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世界军事史上有哪些骚套路/骚操作?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射水鱼的故事已更新。


————————————————


来晚了,好玩的都给说的差不多了...




如果《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是个传奇,那么真实的鹦鹉螺号就只能说是个BUG了...


虽然不能说是什么很骚的操作吧,但是围绕她的一连串故事真的是骚的不行...



故事要从中途岛上空说起:


海航骚操作: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第二波舰载机出击后一直找不到目标,在燃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机队指挥官麦克拉斯基还是决定继续搜寻。


结果找到了一艘高速航行的日军驱逐舰“岚”号:



这一瞬间,垂头丧气的美军机组在仿佛听到了一句话:


“This way,sir!”



于是美军机群顺着“岚”号驱逐舰的航向开始顺藤摸瓜,很快抓住了日军的四条航母,把其中三条炸成了烟花。





海航继续骚操作:


继续上面的故事


一般而言,航母攻击机队发起攻击时,领头的机组应当飞越最先接触的目标,而去攻击靠里的目标。


而随后的机组在前方机组发起攻击时,也正好位于靠外的目标上方,这样整个机群可以同时发起进攻,敌方绝大部分主要目标也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避免遗漏。


当惯了战斗机飞行员的麦克拉斯基虽然如NT一般找到了日军航母,却并不了解这一点。


当他飞临第一艘日军航母“加贺”号上空时,压抑不住欲火的麦克拉斯基就直接扎了下去,不明所以的美军机群跟着一起进入了攻击,一共28架SBD轰炸机齐刷刷的对着“加贺”扎了下去...


VB-6中队的一位仁兄发现了这一点,并且显然对此不是很高兴。


那就重新给安排一下嘛!


于是此君在呼叫VB-6中队的其他战机无果后,率领着仅仅2架僚机扎向了“赤城”号...


给她结结实实的安排了3颗1000磅航弹:


一颗扎在了赤城号的左舷近失。


一颗扎在了赤城号的舰尾近失。


而此君投下的一颗炸弹则不偏不倚的命中了赤城号的中部升降机,直接砸进了机库,引爆了机库里堆积如山的满油舰载机、鱼雷、炸弹,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成功的靠这唯一直接命中的一颗炸弹把赤城号变成了一颗大烟花。



一人一机一弹,我美利坚海航今天就是要教你航空战队什么叫效率。




而另外两艘日军航母苍龙和加贺则分别吃了3颗(约克城号机队)和4颗炸弹(企业号机队-3)




这个人就是VB-6中队的理查德·哈尔西·百思特上尉(Richard Halsey Best),外号“DICK”,于是人们就叫他:



DICK BEST



翻译过来就是....





最屌




嗯,好像没毛病...









然而,为啥岚号会落单,从堂堂帝国海军驱逐舰变成了美帝的带路党,拯救了美军轰炸机,改变了中途岛海战的结果,乃至于影响了太平洋战场的进程?




有请我们的主角SS-168 鹦鹉螺号上线,她是一艘独角鲸级大型远洋潜艇...



水下排水量是惊人的...4000吨


她巨大的舰体拥有其它潜艇难以媲美的巨大空间,看看人家艇上的生活条件:


烤面包:


吃炸鸡:




中途岛海战当天,刚刚结束改装,执行自己第一次战斗巡逻的鹦鹉螺号和南云舰队撞个正着...



她先是被日军巡逻机发现,招来了一波反潜攻击,当然日军反潜是出了名的没准头+没耐心。



于是在熬过这一轮后,她又作死上浮,结果发现四散规避的日军舰队规避到了自己头顶上...


那就不用客气了...


她逮住了雾岛号战列舰,射出2枚鱼雷并成功命中了一枚,考虑到二战初期美军鱼雷的坑爹属性,这毫无疑问是颗哑弹...


当然动静还是很大的...


“duang~”


日军又开始丢深水炸弹,几轮无果之后,留下了岚号驱逐舰继续搜索反潜...




岚号继承了日本帝国海军的光荣传统,盯了一会儿就失去了耐心,去追赶大部队去了...



于是被上面的麦克拉斯基看见了...后面的故事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




赶上大部队的岚一脸懵逼:


(建议修改)



可以说没有鹦鹉螺号花样作死,就不会有岚号落单,岚号不落单,麦克拉斯基一伙人没准就找不到南云忠一的航母,找不到航母,他们就掉到海里喂鱼,日军的机队悠悠哉哉的把炸弹换成鱼雷然后出击,中途岛美军没准就栽了...





鹦鹉螺号在逃脱攻击以后,又继续尾行南云舰队,追上了在海面上熊熊燃烧奄奄一息的日军航母。


于是她又逮住“加贺”号进行补刀(很难说她和暴死的赤城谁更惨)


齐射4枚,1枚故障没射出去,2枚打偏,命中1枚照例哑弹:



这颗哑弹据说也成了落水日军官兵的救生筏...







事后其艇长荣获海军优异服役十字勋章...因为他拿美国海军提供的性能优良的Duangduang型鱼雷砸了雾岛和加贺各一锤...



尼米兹表示非常好:





鹦鹉螺在中途岛看了这场海空大戏以后当然意犹未尽...


毕竟她还不知道自己刚刚改写了美利坚1942年的战局...



于是她又跑到了日本人的家门口接着浪...




鹦鹉螺不光怼怼商船,怼完还把白露级驱逐舰“山风”号给收拾了,更骚的是一闷棍敲晕了驱逐舰,还趁热拍了张照:



这张照片被作为战争债券的宣传素材广泛传播:



更加神奇的是事发位置:


就是那个红星处,完全是日本家门口...注意这还是日军遍地跑的1942年...


也许鹦鹉螺号是想看看富士山?



直到3天后吃了深水炸弹受损,鹦鹉螺号才不得不结束了她的第一次战斗巡航,返回珍珠港。




此时,广袤的太平洋上,虽然美军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但是日军实力仍然不容小觑,潜艇成了唯一能渗透日军威胁海域的舰艇。


美军相中了鹦鹉螺号巨大的空间,让她开始了跑客运的一生:


她的第一批乘客,是从日军威胁下的布干维尔疏散出的21名法国修女...


(当时她们很不高兴,不过嘴上虽然说着不要,但是...)


后来电影《粉红色潜艇》(强烈推荐)多少也能看出这个故事的影子:



但是传奇就是传奇,就是跑运输,也能给你玩出花来。



1942年8月8日这个良辰吉日,鹦鹉螺号开始了她的第二次战斗巡航。


任务:运送一支继承了八路军光荣传统(真的)的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前去突袭日军占据的马金岛。


这支部队的老大是伊文思·卡尔森少校:


1937年,此君在拜读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后,深受感动,前往了八路军部队,被八路军在敌后灵活、果敢的战术极大的启发了,开始思索小规模突击队在战斗中的使用。


其成果就是海军陆战队第二突击营(副营长J·罗斯福,是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一支美国版八路军部队...


这就很骚了...


而他们的战斗口号更骚:


“gung-ho”


嗯...中文“干活”,一说“工合”...


不知道他们对这个词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关于马金岛突袭的故事就不展开了,鹦鹉螺(和另一艘潜艇)以及陆战队在岛上简直是惊心动魄..最后美军绝望的都派出使者打算商量投降了....嗯,在他们基本肃清了马金岛守军之后...COD5有一关就是这个,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玩玩...




