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宝鸡一孕妇故意伸脚绊倒 4 岁男童,因孩子将门帘甩到其脸上的这种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seanlin1205 网友的相关建议: 
      
  • 视频第1秒,一位孕妇正低下头准备吃一口美味,此时一个小男孩突然出现在画面里,跑的很迅速,像是正要完成他所认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如小狗狗汪汪队去执行任务一样。
  • 视频第2秒,小男孩进入店的那一刹那,掀起的门帘甩到了正在吃饭的孕妇脸上,仔细回看视频更像是甩到了孕妇的嘴角。小男孩一心想着完成任务,没有觉察到帘子打到了孕妇的嘴角。
  • 视频第2第3秒,被门帘甩到的那刹那,孕妇下意识的头往右边躲闪,男主下意识的伸出右手尝试着去挽救什么,其实不会有任何作用。孕妇正享用食物的过程被突然打断。
  • 视频第7秒另外两桌的客人突然回头看向孕妇那一桌,可能是孕妇受了惊吓还是在说着什么,至少从另外两桌的客户人的表现来看,引起了旁观(鲁迅说,我们最喜欢做看客)
  • 第3秒到第18秒,男主回头望着后面,在第12秒的时候不知道是和店主还是和那个小孩说着什么(第12秒的时候手的动作指向门帘,应该是在讲刚刚的事情);
  • 第3秒的时候孕妇擦拭额头(应该是汤汁被甩到了额头),随后放下筷子,在男主望着后面说话的那几秒里,后来又用手擦了擦2次额头(第1分10秒、1分12秒的时候也擦拭了额头),可能是汤汁也甩到了额头上。
  • 第18秒的时候孕妇从男主哪里拿来餐巾纸擦手,应该是手上也被甩到了汤汁。
  • 从第1秒孕妇准备吃那口食物被小男孩进门的门帘打断后,到第1分17秒,孕妇再也没有拿起筷子。
  • 第1分17秒的时候时候,孕妇做了一个动作,一个突然把脚伸出来的动作,还和男主说这什么,应该是在预演练。
  • 第1分21秒,小男孩完成了任务,像来的时候一样,也是跑动,但这次的跑动不是刚进来的那种跑,而是一种完成任务后小孩独有的欢快跳跃,但小男孩沉浸在任务完成的喜悦里,完全没有想到危险正在向他袭来,在即将出门的那刹那,孕妇再次做伸腿动作,发生了1分23秒的那一幕,小男孩倒地.任务失败。

后来视频上网了,从目前的网络舆论来看,孕妇的那一脚正在摧毁她的一生..........

https://www.zhihu.com/video/970960417216024576


从孕妇对整件事情的处理上看,孕妇极有可能是某乎用户,因为某乎上有大量的教你如何反击熊孩子的文章问答,并且高赞答案一串一串的,具体见: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是圣贤.将心比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便是佛心。

扩展阅读:


user avatar   sheng-fan-ji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圣母们,如果这是一件小事,你们嘴里教育熊孩子的小事。人家会去自首吗?

知道什么叫自首吗?事情弄大了,希望宽大处理,才会去自首。

孕妇是一个麻醉科的医生,应该非常清楚,绊倒一个拿着筷子飞快跑的小孩会有什么后果。

而且一开始失口否认搬到小孩,最后是在监控的证据下,被网友人肉搜索以后,孩子住进了医院。不得不去自首。

视频中清楚地记录了,她不是激情之下绊倒孩子,她提前还排练了一次。对面的男子一点都没有制止她。排练完了,再正式绊倒了孩子。

这不是什么熊大人和熊孩子,这就是恶,这就是坏。


还有更恶的,大家看看。


都能假如到无心把我老婆杀了,为什么不再假设一下,孩子直接毁灭地球好了。



我儿子四周岁,我看完了这个视频,我愤怒到几乎颤抖。


我一点都不隐瞒我的情绪,刚看完第一遍视频,我恨不得进去绑住孕妇那条排练了两次的脚。


不是因为我有孩子,我偏袒孩子。也不要说我暴力,欺负孕妇。


是因为,我太清楚一个可以帮父母做事情的四岁孩子,那种兴奋的劲头。


孩子冲进来,是给父母拿碗筷的。


他冲进来,根本不知道帘布打到了孕妇。


那是一个兴奋的孩子,无意做错的一件事情。


整个视频一分半钟,从一开始的十秒,孩子无意间打到了孕妇,孕妇就一直在骂人。视频过去一半,坐在前面的一个女食客,一直在回头看着这位孕妇。一个小孩子,孕妇先是骂了人家足足半分钟。


