集团化运营的公司,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分公司A赚钱,但分公司B亏钱。这个时候若继续扩张,那C大概率也亏钱,A公司的盈利就要分摊到B、C上,现金流就会被摊薄。
所以资本型增长模式到头的信号是摊薄的现金流能否继续维持平衡。
一旦到不能维持的时候,比较科学的态度是关闭亏损的部门,抓服务质量,调整管理结构,提高利润率。
但是绝大部分经营者很难想到这一点,在运营利润率逐渐被摊薄甚至降低至负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调整模式,减少负资产提高利润,而是继续举债、继续扩张。
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经营者比较贪婪,不愿意耐着性子老老实实赚慢钱。
另一方面是投资人想要快速回收资本,所以会推动实控人或尽早上市或出售公司,总之要赶紧提高估值套现走人。
蛋壳给房东的租金每月是¥7500,收租客的租金每月¥5000,这么亏为什么还要硬撑着苟呢?
因为它的商业模式并不是赚利润,而是赚估值增长后的资本差。
估值这玩意儿很值得玩味。
比如上市公司中,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整体偏高,市盈率普遍都在50以上,而银行的市盈率就很低,10以下的多了去了。
原因是互联网企业的高成长性,让大家觉得它值那个钱,而银行业则处于市场饱和的状态,想爆发不太容易。
也就是说,有高成长性才有高估值。如果不继续扩张,那它成长性的预期就木有了,它也就不值钱了。
靠拉动估值赚资本差的企业是一定会爆雷的,因为越扩张现金流越脆弱,这时候如果再遇上基本面是流动性收紧的,或者像疫情这样的黑天鹅冲击一下,他立马出洋相,再发酵到媒体上基本就没救了——也没人会傻到去救。
资本型增长在一个行业的蓝海阶段是极其有效的增长方式,若抓住了,就能赶上风口一飞冲天。但若市场饱和甚至供给过剩,一定要及时转换思路——由资本型增长转变为运营型增长。
运营型增长就是赚利润,不复杂也很好理解,我不展开聊,就举个小例子。
都说今年疫情影响大,留学行业更惨,5、6月份的时候,身在国外的小朋友还担心回不来,这会儿谁还敢出去?今年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发放的F1签证减少了90%以上。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我非常崇敬的国际升学规划师的创业公司却逆势扩张了,他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狠抓服务质量,生源全靠口碑转化,市场和销售成本低,利润率就高,运营得非常稳健。
做教育就得像他这样,摒弃浮躁的赚快钱的情绪,踏踏实实沉下心来抓质量。
以上,通过对教育培训公司增长模式的讨论,我们介绍了经济的两种增长模型,即:
资本型增长= 赚估值增长的资本差= 快钱;
运营型增长= 赚优化结构后的收支差(利润)= 慢钱。
无需讨论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不同的市场环境适合不同的增长模式。
比如蓝海状态你慢悠悠搞运营,不是把机会拱手让人么?
但红海时期加杠杆搞扩张,不是白送人头么?
也有些人很鸡贼,白烧投资人的钱,给自己发高工资,怎样都能功成身退。
前面聊的东西略宏观,再说点具体的。
课外教育培训这行,规模再大也,关注度也低,品牌优势既不明显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附加价值。
消费者要搞清楚自己所购买的服务或商品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比如你去新*方,给你讲课的不就是某个老师么?
他在新*方给你讲课,还是在旧*方给你讲课,你所体验到的有什么差别?
上不上市,规模大不大,跟消费者有毛线关系?有没有好老师才是最重要的。
而好老师为什么不自己出去干呢?创业门槛低,不是么?
所以我跟身边的朋友说:“越是口灿莲花地跟你吹嘘机构规模大、品牌响、集团公司、全国连锁、又融了资、要上市……越需要提防。在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规模越大,问题就越多。”
不怕得罪人,我很反感¥孚、华¥街、¥博这样的培训机构。
销售抓得太狠了,简直比卖房子的还狼性一百倍,这种销售主导型的公司,服务通常很脆——看着硬,一戳碎一地。
更无良的是他们搞学费贷,简直是割韭菜还刨根,毫无底线。
教育服务的特点是体验式的,不好验货。而且很多教培产品是一次性消费,没有回头客,即使有负面口碑出来,消化得也很快,因为学生是一茬一茬的,上一届对下一届影响不大。所以机构们在销售上就会过度用力。
就连新¥方这样的公司,在新人培训的时候,都堂而皇之地教育新人要“包装”自己,说自己经验超过5年,名校毕业……
消费者又无从查证,问题是很多消费者也没识别能力,只要对面坐着的是“老师”,他就信。
既然可以靠虚假宣传来包装,那就没必要真的招聘名校毕业,经验丰富的老师了,因为他们成本高,而且动不动就出去创业了。
挂羊头卖狗肉的事留学行业超级多,弄个“外国人”面孔,就说是招生官,你上哪去查呢?
