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部电影让人有「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的感觉? 第1页

  

user avatar   ochildsa-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罪恶之城》黑白画面,暴力美学。偶尔带有些许夸张的彩色,惊艳而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看过的人想必有所感受。私以为未成年人不宜观看,掩藏在黑白镜头后面的不仅仅是暴力与血腥,其中透露出来的绝望阴郁更让人感到压抑沉重。回味一番,更觉得这部影片居然诡异地透露着一股子中二热血的味儿。绝望激发出人的血性,夹缝中的爱如同片中出现的色彩,灼眼而温暖。全片分为3个故事,男主们一身黑衣,孤独又偏执,女人皆为尤物,狂拽酷霸摇滚范。风雪连天的夜晚,大叔牺牲自己,目光隽永伤痛,一如十几年前。实在让我等青年为之深深动容。

下面上几张图

开头的红裙短发女郎与黑西服男人,只一眼···我就无法拒绝继续看下去了。

正义固执而隐忍的警察大叔。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居然想起了德芙广告····m(_ _)m

最爱的南希和警察大叔。

-------------

添加一个《梦断花都》,也就是红磨坊。私下里我更喜欢梦断花都这个译名。相比之下红磨坊似乎显得更加颓靡阴暗而充满危险意味,后者相比之下多了一份浪漫与黯然销魂之感(结局女主香消玉殒之时,男主抱着萨婷痛苦的模样委实教我这个观众都为之心震神伤默默飙泪)

哪部电影让人产生原来还可以这样拍的感觉?电影数量众多,种类繁杂,我们大多从小就开始接触众多影视作品。能让人产生如此感觉的电影必定有其独特之处,而且是与众不同的那种不同。罪恶之城是漫画式风格,而梦断花都不同于歌舞青春之类的电影。一般的歌舞片(包括喜欢穿插歌舞的印度电影三傻之类··)都是通过歌舞展示属于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与美好。而全片的亦歌亦舞却让人感受到了残酷,描叙的是奢靡的夜生活。贫民工人,艺术家,波西尼亚人,名流··一齐行走于夜间,在悲喜之间沉浮,在命运中挣扎。

——永远忘不了你一席红裙,美艳灼伤火焰

老套的剧情仍然掩盖不了本片的光华,男女主悲惨的生离死别依旧能深深感动无数人

The greatest thing you'll ever learn is just love and be loved...in return.

你一生中学到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去爱,同时被爱。

How wonderful life is,now you"re in the world

生命如此璀璨,只因与你同在

男女主能够相爱···他这一帮子可爱的战友功不可没。


山上充满音乐之声,它们已经唱了一千年。

整片推崇的是爱情至上的观点,令人热血沸腾,继泰坦尼克后第二次有这样荡气回肠的感觉。不禁感叹,跨越人山人海,来到你面前——爱情,真真是是稀世珍宝。无法保存,无法欺骗,更无法预测。

A story about love.


user avatar   liu-jia-qi-87-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说一下自己想说的一点话:就是“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其实是一个主观的想法,也就是感觉这么拍很新奇

但是电影作为一个艺术的载体,每个导演都具有独特的电影艺术的表达,有可能他的独特表达很新奇,只有他一个人能理解。

所以,每个人的表达都不同,或者说每个人的独特艺术表达都可以看做“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OK,接下来步入多电影推荐环节


作为一名电影学生,我尝试搜索我看过的两千多部电影中,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让我大呼惊奇的电影。

那么能让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名字必须要是:

今敏老爷子

还有他最出色的两部电影《红辣椒》《未麻的部屋》


(当然,《千年女优》也很优秀)

《红辣椒》让整部电影在梦境与现实中进行切换,大量的隐喻,大量怪诞的设计绝对让《红辣椒》独树一帜

《红辣椒》最令我感到惊艳的就是各种想象,用意象隐喻现实,堪比《千与千寻》的世纪作品。

全片绝对的天马行空,自由,甚至可以用肆无忌惮的乱来来形容,各种桥段想象力大到脑子的顶端,就好比做了一个真正的梦,直到看完后还不能缓过来。


今敏太多对当代日本交织变化的社会的隐喻,旧时代的顽固,自身无法挣脱的框架,性压抑导致的性变态,日本玩偶文化,人性与机器平衡。处处都是批判,符号语言好到爆炸。

最喜欢的还是收尾电梯处的回应,不仅是一次呼应,还是一个对于人物性格的剖析,相当漂亮。

配乐真好听,灰原哀的声优也好棒

《未麻的部屋》令我惊讶的不是故事,而是构图,剪辑,镜子的运用

电影快速伶俐的剪辑打碎了讲故事的方式,让观众置身于魔幻当中,也在中间那个qj片段达到高潮,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作为一个心理恐怖片,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镜子的运用。全片讲的三个精神病患者的故事,而镜子照射出的人格反差之大令人汗毛直竖。