然后,孕妇伸出了脚,还排练了一下。全程,孕妇对面的男子,都是默许状态,甚至一开始还帮着孕妇大骂孩子。


孩子拿着碗筷出来了,是一蹦一跳的出来的。那种终于帮父母完成任务的喜悦,我相信孩子一辈子都忘不掉。


但是,就这样活生生的绊倒了。


一蹦一跳的过程中,绊倒了。


手上拿着筷子的四岁孩子,毫不犹豫的绊倒了。


我在家都教育孩子,拿着筷子不要走动,就怕戳到眼睛或者嘴巴。


这个孕妇,一个吃了快四十年干饭的女人(1981年),一个马上也要做妈妈的女人。


居然下得去脚。


万一戳到眼睛,鼻孔,喉咙,可能这位孩子的一生就会葬送在这里。


起因,竟然就是孩子跑进门不小心扬起了门帘,打到了孕妇的脸。


骂了半分钟还不爽,一定要百倍奉还,才爽?


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坐在对面的男人,也是一个混账王八蛋。


孩子摔倒了,孩子的妈妈立马就跑出来了。


如果没有摄像头,可能孩子自己都莫名其妙。


他只知道,爸爸妈妈让他去拿碗筷,可能还是他主动请缨。


他欢快的跑进门,问服务员阿姨拿到了碗筷,一蹦一跳的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知道,他是一个可以干活的乖宝宝。


结果,一切的一切,就被故意伸出的一脚绊倒了。


如果没有摄像头,可能父母还会责备他走路毛糙。


如果没有摄像头,他和父母说是别人绊倒了他,可能都会被孕妇抵赖,诬陷孩子做错了事情所以找借口。


童年心里的阴影,一辈子可能都无法消除。得亏没有受伤,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门帘不小心打了一个三十多岁大人的脸?


我们今天,在这里,用最愤怒的语气,谴责这位肮脏的孕妇。


但是,社会的健忘的,过了一周,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忘记这件事情。


但是孩子一辈子都会记住,他的轨迹,已经改变了。


我是一名四周岁孩子的爸爸。


如果我在现场,如果绊倒的是我的孩子。


在知乎上,冷静理性的我。


一定会打他们,孕妇下不去手,旁边那个煽风点火的男人,我一定狠狠的打。


我现在,都是用拳头敲打着键盘写出的这篇回答。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热帖:“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

下面诉诸暴力、以暴制暴的言论不计其数。

却基本没有判断“熊孩子”的标准,几乎都是主观判断。

其中不乏比伸脚使绊危险的。

这就是知乎,有一些人平时高谈阔论法制、平等,斥利益冲突方为暴民;到了利益相关或需要宣泄情绪的时候,又高举暴力旗帜。

对待熊孩子如此,对待一切利益相关亦如此。君不见昨天赞罢依法治国,今日力挺暴力革命;昨日鼓吹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告诫年轻人摆正位置,明天化身无产阶级高唱国际歌,必欲除老板而后快。航母下水则厉害了我的国,长五报废则待遇是主要原因。白人反对歧视黑人是白左虚伪政治正确,自己发表歧视言论是实话实说。知乎er总是有理有高地的。

何必呢?


user avatar   ft11146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多少人记得多少记得4岁乃至以前的事?记得自己在某个路口、饭馆、小卖部撞到过某个人?4岁,不是8、9岁,更不是14岁,为什么知乎上以前很多治理熊孩子的故事,大家叫好的多,而这篇批评孕妇的多,第一是孕妇没和小孩父母沟通的情况下,恶意报复小孩,第二就是小孩的年纪,一个4岁的小孩,很多基本的认知才刚刚起步。却要求他和大人一样?


user avatar   xu-hui-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宝鸡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童”对于中国儿童权利保障而言,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事件

这个事件第一次以录像视频形式,直观展示了【“熊孩子闯祸”的复杂性;同时,第一次让【中国舆论环境对儿童的集体霸凌,头一次暴露在公众视线中。


没错,我今天要说的第一件事情是: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儿童,也没兴趣关心儿童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更不在乎这个孩子能不能改正错误,心里面的全部真实想是:“如何成功欺负小孩子、让我爽一爽”

