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感觉雾霾是近几年突然爆发了? 第1页

  

user avatar   li-ying-hao-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是因为近几年雾霾终于影响到了帝都了。

虽然近了只有150公里,远了不过四五百公里,可是围绕北京周边,河北的唐山石家庄邢台远到靠近山西的很多县城,03年左右的天气和北京前两天是一样一样的。

可是根本没人在乎~,整个华北发展不平衡到了如此地步,就是周边地区已经在呼吸毒雾了,但以帝都为视角的国家根本就不care.

结果帝都也污染了,第一件事就是跑过去把人家钢厂给关停了。活在帝都周围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污染什么的题目太大,和大家分享点小观点小知识娱乐一下吧:

1,河北钢铁行业,或者说所谓的河北钢铁集团水平非常渣,渣到了钢厂自己盖厂房,都指明不要自家产品。

污染高也是正常发挥。

有人说雾霾和汽车保有量增加同步。

但雾霾和污染也和钢产量差不多同步了。

炼钢从头到尾都是高污染,相比之下汽油干净的像冰川水。

关于河北钢铁行业,

@霍真布鲁兹老爷

答案写的更详细,参照下。

2,当年美国运动员来北京带了个很“奇怪”的面罩,让媒体好一通挖苦。

还有好多小p民跟着起哄。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让我们感觉到丢面子的事情,不论是不是恶意的,都该多想想,或许人家只是戳破了皇帝的新装而已。

3,有一些新闻图片中展示了一种看起来很酷的面罩,后来我们知道叫rxxx.

短短六年时间,帝都人民已经从看见面罩大呼小叫,升级成为口罩专家了。现在很多骑行爱好者上下班通勤的时候,早已淘汰rxxx这种样子货了。现在我们都带6200这种防毒面具了。

4,美帝使馆公布pm2.5不是忘我之心不死。他们很low的,就是想多赚点钱。

最早是想弄个仪器记录一下污染数据,好跟美国务院要点健康补贴什么的。后来不少在华机构一看可以啊,我们也想要这个数据。索性就公开了。

5.曾经有一个关于固安县某个村,因为水质污染癌症高发的报道。

固安在哪?

售楼广告上说,到天安门50公里。

帝都在水污染问题上是不是也打算走一遍老路呢?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残酷的结论:农民家里的小煤炉负主要责任,其次是汽车。

汽车尾气大家能理解,但农村煤炉的“爆发”貌似很荒诞。这是因为很多人对过去的北方平民生活没概念,以为冬天总是要取暖的。实际上农民能敞开烧煤炉(土暖气)也是最近十几年才有的事情,和汽车的普及时间差不多。我来说说个人见闻和分析:

家乡在承德,北京的东侧;现在住在廊坊,北京的东南侧。北方秋冬季节盛行西北风,可以说这几十年我大半时间住在北京的下风区,对华北空气污染是有感性认识的。

1981年生人,从我记事起,冬天的主导颜色就是灰白色——雪和灰白的天空。当然蓝天白云的时候也不少,但肯定是阴天和雾蒙蒙的比例多一点,火车上看远方的原野,往往是冰雪和天色混合在一起,无法形成明确的地平线。至于雾霾严重到对面不见人,这样的天气还是很少(现在也不多),但经常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犹豫不前(看不到另一侧的车)。

这些雾霾是哪里来的呢?我恰好有一个很好的观察角度:

12岁之前,我住在在一个很大的央企矿区(小寺沟铜矿),这里不仅采矿,还要选矿、冶炼、有铜冶炼厂和钼冶炼厂,最后还上了电解铜项目。这些工业的污染不算小(实际上你很难找到大气污染更严重的行业),偶尔烟囱冒烟会遮天蔽日(烧钼铁开炉后的几分钟),硫酸车间把周围一片山的松树都染黄了,但这些污染对大气质量没有长期影响,矿区这条很封闭的山谷并未因此就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更坏。

但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两个字:“霾”、“霭”,知道这两个字可以和常用的“雾”字连用,形容不透明的空气。但这不是学校的课程,而是我爬山的时候,父亲指着附近的农村说的——农村平时要做饭,秋冬季节要取暖,烧煤烧柴烧秸秆,结果每个村子上空都笼罩着白色的烟雾,无风的时候根本不散,宛如一层毛玻璃防护罩。而烟囱密布,烧大锅炉供暖的矿区上空却是蓝天白云。我父亲就是指着村子外面这层毛玻璃和透明的矿区空气做对比,让我学会了“霾”、“霭”两个字。

