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于咖啡行业,谁身边没倒闭个百八十家咖啡馆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多深的道行都能看见有崴脚的时候,尤其在选址上,这恐怕是万里憋屈路的第一步。
尤其想说:文艺控门,咖啡馆属于餐饮行业,老话儿讲是“勤”行,基本上心比天高,进来都变成命比纸薄。没抱着吃苦受累,受好几道夹缝儿气的心,最好还是谨慎为上。
首先我们要明确:世界到底有多残酷?比你想象到的更残酷……
题主能问出这个问题,我猜想应该是一个个人行为(非连锁企业选址行为)那么我们的关注点就会和大公司的选址完全不同,因为所有大公司的选址策略你基本都用不上,不是拿不到数据就是没资格租赁店面,或者无法承受高昂的租金,尤其是当你看到你店面隔壁的星巴克3.5元/平米/天,可租给你却是8元/平米/天。大型连锁的议价能力万万不可小视。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大企业选址都有哪些恶趣味和大道理
比如7-11会关注到人流方向,与车站的位置关系,上坡下坡(店铺尽量在上坡方向,更慢的行进速度有利进店人数转化,越是低客单价越要考虑更多的细节),STARBUCKS钟爱的人流集中的街角(根他们最初成功的几家店铺位置有关),城市地标性区域(跟营销推广手段有关,代表星巴克进入某个城市的闪亮登场以及即将到来的统治性地位)。再到实用派风水,比如坐北朝南的房子,优势在于门前冬日阳光可以晒到,积雪少,而北房冬天门口的街面上雪不易化,人流被挤压到对面一侧。再到麦当劳这类数据算法:商圈级别,人口基数,消费能力,城市可支撑几家店铺,相关物料的配送成本。
看下图,英国麦当劳分布,脑补一下为什么你不能跟麦当劳用相同的策略……
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大众餐饮连锁,成功模式的单店复制 VS 开个小店
很多人觉得照着大企业的选址策略走就可以了嘛,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傻子都知道位置好的连锁早就占坑了,位置不好的商圈也都优先品牌餐饮,小店一个眼角都不带夹你的。要数据分析没数据,要议价能力没议价能力,怎么办?!
穷人选址的基本功就是——不惜力
第一步:选定大区域
之前关于选址跟一个开过酒吧起过饭馆的长辈聊过,总结的特别接地气,叫做长宽高厚
街道长度:直接决定街道的流量
宽度:主街道的重要指标(别跟我扯高速路!)
小区厚度:周边人群体量(根据小区的新旧、性质以及大体的年龄分布粗估消费能力,比如咖啡馆以青壮年为主要消费人群的就不要开在养老院旁边了……)
楼层高度:楼够高,人才够多……
有人的地方才有需求,尤其是客单价越低的商业约需要靠近需求人群。
当你真正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对一个街区了如指掌的时候,那么开始后边的阶段。
周边要是以下这样,基本可以PASS了(流量够,年龄结构造成有效流量不够……且有效流量都绕道走了)
第二步:蹲守攒数据
蹲点儿是个力气活,唯一的建议是当店员表现出对你的厌恶的时候,最好点点儿东西,终究人家还要做生意,一屋子蹲点儿的翻台率就惨不忍睹了。如果附近有业态近似的馆为最好.第一,他会帮你探出周边的市场基础,消费能力。其次,干掉他是你的第一要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蹲点也是个技术活,完整的资料获取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
分时段记录:工作日,假日,如果附近住主要人群为学校还需要考察学校放假时的数据
客单价/顾客年龄分布/大体职业、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翻台率/全天的流量分布(直接决定营业时间以及排班制度)
数据分析不做详细的描述,因为如果你需要看我的这篇文字才知道怎么分析这些最常见的数据,说明你对餐饮行业的了解还不足以支撑去开店。
第三步,排查与资本正碰的可能性:任何一个咖啡馆都要面对的是,如果当你身边开了一家星巴克怎么办,你可以说星巴克是快餐化的,我有400平,提供舒适的座椅,那么紧接着旁边开了一家雕刻时光或者漫咖啡怎么办。资本正碰的结果是压倒性的品牌优势(直接选择大品牌用户选择成本多低啊),你的进店人数减半,接着是压倒性的财力。商超里赔钱的星巴克 COSTA不是没有,但是主不在乎,集团作战和单兵突围不是一个路子。(比如下图这样的星巴克,你以为人家是为了单店挣钱吗?)
最后根据你活活蹲出来的周边近似业态的营业情况,估算流水,再琢磨你咖啡馆的优势劣势,推算出大体的营业额以及可承受的租金范围,再去准备好钱准备租门面吧。
商业的基础依然是需求,尤其是做为咖啡馆这类客单价并不高的地缘性消费(买个车能跑趟郊区,买个咖啡真犯不上),选址就变态的重要。没有1公里内市场需求作支撑,O2O引流什么都是胡扯,黄太吉可以有慕名者从几千公里外来吃,但是靠这个人流活下去是完全不可能的。永远不要忘记需求者的时间成本同样是成本之一。
最后还要奉劝一下,理智开店,如果蹲出足够的数据后,根本算都算不出利润,那基本只能去梦见利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