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是否必须爱国?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国和爱政府是完全的两回事。

爱国是一种道德。道德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因此一个人当然可以不爱国。当然,当国家面临严峻外部威胁时,一些平时无所谓的“不爱国行为”,也可能引起社会的普遍抵制,因而使得爱国在此时成为一种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准则。

但是看看这里的许多答案,似乎都在关注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爱国。

是呀,为什么要爱国?

其实就道德这种东西来说,它一般都是某种经验的总结。比方说很多地方自古就有近亲不能结婚的道德。这说白了,就是近亲结婚容易产生遗传病、畸形儿。这种经验积累下来,就形成相关的道德。

爱国又是什么经验的总结呢?

说到底,是一种利益交换。

——————————————————————————————

国家是一个集体。和任何集体类似,成员要付出一定的利益,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利益。好的集体,使得1+1>2,所有人的力量综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我想,很多人都记得石头汤的故事。村民每人都贡献了一点点,最后做出来的美食,比每个人自己只吃自己的东西,都要好得多。爱国主义,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故事之中的石头。它本身并不能带来任何利益,是国民相互的贡献,增进了各自的利益,比每个人单打独斗要强。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结成部落。部落之间时常要因为争夺水源、狩猎地、耕地等等资源发生争斗。强大的部落可以击败弱小的部落,甚至把战败者抓起来作为奴隶。如果一个部落不如其他部落团结、友爱,它就更可能会被别的部落消灭。于是所有成员的利益统统受损。

因此,我认为,爱国主义的起源,还在于民众因亡国而导致的利益损失。欧洲一直到现代民族国家确立,才形成爱国主义。但中国应该更早一些。崖山时,一同蹈海的人民,不能说没有爱国主义。

我觉得,这种心理,应该与中国历史上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有关。北方游牧民族侵袭,和欧洲列王互相打来打去不同。欧洲列王的征服,对于底层民众往往也不过就是换了个主子。游牧民族在农耕地区则往往是劫掠,会造成底层民众严重物质损失,甚至身死族灭。在这种条件下,民众自然会产生更强的向心力。他们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必须依赖一个集体。社会所产生的爱国情绪就更浓厚。往往是被外界压迫、受外界劫掠越多的国家,其爱国主义也就越浓厚。

反过来说,如果面临同样的外部威胁,爱国主义强烈的国家自然比爱国主义薄弱的国家更有能力抵御,其利益损失就更小。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在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其爱国主义也就越浓厚。过去中国处在危难的时候,发展困难的时候,国外学人宁可抛弃优厚的生活也要回国助一臂之力。90年代国家发展好多了,反而回国的人几乎没有了。不过我听很多留在美国的人都说,如果中国真的陷入危难了,要开战了,那说什么都要回去。

那么,从利益上来考量,自然要爱国,而且不但自己要爱国,还要要求别人爱国。尤其是后者,并不为很多人所理解:你凭什么要求我也爱国呢?因为这是一个共同体,一个成员不爱这个集体,不愿意为之付出利益,就会使得整个集体(也就是所有人)利益受损的可能性提高。

——————————————————————————————

但这都是很粗糙的分析。

假如一个国家没有强烈的外部威胁呢?恐怕就不需要那么强烈的爱国主义了。

其实反过来想,作为一个现在在中国的打工仔,怎么算爱国?想卖国都没得卖,为国牺牲,国家也不需要。从“增进集体利益”这个角度讲,其实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勤恳工作,按时纳税,遵纪守法,就是一个人能做的所有爱国之举了。

当然,总会有人扯爱国主义这张大旗来为错误的行为遮掩。比如说反日游行里面砸店、砸车。这就是所谓“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这句话的重点,并不是说爱国主义是错的,而是说流氓经常会以爱国主义为借口来作恶。

