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龄(29+)出去留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回过头看感触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gu-xiao-38-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01-10 第一次更新

更新内容在最后,以下是原回答~


本人93年生人,白菜航机务出身。27岁和老婆双双从国企事业编辞职来加拿大温哥华闯荡。2021年6月入职本地某西人公司光伏工程师(Solar PV Engineer),现在本人每月到手工资3600加币(1万8人民币)。

我知道这点钱在人均大神的知乎里面根本不算什么,但我其实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其余上班时间都在摸鱼。就这样老板还很满意我的工作状况,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5天的全日制工资付我工资。

这是我每天的工作情况:

早上8点15:起床开电脑看看有没有新邮件(基本没有),然后做个早饭,和老婆共进早餐。

9点:开车把老婆送到到车站,让她坐车去上学。

9点20:回到家,再看一眼邮箱,有新邮件的话就很开心,因为终于不用自己找活干了(没有的话在心里吐槽一下老板又把自己忘了)

11点:刷了快两个小时的手机。B站、知乎真他Niang好玩!

11点10分:还是没邮件,不过没关系,昨天那个已完成的活还没交,老板要是问起就说正在弄,今天下班前肯定交。再刷一会视频吧。

12点30:有点饿了,想想一会老婆回来了做点什么吃。

1点钟:终于来邮件了!不过怎么才是这么个小活啊。。。等2点再干吧。

2点:开始了开始了,不能再玩了!

2点20:擦这么快就搞定了。。。滚去准备午饭了。。。

3点:老婆快回来了,准备开车去车站接她

3点半:接人到家,开始做饭吃饭。

4点:老板来电话:“不好意思我今天太忙了没顾上你,你今天都干嘛了?”

“你可不知道我一直在弄昨天那个项目,中途还接到了几个客户打来的咨询电话(根本没有),然后还把你今天给我发的那个活干完了。昨天那个项目马上就能结束,一会我发给你你看看。”

“牛b,你真棒!”

4点半:把两个活用邮件发给老板,顺利下班。

我一开始完全没想到在加拿大挣钱能这么容易。因为入职这个西人公司以前,我也在温哥华的一个比较知名的华人媒体公司工作过,因为当时刚毕业,实在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这个华人公司给我的感觉和国内的公司差不多,老板事逼,工资给的相当低,而且员工的各种福利都没办法保障,反正就是各种不好。由于本人来加拿大以前是在一个北京的国企工作,所以对于华人公司的种种恶行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好在自己没放弃,工作的同时还在不停发着简历,最终成功被现在的西人老板发现,顺利入职。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现在我回头看还是很感谢老婆能够在当时支持我的决定从国企辞职的。老婆当时在北京的重点小学当班主任,工作稳定挣得也可以,关键是学区房什么的基本上不用准备了,因为老师的子女可以直接进学校上学。我本人是机务出身,在机场干了几年后身体实在吃不消。北京的航班数量太多了,一线机务每天要干的活相当多,而且熬夜是家常便饭。我记得当时夏天7、8、9三个月份每次的夜班都是折磨,每个晚上都要加班加点的干活,提轮挡接飞机,完成航后检查,运气不好就还要换轮子。当时的夜班只要踏上机坪就要做好在外面呆一晚上的准备,就别想着睡觉休息了,忙的时候连一口水都喝不上。当时真的觉得挣个钱太难了,不知道每天这么辛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于是坚持了几年后终于下定决心跳出牢笼准备移民加拿大试试。我们走的哪条移民加拿大的途径已经在公众号上介绍过了,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肩上的兔”公众号查看30篇往期文章。

2019年之前我们完全没有出国生活的经历,完全是凭着活了小30年还有这一股子尝试新鲜事物的劲头才迈出的国门。在我完成学业、找到现在的工作以前确实很辛苦,也很焦虑,不知道我们这么做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是不是属于一手好牌打的稀烂那种。不过事实证明,有冲劲还是好事,而且国外的生存压力确实比国内(即使是帝都)都要小很多。

现在的我每个月挣到手的工资在温哥华本地已经够两个人生活了,所以老婆又在前不久去了UBC读书,准备通过二学位的方式转码。我们常想在国内两个学习成绩都不怎么样的学渣(我二本,她双非)竟然还能在30岁之前去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学习,转行,人生真的充满变数。重新坐在教室里的感觉?恍然如梦又感谢上苍。

最近有个叫大猛子的朋友在网络上爆火,他通过记录土木行业的日常,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很多人意识到了土木行业的恶劣,无形中劝退了很多人。猛子曾有金句: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生来就是牛马。

这句话确实他ma的犀利。但是难道罗马就没有牛马吗?罗马的牛马和咱们国内的牛马相比也是天壤之别吧。环境决定一切。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想必你也不是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就在罗马的人。虽然我们是牛马,但牛马也不应该就此认命吧,也应该趁着自己还有被人使唤的价值时往罗马那边努力一把。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保证你将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为了证明自己没在编故事,下面是我近期的工资单,加拿大的西人公司一般是每两周发一次工资。


2022-01-10 第一次2500字更新~~~~~~~~~~~~~~~~~~~~~~~~~~~~~~

好家伙,从今天下午1点多我的手机就一直叮叮当当地响,头一次体会到自己的文章被这么多人关注的喜悦!谢谢大家的所有评论,我都有认真的回复。鉴于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说希望我会说就多说点,那么我就再更新一些我在加拿大温哥华工作生活的想法和体会吧

先说一些和本人目前工作有关的内容吧!有朋友留言预测我很快就会被裁掉然后这个公司就不招华人了。我想说有这个可能但是可能性目前看不高,毕竟年前公司聚餐时老板和我说:很满意我入职以来的表现,觉得和我工作配合起来很愉快,因此决定明年三月份要带我参加温哥华Trade Show去见见世面提升一下业务(今天大周一的,我的工作量只有10分钟你敢信吗……)。

我们是个超小的小公司,老板一个人要负责从进货到安装到售后的所有事情,他每天根本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监控我的工作量。我入职时他给我看过他的工作邮箱,有接近400封未读邮件,他当时和我说招我的目的就是减轻他的部分工作,然后他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未读邮件全部处理干净,然后在2022年有新的开始。当然在我入职后这些已经都搞定了。

北美这边的办事效率从我接触到的事情来看都极其缓慢。我老板花钱雇的结构工程师能活生生拖一个月才把结构图搞出来,老板还要客客气气地发邮件感谢(虽然背地里也和我吐槽说这家伙越来越不靠谱了);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就更慢了,按我们老板的话说,我们一个普通施工项目3天就完成了,但为了拿到政府的许可我们竟然要等两个月的时间。虽然这些人都不是我老板的员工,但这样的办事效率之下你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会立刻得到白人们的赏识。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我一个小活拖一天上交,在我们老板眼里我已经很出色了。这就是我现在慢慢放宽心的原因。

另外,我们刚来到加拿大时在BMO银行开户的经理是个台湾女的叫Emily,当时我们问她毕业以后在银行就业难不难,她说作为亚洲人,你只要稍微比身边的人努力一点点(一点点就好,不用太多),你的主管就会立刻发现你是个可造之才,她就是这样顺利留在那个支行工作的。

环境决定一切。国内大家都太卷了,你挖地三尺也找不到像白人那样懒的人。所以大家每天工作都要玩命。

我认为不论你在哪里,永远保持居安思危的观念和热爱学习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比如我目前就在找一些副业干干,万一哪天我的老板发现我摸鱼的事实我好有备胎。

然后是加拿大研究生的问题

我感受到的是在加拿大,本科生要比研究生好找工作,因为雇主考虑的是本科生相对稳定而且对薪资的期待更低。而且加拿大的硕士申请可能比你想的要难。很多人觉得加拿大的好大学没几个,比同在北美的美国少太多了,那加拿大的大学自然应该拉下脸来求大家去上学喽?

