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未来机器最终取代人工劳动,仰仗人力资源的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 第1页

  

user avatar   SEUPP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一、中国未来是否还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由于有计划生育政策,面临未富先老的困难。目前问题不突出是因为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但随着经济水平和城市化率提高,即使放开计划生育,也无法改变生育率低的现状。

低工资是否可以是常态?刚走出农村的劳动力,没有技能也没有机会,愿意接受无福利低工资,也拉低了工人的整体工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率的速度减慢,人口增速降低,这种人会越来越少。他们到了三十岁左右也要结婚生子,也要买房,他们有了10年的工作经验,创造价值的能力并不低。一方面他们更有价值了,另一方面供求关系转变,他们的人工成本不可能永远那么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是他们的一员,只是多了个文凭而已。

再来看现实。我对比过浙江和苏北的服装行业,激光剪裁,吊挂输送,流水作业,可以做到惊人的低成本(见到过男式衬衫的小订单25-30元加工费的报价),并且确保质量稳定。而落后的人力为主的工厂,面对大订单,价格交期质量都没有任何优势。另一方面呢,上海出现了一些几十个人的精工细作的代工厂,生产高质高价产品。大规模自动化和小规模高级手工,是服装业的未来。绝大多数低成本手工制作的工厂必然会被淘汰。


二、机器人是否会造成人的失业

直观的看,会。

先纠正一点,自动化设备不只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有个好名字,取代人的能力也比较强,常常被当作自动化的代表。

--------

要投标去了,未完待续

--------

我出的价格居然低于某个股票就叫机器人的local公司的价格,这世道究竟怎么了.....莫非只有

@马伯庸

所在的五百强企业才能坚持住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位置?

--------

我最熟悉机器人,那么我也以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的一个代表来说说取代人工的问题。

有些同学看过谁谁谁的巧克力工厂,主角的爸爸被一台IRB120(此处应删除)取代,失业了。最后在大团圆里,主角的爸爸做了机器人的操作人员,收入反而提高了。这是非常直观的过程。如果有兴趣了解得更深入,可以看看我从自己工作的血泪史里总结出来的现象。

  • 机器人首先在人力不能及的事情上取代人。

人力不能及又有不同的情况:

  1. 人如果做这件工作会很快挂掉,或者死得早。 例如铸造工厂,高温潮湿以及粉尘会严重损害健康,当然也会损坏机器人的健康。
  2. 这件工作如果由人来做,出错几率会比自动化大得多,而当产业链很长的时候,出错几率叠加会造成最终产品废品率不可容忍。例如汽车行业,一辆车有几万个零件,无数工序,如果每个工序出错几率有个千分之一,最终一个成品都做不出来,各个要返厂维修。汽车行业的绝大多数工艺,都是做到只要稳定生产就几乎不可能出错的程度,大多数零件是不需要全检的。如果年产20万个零件,你要全检别人不要全检,你的交期和成本会显著高于竞争对手,如果还想生存下来,只能考虑比拼干爹了。

这个阶段是不存在让人失业的,只要是办新厂,必然要自动化,否则要么被伤残的工人围攻,要么死于成本和交期等劣势。如果有干爹,那也应该依靠干爹建立起高水平的生产线和良好的管理体系,才能多赚钱。干爹也不是不计成本的。

  • 机器人也可以在人可以做的工作上取代人

粗略地看看,有个自动化率提高的概念,可以描述这类情况,虽然不严谨,但是相关性用来指导销售工作是够的,统计学的高科技我也不懂。不过看到知乎上有些人歪曲数据的本领,谢天谢地他不是给我们定KPI的人。

自动化率提高,意味着生产企业在对比过自动化设备和人的效率、成本之后,做出了减少人工的选择。减下来的一般是最底层的普通操作工,没有学历没有专业技能。这种人是很少有机会培训成为机器人编程人员的。一般是一条线用人工是10个人,现在是保留1个人操作自动化设备,其他人不再需要。但是比较常见的,是企业面临着招工荒才有强有力的支持去做自动化改造。一年以后更荒了,减下来的人要么懒的干活儿,要么去了别的工厂加了工资。

给大家看一下数据。第一幅图浅蓝色的部分是预测的销售量。如果对比2008年的数据,日本是30000-35000台,中国是7879台。而2011年的销量,日本是25000台多,中国是22577台,很接近了。因此中国已经或者马上就是最大的单一机器人市场。

这里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现象,日本的工业水平比中国当然要高,机器人王国名不虚传,在经济停滞多年的情况下,一年还有2-3万台的销量。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无数工厂拔地而起,无数形象工程买了机器人放在仓库里。机器人使用大户的3C制造业新增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国,汽车机器人使用大户汽车行业的产能即将或已经超过美国,从2011年开始才突破两万台销售量。销售量是增量,那么机器人的普及率呢?远远不及日本。就看一条,各位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工厂里用机器人很新鲜,而德国人日本人会觉得:啥?这个你们居然用手工?你们人工究竟有多便宜啊cena!

