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北京高考哪占便宜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这种月经话题没打算再掺和,不过看到一个高赞回答倒是把我惊到了。

北交大在北京也算是还可以的211院校了,在北京的录取分也还算凑合。

在北京考上北交大,需要什么水平?按照最近几年的数据,大约录取位次在3000~4000名左右,按照北京3.5万理科考生的规模计算,大约是8%~12%左右的水平。

再说这个故事里的神奇班级。

取之前较早的数据,按2014年的数据来算,河北的一本上线率是15%。(2020年已经到22%了)假如说在河北,一个班55多个人,只有不到10个(算他8个人)能上一本线的话,一本率刚好是15%左右,与河北省的一本率基本一致。

从正常的逻辑上说,一个只有个位数一本上线的班级,不可能所有人都上本科吧?哪怕是在今天,能达到100%本科上线率的班级,都得是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而这种班级又绝对不可能只有个位数的人能上一本。

我就算他是在古早的2005年去的河北,那个时候河北的一本率还很低。而当年河北的三本线是文科416,理科380。

我就假设他们这个班牛逼到所有人都能上本科,那比班里最后一名的成绩还要低100多分,那基本就是两三百分左右的水平了。

现在的问题是,你相不相信一个河北考试只能考两三百分的考生,到了北京能考到600多分?

你要跟我说河北的普通高中能牛逼到虽然一个班只有个位数的人能上一本,但剩下的所有人最次都能上个二本,那这种学校麻烦告诉我是哪个。

在我眼里这已经算是科幻故事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说你认为让河北有北京的录取率,人人都能上北交大的话,也是有点瞎了心了。

我就算京津冀统一高考,北京、天津的考生全都排到最后,你至少也得考进前10%才有资格选北交大吧?但一个一本率就15%的地方,那些连一本线都没过的人,怎么就觉得只要放开了考,自己就也能上北交大了?

北京高考有比较大的优势,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用一个不太严谨的类比来说,就是如果你在河南、山东这种地方能考上好一些的大专,到北京来可以上个差一些的二本;在河南、山东能上普通二本,在北京可以上个稍好的一本;能在外地考个普通双非,北京可以考个中下游的211;在外地能考个普通或好些的211,在北京可以上普通985。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

要说一个在河北只能考200分的大专生到了北京能上北交大这种211,已经可以算是恐怖故事了。而编这种耸人听闻的故事,还能有这么多赞,就属实是个笑话了。

还有大聪明拿出当年全国统一高考的时候,北京的重点线比很多省份的本科线都低来说事,说当年北京的分数在别的省份只能上专科。

这的确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事实,但问题是这人说的是北京交大。

北京交大的录取分数线在全国统一高考的时候,也要600分左右。如果一个人的成绩比班里倒数第一都低100多分,然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居然可以考到600分。那就意味着这个牛逼的班级,高考时的最低分应该也要700吧?

一个班,50多个人,最低分700,这都是全员清北的神仙。怎么就只有不到10个人上一本线了?


最后说对某些傻逼说几句话:

北京的高考优势的确存在,你说北京录取率高不公平,可以。你说河北的学生更辛苦,也没问题。

但现在的趋势,是有些人直接把河北考生吹成神,大有在河北拉个落榜生来到北京就能上211的架势。

你他妈的也不用在评论区里跟着了魔一样叨逼叨什么“要不就全国统一卷”之类的屁话,我又不管教育部。

至于拿什么“啊,每年分数线不一样的”当理由的傻逼,你以为我没高考过?

高考每年的高分上下浮动个几十分正常,什么时候低分也有这么大浮动了?一个普通高中普通班级里,最后几个人能考到的什么分数你心里没数?

还特娘的“我们班最低分也500多”。一个50多人、最低分500多的班,最后就个位数上一本的,你当我高中没学过概率分布?你跟我说哪个高中的哪个班,最后一名500多分,只有个位数上一本的?

