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高考语文阅读题让原文作者都答不出的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这里,让我们做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

某天,张三向法院起诉李四写文章损害了他的名誉,并提交了李四发表了在报纸上的文章作为起诉的证据。在庭审中,李四辩解说,“我写这篇文章本来是想夸张三的,张三完全是误会了这篇文章的意思bulabula”。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法官,你是否会因为李四的这一番辩解,就判张三败诉呢?

我想正常人都不会。因为李四虽然是文章的作者,但在法庭上他是有可能说假话的。至于这篇文章究竟有没有对张三造成诽谤,那就要采取所谓的“一般人观点”。也就是说,法官需要考虑的是普通人怎么看这篇文章、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而后再考虑李四是不是损害了张三的名誉。

在阅读理解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所谓的“原文作者答不出”、“原文作者说这样的想法不对”等等,谁又能保证他们说了真话呢?谁又能知道他们是不是想用这种话来讥讽和恶心语文老师呢?

而且,从我们实际的阅读体验来说,你在人生中阅读到的99.999%以上的文章,你是没有机会跟作者进行任何交流和对话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对文章的理解,完全就是依据文章本身而展开的。阅读理解要训练的,就是这种阅读作品的能力。

那么,我们回到作品本身中来,看看作者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这篇文章引发争议的地方在于对“诡异的光”的理解。从最基础的修辞常识来分析,我们描写一个事物时大致有两种描写方式,一种是直接去写,一种是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写。譬如,你下课去玩的时候,看到学校里的桃花开了,被风一吹,上下摆动。如果选择直接写,你可以说“风吹得桃花上下摆动,几只蜜蜂围绕着桃花,发出嗡嗡的声音”。而与此同时,你也可以这么写“春风把桃花吹得痒痒的,蜜蜂也围着桃花欢快的跳舞”;还可以这么写“桃花被春风吹得不耐烦,跟蜜蜂们生起气来。那些蜜蜂绕着桃花飞了半天,却无法采到一口花粉”。

很显然,第一种描写是不带任何感情的。而后面的两种写法都是用了拟人的修辞,但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写法将桃花的上下摆动比喻为“春风给桃花挠痒痒”,而第二种写法则将桃花的上下摆动比喻为“桃花被春风吹得不耐烦”。我想,如果大家稍微想一想,就能感觉出来第一种写法要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而后一种则是一种生气甚至愤怒的情绪。这就是修辞对于文章写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所谓的“诡异的光”。我们知道鱼一旦死了之后,两眼就会变浑浊并且也缺乏活物应有的神色,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某些人眼睛无神是“死鱼眼”。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是如何感觉到鱼的眼神是“诡异”的呢?至少,我看照片中的鱼,觉得是挺正常的。

就算按照作者所说,这是他随便写的。那么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看到这些鱼的时候都只是认为这是普通的死鱼眼,为什么作者却偏偏会用“诡异”这个词来形容鱼眼睛?这是不是至少可以说明作者看动物、看世界的视角与普通人有所差别?亦或者作者想要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呢?

我不否认某些教师在阅读这篇文章是会有过度解读的情况。但在实际的教学和考试中,语文阅读理解是基于一整套基本的文学写作规范而展开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修辞分析等等。即便你说他过度解读,那也是有依据的。而比起作者对于文章的“辩解”,我更愿意相信我自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否则,如果作者的解释就是作品唯一正确的解读,那么当年的《逐梦演艺圈》早就横扫欧洲三大电影节了。


user avatar   qiu-lei-p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想为我一个深重的罪行道歉,它影响了几万个初中生,15,16岁是一生中最黄金的年龄,让他们有可能这辈子蒙受在我的阴影之下,我真的感到痛心。


凝望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人这一辈子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事情是这样的,我早先在微博发的一篇文章成为了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语文中考卷的阅读理解,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拉满了人身保险和意外保险,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乌鲁木齐的兄弟姐妹们能够把屠刀放下——中考成绩不理想,人生还在继续,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持续关注邱雷苹知乎和微博,四年后的高考也许就能收获惊喜!

