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的小孩是不是越来越聪明了? 第1页

     

user avatar   jin-ri-you-xuan-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新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自从1990年开始,年轻人的智商(IQ成绩)就一直稳步下降。

据《泰晤士报》报道,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年轻人智商的下降是从1975年开始的。在此之前,人类的智商是缓缓增加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平均每隔十年,人类的智商(IQ成绩)大约就会上涨3%,这种人类智商上涨的趋势被叫做"弗林效应"。

长久以来,"弗林效应"一直被广为人知,但是挪威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却打脸了"弗林效应"。来自奥斯陆拉格纳尔弗里斯经济研究中的两位科学家Ole Rogeberg和Bernt Bratsberg,分析了1970年到2009年,730000多名挪威服役男子智商测验的结果后发现,如今男性的智商正在显著下降,他们的智商比同龄时的父亲低的多,1991年出生的人智商比1975年出生的人智商低5分,挪威科学家们把这个研究结果刊登在专业期刊上。



"这个研究结果打破了人们一直以为的弗林效应。"爱丁堡大学心理学家Stuart Ritchie这么评价挪威这两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但是Stuart Ritchie并没有参加这项研究,所以他有些委婉地说道:"如果Ole Rogeberg和Bernt Bratsberg建立的研究模型无误的话,那么研究结果是需要注意的,而且这个研究结果也让人十分担忧。"

但是有关"弗林效应"是否消失,社会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以《泰晤士报》为例,《泰晤士报》评论道:"人们常常认为智商的提高和很多东西的都关系,比如教育,比如营养,健康照顾甚至说是光照。"——"但是《泰晤士报》接着评论道:"因为数字化的来临,人们发生了改变,说不定传统的老旧的测智商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人了。"

去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科技的发展阻碍了年轻人自己的发展。Michael Shaye说道"从1995年开始,社会上就有一种力量在干扰孩子们的智力发展,而且这种不良力量现在越变越大。"

这种"社会力量"包括技术的发展,也包括游戏控制台以及智能手机,"这些东西的出现改变了孩子的交流方法。"Michael Shaye接着解释道:"在英国,我们对14岁的孩子做了一个测验,1994年的时候25%的孩子都能通过这项实验,而现在可以通过这项实验的孩子只有5%。"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神经心理学教授Robin Morris告诉《泰晤士报》,目前欧美国家人们的IQ测试的分数已经接近天花板,但这件事也没受到人们的关注。Robin Morris接着说:"我认为反弗林效应是真实存在的,但同时这也是在敦促我们重新审视现状。",在高收入国家,智商水平下降的情况可能普遍存在,但是就整体而言,社会的总贡献是稳定的。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现在的小孩反而愚蠢了,因为人生中很多知识不是能靠书本或者大人言传身教就能够获得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古时候的皇帝应该算是人类社会最顶端的人了,他能够富集世上所有的资源为己所用,但为何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不是越受资源富集的后代呢?而是多为根本没有资源的开国者,按理他们拥有了最好的资源以后,是能够培育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后代才符合常理的,可是偏偏后代基本上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人们,都喜欢说现在物质如何丰富了,教育手段如何先进了,连古代皇帝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又岂是平民百姓能够超越的。现在各种先进教育手段教育出来的小孩,基本上都是将来的废品。以前的小孩可以在牛背上唱出不朽的牧歌,现在的小孩在华丽精美的歌剧院里却只能依样画葫芦演奏以前小孩在牛背上唱出来的曲子。要他们自己做一曲?他们都不知道大自然什么样子,更不知道放牛是什么心情,又哪来的灵感?

