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看明白这种纪录片的宣传意义在哪里。非洲黑叔叔估计没几个人看,国内这么多光棍看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宣传最重要的是导向,导向模糊了,这事肯定药丸。
跨国婚姻这事历来是不提倡也不反对的,给什么态度都不合适,现在这片放出来,到底闹哪样?
感谢我的朋友 身未死心未平 的大力支持,感谢我的朋友们 胡总马甲 猫眼看法国 三非反黑人 四月网提供素材。
在谈正题以前,首先让我们谈谈跟《我从非洲来》相关的一些话题。
一、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不可调和
从国家利益层面来说,非洲诸国、巴基斯坦都属于合作伙伴,要予以团结,这当然无可厚非。虽然近来频频有吃斋的猫这样雷人的外交官,让人怀疑这外gui交tian的水分到底有多大。但作为行外人,国家利益有其难处,这我们都能理解。
只是近些年宣传领域和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出于糊弄上级糊弄民众顺便讨好外国友人的目的,干的事就很过分了。 比如传谣甚久的汶川大地震巴铁捐帐篷、巴铁有法律侵犯中巴友谊罪云云,说的有鼻子有眼,可惜全都是假的。
国家层面的国家利益,仅仅限于国家之间的关系,仅仅限于国家之间的关系,仅仅限于国家之间的关系!重要的事说三遍。 它与你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很遥远。 当你怀着美好天真的梦想去以你的幻想来和这个现实打交道,会支付高昂的代价。
而那些鼓吹忽悠的人,绝不会为你的代价哪怕多说一句,依旧致力于服务国际友人的崇高名望。
作为个人当然和国家密不可分。我们人正常人也都希望国家富强,但请不要让个人为国家利益付出不该有的牺牲。 国家层面的事,不该有国民背负这般本不该有的代价。 你可以保持沉默不开口,我们都能理解不得已的苦衷;但请你不要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诸宸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
二、黑人的形象
评论里有不少优越感爆棚的理中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挥舞旗帜,仿佛不赞成中国女性嫁给黑人,就是种族主义者,就是找不到老婆的光棍。但我们真的只是因为这样就对黑人有反感吗?
还是让我们来举点例子吧,不黑不吹。
黑人犯罪率高,并不是一种臆想和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歧视,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
很多人觉得自己条件很好,不愁找不到老婆。所以不用担心黑人来抢老婆。这当然不错,但你怕不怕出门倒垃圾被人直接杀掉,就为了抢几百块钱?
这样的事还真不是个例,犯罪率数据就放在这里。还有强奸案,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三、黑人与中国人(及华裔)的关系
刨去上面的枪击案,还有些别的有趣的事。
华人何其无辜?黑人与白人冲突的结果,居然是暴乱的黑人去烧杀掳掠当地的华人? 其实他们本来的所谓抗议,也不过是一场借着反种族歧视口号的暴力狂欢吧?
这三张图里这位詹姆斯钱多多,更是很好的代表了很多黑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讽刺的事,这样的人还能被中国的媒体拿过来当宝贝。
我当然不是说在中国的黑人个个不堪入目,但很多电视台的“宝贝”,恰好都是如此这般,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四、黑人的自卑与敏感
我们都知道往往落后和有心理疾病的人更易怒、更敏感,他们的敏感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掩饰自卑。"black lif matter"已经成为了西方的政治正确,这可以理解。毕竟欧美搞过贩奴和殖民地贸易,有历史旧账。
但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亏欠过黑人什么。一些人的黑命贵情节就比较奇特了。
我只要觉得你歧视我,我就可以自己制造矛盾,为非作歹。砸店也好,暴乱也好,都是你活该,谁让你惹我呢? 包括黑人在内的很多群体,这种高敏背后绝非是追求平等和反歧视。他们追求的只是一种高人一等的特权,为所欲为的“自由”罢了。
美剧里可以各种自嘲的把人称之为 whtie trash(白色垃圾,原意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这里指没钱的白种人,引申义为垃圾白人),但有谁敢在美剧里提到Negro?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同文化和群体的冲突和交流都是常态,但单方面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那么“尊重”也就不再是尊重的意思了。
五、何谓融合
不同文化、民族直接的融合是一种常态。然而,和教科书上轻描淡写的“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通过狼牙棒、长弓和屠刀)类似,《我从非洲来》里的融合,也颇为有趣。
第二集的三个案例,全部都是非洲男黑人娶中国女人做老婆,全部都是。
第二个案例,毛里塔尼亚黑人。婚后一年回来三天,结婚七年聚少离多,央视给的理由是该黑人"正在创业。"嗯,他一定是效仿大禹,过家门而不入,好样的!什么?你问他有何成果?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包容,要包容啊!
