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古代音乐已经遗失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an-se-duo-nao-he-48-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拉西扯的爱国主义者很多,就没有一个正面回答问题的。。。

我来回答题主吧:中国古代音乐没有完全失传,但也没有什么好传的。

关于宋词的问题,宋词(曲子词)绝大多数是遗失了,只保留了文字内容。不过也有个别漏网之鱼,比如姜夔的一部分词作原稿保留了下来,上边附有曲谱,借着这类侥幸保存下来的曲谱,我们还是可以大致了解宋词的审美倾向,当然完全还原是不可能了。

现在保留的“名曲”,主要是元明清之后的作品,宋代之前也挖坟挖出一些谱子,以现在的审美来说基本是一头雾水。

乐理上明代产生了十二平均律,先秦之前(可能是商代甚至更早)就有了五律七律,后来发展出旋宫法,外行看着那些八卦一样的图谱一定觉得很高深,其实不然,那玩意就是调式和调性。。。。。没错,就是1234567和ABCDEFG。几个字母就能讲明白的问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中国古代并没有多少节奏上的研究,更没有和声上的研究,也就是说,一本大学乐理教材,中国古代音乐的乐理内容,也就刚刚涵盖了序言和说明那几页纸。当然细分下去的话总能说出一大堆头头道道,不过总体而言,我国古代音乐无论是乐理还是乐曲,流传下来的都不多,有“失传”的因素,更多的原因则是压根没有什么可传的。

如果说乐谱、纸张不易保存导致失传,但挖出来的乐器也没见过什么和声乐器和复杂的节奏乐器,所以说,中国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礼乐之邦”,应该叫“礼仪之邦”,宫廷音乐是为了仪式服务的,民间音乐则发展有限。

这个问题要和西方音乐对比起来讲才有意义,西方音乐文明爆发较迟,不过爆发之后一直辉煌,一直在探索和创新。这一点中国音乐明显落后了,我们拿西乐的理论和配器来“融合”,我们以为这就是创新。。。从这一点来看已经远远落了下风。

为什么中西方音乐文明与政治文明不相称呢?问题就在这里,音乐是要服务于意识形态的,西方是基督教文明,中国是儒家文明。基督教文化对音乐的传教功能极其看重,无论是早期的格列高利还是后来的巴赫,都是以创作宗教音乐为主,他们本来就是教会人士,同时又是音乐家,所以音乐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相对较高,当然世俗音乐的地位提升与后来的文艺复兴密切相关。

音乐在中国则属于三教九流,孔子虽然整理了诗经,但儒家后来把孔学变成了儒学,走的很极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音乐成了琴棋书画秀才四艺之一,也就是闲暇之余怡情玩乐的手段。只有读书人能名载史册,音乐家是没人待见的。其实这种观念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你仔细想想对不对?

这种文化土壤自然难以培育伟大的音乐家和作品,也就没必要和西方去攀比了。精神层面的东西靠钱堆不出来,咱低调发财就好了,别整天学高丽棒子自吹自擂哪哪都想当宇宙第一。

当然音乐文化落后只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中国古代文明其他方面还是很厉害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都很发达,十项全能一项落后没必要妄自菲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传统乐器的曲谱有很多都流传了下来,因此不能说古代音乐已经消失了。古琴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古琴琴谱的记谱方法是减字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下图为琴谱

减字谱主要是记录每一个指法。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琴曲都有曲谱流传下来:如《广陵散》,《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等。问题中诗词唱诵的曲子当然也有流传下来的,古琴里的《阳关三叠》可以当作一个例子。虽然《阳关三叠》唐朝时的曲谱流失了,但是《阳关三叠》琴歌在明朝被记录下来了。明朝相对于现代也是古代,因此,现代人演奏的《阳关三叠》仍然可以被归为古曲。

当然,因为古琴琴谱是记录指法,每个音节的节奏会随着演奏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古代,演奏也会随着演奏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强求现在的演奏和曲子最初创造出来的一样是没有意义的。

而现在,古琴曲也有许多人在欣赏和学习。现代比较有名的古琴演奏家有龚一,李祥霖等。这些人不是正传承着古代的音乐吗?


user avatar   tu-fang-jun-sui-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以前的古乐的确在中国已经基本遗失了,明朝以后的古乐依然还在。网络谣传的日本侵华摧毁中国雅乐的时期不靠谱,明朝雅乐依然在清朝民国和当今被使用。但宋朝雅乐的确随着宋朝被蒙古所灭所剩无几了。