在知乎上,“熊孩子”是一个超级热门话题。你不妨点进去看,会发现非常诡异的现象:大部分热门提问都立足于“对付熊孩子”。而“对付”、“摧毁”、“击溃”……都是“欺负/霸凌”的托词而已。

没有谁比我更懂得这种畸形现象的来源:2015年热门提问“怎样不动声色地对付熊孩子?”,最初的提问内容非常直白,清清楚楚写的就是“如何欺负熊孩子”;是我亲自改成了比较中性的词汇“对付”——遗憾的是,我能修改提问措辞,却不能修改它内在的恶意基因。于是从这个提问开始,3、4年间,大家越来越热衷于从各个角度讨论“霸凌熊孩子”,甚至在整个讨论过程本身就是对未成年人的舆论暴力。

大家长时间以来,在讨论“霸凌熊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属于霸凌。直到今天,宝鸡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童,网络上才第一次出现,一丝丝质疑声音。


【1】首先讨论“是不是”,即,熊孩子的江湖传闻的真实性。

在摄像头无剪辑的客观记录下,我们第一次看到,所谓“熊孩子犯错”的全貌:熊孩子的无心,和成年人的故意。假如没有摄像头呢?如果单纯靠双方各自讲故事撕逼呢?那么我们会不会接收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版本?

我老婆怀孕30周了,胎位不稳,医生说有早产风险。
我带她到楼下小区散散步,顺便吃烤鱼。
这时候熊孩子突然重重的撞塑胶帘子冲进来,
那种塑胶帘子很厚,熊孩子冲击力很大,导致帘子猛地撞回来,刚好重重的撞到我老婆肚皮上。
我老婆痛得一声哎呦,扶着桌子皱眉头,吸着气半天说不过话来。
还没等我站起来查看我老婆伤什么样了,那个熊孩子又奔奔跳跳冲回来,径直撞向塑料帘子——大概因为跑的太快了,被门槛绊倒了。
熊孩子爸妈之前不晓得躲在哪里,听见熊孩子哭就突然冒出来了,不依不饶,非说是我老婆故意绊倒的。还说他们家熊孩子有心脏病,要我们负责到底,至少赔偿100-200万。
我说我老婆也被孩子掀开的帘子撞到肚子了呢,熊孩子爸妈居然厚颜无耻的说:
“被帘子刮一下又不会流产,有什么事情你等她流产了再说”。

以上,感觉是不是完全不同?从“熊孩子”的对立面,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编一个“熊孩子罪大恶极”的版本、煽动吃瓜群众情绪带节奏。

没错,孕妇 VS 熊孩子,这很容易让我们对比联想起半个月前《熊孩子猛推孕妇,“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这一热点新闻。不同的是,这次宝鸡孕妇的行为,我们看到了客观视频;上一次“熊孩子猛推孕妇看看她会不会流产”,我们只听从了孕妇亲属视角、单方面情绪抱怨——我的意思是,请大家关注一个重要事实:【未成年人不掌握话语权,他们不可能自证清白;成年人很容易操控舆论带节奏,把所有过错推给未成年人、把普通未成年人妖魔化为熊孩子】。


如上,未成年人在舆论场上,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

在这个前提上,我对知乎上一切“我身边的熊孩子”故事都不置可否——越是绘声绘色、哗众取宠的段子,越让人警惕。且不说“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关于“熊孩子”的各种传闻,甚至连图都懒得配一张——如果按他们的说法,熊孩子损坏的手办足够绕地球三圈。但事实上,整个网络都找不到“熊孩子弄坏高级手办”的可靠证据,反复复制零星几张受损手办照片说不清确切来源、看不出是狗咬的还是摆拍的,事实不可考证。

从警方数据看,真正由熊孩子闯祸制造的治安事件,大概率是熊孩子划车、熊孩子炸翻窨井盖、熊孩子打架之类。这个世界上不缺乏熊孩子闯祸,但真实可考证的案例与网络上热传的熊孩子段子有极大差别,真实案例大多源自于未成年人的无知,而不是像网上耸人听闻的“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那么故意、恶意

大家看到各种煽动性的帖子时,慢一点愤怒。请务你必记得,任何关于熊孩子的各种段子,必然是不会发生任何反驳的一面之词——当我们骂坏老人、骂油腻男、骂拜物女时,这些人是成年人,有能力反抗反驳;只有“熊孩子”,面对舆论污蔑、面对妖魔化攻击时,根本不知道社会对自己满满恶意,更别自证清白、反抗反驳了——你必须100%记得这一点,这就意味着,你应该要求那些讲“熊孩子罪大恶极”故事的人提供客观证据(例如宝鸡孕妇被男童掀帘子刮到的完整视频)。

