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说「穷全湖北之物力,成大武汉之威名」,建议湖北省改名武汉省?有什么证据吗? 第1页

     

user avatar   andrew4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题主这个论断就是荒谬的。中西部首位城市本身经济实力就有这么强大,才是他们能够始终占据本省经济比重较大的原因。四川省成都市和湖北省武汉市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原因我们放在最后说)。(修改:四川省成都市确实有吸血,武汉暂时还没看出来,原因在update8中)


然后我们来看为什么。

不提民国时期武汉是中国第一个直辖市、武汉历史地位超过湖北省什么的,按惯例,我们来摆数据。

武汉市建国初期由中央直辖,是中南军政委员会驻地,1954年取消直辖,划入湖北省。所以我们从1954年省市经济情况开始看。

首先是湖北省,1954年GDP是25.51亿。

再看武汉市,1954年GDP是7.78亿。

稍微计算一下,7.78/25.51=30.49%。也就是说,1954年,武汉取消直辖划入湖北省后,直接占据了湖北省经济规模的3成多。


再看看去年的官方GDP公布数据,武汉市GDP10905.60/湖北省GDP29550.19=37.05%。

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从武汉市划入湖北省算起,到现在,武汉市在湖北省内的经济版图占比,依旧是3成多,但是增幅21%。有人说,这个增幅就是吸血的表现。

呵呵,现在我们在来算算这个增幅是怎么来的。1954年,武汉并入湖北省时,仅有武汉市区。1979年,原属咸宁地区的武昌县(驻纸坊镇)和原属孝感地区的汉阳县(驻蔡甸镇)划归武汉市领导。1983年,孝感地区的黄陂县,黄冈地区的新洲县划归武汉市。1984年,以原汉阳县的汉南农场独立设置为武汉市汉南区。后来汉阳县改名蔡甸区,武昌县改名江夏区,黄陂县改名黄陂区,新洲县改名新洲区。也就是说,2015年计算武汉GDP时,这五个郊区的GDP数据,是原来1954年武汉市划归湖北省时所没有的。那么我们将这五个郊区的GDP数据减掉后再与湖北省GDP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到武汉市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是否有所谓的吸血现象了。

2015年,黄陂区GDP总值577.6亿元,新洲区GDP总值568亿元,江夏区GDP总值550亿元,蔡甸区GDP总值400亿元,汉南区GDP总值128.7亿元。

“纯武汉市”(不算后期划入的各郊区,与1954年划入湖北省的武汉相一致)GDP数据为10905.60-577.6-568-550-400-128.7=8681.3。与湖北省的GDP比值为8681.3/29550.19=29.38%。

从数据显示,从1954年划入湖北省后至今,“纯武汉市”在湖北省内的经济占比实际上是下降的。

那些说武汉市吸血的人你们可以歇歇了。

又有人说,把这些区划给武汉就是武汉吸血的表现。我只能说,脑残伤不起。

光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武昌县、汉阳县、黄陂县(无陂不成汉)本身就是和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关系最密切的地方。按照原来的区划,这几个区落在孝感、咸宁、黄冈等地,名不正言不顺,还属于偏远地区,根本的不到照顾。何况以武汉市的城市扩张速度,很早就已经覆盖了这些远城区。如果这些区划没有划归武汉,区域不顺、政令不畅、经济不通,他们能够像今天一样得到发展吗?

甚至武汉市一直是在吐血反哺中央和湖北省,才导致了武汉的沉沦。从数据也看得出来,纯武汉市在湖北省的经济占比实际上是下降的。这就不展开论述了。

叶青介绍,湖北省一般给中央上缴的国税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武汉市。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为全国各计划单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财政积累却是倒数第一。failed: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武汉机遇

再看看四川省和成都市。

成都市早期的数据我没有找到,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GDP数据,我们就从1978年开始比起。

1978年四川省GDP184.61亿。


1978年成都市GDP35.94亿。

成都市GDP在四川省内占比为35.94/184.61=19.79%。

2015年呢?

10912.17/30103.10=36.2%。

DUANG!!这样看起来不对啊!怎么有这么大的幅度增长?难道成都真的吸血?

