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理论物理的。我的观点是,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地位,相当于小罗在足球界的地位:历史前25,巅峰时期是稳稳的当世前五和有争议的当世第一,但和马拉多纳(爱因斯坦)还是差了档次。当然,私生活也都有话题性。
知乎和网易新闻是两个极端,一个捧杨,“当世第一,历史前五”,一个倒杨,“不爱国、好色”,都不客观。这里很多答案太情绪化了,为了与众不同、说明自己和只关心桃色新闻的大众不一样,过分拔高了杨振宁的地位。
杨振宁在在世物理学家里能排前5:
温伯格(强弱电统一)
威腾(弦论。被证实的话能排在世第一)
菲利普·安德森(安德森局域化。凝聚态理论第一人)
以上3个人的英文版维基百科上都有某种意义的“当世第一”,h-index都非常高。威腾是“在世的最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Times),安德森是“在世的最有创造力的物理学家“(José Soler, 2006),温伯格是h-index和创造力(José Soler, 2006)。
在历史上能排前25:
文明史级:任何全球通史都绕不开的人物,读过书的人都知道。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和诸多科学之父
伽利略:引入实验方法
牛顿:力学,甚至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性的科学之父)
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电效应。
科技史级:任何科技史绕不开的人物,学理工科的都知道,但文科生不一定知道。
法拉第 麦克斯韦:电磁学。第二次工业革命之父。
普朗克 玻尔 薛定谔 海森堡 狄拉克 波恩:量子力学的original idea. 量子力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成就。杨振宁还是狄拉克在品味上的继承者,“秋水文章不染尘”。
欧拉:分析力学的贡献排不到这个级别,但加上数学界的地位就肯定够了。
物理学史级:物理学从业者都知道,但学生物电子的就不一定知道了。
3个战后的全才物理学家:朗道(凝聚态,特别是相变、费米液) 费曼(量子电动力学) 杨振宁(Yang-Mills)。谁最伟大看你做的是凝聚态还是高能。
拉格朗日:和欧拉类似。
玻尔兹曼:统计物理。
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而DNA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发现。
费米:费米统计;核反应堆。最后一个理论实验通吃的顶级物理学家。
伦琴:X光之父。医学物理、各种射线、衰变的滥觞。杨振宁得诺贝尔奖的beta衰变也在这个大领域里。首届诺贝尔奖。
还有前面的温伯格,安德森,威腾。
不到22岁拿麻省理工博士学位、35岁建立夸克模型的公认天才盖尔曼算“英文世界”的人么?他多次表示“自己不过是将杨振宁标准模型的su(2)对称性扩展到su(3)而已”。盖尔曼和《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性格颇像,自视甚高,说话直接得经常让人难堪,也当面怼过很多人。
米尔斯算“英文世界”的人吗?生前多次表示“杨-米尔斯规范对称方程是杨振宁的,自己只是有幸跟着署名”。(杨振宁几乎没提过米尔斯其实是他的学生,杨振宁在传记里写了很多二人合作的事情。)
量子电动力学大牛弗里曼·戴森算“英文世界”的人吗?他在纪念爱因斯坦的著名演讲《鸟和青蛙》里这样评价杨振宁:他高高地飞翔在诸多小问题构成的热带雨林之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些小问题耗尽了一生的时光。
丁肇中先生评价杨振宁:杨振宁是20世纪伟大科学家之一, 当人们回顾20世纪物理发展主要里程碑时马上就想到 1. 相对论 2. 量子力学 3. 杨振宁 (规范场)……标准模型能解释关于亚原子粒子的所有实验数据,直到能量大约高达一万亿电子伏。这大约是现在运行中的原子对撞机的极限能量。因此说标准模型是科学史上最成功的理论也并不为过。
最后送上实锤:“这一理论模型已经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并必然将对未来产生可相提并论的影响。(This theoretical model, already ranked alongside the works of Newton, Maxwell, and Einstein, will surely have a comparable influence on future generations.)”这不是某“知乎大V”的评价,这是1994年富兰克林奖章和鲍威尔奖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
无论这是言过其实还是实至名归,至少在物理学圈子内,同行们对杨振宁的评价——无论是眼界成就还是个人魅力——都远远高于众多嚼舌头八卦党(就连题主也是上了知乎才发现,自己以往对杨老的认知受到难以接受的冲击不是么)。不知道题主是如何有勇气说出“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对杨老做出了如此惊人的评价”的。
我感觉杨振宁就像普朗克,是一个重要学科的开山始祖,提出了基本方程,可是并不真正了解方程背后的物理意义,必须经过后来的人正确诠释才能应用。普朗克当年纯粹是用数学的内插法把瑞利-金斯公式合二为一,凑出来“普朗克公式”,虽然完全符合实验结果,可是他本人其实不理解甚至后来反对量子的基本概念,总想退回经典力学,所以虽然后人把他同爱因斯坦、玻尔称作量子力学的开山三杰,他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是比不上爱因斯坦、玻尔的。杨振宁同样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可是物理意义解释的不完全正确,后面经过了温伯格等物理学家的重新诠释才被世人认可,所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然别人就会认为你不过是凑巧运气好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