回到最近的一条新闻:

蒙古首都PM2.5一度逼近2000_腾讯网

乌兰巴托冬季每天早晚城市空气中都会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乌兰巴托也被多家国际媒体称为全世界冬季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数据显示,乌兰巴托的PM2.5值高得惊人。澎湃新闻在蒙古国的政府网站agaar.mn上发现,1月4日乌兰巴托Bayankhoshuu的PM2.5最高值为1470μg/

蒙古全国人口280万,据说乌兰巴托接近一半,姑且算它150万吧,也就是个中等城市,城市里没什么工业,周围是上百万平方公里无人旷野,还比我们更接近西伯利亚的寒风。这么一个城市pm2.5飙到近2000……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在中国pm2.5过1000是什么反映:

石家庄空气污染爆表PM2.5超1000 重霾将扩至12省市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从16日开始的重污染天气到了19日进一步加剧,石家庄、辛集、邯郸等市AQI出现“爆表”。其中,石家庄市空气污染最重,19日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一度双双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预计19日、20日两天将是此次霾天气过程最严重时段,重度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12省市,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将出现严重污染,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峰值将超过500微克/立方米。

我们这边的形容词是“爆表”。那么乌兰巴托是怎么做到比几亿人口的华北平原更严重的呢?又怎么解决呢?

彭博社此前曾报道,为鼓励居民多使用电热器,蒙古国政府早前把该国的夜间电价削减了50%。由于效果并不明显,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于2016年12月23日表示,自2017年1月1日起不再征收夜间电费。 乌兰巴托气候寒冷,冬季时间超过6个月,取暖时间长达8个月之久。半数以上的乌兰巴托市民居住在城市北部的棚户区,那里基本上没有集中供暖,很多居民靠在家中烧煤、木炭等取暖。这种取暖的方式将会导致雾霾更加严重。

乌兰巴托乃至整个蒙古都没有工业可言,所以pm2.5飙到2000的原因非常明确,就是居民个人烧煤取暖。而蒙古国解决方案也很直接——增加发电,让发电厂多烧煤,取代每家每户的小炉子。这证实了我80年代的感性认识——分散的煤炉、柴灶是最大的雾霾来源。不服这个结论的可以去蒙古国献计献策,毕竟那边pm2.5已经双倍爆表了。

那,为什么大多数北方人口都认为最近十几年的雾霾越来越严重呢?难道之前的中国农民不取暖吗?

大多数中国农民在冷天把房屋烧暖,还真的是80年代开始,90年代普及的。这一点我之前写过一个很长的回答来解释:

有哪些东西是 1949 年后才有的,却常被我们当做传统文化?

在林区之外的绝大多数北方平民家庭,冬天生炉子,把整个房间烘暖并不是传统生活的一部分。一般的日子只是借做饭的热量烧土炕,加热床铺的同时顺便改善一下气温;过年前后才会特意延长烧炕时间,但也很难把气温加热到脱下棉衣的程度。白天取暖主要靠是“火盆”,实际上就是用一点烟气少的柴炭放在瓦盆里闷烧,保证室内有热源。 …… 70年代的农村开始有少数平民家庭开始买煤取暖,80年代中后期,据我观察大概有60%以上的农村家庭在主卧室普及了煤炉。再加上玻璃窗带来的阳光,北方农民坐在炕上聊天再也不用把手缩进袖筒了。90年代煤炭产量稳定在十亿吨以后,我印象中几乎再找不到烧火盆取暖的家庭。许多家庭出于习惯,还会经常上山打柴(比此前容易的多)。院子里放不下、用不掉,还要专门搞一个储藏室装这些晒干的柴草。90年代农村翻盖房子,许多家庭都丢掉了成吨的陈年柴草。

上面说的这个事实,对很多可能匪夷所思。实际上“烧暖屋子”的进程很漫长,到了21世纪还在持续(很多人可能低估了农村的贫穷,不知道一代人之前的农村有多冷,多穷),下面是十年前国家对北方农村的一个调查结果:

十一五_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课题_北方地区农村住房现状分析


注意左下角的结论,2007年的时候,大多数农户虽然冬天开始取暖了,但白天的卧室温度是10度上下,5度左右的也不为少数;至于晚上,5度左右是主力。这显然还有极大的提高空间和欲望。至于取暖方式,68%用火炕(烧柴比例较高)。这意味着,随着打工收入的上升,过去10年、20年,农村的煤炉、火墙、土暖气数量在迅速上升,散烧煤数量也在迅速上升。150万人的乌兰巴托烧散煤能烧出近2000的pm2.5,华北平原几亿人的卧室不冻手了,最高才烧到1000多……你要说我洗地,我没有这个意思,但数据摆在这里,你可以自己评判。但无论如何,穷人要住暖和房子,这是一个不可抵抗的潮流。我们可以看数据:

中国每年散烧煤消费7亿至8亿吨 排放大量污染物

据悉,目前(2016年)我国每年散烧煤消费约7亿至8亿吨,主要用于采暖小锅炉、工业小锅炉(窑炉)、农村生产生活等领域,约占煤炭消费总量20%,远高于欧盟、美国不到5%的水平。大量散烧煤未经洁净处理就直接用于燃烧,致使大量大气污染物排放。此外,汽车、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靠港船舶使用燃油也是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源头。

8亿吨是什么概念?1986年全国煤炭产量也只有8.9亿吨,还要出口!换句话说,现在的散烧煤数量超过80年代全国产量。以小煤炉燃烧水平之差,排放之高。空气污染当然严重。

再看时间,乌兰巴托的问题也差不多是十年前开始形成的,和快速城市化、中国资本开采蒙古煤矿几乎同步:

蒙古国拟推广无烟炉具治理首都空气污染_网易新闻中心

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自然环境与农牧业常设委员会近日在讨论该国2012年预算草案时,要求将治理首都空气污染作为重要投资项目。乌兰巴托空气污染是因冬天取暖烧煤所致,而这里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每年供暖期长达8个月之久。 蒙政府计划今年冬天为平房区居民提供7万套无烟炉具,明年再提供11万套。争取今年冬季实现乌兰巴托空气污染减少20%的目标。 据初步统计,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蒙古包区和平房区约有18万户居民,这些居民冬天主要靠烧煤、木柴和废旧汽车轮胎取暖,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对当地居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综述:蒙古首都地区冬季空气污染严重-(2004年)

近年来,大批牧民涌入首都,在市区空地或近郊搭建蒙古包或简易木板房。每逢冬天,他们只能依靠煤炉取暖。乌兰巴托三面环山,基本无风,千家万户冒出的黑烟长久聚集在城市上空,难以消散。据当地媒体报道,乌兰巴托建市之初的预计人口总量为60万,但目前已突破100万,超过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此外,乌兰巴托的问题就是汽车:

此间媒体报道,首都乌兰巴托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即130多万。乌兰巴托冬天的空气污染相当于每人每天吸4包至5包香烟的危害,而且近几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此外,由于蒙古国对进口二手车没有限制,每年要从日本和韩国进口大量几乎报废的二手车。这些二手车尾气也是造成乌兰巴托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

还有:

汽车尾气超标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交通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蒙古全国共有14多万辆汽车,其中6万多辆集中在乌兰巴托。这些车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过期报废车辆或二手车,尾气排放严重超标。此外,由于缺乏正规的垃圾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也释放出大量烟尘。

总之,虽然现在雾霾成因有很多种说法,但就我的直观感受,首先最近的北方天气并没有比几十年前恶劣的太多,其次雾霾增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居民消费——农村采暖和城市汽车。工业并不应对此负太多责任。毕竟乌兰巴托乃至整个蒙古国都没什么工业,雾霾却比石家庄厉害一倍。

更好的对比是印度。虽然印度近年进步迅速,但和中国的工业总量比,还是差了一个数量级。这样一个农业国,却占了世界pm2.5最高(大)城市的一半——前20名没有中国(大)城市。

下面是列表:

印度占据一半榜单的原因也是烧煤,而且他们的工艺太差无论是否散烧都污染……

德媒:中国和印度烧煤做饭和取暖会造成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造成全球每年约330万人过早死亡。空气污染主要是因燃煤所致。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广泛使用煤炭供暖或者做饭造成了空气污染,另外,十分普及的柴油发电机也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这些研究人员来自德国、塞浦路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