再者,如果明确了爱国是一种源于利益交换的道德准则,也就能够明白一个人什么时候会不那么爱国。

一个人,如果被自己的国家伤害了,显然不会如何爱国。

一个人,如果脱离自己的国家反而能得到很大的利益,有可能也不会特别爱国。

一个人,如果天赋超人或富可敌国,无论去哪个国家都会被奉为上宾,也就不需要爱任何一个国家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富豪会因为本国税收增加而立刻更改国籍。

——————————————————————————————————

不过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爱国情绪毕竟并不是赤裸裸的利益计算。它还是一种基于乡土的情怀。

爱国当然值得宣扬,但不可能所有人都爱国。而且,国家如果不是处在严峻的外部威胁之中,也没有强求所有人都爱国的需要。


user avatar   cic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牛津大学辩论社听过一场辩论「是否应该为爱国主义而骄傲」。This House is Proud to be Patriotic.

以下全部为复述双方观点,并无任何我的个人观点在里面,仅供参考。

时间久远,说的不细致,可能有纰漏。

因为是辩论,存在各种打同情牌,偷换概念的情况。正反方都以说服听众为主要目的。

正方:我是美国人,我爱我的国家。我的国家给了我多少的机遇,让我一个非洲裔美国人实现了什么样的梦想,怎样怎样 ……(没多少掌声,对不起这里是英国。)

反方:我想请各位先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什么叫做「爱国主义」。你们能把「爱国」「爱党」「爱女王」「爱民族」「爱政府」区分开来么?连定义都定义不清楚,何谈爱国主义? 你感激的是某个政策,实则这政策可能是当时上台的执政党指定的,换届之后或许就没了。或许你不喜欢你国家里的某些种群某些族人,可他们是你的同胞。你只喜欢某些族群,那么你其实就是民族主义。你的国家或许统一过,现在又分裂成了两个,到底爱哪一个才算是爱国?「爱国主义」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分不清,我们爱的到底是不是国,又如何能因此而骄傲?

正方:如果没有我们的国家,没有那些在战场上奋斗的士兵,在二战时期我们已经被德国推平了。现在咱们还能坐在这里辩论么?他们同样是年轻人,说不怕死是不可能的。可为什么他们站了出来?因为,这是爱国的力量。是爱国主义,激励着他们去保护家乡父老。

如今,我们依然有士兵在偏远的战场上,这是为什么?正是有了「爱国主义」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好男儿保家卫国,不列颠才得以延续。不仅仅是士兵,有太多的例子,战时我们的人民纷纷自发起来,做护士,运输粮草,空前团结,为什么?因为我们爱不列颠这个国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英国人。当群体的爱国主义被激发的时候,爆发出来的正面力量是难以想象的。可如果没有爱国主义宣传,没有爱国主义教育,在关键时刻,一盘散沙如何能凝聚起来?

反方: 「爱国主义」很容易被狭隘化,从而被政客所利用。 二战中,德国青年为什么那么容易被煽动?就是因为盲目地爱国,仇视其他敌人。 战争的起源多种多样,但有很多战争的扩大,是因为「爱国情绪」被煽动。人在群体中往往是不理智的,更易被煽动。 所以,大力宣扬「爱国主义」,尤其是狭义的爱国主义,并非是一件好事儿。如果没人利用「爱国主义」,二战没准都打不起来,或者至少会缩短战争的时间,这样根本不用激发本国民众上下一心团结抵抗侵略。即便是德国,那些高喊着「爱国」的青年,死伤一样不在少数。另外,至今依然也有些国家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侵略,掠夺其他国家。比如说某国在某某某地方掠夺石油。(此处有掌声)

若要宣传人道,大爱,请看看国际红十字会那些人,一样在战场上,他们不分国籍,只是救死扶伤。减少杀戮,不要盲目仇恨,请宣扬「人道主义」,而非「爱国主义」。

正方总结似乎是一位军界高层,白发,口音非常upper class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爷爷,声音洪亮,语速缓慢,一开口就是:前几天Remeberance day纪念阵亡士兵,我的一位去过二战的叔叔,坐在轮椅上,一定要我推他去市中心,颤颤巍巍地为他的战友们,那些为了不列颠的荣誉,为了我们的今天,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昨天的年轻人们,献一朵花。