“熊孩子”不具备举证能力,任何指责“熊孩子犯错”的说法,必须承担提供举证责任。“熊孩子猛推孕妇看看她会不会流产”,作者当然有自由在社区写这样一个情感充沛的故事,但主流媒体绝对不该把它当做一个正儿八经的新闻发布在各大媒体渠道上(新闻时间?新闻地点?新闻人物?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审核吗?)——把一个网络段子故事当做新闻发布,这和造谣传谣有什么区别?(成为永远洗不掉的痕迹,网民合力撰写了一笔“伪历史”)

很遗憾这个热门“新闻”来源于知乎。希望原文作者和每一个曾经为它点赞的朋友意识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悲凉,谁也不想故意伤害未成年人、但未成年的生存环境变坏,确实有我们的一份“功劳”。下一次,你面对“熊孩子猛推孕妇”、“熊孩子毁坏手办”、“熊孩子掀漂亮姐姐裙底”……故事的时候,请记得,苛求证据


【2】“熊孩子到底是什么?

尽管网络上对“熊孩子”的讨论持续高涨,但究竟何谓“熊孩子”,始终没有统一标准定义。仔细对比知乎与百度的不同说法,虽然双方都说了“调皮”:

但知乎偏主观,强调“惹人讨厌”;百科偏客观,强调“岁数小不懂事”、“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守规矩”。

我们发现,“熊孩子”这个关于未成年人的词汇,定义之中居然没有提到评估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指标:年龄——

  • 婴儿期:出生到12个月。一般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
  • 幼儿期:1~3周岁,“先学前期”。开始有语言和规则意识。
  • 学龄前期:3~7周岁,入学准备阶段,接受启蒙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安全意识,初次体验集体生活,学习初级社会规则。
  • 学龄期:7~14周岁,相当于小学时期,体能智能稳步发育。
  • 青春期:14~18周岁,女生更早一些,精力充沛,追求自我认同感,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叛逆期”。

如上,如果单纯把“熊孩子=调皮”,那么0-18岁未成年人都可能是“熊孩子”,6个月大啼哭不吃奶的宝宝可以是熊孩子、7岁不写作业的儿童可以是熊孩子、16岁偷钱打赏网红的少年仍然可能是熊孩子。事实上,以上我描述的三种天壤之别的人群/现象,媒体真的都曾经用“熊孩子”当新闻标签。所以理论上来说,百科的标准应该客观一些,可实际上,“凡是惹我不爽的未成年人都是熊孩子”——知乎版定义虽然阴暗,其实更符合大众的实践结果。

看清这一点,就不奇怪了:为什么“熊孩子”这个词注定会带来霸凌


【3】这是熊孩子的过错吗?

刚才说过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智能力截然不同,这就意味着,同一个行为,放在不同年龄段孩子身上,有的可以被称之为“熊”,有的则纯属该年龄段的正常反应。

以“宝鸡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童”为例,通常情况下,4岁男童不具备预测“开门力气大、可能会刮到他人”的能力、也不太可能注意到帘子打到孕妇,只能说刮到孕妇这个结果很遗憾,不能说孩子没家教。可能有个别优异的同龄孩子能乖巧到轻拿轻放,也正常。但是,假如事主是14岁的男孩,仍然像视频中那样横冲直撞、冲撞他人,那么显然有问题了。

同理,1岁婴儿在高铁/飞机上大哭大吵——正常;6岁孩子在高铁/飞机上大哭大吵——不正常。

2岁幼儿把小伙伴推倒摔伤——正常(经常是友善互动控制不好力道);10岁孩子把小伙伴推倒摔伤——不正常。

4岁儿童说同学没有爸爸——正常(社会能力不成熟,未必懂得其中伤害);14岁少年说同学没有爸爸——不正常。

……

注意,我前面举的几个例子,只说“正常/不正常”,可没说他们的行为是“正确”。例如,4岁儿童说同学没有爸爸——我们需要理解孩子说出这些话大概率是无知的,但仍然需要教训、而且是最严厉的教训孩子改正。