文章、题目、答案如下:




其实考完当天就有人对我诉苦,但本着务实博主的务实精神,我还是等到网上出现试卷了,确认了,所以才发这篇微博澄清一下我的罪行。


对不起,因为我太爱装逼,让你们受苦了!


卷子和试题都在图片里,附上我这篇文章在知乎的链接zhihu.com/question/3590

原微博链接

t.cn/RHgQDTo


许多年后,邱雷苹准能想起上语文课的那个下午,当他举手提问老师要是让作者本人来做阅读理解他能拿几分的时候,冥冥之中就注定了十年之后他会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也尝试着做了一下题目:


13.我(这里不加引号不能扣我分,你气不气?)回忆了上高中时一次论文选题活动本想用恶作剧戏弄老师,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这种顽皮背后的究极优秀,然后在她的鼓励下认真完成选题、在答辩取得成绩,也从此对应试教育改观、努力学习考到一本大学(然而只是个二本大学)的辉煌往事


14.善于发现学生潜力,温柔随和,热爱工作,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15.“微笑”一词表达了地理老师为人和善、擅长鼓励学生、有容乃大的教育精神,作者的精妙之处还在于,第一次微笑为老师增添神秘感,给读者一种“这个老师有两把刷子”的感觉,为后文老师一系列操作做了铺垫,之后几次微笑像是一记又一记重锤,塑造了作者“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经典文学形象,更塑造了默默无闻站在我背后鼓励支持我、为了成就学生无怨无悔的良师形象。


16.在之前我始终认为自己的才华被应试教育埋没了,我庆幸的是这位老师让我明白如果我不好好努力进入大学,任由自己被埋没的的话,对世界文学和人类历史进程都是巨大的损失,老师完成了我主动肩抗起人类使命的重大蜕变。


17.我十分赞同,以一己之力对抗应试教育可谓大勇,因受赏识努力完成选题,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可谓大义,临场迅速克制慌乱、指点江山的风采,可谓大智,这样的人是我身为一个考生终身向往的对象,感谢出题老师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活着一个如此精彩的优秀男子!


后来我对照答案(图4),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第16题。

题目是划线句的含义,是问作者写这句话的含义,那就是问作者怎么想的呗?

可这题的正确答案和我的想法完全是相反的呀,官方给出的答案是:感谢地理老师给的激发和激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作出拼搏努力的决定。


乖乖,这让能够理解我的答对了却被批错的学生怎么办?


我必须再次澄清一下,从那时至今我都不需要找回自信,我一直都很自信,而事实上从那以后我并不是“不再叛逆自负”,而是更加膨胀了,因为通过那次演讲的成功我明白了,和我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我的蜕变是在她告诉我为了不埋没才华,我值得去更好的大学,这是在加深我对自己的认可,而不是在消除我的自卑。

在当时我在许多方面自卑:容貌,女生缘,家境,但对不起,在智识方面,我看不起所有人,我高一时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是完整还原,所以这道题里有两份应该完全是错的。


这是一方面,我还想说的是,作为当地的教育局,在选用我文章时完全没有提前通知我,并且做了相当多部分的修改。

OK,中考或许有保密方面的考虑,但是事后总得联系我告知一下吧?24号到今天,我没有收到任何告知和联系。


另外,大家都看到了,我自己写的文章,标题下却没有邱雷苹三个大字,而用佚名。

文中本应出现我名字的地方,出现了李云彪三个大字(懒得找最后一个字怎么打了2333)


我觉得这个版权意识就有些过分了吧?以前用已故名人的文章就算了,可我截止发表这篇文章前还活着呢,且正处23岁的芳龄。原文我在各个平台的发表,署名也都清清楚楚。


没有稿酬,没有署名,虽然可能被考生砍死,可我这种人就是宁愿被砍死也要装逼,我写的文章就是我自己的,无论在哪里发表,署上我名字是最起码的尊重,哪怕情况特殊,不署名、要修改,和我商量一下不过分吧?

哎,难受。


user avatar   wang-le-ma-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是2020年,这个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首先,故事的主角叫尼克亚当斯。

让我们上知网搜索一下。

呵呵。


那为什么诸多考生都选择了D选项,并深以为然以至于到今天我们都没有看到反对的声音呢?