真正的骚操作是鹦鹉螺号进行了骚到爆炸的火力支援。



哦,我忘了提了,鹦鹉螺号装备了美国海军最大的潜艇甲板炮:


2门152毫米舰炮,也就是说她具备了轻巡洋舰级别的火力...


岸上的陆战队陷入苦战后,鹦鹉螺号的两门主炮先是点名了几个日军火力点,然后又覆盖了日军援兵的集结点。



随后,陆战队在码头发现了一艘日军运输船和一艘炮艇,然而鹦鹉螺号却在岛屿的另一边...


于是陆战队呼叫引导鹦鹉螺号进行间瞄射击。



嗯,他们仅靠一只罗盘进行引导...



这种炮火打击自然毫无准头,毕竟条件是如此简陋,甚至于射击平台都是一艘摇摇晃晃的潜艇上简陋的甲板炮,连火控台都没有。


如果能打中简直算是神迹了...



不过观众朋友们应该还记得,上次战斗巡航鹦鹉螺号救了一群修女对吧?


她们显然带来了一股来自西方的神秘力量...


也许某位修女给炮管附了魔也说不定...



在打出65发炮弹后,陆战队居然传来消息:


两艘日军舰艇毁于精准而猛烈的海军炮火支援...


这一刻,鹦鹉螺号闪烁着战列舰般的光芒...



此后,鹦鹉螺号与日军空袭进行了广泛周旋,敌机来了就下潜,敌机走了就上浮当炮兵...



不过更好玩的事情还在后面。


日军在马金岛遇袭后派出了空中支援,其中一波两架水上飞机尝试输送增援部队。


美军陆战队看到了这个小动作后,集中了手头的轻武器,乘着对方降落的时候集火射击,当场击落一架。


不过毕竟是1942年,日军飞行员素质还是高峰期,另一架日军飞机立刻做出反应,做出漂亮的机动躲开了弹雨,但是在结束了这一华丽表演后随即就失速坠毁了...


嗯,吓死的...




最终,陆战队大牲口们狼狈的回到了潜艇上,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其实在实际上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这场战斗有两个后果:


1.马金岛突袭被媒体广泛宣传,极大的鼓舞了美军地面部队的士气。


2.此战极大的刺激了日军,导致日军开始狂修工事,一年后美军重返该战区的时候,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补几张图:


返回的陆战队士兵展示缴获的日军武器:



在惊心动魄的马金岛之战后,鹦鹉螺号回归了舰队潜艇的日常生活,并且作为一艘续航力强大的远洋潜艇,她也广泛的前往各地执行情报侦察工作:



不过显然搞偷袭这么好玩的事情,干一次是不够的,转眼到了1943年11月的塔拉瓦战役。


鹦鹉螺号又一次受命输送小规模地面部队,这次是在大部队进攻开始前,偷袭离塔拉瓦环礁不远的吉尔伯特群岛。


那么鹦鹉螺号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强大的登陆舰队碰个面了。




为了避免误会,鹦鹉螺号浮航接近友军水面舰艇,结果被轻巡洋舰圣达菲和一艘驱逐舰不由分说的砸了一通。



“我们美国海军没有你这么胖的潜艇!”




图为尝试杀良冒功的屑巡洋舰圣达菲:



吃了一发炮弹的鹦鹉螺号只好哭嘤嘤的下潜逃跑,其间还吃了几轮深水炸弹...


不过幸亏鹦鹉螺是个胖子,一发直接命中没有给她造成巨大的损伤,她还是如期输送突击队员上了岸。



艇长在日记中写到:“这次事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潜艇身边没有朋友!”



随后的几天,鹦鹉螺号还是给上岸的突击队提供火力支援,照例无比精准、异常风骚:


11月22日,她受邀打击一个有约25名敌军驻守的工事阵地,直接击杀了14人,而剩下的11个小鬼子随后想万岁猪突却找不到人,于是就自个儿了断了...


第二天大部队主力到达,没有遭到任何抵抗...




时光又过了一年,1944年10月,镖鲈号和鲦鱼号两条潜艇组队猎杀爱宕和高雄两艘巡洋舰,然而镖鲈击沉了爱宕后不慎搁浅...


脱困无望后,镖鲈号不得已只好把船员转移到鲦鱼号上,然后由后者尝试将镖鲈号销毁,然而鲦鱼号的小主炮怎么打也没效果,而打出的一轮鱼雷也没法伤到搁浅的镖鲈。



于是,她们又想到了潜艇部队的炮击专业户鹦鹉螺。



当年被自家人一通胖揍的鹦鹉螺号当然没有理由拒绝这个泄欲的好机会。


拿她的2根152巨根把无辜的镖鲈砸的面目全非:






1945年6月30日,随着一瓶香槟砸在鹦鹉螺号的6英寸主炮上,这艘低调而传奇的潜艇收到了退役的命令:



她走完了自己传奇的15年生命:


砸过日军战列舰(虽然没炸)

砸过日军航母(虽然还是没炸)

砸过日军驱逐舰(还拍了照)

砸过陆军马鹿(炸上了天)


被自家人砸过(一个小洞)

也砸过自家人(大管子进进出出...)


搞过偷袭

玩过偷渡

干过偷拍


去别人家看富士山不办签证


搞过情报

送过情报

还发展了敌方下线...



最终,鹦鹉螺号拿下了22个击沉战果(一大半来自152主炮),陆军马鹿人头若干,14颗战斗之星(排名第21)和总统单位嘉奖。


而最大的荣誉莫过于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继承了这一舰名(企业:ん?)





正如蒙哥马利元帅所说:


每个士兵在上战场前必须清楚的明白,他这场小小的战斗在大局中起的作用。



鹦鹉螺号的战斗生涯可能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也许她的战绩远没有大青花鱼们耀眼,但是正是这一次次小战斗中的骚操作,不断改写着整个战争史。





当然这并不能改变鹦鹉螺号是对自己后辈施暴的屑潜艇这一本质。








更新:



射水鱼的神级骚操作。


写鹦鹉螺写到一半想起这个,射水鱼这个操作真的是骚炸天的...



射水鱼靓照(找出射水鱼的可以带回家):



不皮了:




哦,对了,上面那张图中,下起第二列,左第6艘是射水鱼....




下文前置知识点:


Z航/之航/Z字航行/Zig Zag


Z航是水面舰艇应对潜艇威胁的标准操作。


潜艇在发起攻击时要占据理想的阵位,同时要计算目标距离、航速和航向,来确定鱼雷发射方案。


假如舰艇在航行时,突然进行转向,就可以使潜艇的所有计算失效,而失去宝贵的射击机会,甚至使潜艇费了几个小时,跑断腿占据的有利位置失去作用。


所以在面对潜艇威胁时,水面舰艇会不断转向,来应对潜在的鱼雷攻击。


这一转向角度不会太大,同时两次转向方向一般相反,以便保持基础航向从而达到目的地...你总不能原地转圈对吧?




好了,下面开始讲故事:



1944年11月28日,莱特湾海战刚结束没多久。


日军航母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但是一条全新的,史无前例的巨型航母才刚刚服役,这就是改建为航母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三号舰“信浓”号:



近7万吨的排水量使她成为美国“福莱斯特”级航母建成前最大的航母。



而这一天早些时候,信浓号刚刚离开港口,在驱逐舰滨风、矶风和雪风的护航下,展开她的首航。





与此同时,美国海鲜军团(指潜艇)则已经把日本列岛围了个水泄不通...


所以信浓号撞上潜艇简直是必然的事情...