我这么说吧,这个电影是一个单靠剪辑与镜子搭建起来的心理恐怖片,以至于《黑天鹅》肯定从中借鉴了大量灵感(别给我洗,借鉴的程度之大过于明显)


最后说一句,今敏号称是去过未来的男人。

看完他的电影,让我感觉人貌似真的可以去到未来。


昆汀or罗德里格斯

《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罪恶之城》

昆汀应该算是我的cult片启蒙导师,我看的第一部cult片就是《罪恶之城》

如果要我选昆汀三部电影来回答这个问题,那肯定是这三部。

《低俗小说》将剧本的结构玩转,打乱时空顺序,造就了很多的名场面,再加上怪诞的台词之多,看起来相当有趣。

尤其是那一场在地牢里和同性恋变态的角逐,那个时候我年龄很小,感觉看的好恶心,但是又莫名的想看,莫名的紧张。

《低俗小说》应当是一个开创者,对于乱序的叙事模式的开创者,同时应该也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长篇大论的电影。

还有就是《杀死比尔》

这部电影看过的人应该相当多了,那么整部电影其实最精彩的就是在漫画,黑白,剪影,彩色的变换

可以说在电影表达上没有任何的拘束,天马行空一般自由。

而这样随意发挥的昆汀,也是我超级喜爱的。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反派也相当令人惊艳,日本铁锤少女,性感护士,还有端庄的刘玉玲。

分分钟可以感受昆汀的中二魂。


但是昆汀的电影,如果只让我选择一个来观看,那我肯定选择《罪恶之城》(不过要注意一下,这部电影主要导演还是罗伯特罗德里格斯)

就因为两个元素,血浆,漫画

全片充斥着漫画感,而漫画与现实相反的就是夸张的表达化。

可以说《罪恶之城1》也是我认为漫画和现实融合最好的电影之一。

比如在追车戏中,看腻了撞车大场面,这里就是疯狂的运用后期,将运镜变成动漫一样,就像看真人演的动漫,感官上受到极大刺激。

而且,要我说,昆汀的反派永远是最奇特的,应该没说错吧。

黄色怪物,吃人者,铁拳保镖……

太中二了,太热血了,cult片我真的是太爱这部电影了!

(除此之外,还推荐《刑房》)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十二怒汉》


这两部都是小成本,单一场景的电影。

但是剧情同样很精彩。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作为一个将我们观众说服的过程。整个剧情直接看太扯,但是通过台词的逐步深入,让我们感受到被说服。

所以在这部电影中,编剧对于台词细节的把控以及人心理的转变拿捏的相当到位。

而《十二怒汉》则更胜一筹,不仅仅是对于台词,事件的把控。令人感到精彩的还有运镜。

长镜头,推拉摇移跟都是简单的一次到位,少了很多复杂变换的剪辑,让整部电影真正的达到了极简的状态。

这种不复杂的剪辑效果也让观众将心思放在电影人物与剧情,并非因为剪辑而眼花缭乱


韦斯安德森

《布达佩斯大饭店》

疯狂到偏执的对称,冷暖色调的大量堆砌。

我认为韦斯安德森应当是最能调动观众视听体验的导演。

全片近乎玩具般的童话感给这部电影增添了一丝怪异,而诡异的完美对称以及快速的剪辑让电影的观感妙趣横生。

除此之外,精彩的服装,太像我们小时候玩的士兵人偶,这个也是电影童话感的体现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电影,而不是《月升王国》《犬之岛》这类电影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一绝。

在电影中,讲冷暖色调运用到极致,红色,粉色,点缀少许冷色,突兀却有趣。

这绝对是符合这个问题的一个妙趣横生的电影。


拉斯冯提尔

《狗镇》《女性瘾者》


(讲实话,我本来想放全员高潮的海报的,但是emmm,还是算了)

《狗镇》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话剧式电影。整个电影只是一个大舞台,而每个人的居所都用线条约束,就是拉斯冯提尔将电影与话剧之间的距离消除掉了


