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年级孩子,擅自做出承诺要买礼物送给别人,在家长不同意时还坚持要买,请问家长要怎么做? 第1页

  

user avatar   li-shi-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兔子YY 邀请

一年级孩子,擅自做出承诺要买礼物送给别人,在家长不同意时还坚持要买,请问家长要怎么做?

要区分两种行为,一种是有害的,另一种你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好的。

对于前一种,比如小孩触摸热水、插座,乃至吸烟、酗酒,不管小孩多大,家长看到了都会制止。

对于后一种,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让小孩学会原来不会的东西么。


如果是我家,大概对话是这样的:

我家大小姐承诺给其他小朋友买礼物。

宝宝:爸爸,今天X梓轩送了我一盒彩泥,我答应她,等她生日的时候送她一个文具盒。

爸爸:这个你应该提前问爸爸妈妈的意见,不能自己先答应别人。

宝宝:爸爸不是教过我礼尚往来的道理么

爸爸:你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送小朋友,但是爸爸妈妈辛苦赚的钱,你不能随便送。


宝宝:那怎么办?我都答应她了。

爸爸:你答应的,你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呗。

宝宝:这样吧,我这周每天多写一页硬笔书法,每天多读一遍绘本,换个文具盒怎样?

爸爸:不行,文具盒很贵的,起码要两周每天多练一页硬笔书法,每天多读一遍绘本。

宝宝:没办法,我已经答应同学了,就这么样吧,我去写书法了。


对话结束我心里都笑出花了,孩子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省了板起面孔吼她练书法,真巴不得她每周答应送小朋友礼物。


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的行动会受激励所影响。

管理学告诉我们,对正向行为的鼓励效果远胜于对负向行为的惩罚。

教育孩子时,不怕你想吃好的,不怕你想穿漂亮衣服,不怕你想去旅游,怕的是无欲无求,什么都不要。如果不能用激励,就只剩下打骂了。

永远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要的东西,喜欢美好的事物,乐于和朋友分享,这就是孩子应该过的生活。


参考:

孩子在学校当班干部,但是被老师撤职了,回来哭得像个泪人,做家长的怕孩子受打击,怎么安慰比较好?

怎样利用负面反馈让孩子对电子游戏失去兴趣?

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user avatar   yestre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背景

一周前的原问题是:

一年级孩子,叫家长买文具送给同学家长不同意买,孩子坚持要买,说已经答应同学了,帮我解答一下孩子的心理?

现在的问题变成:

一年级孩子,擅自做出承诺要买礼物(文具是问题说明里提到的)送给别人,在家长不同意时还坚持要买,请问家长要怎么做?

显然原问题是孩子导向,新问题是家长意志,难怪看回答有那么多分析孩子行为心理的。知乎这种可以任意修改问题的设定,有时候让人很无语。特别是修改人可以是与原提问人完全无关的人,只要有权限。

以下按新问题要求回答(孩子的行为分析,可参阅 @Rainy Sunny 的回答)。

问题解答

问题修改前后差别巨大

原问题关键词:一年级孩子,叫家长买礼物送人,无视家长反对,孩子心理

现问题关键词:擅自承诺,买礼物送人,无视家长反对,一年级孩子,家长权威

显然,搞清楚家长为什么不同意孩子要求是现在问题的症结,而此刻问题描述的语境下,家长的态度多少还有一些考虑孩子感受的初心,所以值得认真回答。


讨论的前提:基本共识

1、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经历过幼儿园期间很多次互送礼物和单方面送礼的事情,因此这个问题不应该是家长很难预料和不能理解的行为。一年级的家长绝大部分除了给自家孩子买礼物,也多半给别的孩子或者别人买过礼物;同时应该比较清楚,至少可以理解,孩子们会在什么时候互赠礼物,或短期单方面付出。

2、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知道互送礼物的目的,也知道常见礼物的含义、大致贵贱、家长对金钱的态度,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干涉条件,这是孩子可以独自做出承诺的前提。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应该已经基本确立了孩子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并尽可能做到不朝令夕改或随时增加限制条款(这是就事论事的一种可怕运用)。


问题家长分析:自我诊断

1、如果是因为孩子「擅自」决定而不满,请家长再次慎重考虑如下问题:你打算允许孩子什么时候以及在哪些事情上独立做出自己的决定?你是否应该在事发之前告知孩子日常行为的基本原则,并对不违背原则的事情不加干涉?

