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年,我还挺关注儿童专注力这一领域的。不过我关注的内容,不是早教市场上那种噱头的「专注力」,而是更加实打实的,每个家庭里,专注力各不一样的孩子们,分别都经历了什么。
在我看来,专注力这个事儿,如果不是基因等先天因素的话,家长能背一大半的锅。
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于 2014 年出具的一个报告中,家长们仍然最期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尽责」与「努力」,但更值得一提的数据是:拥有大学学历的家长比没上过大学的家长更在意孩子是否拥有「持久性」这一优势,而这个优势的直观表现,便是长期的坚持与短期的专注。
我也体会过家长们对专注力的在意。作为该领域的从业者,我总能从各种渠道收到这样的求助:「老师,我觉得我们家孩子专注力不行,怎么办?他干什么都静不下心,他做事总不认真,他学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可允许我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我觉得对于非常多的家庭而言,想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恐怕不应该从买书买课开始,而应该先拿家长自己开刀。
因为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
这样的事儿在我们身上屡见不鲜,因为「隔辈亲」的存在,还尤其高发于家里的老年人群体:
孩子正在专注地玩玩具,突然有大人端着个碗出现在他的旁边:「来宝宝,吃点东西。」
孩子正在专注地看绘本,突然有大人不由分说地把孩子抱起来,情之所至,狠狠地亲了一口。
孩子正在涂鸦画画,突然有大人路过,冷不丁来了一句:「宝宝,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正在玩一套大人可能不太愿意让他继续玩的玩具,大人会直接选择以其他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宝宝你看你看,这个更好玩更有趣呢!」
最常见的一个例子是,当孩子在探索某些地方,或者在做一些我们不大愿意让他们做的事情的时候,有的家长会选择不由分说地直接把孩子抱走,带到新的环境中去。
这些场景都是对孩子「专注」的打断,且孩子在承受这种「被打断」的时候,通常都无力而被动。
也许有的家长不以为然:孩子是在玩游戏玩玩具,又不是在学习,打扰一下还能怎样?又没耽误他干正事。再说了,有早教专家说了,转移注意力是让孩子离开当前环境的良好方法。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