出题人修改了原文,将这篇小说改的面目全非。

他们喝光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这是高考删改后版本的,我读起来非常奇怪,非常的割裂,因为我找不到海明威写这一整篇文章的意义所在,仿佛整篇文章都没有一个主旨,人物从头到尾也没有质的变化。要知道,美国的文学很强调“变化”,甚至认为没有“变化”的故事根本不能称之为情节。

  他们坐在那儿,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海伦快生孩子了吧?"乔治说,身子离开墙凑到桌上。
  "是啊。"
  "几时?"
  "明年夏末。"
  "你高兴吗?"
  "是啊。眼前。"
  "你打算回美国去吗?"
  "八成要回去吧。
  "你想要回去吗?"
  "不。"
  "海伦呢?"
  "不。"
  乔治默默坐着。他瞧瞧空酒瓶和空酒杯。
  "真要命不是?"他说。
  "不。还说不上,"尼克说。
  "为什么?"
  "我不知道,"尼克说。
  "你们今后在美国要一块儿滑雪吗?"乔治说。
  "我不知道,"尼克说。
  "山不多,"乔治说。
  "不,"尼克说,"岩石太多。树木也太多,而且都太远。"
  "是啊,"乔治说,"加利福尼亚就是这样。"
  "是啊,"尼克说,"我到过的地方处处都这样。"
  "是啊,"乔治说,"都是这样。"
  瑞士人站起身,付了帐,走出去了。
  "咱们是瑞士人就好了,"乔治说。
  "他们都有大脖子的毛病,"尼克说。
  "我不信,"乔治说。
  "我也不信,"尼克说。
  两人哈哈大笑。
  "也许咱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咱们一定得滑,"尼克说,"要是不能滑就没有意义了"
  "咱们要去滑,没错儿,"乔治说。
"咱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咱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朝乔治弯下身子,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他把一支滑雪杖戳在地上。
  "说定了没什么好处,"他说。
  他们开了门出去了。天气很冷。雪结得硬梆梆。大路一直从山上通到松林里。
  他们把刚才搁在客栈墙跟前的滑雪板拿起来。尼克戴上手套。乔治已经扛看滑雪板上路了。这下子他们可要一起跑回家了。

这是《越野滑雪》的原文。让我们观察尼克说的话。

他连续说了很多个“不”连续说了很多个“我不知道”、“我不相信”。然后,他有了“变化”。

 "咱们一定得滑,"尼克说,"要是不能滑就没有意义了。"

他变成了肯定的,绝对的语气(在英文中虚拟语气感叹的意味比中文更强烈)。

其实“硬汉”有一个更准确的译名,“准则英雄”,他们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他们有必须坚守的底线,哪怕这些东西看起来毫无意义。

桑蒂亚戈哪怕鱼肉被吃光,拖着骨架也要回到岸边,他绝不会被毁灭。

杰克巴恩斯哪怕知道他和阿施利夫人永远不会真心相爱,但他依旧选择和阿施利夫人在一起。他如铅般沉重地说“这么想想也挺好的。”

尼克亚当斯,他对人生的种种漠不关心,但到了滑雪,便有了自己的准则,有了自己的坚守。他,一定要滑。一个硬汉就此诞生。

我们可以看到,出题人对原文的修改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完全改变了文章的主旨,甚至文章的文眼“要是不能滑就没有意义了”也被删去。

高考的影响力大的可怕,可能多年以后,学生们谈起尼克亚当斯,仍然会认为他不是硬汉。

救救文学。


这一回的问题比以往的都要严重。

我们先明确,的确,高考重要的不是作家怎么想,而是出题人怎么想,揣测出题人的意图,是学生的能力。

而我们也可以看见,之前高考的阅读考的也只有关于选段本身的内容,整道题下来,只有出题人的声音,出题人的想法,他怎么解读都没有关系。

但今年,他考察了文学常识,而文学常识是客观的。

什么是“海明威式硬汉”、什么是《老人与海》的主旨?这些知识是要学生课外了解的。这道题便不再是出题人的一言堂。

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自传色彩极强的人物,是海明威塑造出来的第一个“硬汉”,之后的角色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他的影子,有相当深远的意义。可以说,你只要研究海明威,这个人物你就绕不开。我相信在考生当中,一定有人读过《尼克亚当斯故事集》或《太阳照常升起》,知道尼克亚当斯这类人物,也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硬汉。

文学常识与文章相悖,你能想象那些考生的纠结吗?这可是关乎他们人生的考试啊!