那我自己举例,我当年3.35/4.0,雅思7.5的水平一共申请了6个学校的机械或者自动化专业(本人本科也是机械专业),在不是跨专业申请的情况之下我也才申请到了western和NYIT的两个硕士项目,其他全悲剧了,而且越是那种排名靠后的学校你越不容易拿到研究生名额。所以加国申研无保底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

由于我本人在国内算是读的机械专业,所以在加拿大的机械方面稍微有点心得。总的来看机械专业在加拿大也不是个很好的出路,建议转码。你机械专业的话如果不想转行就建议多学学CAD制图之类的软件,在加拿大这边目前还挺有需求。如果想转行,建议学计算机,找个BCIT之类的学校学出来工作不是问题。希望有帮到你。

接着是加拿大找工作的问题

很多朋友私信也好,留言也好,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担心自己贸然来到加拿大以后找不到工作。其实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这个,因为在加拿大想找到工作不难,但想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需要做好很长时间找不到的准备了。加拿大的工作类型有很多,全职的,兼职的,合同工等等。目前全职工竞争比较激烈所以相对不太好找,所以对大部分很着急挣钱养家糊口的人来说兼职工就很合适了,因为就业灵活而且岗位很多,比如超市,咖啡厅,饭馆等地方都是兼职工的机会。我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在温哥华某知名华人超市求职时,兼职工作是可以当天去前台问然后简单面试当天就入职的。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是研究生快毕业前两个多月(2020年5月)开始投的简历,一共发了200多封简历才最终拿到3个面试机会,最后(2020年10月)去了一家温哥华本地的华人网络公司当小编。你说我满意这个工作吗?肯定是不满意,但当你发了上百封邮件想找全职工作找不到而又不想去当兼职工出卖体力时,你的预期值就会下降。我一开始十分不愿意去华人开的公司,但最终他们要我时我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去了以后确实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这也促使我一边工作一边仍然不断发简历,最终在我毕业一年之后,找到了现在的这个理想工作。我也在公众号“肩上的兔”专门写过好几篇我找工作的文章,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当年在国企辞职以后也投过一段时间的简历,可能是因为我机务出身的原因所以没找到什么公司,然后我就来了加拿大。

总之我认为加拿大和国内的工作情况就我来看是差不多的,如果你没有人脉纯靠自己的话在哪里都一样。你最终都要经历一边痛苦的工作一边持续找工作,最终收获梦想。

最后是我怎么来的加拿大,通过什么方式移民的

我是2019年9月入学纽约理工温哥华学院(NYIT-Vancouver)能源管理硕士。学制是两年,但实际你几年读完完全看你自己的能力。我着急了点,每个学期报了很多课,所以10个月就读完了。这个项目有一点好处是毕业不用找工作,直接就能申请bc省的省提名,然后就移民。相当于毕业就移民了。而且这个学校对跨专业的朋友很宽容,尤其是我的能源管理专业。我当时的同班同学有人本科学的是数学或商科专业,最后都成功被录取了,所以跨专业的朋友可以考虑一发。

我入学时这个“宝藏学校”还没多少华人知道,而且入学的华人好多都是年龄在30-55岁之间。我当时的同班同学有两个大哥50多岁,头发都没了还在学习,就是因为这个学校能源管理和网络安全两个专业毕业就移民的好处。之前写过很多介绍这个学校的文章,这里就不细说了。

有一点要注意,现在这个学校知名度已经爆了,很多黑了心的华人中介在各大平台发帖,把这个学校描述的超级不好申请的样子,然后说自己多么多么牛,一定能帮你申请到,然后狠宰你一笔申请费! 其实这个学校很容易申请的,这里是这个学校的申请官网,大家看看申请要求就明白了。

nyit.edu/vancouver/ener

硬性要求是GPA2.85/4.0,雅思总分6.5(没小分要求)。我没见过加拿大有比这个更低的硕士录取要求了。所以在这里真心建议感兴趣的大家自己DIY申请这个学校就行,万一不行也就损失几十刀的申请费,总比你被中介坑几千块钱强吧!

有朋友问到移民加拿大需要多少钱?想移民加拿大有很多方式,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资金也都不同。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只能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和老婆2019年来加拿大时准备了人民币50万,这主要是用来支付我研究生的学费和两年的生活费。我的学费是18万人民币左右,然后再加上两年的生活费按照每年15万人民币计算正好50万。但是这50万的存款最终的作用只是为了让我们的签证能够顺利通过,后来证明我们根本没花那么多钱,一共大概花了30多万人民币我研究生就毕业了(只用了10个月),这30万中还包括了18万的学费。主要是我们来了温哥华后我老婆就立刻找到了一个教当地小孩中文的兼职工作,而且我们平时也很节俭,没买车平时从来不出去吃饭。当然我们也没有孩子,所以开销就更少了。


user avatar   keith-leu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吧,那些30上下的根本就不叫大龄,起码要到我这种40上下的,来回答这个问题才有跟年轻的学生们不一样的情况吧。


20211222再更

20121208又是一学期考试周



原回答:

我这边还在美帝的一个村子里面混硕士,没办法,毕竟是当年读书刚刚扩招那时候上个本科就已经不错了。而且家庭压力还是很大的,即便是上一个公立的国内的本科加上生活费,如果说上二本的时候没有耗尽我家8~11年的积蓄,那是骗你的。所以本科的时候直接是报到第1天就已经想着赶紧工作,挣工作经验而不是刷GPA。这个问题带来的困难,现在来说比想象中严重得多,因为工作经验是skills,只要给时间肯定会积累下来,但GPA再也不能被改变,我那么差的GPA,在申请国外的学校的时候怎么说服学校?回去找当年的班主任(十几年过去了,幸好他当年刚博士毕业,现在仍然没退休)开学校的推荐信的时候,才深深的感觉到当年没有听班主任的话在入学的第1天就准备读博。现在回头看,是多么错误的人生选择。


所以什么学校就不要问了,自己看一下哪些学校可以接受申请者低于3.0的GPA的吧。


中年留学到了我这个年纪十有八九已经有家庭,并且还是家里面的经济支柱。跟年轻的同学们不一样,我来到这一边连租房子都没有办法找担保人,一般来说国际部的老师说,在外面如果自己租房不租学校的一些合作的房子(可以免担保免征信,跟学校合作只需要提供你是这个学校学生的证明)的话,他们的担保人都是父母。那怎么着?我担保人说不定该找儿子了对吧?因为没有SSN导致的各种问题什么都遇上了,这些问题很多留学生们都是通过父母解决的,在美帝不是说事情办不成,是你还不够有钱所以不行。我脱产留学本来就对家庭的负担非常大,不单是要考虑这部分时间所花掉的钱只出不进,并且这段时间家里面怎么生活?到底要花掉多少钱,每一天都活在这个焦虑里面,一抬头看看,今天多出去的花销,又会觉得心痛。


至于为什么我要逃出来,我想很多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了,我其他回答里讲过,我就不再说了。如果想考虑是收益的话,我建议大家不要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很有可能卡住你的,并不是能力而是年龄,我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的招聘工作,就会发现抽出来的简历,35岁以上的领导们看都不想看,更加别说给你一个面谈的机会,你怎么展示能力?


大龄留学的作用更加多是丰富你人生的一种经历,这个绝对不是鸡汤,是我真实的想法。因为到了这个年龄给你刷GPA都刷不过年轻的同学们。如果你想要留在美国或者留在发达国家这个地方华人多甚至印度人多内卷比较激烈的你这个年纪加上这个GPA都没有优势。


上课因为住的比较远,每一天来回都花好大的劲,现在冬天马上要来了,马上道路上要下雪,这个时候甚至早上8:00的课,怎么叫车准时到课室都是一个问题。你以为我不想跟同学们一起住宿舍或者合租公寓吗?这个年纪申请签证才是最大的问题。申请签证的时候就迟迟没有被批准,学校即便给了压力美帝这一边也说服不了别人签证官,凭什么不认定你想移民?