另外,“不正常”情况,也不尽是调皮,其中还有很多情况是疾病原因。比方说,6岁大孩子在飞机上大吵大闹,看上去非常“熊孩子”,可事实上,没准是因为中耳炎(耳朵痛)、多动症、幽闭症……我们不用那么着急把儿童异常行为标签为“熊”,不妨看一看家长是否为此困扰、需要帮助。(PS,如果“猛推孕妇看看她会不会流产”事件完全真实,那么这个10岁孩子发育异常的概率很大)

还有个别罕见的极端“不正常”案例,例如“戏精女孩一把拽倒小男孩:啊!你怎么啦?”,这可比“熊孩子”严重多了,“攻击性+轻松撒谎+缺乏罪恶感”,疑似反社会型人格,如果用“熊孩子”的概括,未免太看轻这个女孩的异常行为了。

综上,未成年人漫漫区间跨跃0-18岁,各种看上去很“熊”的行为,背后原因太复杂了。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们太过低幼,缺乏认知能力,他们有过错(需要矫正)但没有罪恶(不该被谴责);另一些时候,他们身患疾病,本身也是身不由己(需要医治、干预)


【4】如何教训熊孩子?

接上条。假如一个熊孩子,有如百科“熊孩子”定义那样,因家庭教育不到位,做出了不守规矩的行为(非健康因素),怎么办呢?

其实,不管当事熊孩子纯属低幼期的正常反应(有过无罪)、还是年龄不小仍然做出了低于同龄人水准的熊行为(有过有罪)——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教训”:教育、训练。这个词说起来两个字,做起来很复杂,足足厚厚一大本育儿书,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犯错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错误类型施以不同干预训练。以下一个图表示例:

只要采用科学方法、假以时日,绝大多数“熊孩子”不良行为都可以矫正、改善。只不过那些人非常浮躁,根本无心费神了解干预知识,直接简单粗暴下结论,说熊孩子不可能被教育好——其实目的为了推导出荒谬结论:“打一顿就好了”——暴力管教早就被医学界证实为“不可靠”,被暴力的孩子会出现更多问题行为。(相关:打孩子造成心理生理双重伤害…… - 丁香医生


关于教育熊孩子方面,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错误神话:

“我小时候父母对我教育严格、我才不像现在这帮熊孩子这样没规矩呢”。

我曾经在知乎上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极其自信的向我争辩,非常生动的描述小学春游、班主任老师亲自拉住他的手教他秩序。我当时就听出BUG了,又好气又好笑,告诉他:“班主任特别拉住你的手,恰恰说明你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啊”。他不信,坚持说清楚记得父母教育自己守规矩、自己很守规矩。好吧……摊手。

这部分朋友太乐观了。他们眼中,教孩子就像开电灯,爸爸妈妈一拧开关,孩子就变亮了,一秒钟来电。

可究竟他们从哪一天开始变成自己印象中的乖宝宝的呢?2岁?3岁?5岁?……要知道,人类2岁才首次建立“规则”意识。所谓“规则”,在任何人大脑里必然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细腻、从刻意遵守到肌肉记忆的漫长过程。每次我们把一个良性行为重复、熟悉成为一个习惯的过程中,注定要无数次犯错(因人而异、次数有多有少)。

以4岁男童独自拿筷子为例——拜托,为人父母,总要选一天开始让孩子练习独立在公共场合走动、独立拿筷子吧?总不可能手把手拉着孩子取筷子直到18岁吧?——请不要指责家长“疏于看管”,4岁孩子上幼儿园了,当然可以独自取筷子,家长离的不远(事发迅速出现),一切仅仅是孩子在成长训练过程中的正常犯错。

人类进入成年,只选择性保留少部分印象深刻的记忆,曾经反复的犯错、琐碎的训练一一淡去,他们回望童年,只记得父母对自己严格教育,不记得自己一样是从“熊孩子”阶段、一点一滴慢慢进化过来的。他们对于自己是不是(曾经)熊孩子,真的没点数。

(感人视频:当父亲问儿子:“那是什么?”