我在这儿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想说这事特么的一眼假。

你要说一个河北能上二本的人到北京能上个末流211,我信。

你说一个河北能考500分的人,到北京能轻松考到600,我也信。

但你要说一个在河北考200多分的人,换到北京卷能轻松破600,那我信不信已经不重要了。你也别犹豫了,赶紧去北京。反正一个200多分的大专生到了北京就能上北交大,你就是砸锅卖铁在北京落户也值。

如果有这个需要,我帮你找代办也没问题。


user avatar   tian-tia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笑死了。北京有个北京卷。我们当年高考之前复习。都是不做的。因为太简单了。跟我们会考的试卷差不多。

如果你说不占便宜。那就你向政府请愿考全国一卷。试试呗?

北京卷有什么秘密呢?不仅试卷简单。而且判卷宽松。所以好像自己考了很高。我都笑掉大牙了。

我当年高考之前。我们班来了一个高考移民。她妈认为河北管得严。就让他在这学习一下。可想而知吧。比我们班倒数第一名。还差一百分。最后去北京高考。看到哪里了呢?北京交通大学。我们班一本有几个呢?不超过十个。我们班五十多人

所以应该这么说。北京市拔尖的人。考上清华的人。确实优秀。而且是德智体美劳。都优秀。不是考试机器

但是放到其他省市。我觉得真不一定能清北。那清北以下的呢?水分有多大?


user avatar   a-mo-xi-lin-69-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评论区这么多北京人破防了开始嘲笑别人酸,说有本事你也生北京啊,我说一句:利益相关,天津户口!论孩子考学我不至于酸你们。

北京天津等地考生就是占了便宜,别扯什么综合素质高,智商高,理所当然录取率更高这种鬼话。

占便宜就是占便宜了,连承认这点的勇气都没有。还反过来嘲笑被不公的制度区别对待的人。

————————————————————

哪占便宜了?录取率看不懂是吗?卷子简单心里没数是吗?分数线看似高了点,你做做全国卷,看看自己什么水平,看看在其他省份有学上吗不就得了?这么难吗?

还有鼓吹北京人少,竞赛跟一个省不相上下,所以平均智商更高的...我看说这个话的人智商就高不到哪去。高考大省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玩竞赛,因为普通省份的学生根本没有退路,大多数学校也不会开展竞赛。全省也就那俩仨明星学校玩一玩,也不会像北京那么专业。其他城市的学校压根碰都不碰。弄一个门槛高,学习成本高的考试来说明普通北京考生智商高于其他省份,简直可笑。最简单的不如弄一个报名费五万的考试,你会发现越富裕的地区孩子智商越高。


user avatar   hong-hong-77-16-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湖南人。


高考前我们老师讲了这么一段话:


“同学们,马上就要高考了。大题、难题就不要再做了,把错题看一看就可以了。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过度紧张。如果还想刷题的同学可以拿北京的真题卷做一做,放松一下。最后,祝大家高考顺利,取得好成绩,放学!”(大手一挥)


(全场欢呼~)


user avatar   si-you-qi-fen-zhi-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搞错重点了。

北京高考最大的优势不是考清华北大。

而是考普通985和211,以及一众普通本科优势太大了。

北京有8所985,和20所左右的211,还有一众本科学校,以及许许多多行业强势学校,例如外交学院,还有北影、中国音乐学院。

这些学校才是北京高考的优势所在,大部分人是考不上清华北大的,本科和211才是普通人奋斗的目标,而对于北京考生来说,他们考不上985,还有211可选,考不上211,还有普通本科可选,

就拿对外经贸大学来说,它是教育部直属的211,你可以看看它在北京招生的人数和其它省份的差距。北京的学生又少,招的人又多,一个这样的211,北京学生可以比其它省份多进几百人,20个左右的211,就是多录取几千人。

这可是多了几千人的名额啊,北京总共参加高考的也就是5万多人,加上本来正常的比例,这就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

这是我查到的北京985和211录取率,可以看出北京的考生的优势是极大的,而且他们上的985和211大部分还是北京地区的,这一方面又占了很大的优势。

总的来说,北京高考就是要比其它地方爽。北京考生感谢自己爹妈就行了,就不要出来喊着你们没有占便宜了,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user avatar   li-zhi-yuan-70-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麻了,看了下问题日志,居然是18年的匿名问题。

