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汉服了解不多 但是看到题主问问题的语气 想到了一个纪录片的片段
一个从小在美国正统清教徒家庭长大的男孩说
“当我听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居然不信耶稣 我感到不可思议 特别是还有人不信神(无神论)拿什么来拯救他们的灵魂?”(原文可能有差异 但大致是这个意思)
题主的困惑和这个男孩的疑问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有两个基本属于反向思维的问题:
1、到底如何界定“汉服”?
什么是汉服的标准?是以汉朝人的衣服作为标准码?那唐朝人穿的衣服、宋朝人穿的衣服、或者之前秦朝人、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人士的衣服,算不算汉服呢。
要知道,服装这东西,就和语言、日常生活器物一样,即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也会受民族交流的影响。
比如说,中国广泛普及棉布,大致是从元朝开始。穿棉布材料的明朝人,和公元前的秦汉朝人,谁身上的衣服能算汉服?
唐朝服饰,明显受北方少数民族印象,明朝更是受蒙古服饰影响,还能算汉服吗?
所以,我对包括“汉服”在内的一些服装需求,个人观点如下:
服装这东西,首先是看重其实用性,第一目的是为了穿,要求保暖、合体、保护身体肌肤等等实际需求,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使用审美价值,而不是追求“传统文化”、“复古”。
穿衣服是为了使用和大方美观,而不是刻意去追求形式。一件体恤衫,一件羽绒服,一件毛衣、一条登山裤、一双运动鞋,被一个汉族人穿了,尺码合适,穿起来舒服合体,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汉服。
2、
估计会有很多人,不能接受我上面这个观点,同时会提出另一个问题:
中国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就汉族缺少准确的服装文化符号,这不公平,提倡汉服,是要为汉族填补服装文化符号方面的不足。
那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回答:以现在的中国社会风气、提别是官场气氛下,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他们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基本都是在作秀,即刻意去追求形式。
比如说,每年开春的“两会”,要求少数民族代表必须穿各自的民族服装,不穿不行;
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搞旅游项目开发,也要求必须穿民族服装。
因为受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政策的偏颇认识,从官方开始,就特别看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一说蒙古族,上来就是“马背民族”,让人觉得仿佛蒙古人还离不开草原和马匹。而实际上,今天中国大部分蒙古族,即不养马,也不怎么骑马,早就到城里生活,上班工作,不是游牧的状态了。今天的蒙古族人,穿蒙古袍,很多就是在走形式作秀的场合。
在这种民族文化政策的指导下,是有意让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还停留在1949年前他们落后、或者闭塞的那种社会环境的审美状态。比如说瑶族女子那种满头银饰的所谓“民族服装”,或者满族女子的“大拉翅(即俗称的把头)”,穿戴起来非常费劲,根本就不方便活动。
在生活中,除了某些宗教有关的从业者以外。少数民族没人愿意天天穿这些突出“复古、原生态”的民族服装,也是和汉族一样,喜欢穿体恤衫、羽绒服、毛衣、登山裤、运动鞋等等现代服装。现代服装的设计和用料,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3、
不管是什么服装,首先目的是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然后再考虑大方美观的问题,“作秀”是最没必要的。
如果裁剪制作了一身中国古代某个朝代汉族人的“汉服”,只是出去作秀,在特定的文化活动上穿出来亮个相。
那这不是复兴,就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