我想说的的是,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从熊孩子阶段过来的,在漫长的求知阶段,无数次“熊行为”被无数好心人宽容原谅;想到这一点,有什么理由不同理心,谅解眼前熊孩子?每个人的成长路上,一直有在享受社会“贷款”(不“欠债”的人活不到成年),如今长大成年,应该要有成年人的担当,清楚明白自己对社会未成年人亦有宽容、帮助的责任(当做反哺社会)。


【5】“教训熊孩子”?不存在的,其实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霸凌 ”

前面提到的那些人,动辄吹嘘自己小时候是乖孩子,不承认自己也曾经是“熊孩子”——目的无非是占据道德高点,硬掰出优越感,方便自己霸凌“熊孩子”

坦率的讲,无论是从知乎对于“熊孩子=令我讨厌”这个主观定义,还是从那群人极力否认自己的熊孩子历史,又或者鼓吹“如果不教训熊孩子,那么社会替你教训他”的行为——“大义凛然”的词汇下面其实是极端野蛮的底牌:霸、凌

哪有什么“教训”?哪里有“教”?哪里有“训”?

有关熊孩子的热门讨论中,那些人从来就没有耐心讨论任何有关“教育”、“训练”,他们津津乐道为之兴奋不已的H点都在于:如何暴力惩罚令我讨厌的小孩子!

没错!他们真实的底牌是:如何暴力惩罚令我讨厌的小孩子!如何暴力惩罚令我讨厌的小孩子!如何暴力惩罚令我讨厌的小孩子!!

这些人根本不会关心改良现状、解决问题(科学讨论育儿的内容比率为零)。仅仅是以抨击教育问题为借口,建立公开霸凌未成年群体的合理性

这些人最阴暗的点在于,他们非常非常自卑,不仅没有勇气怼熊父母,甚至也没有勇气批评熊孩子,他们唯一敢做的,就是暗戳戳使绊子,暴力欺凌未成年人!

这就是人性。鲁迅早在一百年前《阿Q正传》里描绘的人性。这些人混迹在社会最低层,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权利,然后把自己积攒的怨气都泄愤在更柔弱的群体身上。

大家不要再纠结于讨论“孕妇教训男童是否有错”这种本末倒置的讨论上了——拜托!这根本就不是“教”、“训”啊,这特么是霸凌!是霸凌!!这是一个成年人,仗着自己体能优势,恣意欺凌未成年人而已。

对未当事孕妇要是真的能拦住孩子,严肃批评呵斥,那才叫“教育”、是正常成年人面对类似问题的合理准则。大家想想,一个成年人,面公然霸凌未成年人,更糟的是,周围一大片人鼓掌喝彩,说什么“替父母教(ba)训(ling)熊孩子”——这不荒唐吗?


并非危言耸听,那些人欺负“熊孩子”的霸凌者,完全符合以往研究中归纳的对霸凌者特征。霸凌者有特殊的认知构成:

  • 霸凌者对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件常常持有错误的、甚至是偏执型的归因,总以为别人对他们持敌对的态度,常常在没有受到挑衅的场合(如有人不小心撞到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别人在寻衅,来为自己的侵犯性的行为找借口
  • 霸凌者热衷于报复,对他人采取敌对的态度,喜欢用拳头说话,相信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 霸凌者很少想到行为应该受社会准则的约束
  • 霸凌者从别人的痛苦中得到满足
  • 霸凌者不理解他人的感受,所以也不承认他们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
  • 霸凌者不但不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为社会接受,反而认为自己有很正面的自我形象
  • ……

关于“霸凌”,以往一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很少被提及:被霸凌者往往是“有罪”的,要么因为很笨很丑、要么因为小偷小摸、要么因为打小报告……总有一两款“罪名”,让他们成为舆论场上的众矢之的,然后霸凌者(往往是小群体)有借口站在道德高地,公开暴力欺虐被霸凌者、自以为“替天行道”——围观者往往也被舆论风向误导,感觉“没错啊,XX是很可恶该打”——而对眼前的暴力霸凌浑然不觉。

如上,为什么霸凌这种明显不合理的现象,能在校园小社会环境中屡禁不止?——就是因为舆论层面,被霸凌者看上去确实“活该被打”呀。

……

当然,我们现在是五十步笑百步。我们对社会广泛存在的“教(ba)训(ling)‘熊孩子’”现象无动于衷,有什么资格嘲讽校园霸凌?