(此时全场鸦雀无声)

狭隘的,盲目的爱国主义确实存在,但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事实上,国家是人民的一个集合,国家会想尽办法让人民过的更好。虽然或许可能会走弯路,虽然也许暂时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国家总是在发展的,并且最终目的是想让你的生活过的更好。当你出了什么事儿,国家才是你的后盾。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要相信我们的国家,国家在努力。

反方总结:我们承认并非常感谢所有的军人为我们的今天所做的一切。追忆过去发生的战争,过去的伤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现在已经是高科技时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得战争会更加生灵涂炭。大力宣扬爱国主义弊大于利,所以我们主张保持博爱、崇尚人道主义、不去宣扬盲目爱国主义、不被煽动,更易维持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

辩论社结束的时候,学生们需要用脚投票,从写有「ayes」和「noes」的门里走出。

据我观察,从「noes」里走出的人比较多,即赞同反方。

最后再强调:以上全部为复述观点,我试图回忆所有记得的内容,并且不把个人态度带到回答里面来,仅供参考。

如有当天也在现场的朋友,欢迎补充并纠正我的记忆错误。

另外,1个多小时的辩论,又是半年以前的事情,原本的句子我记不住了,只复述个大意。

(另补充一个小故事在最后,是听完这场辩论我与lab里俄罗斯人复述时他讲给我的。)

1933年,牛津辩论社有一场辩论,主题是「我们从不会为了国王与国家而战斗」。This House will in no circumstances fight for its King and Country。

(当时的牛津与如今比起来,中产及贵族比现在多很多)

最后的结果,大部分人依然选择了「Ayes」(275:153)。 即不会为了国王与国家而战斗。

丘吉尔得知之后大怒,公然斥责:这个国家最精英的一群人,却不爱国,实在是太讨厌太恶心了。

当时牛津辩论社也受到了各种舆论的谴责。虽然有人在努力解释:「这只是一场辩论,其内容是以反战为主」, 不过这解释依然并不能受到大多数人谅解。

1939年,二战开始,牛津征兵处贴出了公告,招25岁以下的人。预计有3000人符合25岁以下这一标准。令人吃惊的是竟然有2632个人都去报了名。

「可我依然不是为了国王和国家而战斗的」。


user avatar   philipp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儿?”


user avatar   qi-lu-bi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或者不爱,在行为上有什么差别吗?

如果你爱国,你会怎么干?天天跑税务局送钱?把自己捐得只剩一条裤衩?还是现在就搞条船去冲钓鱼岛?话说之前搞这个的貌似结果不咋地,一下子就把两个国家的火儿都给挑起来了,是不是爱国还真不敢说。

如果你不爱国,你会怎么干?出国留学移民?还是跑皇军门前说我来给你带路?现在GPS这么普及皇军也不需要你带路啊!你又不是啥关键部门的核心人物掌握着多少了不得的机密。那你要怎样才能不爱国呢?

说白了,你爱或者不爱,唯一的区别就是网上叫嚣的那一刻,键盘上打出来的文字不同而已,真正现实中的行为几乎没差别。

所以别再问这种无聊的问题了,这不纯粹就是为打发时间而来的嘛,这问题下的答案不用看都知道,又开始嘴炮大作战了,键盘斗士们熟练地引用各种理念武器,来回往对方的本来就不高的智商上招呼。一分钱的营养都没有,你就不能用这段时间来讨论几个真正对人大脑有益的问题?哪怕你跑阳台上喘两口雾霾呢,也算是检测了空气质量不是嘛。

国根本就不需要你爱,你像在这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的正常人一样过日子就可以了,国也不怕你不爱,说实话,就这问题下所有的回答者和讨论者包括区区在下在内,那几两的水平,爱或不爱,都没所谓,因为——

国不在乎。


user avatar   wangwei7607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师答:


人当然需要爱国。

不爱国,就没有归属感了。

什么是归属感呢?

