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大部分回答谈到,可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搞科研,讲的很好,这里我补充另外一个侧面:
本科时期接触一点研究工作,以后不容易被忽悠。
图片上的这位,传说中发明了金坷垃的发明人威廉伯爵,知乎上大部分朋友看到了都会哈哈一乐,这不就是整天出现在楼盘/瓷砖/家具/马桶广告上那个外国老头嘛,别拿来骗人了。
大家不会轻易被威廉伯爵忽悠住,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会奇怪,伯爵是欧洲的称呼,怎么就跑到美国圣地亚哥去了?美国的圣地亚哥,什么时候变成了SHENGDIYAGE? 哪有肥料能吸收三千米以下的氮磷钾?小麦亩产怎么可能有一千八?B站上不都已经出了这么多鬼畜视频嘛,威廉伯爵都被玩坏了!
类似地,学术研究也有一些常识。
有的像圣地亚哥应该是San Diego一样浅显,比如参考文献的引注规范,作者信息的格式等(最简单的一个道理--除非真正超越五行六界的大牛,一般还没有作者会洒脱到留个QQ邮箱的)
有的,就像氮磷钾的吸收一样,需要一点专业知识的判断。比如英文论文中描写实验过程的措辞,化学中的”膜“应该是"film”还是“membrane”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谈起这个,有点调侃的意味,但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不熟悉论文语言表述的就容易说外行话)。
还有的就是一些基于经验的判断了就像是上多了B站,看多了圈子里的吐槽,所以知道领域内那些是真正严格审稿的权威期刊,哪些是名字还挺唬人但把关很松,可以大批量灌水的,哪些根本就没有内容审核机制就可以自己上传生成预览的。
最近,有一为民间科学家的事迹在知乎上引起了关注,为了不帮忙煽风点火,我在这里不点名了。那个号称能得诺贝尔奖的发现,一开始遭到质疑就是因为类似于SHENGDIYAGE之类的“小毛病”,比如引注和作者信息,后来,有几位有一定学术研究经历的朋友,定眼儿一看,发现了更多实质内容上的毛病,以及“发表”过程中的疑点。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经历,所以能看得出其中的猫腻。
--
这是一个浮躁而狂妄的年代,有着各式各样造神的闹剧。
提起水变油,永动机,绿豆养生,很多朋友都会嗤之以鼻,说这种雕虫小技的骗局,奈何得了我?但当有人拿出英文期刊上的文献,拿出XX教授老师的背书,披上微积分的马甲,或许就需要更强的判断力了。
如果你也走过学术研究的路,也许更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过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学术研究的道路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走下来,也不是每名学生都必须走完的。大部分人,本科,硕士毕业了,各奔前程,少部分人留下来继续攀登。如果你也曾经拾级而上,仰望云雾缭绕的峰顶,恐怕也会有“仰之弥高”之叹,敬畏其中的艰辛,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明白只有经历一步一个台阶的积累,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