美国海军射水鱼号的雷达刚刚故障了...


一番维修之后开机测试,雷达操作员在雷达屏上发现了一件相当奇妙的事情:


“有座岛在动...”



我估计当时艇长海军少校恩莱特的心情是想回房间拿枪毙了雷达部门的所有人...



不过负责任的艇长压住了怒火,还是升起潜望镜看了看:


“不,明明是个火山...”


好了,现在至少证明了雷达修好了...




“等等...好像真的在动”





虽然看上去很搞笑,不过射水鱼在此之前并不被认为是一艘优秀的潜艇,她的前四次战斗巡航战绩寥寥,可以说确实是碌碌无为的:


这是射水鱼留下的一张艇内照片:


我很好奇水兵们每天都在什么......






事实证明生活永远比电影更精彩:


1944年11月28日晚2040,射水鱼确定在028度,发现了22km外的一个巨型目标...


而且是个会动的巨型目标....


(所以说不要吃太胖,二战潜艇雷达什么时候照到过20km外的水面目标?)


射水鱼号随即开始追击,一个小时后,目视确认目标为一艘航母。


这时大致态势如下:




此时信浓航向210,航速20节。


但是不幸的是,射水鱼的理论极速偏偏就是20节,实际上由于机械老化磨损,射水鱼只能保持19节的极速...


所以射水鱼根本追不上信浓号...






艇长恩莱特认为已经没有希望了,只好打电报给太平洋潜艇部队司令部,通报情况,希望其它潜艇能堵到这个大肥肉。


这个消息惊动了潜艇司令部和尼米兹本人。


尼米兹本人在潜艇司令部发出的通报后又补了一刀:“大肉!别让丫跑了!”



与此同时,射水鱼号则向西转向,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中,以便保持跟踪:





但是显然老大尼米兹的关切激起了射水鱼号的斗志:


凭什么大肉让别人吃?



我射水鱼今天就改名社会鱼!拿你的人头换勋章!


(其实100海里内也没有其他美军潜艇...所以潜艇司令部也表示鼓励射水鱼追击,并祝了好运)




其实与此同时,信浓号也发现了射水鱼。


毕竟日军虽然雷达不行,但是接收雷达波还是可以的...而且信浓号的瞭望哨也发现了天际线上低矮的潜艇轮廓。


不过信浓号的自卫火炮和三艘护航驱逐舰的主炮都不在射程内。



信浓号的舰长阿部俊雄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睿智指挥官,开始了与空气斗智斗勇的神推理:


1.东京湾这种日本家门口的高危海域,哪有人敢一直开着雷达?这是常识啊!

(不,其实射水鱼在测试雷达....)


2.帝国海军的情报工作一坨翔,肯定是情报泄露了美军来堵我的!

(不,射水鱼是来搜救B-29落水飞行员的)


3.既然是来堵我的,肯定是狼群作战!一大堆潜艇在前面等着我呢!

(真的只有射水鱼一个啊....)




这条看似傻帽的潜艇其实高明的很!开着雷达想把我逼进伏击圈!(不...其实我射水鱼确实是傻...)


Q.E.D




而射水鱼的通报和太平洋潜艇司令部的回电也被侦测到,这更加坚定了阿部对于美军正在调遣狼群的怀疑。




与此同时,前卫的驱逐舰矶风号也发现了射水鱼。


于是立刻提速离开编队前去攻击,很快将射水鱼纳入了射程内....




然后就被阿部下令退回到编队....



因为阿部舰长认为射水鱼是诱敌的,肯定还潜伏着更多美军潜艇,应该保持编队应对潜在的威胁。


(死于戏多)




射水鱼被突然前来的驱逐舰下了一跳,甚至把信浓号舰桥上召回驱逐舰的灯光信号当成了给矶风的射击命令,于是紧急下潜。


不过矶风就这么跑了...加上尼米兹的那道Buff,艇长恩莱特也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对策。


而信浓号上的阿部终于做出了关键决定——开始Z字航行





于是28日24点信浓号向南转向,全速航行,这样射水鱼更追不上信浓号了。




实际上只要信浓编队保持20节南下,射水鱼迟早被远远甩掉...


但是提速到全速前进后,信浓号的主轴很快发生了故障,速度瞬间下降到15节....



而恩莱斯舰长的首要任务虽然是跟踪并通报信浓编队的情况,但是没什么能阻止他吃下这块大肉的欲望。



恩莱特就把赌注下在信浓号会Z航上。


理解上面Z航相关解释的同学应该明白,Z航无非就是在基准航向上进行曲折航行。


换句话说,就是大方向不变,扭着走而已...


于是机智的恩莱特判定,信浓的基准航向是最开始的210,所以只要自己继续沿着210航线开,在信浓号下一次转向后,抄近道的射水鱼就有望堵上她。


当然面对全速脱离的信浓号,很快射水鱼就失去了和信浓号的接触。



于是射水鱼上浮,航向210开始全速航行:







29日凌晨,信浓号终于转向,双方开始迅速接近。


此时态势如下:




恩莱斯艇长确认了目标进行Z航,虽然此时射水鱼已经勉强凑近到鱼雷射程内,但是如果目标在此转向,贸然发射的鱼雷就不可避免的要打空。


他的决定是:耐心等待目标下一次转向后,立刻发起攻击。


同时,他又一次向潜艇司令部发报通报位置,这也能避免万一射水鱼死于对方反击,没人了解自己的命运。



巧合的是这份电报随即被信浓号截获,阿部没有想到这就是之前发现的那艘潜艇,以为是自己扎进了美军潜艇的伏击圈...(虽然结论没错2333)


于是他下令立刻转向:




射水鱼的航海日志如下:

0316 hours - The carrier made another course change. We were in a good position to attack. Range was now 1400 yards.


3点16分,信浓号完成了舰生最后一次转向,使得她横在射水鱼正前方1280米的距离上:




射水鱼果断射出艇艏全部6枚鱼雷,恩莱特艇长下令将这些鱼雷的定深设定为3m,这样的定深很浅,恩莱斯知道刚结束的莱特湾海战中,美军击沉武藏动用了超过整个珍珠港事件中日军投入总数的战斗机,他希望更浅的定深能够提高进水位置的高度,这样能够更容易使目标倾覆。



6枚鱼雷取得了4发命中(致死量)的优秀成绩,艇长在确认鱼雷爆炸的水花后立刻下令深潜规避即将到来的驱逐舰的深水炸弹。


0317 hours - In position 33°07'N, 137°04'E started firing all bow tubes from 1400 yards. All hit. Two hits were observed but then Archerfish had to go deep as one of the escorts was coming very near. Breaking up noises started immediately.

0325 hours - Depth charging started. A total of 14 depth charges were dropped.

0345 hours - The last depth charge was droppped. None had been very close.

0405 hours - Breaking up noises were no longer heard. The carrier must have gone down.

0610 hours - Daylight and first periscope observation. Nothing in sight.



日军的反潜还是中途岛的老样子,乱丢了14颗深水炸弹就不管了23333



而刚开始自己第一次航行17个小时的信浓号,就这么被送去舰一二五航战的前辈们了...




显然,射水鱼号可以享受凯旋的荣誉了。




虽然潜艇司令部当时激动地要死,但是海军情报部门表示恩莱斯少校肯定是谎报军情!日军哪还剩下航母啊!沉的最多是条巡洋舰!


恩莱斯随后画了信浓号的草图,上面的大人物才认定是条航母,把战果记录为飞鹰号航空母舰(28000吨的小家伙...)