就像儿子离不开父亲,奴隶离不开奴隶主。


人当然需要爱国。

不爱国,就失去保护伞了。

什么是保护伞?

保护你不被其他坚称爱国的人的追杀、围攻、羞辱。


人当然需要爱国。

不爱国,就失去了交配权了。

你试着去和一个姑娘说说你不爱国试试。


人当然需要爱国。

不爱国,你就不能站在道德高地了。

道德高地真的不冷,一点也不冷。

不然哪来那么多爱国的人。


人当然需要爱国。

不爱国,你无论求学和就业都受到限制了。

谁都看见了一个厦门的女研究生,这辈子算是毁了。


人当然要爱国。

不爱国,就是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了。

从你读幼儿园开始,你教育路上的每一步,都有领着国家薪水的老师告诉你必须得爱国。

你以为你谁啊,敢辜负那么多师长的谆谆教诲。


人当然要爱国。

不爱国,你就根本没法上网了。

各个网络平台的社区公约都写得很明白了。


爱国有一万种好处是写不完的。

那么,为什么在每个国家总是有一群人不爱国。


只要人类自由的火种一天不熄灭。

就永远会在人心中预留一个不爱国的选择。


真正的爱国,是没有以上的一万种好处,依旧爱这个国家。

真正的自由,是即便有以上一万种爱国的好处,也坚定不移的不爱国。


因为一万种好处而爱国,说到底,不过是势利。

而宁愿舍弃以上一万种好处,去真正的无条件爱国,去自绝于人民自绝于亲人的不爱国,那么,所追求,必然是超越了俗人之想象,必然是人类自由之真精神。


在自由的名下,爱国和不爱国是两个选项。

自由的爱国和自由的不爱国,彼此兼容而并不互相排斥。


人类自由之真精神长存而不灭,才会开启今日的全球化时代。

因为追求自由,才有无国界的互联网,才有开源的程序,才有去中心化的区块链。

于是人间的山河险阻,全人类得以轻松跨越。


有了爱国的自由,有了不爱国的自由,才是人类才是中国的最为灿烂的未来。

我羡慕那个未来,我深知有生之年必然见不到这个未来。


所以孟子说了,说出了全人类必有不爱国的真自由,他在两千年前已经说明白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的这一自由火种,从战国传递到了今天,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之身,必然一代代继续传递下去。


友善是一切论辩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交流即无意义


王威2019年文章汇总(且乖违世道,且背逆人心)

总是有读者问,我为什么现在不写文章了,或者写得少了,短了。 其实最近一年,从2018年的7月22日开始,在长篇小说《一个人》完工之后,就开始整理昔日文章。 直到今天2019年3月31日才全面收工了。

我对读者从来是敞开心扉,从无遮掩。 我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组织的每一次线下聚会,都为陌生人敞开了大门。

然而,基于“你懂的”国情,我很多的文章在任何一个平台都无法发表。 这类文章,只要有两类: 一是“近现代史”,二是“时政热点”。 每次发表出来,总是会被疯狂举报,进而微博炸号,知乎封号。

读书人之所以为读书人,自古至于今,也只有说真话一途了。 哪怕这真话是错的,是乖违了世道,是背逆了人心,读书人到底也还是要秉笔直书。 这么多年,我尚未学会自我审核,尚未学会说假话,尚未学会为了讨好读者、当权者而说巧伪的话。 未来,也当没有心情去学。 我老了,也活够了。

现在,我在百度网盘放上了我这二十年来写的全部的文章,正常都能下载了打开了看。 其中只有四个文档是加了密的。

《王威2019年文集》

链接:pan.baidu.com/s/1fWqolO

提取码:7ng4



user avatar   negar-kor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说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我生活在一个小区里。这个小区有很多人,有很多房子。

有很多好邻居也有几个脾气不好的邻居。

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小区,这个小区有我很多记忆。我有时候会去别人家玩,也会去参加志愿者打扫卫生。