签证被check,经过六七个星期后下来已经来不及找机票,已经开始上课了,这个时候再匆忙砸一张机票转机过来,到了这地方你什么房子都没有,自从疫情之后发生留学生没有地方住、不知道回不回国的情况之后,国际部的老师就说这整个城市的租房已经开始租下一个学年的房了,早就不是这个学年了。你找不到房是很正常的,留学生们都是提前就租好了房子,但我怎么敢这样?签证不过才是悬在大龄留学人员头上的剑,你如果签证不过,以后即使还有机会来,那么开学但你人不在美帝,是给房租还是不给?给就白给,不给就已经开始违约了,以后想要租好房子不好说了。

所以我只能最终很幸运地在10月中(没错,离现在才一周多一点)找到美国人的个人房东,个人的话就不太介意我征信的问题,但只不过是在一个车程需要开车20分钟或者更多的一个地方。好处就是院子比房子大6倍,如果有空躺平,我的意思是说物理的那一种直接躺在草地上,那绝对是非常好的体验。


只不过想躺平有些难,即便是学编程的有关课程,都发现老师讲的并没有你原来生活中做的增删改查那么简单。这里面大多涉及到某一些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实现,听这个数学问题,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预习,加上大一点口音或者后面混乱的课堂,立刻就在课程中失去了任何的注意力,你已经听不下去了。

我已经是坐在最前面的一排。

但有些时候老师会因为安排测验而让每一个人的学号固定在教室里面的某一位置我的就是在中间偏后的位置,哪科都是。上课的时候尤其是我第1个学期基础课,同学们看游戏直播的看游戏直播刷手机聊天,什么事情都有,就是没有听课,尤其是我在测验完的课程上面,老师一般不允许大规模的调整位置。但测验完之后的那种心态,可能大家都懂,就在原地上面找周围的熟人交头接耳。交换考试的体验和自己觉得正确的做题方式,完全不要说听课了。只有在老师的个人的zoom office hour上面,我才发现原来每一个老师的发音清晰度都过得去的。那问题就是课堂上的学生们影响跟纪律问题了,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自习。但精力甚至说时间都赶不上年轻的同学,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亚洲的国家不建议或者甚至说签证不发给35岁以上的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如果真的是为了职业竞争力,真的是为了某种盈利性的目的,除非你本来在国内就是卷王,不然在这里真的卷不过他们。就说不是中国和印度的同学了吧,他们来这里读书是真的,因为是想读这一科或者喜欢这个方面,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像中国的同学一样,一定要把书读到头才发现人生有机会,别人干点体力工作也不差呀。那么剩下来的都是真正觉得在自己这方面有竞争力的才来跟你争,我坐在后面就看到了,考试都比你更早交卷。

我这个当然不是最顶尖的学校,我在留学群里面发现很多只瞄准Top30的,Top30以外死活不申请,更别说答应去top30以外的学校,所以我国优秀的学生可能在top30里面吊打老美和印度人。然后有时候我会发现,情况就跟我申请学校的时候一样,我一边在留学生之间帮他们解决编程的问题,一方面GPA仍然被他们吊打,太魔幻了。一方面他们找我解决实际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嘲笑我GPA低,我指的不是以前,是现在,是这一个学期,是已经完成了的测验和大作业。上个学校分数系统的截图给大家,典型的两科:

还有一科不能上,因为老师跟助教出分比较慢,虽然上课已经评讲过考试的题目我知道我错了,但分数截图体现不出我GPA低。

如果美国这一边大部分的有因为GPA而不能毕业的中国人,那么大概率会是我。不要说什么OPT 、CPT这些东西,相信我,这些东西都是你已经确定能毕业之后(修满36个学分)才可以有的,在这一边你只需要跟我一样两个学期你就有资格收到学校因为你GPA低而劝退的通知(研究生平均没有3.0GPA,就是80分以上)。如果连个学位都混不下来,灰溜溜的回国,人生失败者这个头衔再也甩不掉了吧。现在是不是有点明白,为什么35岁以上的人就该找个洞把它给埋了呀,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当然了,有认识我的朋友会在知乎上面给我辩解,我可能已经是糖尿病高血压问题非常严重,每一天不吃大量的药都不行,除了要忙本来留学学习和生活的事情,每天对抗diabetic fatigue,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甚至说我真正想要留学的身体原因他们也知道,但这改变不了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达尔文进化论、相对敌托邦的环境,原始社会靠身体,现代社会也是靠天赋在所谓“文明”的社会环境中竞争赢别人从而活下来。我被作为人形电池被社会榨干导致一身是病,这就是我天赋不够的表现。别人藤校学生为什么可以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他时间全部学习都没成我这样?不就是他们身体更强么。

而即使在美帝这边仍然会有因为技能不足被淘汰的要在路边乞讨的人群,说发达国家就不会有人生活困难,这显然是不对的。在这里不要说你技能不行,跟我一样没有信用分,你想住好一点的房子都不可以,更不要说工作和其他事情,也会对你背景进行调查。有一本书好像叫做《evicted》,是美国一个教授在密尔沃基做了很长时间的调查写出来的。这本书讲述了穷人住在一个街区,因为交不起租从而被驱逐到更差的街区,并且这种情况不断的循环给他带来的和给他后代带来的影响。显然是美帝更不能让人翻身,成为了流浪汉,翻身的概率其实真的跟我们中双色球差不多,如果有鱿鱼游戏,说不定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说到这里,可能大家想听的跟我上面说的都不一样,知乎嘛,人均本来就是985以上,人均本来就是几千万资产以上。在知乎这里富人的数量甚至已经达到比美国比发达国家加起来还多的情况,穷人们活到像我现在这个情况,那就只能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丝毫没有提到他们自己的天赋,说不定已经是百里挑一。


我上面的生活情况我都说了,Uber我坐的很多因为我住的地方远,有些黑人小哥我都已经见过他三四次了,我在这才一个多月左右。在Uber上面我也会跟他们聊天,说到我压力很大的情况,黑人小哥也会说,他每个月都订阅了netflix的会员,10来刀一个月不多吧,但是他基本上很少看,因为他觉得看一天就会让他因为没出来工作损失了不少的钱,告诫我一定要远离netflix这种东西。你能说黑人小哥都像我们在国内里面认定的那样,他们很懒,他们不工作,他们意志力非常薄弱,沦落到这个样子,是他们活该吗?现在这个样子说不定只是因为我天赋仍然比他要好那么一点点,所以我每个星期还能看一点点netflix,虽然加起来也没几个小时。如果我不是赶上了扩招,按照现在缩招和全民提早内卷的趋势,在中考我就应该是50%以下,没机会上二本给别人当垫脚石了。而黑人小哥他们说不定真的是发挥了自己在天赋上面的最高的优势做点体力的工作了吧,每天不停的做,靠他一双手服务,他也没有办法低成本的复制铺开,他挣的钱仍然不可能很多。


不说了,看我签名就知道,后面我真的该把自己找个洞给埋了,我有时候也会在想,为什么父母要我这么没有天赋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被有天赋的人毒打?所谓的努力,只是对有天赋的人有意义。你能想象生活中碰到做任何事情他都能吊打你的人?还比你帅和有钱,并且这种人还不算少见。

但是实际上现在来考虑这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上天早就给我安排了埋自己的洞。不是改变社会制度就可以让人不在躺平,社会制度只要还是文明的,就要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异的、为每个人都提供让他发挥的空间,那么有天赋的人只需要发挥他的优势,你这一生怎么努力都只能是跟他屁股后面吃尘。除了躺平,你最优的选择难道是跟他拼一把?