直到战后查证了日方记录才打脸。




顺便,恩莱特少校画的图比我画的好:




射水鱼的战后生涯颇为惬意,还出演了电影,就是上面提到的粉红色潜艇,在其中饰演粉刷前的主角舰(粉色的是她姐姐白鱼号,饰演粉刷后的):


当然,击沉信浓的战绩离不开另一条船的配合:


雪风在现场还能有活人吗?



射水鱼你点什么头?


别忘了你也是见过雪风的船...


于是,射水鱼作为靶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去另一个世界接着折磨信浓号去了:


user avatar   tomoya_okazak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联辉 同志说到了鹦鹉螺号的骚操作,我也来提一个二战时期美国潜艇的骚操作。

我们都知道,潜艇骚起来可以打货船,再骚一点可以开进人家港口里对着别人家港里的船点名,再骚一点可以用大管子撸到对方怀疑人生,但是你见过潜艇击沉军列的吗?

魮鱼号(SS-220,国内资料一般翻译成“石首鱼号”)是猫鲨级(Gato,又称小鲨鱼级,大青花鱼号也是猫鲨级)中的一艘潜艇,在派往太平洋战场后表现活跃,在舰长尤金·B·弗拉基的带领下,魮鱼号的战果为包括云鹰号航空母舰在内的17艘共96628吨的日本船只。在1945年6月8日开始的这次巡航中,还抓到了一名日本俘虏,这样凭借着日本俘虏给的水雷图,魮鱼号在日本本土附近的活动更加如鱼得水了。


此时太平洋战场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曾经纵横四海的联合舰队已经灰飞烟灭,而随着日本海陆军开疆拓土的运输船们也已经躺在港口里看着远在南洋群岛上的蝗军们玩荒野求生。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潜艇部队陷入了僧多粥少的地步,闲的不耐烦的潜艇们只好一次次用自带的大管子和火箭弹对着海岸上的村庄来发♂泄自己遇不到船的苦闷心情。弗拉基舰长在海底下寻思着,如果能够组织一个突击队,进行一次渗透作战,岂不能造成更大的破坏?

也是想喝奶了来了妈妈,在过去的巡航中,弗拉基舰长多次在潜望镜里看到邻近海岸的日本东桦太线铁路,那火车呜呜的,上面装的货物多多的,如过真能炸掉这个铁路,捎带手炸个火车啥的,岂不是比炸两个村子有意思?

说干就干,弗拉基当即在潜艇里召集突击队,你别说,好久都没遇到敌情的小伙子们都憋坏了,谁都想到岸上去一展身手,甚至连那个日本俘虏都要当“带路党,”还说自己上岸不会逃跑,不过他的请战结果也是可想而知。因为报名人数太多,所以弗拉基只能临时定出四条原则,来筛选突击队员,那就是

第一,除了电工哈特菲尔之外(因为他要设置炸药的起爆电路),其他人都必须未婚;
第二,艇上所有单位都要派人参加突击队;
第三,现役海军军人和海军后备役军人的机会均等;
第四,至少一半的突击队员必须是参加过童子军的,因为童子军成员对野外救治,在树林中识别方向以及行军比较有经验。

最后一条明显就是为了舰长本人准备的,因为他曾参加过童子军。不过他的小算盘很快就被人戳穿了,有人说如果舰长要参加突击队,那他们就举报舰长在作战时不在战斗位置上。弗拉基只好作罢。

7月22日午夜,魮鱼号浮出水面,本次袭击所用的炸药是船上自带有55公斤炸药,本来是为了在有被俘的风险时毁掉潜艇用的,不过现在太平洋上的日本船比食堂里卖的皮蛋瘦肉粥的瘦肉还少,哪还用得上这个。在装好了起爆装置后,上岸的海军马上返回潜艇,而潜艇也开到了只比自己吃水深一米的海域上,等待着突击队的归来。此时,一辆军列不幸中招,机车的车头发生了猛烈的爆炸,铁皮碎片在炸药的轰鸣声中飞上了天空,弗拉基舰长也不失时机的下令所有不值班的艇员可以到甲板上观看“免费的焰火表演”,5分钟后,突击队回到了艇上,魮鱼号在夜幕的保护下缓缓驶入安全海域。

本次突击摧毁了一辆搭载150人的16节军列,在随后的30天中,战局急剧变化,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而登陆日本的没落行动也因此而取消,这次登陆作战很有可能就是美军唯一一次在日本本土作战了。不过不管怎么说,魮鱼号可以当之无愧的把一辆日本军列画在自己的旗子上了,这可能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果吧。



关于SS-220的翻译,国内一般翻译为石首鱼,但石首鱼应该指的是猫鲨级最后一艘入役的SS-246,其英文名是Croaker。在维基百科中SS-220被翻译成魮鱼,其英文名是Brab,英文维基的解释是Barbus的缩写,在有道词典上被翻译成马鲅鱼。当然美国海鲜军团的翻译都很乱,所以在此采信维基百科上的说法,将其翻译成魮鱼号。


更多军事有关的文章请见

震惊!空军竟然靠这个维持战斗力!

韩国没有航母的真正原因!看完之后男人会沉默女人会流泪!

沉船复生?美帝,掌握核心黑科技!

古董服役哪家强?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user avatar   liu-cheng-zhe-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人说四渡赤水?

老蒋和各路军阀40多万人围堵3万红军,结果红军通过四渡赤水不但各种神走位甩开追兵,还掉过头来朝着老蒋所在的空城贵阳虚晃了一枪,吓得老蒋都准备跑路了……


后来老毛转战陕北也是神走位。

胡宗南20多万人进攻延安,西北解放军一共才1.8万人,毛所在的中央纵队只有800人,还多是非战斗人员,能作战的中央警卫团只有4个连300人,而周围动不动就是国民党几个旅,一度被国民党重兵压缩在东西十五公里,南北二三十公里的区域,最后还是靠着神走位溜了……

————————————————

关于评论里提到的情报工作,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1、情报很重要,但是根据同样的情报做出的决策是不同的,不是说有了情报就一切都妥了。以长征时期为例,负责情报的军委二局大概在1932年左右就成立了,破译电报工作在反围剿期间已经有所开展,但是1934年的长征初期博古李德有效的使用了情报了吗?1934年11月湘江战役之后,连过四道封锁线让8万红军已经减员大半,到12月,情报已经表明北出湘西将会遇到数倍之敌,但是博古李德还是坚持原计划北出湘西与2、6军团会和,如果真按照这个操作,红军掉入的就是一个被迫于五六倍于己的敌人进行决战的大坑,很可能就完了。

关键时刻,老毛在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上与博古李德激烈争论,认为应改变原计划,转而西进贵州,这个建议得到了周恩来等人的赞同,这才转向遵义。

同样的的情报,在老毛和博古李德那里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而毛的指挥,不要说博古李德不懂了,四渡赤水之后林彪在1935年5月到达会理期间不也吐槽老毛指挥尽走“弓背”路么?