当然,这是因为没考虑重庆直辖的因素。所以我们把2015年重庆的数据加进去。至于为什么不是把1978年重庆的数据减掉?如果是1978年数据来减,那还得减掉万州、江津等地,要找的数据太多了:P。

2015年,四川+重庆GDP总和为45882.82。

成都GDP占比为10912.17/45882.82=23.78%。

不过这还没有算成都合并简阳的情况,并入简阳后,成都GDP11202,占比为24.41%。

成都经济在四川省内经济占比增幅23.3%,和武汉比较类似,稍微多一点。

但是和武汉类似,成都城市也有一定的区划调整。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1983年5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温江地区10个县并入成都市。后因设立地级德阳市,将时属成都的什邡和广汉二县划予德阳暂行代管。然后成都的县又进行了区划调整,五区划为七区。所以要从今天的数据推算一个“纯成都”(和1978年成都数据相对应)比较困难。不过大致情况应该和武汉市比较类似,就不再进行考据了。


为什么看上去成都更像是吸血?因为以前有个重庆啊,成都经济首位度不够高。重庆直辖后,成都在省内一城独大,靶子就自然而然的竖起来了。

所以总体上看,武汉和成都在各自省内经济占比都有一定增幅,但并不算吸血,甚至还有吐血反哺。一方面是城市的扩张和政治区划调整因素导致占比增加,一方面是经济集聚效应,实质上都是首位城市的正常发展。省内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现在让我们回到题目开始,可以得出结论:这两个城市之所以看上去在省内经济占比很高,像在吸血,实质上是因为建国伊始他们就已经有如此经济地位了。尤以武汉情况更为突出,一直在省内占据三成以上份额。成都相对来说不明显,最开始只有两成,后来变成三成,是因为当初还有重庆在四川省内,等重庆直辖后,经济单独核算,成都在四川省内占比才突然变大,但事实上增幅并不算大。


----------------------------------------------------割一下-------------------------------------------------------

update 1

有人说拿数据摆证据没说服力。说其他城市市民都觉得有湖北武汉一家独大这种情况。那我就想问了,不拿数据纯感性认知,就更有说服力?时光回到上世纪90年代,“中部沦陷”时期,那时候中部照样武汉一家独大,怎么没人说吸血? 现在中央支持中部崛起,整个中部经济发展趋势看好的时候,湖北省打造“一主两副”初见成效,武汉经济占比在省内甚至在中部日趋下降的时候,反倒有人说武汉吸血了?

有人说两副不平衡,整个湖北就武汉开了地铁,就是穷湖北之力。我倒想问问,还有那么多省会都没开地铁,这两副哪来那么大的心气?地铁是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的,经济实力不到一定程度,城市人口不到一定规模,城市交通不是迫切需要,国家是不批的。


update 2

有人说,“按照这个算法,省会GDP占全省总量比例超过30%的一共七个省自治区,宁夏青海四川湖北吉林黑龙江西藏”,然后问我“为什么湖北这么好的区位优势,基础教育水平高,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其他城市会落后省会那么多”?我想问问,这两段话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吗?有人又说“7个省会gdp占比超全省30的省份,湖北自然条件最优越,区位优势最好,教育水平最高,怎么湖北的非省会城市就发展成了这个样子了呢?”按他的逻辑,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湖北垃圾,湖北的非省会城市无能,却不能得出武汉吸血的结论。事实上,评论中Cade说得很好,我就不重复了。

中西部省份和沿海比区位优势?有没有问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政策答应不答应?整个鄂西全部是山区,老少边穷什么意思你懂的吧。 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你可以去查查数据我是懒得替你翻的,不要看着一年四五十万的考生就以为这就是基础教育水平高的表现。 至于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请你告诉我出了武汉,其他城市有几所高校?得,又可以顺理成章说武汉吸血了,高校资源凭什么全在武汉~ 见过说武汉区位优势好基础教育水平高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说湖北你还是头一个,点个赞

再按他的逻辑推论,这七个省份中,吉林省长春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才叫吸血的,明明各自省内都有个老省会城市吉林市和齐齐哈尔市,结果还让这两个省会占比超过30%。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论这个逻辑了。另外,千万不要用“边境偏远省份自治区”这样一个说法来形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如果不是因为90年代国企改革的大环境导致需要东北振兴,当年东北比中西部发展都好。

另外,按某人的说法,这叫做“就是要不均”,得,我觉得这个题目下有个匿名网友回复很好,引用过来。



update 3

有人说,“比如大城市的经济肯定集中于中心城区,新并入的区域相对落后于中心城区,但计算时却一视同仁”,我没有一视同仁啊,计算武汉数据的时候,我是将新并入区县的数据全部扣除,只计算1954年纯武汉市范围内的GDP发展和整个湖北省的比值数据啊。计算成都的时候,因为成都新并入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无法核算数据,才没办法计算纯粹的老成都市区数据的。


update 4

有人说“在划区问题上,答主忘了鄂州”,我查了一下,“1986年,鄂州市左岭镇划属武汉市洪山区。”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区划关系。没有考虑这个确实不够严谨,不过对比这么大的数据的时候,一个镇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吧。或者他想说的是葛店经济开发区?葛店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属于湖北直管,委托鄂州市代管,和武汉一点关系都没有。


update 5

有人提到了郑州,我想说,这个城市才是吸血严重的省会,虽然因为自身底子太差,到现在GDP省内占比都达不到30%,但是相比建国初期,呵呵,再想想洛阳和开封,又呵呵。不是地域黑,不展开。


update 6

有人说“按比例算根本没意思,我广东改革开放前后在全国经济占比增加了多少?难道是举全国之力养我广东了?--------- 广东上缴财政全国第一,自留部分连全国平均值都不到。而且粤东西北经济发展水平是全国之下的。”我想说,这话说的好啊,武汉情况也类似。