我住的这个小区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很爱这个小区。

我们小区有一个物业公司。这个物业公司服务大家。但是很多事也会被我们批评。

总的来说,这个小区的人都爱这个小区,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物业公司。也有人因为物业服务不好就搬走到其他小区去了。

有一天,小区里来了一条狗。见到人就咬。小区物业说,我们组织几个勇敢的人去打狗。大家因为不想更多人被伤害,就同意了物业。然后狗就被赶走了。

小区里出现了问题,只有靠物业去带领大家解决的时候,没有人去抱怨物业以前做的不好的事,更加不会有人说:物业不好,咱们让狗咬我们吧。然后会有更好的物业公司来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一定要做的,除了死亡是必须的,没有其他是必须的。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一个有无限自由的人。我们要照顾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

你可以选择骂物业公司,但是请不要骂小区。因为这个小区里每个人都是你的邻居。

你可以搬走,但是不要把狗带进你住过的那个小区去咬人。

你可以留下,但是除了抱怨,你能做的还有很多。

你的脚可以带领你走到你可以去的地方。

你的嘴可以说出你的思想。

但是你的心才会告诉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没有什么事是一定要做的,但是你要做的事不能伤害别人。

这就是做事的底线。

中文不够表达这么清楚,我很努力了。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旧照片里,我爷爷姥爷帅的秒杀很多明星啊!你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轻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呢?请放上旧照片。
user avatar   mo-mo-9-79-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MichaelChang10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防止有人不看完就血脉贲张,我先把自己的观点凝练总结一下:

尺度适当且全场保持一致,就是好判罚;如果尺度不一致,或者本来尺度一致,最后这下突然不一致,就不是好判罚。所以只有看完了全场比赛才有资格讨论,而不是拿几张截图抠足球规则说事。



皇马1:3尤文的比赛已经过去好多天了,我还是要炒个冷饭。

因为自己是一方球迷,很难在赛后冷静看待,所以赛后不说正事只说情绪。情绪平复了再说正事。

那个点球到底该不该判?

或者说,这是不是个好的判罚?

又或者说,好的判罚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说,标准当然是按照足球规则,该判就判,不该判就不判。

我说——放屁!

只有完全没看过足球比赛的才会说出这种屁话。

真严格按照足球规则来执法比赛,足球比赛就没法看了。

足球规则和判罚真的构成了那一句老生常谈——“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

常看足球比赛的都知道,场上球员身体接触根本避免不了——撞人、踢人、推人、拉人,几乎每分钟都在发生。说到底足球是个富有激情的男性运动,男性荷尔蒙里自带侵略属性,你把这些东西完全杜绝了,球员在场上缩手缩脚,不敢做动作,足球运动早被观众唾弃了。

如果裁判完全按照足球规则来吹比赛,一犯规就吹,比赛每分钟都要暂停一下,这叫好的判罚?

好的判罚怎么体现?

两个字——平衡。

坏的判罚怎么体现?

两个字——平衡。

那位说了,好坏都是平衡,你说的才是屁话。姑且说这就是屁话,往下听——

好的平衡是裁判选择一个折衷的判罚尺度。

如果判罚尺度过松,对场上球员的约束小,场面太脏,会变成踢野球,足球运动的技战术之美无法发挥,完全成了身体对抗;如果判罚尺度过紧,就不免要经常吹哨,把球变成死球,严重影响比赛的流畅性,裁判反倒成了主角。

好的判罚就是要在尺度上找一个平衡,裁判在有作为的情况下不抢戏,保证比赛既流畅又不至于动作太脏。

坏的平衡是裁判在两队之间找平衡。

往往这样的裁判心虚,不够自信,又总想显得自己很公平。判罚时不能冷静,判了A队之后又后悔,为了补偿就只好找B队的毛病,判了之后再次后悔,又反过来放松B队严吹A队,导致整场比赛尺度游移不定,但双方在吃牌和危险区域定位球(包括点球)数量上达到了某种平衡。

这种平衡就是坏的平衡。


相比之下,坏的平衡容易操作,好的平衡不容易掌握,所以好裁判难得。

那么什么样的尺度是可以达到好的平衡呢?