2、如果是因为此次「买」的礼物比较贵重而不同意,请家长回忆一下是否给过孩子什么花钱的权限(单次最大金额或某段时间累计金额),这个权限有没有一个约束条件是,不可以把这个钱用在某些人或某些事情上面?

3、如果是因为孩子「无视自己反对,坚持要这么做」让你不快,请回想一下孩子坚持的理由只是蛮不讲理,还是引用过家长曾经的承诺。或者家长当时只是随口应付而没有当回事(这是许多家长都干过的蠢事,以为孩子很快会忘记不需要马上兑现的承诺)。

4、如果孩子坚持的唯一理由是「已经答应同学了」,请确认这个行为原则是家长基本认可的,积极鼓励的,有限同意的还是可有可无的,然后想清楚你的态度能否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并使孩子信服和接受(偶尔做好事做坏事不算什么,是不是一家人行为常态才可能涉及三观)。

5、注意到话题标签有「家长权威」一项,本题应该涉及到比上述第三条更典型的情况:即无法忍受孩子对家长态度(也就是不同意买礼物送人)的无视。这样的家长应该也不会做出上面的反思。

以上情况是问题描述中透露出的可能。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这里再补充几个题外常见情景,供其他家长参考。

  • 家长知道对方孩子或家庭的一些不良记录,但不便让孩子知道;
  • 家长之间有比较大的冲突,虽不想波及孩子,但亦不鼓励交往;
  • 家长认为互送商品礼物是一种传统陋习,不如孩子们自制礼物;
  • 家长了解到孩子承诺的礼物特别贵重,而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
  • 家长发现孩子送礼物的对象不是同学而是老师或者校园霸凌者;
  • …………


家长应该怎么做?

第一种情况:

讨论制定家庭口头或者书面协议,哪些事情可以孩子独自决定,哪些行为必须报备,哪些问题必须事前告知并征得家长同意,另外该协议应包含逐年放权的意愿。若以前无此家规,对孩子的本次要求最好不加干涉,亡羊补牢更积极一些。

第二种情况:

礼品价格未超家庭约定则不予干涉。没有规定只是想当然认为贵重,请顺便立好规矩,今后再予以计较。如已超出约定,可以总量限制孩子今后的支出,本次要求有条件同意,然后完善家庭约定细则。

第三种情况:

如果自己有不信守承诺的把柄,就赶紧闭嘴吧。如果自己确实很严谨(有家规且守承诺),而孩子也是偶尔倔强,请一定好好和孩子聊聊这个礼物为什么非送不可,答应孩子能说服自己就准。这里面的细节问题请当事人自己多加重视,不在此处多言。

第四种情况:

可以鼓励孩子守信的行为,但需要告诉孩子不可以同时违背其他承诺。如果家里总是一笔糊涂账,遇事顾此失彼、双重标准或多重矛盾,那么此次偶尔信守承诺也没多少价值,倒更像是一种任性,不需要妥协。

第五种情况:

对这类家长无话可说,只是可怜这家的孩子。

其他情况:

根据孩子性格和平时言传身教,可以比较含蓄或直接地说出自己的一些顾虑和孩子不太清楚不曾留意的背景。一年级的孩子适当了解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有助于学会有选择性地交友以及有所顾忌地处世,但出发点不宜功利化,而是在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上近朱远墨。

其他情况无非也是这些基本原则的运用:

先有规矩,后有决断;先成习惯,后观效果;下不为例,既往不咎。

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想起一出是一出的,随时展示自己的家长权威,随时旧事重提包括一把屎一把尿之类,或随时补充具体而微的要求和规定。换句话说,不要让孩子为家长的考虑不周和教育无效埋单。

如果孩子的这个要求触动家长关注并思考上述相关问题,进而引发家庭教育实质性改善,那么这个钱花的太值了!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文具也没有几个钱不是?

解答完毕。


2019-09-19,倚塔


user avatar   rainy-sun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兔子YY 邀请。

一年级孩子,叫家长买文具送给同学

我想,最重要的还是了解买文具送给同学的原因

孩子说「已经答应同学了」坚持要买

既然已经答应了,那么为什么答应呢?