第三个案例,苏丹黑人MSL。视频中中国女孩婚后戴起了头巾,央视还以责怪的语气描述女方父母"尽管两人已经有了孩子,女方父母还是坚决不承认这段婚姻。态度决绝,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原因是因为赞恩是个外国人,而彼此缺少沟通。"我们且不说嫁了以后自己直接绿了的生殖传教的必然结果。女方父母真的仅仅是因为他是个外国人,就拒绝认可他?央视你这春秋笔法,倒有九分功力了。
这就是央视精心筛选的案例。抛开文化层面的冲突来谈,为什么全部都是黑人男性娶中国女性?我有一种王婆给人拉皮条的错觉。 这片子不愧是拍给三十多个非洲国家看的。人家黑人男青年一看,中国好啊,啥都帮忙。自己啥也干不带过去了好吃好喝还有漂亮老婆。央视你这是拍的白左造福黑人指南?
假如真正的是睦邻友好族群关系融洽,有来也当有往。不仅要拍黑人男性娶中国女性,还应当拍中国男性娶黑人女性。 不仅要你主动跑去仰慕别人,别人也应当主动汉化,然而这部片子并没有表现出这种价值观。
客人和主人之间,当然有所不同。假如客人为所欲为,凌驾于主人之上,那么显然是恶客了。假如要做一家人,还要分高低贵贱我能你不能,这显然也有些不对。恐怕是家人之名,行主奴之实了。
这里插一个范例。
同样是汉俄混血,为什么彼得洛夫一家完全汉化了,而兰松山却忧心忡忡于俄罗斯族的慢慢融合?这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前者,是少数族群面对强势主流时候的正常抉择;而后者,就有趣多了。
自我主动汉化(中国化)有两个重要原因:1、汉化(中国化)可以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认可,不再被视为异类。对于化解族群矛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汉化(中国化)确实存在更接近文明、提升生活质量等诸多好处。
然而这种自然的汉化(中国化)融合,自改革开放后已不多见。我爸这一代的二转子(对混血儿的称呼,略带贬义)都当自己是汉人,我这一代的混血儿近乎没有认可自己身上的汉族血液的。而下一代人,又会如何呢?
自我们这一代开始,自然而然的民族融合真正走向了终点。当混血的后代不再认可自己身上汉族那一半,民族关系又怎么可能融洽?生而高贵,如此罢了。未来几十年,只怕好戏还在后面。
国内的族群融合尚且困难重重,中非的问题,只怕更加难以调和。
六、和丹
首先是某些人拿来作为精英范例的和丹。很多人说,你看,浙大的博士,这样的黑人精英总不会是你的说的低素质人口了吧如何如何。
然而央视捧出来的浙大传播博士和丹,恐怕也未必真如某些人想象的那般美好。
上三张图来自BBC,下面这张是国内媒体。 可叹央视和很多人,又被收割了一波智商税。到头来别人两头卖好,左右逢源,还要笑你是个听两句好话就飘飘然的暴发户。类似的现象屡屡发生。捧出来的角儿,人家偏偏不认你这份情谊,可以说十分尴尬了。
七、写在最后
其实我对《我对非洲来》这种题材,倒不是大力不满。恰好相反,我是十分赞成类似题材在国内播出的。多放映一些类似题材,有助于国内某些人群认清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前面截图那几位)。
你觉得你自己算是个高素质新时代男性,不愁找不到老婆,不怕人抢是吧?你总归会有老婆女儿,你怕不怕他们哪天遭遇无妄之灾? 觉得事不关己站在自以为的道德制高点指点江山的,可以说十分有趣了。
我们不搞种族歧视,但我们要承认客观事实。黑人犯罪率高,就是犯罪率高。数据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你非要替别人洗地,说他们都是好人。别人听了你的虚假谎话,不加防备结果出了事,这责任你能承担吗?
这简直和狗粉对城市管理机构扑杀流浪狗大放厥词,却对流浪狗每年都在咬伤行人视而不见一样,毫无逻辑。
对于国家和一些有影响力的个人,我希望你们能真正明白国家利益和个人理由有所区别。别拿平民的鲜血,去染你的红顶子。
我们不搞种族歧视,但是我们希望能得到相对的公平。而形式上的公平都没有,哪儿来相对的公平?
当大多数人兀自麻木无知的时候,我乐于见到《我从非洲来》这类题材大量上映。它能更好的让你明白:原来,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原来,我们,终究只是我们;原来我们的是你们的,你们的还是你们的。这个世界,毕竟不如你想象的那般善良美好。
然而,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的世界。人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动物,尤其是同类。鬼子可怕吗?可怕。但比鬼子更可怕更凶残的,是二鬼子。
我当然希望中国人与外国人能和睦相处、互利互惠,但这必须要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一切都是空谈。任何脱离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友谊,都不过是空谈。 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有一天我们把外国人仅仅当成外国人,而不再是无条件无保留的外宾是外国友人是yang da ren的时候,中国人才算是真正有了自信。 中国很大,中国很好客,但中国并不需要yang la ji。也请大家,不要看轻了自己。
延伸阅读: 刘冀:爸妈不同意我的黑人男朋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