时间不多,更新一下吧:


看懂这张图了吗?上面本来我就给过这个测验分数。老师给出了考生的分布,我大概圈出这两次我的位置。你看,上面Excellent多到我滚不出来,底下虽然还有Average,那就是老外很客气的表达了,Average是C,对于Graduate Students,平均拿不到B-,是要退学的。就算你不合格,老师这里的分档也叫做Satisfactory:

看分数,都低于一半分数了,还说你“满意”:


上一周,我经历了最近十来年最惨烈的一个测验周——四天上课,共4次测验,全挂,各科都有。怎么可能这么多测验呢?随堂测验也算,就算用来实际上承担点名功能的随堂测验,我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什么叫做做得不好?没拿到平均分——目前70分左右,那就叫做不好,因为这不利于提分,只会降分。而有一科应该是奔着15%的得分去了,天坑。

但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自从周四测验结束下课,急不可耐就回家打开Netflix安慰自己。忘记了上Zoom听一些重要讲座,或者也没心情了。

这两三天,处于情绪相对低谷,因为明明上一周我更加努力才对。

不过不管怎样,先做好一周的饲料:

左上角是包好的饼,墨西哥饼结合生菜和酸黄瓜黑橄榄之类的。必须要把生菜先摘出来卷上,这样没那么容易坏。右上角和上层是肉,起码有四份,一份放好可以加热的饭盒(生菜就不加热了),另外几份用锡纸包好,可以直接微波炉加热完了拿走。饭盒是专门花了大价钱买的,热完了吃完了可以折叠放包里,这样省空间。

底下有一些生菜,可以每天接着煮青菜汤。这样能够减少一点碳水,大不了不放午餐肉放个面,也是可以减少碳水。

最近减少碳水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犯困显然是情绪问题了。

我家夫人说了,她不在家我跟小孩在家的时候,我还会做好榜样,少刷手机多学习。现在我一个人在这边,去图书馆少了,在家里自我netflix放飞多了,没有图书馆的氛围,没人逼着自己学习,更容易挂科。

如果不吃自己做的饲料怎么办?外面买的更贵,主要是哪里都小费,加上消费税,每顿高价饭里面至少有30%并不是吃进去。太花时间做饭的方式也不行,选择苦练自己的技艺,打造自己的工作餐,应该是更加适合自己身体的方式,毕竟不是年轻人,吃什么都精神。


20211119更新:

最近咨询了某位知乎大佬关于上面的GPA挂科后怕影响F-1,毕竟我还是需要F-1续期,年纪大了也不能放假不回国,总结就是这样:

大佬给我回答是大概这样的“上面那些课程,看上去像本科的,那么容易,怎么还可能挂科?又不是什么名校。”“哦,有本科生一起上,那不就是prerequisite而已嘛,这都能挂?应该人人都A才对。”“何必呢?出来上这些课折腾自己。”

这个感觉像是这题:

没办法,可能对于大佬们来说,我们结论是: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有些被卷怕了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生孩子。谁都没把握自己生孩子这样抽盲盒一定是有天赋上一本的,如果跟我一样只有二本的资质,不配活着。

或者等我们这些二本、三本的都死光,剩下一本的人,就也能体会一下满街都是藤校卷王这个感觉,自己不配活着吧。



但怎么说都好,如果真的是被损得放弃了,我觉得那就是期末会印证他觉得我不要出国丢人的结论。所以,生活还是继续的,再来之前satisfactory的那科,周二发布了上次的Quiz的成绩分布。

这个Quiz是有些狗逼的,因为教授考前的周四上课问过大家要不要多一个Quiz,我们华人(灰松鼠)全部都举手,他们有些美国的白人帅哥(姑且算红松鼠吧)就举手不要。后面教授是在周五深夜,差不多周六的时候发布说周二要测验的。我可以想象白人帅哥在把妹的时候突然看到系统(不是教授自己发,是系统推送Active Stream更新)弹出周二要测验,心里不知道有个MMP当不当说,不会觉得自己不努力的,只会恨死入侵物种灰松鼠了,害他们没了周末。

这个是昨天课堂发布的,Q1~Q4总的Quiz的分布,前面Q1~Q2大家都看了。总分80,全部没缺考的112个人,中位数和均值都是47.5,Stdev标准差就有11.83,看来还是分布非常参差不齐的。

我是这个分数,加起来大概是49,离均值没有半个标准差,就是中间吧。

按照这个统计我估计112个人里面,比我排名低下(均值比我稍微低了1.5分,就算他第57名,加上我第56名)的大概总共57个人,按照知乎大佬的说法,这都该退学,该回国的马上回国,不要出来给祖国丢人了。

我只能希望大佬们的孩子,能继承他的智商和自制力。



20211220更新

今天是学期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一天我都在做家务。

第二天早上10点半的图书馆:

包场,顿时觉得这个时候还花钱出门来学校值了。

没办法,有时候社会就是这样,别人都有更好的人生,而我来这里,只能说明这是圣诞+元旦假期中最省钱的一种过节方式。毕竟对我来说从国内来到这里圆梦,天天都像是过节。

我经济问题我相信看到这里的人,都能从我其他回答中看到。这个月前2号到18号备考的时候,都是转为了保合格作为方向。我想了想,学校的情况我不知道,可能每个学院不一样,但计算机工程学院核心科目研究生最少要B。

这就是一科B,Weighted Sum 83.606,够80分B了,根据Syllabus,80~89应该都是B~B+。

这科是我的弱项,编程经验派不上什么用场,整个学期我的表现在这:

看到了吧,连续的。最终的Final Exam Letter Grade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给你B还是B+,或者C的同学会不会给你升到B-,不过就是最终教授评审这些助教处理的改分,看看想不想得起来这个同学的一些东西,然后看会不会酌情给他分,或者这家伙睡觉打呼声音太大(毕竟早上最早的课)或者出勤时间太少,要不要把他B-打到C。

期末是占20%(之前90%打错)分数的,是全学期的考试,英语单词叫做cumulative的,你们可以看到我是90,题目不会比我不到70分的Exam1简单,只不过一来我是随着学期深入,对第一次考试的内容掌握更好,其次是,我选择为了这弱项牺牲强项拿A的机会,换句话说投入更多时间在这上面。


我再重复一次,我这学院是需要B才合格的,不是60分。你重修就得给3个学分的学费,还得耽误毕业时间。这课程上可是有本科生的,本科生需要的可以是C,所以教授是不会保证人人有B的。我在这里是提醒想润出来转码的兄弟们,你小心你觉得薅资本主义羊毛,但是资本主义放你出来是知道你过不了科,只是让你不断重修,反复赚你钱(当然我觉得你重修的时候实际上考试也就是题库这些题目换个数字,重修都没过,那就真的该GG了)。你只要重修3科,毕业就几乎晚了一年,因为不是所有科目都每个学期都开,而且两个连续的学期的教授不!一!样!最近我看下学期现在这几个教授有什么科的时候,就发现了同一科换了人。也可以理解,带基础课有120个左右的学生在auditorium里面,助教都需要两个人,一年带2次(三个term,不是两个,但夏季都是elective,很多教授不出课)那么多人的课程,就没时间就做不了学术了,所以两个教授share一个大科都是合理的。那么两个教授连课件都不一样,题目更加不用说,重修等明年吧,多耗一年多花的钱,怕是让你只能黑在这。

但也有不一样的。我这个不咋地的学院的学生,帮某个英国留学的硕士做作业的时候,Python编程的如果我花20分钟,那就是我的失败,我们双方都认为自己读的是假的硕士。但我这里上面的Homework 1我可是连续花了30个小时(包含中间一晚睡觉)。这4次作业里面有C++、Python、汇编、Java、OpenMP,虽然对我来说都是hello word的级别,但我就这么说,如果做Python、Java、OpenMP的矩阵运算的性能和内存对比都做不好的话,那就作业拿不到我这个分数(对我来说编程的作业都是送分),您自己要掂量掂量您到底是润,还是被杀猪盘

您自己评估评估自己,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看您GRE的分数。没考过GRE的,看到这三个单词

  • commutative
  • associative
  • distributive

想起来的翻译是不是跟考过GRE的有区别,欢迎各位考过GRE的大佬帮我给想润的指条明路,告诉他们自己是遇上了杀猪盘,还是心目中一直幻想的爱情。


20211222更

读博大概率GG,当然我没钱熬到那时候。

直接看红圈圈就好,第一科是之前讲过GPA分布的,最终期末考我B+,结合全部学期表现还是B+。

最底下的是我整学期最弱的科,几乎整个学期都在追赶,备考投时间最多,期末90,实际上总加权也是83,算是补了一把好的,保住了B。

最难受是中间一科,为了给其他两科让路,Homework 3、4,第四次考试(这科教授的考试是按4大章,没有大考),Project(这个才是真的大考)我都是黄的,实际上整学期是下降的趋势,靠前半段的优势,保B没问题,就少用功了。Project的重要部分实际上只在考完所有后最后一天半赶做出来的,当时身体都熬不住,没年轻的同学能熬,已经放弃了。

回想这一个学期,我想来当肥宅的,结果比上班还累,赶作业备考每周周中和周末都通宵,累得现在都没动力考日语了。没办法,知乎大佬们随便嘲笑吧,但一般的兄弟们别信他们鸡汤,然后来把钱当人头送光,回国还没房就麻烦了。