提问者别有用心,散了吧


这种问题还用辩吗,查查哪个省打击高考移民最严格就知道了。

我不用查都能想出来,山东河南河北查高考移民一定是走走过场。北京天津上海内蒙甘肃西藏这种,才是真刀真枪的往死了查的。


user avatar   cai-xu-kun-81-64-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4.14补充两条。

看到一条觉得我看不起外地人的。我全篇没有提外地学生一个字,能够让您感到冒犯的恐怕只有您内心的自卑了。

还有,没几个真正的北京考生会在网上天天高强度找人对线秀优越感,哪来那么多时间啊,高考都没几天了。北京考大学容易又不是大学包分配,该卷害得卷,该刷害得刷。

今天的知乎看到这里,写题去。

北京学生,你们口中的地道人,如今高三,我觉得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了。

先说观点,哪都占便宜,没必要得了便宜还卖乖。至于北京的哪些优势其实高赞都分析的差不多了,我这里稍微补一点吧。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少学校多,我妈河南那边全省没有985院校,北京学院路一条有多少,只怕比很多省份全省的优质院校都多,而这些院校不可避免的有招生本地倾向性,任何院校都有。只是北京高校太多了,所以导致京内院校普遍分会比较低。

至于北京卷简单这件事,北京除了英语之外别的难度都在平均水平之下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我目前北京卷稳定130+,做全国甲卷130就很难了,全国卷的导数和选填难度确实让北京学生很绝望。插一句题外话,在高考文理不分科的地方,也就是新高考卷的数学要简单上不少。但是,这并不是北京的优势,高考是按照排名招生的,也就是说,卷子简单和难只和分数线挂钩,和你能考上什么大学没有任何关系。人口越多的地方卷子会越难,是为了区分度,方便把学生进行分层,北京考生人少,自然也就不需要这么高的难度。

总而言之,北京考生就是高招人上人,网络人下人,所以我看到那些口诛笔伐北京考生的也并不会生气,高考平等的路还有很远要走。

同样,不光是北京如此,天津,和一些偏远的省份分数也偏低。对于备考的考生而言,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与其花大量的精力在网上和一些所谓北京人对线不如好好静下心写两套卷子。

最后,高考加油。


user avatar   tian-cai-gua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别,咱们洗地可以,敬业一点,别胡乱洗行不?

以前北京孩子培养模式强,综合素质高的理论站不住脚了。又开始捧新北京人的后代,说他们是学霸、富豪、精英的后代所以能力强,拉新的同盟了?

回答不多,妖怪不少。有些说来了北京军备竞赛残酷觉得后悔的,您回原籍去啊?迁入北京户口难,迁出去还不方便吗?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劝别人回地方上,自己则死乞白咧的赖在北京不肯走。

您图什么呀?搁这儿演聊斋呢?

还有个开头举例说重点班的30名比普通班的10名难考的(以此证明北京录取名额多,但是考北京的前30%比山东的前10%难),这不胡扯吗?重点班和普通班本来就是按成绩分的啊,你重点班最差一名也有普通班尖子生的水平啊!你是想说北京和山东的考生是按照成绩划分户籍的?

就这逻辑思维能力,也敢出来洗地?知道自己为什么替人洗地没稿费吗?

吐槽完毕,说说我的观点吧。这些洗地的人说的是不是事实?虽然他们添油加醋,但是确实部分存在,但是,即使存在,这也并不是决定哪里高考难的根本性因素。

他们能证明的,仅仅是北京高考没他们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是白痴也能上大学,考上清北的也挺优秀,也得努力。

但是我们论证的是什么?是“北京和山东到底哪里高考难”。而不是“北京高考有没有部分人们认为的那么简单。”

其实我可以理解他们:以前他们觉得北京高考的难度是30分,家里是100分。来了北京发现还是得拼,还是得拼到70分,所以不能接受别人认为自己或者后代在北京高考占了便宜,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代只有30分的水平,所以就转而去为北京考生站台。

屁股决定脑袋,而且带着阿Q的精神胜利法“北京人家只占了我30分的便宜,并不是70分,这多么令人感动啊!多么公平啊!”