美媒:印度3亿人不通电 仍严重依赖煤为燃料

据报道,2014年印度燃烧煤的废弃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了1.7亿吨,这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在印度大约有3亿人仍过着没有电的生活。生活在距离新德里100英里(约160公里)以外的居民Aarti Chauhan 说:“我们就像生活在洞穴里,黑暗无处不在,我的孩子甚至不能正常学习,在这里他们的前途一片渺茫。” 报道指出,让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接触到电最简单和最便宜的方法就是燃烧煤,而煤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

就算在中国内部说,中国工业增加值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工业产值最高的城市是苏州,这两个城市相距90公里,虽然空气说不上好,但绝对比华北要轻的多。可见工业真不算决定因素。关键问题还是农民为取暖散烧煤,市民为开车散烧石油。否则为何大家骂雾霾多在秋冬季节?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前面看到乌兰巴托的方案是减免电费,鼓励大家用电取暖,这是一个资源丰富国家的做法(每平方公里不到2个人),中国要是这样做,对经济的冲击可不会小——中国居民用电之所以廉价,本身就是因为城市补贴农村,工业补贴居民。如果要用电暖气全面取代农村烧煤,工业成本还得再上一个层次,会有更多的企业外迁。

当然,否认农民的取暖权,市民的出行权也不可能。你能劝说农民把卧室温度调回十年前的5摄氏度吗?能劝一线城市的白领放弃一半工资回空气新鲜的山区吗?都不可能。

所以根本解决方案是拆光农村,大家都住到城市。反正现在种田也机械化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农民靠种田吃饭。与其年年治雾霾,不如一次性让农民都住到可以集中采暖的城镇,免得几十年后医保花天量的钱治肺病(癌)。而城市的油价也不能再低下去——谁污染谁负责,直接翻上一番,迫使居民去开电动车,坐公交,雾霾自然就轻了。

当然,这样貌似要触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拆迁制造矛盾,加油价网民会骂。但天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所有人都不用付出代价就能搞定雾霾,难道问题会拖这么久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残酷的,煤炉子就是能烧到每个人的肺泡里,尾气和蓝天就是不能兼顾。你为了虚幻的道德制高点,为了自驾的小资梦,拒绝相信客观事实我也没办法。

只是现在政府缺乏执政合法性和舆论高度,不敢碰网民,不愿插手农村矛盾,只敢欺负企业,到了雾霾天就对工厂、电厂下手,修核电厂的速度也太慢,迟早会把环境和就业一起拖垮的,到时候无论是印度化还是蒙古化,貌似谁也跑不掉……你说美国化?可地质条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石油自给,只能靠快速工业升级来摆脱雾霾。要是让所有居民都继续若无其事地开车烧煤,把所有责任都扔给工业部门,怕是连蒙古化都难啊。

最后补几个新闻:

华北第一大污染源 原来是它!

北方地区农村居民户均用煤量为1~4吨/年,按这个水平估算,全国农村原煤散烧量近两亿吨。这些散煤每燃烧1吨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等量电煤的15倍以上。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曾指出,燃煤散烧对重污染天气贡献巨大。而作为大气污染重灾区的京津冀地区,每年的散烧燃煤量占煤炭使用总量的10%,但对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却达到了50%。“抓住燃煤散烧污染控制就是抓住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牛鼻子’。”赵英民在此前召开的“京津冀区域燃煤散烧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交流会”上表示。

省环保厅督查抗霾:成都区县烧散煤烧秸秆德阳扬尘大

成都市新都区龙桥家俱园区,夜间散煤燃烧较多; 双流、武侯、高新区、温江、郫都、彭州、崇州、新都等地小型作坊和工地散煤燃烧现象突出;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同学,在骂雾霾、抵制工业之前,请多下乡,多和长辈聊聊天……


相关回答:

为什么美国制造业很多成本低于中国,这个锅应该国企背吗?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上海的 GDP 是靠什么支撑的?

有哪些东西是 1949 年后才有的,却常被我们当做传统文化?