B,也就只有3.0,我在劝退边缘疯狂的试探。


20220124

今天是我这边学期第一天。我寒假日子过得舒服,跟最近半年一起,组成了我人生最快乐的时间段没有之一。原因你们都懂,我放下了所有的角色,只做回半年时间我自己,并且没被KPI折磨、不考虑供房供车鸡娃升学等问题,就现实版演绎一回“十八年后才能跟你一起喝咖啡”:

不过即便是日本是不错,但也得小心:

谨防最近岸田文雄打失业赔偿牌。

回学校我还是老样子,来到教室肯定是很早,这个学期的课仍然选择石神专用位置:

第一节课肯定没太多难度,就是讲讲Syllabus,强调一下不能作弊抄袭之类的。

看我回答多的朋友都知道我已经是一块被加班用废了的人形电池,我血压血糖很高,diabetic fatigue很明显。放假的时候为了省钱,垃圾食物和碳水便宜,但吃多了人犯困。

血糖水平都看到了,为了不犯困,昨天开始就戒了碳水,只靠番茄蛋汤、蔬菜汤、黄瓜炒瘦肉解决。

今天收到国内寄来的8箱海运的行李,碳水拉长时间等我有堕落的空间和时间就慢慢吃,可以够我吃一段时间了:

还包括口罩什么的:

我最近这一年多在国内就试过,蛋花汤就是早餐神器,冲两包冲一下胃酸保住不会日后胃痛就可以了,反正胰岛素抵抗很强,早上起来空腹血糖也很高,不用吃碳水。

今天虽然我是喝别的汤,但是早上也很精神,现在还没睡觉,这一天情况良好,不够良好的,是应该我还不够努力。

这次还来了一批我国内捡我家小孩的文具:

其中最多的就是这种0.38的我家小孩最喜欢的爬格子专用极细的。

但问题是笔杆只有5个:

这下面的黑色笔袋厚厚的全是这种笔芯,读博都够了,我该担心的是我有没有这么多书读。

下面的彩笔,也是我小孩留给我的:

里面还有0.28极细的彩笔,还有我死活要把它顺便寄过来的C位的铅笔芯。你们看到他灵魂是什么了吗?为什么我要放他在焦点?

另外墨水笔就是我在国内用剩下的,百乐为主,来之前我知道这边可以买到墨水。

还有大量的本子:

这些都是我暑假整理过的,除了这些最老旧的小学中学练习簿,其他的大本子都是家里小孩写过少数几页,他名字还在封面的,被我留下来废物利用。

我年纪比较大,学习方法还是比较传统,不太能接受iPad+类纸膜来用iPad书写,还是用传统手写笔记比较多。

我雅思的一个general的指导老师说过,说打工人尤其是中年人,学习特别有仪式感,准备什么学习之前总会买一套新的文具,尤其是一个新的本子,总之装备比学生都好。

然后最多就是好不容易坚持下来抄了一次笔记,就自我感动觉得我好努力了,仿佛记在笔记本上面,就相当于放在大脑硬盘里面持久化存储一样。实际上中年男人最不翻动曾经的笔记,记了有什么用?

一般情况就是我说的这样。

上个学期被GPA逼着的,我还是多次翻看笔记:

通过不断一次一次理解背诵最后提炼出越来越精炼的笔记,把大部分繁琐的过程压缩打包,后面得出来的就是真正可以有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教程的东西。

这个学期我还是要回顾上个学期这些核心的笔记,不然这学期的作业做不出来了。


20220205

不理解我生活方式的,请相互拉黑相忘于江湖,我没求着你看。

我还有其他事情跟我其他热门回答一样没和盘托出,主要是私隐问题,本来就没跟着知乎风气吹牛,我还要把自己全暴露了,那我犯贱到自己人肉自己?说我表述能力差的,你有没想过我就没想多花时间斟酌让你像住在我家一样把我看得明明白白。

不收大家一分钱学费,我凭什么脱光自己还得指着身上敏感部位给你解释清楚?


20220210

这个学期已经过去三周,我寒假算是调整好了身体状态,还有心理状态,一开始最起码这个学期没有掉队,比上个学期头三个星期分数白给好多了。

问题是作为中国人,了解到上面这些分数大家都hold住了,我这只处于平均水平,心里还是以前末流做题家的心态。

这个学期问题是在于开支,大家都知道我本来打算回国了。但作为一名软饭男,这个时候就是体现我吃软饭不要脸的时候,我暂时继续好吃懒做呆在外面。

吃的东西我花了寒假去当肥宅试错,吃什么犯困但是便宜,吃什么不犯困但贵,尝试出了相对高性价比的组合了。省钱还是需要的。有人说我浪费钱,不解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生活的经验。

但代价就是寒假全是当肥宅,甚至现在也是,只不过是我已经很难分清到底是我每天集中精神的时间有限,还是饮食导致的。


学费还没交,春季来学校的不多,看来学校忙着招教员。最近看了一些教员的“面试”,给大家看几个CV,我认为连我这个级别的学校都能面试(我觉得肯定是筛选掉一些了)这些神人,说明现在读博之后教职多么内卷:

问题来了。两个里面,各位猜有几个华人有几个印度人?


20220320 随便写写

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写这个答案,因为这个学期感觉比上个学期事情更多,作业催得更紧,我现在还在准备月考(我不是很乐意称为期中考,因为每个月都有的)。

但感觉在外面的人的朋友圈已经被摧毁。在满屏朋友圈都是抗疫的现在,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在里面加插一条别的东西。仿佛所有的国内人际关系都在跟我割裂,无人也无处可诉说自己压力这么大。

我应该不止在一次回答中说过,如果不是疫情大幅度影响了西方国家招中国留学生,他们也不会给我机会来这边读书,我是靠捡漏和diversity(负责承担学生里面有老人这个ZZ正确任务)才能来的。偏偏尤其是我自己原生家庭,每次短信来都是骂我为什么顶着疫情不回国,现在出去的都是傻逼,还骂我太太给我洗脑天天想出去,你们知道的,自从我家遇到一些事情经济崩掉之后,实际上我都是吃软饭才留在这里撑着等学历熬完, @大锤 都不止一次看到我在这给自己加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但没办法,你说你在国外的事情,在朋友圈里面只会给人一种行走的50W的感觉,仿佛跟所有国内的人决裂已经是无可避免,后面还有几件事情是我必定会遇到的,包括但不限于:

  • 国家建设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
  • 非必要不出国&非必要不回国(我又不是读博,被劝返的时候官员们说我非必要是有理有据的)
  • 恶意回国

我怎么面对原有的圈子?


20220328 今天压力大,难得地早醒了,看到有评论说这边的作业难,我不春秋笔法,给出一些,自行判断。

算法:

这里面我说过一个算法的题目,解法是先迭代所有数字一遍,把所有数字作为Key值加入Dictionary,GROUP BY计算所有数字的出现次数,然后对Key值排序之后,根据Key值对应的出现次数重新生成排序后的数组。

GROUP BY计算一个数组里面的元素的个数,时间复杂度是O(n),因为只做一次for循环就可以了。

就是比如[1,2,1,2,1,2,1,2],8个元素的数组只有两个值,那么就是[1:2, 2:2]的Key-Value,对Key值1、2快速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后,根据每个元素的个数,比如1是两个,那么第一步排序后的数组就是[1,1],第二步就是[1,1,2,2]

最终时间复杂度是O(nlog(n)),但这里的n实际上不是原来数组长度为8的,而是Key-Value里面Key的个数是2,等于原来的log(log(n)),所以就是O(log(log(n))的时间复杂度,低于O(log(n)),符合要求。

这是期中考准备测试,不用算分。做出来不够,您得掂量掂量,能不能在20分钟内把伪代码做出来,不然不够时间做别的题了。PhD的TA肯定就是一分钟之内,看明白申博的竞争对手是什么实力了吗?