这让我真的感受到了,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啊……

其实线条的矩形方格象征着一种思想固化,一种自身受到的精神约束,在欺辱女主的过程中,都是思想固化的外化体现。

而最后全村人被屠杀,也是新观念的崛起。

拉斯冯提尔的电影通常都有着大量的隐喻,从而象征人性。

但是《狗镇》还算好的,《女性瘾者》则是一部我看不懂的电影。

大量的隐喻充斥着整部电影,而且这些隐喻还包含着数理化政史地……

高明的垂钓者,复调,斐波那契数列,自动门……

导演尝试用人类的理性知识去探讨欲望与性的关系,比如在一场电车xxoo比赛中,就对英语语法的使用进行探究,来如何勾引男人。

也就是说,其他的电影是在拍电影,而这部电影将电影拍成了论文

人类如果用知识去丈量性,丈量情感是否说的通

这大概就是这个论文(电影)的题目吧



形式新颖的两部电影

《解除好友:暗网》《网络迷踪》


其实剧情不算特别出彩,只能算还行的两部电影,但是形式上却是非常突出。

都是采用摄像头,视频等间接的手段来讲故事

通过不同的机位,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叙事,也因为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弥补了视听语言上的不足。

再加上本身过硬的剧本,这么拍也是非常新颖,而且好看


《彗星来的那一夜》

其实这部电影本身是一个靠剪辑与细节取胜的电影

开头大量的细节以及剪辑让观众应接不暇,以至于最后完全没有梳理出故事主线。

对于这部电影我不想过多的介绍,作为一个在细节上花了很大心思的电影来说,过于让观众去深挖细节,反而丢失了电影一种初始的美感

以上是个人观点。但是大家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应该就可以发现电影的细节之多,难以想象。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全篇用油画描绘的电影,颇具梵高本人油画的美感,是最致敬梵高本人的电影。

作为一个传记片,或者说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纪录片,用油画来介绍梵高的生平,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从骨子里致敬梵高本人

一百位画师以梵高画作为素材、模仿梵高笔触做成定格动画的感觉,追溯梵高自杀谜团,想想看也只有梵高的画能被这么玩,一来他太爱画生活日常和身边人,二他作品数量浩繁,三画风神秘独特易辨识。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他从来都没有疯,只是他跑的太快了,时代在他的身后气喘吁吁”




两部B级片

《橡皮轮胎杀手》《摄影机不要停》


这两部电影两个B级片,内容比较新颖,尤其是橡皮轮胎杀人,设定挺有趣的

只不过有点为了血浆而cult,只能说值得一看,而且形式上确实令人没想到


两部关于气味的电影

《小森林》《香水》


其实电影作为一个艺术载体,本身是有缺陷的 也就是,气味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后期,是表达不出来的。

但是,这两部电影则是在不同的方面下功夫,达到了将气味表现出来的效果

《小森林》中,通过对于声音的后期处理,让做菜时候的声音去掉环境音,进行过滤。再配上做菜时鲜艳的颜色。

从而达到了味觉与嗅觉的通感

整部电影通过日本独特的慢文化来治愈人心。当时主要是日本的“泡沫经济”过后,许多人经历了那个国家衰退期,许多年轻人产生了回乡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日本的番剧和电影中看到非常多的乡下场景,这可以说是日本独有的慢文化了。

而乡下的慢节奏以及生活状态,也形成了独特的治愈电影。

《小森林》就是这样,通过意像的表达以及视听感官的体验,造就了一个非常治愈的电影。

而《香水》则完全不一样了

《香水》可以说是将气味外化为视觉的一个奇特佳作。

也就是将气味化作人类情绪或欲望的消释品。

从最后的广场“千人大群P”其实就可以看出来,气味在这里并没有过多的设计,仅仅就是用动作,用情绪的转化来表达气味的独特。

到最后我们知道这个气味是什么样的吗?

不知道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气味可以让人放下仇恨 放下偏见,释放最原始的欲望。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也是让人大呼惊奇的地方。



先说到这里吧,其实正如我最开始所说的,每个人的艺术表达都不同,所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这个问题,其实放在任何一个人独特的艺术表达上,其实都说的通。

所以上面是我举例的一些让我感觉很特别 很特殊的电影,如果有我没注意到或者我没看过的,欢迎大家补充,以后这个回答我常更新,谢谢大家啦




  

相关话题

  悬崖之上 最后高特务长怎么还要揪内鬼? 
  如何评价电影《大明劫》? 
  大决战是文艺片吗? 
  TVB 黄金配角廖启智患胃癌,目前需全面停工入院治疗,你有什么想说的? 
  现实中间谍或特工也这么酷吗?感觉这样生活轰轰烈烈好精彩!? 
  如何看待首部华人主演的超级英雄电影《尚气》票房大卖? 
  电影《美人鱼》中,男女主怎么过性生活? 
  电影《奇迹》改名为《奇迹·笨小孩》,如何解读这一变更?背后都有哪些原因? 
  可以对应金庸五绝的国内电影导演? 
  如何评价西部片《赴汤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前一个讨论
男友发现我用卫生棉条,就要和我分手,我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车站、火车站、机场安检员见过乘客包里最奇怪的东西是什么?





© 2024-06-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