小时候看到的火烧云为啥特别少见了?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有一对睿智且有长远眼光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command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最近十几年一直在北京,所以仅能谈谈北京的情况,我的感觉是:雾霾最近几年没有突然爆发,只是我们知道了 “雾霾” 这个现象。

从2011年左右开始,美国大使馆持续播报 PM2.5 的行为终于引发了社会关注,加之政府终于承认了 “雾霾” 一词,导致我们对雾霾更加关注了。

在03年以前,北京并没有雾霾(对不起这儿我可能说错了,事实上03年之前我也不记得是否有雾霾了),主要狠辣的是春天刮大风。大风带着内蒙古的沙尘涌过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每年春天总有那么一两周北京街头就和《碟中谍4》里沙尘暴的迪拜街头一样。有当年先锋纪录片为证:

北京的风很大 (豆瓣)

03-08年,雾霾特别严重,但没人知道这玩意儿叫 “雾霾” ,只是觉得总见不到晴天。我记得严重的时候一年都难见几次蓝天,天总是灰灰的。有时候站在街上抬头看,10层以上的楼层都看不到。出去玩儿鼻子马上畅通,回到北京出了航站楼2分钟鼻子就开始堵——好在1小时之后就习以为常了。但当时也没多想,觉得就只是简单的 “大城市空气不好” 而已。虽然谁都知道雾都伦敦,但是根本想不到身边的污染能达到这种程度。

直到08年前,北京申办奥运,一些官方报导中才羞答答地提到有空气污染问题,但仍然是丧事喜办的路子,只说搬出了多少工厂空气变好了,不提之前空气有多差。08年的时候洋人运动员跑到我国,因为怕空气污染戴了口罩,被我国政府连带爱国青年一顿猛骂,直斥其居心叵测。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群众虽然没有痛斥,但心里想的是洋人真多事儿,怕死怕到这种程度。有当年文章为证:

北京环保局回应国外运动员欲戴口罩参加奥运会

(我特别喜欢这个新闻后面的投票,选项设置充满智慧,以及要是有闲心的话,推荐把这篇新闻后面的评论作为扩展阅读,非常生猛。)

美国运动员戴口罩侮辱了谁?(原创首发)--强国社区--人民网

北京环保官员:口罩只能给外国运动员行囊增重

美戴口罩来京运动员向中国人民致歉

现在回头看看这些报导,再想想国际友人看到这些报导后会怎么看待我们,我们是个什么国际形象,就觉得十分丢脸……

我并不确定美国大使馆是从何时开始实时播报pm2.5指数的,大概是2011年?最早播报的时候大家都不太在乎,还带着点儿糙不怕死的感觉,但播报超过半年之后,人们逐渐认可了pm2.5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另外,政府在此事上的表现十分下等。最早指责美国人干涉内政,然后耻笑美国人怕死、然后是说pm2.5不重要啦pm10才关键、然后沉默、最后才承认pm2.5对环境影响很大——而在此之前,政府一直试图用 “蓝天数量” 这个糙到无边的评判标准说服我们北京的环境很不错。

有当年各种报导为证:

关于指责“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干涉内政”:

天涯专题:PM2.5,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又一根大棒?

美国人不可信,还是听我的:

北京环保局:美使馆设置不规范致PM2.5值不一致--时政--人民网

快乐的否认:

北京环保局:空气质量数据不能看美国使馆监测

神秘的逻辑:

美大使馆为何只盯着北京空气 而不公布新德里PM2.5?(图)

——你她妈管我公布不公布新德里数据呢……这种神秘逻辑是我最受不了的……

更正:有朋友指出这篇文章刊发于新华网的个人博客内,所以不能代表官方或新华网的态度,特此说明一下。

当然领导现在开始继续表决心:

科学网—[转载]北京将投7600亿治理PM2.5 市长:不行也得行

豪言我听了当然很感动但是一想到是被洋人揭穿之后才不得不说这种话,就有些别样的忧伤。

实事求是地说,就我来北京这十几年,北京的环境的确在逐渐变好,尤其是2010年之后,蓝天天数增加的速度肉眼可见。虽然每次坐飞机看到笼罩在北京城上空像结界一样的灰壳儿都觉得触目惊心,但我也能理解治理污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相信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决心,所以我相信再过10年,至少在北京,空气质量一定会很好。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在这件事上,我欠美国洋大人一份情,我也欠薛蛮子、潘石屹等现在已经污名化的所谓 “大V” 们一份情,也欠那些敢于直言的媒体一份情。如果不是美国使馆率先开始公布PM 2.5指数,如果不是潘石屹等人在微博上进行积极转发把事态炒热(尽管他们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可能到现在还在猛吸饱含PM2.5的空气。

虽然最后下狠力气的是领导同志,但是他们在之前展现出的手法……您怎么让我相信政府呀?