来一些编程作业片段吧,根据大家对我热门回答的了解,应该猜到我编程作业都是拿满分的,而且耗费时间少,不会到DUE之前需要狂攻编程作业(实际上更可悲的是我经常精神不够,不睡觉也偏头痛,赶不了DUE)。


Haskell:

ASM & Python:

上面的参考链接放在这里,大家自己看看多大帮助:


OpenMP Hello World (C++):


Numpy(Python) —— 不使用任何循环,只使用NumPy

作业的单元测试检测方法,不能动的,服务器上就会用这个给你打分:

其实就是对比两个代码的执行,教授用循环 VS 你自己不允许用循环 的输出,如果不同,那就得不到分。

不使用任何循环(只使用NumPy),让这两个测试通过:

我的答案是这个:

大家自己评估。

不是能不能拿满分的问题,是一定要拿满分,因为考试你还要扣分,总分要保证B(80)以上才不算挂科,你考试还得扣分,如果作业都扣分了,那平均分不好拿了。

除了要拿满分,还的注意时间!时间!时间!

就算是我,每周花超过24个小时做作业是很正常的,生物工程的博士们都认同,任何在工程学院的graduate student都这样。如果你作业时间耗费过多,没时间复习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最终的纸笔考试编程多半不考。

印度人抱团,作业敢于互抄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大家结成坚固的联盟,绝对不会出卖对方,说印度语你也找不到证据。我们国人不行,没人敢来问我编程题目,只有中东的同学敢。

更残酷的现实不是我上面说的,更残酷的现实是大家看我头像。




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吧,我这个文字实际上是语音的回答,我没有时间坐下来码字了,有点乱,大家见谅吧。有人追更想看,我后面再补充一些。

以上。


user avatar   zhu-ling-zhi-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大龄留学两次:

28岁时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硕士;然后31岁时,也就是今年疫情期间,我来到欧洲,拿着欧洲大学给的全额工资开始读博。

这几年里,我有过失魂落魄,也有过意气风发,感触良多…为什么我"荒唐"一次不够,还要继续"荒唐"?

(注:“荒唐”是网上不少旁观者给大龄留学人士打的标签)

-----------------------------------------------------------------------

更新:为了避免有些无脑喷子继续乱给我泼脏水。我先声明,这只是我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我没有教唆任何人也一定要去读研读博的意思,留学/读博风险也不小。只不过我自己一路走来,压力巨大,很多时候孤独,茫然,没有参照,所以分享我的真实经历给有这方面意愿但迷茫的朋友略作参考,唉…真是心累

衷心祝愿所有和我一样还在大龄追梦的朋友心想事成,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第一次留学时,真的是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

我当时有一份外人看来非常好非常稳定的工作,在一所顶尖中学做老师。已经干了几年了,在社会上受人尊重,节假日与培训机构合作赚外快的收入也挺可观,家里人和我老婆(那时还是女朋友)都比较满意。但我自己干着不喜欢,不愿意被束缚在这方圆之地,也无法忍受一眼可以预见到今后数十年工作情况的生活。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抛弃了编制,辞了职。

然后我该干什么呢?老实说,当时我没有很清晰的规划,辞职后不久去了一家国内科技巨头干了一段,发现996福报也不是我心中所愿,然后七七八八地捣鼓了一些事情,也没有多大进展。而且这时候我发现我可能需要提升一下自己,而不只是单纯地更换环境。于是,我萌生了去留学的念头,也就是想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刚辞职后换了个工作时,虽有反对但整体还好。此时以28岁的“高龄”才想要出国留学,周围的人大都一片反对和质疑,也不乏讽刺和非议。

印象最深的是,之前一位一直很认可我的朋友当着我的面在一次聚会上嘲笑道:“都奔三的人了,还想东想西的不靠谱!”

然后我爸是体制内的人,他一直的希望就是我和他当年一样,在单位提供的不错平台上一步步做起,最后能混个一官半职,对我的决定也是极其反对。

刚刚和我结婚,和我感情一直很好的女友也对我的决定表达了不认同,我们爆发了多次争吵…

当时我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也毫不为过…

但我最终没有妥协,因为我执着地认为这可能是在30岁之前我最后机会了,我不甘心一辈子就如此定格,不管是冒险也罢,追梦也罢,我都想搏上一搏。通过反复沟通和承诺,我暂时稳住了家人,父母虽然仍不赞成但至少勉强默认了,妻子也相对支持了一些…其他更远一些的人暂时就顾不上了。

于是我先是裸考了得了雅思7.5,然后想考上8,每天去旁边大学的阶梯教室自习,然后接着考了两次,可每次还是7.5,那就这样吧.....然后自己从零开始DIY申请,期间有过忐忑,有过惊喜,有过迷茫,也有过痛苦,最后申到了多所学校的 offer。

这个时候我陷入了更大的迷茫,有了好多选择之后反而比没有选择更让我无所适从,那段时间老是有点患得患失,生怕选择错误,丧失大好机会。我一直觉得,留学,尤其是大龄人士的留学其实就像是一种投资,有前景,但收益不确定,那么我只能从稳妥出发,选择投入尽可能小,回报预期相对较大的那个。最终,反复权衡之后,学费最低,排名最高的南洋理工就成了我最后的去向。

于是,我在三伏天踏上了去热带新加坡的飞机。可能很多英本美本的朋友在之后读研读博时早已习以为常,但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第一次出国留学的人们来说,南洋理工用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和开放创新的姿态接纳了我,帮助我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人生大门。

在新加坡,尽管我自己专业的同学很多都是本地职场精英人士,年龄偏大,最大的一位甚至已经65岁了,但另一方面,周围比较亲近的很多国内的朋友都是刚刚本科毕业或者最多1到2两年工作经验的人,21-25岁之间,所以在国内一直被称为"小A"的人我瞬间变成了"老A"。不过和更年轻的朋友们交流相处同样也是乐趣满满,我们在兰卡威跳岛游,在仙本那浮潜,在吉隆坡登顶双塔......只不过背负着家庭和年龄的压力,确实没办法像他们那样过得自由洒脱,很多时候不由自主地会想得多,会思想包袱重,会犹豫不决,但我觉得我仍然可以努力,可以追寻。在他们仍然有年轻的资本可以慢慢来,可以追求哪门课好过,哪门课给分高,哪里好玩儿的时候,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到底从硕士的学习中我能为我今后的人生准备好什么?

于是在南洋理工,我主要全身心地做了三件事:一是接纳和学习了国外那种开放的心态,我是我这个专业这么些年来极罕见的跨专业成功入读的学生,我不再过于纠结自己的年龄,逐渐开始解放思想,更加敢于去尝试和追求全新的,未知的东西,不再被一些过去的条条框框束缚;二是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虽然英语一直是我的强项,去新加坡前我裸考雅思7.5,但缺乏说英语的机会仍然导致我开口时很有些磕磕跘跘,畏畏缩缩,在全英语的学习环境中强迫自己大胆开口让我的表达能力脱胎换骨;第三,我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编程,学习数据分析,为之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基础。一开始,尽管新加坡每天艳阳高照,我的心情却常常充满阴霾,但坚持下来并持续努力之后,我成了几门相关课程上的"学霸",没人相信我之前毫无基础,反而都认为我是在藏拙...我的表现也让我得到了任课教授的高度认可,我熟悉了那个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一生的老师。


毕业之后,虽然留在新加坡也是可能的,但出于家庭和长久的打算,我还是一门心思回了国。在回国找工作的时候,确实也遇上过一些麻烦,主要就是29岁的硕士,在国内的环境下确实显得有些偏大了。不过好在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不会因为仅仅年龄就毫无机会,凭着学校的知名度,我之前的经验以及我的综合素质,我顺利进入了帝都一所上位985从事科研工作。

这是全新的学科,和我之前熟悉的专业以及硕士的领域完全不同,但是经历了一系列"洗礼"的我已经不再彷徨,很快我就成为了科研骨干,破格在单位里拿到了硕士中最高,和其他博士一样的不错的薪资待遇,靠着我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以及靠谱的综合谈吐,开始主持科研项目,负责包括在本单位就读的硕士生和其他专职科研人员的小团队,并负责与相关海外学者对接,洽谈和合作。

此时的生活看上去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但是工作一年半之后,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周围的同事大都是博士毕业,少数硕士也在积极准备深造,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我还要读博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同样犹豫,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也不是没有信心,因为之前的经历已经极大地锻炼了我,而是因为我不确定读博对我自己未来人生的价值到底如何,尤其是在我已经年过30岁的情况下。

多少个深夜里反反复复地思考,辗转反侧。然后也和很多有经验的朋友的沟通交流,让我逐渐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就算我在一家单位里面顺风顺水,做骨干,升职,加薪,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近30或者30+)和硕士学历的贬值,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确实会大大增加,未来的人生风险在不断加大。也许换个职位,也许换个领导,也许换个单位,你之前的积累就无人认可了。但是读了博,只要学校不错,在平均线以上,那么不管去了世界哪里都有个博士的title,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个是伴随我终身的。

于是,我最终决定继续读博。老实说,大部分人在我这种情况下都会在本校本单位读博,风险更小而且之前的积累可以保留,而且我们单位大佬,在我这个领域属于国内顶尖专家的教授明确表示愿意收我做他的博士生。而且在国内还更安全,毕竟特殊时期,欧美国家疫情仍然严重,这看起来很不错!