但是,占多少便宜也是占便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都是瞎扯。试图来论证北京不是“最”占便宜的,来掩盖北京占了便宜这个事实,这种论证非常拙劣。

事实上,人类后代的能力是向均值回归的,而不是持续向上或向下突破。举个例子,人民大学父母的孩子,大概率光凭借高考是很难超过人大的(不说资源和其他,只说当时父母最优秀能力的传承)。而二本考生的后代,超过二本的概率就要大的多。

首富的儿子,大概率只能当个富二代而上不了富豪榜。市长的儿子,大概率当不了市长。爷爷是市长,父亲是处长,孙子辈很普通的例子,我也见过,全国几百个市长,这是大概率事件。(不否认他们后代会因为父母的资源过的很好,但是他们大概率超不过父母的成就)

因此,并不是北京人里面加上10%的外地学霸父母,就增加了10%的学霸考生。尤其放到千万上亿级别的大省里来说,这点数量影响微乎其微,并不是山东有一批学霸留在了北京,山东人的后代学习能力就下降了。

所以,北京高考是简单,因为录取率放在那里,这个谁也不用洗,也洗不掉。至于你在北京能不能上清北,那你得拼。但是想上个一般的大学,你比人口大省的考生轻松的多的多,性价比也高得多的多(因为你在北京普通大学毕业能得到的就业的机会,可比山东同档次的大学能就业的机会和质量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人们为什么来一线,清北考生是指望自己的孩子来北京还能上清北么?从子女教育的角度,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一线就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子女假如不能如自己一样学霸一样卷王(这是大概率),起码还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上个大学。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时注意对比一下下图,自我评估一下。欢迎上层评论,底层次评论我就无视了

—————————————————

看了这么多单纯发泄情绪的无意义回答,本来还想客观讲讲道理,现在看来,算了,一句话:

半分便宜没占~~

咋地?hh(长文预警,情绪略有激动,以下讨论仅限于985级别往上,(普通211,普通一本这个级别,不清楚,可能有简单吧,不在这个分数段不了解没有发言权)想喷,咱全看完再喷,内含所有主流对北京高考意见的回应,之后看评论区补充回答

一 , 清北(及其他985招生数量的的合理性):您说清北是国家的,好,没错啊,北京市政府没支持?支持了多少亿?这些钱不是出在北京纳税人上?在北京市的高校,多招点人天经地义。浙大浙江招的不多?南大东南江苏招的不多?武大武二湖北招的不多?山大海洋山东招的不多?复旦交大上海招的不多?天大南开天津招的不多?以上这些学校在本省招的比北京 “清北人师航”招生总数加一块(不到1500人)都还多呢 ,它们就不是国家的?北京是学校多,可那么多学校招生人数还比不上一些地方一个学校招的人。真逗,别地儿不说,就到北京这儿成不公平了。一个个都卡线上清北不成?以上这些例子里,有大省,有小省,但无一例外,本省学校在本地都招收了超大量的生源。(别总拿河南河北这种一个985没有的的举个例,我承认你们比较惨)

有人说:啊,我也愿意交钱供呀,咋不把学校搬到我这呢?兄弟,你以为只是简单多了点钱的问题吗?还有很多隐形的成本。你愿意拿可以买别墅的钱去住90年代的板楼老破小吗?你愿意小时候就每天坐俩小时地铁去上课外班吗只为卷进那几所中学小学?这都是在北京高考的代价。您一边过着小城市的田园生活,一边又想要超一线的教育资源,想啥呢?