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作为华中区域的重镇,武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分税制改革之前,武汉作为一个“重税区域”,地方财政结余相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汉城市建设的投入。
  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为全国各计划单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财政积累却是倒数第一。在地方财政留成比例上,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一般为30%-50%甚至更多,而武汉仅为16%-17%。“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武汉一度想把对中央财政上缴的比例由83%下降到82.5%,为此,市里多位领导几经周折,但最后还是没有获批。”原武汉市经委一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回忆,“历史上,武汉地方财政并不是没有收入,而是大量的收入上缴给中央财政了,导致自身结余有限,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
经济观察报:武汉偿债隐忧_爱思想

这种财税上缴比例,还有谁能说是吸血?这明明是“被抽血”抽到吐血的节奏。


update 7

有人说“扯这么多,没用啊。大家会对比,不说南京、济南这样的省会,长沙、南昌对比武汉如何?”不扯这些,凭空对比比什么,比谁更会装睡吗?至于长沙,湖南统计局水平确实比较高,恨不得把长株潭的数据都集中到长沙身上,我也是呵呵了。

我再算个长沙的数据,长沙市区划调整比较多,不过从1983年2月,浏阳、宁乡、湘阴划归长沙市管辖,湘阴县随即划归岳阳地区后,长沙的区划主要是内部调整,不涉及外部划入或划出。也就是说,84年之后的长沙市GDP数据,和现在的,都属于同样的区划范畴所得出的

我们在网上找出了长沙市1984年的GDP57亿,湖南省1984年GDP287亿,比值是57/287=19.86%。再看看2015年,长沙市GDP8510.13亿,湖南省GDP29047.20亿,比值是8510.13/29047.20=29.30%。30年时间,增幅巨大。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长沙和武汉、成都相比,哪个是“穷全省之力”?哪个是吸血?只不过长沙底子太差,吸了这么多年的血,GDP全省占比还没到30%,所以逃过了有的人“按照这个算法,省会GDP占全省总量比例超过30%的一共七个省自治区,宁夏青海四川湖北吉林黑龙江西藏”的眼光而已。


update 8

又有人说长沙底子不差,我也不多说了,还是84年的gdp数据,武汉153亿,成都111.8亿,长沙我们上面说了57亿,这还叫底子不差?84年郑州66.5亿,长沙当时比郑州都不如,和武汉成都更是差距巨大,不知哪来的自信。

另:从成都武汉84年的数据横向比较,感觉上成都30年间倒真有可能吸血,本来只有武汉2/3水平的gdp竟然都要赶超了,四川省确实下了大力气。长沙郑州应该也吸了不少血,本来只有武汉1/3多的水平,现在都快接近了。看来中西部几个省,只有湖北省最不给力啊。真要穷湖北全省之力,按照四川湖南河南的做法,武汉估计都要到2万亿了。湖北省果然是不行。


Update 9

再来个去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看看,



武汉去年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占比财政总收入只有1322.10/2405.42=54.96%,也就是说武汉市将近一半的财税收入都上缴中央和湖北省了,再看看省内其他城市财政收入上缴比值大部分都是三成左右,武汉从哪儿吸血了?这不是吐血是什么?


user avatar   liu-rui-58-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大家的直觉相反,很多城市经济学家,包括我国的陆铭老师、Harvard经济系的Glaeser在内,都认为集中是好事,分散平均是坏事。因为存在规模经济。有研究认为集中度高的省发展得更好。关键词:Zipf's law。超过Zipf's law,集中过度,反之则集中不足。

但也有学者观点不一样。Zipf's law是自由迁徙下的结果,但自由迁徙也会造成外部性。有研究认为,自由迁徙产生的城市,规模会超过最优规模。

根据前一种观点,中国的中小城市规模符合Zip's law,而大城市规模低于Zipf's law,因为大城市严格限制移民。所以说大城市规模过低。

根据后一种城市体系最优规模理论做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规模低于最优规模,只有几个最大的城市超过了最优规模。这篇论文题目叫“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于2006年发表在《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上,作者是Au和Henderson。其中Henderson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之一,和前面提到的Glaeser是同一个量级的。他的解释是,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是不平等的,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得到的资源多,所以大家就更喜欢往行政级别高的城市跑,这就造成中小城市规模过低。这种观点比较符合直觉。

