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推理小说中,如何制造心理盲点? 第1页

  

user avatar   ji-ran-ran-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反对提到叙诡拿叙诡说事儿的答案。

内含大量剧透,慎入→_→

目前被剧透的书有

《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

《血字的研究》、

《三口棺材》、

《卫斯理》系列之《不死药》、

《莫格街凶杀案》、《失窃的信》、

《东方快车谋杀案》、《云中命案》、《无人生还》、《空谷幽魂》、《怪屋》、

《谁的尸体》,没看过的请自行绕开(估计没绕开继续看的没几个,如果有就是知音呐)╮(╯_╰)╭

  • 首先反对所有上面说叙诡的答案。

因为,

第一:题主所说的心理盲点应该指的是利用读者的惯性思维把读者引向一个思想的误区,而叙诡则是制造文字盲点;

第二:叙诡严格来说不能算推理好吗,它考验的只是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忽悠能力,从而减弱了逻辑思维和缜密推理的发挥作用。前者可以归类到悬疑,后者才是纯粹的推理。

  • 然后说说我对题目里推理小说中心理盲点的理解。

我不懂心理学,而且分类什么的楼上有的答案讲得很好,所以就用阅读经验阐述一下具体的例子。

1.让读者推理出错误的凶手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

书中有一个“我”被人故意开车袭击的情节,这个情节放在那里不仅让读者造成了司机是之前一系列案件的凶手的错觉,更是让书中的警察向着错误的方向调查。看到结尾才会发现,原来另有其人,司机正是利用了“我”和警察的心理盲点。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很明显作者利用了读者凶手的数量只有一个或就算有帮凶也没几个人的心理盲点。这样是无论如何也推理不出真正的凶手。毕竟车厢内所有乘客一人捅一刀的手法没几个人能想到吧。(一人捅一刀不是很准确,其中有一个人是别人帮捅的,自己并没有亲自下手。)

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

开始的时候暗示了凶手跟死者一同乘坐马车达到案发现场,马车却不知所踪。这是利用了读者认为凶手不可能就是车夫本人或不会有凶手是路人甲这种角色的设定,结果凶手偏偏就是马车夫。

约翰•狄克森•卡尔的《三口棺材》

最后结尾揭露手法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凶手”并不存在,利用了凶手被看到=凶手就一定存在的盲点。结果呢,被看到的其实是镜子中的死者死前张牙舞爪的样子。

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

凶手有多坑不想赘述。利用了读者谋杀案是人类犯的的心理盲点。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

已经“死”了的人无法再杀人,让人无法确定凶手。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空谷幽魂》

死者误导读者推理出真正的凶手,而读者也很容易陷入不会有手里拿着凶器被人发现的如此明显的凶手的心理盲点。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怪屋》

“今天,我杀了我的爷爷。”这句话过了很多年还是让我印象深刻,每每想起来唏嘘不已毛骨悚然。毕竟谁会想到凶手是一个孩子呢。

2.让读者连死者都找不准的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

让人们都去思考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却陷入了死者一定是那个失踪了的应该死了的人的盲点。去拼命证实不在场证明就不能找出真正的死者和真正的凶手,然后陷入死循环。

倪匡的《不死药》

严格来说应该属于科幻+探案,但是里面有个思维盲点很经典。表面上哥哥把长得一样的双胞胎弟弟杀死了,哥哥的妻子请求卫斯理救出哥哥,说是冤枉的balabala。结果咧,其实是弟弟把哥哥杀了,伪装成哥哥跟嫂子一起瞒天过海,把读者和卫斯理都引向了嫌疑人的亲人是真的嫌疑人也一定是真的的思维盲点。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

书的简介如下:

星期六早晨,车站月台上,有人突然从旁撞来,我险些跌落铁轨;
星期一放学后,我游完泳进入淋浴间冲洗,差点中机关触电身亡;
星期二放学后,一盆天竺葵从教 学楼三层坠落,直直砸向我头顶;
星期四放学后,一位老师被毒死在我常用的更衣室,他是替我而死?
悚然之间才明白,我似已无路可逃……

赤果果地把读者往误区上领,偏偏读者还跳不出来,毕竟任谁都会陷进这种事很明显死者是替死鬼的心理盲点。而事实是凶手利用了读者和警察的盲点,掩盖了自己真正想杀的人。

多萝西•利•塞耶斯的《谁的尸体》

看过就懂,无需赘述。(看名字也就能明白我为什么列出它了)

3.让读者搞不清手法的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

读过的人都懂,“他把骗局写到了极致”,“最好的诡计”,读者一直以为诡计重点在于不在场证明,谁知道真相竟然是凶手构建了另一场盛大的骗局

约翰•狄克森•卡尔的《三口棺材》

我相信有人能看懂复杂的密室手法的解读,但是我很难相信有人能推理出来。(以我当年初中的智商只能很happy地看看《密室讲义》=。=)(这个好像跑题了,不过这本书很棒值得推荐。)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云中命案》

凶手伪装身份的小诡计——勺子,让书中的案发现场的人出现了心理盲点,以为什么职业就该有什么“道具”,带着某种道具就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4.凶手给人们营造出的的心理盲点

