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和不婚一样,有多方面原因,我来提供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也就是经济原因。
首先在结婚方面,男性的就业形态就会造成很大影响。红线是正规员工,黄线是非典型雇佣(蓝线是非典型雇佣里的零工),最后的绿线是无业。日本失业率不高,但非典型雇佣占比是40%,这辈子能转正规雇佣的几率也很低(具体数据和原因参考这个回答:什么是「低欲望社会」?为什么日本社会会进入这种状态?)结不起婚的首先就淘汰掉一批,结了婚之后敢不敢要孩子呢?
根据文科省的数据,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读公立,大学住自己家的话最低花费是800万日元,住宿舍或者租房就超1000万。
如果都读私立的话,最高2400万日元。这还只是一个,如果打算维持人口起码再生一个,那就翻倍。
而在2015年,日本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546万,中位数是427万。注意这是家庭数据,不是单人,而且是全年龄,也就是包括有钱的老年人阶层,20代和30代属于被平均了。日本那个高消费,有孩子的情况下这点钱是不够用的。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在30代需要供养两个孩子,收入必须超过650万才行。
所以不管一胎二胎,只要第一个孩子一上大学,家庭平均储蓄率就直接变负数,马上入不敷出。比较有意思的是只生一胎的在高中阶段其实就接近负数了,而二胎的反而能多撑一会,也算是一种幸存者偏差,说明收入不高的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第二胎。
没钱供孩子上大学怎么办?除了不婚,不生之外的第三个选择就是干脆不上大学。
这张图真是一目了然,双亲收入越高,进大学的比例越高,越低则去短大专科和直接就职的越多。教育对于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多说了,而因为贫穷导致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后果就是产生恶性循环的「世袭贫穷」,穷人的孩子越来越穷。
12年就有6分之1的儿童属于贫困儿童。
早在2006年就有过调查,为什么不多生孩子。65.9%的妻子说是太贵,注意这个数值又被平均了,40代回答没钱的只有54%,真正处于适合生育的25-29岁有83.5%表示没钱生孩子,30-34岁的78.7%没钱。
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只是不停在恶化而已。
参考:
因为罗琳对于金妮的着墨比较少,感觉就是第六部强拎出来凑数的…
看一下每一部对于金妮的描写
金妮在国王十字车站登场,表达了一个小粉丝对于哈利的崇拜。这个时候觉得还蛮可爱的。
金妮被描写成自尊心强,有点小内向,容易被忽悠,还有点笨的女孩。最后被带进了密室,哈利将她救出,还被蛇怪咬了。这一部中,金妮被带进密室之前,书中对于金妮的描写极少。我们只是事后知道金妮是在丽痕书店被卢修斯坑了,然后就被抓密室了。我们对于金妮在整个过程中的故事和心情一无所知。金妮感觉跟道具差不多。
如果我没记错,这一部金妮好像没有出现。如果说罗琳一开始就想好了金妮要跟哈利在一起,经过了第二部的英雄救美,第三部多给金妮一些笔墨不是更加顺畅吗?而第三部初登场的角色是秋张。这样一来,金妮更像道具了…
金妮出现在哈利和罗恩想找舞伴,但是她已经答应纳威了。从这一部开始,金妮开始变酷。我认为作者是准备提升她得戏份,也许会配给纳威之类的,那是还不一定是哈利。
金妮戏份变多。引荐了卢娜给三人组。各种换男朋友。加入DA。一起去了神秘事务所。这一部,金妮的人设变成了,善良,聪明,有个性,万人迷。讲真,这个弯转的太急了…毕竟在这之前金妮的情况基本都是一两笔带过。我们很难对她产生感情。在这一部,金妮的性格描写都比较符号化,远没有卢娜立体。而且卢娜跟哈利的精神交流非常多。我记得那个时候,哈利女朋友呼声最高的是卢娜。
金妮告诉我们她之所以一直换男友是为了引起哈利的注意……这不是渣女么……迪安招谁惹谁了……金妮更不招人喜欢了…然而这一次居然没有分手,就这么一直在一起了……
卢娜那么懂哈利,赫敏陪了哈利那么多年,然而哈利居然跟金妮了?而且一开始还是哈利突然发现金妮变好看了,突然嫉妒迪安了。纯肉欲啊…跟哈利波特全书的风格不一样啊…
一开始,哈利要走,金妮表达了支持。我觉得这是罗琳想要表达金妮比秋张更懂哈利吧。但是只是几段文字,怎么能扭转读者过去6本书的印象呢。怎么看都是临时硬凑的啊…
我们看着长大的哈利突然跟一个我们都不咋熟的人突然在一起。能喜欢才奇了怪了。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