清北各种在北京才招500多人(我们那届是),多吗?照我看,太少了,真是已经给外地占了大便宜了,还得寸进尺一直揪着北京喷,得了便宜还卖乖呗。像华五,每个学校就给北京20个名额左右。清北给其他省怎么也100来个吧,多大方!真真是给多了!就应该学习一下上海,清北招他个1500人,再或者学学浙大,招他个全校一半名额,这tmd才叫公平嘛,要这么招的话,我也清北了。各位,咱就看看,放眼全国无论大省小省,哪有像清北一样,身为本市(本省)旗舰大学,在本市才招这么点儿人的?北京大学北京学生人数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合理吗?由此观之,北京考生吃亏吃大了,已实属于无私奉献了!诶诶,您外省考生、咱可别得寸进尺!

真的是,一说的好像什么人到了北京都清北了。我毫不夸大地讲,您在您省如果没个复交水平,甭管您啥大省,来北京清北绝对没戏。(也不是说你复交来北京就一定清北了)我没考上清北,高考超常发挥去了某华五(平时就是北航北理的分)。纵使如此,考的再拉跨也有年级中位水平。照理说,我要垫底才对呀,你看北京又简单,我又不努力,我还菜,还是超常发挥,是吧?各个省啥水平也不是没见过。普遍来讲就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超级中学学生素质整体较好,也不是说你是“大省”,他是所谓“简单省”,你就比他强了。

二, 试卷难度问题:至于北京那考题,诶,咱别整天只盯着数学行吗?数学是简单,难道我们就不觉得简单吗?就您nb,觉得简单?xs、谁不能考个130、140呢?再说,难道高考只考数学不成?咱不说江浙这种个例,就说全国卷,够有普遍性吧,近三年除了数学(也许+ 物理)之外其他科,哪个比北京难了?天天说啥北京卷呀,都用来涨自信的呀,一做全满分啊,呵呵,还就实话告诉你,就全国卷那英语生物化学,简单的都懒得吐槽。一卷也就罢了,由于数学的缘故尚且说与北京卷难度上有来有回吧,二卷三卷,那题质量,高中连留个作业练手都不屑于去做,浪费时间。

三,“按比例录取论”的荒谬性。不是,不会真以为一堆毫无竞争力的人给你充个几十万分母,您就真觉得自己考个全省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了,就人中龙凤,百里挑一,只是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吧? 北京看起来985录取比例大,无非是少了很多无谓的,毫无竞争力分母。如果各位看官有兴趣,再去搜搜每个省高考低于400分,低于500分的人数、比例,那么结论就很明显了。(如果你就是分母,那恕我冒犯了)君不见某些大省高考十几万人不到400分,上了500分都前百分之二十了,你说你考了4、500分,超过了几十万人,你真感觉很光荣吗?

四,顶尖学生的实力问题:此外,既然前提已经说了 仅讨论985层次以上” ,我可以很确定地说,对于每个省的顶端水平,再来用全省百之几来衡量,毫无意义,无非是自我感动自我安慰罢了。到了这个分段,你所谓的录取率是 “百分之一,还是百分之零点一”,只不过是取决于您省有多少人给您充分母罢了。每个省情况不同,你省前百分之一,到了我市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真正有意义只是全省绝对排名比方说,北京市全市500名,和河南省全省500名,一个全市百分之一,一个全省万分之五,但是你觉得二者难度如何?难道你天真的认为后者来了北京就能保持一样的排名比例嘛?全市前30?吊打rdf实验班那群从小拼到大的鸡娃?还是在您心中,北京学生都是纨绔子弟,吃喝嫖赌不思上进?我毫不夸张地讲,北京最顶尖那部分人从小到大所吃过的苦比你所谓渲染的那点高中刷题竞赛,不知道高到哪去了。再加上家庭氛围和经济实力的加成,实力是很恐怖的。即便分别在两省各算各的,若保持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情况,背景等),二者哪个更难达成甚至都不好说!

