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一些史学专家,他们对什么人适合读历史博士,说得很清楚,观点也很相似。
第一,正念。正念很好理解,就是你真的喜欢历史,希望解决一些历史问题,而不是为了其它,例如升官发财。
第二,家庭环境。虽然大家没说穷人不能读,也不敢这么说。但绕来绕去,所有专家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他们说,“史学研究是漫长艰苦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和文化积淀,是很难坚持的”。把冠冕堂皇翻译为大白话就是,“你如果现在在一二线城市有套全款房,有辆三十万的车,父母都有医保和退休工资,家里有五六十万的车,那你或许具备从事历史研究的前提,当然,也只是前提。如果没有,也不是不能研究,但不建议。” 多说一句,我后来发现,国内很多历史学家都是家学,有些不是,但熟悉了一问,其实祖上也是地主……
第三,特点。历史学有些自己的特点,一个就是不怕起步晚。当然,就我观察,大师普遍起步都很早,基本25岁时就明确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但确实,30岁开始从头学历史也是来得及的。我问过一些史学人士,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努力,基本六年时间,可以把一个史学门外汉培养成史学学人。
最后读。人做事都有目的,该不该读,主要看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是升官发财,那不要读,或者读管理学或公共关系学。即便该读,也要看条件具备否,只不过读史学的条件需要几代人的准备。而不像其它专业,自己聪明勤奋就可以。这样看来,史学的门槛确实高。正念和条件少了哪个,读史学都很痛苦。不如当爱好好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毫无意义,也毫无必要。
和做生意研究技术不同,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具有的几大特点是:
1、就算你历尽千辛万苦读到phd,变现速度也十分之慢。除非你是无心学术,拿着phd的一些加成去找工作,那样还可能有变现,但这么长的时间只换来一点点东西,真的太不值。五年读个学位,还要想破头编个课题进博后站,就为了个户口/安家费?用这些时间考个证考个公务员,或者去个公司,赚来的钱也足够安家了。
2、非名校出身者基本没有学术前途,而名校名师门下phd的压力也很大。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国内的基础学科研究,基本呈现出高度的向上集中趋势。研习者在只有少数几所顶级高校内能做出成绩。而在剩下的学校中,除了几位厉害的研究者能够一枝独秀外,学生只能在学术链条的底端做重复的工作。这种情况在国外则更为严重。
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那些‘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对苏经济外交政策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在集权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实践对比’等等的phd论文,大概就属于那种‘学术链条底端’的‘重复的工作’。如果不是让研究多年的学者深入去做,大多数历史学博士生最多只能写出一篇平平常常、大量参考二手材料、毫无理论高度的论文,论其意义,也许只是换来学位的凭证,和没有东西可供引用时帮人凑数的gap-filler,而已。此外,非名校因为资金的缘故,很少有办法为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安心研究——比如安置房、数目较高的安家费和子女落户入学等优惠条件,在这里统统欠奉。
然而,国内最多的历史学科phd也大概就出自于这些非名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如果想要考历史学的phd,最多也就只是考到这里;而那些考进顶级名校的博士生们,也因为学校内竞争激烈而最终败下阵来,而最终进入国内类似于tenure track的研究轨道的人终究是少数。
3、时间太长。
正常情况下,培养出一名合格历史研究者所需的时间,从phd第一年算起,最快也得十年。十年间,做生意可以有无数的机会,做官要是站对了队也会有许多收益,但历史学如果要做下去,就只能慢工出细活的熬,十年内就算你没白没黑的做研究,最多也只是讲师。而在这十年之内,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的父母在等待他们打生活费,他们的孩子在等待他们报每个月一万元的辅导班,他们的妻子在等待他赚钱买米下锅或买高档包,或两者兼有。两重压力之下,这些人做出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意义,就很值得怀疑了。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自己学校出身欠佳,并且如果有赚钱的现实需求,就没有任何必要读历史学博士。最多,找个名校念个硕士,然后学点双学位转行就够了。
当然,如果你财政压力很小,身边人支持,且对于历史学研究拥有十分的热情(不是那种读完了之后劫后余生的热情,是不关心身外之物只关心面前研究的热情),那就努力去念个人文社科的名校吧。毕竟,站在历史研究的前沿,探索那些或尘封或未知的往事,掌握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权力,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快感。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需要在这里提出来:
许多人在高中阶段或者是本科阶段,也许是因为自己读了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或是对于历史学家对于现实问题的解读有独到之处,而逐渐对于历史研究发生了相当的兴趣,并且觉得自己如果能从事历史研究有关的职业就更好。