其实蒙古灭宋灭金对汉文明的破坏远远大于满清入关,据《元史》记载蒙古入侵中原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窝阔台时期都没有收集整理中国古乐,导致中国古乐到了礼乐荒废的地步。

太宗十年十一月,宣圣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元措来朝,言于帝曰:“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于是降旨,令各处管民官,如有亡金知礼乐旧人,可并其家属徙赴东平,令元措领之,于本路税课所给其食。 《元史.礼乐志》

但蒙古统治者整理中国古乐也是随口说说,到了忽必烈时代,元朝太常官员依然反映古乐很多缺失,希望能从民间找到古乐。

太常因言:“亡金散失乐器,若止于燕京拘括,似为未尽,合于各路各观民家括之,庶省铸造。”

《元史.礼乐志》

到了明太祖建立明朝之时,因为蒙古的残暴统治和对汉文明的摧残,中国古乐已经几乎断绝。明太祖命令科举考试考中的乐生(古代科举也有音乐特长生,考中的只能做孔庙的司仪)演奏乐曲,结果乐生演奏的韵律完全不对,连粗通文墨的明太祖都听得出演奏错误,主管音乐的官员连古代宫商五音都分辨不清楚,明太祖只得尴尬的笑着听完了演奏。可见在蒙元的统治下汉族音乐文化已经几乎断绝。

太祖初克金陵,即立典乐官。其明年置雅乐,以供郊社之祭。吴元年,命自今朝贺,不用女乐。先是命选道童充乐舞生,至是始集。太祖御戟门,召学士朱升、范权引乐舞生入见,阅试之。太祖亲击石磬,命升辨五音。升不能审,以宫音为徵音。太祖哂其误,命乐生登歌一曲而罢。《明史.乐志》

明太祖也是颇有作为的君主,即位后立志恢复中国雅乐,但由于政务繁忙一直没有完全成功。直到一百多年后明朝世宗嘉靖皇帝即位,才开始了大规模的编订礼乐的活动,明朝儒臣乐官细心考证终于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雅乐礼仪,但明朝人也不敢保证重新制定的这一套礼乐就和唐宋时期完全一样。只敢说也许和汉唐宋古音一样。也就是所谓的“庶几元声可得,而古乐可复。”

 嘉靖元年,御史汪珊请屏绝玩好,令教坊司毋得以新声巧技进。世宗嘉纳之。是时更定诸典礼,因亦有志于乐。建观德殿以祀献帝,如协律郎肄乐供祀事。后建世庙成,改殿曰崇先。乃亲制乐章,命大学士费宏等更定曲名,以别于太庙。其迎神曰《永和之曲》。初献曰《清和之曲》,亚献曰《康和之曲》,终献曰《冲和之曲》,彻馔曰《泰和之曲》,送神曰《宁和之曲》。宏等复议,献皇生长太平,不尚武功,其三献皆当用《文德舞》。从之。已而太常复请,乃命礼官会张璁议。璁言:“乐舞以佾数为降杀,不闻以武文为偏全。使八佾之制,用其文而去其武,则两阶之容,得其左而阙其右。是皇上举天子礼乐,而自降杀之矣。”乃从璁议,仍用二舞。

大乐之正,乃先定元声。元声起自冥罔既觉之时,亥子相乘之际。积丝成毫,积毫成厘,积厘成分。顾命知历官一人,同臣参候,庶几元声可得,而古乐可复。 《明史.乐志》

到了满清时期,明朝雅乐体系基本被满清继承,据说康熙年间明朝雅乐基本完整,满清奏乐“犹袭明故”。

二十一年,三藩削平,天下无事,左副都御史余国柱首请釐正郊庙、朝贺、宴享乐章,上曰:“享祀乐章,一代制作所系,礼部、翰林院其集议以闻。”寻奏:“自古庙乐,原以颂述祖宗功德,本朝郊坛庙祀乐章,曲名曰‘平’,遵奉已久。太祖、太宗、世祖同於太庙致祭,宜如旧。惟朝会、宴享等乐曲调,风雅未备,宜敕所司酌古准今,求声律之原,定雅奏之节。”从之。因命大学士陈廷敬重撰燕乐诸章,然犹袭明故,虽务典蔚,有似徒歌,五声二变,踵讹夺伦,黄锺为万事根本,臣工无能言之者。帝方谦让,亦未暇革也。《清史稿.乐志》