但最终我决定再次整装出发,寻求去海外读博的机会。因为已经留学过一次的我,靠着那次留学改变了人生轨迹。海外的月亮并不一定圆,出国代价很大但能有国内无法实现的全新开始,国内虽好但却不过是现有状态的延续,我很希望再次去国外探寻人生中更多的可能!都说35岁是人生一道大坎,我希望在这最后的一点儿时间窗口里再拼一次,不想在犹犹豫豫中留下终身遗憾…

当然了,这边良好的社会和学术环境,丰厚的读博工资,配偶可以免费读研以及博士毕业后可以拿绿卡的条件也同样吸引了我。

毕竟大龄留学的人很都是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和职场积累,或者是已经有家庭有孩子的,未来的目标以及肩上的责任不同,光是到国外拿一个学位然后又回国以"高龄"的状态来继续参与内卷可能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虽然我不一定会留在这边,未来会如何也不完全清楚,但是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多一些选择的空间总是没错的。能够有提升学历的同时还改变自己和家人的人生轨迹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31岁的再次出发,可能真的是我人生中最后的一次"荒唐"了,尽管来的时候欧洲疫情肆掠,但家里人这一次也不再怀疑我,因为我已经证明过自己,我也知道我不害怕,也不后悔,我对自己有信心,对人生仍然有期待。


回过头来看,我最大的感触是,我TM之前这么多年干嘛去了?为啥不早点勇敢地出来呢?拖到现在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华…这几乎成了我的一个心结,然后耿耿于怀地想了很久,我渐渐明白,正是这么些年的经历和磨练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才逐渐萌生了出国的想法并一路坚持走了过来。否则要是自己没想清楚,没有较强的内源性动力的话,哪怕是当年本科一毕业就出来,结果也不见得能有多好…

其实刚毕业不久时我曾经在本科学校在职读过硕,读了小一个月实在受不了,觉得太水了,休学了,然后就没有再管过。我都忘了这茬了,直到几个月前学校发了邮件通知,说是已经超过最高培养年限,把我退学了…但那时只是不想继续读这种水货,却没多考虑过其他选择。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不少有类似想法和追求的朋友给我留言或者私信,我感慨良多,一路走来,大龄留学人的苦乐与悲欢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关于我边工作边申博的历程和心路思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在另外问题下的详细回答:


user avatar   tony-33-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妹纸,出国那年28岁半,回过头看,我当时真的操作够骚,走位够飘。。。。。

Ps 大家都好奇我的专业。。我本科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生是“机械工程硕士”

我从小到大都不属于听话懂事爱学习的孩子,成绩长年吊车尾,别说名校,重点班也没进过,家里是三线小城市,没人指望我能读书,考大学,我爸妈对我的期望就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能找个稳定的工作呆在他们身边最好。我爸妈都是普通人,不经商不投资房地产普通下岗职工。。。

我人生唯一一次超常发挥是在高考。。比平时模拟考的成绩高了100多分。。。当时我连选大学的书都没买,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还跑去同学家借了书在家看了两天,发现没啥好选的,就家门口吧,不用挤火车,反正我这么菜,学校好坏对我的作用也没多大了,安安心心别受罪就行。

毕业以后找工作,就一个要求,双休,第一份工作就在家乡,工资超级低,但我还是干了三年,因为当时进公司的时候,领导说如果你要干就要干满三年,我说好。。于是这样我就干满了三年,到期就离职了,(没错我是那个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人)我离职后背包旅行从云南一路北上玩到新疆(身上大概只有8000块钱,工作三年存的)。。。 然后那时候25了,背井离乡跑到广东找工作了。(我爸妈当时抱着,我这个性格出门感受下社会的毒打,马上就会回来的态度,欣然放我离开)

面试了好几家,都被拒了,因为广东需要996, 我要 965,很难满足我佛系的基本要求。。不过最后运气好,稀里糊涂被外企录用了(面试的时候问我会说粤语么,我说不会,我可能只会唱,会说英语么,我说也不会,英语四级都没过,能接受加班么,我说偶尔可以,但是长期加班说明领导人里有问题,分配不合理,专业问题一问三不知。。我觉得我当时的表现像个智障,并且长得也一般,但是还是被我领导(外籍华人)看上录取了。)后来我留完学,问我领导当时为啥选我,他说因为我拿到公司产品时展现出来的态度,虽然啥都不知道,但是会不停地摆弄去找问题分析问题。。还有我的工资开得低(自己脑补理由)

再后来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我工作表现还不错,独当一面没啥问题,北欧集团底下的澳企,做事不要求勤奋,逻辑通顺就行,还满足我佛系的人生观,我哥在我出国留学前跟我吃饭,还说我这人一眼就能看出没挨过社会的毒打,一脸的天真。

出国留学这个事,我从小到大都没想过,主要是家庭条件就这样,成绩也不靠谱。。完全没有硬性条件支撑我往那方面想。。。。留学的念头产生于我27岁。。。因为澳洲企业有事没事要用英语,我上司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外国人,工作三年多我慢慢就从英语4级没过的状态,变成跟外国人简单沟通没问题了。。然后我就想考个试看看我到底啥水平。。没法考46级了。。我就去考个雅思。。。然后考出来成绩还可以,就去问我领导,澳洲啥学校性价比比较高,然后就找了个最便宜的中介公司帮我投申请,就申请一个学校。。。后来offer来了,我就辞职去读书了。。

去澳洲读书的时候碰见我现在的老公,然后就恋爱了结婚了,毕业准备回国的时候疫情了,等到2020年底才回国。。回国的现状就是,大龄已婚未育,工作经验断层3年多,找工作又是各种被拒。并且国内996 007太多了,不符合我人生追求。。。

最后还是被北欧的外企捡走了。。。。。。。

感触,现在回想着,我这算是屌丝逆袭么? 我也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外貌加持,小眼睛塌鼻子龅牙还胖。没有祖业加持,没田没地没房没其他资产,从小到大没有展现出一丝丝优质的状态,一看就是个不上进不勤奋不努力还天真的死肥宅。可能真是运气够好。


user avatar   qqb020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男纸,出国那年23岁半,回过头看,我当时真的操作够骚,走位够飘。。。。。

Ps 大家都好奇我的专业。。我本科是“计算机及语言学” 研究生是“计算机科学”。

我从小到大都属于不听话不懂事不爱学习的孩子,成绩长年吊车尾,别说名校,重点班也没进过。初中的时候分培优班,普通班,补差班,我当时就在补差班。家里是一座后来发展成了一线大城市的南方小渔村,全家人都指望我能好好读书,考好的大学,我爸妈对我的期望就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能找个稳定的工作呆在他们身边最好。我爸妈都是普通人,经商失败转而投资房地产的普通职工。。。

我人生唯一一次超常发挥是在社区大学读书期间。。比平生任何时候都努力的在学习。。。当时我连选大学的中介都没找,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还上网看了看各个专业的录取成绩,发现没啥好选的,就最水的那个吧,反正我这么菜,学校专业的好坏对我都没什么大影响,打打擦边球上个水专业,安安心心别受罪得了。