之前就有新闻爆料出来,xxx英语的的某外教是逃犯,这种事情数不胜数。
题主问为什么像骗子,因为人就是骗子呀,还特么是演技拙劣的骗子!
怎么办?
消费者还是要看自己购买服务的需求是啥,是怎么生产的,找对合适的老师才是关键,那些虚头八脑的宣传,都是浮云……
教育行业容易被说成骗子是符合了以下标准
1 产品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的
2 消费者很长时间内不需要第2次消费的
3 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无法顺利有效的实施退货
4 消费过程已经完成支付,或大部分费用
5 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无法立即判断,都需要消费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考验
所以类似的行业有:培训、装修、保险、保健、旅游产品、主题公园
内容来自@leo wang 的回答
个人觉得总结的非常好,教育培训恰好符合了上述标准。
1 产品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的
一个学生上哈佛和两个学生上耶鲁哪个好?
2 消费者很长时间内不需要第2次消费的
这个毋庸置疑,大部分是一次性买卖
3 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无法顺利有效的实施退货
这个同样,根本没有有效地鉴定你是否达到了公司的要求。我甚至看到过那些“考不上包退”的内容,但是仔细看看条款,必然包含着“个人必须满足xxx要求”,明确的比如一周上几次课,比较有操作空间的比如“听从辅导老师的安排”等等,这种完全取决于对方怎么说了。
成功了是教育机构的功劳,失败了那是你不努力。
4 消费过程已经完成支付,或大部分费用
一次性支付是常见做法,还有优惠呢
5 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无法立即判断,都需要消费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考验
这个更不用说了
所以类似的行业有:培训、装修、保险、保健、旅游产品、主题公园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我编辑了题目,把“花销”改为“转账款”,把题目内容内追回“花销”改为“款项”,把“花销该还吗”,改为“该如何认定”
因为我认为,这才是公平客观符合实际的题目,而不是为了引战引流蓄意采用“春秋笔法”。
在网上稍微检索一下就可以得知,小伙起诉追回的,不是“花销”,而是给与女方李某的“转账”,所以在本题目下信口以男方追回“共同吃饭娱乐消费”等费用的进行展开评论的,都属于“恶意引战信口瞎编”。
其次,法院判决李某应当返还王某的,是一些“金额高达10000,5000,明显带有结婚目的彩礼性质或者附条件赠与的款项”。
而一些“520”,“1314”等小额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赠与,则不予以返还,该类金额也高达5万多了。说小王谈恋爱不真诚,白嫖的,也请点积口德。
因为这些是谈恋爱时候,不带有结婚为前提,而带有感情表达性质的感情性赠与,因此法院判决无需返还。
判决适当,于法有据,于情于理都很符合。
最后说一句:原题主 @封面新闻
作为一家媒体,报道、提问、回答的时候,请体现出你们的专业性、中立性、客观性。
跟着走野鸡自媒体博眼球的路线,只会越走越偏。
还望自重。
我汉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伐山破庙,屠神灭佛的民族,砸个佛像而已,还重罪?我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
事情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现在还不好说。
但好欢螺的这个官方回应显然是不够专业的。
比如说,回应的第二段,商家一直在说「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的生产工艺很高端,所以不会发生虫卵问题」。
但这些工艺其实只能「在加工过程中尽量保证不混入虫卵」。如果原材料中本身就有虫卵的话,虫卵还是会一直保留到最后的。
「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假设原料中就混入了虫卵,这一步只能保证虫卵在烘干步骤中被杀死,你还是会吃到虫卵,只不过是死虫卵。
「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这里有歧义,到底是「巴氏消毒处理」还是「灭菌处理」?这两者采用的温度完全不同。
上他们淘宝店看了一下,大部分产品都是常温保存的长保产品。因此它们使用的应该是「超高温灭菌处理」。说「巴氏消毒」也是不专业的表现。
「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十万级指的是洁净度,也就是空间中每立方米尘粒的数目。GMP 指的是「良好生产规范」,是一套标准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厂房采用「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可以尽可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不出问题。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原料有虫卵的话,生产过程再牛X,也不能把这些虫卵排除掉。
后面两段,商家有意想引导大家往「商业诋毁」和「假冒伪劣产品」上面想。
这两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当然存在。而且类似的事件也出过很多次。前段时间农夫山泉矿泉水里生蛆,就是典型的「从生产工艺看完全不可能,几乎可以肯定是商业诋毁」的情况。
但这次螺蛳粉这个,光按照现在的信息,还真的判断不出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老老实实向公众说明情况。
比如,可以说「目前还不确定是商业诋毁/假冒产品,还是真的质量问题。有商业诋毁的可能性。会深入调查,给大家一个交待。如果是商业诋毁,或者假冒产品,会坚决维权。如果真的是质量问题,会严格自查,改进原料/工艺,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像现在这种回应,不仅不专业,还直接暗示「肯定不是自己问题」。说实话,很坏路人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