评论中有很多朋友建议我找一下相关数据,我今天找了一下。

下图是NASA 2010年发布的 2001-2006年全球 pm2.5 污染地图(原文见:

NASA - New Map Offers a Global View of Health-Sapping Air Pollution

)点击可放大。

当然这张图超过80就已经红到发黑了。

以及网易有一张图片(原文见:

危险的PM2.5颗粒

):


如果数据无误的话,04-06年,北京大学院内年均 pm 2.5的浓度是120。2013年北京年均 pm 2.5 浓度为89.5(见

北京今发布首个PM2.5年均浓度:超标近两倍--能源--人民网

)。当然这个对比不是特别严谨,而且实际上我也不知道这个数据的可靠度有多大,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karxi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吧,终于有人感觉到了么。。。。 ,终于有人开始怀疑了 ,的确,车是一辆辆增加的,油是一点点烧的,怎么会突然就有呢,既然你们也发现什么了,那就告诉你们吧。

我们生存的世界,实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虚拟世界,比matrix大一万倍,当时设定的时候,给你们人类一个区域分配了一台服务器,但是后来,人员高度的集中到了北上广,导致这几个区域的服务器资源紧张,紧张到崩溃边缘。

但是要增加资源 ,也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牛b的程序员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降低那个区域的解析度,以此来节省计算资源,喜欢游戏的同学可能明白了,为了防止机器卡,降低解析度是很常见的,我们也不得不临时这么做了。于是,大部分时间用一种叫做雾霾的技术遮蔽了天幕,这种灰蒙蒙的世界,计算资源的消耗少了无数倍,你有没有感觉 ,那些日子,晴天也不那么蓝了,实在是那种蓝到清澈的状态,太消耗资源。你有没有感觉,有雾霾的那几年,过的昏昏沉沉,浑浑噩噩?有没有觉得经济那几年也疲软? 是的 ,为了进一步节省资源,降低了运算频率,也就导致你们的这个状态。

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我们的服务器已经到位了,前几天测试了下,即便把北京的解析度提高到极限,还是很流畅。所以,我们在全国都部署了新硬件。

当然,新系统,总会有些bug的,所以 ,这段时间,离奇怪异的事会比较多,什么床上运动的背景图层乱入到试衣间啊,什么电梯卡人啊,什么火灾爆炸。 但是。。 什么都有代价的。等过几天,服务器就稳定了。


user avatar   zhang-wen-46-7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雾霾结构和生成机理与欧美等国比较,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殊性。

1、中国“雾霾”的不同表现形式

(1)中国“雾霾”对人体直接伤害低,与欧美不一样。欧美严重雾霾有大量直接致死记录,1952年伦敦雾霾致12000人丧生。中国严重雾霾频发,但直接伤害致死案例目前没有一例。但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特别是肺癌发病率大范围上升,肺癌已逐渐成为常见病,过去10年北京至少新增60%肺癌患者。

(2)中国“雾霾”强度在宏观上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呈反向变化趋势,与欧美不一样。夜间,运行中汽车大幅减少、工厂停产、工地停工、发电厂负荷下降,大气污染排放强度降低,雾霾强度却显著增强;早上,生产生活恢复正常,污染排放强度提高,雾霾强度却呈稳定或下降趋势。

(3)中国“雾霾”在节能减排趋势中逆势增长,与欧美不一样。中国推广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2013年,天然气消费1600亿立方米;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 。北京通过政府补贴全部取消家庭燃煤取暖。京津冀粉尘量大幅下降。但雾霾并没有减少,反而频率越来越高、重“雾霾”越来越多。

(4)中国“雾霾”与新能源应用比例正相关,与欧美不一样。中国新能源应用比例显著提升,风电、太阳能、水电发展速度和装机总量均居世界第一,但雾霾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仅未能扼制和下降,却大幅提高。

中国雾霾结构与欧美显著不同,要从其特殊性入手,剖析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2、中国“雾霾”形成机理的深度分析

通过对气溶胶颗粒的成份进行DNA测序,发现1300多种微生物 。表明中国雾霾频发和严重性与我国东部地区水土环境面源污染、大量滋生微生物种群有直接关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如北京已被2000多座垃圾场包围,每天垃圾处理缺口8000吨,仍以每年8-10%速度增长。面对严峻形势,我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坚决向土壤污染宣战 。

中国严重雾霾快速形成与扩散,与微生物繁殖有关。微生物繁殖速度惊人。当微生物飘移到大气中吸附在气溶胶凝结核表面,进入生命周期迟缓期;当土壤中水分蒸发,携带氨氮营养物与气溶胶凝结核结合,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水分、养料和氧气,使微生物进入对数生长期。