爱伦•坡的《失窃的信》

未完待续(ˇˍˇ) ~

======================================================================

看样子题主应该喜欢涉及到心理学的推理小说,推荐给题主雷米的《心理罪》系列,中国最好的警察小说,没有之一。里面有很多的犯罪心理学知识,剖析了很多罪犯的心理,至于心理盲点有待挖掘。


user avatar   mao-san-ni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是再造一个“浅盲点”,让读者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识破了作者的”盲点计划“。

”此路不通,误入,小心遇刺”?开玩笑,这里环境开阔,怎能藏下刺客?不让我走,我偏要走。嘿嘿,果然是安全的吧。慢着,怎么这里地上好多树叶,下面肯定是个陷阱吧,看我跳过去~~啊~~铁刺!妈蛋,原来那个“遇刺”就是“遇到铁刺”啊!

大概就是这个逻辑。

=============================

有几个知友说想看下我写的这个小说,我真是受宠若惊。。。

太长了,不可能贴上来,就给个链接吧

这个小说叫做《艾薇拉的赞美诗》

我一般都在贴吧发,ID叫做:花差花差生鱼片。

也有同名的微博和博客,都是拿来做小说存档的,没有别的内容,觉得贴吧看起来不舒服的可以去那里

花差花差生鱼片

这个其实是一个系列作品的最后一篇。之前写了一个长篇叫《是谁杀死了妹妹立莎》然后拿了个贴吧征文第一。就有些吧友说不过瘾还要,我就追了五个短篇

链接在这里

长篇《是谁杀死了妹妹立莎》

【第二届宁航一吧原创小说比赛】重写版《是谁杀死了妹妹立莎》

短篇

1.《红月的献祭》

【第二届宁航一吧原创小说比赛】红月的献祭

2. 《海鸥的盛宴》

【第二届宁航一吧原创小说比赛】《海鸥的盛宴》

3.《悲剧的平男》

【第二届宁航一吧原创小说比赛】----《悲剧的平男》

.《小护士花火》

【第二届宁航一吧原创小说比赛】小护士花火

5.《艾薇拉的赞美诗》

【第二届宁航一吧原创小说比赛】艾薇拉的赞美诗

前传:《心仪的猫》

徐瞬姐姐系列短篇《心仪的猫》


然后还有一些独立的中篇

《罪不至死》

《罪不至死》_宁航一吧

《A先生的最后一张选票》

【原创】《A先生的最后一张选票》

刚结束的连载

《席琳的留言》

【原创】《席琳的留言》

===============广告结束(我会死远点的)======

我从今年三月开始常识写推理,至今用业余时间写了二三十万字,大多是朋友间传着看看,都是推理爱好友,反响也很不错,所以姑且让我舔着脸来说说自己的写作过程。

第一步,脑洞打开,想一个之前没有人用过并且很难想到的作案手法。

第二步,以此为背景,用时间线草稿的方式,画出作案流程。

第三步,加入人物,设计性格,从上帝视角切换到pov,想像每个人会说的话,会做的事情。让她们一起演出一个“表情节”,比如,密室杀人,诅咒杀人,自杀等。

第四部,最难的一步:做一个“假情节”,让观众认为,这就是真相,比如,密室非密室,诅咒是机关。

第五步,以泄露线索的方式,给予读者提示,这点很微妙,必须要泄露出足够的线索,让读者推理出“假情节”,但是不能推出真正的“里情节”。

第六步,揭露“里情节”,这个时候再次检查泄露出的所有线索,是否可以达到读者从头再看一遍,才会意识到“这才是真相啊”。

第七步,适当加入美食,文化,情色,吐槽元素,以达到观看享受。

推理小说所给人带来的愉悦,是那种“抽丝剥茧”的过程,以及发现真相的那一刻的快乐。最成功的作品,就是第一遍“怎么会是这样?”,第二遍“果然就是这样”。

我拿自己的一个试验品举个例子吧。我写过一个教堂杀人的小说

第一步:脑洞,就是我想写一个接力杀人的故事,写一个慈善家失手伤人,但是被目击,目击者为了袒护她,继续了这项工作,然后第二个目击者再次目击,继续袒护第一个目击者。最后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据,并且,无人知道整个杀人事件经过,所以不存在伪证。

第二步,想好整个流程:一个坏人贪图钱财,觊觎慈善家财富,袭击其未遂,半夜潜入慈善家卧室,被慈善家发现失手推下,戳死在花坛栏杆上(尚未死去),第一个目击者是慈善家陪同,立刻给有点老年痴呆的慈善家服下安眠药,为了掩饰惨叫而让敲钟人提前敲钟,敲钟人疑惑,然后发现濒死的人,以为是陪同所为,立刻拖走尸体藏入草丛,却被建筑工人目击,建筑工人发现尸体,叫来医生,为袒护敲钟人谎言自己所为,让医生处理血迹。就在此时医生有病人前来,医生叫来哑巴修女,装作病死之人尸体,叫修女掩埋。