最可笑的是,这似乎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第一次在阅读考察文学常识,十分“高明”地把真正有文学素养的学生给剔除了。那些不了解海明威,没有文学素养的考生反而如鱼得水。

救救孩子。


估计有人看到现在觉得我是想要推翻高考题。错了,我写这篇回答的目的不是想推翻高考题,而且我也推翻不了。我上面只是证明两件事。

1、高考改变了本意。

2、这样的问法会让那些真正懂海明威的人答不出来。(这些人在考生中可能寥寥无几。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没有人讨论)

下面才是我想说的话。

这个现象其实一个社会问题的缩影。让我来问问你。

你,尊重创作者吗?你知道改变作品本意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吗?

达利(画家)因为建筑商未经允许改动了他设计的橱窗,直接上街把橱窗砸了,把自己搞得头破血流,然后大哭大闹,路人都以为他疯了。

你不知道,你见怪不怪了,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你看到网抑云梗出了之后,大家对太宰治的各种蔑称吗?

你不气愤,甚至觉得挺好笑,点了个赞,大家也点了赞。

社会根本不尊重创作者,哪怕是文学泰斗级别的创作者。你不气愤,他们就敢肆意妄为。今年会出错,往后也还是会出错。

我告诉你,即使题目依然能正常作答,出题人也应该接受批评,出来澄清对作品的误读。这本来是理所应当,无需证明的事情。

哪怕不热爱,也请尊重别人的心血。


1万赞了,感谢各位。

请随意转载,当然能跟我说一声更好。

希望我的这篇回答,真的能改变一些东西。

再次感谢。


user avatar   gui-ling-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在想这个事情背后的本体论根源。

如果我们有一天见到了上帝,然后我们问他老人家:“你为什么要创造出青蛙这种动物啊?”

上帝会怎么回答呢?

上帝可能会尴尬地笑笑:“欸?我也不知道耶,我随便捏的”。

用阿维森纳的哲学来说,一个事物的本质和它的存在是分离的,某种本质要不要存在,纯粹是看上帝老爷的心情: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土山没有金山?上帝不乐意让它有呗,没别的原因。

作为懂得当代尖端科学知识(!)——进化论的人当然不会对这种封建迷信满意:青蛙之所以出现,是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比如说,它是生物从海洋到陆地的过渡的一个产物,如此等等。

但是为什么要从海洋过渡到陆地呢?为什么地球根本就会产生陆地呢?为什么动物非要从海洋到陆地呢?

恩,你也是很杠精了。


A杀了B,检察官问A:你为什么要杀了B?A一句话也不说。

在B家里发现了100亿,在A和B微信的聊天记录里发现了A一直觊觎B的钱,于是检察官说“A犯意明显,就是谋财害命”。

正义的朝阳区群众:对!

但是A可能只是酒后发酒疯,把B杀了。


回到阅读题的问题上来。

当阅读题在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的时候,它实际是在问:

这个东西(在这里是某个文段或某句话)的目的因是什么?

一般地,我们可以相信,一个作者写一篇文章是有目的的(有意图的),因为一篇文章在整体上展现为一种规律性。但是从严格的(康德式的)理性来说,我们并不能因为一篇东西是“有意义的”,或者“有规律的”,就证明这篇东西是“故意”写出来的,证明它的写作是“有意图”的——因为毕竟你们看到的这篇答案可能是一只猫偶然用猫爪子敲出来的。但因为我们说,这种可能性非常非常低,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说,我的这篇答案是我有意识写出来的,但无论怎么“几乎”,因为这个意志之“我”对于这个世界始终是“物自体”,所以我们还是无法从理性上证明,这篇东西确是我有意识写的。

而如果我们用纯粹理性来继续检验这篇文章,那么我们会发现:尽管这篇文章全文“很可能”是有意图写的(尽管我们不能从纯粹理性上证明这一点),但是里面的细节则可能并非如此:比如,我上面的例子用“青蛙”而不用“老鼠”是偶然的吗?对于有些“幼稚”的人来说可能是偶然的,但是对于一些身经百战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如此——那么我用青蛙这个例子到底是“故意的”,还是“偶然的”呢?我用100亿来做例子呢?