五,苦情卖惨类:还有一套经典的说辞,类似如:我们县里高中刷题如何如何艰苦,师资、硬件设施如何如何差,啥活动没有,然而北京啥rdf,bdf,四中等怎么怎么光鲜亮丽,老师都是清北的,各种素质教育” ,在加之夸张的细节描写,自我意淫以及苦情卖惨,说的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站在弱势方的道德高点,再加一句“何不食肉糜”,以此论证北京教育资源好进而得出北京简单占便宜不公平的结论。眼熟不?这便是典型的错位比较。你凭什么拿你们市县的一个普高去对标北京市最好的超级中学呢?要比,也应该拿像 成都七中,南外,雅礼中学,上中这些去对标吧?以上这些这些,真的比北京那些学校条件差嘛?不见得吧!拿你的下等马去比较北京的上等马,进而论证比赛不公平,何其荒谬!真要比,也可以,多去关注一下北京郊区(密云,大兴,平谷等等)普高(哪怕是重点),你看看师资,条件,一本率,和您县里的情况相比,有何明显优势吗?还不也是出不了一个清北,能上211就很不错了,本科率也就5、60的样子。

六, 关于用北京卷的历史因素: 拜托,那都什么年代的事儿了。你觉得2000年左右的北京考生和2020年左右的考生来源背景质量能一样吗?假设18岁高考, 那2000年高考那代人往回退差不多80年初生人,那时候连中关村还都没建起来呢,如今全国闻名的教育重镇海淀区,那时候还是大片庄稼地!那时候的北京,二环三环以外基本还很村,那时候的北京人,以老北京,干部大院子弟等为主,当然竞争力差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量外来人口入京落户,北京逐渐成为了全国人才资源的最大聚集地,如今海淀区的考生,大部分的都是二代三代移民,正儿八经的老北京早就不是主流。伴随着海淀区的兴起,大量课外班的成立(如今双减砍了一大半),北京市竞争压力早已今时不同往日。看人民日报尚且知道不能看合订本,何况对于近40年飞速发展的大都市呢?至于为什么现在不用全国卷,大哥,这是我等普通老百姓能决定的吗?您找教委,要是能说服他改用全国卷,我举双手双脚同意,ok?

七, 毫无意义废话型反驳: 典型例子:你不觉得北京简单,那你为啥不敢去xx省高考呢?废话,难不成要求我就为了证明一个无聊的争论,居家搬迁异地不成?这种问题就是典型的明知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实现,就硬问,看似有理,实则愚蠢。问这种问题的人,要是真的这么想搬家,我有一计,您举家移民非洲、或者东南亚也行,用第三世界外国友人身份申请清北,岂不是有手就行,现在这么简单的考清北的方式摆在您眼前,您怎么不去?这样是不是也可以说明您省比非洲更考清北好考啊,hhhh,原来网上盛传外国人好上清北是误会了呢。

八, 对比对象问题:比较占不占便宜,是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而不是跟最难,最惨水平相比。好比你买东西,和最贵的相比,什么都是便宜的。但是你不能因为你自己买的最贵,就不允许其他任何人说自己买的东西贵,只能说便宜。同理,拿最难的省份来和北京对比论证北京高考占便宜,显然是不成立的。照这个逻辑,全国30多个省份都在占便宜了。河南河北全省无985,确实比较惨,这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倚惨卖惨,倚难卖难,生怕谁不知道自己的不容易,再去把别人鄙视一番,彰显自身的伟岸,这实在令人讨厌。实话实说,开始听到这类抱怨可能还同情一下,结果tmd天天说,就tm跟那祥林嫂一样,最后谁还会care?无非是笑其可悲罢了。

九,北京考生能占用的资源:咱们算一笔账,假设清北两校一共在京只招150人,让出350人吧,来,每省均摊一下,差不多每省多10个名额。假设把这10个名额全放在统招,请问您是清北差一分压线吗?怨气这么重?好,人大在京差不多不到300人吧,让出200个,够大方吧,全国均摊一下,每个省多6个;北航,不算飞行员特招,一共招差不多200出头吧,让出一百个名额,均摊一下每个省多招3人,截止到现在,清北人航北京四校加一块,每个省一共多了20个名额。您掂量掂量,由于这些名额您就又够上以上以上哪所了?您考不上哪所又是因为北京考生导致的呢?都是差一分压线,这么巧的吗???我敢说99.99%的外省考生,不会因为北京的招生情况吃一点亏。且不说京外985在京招生几乎都不超过30人 (像中科大,在京就招十个出头),单是后面的北师大北理农大,在全国很多省份,尤其是南方,比北京还好考,咱就大方点,不深究了。(北师在南方分数线并不高,而北京与北航相似)