我个人观点,这就有点吃第四个包子饱了就觉得前三个没意义的感觉了。其实即便在有情报的前提下,红军也是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是说一步到位就能明确下一步要去哪里,因为其实红军的想法老蒋也确实看出来了,所以围追堵截不遗余力,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红军不得不一再变更目标与路线,不然就撞人家包围圈里了,像湘江战役那样的硬仗再来几次的话,红军早打完了。

所以,后来红军总的目标应该是跳出包围圈,战略上是要充分调动敌人,战术上是挑好打的各个击破。

毛后来说军委二局是“灯笼”,“灯笼”的作用是照亮前路,但是具体走哪条路是“灯笼”决定的吗?不是吧,还是人决定的。


2、情报也并非是万无一失的。

比如土城战役,是老毛提议的,对川军的判断就失误了,最后只能撤出战斗。

比如鲁班场,是老毛力排众议要打的,结果人家中央军这次抱团了,最后也是没打下来。

比如转战陕北期间,不要觉得在中央机关在内线带个侦查台就可以骚走位了,万一被侦测到呢?

1947年4月3日国民党军占领瓦窑堡后,中央给彭发了这么一个电报:

根据这封电报,国民党军当时占领瓦窑堡,而中央在瓦窑堡东北地区,特别点明了“二局无法侦查”,那么为什么“无法侦查”呢?我个人猜测可能是大规模使用无线电侦查容易被侦测到,当时又距离国民党军太近,一旦被发现就难有回旋的余地了。因此只能要求彭派一个营前来帮助侦查,携带电台是方便将侦查情况反馈给中央。

那么侦查电台有没有被国民党侦测到过呢,我觉得可能是有的:

1947年6月8日,胡宗南趁西北野战军出击陇东,企图合击中央机关,刘戡4个半旅的先头部队距离中央驻地王家湾仅一个山头,毛泽东等人连续两夜冒雨急行军才脱离险境。国民党这次是怎么摸到中央机关所在地的呢?可能是国民党发现这片电台使用比较密集。而且很可能这次并没有事先电台侦查到,而是警戒人员发现的。

3、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四渡赤水”和“转战陕北”期间,老毛的操作还是比较神的,尽管这当中情报提供了重要的助益,但是我始终认为情报的作用是提供决策依据,而不是决策本身。

另外,群众的支持和军队过硬的军事素质、顽强的战斗意志、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各级指挥员对命令的贯彻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肯定老毛他们的指挥能力并不意味着这些不重要,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失败,而老毛他们确实是将各方面都做到很好才能完成这场逆袭。


user avatar   liang-yu-coldra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战时德国有个著名的“海上幽灵”(Der Seeteufel)费利克斯·冯·卢克纳尔伯爵他开着一艘伪装成普通帆船的武装帆船出海袭击协约国船只。

卢克纳尔伯爵Felix Graf von Luckner是德国著名贵族卢克纳尔家族的长子,法国元帅尼古拉斯·冯·卢克纳尔的曾孙(至于为什么法国元帅的后代是德国贵族这个问题,请移步评论区),他们家族世代出骑兵将领,而卢克纳尔却是一位传奇的海军将领。他从小便爱冒险,13岁时想去美国西部看看传奇人物“野牛比尔”,于是孤身一人离家出走。他当过灯塔看守员,加入过墨西哥军队,做过马戏团员工,当过铁道工人也做过农民。他曾在智利被指控偷猪而坐牢,也曾因为缺钱被牙买加医院赶出。他还精通魔术,他的魔术曾令德皇威廉二世为之着迷。

20岁时卢克纳尔进入海军学院学习,1912年2月,他开始在“黑豹”号上服役。日德兰海战时他是“威廉皇太子”号战列舰上的炮手。日德兰海战后德国公海舰队龟缩于基地内再不敢出海,令卢克纳尔无法忍受。于是,他当面向威廉二世提出:

“陛下,给我一艘帆船吧,我将用她出海一战,把英国佬打得灵魂出窍!”

听到他的要求,在场的军官全都震惊了。卢克纳尔继续对皇帝解释道:

“我的长官觉得我疯了 。如果我们自己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的话,那英国佬肯定就更想不到了。我们可以用古老的帆船给英国佬一个教训。”

于是,皇帝同意了这个疯狂的计划。

卢克纳尔找了一艘叫“巴马哈通行证”号的英国三桅大帆船,该船于1888年下水,1915年被德国潜艇俘获。卢克纳尔给她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海鹰”号!

“海鹰”号经过精心改装,配备了两门105毫米炮和数挺机枪,并隐藏了两台500马力的辅助蒸汽引擎。被俘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号(意大利籍)船长回忆:

“那艘帆船的船长很客气地请我到他的船上做客,我们走进他的船长室,在桌子前坐下。突然,桌子开始下坠。原来桌子下面是一个电动升降台!等我明白过来,已经有20支枪指着我的脑袋,那位风度潇洒的船长脱去制服,露出德国海军的军装,宣布我和我的船成了他的俘虏......”

卢克纳尔把“海鹰”号伪装成挪威商船“伊尔马”号,船上的6名军官和57名船员,包括卢克纳尔本人,经突击学习,都可熟练说挪威话。他们于1916年12月21日出港,开始了自己的传奇旅程。

1917年1月9日,“海鹰”号猎取到了它的第一个猎物:英国运输船“皇家加蒂斯”号。卢克纳尔将所有“皇家加蒂斯”号上的船员全部转上“海鹰”号,然后把空船凿沉。


1月21日,在中大西洋,“海鹰”号遇到了法国三桅帆船“查尔斯伯爵号”。后者碰上同为帆船的“海鹰”号很高兴,主动靠上“海鹰”号,结果被轻易俘获。卢克纳尔从这艘船的航海日志上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1月24日,“海鹰”号与加拿大帆船“佩西”号遭遇。“佩西”号船长的新婚妻子是挪威人,她看到丈夫三次升降挪威国旗而对方却毫无反应,勃然大怒,靠上“海鹰”号打算教训一下没礼貌的同胞,然后成了“海鹰”号的第一个女俘虏。卢克纳尔还贴心的为这对夫妇开了一个单间。

2月3日,装满智利硝石的法国四桅帆船“安特南”号与卢克纳尔“赛船”(真·一颗赛艇),尽管此时“海鹰”号的辅助蒸汽引擎出了故障,但还是赶上了“安特南”号并迅速凿沉后者。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海鹰”号连续成功袭击了六艘船只,抓了300多名俘虏,船上食品和淡水告急。因此,在3月20日“海鹰”号捕获法国四桅帆船“康布伦”号后,卢克纳尔把他的俘虏全部放了,让他们登上“康布伦”号,并派被“海鹰”号击沉的“平摩尔”号(有趣的是卢克纳尔曾经于1902年在这艘船上工作过)船长穆兰指挥“康布伦”号。卢克纳尔的骑士精神感动了他的俘虏们,他们和卢克纳尔依依惜别。当然,为了给自己转移留出时间,卢克纳尔把“康布伦”号的上桅砍掉了。

这样,当慢如蜗牛的康布伦号在里约热内卢靠岸,并向协约国通报情况时,英国人才知晓“海鹰”号的活动海域,于是派三艘巡洋舰前去抓捕“海鹰”号。不过,此时后者已经被海风吹到了南大西洋。6月14日,“海鹰”号从美国船“约翰逊”号得知美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于是倒霉的“约翰逊”号成了“海鹰”号的第一个美国俘虏。

在击沉了数艘美国船后,“海鹰”号需要靠岸进行维修和补充淡水,于是开进莫皮拉环礁。但是8月24日,一场海啸把“海鹰”号卷上了珊瑚礁,船搁浅了。但卢克纳尔毫不畏惧,他和5名船员开着一艘只有10米长的小船出海了。他乐观地认为他靠这艘小船可以俘获更大的船,然后回来接他的船员和俘虏,并继续袭击。出发三天后他们到了库克群岛的艾图岛,假扮成一群为打赌而穿越太平洋的美籍荷兰船员。那里的新西兰官员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补给,他们又来到了斐济的瓦凯雅岛。但是很不幸,在这里影帝卢克纳尔遇上了比他还会装的,他们被当地警察用假枪逮捕。最后他被关进战俘营。