第二天尸体被发现。“表情节”,坏人遭天谴,潜入教堂,与之前人对他的诅咒一样,“路过墓地就会被吞入其中。”纯鬼神。

“假情节”,检查尸体发现胸部大洞,为长矛状物品所伤,敲钟人有换下来的坏了的秒针,建筑工人有打洞工具,医生有手术刀,陪同有烛台,哑巴修女有十字架。有一个人在说谎。

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据。而且读者会觉得这不就是柯南的N选一么。

然后懒得读者会向后翻,细心的读者会开始观察,发现三条叙述:花坛围栏被重新刷了漆,慈善家窗台往下看就是花,第二天花被人踩了。读者会怀疑作案现场是慈善家卧室。慈善家具有杀人动机,但是不具备处理尸体的能力,杯中查出安眠药,怀疑陪同先给慈善家下药,再约被害人来房间,推下阳台杀人,插死在栏杆上,伤口形似长矛所杀。凶手为掩盖血迹只好重新刷漆,花被砸坏了只好再次踩坏。嘿嘿嘿看穿一切。

并且让故事中的侦探也”觉得花坛异常,但是说不上来哪里异常。她站在花坛里,却觉得脖子上凉凉的有水,抬头一看,陪同正站在阳台上帮老太太浇花。“

不想入坑就带你入坑嘛。

但这样又有了新的矛盾了,那陪同事偷了建筑工人的油漆吗?陪同去通知敲钟人的意义何在?陪同为何不先勒死被害人,而非要做推下去这种不靠谱的事情?

最后解密,真相如前面所说,接力杀人。

最后,加入的文化元素,就是《是谁杀死知更鸟》

开篇出现这首诗歌,

谁杀了知更鸟?是我,麻雀说。用我的弓和箭,我杀死了知更鸟。”

“谁看见他死去?是我,苍蝇说,用我的小眼睛,我看见他死去。”

“谁取走他的血?是我,小鱼说,用我的小碟子,我取走他的血。”

“谁为他做寿衣?是我,甲虫说,用我的针和线,我会来做寿衣。”

“谁来为他掘墓?是我,猫头鹰说,用我的凿和铲,我将会来掘墓。”

“是谁将为他抬棺?是我,鸢鸟说,如果不走夜路,我就会来抬棺。“

“是谁来唱赞美诗,是我,画眉说,站在灌木丛上,我将唱赞美诗。”

“所以,再会了,知更鸟。空中所有的鸟,全都叹息哭泣,当他们听见丧钟,为可怜的知更鸟响起。”

死者罗宾(Robin)就是知更鸟(Cockrobin)

慈善家戴安斯派洛(Diane Sparrow),Sparrow是麻雀,所以她是凶手

陪同弗林(Flynn),Fly就是苍蝇,所以他是目击者

医生费谢尔(Fisher),Fish就是鱼,所以他是清理血迹者

女仆蕾蒂(Lady),ladybug是瓢虫,所以她是缝纫衣服者

建筑工人亚希那(Athena),雅典娜,猫头鹰是她的化身,所以他是挖掘坟墓者

修女凯特(Kite),鸢鸟,所以她是抬尸者

歌女艾薇拉(Avila)会唱歌的鸟,比如画眉,所以她是唱哀歌者

这样逼格就上来了。看起来是”作者的伏笔“,其实是我全部写完后再加上去的,为了凑数还不得不多谢写了一个女仆,唉。。。

最后的最后,还要戏外有戏。

那个哑巴修女是九年前一个案件的顶罪者,后跳海自杀,侦探是上一个案件的被顶罪者,所以她不是来破案的,是来找自己恩人的。所以她绝对相信哑巴修女不是凶手,虽然修女是最后一个接触尸体嫌疑最大的。

但是侦探知道,这个哑巴修女“又在给别人顶罪,就像当年帮她顶罪一样,故意留下证据,一旦没法掩盖,就自首消失。”

哑巴自然是装的。

当然,这个修女是谁也给出了线索,还挺明的,只是很多人看到下一个案件就不记得上个案件的事情了。

然后读者就会觉得马丹好大一盘棋。

最后再和大家透个底,所谓伏笔什么的,很多都是写到后来觉得这个地方吊,然后赶快翻到最前面加一个”伏笔“。

以及,如果你觉得读者真的不会跌进”假情节“里的话,你就写另一个蹩脚人物的蹩脚推理,逼着读者思考这种可能性,强行跌入盲区。

比如毛利小五郎。




  

相关话题

  什么是推理作中作? 
  是读书读太少了所以太多烦恼吗? 
  如何看待那些坚持要投诉服务人员的人? 
  旅行中什么事情让你感觉这个世界好温柔? 
  自由是自私的借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遇见杠精如何反杠? 
  怎样判断男人是否真的爱你? 
  推理小说中,最糟糕的名侦探是谁? 
  减肥成功的你现在过的真的快乐吗?(先别急着爆照 看完再说呢)? 
  第一次写推理悬疑题材的小说,审核被拒大家能给一下建议吗? 

前一个讨论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怎样看待犯罪动机?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古希腊诸城邦没能像古罗马一样军事扩张成为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帝国?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