十, 其他常见逻辑谬误:1,举个例:典型情况如:大学里有个北京的谁谁谁,特别菜。(那哪个省我都可以找出大学里特别菜的) 2, 列出几年前“清华优秀毕业生比例”北京在全国排名偏下:北京学生在清北的绝对人数多,绝对人数多很可能导致类似比例下降。比如在SJTU,每年优秀毕业生北京能有3、4个,但是SJTU在京一共就招十几个,这么一看百分之二三十,比例极高呢还。 3,这条之前说过,但是估计有人会在刚刚 “北京清北绝对人数多“上做文章,再重申一遍,不是所有人都卡线清北, 北京清北招的相对较多,不等于北京考985好考,不等于北京高考占便宜,ok?这好比不能因为说湖北考武大好考就说湖北占便宜一样。 4,传谣言:经典400分上清北论,谁信谁可以进厂了,不送。

最后,就我观察,高考过了都几年了还天天比这个省难那个省简单的,都是些鲁塞屌丝,只能把自己的不如意怪在政策上,意淫自己 “如果xxx,就能xxx”。真正nb的人都该搞科研搞科研,该实习实习,没有人天天揪着个高考还比来比去。上了大学2、3年后还天天想着高考的,属于什么情况咱就不多说了。放心,来北京nb的人也许有更好的资源,更上一层楼,该是loser还是loser,诸位不必想太多,徒增“求不得”之烦恼。

综上所述,985级别往上,北京没占一点便宜,反而为了全国教育的公平做出了极大牺牲。舍己为人,天下之大德。天天比这喷那的朋友们,长点心吧,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话,应该送给你们。北京的朋友们,一定要有自信,你们没占任何便宜!不欠别的省一分钱!只要是正儿八经考上的清北,985,就tmd是因为你nb!北京简单论,北京占便宜论,无非是外省失利考生用来打压pua北京考生以满足自身可悲自尊心的的一种拙劣手段罢了,切莫放在心中。

话就撂这了,各位若还要寻愁觅恨,庸人自扰,那就评论区随便喷吧。hhh


user avatar   di-zhong-di-70-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6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全国一张卷,机测,北京分数线最高。北大自招全国统一划线,北京录取占全国14%。北大教授孙东东说,如果不是压缩北京的名额,北京占比会达到20%。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到内地招生,当年该学校在内地选择了21个省份。孙东东告诉记者,当时他请该校教务长评价一下内地哪些省份生源质量好?“他毫不犹豫地说出京沪江浙川,这让我很惊讶。”


五大学科竞赛全国统考,北京、上海的金牌数量远超很多高考大省,而考生人数不到一个省的十分之一。2005年卫生部测试各省8-10岁儿童智商,北京平均114.1,全国平均才103.4,因为现在的北京家长的主力是从90年代末开始在北京落户的考一代,孩子是考二代。考一代就是从外省考到大城市的重点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安家落户的精英。每年全国50%的清北毕业生和20%的985毕业生留在北京,还有十几万海归,每年十几万人落户北京,而北京每年只提供全国10%的清北和1.5%的985名额,所以大多数的考二代相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都要遭遇学历滑坡,这倒不是因为“基因的均值回归”,而是典型的资源锁死下的内卷!详情请见《人才高地的残酷竞争,北京家长的集体焦虑》,该文作者塞冬是从贵州考上的北大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京,他的妻子是云南某地级市的理科状元,而他们夫妻觉得孩子将来在北京能考上贵州大学就不错了。