而那些留在“海鹰”号上的人从法国船“鹿特斯”号那里得知了卢克纳尔船长被捕的消息,于是德国人俘虏了“鹿特斯”号,所有德国人都上船走了,其他人被留在岛上。不过他们又在复活节岛触礁,被智利人拘捕。


但故事还没有完。

我们的主人公卢克纳尔,于12月13日又和一群战俘抢走了战俘营指挥官的私人摩托快艇“珍珠”号,靠着快艇上的机枪抢了一艘驳船,然后打算去抢更大的船。不过12月21日他又被捕了。从“海鹰”号离开德国到卢克纳尔再次被捕,恰好是一年。以后卢克纳尔也没有机会逃跑了,他被关进新西兰的战俘营,1919年才被送回德国。

战争结束了。卢克纳尔周游世界,成了一名旅行家。后来纳粹当权,希特勒想利用卢克纳尔的传奇经历宣传战争,卢克纳尔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高尚的人格使他无法接受纳粹的战争理念。

之前俘虏不是被卢克纳尔放走了吗?后来盟军开始轰炸德国本土,卢克纳尔利用他的关系-他当年的俘虏有的已经身居高位-使盟军承诺不轰炸他的故乡哈勒尔。这种行为被纳粹认为是“里通外国”,卢克纳尔只好流亡。二战结束后他返回家乡,这时,他发现盟军以逐渐被忘却的骑士精神遵守了诺言:一座完好无损的哈勒尔城出现在他眼前。居民们在街道两旁排成队伍,热烈欢迎他们的英雄和恩人回家。

1966年4月13日,已是耄耋之年的卢克纳尔在瑞典马尔默安然辞世。

这位传奇的“海上幽灵”,晚年最为欣慰的就是在他当年征战四海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了杀戮。在“海鹰”的八个月作战中,先后击沉14艘敌舰,俘虏462人,但只有一人在作战中死亡,而他的部下则无一伤亡。

卢克纳尔,这位传奇的老船长,这位勇敢的海上骑士,值得我们的尊敬。




第一条破500赞回答,有点震惊,感谢大家的支持哇⊙∀⊙!

呜,赞数居然到1k了,这完全出乎我意料,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也很高兴能够让大家了解到这段偏冷门的历史~

回答下的每一条评论我都会认真看的~

至于评论区有人说希望拍成电影,其实在1973年到1975年间,一家法德合作公司已经拍摄了一部共39集的电视冒险系列剧《卢克纳尔伯爵》,在德国电视一台播放,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另外附费利克斯·冯·卢克纳尔伯爵纪念网站的链接,想了解更多关于卢克纳尔伯爵传奇故事的可以前往浏览:

luckner-gesellschaft.de

另外下面是一些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ta-bai-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朝鲜战争在志愿军发起的第二次战役时,38军穿插,抢占了三所里,狙击逃敌。三所里战役中龙源里这个地方的守卫者最开始为337团二排。

排长郭忠田真是个天才,他没有循规蹈矩在龙源里的制高点葛岘岭主峰上做防御工事,而是发现葛岘岭北侧的公路旁有一个山包。巧的是,公路在此正好有一个拐弯,任何车辆行驶到这里都必须减速,极有利于狙击撤下来的敌人。郭忠田就将主阵地设置在小山包上,同时在葛岘岭主峰上造了些假工事。

早上当美军退下来时,没有重武器的郭忠田放过了美军先遣队坦克,直接干后来的美军运兵车、弹药车、炮车组成的车队。不久30余架飞机,轮番往葛岘岭山顶扫射,扔汽油弹、炸弹。飞机走后,郭忠田命令战士们再到葛岘岭上挖假工事。下午2点,敌机飞来100多架,朝着葛岘岭的假工事又轰炸了半个多小时,此刻二排的阵地上安静的很,战士们都在石洞里休息。之后敌军以为轰的差不多了又开始朝公路上撤退,结果被打的一脸懵逼。下午3点多钟,美军百余架飞机进行了第3次大轰炸,这次总算找到阵地了,但愣是没炸到人。天黑以后,志愿军大部队赶到, 郭忠田防守完成。

二排在300米的阵地上,承受了数千颗炸弹的轰炸、成百架飞机的攻击,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歼敌215人(被击毙在车内拉走的不计),缴获大炮6门及满载军用品的完好汽车58辆,自己却无一伤亡,仅消耗子弹1305发、手榴弹14枚。


user avatar   wu-shuang-28-7-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

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台或东入湖南同红2、红6军团会台,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1月中旬,薛岳兵团的2个纵队8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2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3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滥板凳进攻;川军14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4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2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以西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建立新的苏区。1月19日起,红1、红3、红5、红9军团分3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续永等地推进。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红3军团、红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1军团一部在土城、青岗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1月29日,红军分3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茼、叔永地区前进。川军立即以12个旅分路追截,并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和黔军从贵州分路向川南追击;滇军3个旅向贵州省毕节和云南省镇雄急进,企图截击红军。2月2日,右纵队红1军团第2师进攻叙永不克,继续西进,在毛坝、大坝等地遭川军截击。7日,毛泽东等鉴于川军已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红军进逼,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争取由黔酉向东的有利发展。接着,红军印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第1路军,何键为总司令,以其主力在湘西“围剿”红2、红6军团;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军队组成第2路军,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线总指挥,辖4个纵队:以薛岳兵团的8个师组成第1、第2纵队,滇军4个旅为第3纵队,黔军5个师为第4纵队,在川军及第1路军一部的协同下,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横江以东、叔永以西地区。

二渡赤水

红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红军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

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这时,第2路军各纵队分向扎西迫近。为了迅速脱离川、滇军的侧击,毛泽东等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挥师东进,于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向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5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方向开进,以吸引追击之川军。

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川军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军3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1纵队2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疾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24日,红1军团先头部队第1团进占桐梓,桐梓守军退守娄山关。25日,红5、红9军团在恫梓以北地区阻滞川军,红1、红3军团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的黔军,相机夺取遵义。当晚,红3军团攻占娄山关,并在红1军团的密切配合下连续击溃黔军的多次反扑。接着,红1、红3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27日,在遵义以北的董占寺、飞来石地区击溃黔军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占遵义城,并控制了城西南的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高地,这时,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上纵队第59师进至遵义以南的忠庄铺地区,第93师已进至新站,正向忠庄铺开进。毛泽东等当即决定.乘援军孤军冒进之机,集中兵力,求歼其于遵义城以南地区。为此,红军以~部兵力在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阻击第59师的进攻,主力从左翼向忠庄铺突击,直插第1纵队的指挥部。第1纵队指挥部经红军突然打击,丢下部队,慌忙夺路南逃,红军乘胜发起攻击,迅速将其2个师大部歼灭于忠庄铺、遵义西南及乌江北岸地区。遵义战役从24~28日,历时5天,红军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叉8个团,俘敌约3000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最大的一次胜利。在此次战役中,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