事实上,“霸凌‘熊孩子’”比校园霸凌糟糕多了。因为,“霸凌‘熊孩子’”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公开暴力欺虐;而校园霸凌不过是未成年人之间的暴力欺虐。


【6】《儿童权利公约》在上,请中国公民守住底线

我们错的太远,忘了来时的路。那些主张“教(ba)训(ling)熊孩子”的人,恐怕99.99%都不知道《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

其中,第24、27~29条,教育应本着谅解、和平和宽容的精神培育儿童。以上要求,是人类文明的公认底线。中国早就签过字。

所以,根本没有讨论余地。我们应该尽力谅解未成年人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诚如我们父辈曾经一路耐心谅解我们。

一个伟大国家产生凝聚力,不仅仅需要一流的财富支持,反过来,也需要国民统一认可的道德底线兜底。假如一个国家,拥有一流财富,却把家暴妇女当做传统文化,那么它必然不被认同为“一流大国”;假如一个国家,拥有一流财富,却把霸凌未成年人当做时尚观点,那么一样也在国际舞台上被鄙视。

如果我们心怀“大国梦”,怎么能继续容忍“教(ba)训(ling)‘熊孩子’”充当主流价值观?



综上:

  1. 无论整多少弯弯绕绕,那些人的真实述求是——“霸凌‘熊孩子’”
  2. 主张“霸凌‘熊孩子’”的成年人,是loser中的loser,虚弱、自卑、充满戾气,连正气大胆批评熊孩子的勇气都没有,只敢暗戳戳暴力报复——谁都搞不定,于是只敢搞未成年人(/“都是辣鸡”表情)
  3. 如果您是普通人,请不要点赞转发任何“熊孩子可恶”相关帖子请记得儿童没有“自证清白”的这个现实背景,因此逻辑上有必要预先设定所有“熊孩子可恶”故事都“不真实”——除非发帖者补充完整的客观证据。(可以“感谢”,别点赞转发)
  4. 如果您是媒体工作者/自媒体,请克制“流量”冲动,勿要发布任何不可考证的“熊孩子段子”,一旦以讹传讹形成虚假新闻,造成的伤害在长时间无法消淡。
  5. 如果您为人父母,或者将来会为人父母,恳请您为孩子额外付出一份担当,在各个渠道抵制以“教训熊孩子”为名的各种霸凌,为孩子们争取友善的舆论环境、和文明的社会关系


本文可免费转载(不改变原意、不断章取义条件下)。


——————

Tips,

  1. 遇到熊孩子侵扰,其实根本不用那么复杂,大多数情况下呵斥制止即可,直白批评比什么都好。(假如熊孩子是你们家亲戚的情况,参考这条:m.ximalaya.com/49265909
  2. 或者大声说一句“谁家孩子怎么没教养”,提示孩子父母管教。(详细技术链接:m.ximalaya.com/49265909
  3. 碰到极品不讲理的家庭的概率会存在,但你可以叫公共场合管理员来协调,不用跟熊孩子家庭啰嗦。
  4. 以上试过皆无效的概率还是会存在,但概率微乎其微了,总不能因为一个极低概率的风险,变得心生恶念、把霸凌当做解决方案吧,那多荒唐。
  5. 不怕熊孩子、文明从容的搞定熊孩子,这是成年人成熟的情商标志之一。



我是钝感代言人徐慧琳,专业交流账号【徐慧琳】,生活分享账号【徐大徐徐】,全网通用。相关阅读:


user avatar   bei-qun-ou-de-ao-te-man-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里的一些奇怪的风向:熊孩子,定是孩子错,孩子就该打,摔死活该。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小时候一直被家里人宠,我爸我妈都没打过我骂过我,凭啥我就要受这样的委屈?

他们不曾想过,曾经他们也是熊孩子,也曾摔过妈妈的化妆品,也曾用石头砸过隔壁家的狗,也曾伤害了别人却没说出那句对不起。然后在长大后拿起了键盘在知乎上写着他们的“童年趣事”,然后一笑而过。

最后他们都忘了那些曾经宽容过他们,爱过他们,被他们伤害却让他们好好活下去的陌生人们。

分割线————————————————————

今天下午三点左右看到这个问题时,下面回答评论中还是不乏支持孕妇的人,到了晚上这些人就被刷了下去,然后现在有人说我脑补的知乎风向。还有一些对我开头有些许误解的友军们对我开枪让我很伤。

现将“知乎的智障风向。”改成“知乎里的一些奇怪的风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熊孩子的,可能没见过这么大的孩子吧,四岁孩子蹦蹦跳跳是很正常的,即便有心脏病,也不可能一直锁在家里吧,到隔壁拿个碗筷,难道是很过分的行为?家长监管不力?