所以,聪明是培训不出来的。现在的小孩,就像养殖场的工业化流水线,大家被集体按一定的模板豢养成人,跟皇帝集中天下所有资源教育培训太子们一样,最终太子们都在圈着的皇宫中被填鸭培训教育,再怎么天资聪慧,因为缺少祖辈们纵横天下的实见实闻,他们就始终无法达到祖辈的高度。培训室出来的科班高手,固然在功底方面确实比野路子踏实,但放牛娃只要给了他一点接近实战的机会,就有可能把这些平庸的科班直接全部秒杀KO,然后绽放全场。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而且绝对不是……现在的小孩,其实相比二十年前,我认为还要笨一点。

小孩懂的多没有问题,但聪明,一般意义上是讲对一样新事物的接受和顿悟能力。

我有一个培训学校,有一门课从我自己是大学生起就开始教,现在当了大学老师还在教:

乐理

乐理这门课,和天赋关系不大,也不艰深,除了律学那需要一点数学知识外,咱们国家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乐理,基本上小学生认真学也很容易学会,第一节课认五线谱,熟悉音名唱名……所以你没学过乐器也没关系。

这门课,我高中时上了三节课后来靠自学考了国内最好的音乐学院的满分。后来大二开始帮着带乐理课,一般是十二课时带完,学生也都能听懂,也都能考高分。我也慢慢地磨练起了自己的上课经验。

从15年开始,学生开始慢慢听不懂了,十二课时慢慢变成了十三,十四,十五……

今年,这门课必须一节课讲知识一节课讲作业了(24课时都不一定够)。当然,还是有人能一听就会,但愚钝得无可救药的学生越来越多。比如一个音程,do到mi,一共两个全音,四个半音,有学生会数到第三个忘记数到哪了……;又比如升号调的书写顺序,以前三分钟能记住的,现在半小时能记住的都很稀有。我以前经常让学生想象一个钢琴键盘……现在的学生,还真有很多画不下来的。

后来我和一个专门做儿童教育的专家聊了下这个问题,他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原因他认为是现在的儿童过早地大量接触视频类教育,无法系统地逻辑思考或形成想象。

我个人则是倾向于现在的孩子太容易受到大脑的刺激,导致对于思考已经失去了兴趣和习惯,长此以往导致思维能力下降。我个人天天打四五个小时游戏一段时间也会变得愚钝而空洞。


user avatar   witch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用同一套智力测验来测,说不定会发现这是真的,现在的小孩确实更聪明了;而且这一现象不止出现在当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林就发现:美国人的智商测试成绩越来越好,并且这种变化是明显的和长期性的,在不少发达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比如,1932-1978年间,美国年轻人IQ平均指数提高了14点,即下一代年轻人总是比上一代人表现出更优异的IQ平均指数,其增长速度为每10年大约增长3个智商分[1]

这就是智商的弗林效应(Flynn effect)[2]智力测验结果会逐年持续增长。

这一效应在中国儿童中也得到了验证:对比2006年和1982年,中国孩子韦氏智力测验的分数显著提升了10.66,相当于增速每10年4.4个智商分,比当年弗林算出的10年3分还高[3]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难道是后来的小孩喝了“比你聪明比你强”的饮料?(划掉)

心理学家给了这几方面的解释:

  • 生物学因素的改善

这方面包含营养状况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如果题主认真观察,不光会发现,现在的孩子更聪明了,还会发现,他们也长得更高了,因为他们吃得更好了……

在挪威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认知测验分数和身高的变化趋势一致[4]

  • 环境因素的变化

比如,家庭结构的变化,小规模的家庭中,孩子分到家长的资源和关注更多;

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到大学才接触的乐高机器人,深圳的初中生们上信息课就已经在玩了;

而且信息的传播确实也更便利了,让孩子们能更快地知道更多的信息。


最后,这一现象虽然和普遍,但也不是绝对真理,也是有一些地区没有复现出来的;更不能用群体上的统计结果直接套用到个人身上哦~

参考

  1. ^ Flynn, & James, R. . (1984). The mean iq of americans: massive gains 1932 to 1978.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1), 29-51.
  2. ^ 心理学生请记住这个知识点,我当年保研考试时就答错了_(:з」∠)_
  3. ^ 王爱平, 周黎明, 张厚粲. (2016). 中国儿童智力测验的弗林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考试(5), 3-11.
  4. ^ Sundet, J. , Barlaug, D. , & Torjussen, T. . (2004). The end of the flynn effect? a study of secular trends in mean intelligence test scores of norwegian conscripts during half a century. Intelligence, 32(4), 349-362.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孩更聪明了是一个假象。