答案是:看情况。

好的尺度不是唯一的,而是看双方在这场比赛的具体表现。

如果双方都踢得很文明,尺度就不妨严一点,双方都不会有意见,大家都玩技术不玩身体,那就拼技术呗。

如果双方都踢得很脏,尺度就不妨稍松一点,为了比赛的流畅性,规则什么的就灵活掌握了,守住底线,小动作什么的就算了。

如果一方比较脏一方比较文明,那就要想办法让脏的一方收敛收敛,除了通过判罚之外,裁判与球员的沟通也很重要,让球员明白,我并不是针对你,但我不能放任你这么玩,你们也不想吃牌下去几个吧?


所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在开场前30分钟,裁判先要适应双方的风格,然后修正判罚尺度,这30分钟内如果尺度不一致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比赛刚开始,双方都有机会,这段时间是球员和裁判博弈的时间,裁判在试探,球员也在试探。慢慢的,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这场比赛到底应该是什么尺度。裁判和球员磨合之后产生无声的默契——球员大概知道自己做什么样的动作裁判不会管,什么样的动作裁判会干预;裁判也大概知道球员对什么样的判罚会抗议,对什么样的会默许。尺度一旦达成,就要一直按这个尺度来,双方会一直不断地向裁判施压,为自己一方争利,裁判要做的就是顶住压力,维持尺度。

这才是真正的足球规则!真正的球场跟写在Laws of the Game上的乌托邦是两个世界!


如果裁判尺度不一致,比如全场吹罚都比较松,最后突然紧一下,本来之前都不吹的动作,这时给个点球或红牌,甚至红点套餐,球员不围过来才怪!

因为球员的心理活动是——"I trusted you!" (我白相信你了!)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比赛都进行了一大半了你突然变个尺度,你玩我呢?


回到皇马1:3尤文那场比赛最后的点球,贝纳蒂亚动作并不大,如果是一个扫堂腿直接撂倒了巴斯克斯,我相信就算是尤文球迷(或者巴萨球迷,嘿嘿),就算这是93分钟,就算尤文几乎创造了奇迹,就算这是布冯最后一次欧冠,谁也说不出什么来,都只会骂贝纳蒂亚,不会骂裁判。但现在这么个动作——说他推人了,似乎也可以说是惯性动作;说他抬脚过高,禁区内解围谁管那么多;说他碰到球了,似乎又是在身体接触后碰到的,到底该不该判?

按照上面说过的标准,我们要看的就是,这个判罚,是否与整场比赛的尺度一致。那么就只有看过全场比赛的人才有评判的先决条件。拿出那几分钟的截图,再把足球规则搬出来,那都是球盲。

没看整场比赛的人首先都闭嘴。

我没看整场比赛,所以我闭嘴。

看过整场比赛的,相信你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虽然是不一样的答案,现在你们有资格继续掐了)。




     

相关话题

  中国 1 月末 M2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 9.8% ,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建议推行 10 年制义务教育? 
  如何评价百度贴吧的“哥 咱家有钱啦”的彩礼事件? 
  宠物狗咬伤孩子后遭家长摔死,双方各执一词,谁应对此负责? 
  最近打拳那么严重,为什么正腐没有什么表示呀? 
  如何看待中国打算向菲律宾出售武器? 
  假如有一种病毒感染5天就会死亡,感染方式是皮肤接触,病毒无法被检测,感染一个人1个月后地球死多少人? 
  两亿单身青年中40%至76%处于「月光」状态,单身的工资都花去哪了? 
  私生活放纵在经济学中是理性的选择吗? 
  如果中国清朝没有没落,仍然强大占据世界大部分GDP,拥有众多的附属国。 那么到了现在这个世界会怎样? 

前一个讨论
孔子等先哲能在思想史上产生很大影响,可否说是因为当时大众的文化水平较低,精英思想容易得到传播和保留?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 Windows 没有像 Google 一样出一个 Nexus 之类的东西来规范 PC 标准?





© 2024-05-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