出题老师显然没有康德的雅趣,他们更多采取的是一种中世纪哲学家的独断论态度:一篇文章,以及这篇文章中的细节都是有目的的(=有意图的),因为我们可以找出某种规律性来,这正像中世纪哲学家臭名昭著的上帝证明那样:这个世界的运转是有规律的,所以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个意图,如此等等。

而当出题老师遇到原作者,那仿佛就像中世纪哲学家遇到上帝一样,场面就很尴尬了:“啊?我写这个细节并没有什么意图啊?(=这生物就随机生成的啊,不是我(有意)造的啊?)”


但是,如果都没有意图,都随机偶然,你让出题老师(=搞中世纪哲学的)怎么出题(=怎么发文章)呢?出不了题,那要怎么吃饭呢?所以原作者(=(可疑的)上帝),who cares?

归根到底,还是个生存论的问题:大家为了活着,就相互欺骗吧。




杂感:

我并不赞成用当代尖端哲学的诠释学来解释这里遇到的问题:因为诠释学框架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框架,在这种框架中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命题人可以找到“唯一”且“不一定是作者本身意图”的解释。而中世纪独断论则不同,它独断地将一个“物自体”的解以唯一正确的“启示的明见性”呈现给我们。



杂感2:

忽然想起来,某个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种观点,道德训练的最高境界是习惯地地做善的事:一个老奶奶摔倒了,我纠结了半天“要不要去扶她啊?会不会被讹啊……”然后去扶她,相较于“想都不要想直接去扶,因为做善事是自然的”的人,在亚里士多德,层次要低一些:在后者那里,“无论怎么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最高的原则”已经(借助于长期的训练而)成为一种“本能”而内化在这个人心中(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二自然”:道德行为者虽然依然能给自己的行动提供根据,但他并不需要在这个行动的当下对反思出这一根据。

回到题目中来。

有些作家,在写作的时候,确实可能没有直接地对某一写作手法的缘由进行反思(即,他/她并不一定明确地认识到ta这样做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ta在写作这个东西的时候是无目的的。情况更可能是,这一目的已经内化成了他的“自然”,他只是依照“自然”,依照“本能”(但不是生而具有意义上的)来写作。因此,当你拿着题目去问他的时候,他可能会回答“恩,当时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啦,不过你这样说,也确实是如此呢”,或者诸如此类让人恼火的答案。



杂感3:

很多人会问:“你怎么知道你构想出来的意图就是作者的意图呢?”

在科学上,我们特别强调和膜拜身经百战的“可信性”:如果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降落,那么我们说“太阳围着地球转”,没人有意见;每天我们看到太阳晒石头,石头热了,我们说太阳把石头晒热了,没人有意见。甚至现代顶尖哲学还发明了什么“范式”理论,什么可证伪性:只要有解释力,只要可被证伪,就是棒棒棒!怎么出题大家都没意见,直接叫“这就是真理”也不是不可以哦!

但是若你在文字领域有很多经验,每次看到有人写……就知道要出事。然后后来你看到了这篇答案,你说“这人肯定心怀不轨!”

无数的群众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你怎么确定?你这是污人清白!”

什么?