保有量是人家的零头,销量刚刚跟人家差不多,这个现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机器人普及,要到欧洲和日韩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欧洲和日韩的产业现状,是我们确定的可以预期的未来。那么日韩和欧洲是否有大量失业人口呢?据了解,最近几年经济危机,年轻人就业确实困难,但是人家生育率也低,劳动力素质高。看到我国有大量的博士去“外国”做人家本科生的工作,就可以看到人家的就业环境,人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似乎未必比中国差多少。

市场经济,有需求就有供给。随着自动化率提高,减下来的工人很难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变成机器人系统集成、机器人维护维修、机器人方案设计、机器人应用研发的工程师。但是会因此就没人去做这些工作吗?不会的。看一下这个链接:

亚龙教育装备 -- 技能大赛 -- 竞赛通知

现在高职高专是会培养机器人使用者的,已经工作的人如果有志气于学,可以参加培训班。学生则可以在学校学到基本知识。未来中国人新增人口越来越少,教育资源越来越多,那么未经充分培训,没有技能的工人当然越来越少,更高比例的人会是受过合适的教育再出来工作。劳动力素质在几十年里会很快提高。

当然,如果减人和教育人的速度,跟经济规模变大的速度,如果特别不匹配,到了工人游行的程度,社会是要动荡的。但是按照现在的趋势,新增就业岗位和劳动力是多少,跟三万台机器人相比,太小太小。因此题主说的未来,不会是近十几年的未来。至于在未来,我党是不是可以把握住历史潮流,不跟客观规律对抗,我觉得从主观上,发展经济是为了让位子更稳固,而不是拆自己的台,这种事一般人拎得清的。重要提示: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不会跟谁讨论这个观点的。

未来如果自动化设备取代了绝大多数人类的工作呢?

  1. 那时候的经济制度也许跟现在中国的制度不同。现在的经济制度,会出现一边牛奶倒掉一边饿死人的奇葩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渐进地调整为适应大多数人不需要全职上班的制度。
  2. 其实机器取代人的事情,19世纪就有了,并不是一个我们完全无知的未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工人失业,社会镇痛,工人补充到别的产业去,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欧洲是出现过砸机器组织的,痛恨机器抢走了工人的饭碗。然而现在欧洲哪有这种事情?8小时工作制,做5休2,寒假暑假年假各种节日纪念日,各种迟到早退,高福利,工人工资跟白领拉近,这些都是近几十年在发达国家出现的。

发达国家之间差别可能也不小,但是跟中国比起来,就是工作时间越来越少,人口增量越来越少,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不提金融剥削或者军事压迫的差异,单看工业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就是干活儿少效率高收入高,各种健身,各种足篮排,各种旅游,各种艺术,各种文史哲吧。以此推断,未来机器人几乎完全取代人以后,应该是更加干活儿少效率高收入高,各种健身,各种足篮排,各种旅游,各种艺术,各种文史哲吧。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

未来机器人最终取代人工劳动。这还有起码几十上百年。这时间足够中国转型了。

更多的人会从事服务业、创意产业,制造业就如历史上的农业一样,会持续萎缩,但重要性仍然很高。而且,维护机器人也是需要人工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部分台湾人对大陆给予的福利待遇不领情? 
  如何看待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 
  台湾还有统派么? 
  在中国提出“两步走”战略建立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之后,如何来回应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种种论调? 
  为什么高达要用剑等冷兵器? 
  中国2020年GDP能超过美国吗? 
  中国以90美元一桶的价格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何评价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出现的“百国集团”? 
  我妈想让我男朋友买她的房子,合适吗? 
  为什么说房价即使崩盘,本来买不起房的还是买不起? 

前一个讨论
美国市民是如何看待利益交换的?
下一个讨论
2014年2月18日连战访问北京,为什么郭金龙送给他红米手机做礼物?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