三渡、四渡赤水

红军三渡赤水,由遵义再进川南遵义战役后,蒋介石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并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南北夹击,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其部署:川军3个旅由桐梓向遵义地区进攻;第9军2个师由重庆向松坎、新站地区推进,支援川军进攻遵义;第2纵队主力3个师进至仁怀、鲁班场地区,向遵义及其西北地区进攻}第3纵队4个旅进至大定(今大方)、黔西地区防堵;第4纵队一部集结于金沙、土城等地,阻止红军向西发展;第1纵队4个师位于乌江南岸,策应其他纵队作战。此外,第1路军第53师由镇远向石阡推进,湘军3个师沿乌江东岸筑堡,阻止红军东进。

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白腊坎、长干山(今长岗)寻机作战未果。15日,红军主力进攻鲁班场之第2纵队,因其3个师密集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军第1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红军遂转兵北进,于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豉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3月21日晚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医。27日,红g军团由马鬃蛉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趁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际,乘虚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

四渡赤水河,是中央红军创建川黔边根据地、川滇黔边根据地中在赤水河流域进行的运动战战役。都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后帮助周恩来、朱德指挥和在苟坝会议进入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指挥核心后亲自指挥的,一渡、二渡赤水河的过程是毛泽东构思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的基础;苟坝会议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为毛泽东实施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萧华将军《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本人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最得意之笔”,广义上指一渡、二渡、三渡、四渡,狭义上特指三渡,四渡。


user avatar   cpcli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时候,13军37师110团曾经在坝洒地区驻防,某天发现当地的13名沙族青年拿着刀,想趁我大军进击之势,找平时歧视、欺压他们的京族(越南的主体民族)进行报复。团政委陈万庆亲自出面做工作,请他们吃饭,同时对他们进行宣传,引导他们把仇恨记在河内当局、记在黎笋集团身上,各民族群众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对敌。这些沙族青年听了陈政委的话,吃完饭就回村子去了。当地的京族算是逃过一劫。


相关链接:1979年,解放军是怎么争取越南老百姓的,越南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全民皆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user avatar   wen-jiu-ji-dao-de-ji-ye-ta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里斯蒂悬挂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前方发现BT42!

-报告车长我们打断了它的履带!

-报告车长它跑得更快了!


谢谢评论指正、已作出修改


其实提到骚套路骚操作,不能不提毛子… 尤其是困扰了北约多年的老流氓米格25。

话说当年美国的SR71黑鸟侦察机推出以后,苏联的领土已经完全暴露在了美国的监控之下。苏联急需一款用来对抗它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及侦察机。于是要求摆在了米格设计局面前:要求一脚油门下去就能爬升到三万米高空,速度达到三马赫…

米格设计局的同志们:

但是在苏联,拒绝任务就会是这样:

硬着头皮上呗… 首先是推力问题。毛子们的工程师一直都相信,只要推力大,板砖都能上天。所以在坚持着这条原则的前提下,以及几瓶伏特加的助攻,毛子们搞出了这么个东西:

见识一下R15发动机小布尔乔亚苏卡们!

其实这个发动机最开始是图波列夫设计局为TU121设计的… TU121不是飞机,是一款能在五万米高空用2775km/h的速度在美国防空系统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突破美国防空系统的巡航导弹… 把这玩意爆改一下安在飞机上,成了,推力问题解决。

接下来是气动布局… 在这么大一个发动机的情况下,飞机也小不了,毛子们咧嘴一笑,有了翼展,要个卵子气动布局。于是米格25是这个样子的:

见识一下方形的飞机小布尔乔亚苏卡们!

接下来是机身材质问题。要知道在三马赫的速度下,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是相当巨大的,于是一般的材质肯定不行。米格设计局的同志们提议用钛合金,这也是未来飞机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 当时苏联的大面积锻造钛合金的技术就俩字儿:

这时角落里缓缓的提出了一个想法:不锈钢… 米格设计局的全体同志投来了这样的目光:

没毛病… 不锈钢耐高温还耐操,整! 于是一架空重20吨的飞机诞生了!而它的机身材料… 没错跟你家高压锅一样!

那么飞得那么高,雷达怎么办?毛子一笑:功率够大不就完事儿了。于是这玩意出现了:

见识一下微波炉…啊不,旋风雷达,小布尔乔亚苏卡们!

功率大是因为要适应高空高速要求。但是为毛体积这么大呢?原因很简单:毛子们的晶体管技术不行、搞不了、所以用的还是电子管……那么具体功率有多大呢?地面开机,方圆十公里以内人畜不分,雌雄同体… 把这东西打开扔到美国地面上,opa,电磁武器…

于是米格25这个东西搞出来以后,北约吓一跳:毛子们怎么突然掌握了钛合金航天技术?直到别连科叛逃到日本,美国工程师们面对这玩意都沉默不语了… 这东西不就我家的高压锅么…


实际战绩怎么样呢?以色列空军总是能发现埃及空军的米格25在领空上方徘徊,但是速度快的连雷达都反应不过来。于是以色列空军守株待兔,提前战机升空候着米格25,机会终于来了,一架f4战机的火控锁定了米格25,于是两枚响尾蛇导弹呼啸而出。

然而米格飞行员默默的点了根烟,笑了一下,挂上加力燃烧档、一脚把油门踩到了底…

于是这架米格25一声咆哮,没有任何规避动作,喷着长长的尾焰,消失在了远方…

以色列飞行员:我们的导弹好像追不上…

米格飞行员:没错~

最后贴下在坎巴拉太空计划里自造的米格25在三马赫速度下的表现:





评论里… 无法直视…

飞机油门当然是手推的啊… 米格驾驶舱里当然不能抽烟啊… 米格25肯定不是高压锅攒出来的啊… 你们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嘛?

再说一下苏联的钛合金技术。当时不是造不出来、而是成本控制。大面积锻造技术是指良品率、成本控制都算在里面了。和米格25同在60年代开发的661工程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钛合金潜艇了、但是为什么制造了一艘?而米格25呢?


user avatar   kagurazakali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日本军队在西南太平洋被美军围困时期的生存活动,几乎被日本人玩成了荒野求生类型的综艺节目。

由于被美军封锁,腊包尔的日军补给十分困难,但他们有着一系列自给自足政策,制造出了不少加工食品。

白糖:把椰子里的水挤出来,再加上捣成粉末的珊瑚礁粉,用文火熬成糖浆。

酒:把椰子上的花蕊采下来,这时就会从切口流出不少水,把这些水保存两天,使其发酵成酒。

食用油:从椰子里剥出椰子核,将其晒干后,用自制的机械榨油。

酱油:把椰子水加盐倒在酱油粉里,制成生酱油。

豆腐:把豆或花生米捣烂,放入从海水中提炼的盐卤,即制成豆腐。

糕点:用木薯淀粉和甘薯粉制成“豆沙包”、“酥脆饼干”等糕点。

咸菜佃煮:用文火煮甘薯叶和甘薯茎,制成像“款冬”之类的“佃煮”。所谓佃煮即是用酱油、糖等煮的小鱼小虾等,保存时间较长。

甚至还编纂了《就地自给必读》一书,全书分三篇,第一篇是农业耕作,第二篇是捕鱼、养鸡、养猪。第三篇是食品加工。日军发现鸡特别喜欢吃蚁穴里的蚁卵,于是各个部队竞相在树林里寻找蚁穴,采集蚁卵。制盐方面,日军也颇能干,根据影佐祯昭改良的方法,三个士兵一天可以煮出两油桶以上的盐。