但满清并没有完全继承明朝礼乐体系,满清在音乐上完全继承并发展明朝的雅乐,甚至完善到朝鲜使者赞叹“清人虽是胡种,凡事处事极为文明,礼乐郊祀,如皇明时”的地步。但满清在服饰制度上剃发易服,完全毁弃了明朝的礼服体系。因此满清时期,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奏乐演奏的是明朝雅乐,服饰却是马蹄袖。

满清孔庙乐生礼服

这种奇怪的现象在辛亥革命,民国代替满清才有所改变,民国掀起了第一次汉服运动,在祭孔服饰上革除了满清的马蹄袖服饰,恢复了明朝的汉服交领体系。因此民国时期才是明朝雅乐并明朝汉服,内外兼修了。各路汉奸白左,异族逆民说汉服起源于淘宝并不正确,就算从民国恢复汉服算起,新汉服至少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民国孔庙汉服

而民国恢复的汉服体系和明朝重建满清保留的雅乐体系传到了今天,今天曲阜祭孔依然可以听到明朝洪武嘉靖年间的雅乐,看到明朝祭孔的汉服。


因此如果对中国古代音乐有兴趣的话,明朝洪武嘉靖以后的音乐还是可以的,至于唐宋时期的就很困难了。

别说我们这些明粉天天吹明,重建华夏礼乐的大明的确值得吹,没有大明,中国古文化还不知道在哪里。


user avatar   gui-duo-da-la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肇珩

话说,我对中国古代音乐实在是几乎没有任何了解。一般情况下,我不了解的东西,会选择忽略邀请不去回答的。但是我觉得正好可以借这个问题说一下我对一个观点的看法。

我看到过很多人对本民族的音乐的音乐文化衰落抱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灭绝,是一个伤心的事情。其实我倒觉得没有必要这样看。因为文化这个东西,越成熟越发达越高级,就必然会越流行。音乐上来说,中国古代音乐本身就没有同时期的西方音乐在理论上、演奏上、普及上、市场上(中国古代音乐本身就根本没有市场化)成熟,事实上,前者和后者的差距非常远。所以,后者超越前者,取代前者,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总体趋势必须是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的。所以,文化的更迭,某种文化的强盛,某种文化的衰落,其实都是一个客观中立的事件,对全人类也都是有好处的。

但是为了防止有爱国主义青年们过来盲目喷,我还是强调两点吧,以免引起误解:

第一,我上面说的意思是说:强势文明、高级文明一定须要、也一定会代替弱势文明、低级文明。不是说西方文明是高级文明,一定要代替低级的东方文明。我没有这个意思,你们不要想,啊,弄个大新闻,然后把我批判一番。

第二,为什么说西方音乐强盛,中国音乐衰落,或者说西方音乐文化代替中国音乐文化我又不伤心不惋惜呢?因为从音乐这个文化总体中的一个小分支来说,的确是西方的体系更加优于东方的体系的。不论是从音乐理论、音乐学、音乐演出的市场化来看,都是如此。所以,单从音乐这个角度来说,更加高级的西方体系代替不高级的东方体系,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然,也有些学者认为东方音乐也有很完整很强大的理论体系什么的,那他们也是有权去论证和进行文化的加强的。然后最终东西方的音乐体系谁能取代谁,我们还是可以拭目以待。

第三,其实音乐这个东西,纯粹就是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没有人有权告诉你说:你是某国人,你就一定要喜欢我们本国音乐,一定要为它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否则你就是汉奸。任何把类似的集体意志、国家意志、民族意志强加在个体身上、强奸个体的自由意志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相关话题

  元朝皇帝上朝的时候说的是蒙古语还是汉语? 
  「故宫」是一个怎样的 IP?近年来在新媒体上的发展如何? 
  古代中国在发达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对游牧民族形成技术优势?那这还怎么叫发达呢?这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吧? 
  唐朝的府兵制是如何保持高水准战斗力的? 
  经过百年推恩令,到王莽篡汉时,刘姓宗室王爷起兵反新之时似乎聚集的兵力都不少,难道推恩令后来不执行了? 
  为什么洛阳有险要的地形但不易防守?并且河南省相对来说易攻难守? 
  如何评价晋朝? 
  无调性在未来会不会发展成一种特定的创作技法而不再是一种独立的音乐风格呢? 
  中国古代战乱时为什么会亲人离散?为啥不一起逃?而且就算分别了又相互知道对方具体在哪里,为啥不能去找? 
  以汉朝时庙号的严格标准汉朝以后哪些皇帝能保留庙号? 

前一个讨论
罗马帝国为何会主动东西分治?
下一个讨论
蒙古骑兵(含骑射手)打什么年代的西方军队就比较吃力了?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