这种热情是好的,但同时也是需要泼一泼冷水的。
首先,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乐趣常常是在研究之中,而不是研究之后;而在研究之中,研究者们也需要承受相当的压力。抛开已经陈述过的生存压力不提,历史研究给人带来的成就感往往发生在研究结束之后很长时间。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历史的研究往往伴随着相当枯燥的史料搜寻、释读、甄别、交叉对比、排列、理清逻辑等基本工作,如果是涉及到数据统计,那么还需要搜寻、处理和分析数据;如果涉及到其他语言的历史材料,那么以上的所有工作都要以这门语言为基础,重新来一遍。这种工作往往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他们研究历史的脚步也会就此停止,对于历史的热爱也就逐渐消失了。
其次,历史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存续也并不简单。等一篇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后,它还要经过专家和同行的审阅,甚至需要经过当事人的审阅(特别是对于现代史研究者来说,这一过程是相当有意义,然而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当一篇论文发表出来后,你还需要为自己的研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同于商科和经济等学科,历史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具有相当长的时效性,故而研究者们必须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承担无限责任,因为后来人需要在你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下一步研究。这种学术研究的压力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承受。
再次,那些看起来有趣的历史,往往不是研究者们需要关注的历史。军事史、领导人物个人传记、花边历史等内容看似有趣,但这些历史事实往往只能用来作为更为重要历史研究的脚注和补充,而不能作为主流历史研究的关注点。那些在贴吧中受到追捧的裨官野史、武器发展等等,要么未经证实、要么片面空泛,不值一谈。这个事实也许也会打击很多人研究历史的热情,然而事实如此,无法改变。
最后,由于其经历过高度专业和专门化的训练,历史研究者们所需要拥有的学术能力是可以被称之为‘屠龙之术’的,而这些‘屠龙之术’几乎不能兼容社会中的大多数工作机会。社会中提供的最多工作都是执行性较强的,几乎不涉及重大决策和分析,例如电脑科学和商科。这些学科的教育最需要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在某一专门领域进行精细化工作的能力’,需要一大批高度专业的工作者。而历史学科的教育则偏重于‘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局思考的能力’,最终需要的是一小批具有全局视角的专家。对于少数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背景的历史学习和研究者而言,这些能力对于他们今后接触更为宏大和深刻的历史命题、甚至于参与重大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对于更大多数的历史学科学习和研究者而言,这就意味着历史学科的教育在本质上是精英化的,大多数人将会在这个教育和研究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简而言之,历史学科的博士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做出有意义的研究,而剩下的人则只能被迫在‘屠龙之术’的理想和‘杀鸡之术’的现实之间艰难的找寻平衡。
最后一点和题目无关的话:
这篇拉拉杂杂的东西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之为‘历史学科的劝退’。
概括说来,历史学科的博士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历史学——特别是大学本科的历史学——最大的作用也许只是想上名校而专业选择严重受限时的一个选择,或是在‘文理孰轻孰重’的无聊嘴仗中信手拈来,用以体现文科专业之无用的经典范例。因而,历史学科的博士,在目前国内考博和保研的大环境下,也许也只是研究生逃避就业的避风港,或是需要博士学位以提职加薪的人的金矿而已。两个字概括,就是‘备胎’。在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学习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遇到持有这些想法的同侪。而诸位历史从业者也是各个高校中比较贫穷的一批:没有工科揽工程的分红,没有经济和商科的高薪,虽然大家都是一样的辛苦,然而说起来待遇,还是比较惨淡的。
然而这种情况——从一种苦中作乐的角度看来——也可以帮助真正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排除干扰。历史研究者最好是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不需要拿谁的钱,也不需要听谁的劝。少些浮躁的‘竞争’和无奈的‘内卷’,历史研究者们至少会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向着那些已经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看一眼,哪怕就一眼,然后得到一点真理。这样,自己至少不会说自己浑浑噩噩的过了一辈子却没学到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