毕业以后找工作,就一个要求,在美国,

第一份工作就没找着。

面试了好几家,都被拒了,因为新冠疫情, 北美就业市场一片哀嚎,很难满足我“在美国”的基本要求。。不过最后运气好,稀里糊涂申了个研究生,算是在美国呆住了。

再后来在这家大学读了一年多,我成绩还不错,独当一面没啥问题,疫情原因全程网课,硕士课程贼水,学习不要求勤奋,能划就行,还满足我对CPT的要求。我爸在我上学期间跟我打电话,还说我要是再找不到工作就赶紧回国去继承他的房产,到时候房子转我名下,帮我找个老婆,反正我这水平也就指忘人家能看上他的房子了,别干在这耗着。

出国留学这个事,我从小到大都没想过,主要是家庭条件就这样,钱都拿来买了房,一分多余的都没有,成绩也不靠谱。。完全没有硬性条件支撑我往那方面想。。。。留学的念头产生于我22岁。。。因为我妈说认识一个靠谱的朋友在美国,到时候来了以后可以帮助我一下,亲妈,联合外人攒局忽悠自家人骗我爸卖了一套房供我留学。结果来了以后发现是饭局上认识的留学中介,帮我申请了个申就录的语言学校,到了美国以后,想在原来的基础上以各种理由找我要钱,好几次,我都没给,就没再理过我,让我自生自灭。然后我就想干脆从头开始读个书,看看我到底啥水平。本来觉得年龄大了,读书晚了,要争取努努力三年读完,能赶回来一点失去的时间,结果没想到这一读就是7-8年。没法考高考上大学了。。我就去考个托福。。。然后考出来成绩挺差,55分,就去网上搜,美国啥学校性价比比较高,托福55分也要,然后就了解到了可以先读社区大学再转UC,不要托福分数,于是就申请一个社区大学,后来offer来了,我就去读书了。。

去美国读书的时候碰见我女朋友,然后找工作的时候把我踹了,毕业准备找工作的时候,她面试5分钟就过,高兴的告诉我面试很简单,问她啥她都上网搜一搜,搜不到的就说不会就过了。让我也快点去面。我硬是被盘问了45分钟,问我问题我说不会,还一直追问,最后就挂了。不就是个面试嘛,爱要要不要拉到,至于说了不会还一直问嘛。我当时的现状就是,大龄未婚未育,工作经验为0,找工作又是各种被拒。

最后还是。。。。。。。读研期间刷了几百道leetcode,去了icc,面试依旧是一问三不知,结果终于遇到一家只让做题不问问题的公司,通过做题找到了工作,留在了美国。

感触,现在回想着,我这算是屌丝逆袭么? 我也就是个普通人,曾经有一点外貌加持,年轻的时候还算长得可爱,但随着写码和年龄的摧残,人也越长越残。

没有祖业加持,但在南方小渔村有房产,后来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千万大平层,这物质上的优越成为了我努力上进的终极阻碍。从小到大我没有展现出一丝丝优质的状态,一看就是个不上进不勤奋不努力还天真的死宅。可能真是运气够好。



我写这个回答并不想说明啥,就是小姐姐的回答抄了一个。


user avatar   betty-9-41-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41岁是出来留学的。到现在都还在想办法把日子过好。

出来后事情是这样的:

语言障碍:出来时强化了18小时的语言,到现在,仍然语言不是太流利。我读研究生时全部是靠题感通过的考试。现在我还是天天坚持,有空还和房东的小孩子玩,增强语感。

水土不服:轻的反应就是掉头发和失眠。最可怕的是刚刚到这个国家时皮肤出问题,刺痛,脸上出现皱纹,那种皱纹看上去像皮肉分离一样。幸好用了一个中医偏方有效。

新冠:轻症,当时得不到及时治疗,惊喜的是自己康复了。

友谊和爱情几乎没有:有些人相处快乐的,但是大家不在一个城市后疏于联系就淡了。爱情暂时没有,很多人都只是想玩玩而已。在异国他乡还是有非常孤独的时候,我也曾经非常渴望有好朋友,但是发现周围的人素质不及以前外企同事的一半,我就拒绝了很多社交了。

黑工:有个华人老板骗我说给我签合同让我有这边的工作居留。后来受尽剥削他食言了。后来找到一个中介律师帮忙,才及时把材料递交移民局,现在还在等批复结果。

居住不稳定:来这里四年,搬家三四次。其中有次是不堪房东骚扰,为了安全起见搬家的。

日子过得紧张:出来时借钱出来,不敢花费太多。压制很多愿望,比如购物,旅游...

不过好处是自己时间真的很多,除了打黑工那段日子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其它时候可以在学习之余安排自己的生活。我可以花时间去做饭,运动,散步,发呆,给自己梳个古灵精怪的发型...这些都是以前当都市白领时没有时间折腾的。

以上都是这些年的情况。

研究生毕业后如果回国,那我回到老家,跟亲朋好友团聚,借助那里的人脉,日子会过得比较滋润。不过我还是选择了留在这里。我想还是很喜欢欧洲吧,历史人文都去很有意思;这里汇集了全世界的人,生活方式多样,语言多种。现在是艰难的,但是感觉蛮有动力和斗志的。

我觉得在这里人很有激情。现在一个人比较安静,可以想想怎么找工作。等移民局批准下来了,我可以找工作,就好好找工作...慢慢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这个社会。


user avatar   miao-tai-tai-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不算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炫富吧。

我上班第三年的时候,父母在老家买了房子,房子在他们名下,所以公积金贷款什么的也没我事,我爹当时还在忙工作(房子装好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他提前退休了),我妈基本上一个人包揽了监督装修的事情,正赶上天津的天气热的跟蒸笼一样,那段时间她很辛苦,但是最后房子装的很漂亮,用我亲戚们的话说,富丽堂皇,跟宫殿似的,其实没那么夸张,但是看着很大气就是了。

然后自然而然就到了该置办家具和家电的时候了。我爹我妈在家装风格这一块的品味惊人的一致,都是点名要装新中式,而我的话肯定就是现代极简甚至工业风了。我们一家三口在家居城看上了一套很不错的实木家具,林林总总下来要了小十万,老两口咬咬牙,买了!

买家电的时候犯了难。其实我当时的意思是直接在网上订了,送上门还负责安装,不是挺好?结果老两口异口同声,说家电不看看实物、量量尺寸怎么行,肯定得去国美或者苏宁瞧瞧。左右是没事做,也便去了,正赶上店里做活动(其实一年到头都在做活动吧喂),两人也是一顿挑,洗衣机,电视,空调2悬挂1立式,还有些啥我都记不清了。

结果到了结账的时候,我爹的卡余额不足了!大概是因为买实木家具的时候有点没兜住,卡里只剩下了不到八千块钱,刚够单买一个电视的。可是大热天的,又是下午三四点钟了,谁也不高兴再去跑一趟银行。

这时候我就拿着我刚申请还没多久的信用卡站了出来,申请了临时提额,潇洒了刷了总价两万七的家电钱。回家之后我妈问我,你这样刷卡会不会搞得之后生活费太紧张?回头给你把钱打过去吧,我说不用,工作之后我也没有每个月往家里打钱,这种时候能派上用场感觉也很不错,可以说是养儿千日用儿一时了。据说后来我爹我妈经常拿这个事情跟亲戚朋友炫耀。

(圈子原因,家里一众亲戚都不算宽裕,也难怪我家那个装修能被评价为富丽堂皇)

最后要说一句,有点后悔没买索尼的电视,创维的用了这几年,现在拖影很厉害。




  

相关话题

  在出国之后,你发现了哪些关于英语口语的误区? 
  最完整的美国大学申请流程是什么?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学子「出国」与「不归」? 
  什么样的留学生在美国容易被抢劫?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西北大学读书是一种什么体验? 
  是选择在小城市和男友结婚工作还是分手出国去大城市继续读书深造? 
  国外大学的文学系教育是什么样的? 
  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离开中国? 
  加高GPA80-85左右,sat1450左右,托福105左右,申美本top50有希望吗? 
  想出国读研但是本科成绩不好? 

前一个讨论
中科院分区表 2021 是否在「强挺」国产期刊?你如何看待这一做法?
下一个讨论
发论文靠导师和不靠导师,体验上有什么区别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