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的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使气溶胶体积迅速增大,最终形成雾霾。如常温常压下,气溶胶颗粒只有0.1微米,但随微生物迅速繁殖,体积可迅速增长到2.5微米、5微米,甚至10微米。

3、大气中微生物繁殖条件分析

微生物繁殖条件是温度、水分、氧气和养分。研究发现,微生物温度适应能力强,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随空气温度降低会再次凝结,冬季成霜,春季成雾;物体悬浮状态接触空气面积最大,使吸附在凝结核表面微生物获得充分氧气。

微生物生长最重要的养分是氨氮,氨氮融入气溶胶与微生物相遇,成为微生物快速繁殖的营养剂。氨氮来源于土壤和水源富营养化污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严重环境代价,环境损失占GDP的9.2%。

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4000万吨,是美国、印度总和,亩均施用量是美国3倍。江苏亩均化肥施用量是全国4-5倍。我国每年COD排放2400万吨,氨氮排放245万吨,远超环境容量。

有专家指出:“许多土壤污染地区已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的治理干预,千百年后土壤也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 我国每年由于土壤污染而导致的粮食减产达到100亿公斤。

富营养水体中的氨氮会随土壤水分蒸发,挥发到大气中,成为微生物营养剂。

实验在低温高效热泵型蒸馏装置中进行,对土壤中提取的水在43℃进行真空蒸馏。疾控中心对蒸馏水成份进行鉴定发现,蒸馏水消除原水中矿物质和重金属等物质,而氨氮等富营养物含量较高。这为前面论述提供有力支撑。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80克/千克,土壤水分散失引起氨挥发量最高。图13显示碳铵处理氨挥发动力学曲线。

冬春季节夜间气象条件有利于水份蒸腾凝结和微生物繁殖,尤其冷空气南下造成空气水份加速凝结,极易形成严重雾霾;白天水分蒸腾作用随大气湿度增大而减弱,温度上升也使水分凝结作用减弱,使水分和氨氮减少,微生物活性减弱,雾霾强度下降。

4、结论

中国雾霾不仅源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污染生成的二次气溶胶颗粒,还源于广大农村土壤、水源严重污染导致以微生物为主的二次气溶胶颗粒,两者叠加效应导致中国雾霾快速形成与扩散。

雾霾治理,一是从普遍性角度入手,减少传统二次无机气溶胶等凝结核产生。二是从特殊性角度入手,深入研究雾霾中微生物种群和分类。筛选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确定其种群的区域性集聚地,针对性制定治理举措;深入研究控制土壤等面源污染的具体举措,减少和阻断蒸发水分中氨氮等营养物;探索区域性与雾霾相关联的微生物群发生规律和治理办法。同时大力推进城市公共环境卫生,消灭城市卫生死角。

雾霾治理是一把双刃剑,从表征上看,中国雾霾很严重、发生频率高,但PM2.5浓度300-500mg/m3时对人体直接危害远低于欧美国家。这给中国政府治理雾霾提供一定空间,但雾霾特殊性也给中国政府带来治理复杂性,提高治理难度。

中国雾霾生成机理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雾霾不仅是针对传统雾霾形成机理,还要根据中国雾霾特殊性,注重包括土壤、水源严重污染的治理修复,减少微生物飘逸和阻断微生物营养供给路径。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早日将雾霾形成的临界点降下来,治理雾霾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user avatar   pang-da-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成拳的阴招儿挺多的,封眼、插眼、戳喉、踩脚摁倒打百汇、上星、哑门、濂泉、人迎……

我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呢?




  

相关话题

  怎么看待河南省县以上城区全面禁燃烟花爆竹? 
  北京 2014 年 APEC 期间的雾霾是怎么降下去的? 
  自制一个简单的家用型自来水净化器,需要怎么做? 
  北京外卖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将有哪些影响?筷子会涨价吗? 
  柴静现状如何? 
  如何看待地球一小时活动,熄灯就是环保吗? 
  如何看待「野生救援 WildAid」在中国投放号召少吃肉的公益广告? 
  为什么很多领域的产品都有人要求国产化? 
  如何看待美国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4月14日访问上海? 
  《穹顶之下》掀起对雾霾、环保的讨论了吗?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著名的钓鱼党案例?有哪些著名的人上了钩?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此次叙利亚难民事件?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