北大里面已经没有四代以上的老北京土著了,三代的都很少。jyb规定部属高校本地生源比例不超过30%,而北京只有5%,还疯狂减招。

即使北京好大学多,也不管用。北京的华五人录取率远低于上海和浙江,更不用说杭州和宁波。


985录取率,北京低于天津、上海以及至少一半的省会城市,211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也是如此,


至于二本、三本和专科录取率,比好多省都低,更不用说省会。

因为全省有大量穷人充当分母,而京津沪没有这样的分母。京津沪汇聚了全国的精英,而省会也集中了全省的精英,所以就应该拿省会城市和京津沪比升学率。重庆由于城镇化率低,所以人口结构更接近一个省,所以可以和全省比升学率,不需和省会比。如果非要拿京津沪和一个省比,应该比的是录取名额的数量,而非录取率。因为录取率是一个人均值,直辖市之所以是省级行政单位,是因为其资源总量和一个省相当,而非人均资源和一个省相当,人均应该远高于一个省,和省会的人均资源差不多。如果全国统考了,京沪还能考不过那些省会?然而现在凡是本地有985的省份,省会或省域副中心(例如大连,青岛,苏州,宁波,厦门,深圳,绵阳)的升学率都不亚于京津沪。而且北京作为首都,还要承担政策保障生,他们中高考大都有加分,优先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还有一个民大附中每年从全国90万少数民族考生中掐尖600多人(吉林省有一年中考满分600分,民大附中在长春市招生最高分592,最低579,而湖南省某区县的中考榜眼都没考上民大附中,而且民大附中学生也拿过北京市状元,算不算掐尖,自己判断吧),军事化管理,对抗北京放养管理,高三再空降一批尖子生过来,还要把成绩差的西部省份少数民族学生退回原籍,侵占北京985、211名额,就这样也没考过只有5、6万掐尖基数,且管得没那么严的人大附中。把这些都扣除了,留给北京普通老百姓的资源还剩下多少?而且民大附中学生和老家那些中考成绩和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对比最后考上的大学,发现在北京参加高考占不到便宜,所以现在才式微了。这足以证明人大附中的考二代的实力了。详情请见《了解北京真实的升学情况》。上海交大和四川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都反映,他们其实很想招北京的学生,但是上面总是减他们在北京的招生计划,他们只能尽量满足第一志愿专业,或者按别的专业录取之后,再转专业。作为首都,北京不仅吃亏了,还要被全国骂,天理何在?那么多城市升学率超过首都,这叫僭越!由于教育部疯狂减招加上民大附中侵占,北京家长已经在2015年集体上访过,减招和侵占已经成了破坏首都北京的社会稳定的毒瘤。要求搞平均主义,按人头均贫富,这是民粹主义绑架政府,是多数人的暴政。按他们的逻辑,国足没进世界杯就应该怪名额分配不均,如果国足在欧洲参加世预赛,早就进世界杯了。难道欧洲和南美洲录取率高也是地域保护和种族歧视?然而现实却是亚洲录取率这么低,还有澳大利亚这个“高考(世预赛)移民”侵占名额。所以现在放开全国统考,并要求统一招生才是对京沪最有利的政策!用分数证明实力,用实力反抗减招,让那些质疑的人都闭嘴!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考二代!




     

相关话题

  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在国外知名度如何? 
  艺考没考好,文化课分数也不高,距离高考只有20天了,我该怎么办? 
  是否应该在高考中给偏科的人更大的优势呢? 
  高三理科生文化课五百分以上(估计高考时至少550+),想学编导考中传或北师大可以吗?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表示:「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你觉得呢? 
  如何看待北京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试管婴儿费用可以报销?会对生育率有何影响? 
  如何看待网传「河南四位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调包,成绩与平时相差近 300 分」一事,是否属实? 
  如果衡水中学突然倒台了,会发生什么? 
  高考剩下七十天如何330-400? 
  如何看待北京巨石达阵割韭菜跑路事件? 

前一个讨论
CINNO 称「苹果 iPhone 13 连续四个月蝉联国内单机销冠」,这说明了什么?
下一个讨论
网络文学终将压倒传统文学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