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说专利申请的补助,其实是利大于弊的。
在补助出现之后,专利申请量多了很多,在旁人看来当然很多都是辣鸡,然而,从业久了就知道,专利的质量好与不好真的是个非常难以判断的东西。
比如说很多人看到实用新型就觉得一定是辣鸡,然而据我所知一些专利建设得非常好的企业非常爱做实用新型。人家的技术好吗,好,好到没准做个发明也能轻松授权,然而这个技术三五年就淘汰了,那还做发明干什么。有那两三年的时间不停答复审查意见,人家早围绕这个技术做出一百来个实用新型了,资助期满,这个技术差不多也该更新换代了。
又比如说拿一个实用新型去打侵权,针对这个情况通常的防守反击就是打无效了,来吧,论证涉案实用新型缺乏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注意,不是缺乏“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哦。
专利是什么,很多刚刚接触的人容易单纯地把专利当作一项技术来看待,有是有,然而这不是全部。专利是一种财产权,这意味着围绕这个财产权可以玩出很多花样。至于这个专利本身的技术究竟好还是不好,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我相信目前享受着资助政策的绝大多数专利并没有到这个份上,很多就是为了评个高新评个职称,乃至于凑个数。然而,评高新评职称,专利这个标准好歹也比其他一些标准客观一点。
事实上,这些申请量最大的作用,我认为是养活了一大批从业人员。
一个行业只有有足够多的从业者进来,才能够有所发展,无论在什么领域都是这样。有了需要处理的专利事务,企业就需要相应的负责人,事务所需要人手去处理。大学是不开专利学这种专业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靠一个又一个实践案例喂出来的。
在我从业的这几年间,也亲眼看到身边一个又一个接触过的企业inhouse从研发出身,一开始连申请号都不知道怎么看,到逐渐明白了专利制度的玩法,乃至于可以设计企业的专利布局。这些,都是被前些年那些在大家看来十分辣鸡的专利申请喂出来的。
冲量不冲质的阶段是必由之路,但事实上要转变也会十分地快,ip工作者这个行业正在逐渐形成,对于专利申请的理解也会不断刷新。
事实上,上海市的资助政策也反映了这种变化,比如说发明能够得到更多的资助,而且不仅仅限于官费,也包括代理费方面的资助。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资助政策和官费减缓政策是两回事,资助是地方财政出钱,所以各地的做法不太一样,我认为这方面上海是走得比较前面的)
绝大多数国内的企业在研发阶段可能都是没办法营收平衡的,所以我认为资助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资助的钱究竟给哪些项目,给到哪里,是可以深究的话题。希望资助政策可以给走出去的专利申请更多的扶持,毕竟这玩意儿,申请人一上来真的玩不起,也不会玩。
更何况,比起资助政策,审查部门很多简单粗暴的管理规定对于专利质量的影响大概更大一点吧。作为一个行政许可部门,工作人员都是用算kpi的形式,真真是有点逼良为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