原因一,同学生日。

如果孩子答应的只是礼物,而没有说具体到底什么礼物或者文具,那么比较简单,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做一个礼物。孩子可以明白,祝福在心,不在礼物。自己做一张用心的贺卡一样能把祝福传达到。

如果孩子答应的很具体,具体到文具本身,那么可以问下孩子:这个文具你自己有钱买吗?如果有的话,你愿意买礼物送给同学,爸爸妈妈不多加干涉,但是如果没有,需要爸爸妈妈买的话,是否在答应之前应该先征求一下家长的意见呢?爸爸妈妈如果要拿走你的一本书,需要先经过你的同意。一是表达对你的尊重,二是爸爸妈妈也希望言而有信,不能答应了别人事后又说不行。认真对待承诺是一件特别值得肯定的事,但是,做出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承诺,同样是不负责任的。

退一万步,如果已经说好具体的东西了,那么如果家长事先又不知情,孩子就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去赚钱买文具当礼物。不能因为“已经答应别人”了而让家长不得不为了孩子不食言去买。

下面的几个diy礼物都是不错的主意。孩子自己做礼物,是孩子自己体会表达有意的最好方式。同时,礼物一定独一无二。

原因二,礼尚往来,收了同学的礼物。

如果是因为礼尚往来,需要问问孩子收了什么礼物。如果是价值比较高的物品,建议同对方家长沟通,并想办法说服孩子退回去。

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知乎的另一个问题,关于不等价的交换。

孩子对于自己物品的所有权是同父母共享的。支配的时候需要征求父母的意见。如果未经父母允许的赠与是不合适的。然而退回去为了避免伤及同学的感情,不妨考虑送一件自己做的小礼物给同学,同时问同学:“我能不能换一个你叠的小星星呢?我最喜欢那些小星星了!”

原因三,为了交朋友表示诚意。

如果是答应送文具给同学从而为了能交到朋友,那么这种时候是需要让孩子明白,朋友,是不能用礼物来换的。用礼物换来的朋友不是真的朋友,你换的来别人一样也能给你换走。

那么根据孩子答应的情况,可以采取同生日礼物一样的办法, diy或者自己赚钱买礼物。

原因四,为了表示感谢。

如果是因为同学曾经给过孩子特别的帮助,孩子想表达感谢。孩子的这种感恩的心思需要大加赞赏。有可能家长能从此处了解到,同学的帮助远不是一个小文具所有表达的。只是感恩一样是无价的,并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可以在同学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啊,又或者给同学做一张感谢卡啊。

如果孩子说同学真的很喜欢某个文具,那么同前面的生日礼物一样,孩子可以用做家务或者完成家庭任务来挣钱获取。


经历了这件事,不管最后是否用diy的礼物来替代了文具,还是孩子用劳动赚钱买了文具送给同学,需要同孩子明确的是,一个家,家庭成员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有什么事需要做出承诺,需要同家长商量。比如,放学在学校多玩15分钟,比如参加同学生日聚会,比如同学生日想送什么等等...

只有保持同家长畅通的交流,才能确保承诺能更好的兑现,才是真正实现在承诺的时候对自己,对家人和对他人负责。




  

相关话题

  有了孩子后,你会给他报很多兴趣班吗? 
  当六岁的孩子说「妈妈,我在学校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喜欢我」,身为妈妈,要怎么帮助孩子? 
  如何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说‘上’厕所,‘下’厨房呢」? 
  如果你成为父母了你要告诫孩子自私一点还是善良一点? 
  你愿意成为自己的孩子吗? 
  江西一女子多次用残忍手段杀害两岁亲生儿子,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现今只要不在家吃,外面都是边吃边交流,甚至还有专门谈事的饭局。现在对小孩要求「食不言」合适吗? 
  孩子爸爸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我不让他管孩子,这种做法对吗? 
  孩子因为名字老被小朋友起外号,回来哭的很伤心,要不要给孩子改名字? 
  宝宝发烧如何快速降下来?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两名中国游客在菲律宾潜水时气瓶被恶意关闭?
下一个讨论
我们的明天会不会更好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