视频里明显能看到小孩不是故意的,甚至十有八九他都不知道自己把帘子甩到人身上了。孕妇被甩到确实是受了惊吓,如果是个正常的讲理的哪怕有点小肚鸡肠的人,完全可以跟孩子家长理论一下要求道歉,但是她没有,蓄谋绊倒小孩甚至还预演了一下,伸脚绊完之后连头都没有回一下,一点不关心孩子会不会受到伤害,拿着筷子会不会扎着,不说心脏病的问题,正常的孩子这样摔了也是有危险的吧

看另一个视频,孩子家长找她理论,她还振振有词,说人家能生不能养,后来看小孩不太对劲直接说肚子疼打车跑了,说句不好听的,她不一定能不能生,即便生出来一定也养的好不到哪去

不是孕妇变坏了,是坏人怀孕了,内心里骂她到。。。

对了,那个男的,简直太怂包,怀孕的老婆被吓到不出头,老婆使坏不制止,跑的倒是很快嘛,那啥配那啥,你俩可好好过,别祸害别人去了,孩子要是教不好,也别生了


user avatar   wang-gang-79-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看微博,孕妇似乎已经被人肉出来了,好像是麻醉科医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可怕了,她应该比别人更清楚这一脚下去可能带来的伤害。我自己是外科大夫,有时候被孩子气的不行,我也打屁股或是掐掐大腿,这个没有问题。关键是孩子拿着筷子在跑,你tm一个医生去绊倒孩子,万一扎到眼睛、面部和口腔会有什么后果你别告诉我你tm不知道。已经不是蠢了,十足的坏,百分之一万的坏。

media.weibo.cn/article?。目前我看到的消息,不知真伪。看看她绊倒孩子之后的表演吧,先是假装和自己没关系,然后矢口否认让对方拿证据,看了监控又说自己肚子疼要求离开,最后顶不住舆论的压力自首。这种人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是挺害怕的。


user avatar   fishyu1999-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问的是宋氏三姐妹,结果回答都在说宋美龄和宋蔼龄,咋没人说说宋庆龄?毕竟二姐名气最大,地位最高。

宋二姐跟孙中山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孙中山一开始没有房子,是租房住的,一个月65块租金,肯定租不到什么好房。后来有前来拜访的富裕华侨,觉得堂堂国父住这样的房子不像样子,就一起捐了一个花园洋房给孙中山,这样孙宋夫妇才算在上海落户……先总理稳定下来以后还写信给孙科,叫他可以带老婆孩子也过来住。

后来先总理去世,死前特意写遗嘱,把房子留给宋庆龄,并请托何香凝照顾她,除此之外几无遗产。孙中山死后,广东省国民党政府给宋庆龄一笔1万元的抚恤金(对,是总共一万元),宋庆龄就靠这一万元的利息生活,大家数学好的自己算算一个月能拿多少利息咯?1927年412后,宋庆龄彻底跟蒋介石闹翻,同时跟宋美龄宋子文也闹翻了,不可能再从家里拿钱。最后在上海也呆不下去,就去了苏联,到苏联几乎用光积蓄,经常开完会坐车的钱都没有,也没有冬衣,就顶着寒风走路回去。

顺说,宋庆龄在上海的房子抵押过三次。

说实话,宋庆龄如果想要钱,哪怕是只想要过得好点儿,只要稍微对妹妹妹夫露点好脸,哪怕是对自己亲弟弟露点好脸,都会立刻被供起来。

然而她宁愿抵押房子,也不打算给亲戚好脸色。

宋二姐是天生的革命者。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有,比如美国,这部分是属于控辩交易的一种。




     

相关话题

  家隔壁变成钢材厂每天噪音扰民我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网友称被假仁波切欺骗十几年,女朋友被「供养」,还被要求跳楼表忠心摔成残疾?这涉嫌违法吗? 
  如何看待“救援支队长锤击性侵两姐妹致一死一伤 终审改死缓”? 
  检察官的日常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如何看待山东一夫妻为给儿子看病 2 次卖亲生女儿,被判拐卖儿童罪?类似现象该如何整治? 
  什么样的女生是好女孩? 
  如何看待武汉抗疫医生曝光爱尔眼科「手术回扣明细」,贴出「好处费」流水总金额达 78 万余元? 
  如何评价张维迎? 
  如何看待女子地铁插队被打,哭诉:有道理就能打人?遇到插队要如何应对? 
  为何周围许多人谈论起堕胎如此坦然? 

前一个讨论
這個器材是什麼 ?麻煩大佬解讀。謝謝 ?
下一个讨论
第一次想买张健身房的卡去锻炼,需要注意什么?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