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东北亚大陆是穷国,或者说社会是贫穷社会,多数人买不起自己的车,买不了便利的房,找不到安逸合适的工作,没有钱聘请律师维权。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拼命生存的门槛上,没有精力细致地了解更多信息。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乡村和藏区的理想化描述可以轻易蒙蔽多数人,一分钟教你看懂某某系列能成为爆款视频,碎片化阅读能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诈骗也能在浩瀚人群中一个个试错总能找到合适的人。人们没有精力去了解真正的某个领域或事情的真相,不单单是不情愿,主要还是没有办法把时间精力分割给生存之外的领域。
生存是东北亚大陆的终极议题,它的终极解决方式是财务自由,多数人都触碰不到这个方案。流浪汉睡天桥下,民工在没有接通电线的彩钢棚忍受四十度高温入睡,白领挤着八点钟的地铁通勤一个小时到岗,晚上再重演一次回到狭小的租居。在这个普遍万象的基础上,有人生活得好一些,有人就生活得差一些。那些睡天桥被冻死、睡彩钢房被火灾、睡租房被破门性侵,校车路途遥远翻车,旅游被当地混混殴打毁容,远程出差打车被杀害的,就是运气更差的那一批了。
那些能住进带花园和正经门卫的小区,有钱购置停车位,能按时上下班的人,在东北亚大陆已经算是具备顶尖的生活质量了,哪怕住的小区是回迁房、车子是众泰、工作是普通公务员,也能让多数人艳羡不已。
为什么东北亚大陆的工人们勤劳?因为他们的时薪低,劳动成果不值钱,不那么勤奋就养不活自己和家庭;为什么东北亚大陆的学生擅长做题?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无法针对性地教育,只好以刷题大法弥补缺失;为什么共享单车能火爆,成为出行方式的重要补充?因为绝大多数人买不起车,更不用说平均每户一量了。为了掩盖这种卑微可怜的景象,媒体只能用「澳洲人被中国人的勤劳逼疯」、「英国人羡慕中国教育模式」、「法国人赞叹共享单车」等表述歌舞升平,进而丧事喜报,衍生出大国崛起和中美争霸等幻想题材。
美国也有深夜被抢掠的事件,欧洲也有被破门性侵的犯罪,但是这些都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发生抢劫案的地区是贫穷区,性侵案件的当事人是某某背景,这些个案都有规避手段,发生一次就多一道防范机制,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但是对东北亚大陆而言,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贫困,发生一次的事情不会影响它重演——房价还是这么高,通勤距离还是这么远,薪资就那么点,地铁十一点停运,住在郊区加着班再深夜打车回家,这个流程无法改变,风险也就永远无法规避。此题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