也许这东西让人讨厌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可证伪性”吧?就和xx主义一样:明明历史(=作者本人)都打脸你了——xx主义在现实中失败了(=作者写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这个/这根本不是我想的),却还可以掰出来一堆东西:历史发展的曲折和复杂(=文本自身的复杂和张力)……………………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我的文章还没上过高考语文阅读题。

但据我读者反映,好像石景山高中的高考模拟卷、长沙雅礼中学的考试卷,都用过我的文章。

哦,还有今年贵阳中考语文卷?这也是参加中考的读者告诉我的。卷子,我没看到。



说实在话,诸位出卷老师的阅读力和理解力,我很是佩服:他们不但读出了许多我写作时的想法,还读出了许多我没想到的念头,甚至用来考学生……


从作品解读角度讲,这也没问题。一个作品被创作出来后,就不属于作者了。他们爱怎么解读,我也无法干涉。

纳博科夫在康奈尔讲课时还说过一个论调,许多时候,作者写作的某个细节也许只是潜意识,但读者却能够从中提炼出作者自己当时没意识到的意图;这时作者就未必掌握发言权了,因为写作过程中,人的念头也起灭无常,稍纵即逝嘛;许多技巧运用或想法也许是无意识的,但也可能是作者内心写照——作者自己都未必知道。

我遇到过一个读者,能够把我某两篇文章倒背如流——我自己都做不到。他还就此提出了几个问题,“您当时写这个时,是不是想到了XXX?”我愣了愣,回想起来,确实如此——的确有可能,是连自己都没意识到的。


但语文考试,是另一回事。

语文考试并非审美训练,而是在考验阅读与写作的技巧:遣词造句、辨析语义,之类——这其实更像是规定动作训练。

被选进考卷的考试范文,不一定是什么好文章,但比较典型,比较符合技巧规范。


用体育举例,出一篇文章让你做阅读理解,好比是,找一场特别规矩的比赛录像带,让你做球赛技术分析,针对某几个规定动作提问:

他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投篮方式?他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传球?

——其实可能当事人自己都没想那么多,而是个瞬间反应;实际上,大多数熟极而流的工作都来自于瞬间机械反应,而不是深思熟虑。

一个运动员做动作时多半来不及细想,只是恰好做出了规范的动作,恰好适合用来做范本描述而已。

我的文章段落使用的技巧,就像球员的某个动作一样,是录像里拿来做分解示范的版本。


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我这些被选去当阅读理解的文章,也只是教学用具。

其作用,跟生物实验室里泡在福尔马林中的肢体,没什么区别。

作为教学用具时,作为作者的我自己,意见并不重要;我所写的文本,可以作为范例来考验学生的规定动作,才有意义。

如上所述,教学与考试,本来就不是文艺审美欣赏,而是在教导你熟练了各色规定动作后,才能融会贯通的,各行各业都如此。

老师们既然觉得我有中规中矩的文章适合做教具,我自己也没啥意见——不就是让孩子们比划比划练练手么?福尔马林里的肢体都没说啥呢,我就更没啥好说的了。


(当然,如果以后用我文章的老师们能直接通知我,我会更开心一点;毕竟到现在为止,我都是通过参加考试的读者知道这件事,从没有哪个出卷老师告诉过我:“我们用你的文章啦!”)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很正常,跟数学家做不出IMO的竞赛题一个道理。没经过训练。

至于这样好不好,怎么改观,就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thesavio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文本解读可以脱离作者独立存在这个问题许多答主说过了,就不再重复了。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文学上的文本解读权的问题,还有一个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抛开意识形态影响不谈,我们的语文是单纯的文学审美教学么?是以培养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为目的么?并不是的。

在我看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中,阅读理解这个部分,除了通过选入课本的优秀经典文本的阅读和讲解,以及引导课外优秀作品阅读,为学生开阔文学审美眼界,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如何理解掌握某一领域内对文本的通行解读逻辑,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通行解读逻辑来对文本进行解读。这个能力才是更具有普适性的,对大多数行业和正常人的日常生活更加实用的语文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呢,具体的说,就是说,你听老师讲课文解析,讲阅读理解题目,慢慢摸索这一套文本解读逻辑是怎样的,然后通过自己做阅读理解去实践用这套逻辑如何解读文章,再通过与答案的对照修正自己对解读逻辑的理解,纠正实际使用中的偏差,最后通过考试,检验你对于这套解读逻辑掌握了多少,运用得如何。换两个其他场景的例子:

1、你毕业开始找工作,面试了几次,发现叫你回去等结果一般就没有回音了,然后你理解了在面试中“回去等通知”可以解读为“说话人表达了对你不是很感兴趣的思想感情,暗示了你面试失败的结果”,然后下次再遇到这个表达,你就有了正确的理解,可以直接开始尝试其他机会了。这是极为简单的例子。