另外一个假象,是成年人(包括小孩家长)以为自己变成智者了。

信息更容易获得以后,表面上小孩懂的事情变多了。

比如韩剧让很多小学生知道了谈恋爱。

比如王者荣耀让很多小朋友知道了一些“历史人物”叫啥。

比如知道了很多“外国”的事情。

互联网普及,理想化的目的是减少信息差,让每个人都能公平便捷的获得信息。

但是实际上,效果恰恰相反。

真确信息更难被大众去分析、理解、传播和接受,且传播者无法盈利,因此在实际操作上,能够盈利的信息成为了主流,且为了兼容大众以获得足够的关注、流量和转化,这些资本化驱动的信息,必然倾向于低智和情绪化的,以能够兼容最大公约数,触发大范围的【共鸣】。

基于低智传播的信息,必然拉大和扭曲信息壁垒,实际上制造了更多的知识和思想上的不平等。唯一的好处是,这些信息的制造者,通过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和收买制造“权威”,成功的让受众群获得了一种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就是“我在进步”、“我在变聪明”、“我很懂”、“我跟大神是一伙的”。

基于情绪传播的信息,则通过各种“热点”分析,拉扯受众的感性情绪,通过混淆相关性和因果性,通过夸大和定向筛选案例,制造大众化的道德狂欢、错觉正义和善良满足。

在流量能带来钱的时候,连知识学习本身,都已经被低智且无用的流量操控者所侵蚀。

知乎上,很多高频高关注话题的前5名高赞都是公众号写的鸡汤fei话。

你在这些话题用心写个有用的试试,被踩到10086层,不夸张。

以上。

奶头乐越多,人变得聪明和理智的难度越大。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汉语里耳聪目明是为聪明,原意是耳朵和眼睛更好用,指能听到看到他人听不到看不到的事务。也即是擅长获取信息。

这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也许是一个优点,但是今天,信息不是匮乏而是过度。因此智慧更为重要。

所谓智慧,智古意知,也就是知识,而慧,上面是一个彗意为扫把,下面是一个心,字意是用扫把把心上灰尘扫出。因此,智慧就是见多识广而心下无尘。

这个时代,聪明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智慧才是难能可贵的品格。说现在的孩子更聪明知道的更多,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他们知道的太多却不具备甄别和分析的能力,所以更多的是扰乱了他们的心神。

很多人觉得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就觉得孩子自然就该比上一代强。错!大错特错!

实际上,科技和信息必须要善于使用,用不好非但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反而会有负面效果。

以孩子的教育为例,科技能够提供一些便利,但是最基本的知识体系,这些所谓的科技能提供的帮助并没有那么大。相反,最古老的那一套,反复训练才最有效。

这就好比你想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基础运球动作都是几万几十万遍的练习。这个什么科技都帮不上忙!

理工科,基本的数学原理,数学公式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深刻理解。文科,庞大的词汇量是基础中的基础,不通过大量长时间的重复记忆根本不可能建立长期记忆,也就谈不上融会贯通。体育要把基础动作练成无意识的条件反射,艺术要把技法练得如闲庭信步而后才能谈抒发情感和创新。

这些基本功在今天依然都需要通过机械重复来实现,而科技在这件事情上,几乎帮不上什么忙!相反,科技让娱乐更加诱人,为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诱惑,同样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在今天很多孩子反而更难坚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科技反而有更大的负面作用。

门口玩泥巴和王者荣耀的诱惑是完全不同的!我小时候闲得蛋痛会去读世界名著,放到今天的孩子身上,手机在手哪里读得进书去?