到底是和直觉相反的第一种观点对还是和直觉相符的第二种观点对?难说。


user avatar   xie-hua-36-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这个逻辑不是应该武汉改为湖北市吗?吃水不忘挖井人啊。


user avatar   yu-zhou-zhi-gua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的确一看到武汉人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就很能感觉到穷全湖北之力发展武汉是没说错的,看看人家江苏怎么发展的,几乎每个地区都可圈可点。反观湖北,一提到湖北似乎能让人想起的就只有武汉,太霸道了。江苏人一说到江苏都是说苏北太穷了,发展不均衡,似乎骨子里就有均衡发展的理念。而武汉人就似乎将武汉作为湖北的全部了,一提起湖北就是武汉怎么样怎么样,从不顾及湖北其他地区存不存在!太令人气愤了。

既然武汉那么目中无人,不如就让武汉直辖好了,宜昌作为湖北省省会,这是个很好的选择!


user avatar   sanada-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合肥省表示不服,要改也是我们先改


user avatar   tiny-42-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省离得那些领导,根本不重视其他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就像荆门到现在动车高铁都没有,比起其他省,啪啪打脸,好意思说成武汉之名?


user avatar   chong-tian-zong-wu-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去外省玩的时候,说起我是福建人。

啊,你们福建的省会厦门挺不错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荆州用于保护武汉的分洪区洪湖蓄滞洪区了解一下。

1860年和1870年那样的大洪水,是超出荆江大堤和武汉围堤的防洪水平的。为了对抗这样的超级洪水,必须有一个容量的巨大的终极蓄滞洪区。长江委所设置的这个最后使用(在荆江分洪序列排第六,也是最后一名)的洪湖蓄滞洪区,就是武汉防洪的最后屏障。

洪湖蓄滞洪区的库超过三峡水库库容,也是三峡大坝万一溃坝,保护下游地区的最后屏障

洪湖蓄滞洪区的面积巨大,包括洪湖、监利两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由于蓄滞洪区的设置的,两地许多地方,基础设施长滞后(重点)

某年的大洪水,我们为了武汉无家可归。

——来自一位被武汉人嫌弃是乡巴佬的洪湖人。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没说险在武汉。


user avatar   mihaowhu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湖北电视台,其他市出了天大的事都不播报,武汉的李婆婆,刘阿姨家里停水了停电了天天上新闻。而且新闻是武汉话,强烈建议湖北电视台改名武汉电视台。


user avatar   wei-he-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复制我之前的回答。

说实话这话题很无聊,很傻逼,很没劲。

我建议大家学学历史多看书。武汉之前是武昌,汉口,汉阳三个市合并的,汉口自不用说,商业发达,汉阳造你懂的,工业突出,武昌的人文高校科教是亮点,当时任何一个城市拿出来都不差,排得上号。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南局所在地,中南局?啥东西?打个比方,中南局书记如同湖广总督,统领两湖两广加河南江西六省所有事务,地位比如今的直辖市还高,不了解请您自行百度。况且武汉在民国时期是第一个直辖市。你说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是得到好处了还是亏了,是升级了还是降格了,是吸血了么。要知道,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的时候Gdp占整个湖北的总量的60%以上,现在呢?你说武汉吸血了?有人又说了,武汉把湖北的一大批国企央企吸纳过去,导致别的湖北城市落后,太吸血了!是吗?东风总部要离开十堰不是武汉强留在湖北省内,它早就被粤沪收下了,你说不留武汉留你十堰?有物流交通吗,有成熟的工业配套体系吗,别说别的有足够的诸如水资源,人才资源吗?还有很多企业就不举例子了。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是二八效应,大都会大城市圈是主流,你湖北不打造武汉,请问谁能站出来?明显不是湖北成就武汉,不是武汉吸血湖北,是湖北拖累武汉,武汉带动湖北发展吧。大家看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自己有一个主观的好恶对自己的判断的影响。不要开口就贻笑大方,就让人看出你的无知,竟然还有这么多人点赞,无知无趣无畏。知乎这水平真是低得无底线了。




     

相关话题

  武汉这些事情在国际上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电影《长津湖》票房破 45 亿? 
  武汉一高校教室因大雨天花板掉落,如何看待高校「豆腐渣工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这种地铁换乘方式么? 
  台湾为什么没有诞生三星这样的综合性财团? 
  为何类似泰国这样国力不如中国的国家瞧不起中国,认为中国落后贫穷,难道没有泰国人来过中国回去反驳的吗? 
  除了马桶圈和电饭煲,去日本旅游还能带些什么? 
  中国人为什么有强烈的公共交通情结? 
  为什么武汉的樱花那么出名? 
  古往今来成大事之人都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友批评物理学家杨振宁“包藏祸心,阻碍中国科技发展”?
下一个讨论
T大本科舍友阶级分化实录,该何去何从?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