2、我们看新闻,发现当各种官方媒体上经常出现某一个行业的负面新闻,过段时间往往就会有该行业内的管理整顿动作,或者是发现某些政策推出前,往往会有相应的舆论试探,我们就逐渐建立了对官方宣传口径一些表达方式的解读逻辑,并通过这种解读逻辑来预估下一步的官方动作,再根据后面实际的政策走向修正自己对解读逻辑的理解和运用。这是比较复杂的例子。

这种解读逻辑的建立和使用,无论对于某一学科的学术阅读,对于某一交际圈子的内部话语解读(工作同事、亲友圈子、游戏好友、生意伙伴等不同圈子中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形式都不同),对于行业前景国家政策的判断分析,都是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这就是我说这是“对大多数行业和正常人的日常生活更加实用的语文能力”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人说的“猜出题人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的答案,并不是由出题人自己的想法决定的,而实实在在就是我所说的“通行解读逻辑”。对于出题人来说,他是要根据语文教学的整体教学逻辑来设置阅读理解题目,并给出标准参考答案的,而对于高考的实际给分来说,我本人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且负责过评分审核(也就是抽查已经批好的卷子给分是否合理准确,并对两位阅卷人给分差距较大的卷子作第三次打分),真实的高考阅读理解主观题确定答案和给分标准的过程其实是这样的,首先会有阅卷专家实际试批少量试卷样本,了解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并与标准参考答案互相参照,确定具体的细则给分点和评分标准;然后有一个标准答案讲解过程,就是批同一道题的所有阅卷人开会,公布标准参考答案及相应的细则给分点和评分标准,基本会具体到哪个点有一分,答成什么样可以给1分(会列出十来种不同的说法),什么样可以给0.5分(这个可能变种更多),还会强调按点扣分不能倒扣之类的,这个过程中还会不断参考参加批卷的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以更好对接一线实际教学情况;再接下来是半天左右的试阅卷,就是大家全部分到小几百卷子开始批批看,阅卷小组负责老师会在这个过程中查看大家给分合不合理,宽严是否一致,尽量统一给分尺度,同时这个过程中还会不停有人反馈出现了评分细则中没有包含的作答情况,但作答也有其合理性,应该也考虑给分等等问题,所以评分细则还会进一步不停修正,整个试阅卷过程中的打分都是不作数的,直到试阅卷完成,最终评分标准才真正确定;最后在实际阅卷中,如果两个阅卷人评分为邻档(6分题可能2分一档,3分题一般一分一档),则取平均分为最终成绩,如果评分差距大于一档分差,会自动发给第三阅卷人或者评分审核人进行第三次阅卷,最后取两个相近分数的平均值为最终成绩。大家可以看看这个从出题到最终给出成绩的过程,这里面有哪个人的个人想法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么?是不是能够理解我说的大家都是在把握一个共同领域(对应高考来说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通行解读逻辑”并实际运用于阅读理解的意思了呢?事实上出题老师到答题学生,大家都是围着这个逻辑转的。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高考语文阅读题让原文作者都答不出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一个作者写作时不见得是围绕的一个通行解读逻辑来写作的,但高考语文阅读一定是基于通行解读逻辑来设置的,二者不能对接,并不是奇怪的事情。




  

相关话题

  怎么看写公众号评论社会针砭时弊的那些作者,为什么不去写小说赚稿费? 
  为什么考试总是先考语文? 
  第一人称视角写作到底该怎么加快故事进度。? 
  写小说为什么会“卡壳”? 
  山东学生参加高考会有多吃亏? 
  自动化专业到底失败在哪里?存在哪些严重的问题? 
  小说写手,千字十元无署名靠谱吗? 
  如何将中二的事写的不那么中二? 
  日式奇幻和真正的奇幻,从细节到内核上有什么不同? 
  有哪些武侠故事让你动容?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家都直接骂肖战粉丝,而没有人对肖战的粉丝进行划分?
下一个讨论
网文是垃圾文学吗?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