为了抵消这种负面作用就需要家长格外用心,如果家长不能在孩子成长的时候帮他打好基础,那么等他们长大,他们无法理解深刻复杂的东西,无法有更高的品味和审美,也无法更好的运用科技去研究和探索,相反他们会被无处不在的娱乐给废掉。

也即是说,今天孩子养废比过去更容易,但如果能帮孩子做够了足够的基础练习,孩子的成就也会远超我们这一代。这是一个哈弗网课都能随便上的时代,可是如果英语不够好,基础太差劲,再好的资源也比不如抖音有趣。

总之,科技给了人更多的自由度,但更高的自由度会放大人的缺点和优点,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在这样一个时代,正确或者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三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孩子更聪明了,而是父母的见识更广了。


user avatar   xi-hai-qing-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件小事。

前年陪外甥女玩乐高,两代人理念上的冲突,让我产生了一些隐忧。

外甥女是我最小妹妹的最小女儿,幼儿园大班,与我的年龄间隔差不多是两代人的距离。

一套乐高玩具,按照说明书的套路,可以装搭成一幢三层楼,房子里面有治疗椅子、水池和若干个医疗器械,外面有救护车、直升飞机等。全套装搭完成后,看起来确实漂亮。

这套乐高玩具大部分是标准件,可以装搭成许多种物品。我与外甥女商量,将搭好的三层楼拆掉,改建成其他房子、车子或者船舶。我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避免为书所困。

她不肯,坚决反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原因没说。

好吧,不折腾了。搭好的三层楼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就象神像一样,很认真地供起来了,动都不让我动。于是,一套可反复拆卸、有多种方案的玩具,就这么变成了一次性用品。

事后我在琢磨,为什么外甥女强烈反对重新装搭。不差钱是其中一个原因,家里的玩具选择余地很大,注意力可以随时转移。不象我们小时候,一个买来的玩具,非得弄到伤痕累累、七零八落才罢休。

另外一个原因是,孩子接收的信息量很大,且接收的都是完美的信息:完美的方案、完美的路径、完美的结果。如果有一点不完美的地方,她就无法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完美主义者。与完美主义伴行,她还变成了一个强迫症患者,遇上不完美的事情,心里就别扭、就难受, 要么拒绝,要么弥补到位。

乐高玩具的说明书已经给出了最完美的方案,玩家的任何调整,基本上不可能超越商家。也就是说,按玩家自己的思路装搭出来的物件,肯定是不完美的。于是,外甥女坚决反对我的提议。

现在的孩子阅读书本、收看电视、接触网络,渠道众多,获取的信息量是上一代人童年时期的N倍。外甥女与我聊天,时不时蹦出几个成语、典故,妥妥地一个小大人。在信息储备方面,他们完胜长辈。

但是,在开拓思维、健全人格方面,他们已经被庞大的信息量、完美的信息内容困住了。

思维得不到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得不到锻炼,储备的信息再多也是白搭。人与AI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创新思维。

摆脱完美主义的目标追求,增强对不完美的认知,从而接受不完美的世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抗打击能力。这种教育,他们欠缺了。

换个角度说,那些考试刚过及格线却兴高采烈的孩子,大概率能够成为打不死的小强。面对98分、99分偷偷掉眼泪的孩子,基本上会养成一颗璀璨夺目的玻璃心。完美主义的人格秉性,终将害了他们。

在这一方面,现在的孩子真算不上聪明。

……………………以上为4月28日原回答,以下为4月30日补充内容……………………

感谢点赞的知友,无论你是赞成我的个人观点,还是肯定我的思考过程,都是对我的支持。

同时感谢参与评论的知友,即便是反对的、否定的意见,我都表达谢意。

大概教育方面的话题是最容易展开讨论的话题。现代社会所有的人,要么是为人父母的教育者,要么是接受大人指点的被教育者,对于教育、成长都有着丰富的切身体验,都有着来自实践的经验总结。从某种角度说,这些观点没有对与错,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所以,对评论中不同的观点就不一一参与讨论了。

个别评论言词有点激烈,封冠戴帽,其实大可不必。就这么一个表达个人思考的简陋回答,影响力极其有限,权当引玉的砖块吧!

……………………以下为05月01日补充内容……………………

不少评论说我想多了、拔高了,我觉得应该多说几句,因为这与人格培育(不是人格教育)密切相关。

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之外最重要的内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各种说法和资料铺天盖地。但是,人格培育方面的内容真心不多,系统的教材更是少见。

健全人格包括的内容,我想到这么一些:

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建立自省意识,不相信“在××眼中,你是最棒的”之类的鬼话);
独立与责任的意识(我不附属于谁,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公正评价社会的理念(社会上的事物大都不完美);
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协作共享与资源交换);
抗击打的能力(沉静面对失败与挫折、坦然面对自身的不足);
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遵守社会规则);
保持自信的心态(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科学的横向比较);
建立乐观心态的能力(学会管理情绪,必要时来点阿Q精神)。

上述人格培育的事情,学校基本不会做,老师基本不会教,人家是分数第一。如果你愿意把孩子的人格培育交给思想zz课,那当我没说。

学校不管,老师不教,怎么办?只能家长自己动手,长辈给予协助了。

健全人格的形成并不容易,言传当然有用,身教更为有效。身教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在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上。

那么,扔掉说明书搭建乐高算不算“细枝末节”?我觉得应该算。


关联回答(有过程有结果,看后或许有启迪):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cao-mu-qing-lan-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你要了解一下光学的发展史,镜头设计基本原理,基本光学知识储备。

你如果上过初中,就会知道凸透镜成像,一个蜡烛,一个纸板,一个凸透镜,成像是倒立的。那么你能那这么一个凸透镜做相机吗?当然能,但是效果会很差,因为镜头会有色散,会有畸变,中心和周围分辨率不同,然后人们就想出各种办法来消除这些问题,经过大量的实验,人们发现了一些改良的方法,代价是用更多的镜片来相互补偿各自的误差,然后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光线在各个镜片之间的反射。

最开始全凭经验,所以做出的镜头相对简单,镜头的镜片数很少,光圈也很小,这时出现了一位天才的光学设计专家,我记得是匈牙利人,用一个复杂的方程组为未来的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要设计一个好的镜头,就得满足这个方程组。

那么如果你想做变焦镜头呢?那就必然在这个方程组里做各种妥协。虽然现在发明了各种新材料镜片,新型的图层,减少了妥协所带来的问题,但并不能消除妥协带来的问题。

所以现在变焦倍数小的,画质相对可以接受,变焦越大,越垃圾。




     

相关话题

  孩子已经3岁了,突然有点不像我,怀疑不是亲生的,怎么办? 
  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穷人的子女总认为自己父母付出很多? 
  孩子问:为什么妈妈在外婆家过年就是不吉利,我该怎么回答,才能让孩子在传统和新思想之间找到平衡? 
  有哪些适合给宝宝读的英文绘本? 
  是精心培养一个孩子好还是放养一个孩子好? 
  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突然跟我说她有男朋友了,还问我以后可不可以嫁给他,我该怎么回答? 
  有哪些爸爸带宝宝的视频瞬间,让你觉得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关系很亲密? 
  为什么家长总是执着于让孩子洗碗? 
  孩子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家长都是如何管理的呢?会让孩子自己支配吗? 
  楼下提出晚上六点以后别让小朋友跑闹发出响声。我该怎么办?孩子两岁多点? 

前一个讨论
甘肃景泰马拉松高海拔越野已致 21 人遇难,极端天气可以被预测吗?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下一个讨论
大叔和小姑娘在一起,大叔什么感觉?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