日本陆军的荒野求生行动是在1942年开始的,当时的陆军大将今村均敏锐地觉察到日军有被美军封锁的危险,于是开始从他处征调农业技术人才过来,并运送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种子、农具、劳动力等,其中有部分中国人被掳掠到了腊包尔。


《日本陆军经理部》


user avatar   ice-you-dian-l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条赤水河,来回渡了四次,最终3万红军成功摆脱40万人国民党大军的围剿,拯救红军于生死存亡之际。毛主席一生最得意之战——四渡赤水战役。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上海召开,当时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仅只有13人。20多年后,恐怕没有人能够料想到,当初这个势微力薄的小党,最终却完成了推翻三座大山,统一中国的大业。在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之中,有一个人的功绩可谓是首屈一指,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党多次化险为夷,打赢了无数场不可思议的胜仗,最终实现了逆风翻盘,此人正是伟大的毛主席。



在中国历史人物之中,毛主席的光芒恐怕不亚于任何人,他是真正的文韬武略,在文治上,他一举消灭了为害千年的匪患,肃清了黑社会帮派势力和一切扰乱社会、残害人民的邪恶势力,并彻底扫除了自清末以来民众吸食鸦片的恶习,大力发展教育扫盲,使得社会秩序空前安定;在军事上,万里长征保住革命火种,三大战役横扫国民党,朝鲜战役打出国际威望!这一切事迹都应证了主席诗词里的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在毛主席多年的军事生涯中,毛主席最得意的一场战役是哪一场呢?


1960年5月,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在与毛主席面谈时,这位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的二战名将对毛主席称赞到:“您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面对如此评价,毛主席只是摆了摆手,笑呵呵的表示:“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那么,这比三大战役还令毛主席得意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厉害呢?我们不妨好好了解一下,这场被誉为兵家绝唱的——四渡赤水。



在了解四渡赤水前,我们先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四渡赤水?这个问题可以用三个字回答:打不过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而在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之中,在博古等人的瞎指挥下,红军战士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可谓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时遵义被红军占领后,蒋介石调离重兵围剿,可谓势在必得。红军想要保存下来,就必须跳出包围圈,否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此时国民党早已经做好在贵州消灭红军的准备,面对处于国民党40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毛主席化被动为主动,策划了一场天才的穿插运动战——四渡赤水。




1、一渡赤水保生机

在遵义会议结束后,毛主席重新回到了中央。当时的红军在往西边长征的过程之中,停留在了土城与川军进行了交战,但由于估算错误,敌军不是原来估计的 4个团,而是 6个团,而且川军后续两个旅已经在增援路上,为了避免陷入两面受敌的情况,毛主席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机性,紧急要求红军撤退过赤水河,来到了扎西。中央红军除留少数部队继续阻击川军外,其余各路红军全部渡到赤水河西岸,这就是“一渡赤水”。



2、二渡赤水破敌阵

在红军渡过赤水河后,蒋介石通过消息得知了毛主席重新掌握红军指挥权的消息,蒋不敢稍有怠慢,迅速调整了围歼红军的作战部署,令云南军阀龙云、中央军薛岳立即调集 11个师 4个旅的兵力,汇集于滇黔边境,与川军潘文华部聚合在一起,当算将红军“围而歼之”。


客观的说,蒋的做法其实并算昏庸,拥有兵力优势的蒋介石采用“围而歼之”的做法是有根据的,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不过蒋的对手却不是拘泥于常理的普通人,面对蒋介石的围剿之势,毛主席决定二渡赤水,将3万兵力捏成一个拳头,变劣势为优势,以泰山压顶之势砸向黔军,趁着黔北兵力空虚,再次拿下遵义。

二渡赤水后,红军战士按照毛主席的指挥,集中3万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北到南,由西向东,在5日之内,连克桐梓城,娄山关,攻占遵义城,击溃王家烈部 8个团,消灭中央军吴奇伟部 2个师,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娄山关战役后毛主席还写了一首诗《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而蒋得知红军大胜的消息后,气的破口大骂:“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3、三渡赤水品美酒

二渡赤水后,红军虽然取得了不错的胜利,但依旧没有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形势依旧很严峻。而国民党那边,愤怒的蒋介石亲自飞到重庆进行“督剿”,他决意与中央红军和毛主席决一雌雄。

蒋介石集结了不少兵力,并在川滇黔边界构筑四道碉堡封锁线,采用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老办法,计划把红军压迫在遵义和鸭溪的小区域一举击溃。不过蒋的企图被毛主席一眼看破,这时候川南兵力大部分又来到了黔北,毛为了把这些兵力弄走,于是将计就计,故意在遵义地区徘徊,引诱中央军出动,打算在黔北攻打周浑元部第九十六师和第五师,从中打出突破口。


3月 14日,主力红军进攻据守在鲁班场的中央军周浑元部队,不过在战斗开始后,双方激战十分激烈,由于战斗中敌十三师 4个团进行急速增援,瞬间改变了胶着的战场形势,面对如此情况,毛主席当机立断指挥部队撤离了鲁班场,转战茅台镇,打算从茅台镇三渡赤水。茅台镇兵力薄弱,红军几乎一枪未发就拿下了茅台镇。毛主席和红军官兵从当地乡绅土豪手中,缴获了数百坛美酒,一品茅台酒的芳香,随即在茅台附近渡过赤水河。




4、四渡赤水突重围


当蒋发现红军渡过赤水后,一面严令各部队不分昼夜在赤水河沿岸建立以碉堡群为依托的封锁线,另一方面则是派遣飞机进行空中支援,对红军进行轰炸打击。此时,最精彩的地方来了,在三渡赤水后,毛下令就在河边二十里附近的树林里全体隐蔽,只派一个团装成大部队继续向西假突破,伪装成要攻打古蔺,红军主力要北渡长江的姿态。


这一招声东击西的策略果然奏效,蒋果然上当,派大军前往古蔺围剿,他自己把全部军队都往古蔺方向包围过去了,导致贵阳只有400名军队在守城。经过多年的斗争,毛主席对蒋早已是知己知彼,于是决定兵行险着,选择等中央军的大部队都往古蔺疯狂包围过去的时候,就地隐蔽在赤水河西岸的红军主力立即用“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的态度东渡赤水,把蒋介石的全部追剿红军的部队远远地抛在后头。


与此同时,南来的红军都打出了“攻打贵阳城,活捉蒋介石”的口号了。此时在贵阳的蒋介石身边并没有多少兵力,并且蒋介石突然在贵阳附近发现了红军的踪影,仅靠身边两个团的兵力,一面一旦红军真的突击过来,那必然会落得生擒的下场,惶恐的蒋介石一面命令各部队火速增援贵阳,一方面赶紧坐着飞机开溜,而在蒋坐飞机逃命的同时,他们主力已经迅速从贵阳郊区往西大步前进了,根本没攻打过贵阳一枪。



一条河来回渡过四次,这种天才的构思是常人不敢设想的,如今我们回过头来看四渡赤水,四渡中但凡有一渡被敌人发现,那红军就完蛋了。但主席仿佛开挂一般,就是能够料敌先机,兵行险着,这是需要一种极大的战略意识,恐怕让任何一位军事天才来指挥,也不敢100%保证能够顺利突围。在面临着几十万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的危急关头,毛主席以缜密的心思,绕过敌人包围,来回穿插运动,令敌人晕头转向,最终带领3万红军成功突围,真可谓是“神来之笔”,正如《长征组歌》所唱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就是我认为最“骚”的军事操作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一般小说和史书中的权谋大多是「一锤子买卖」,而现在的权谋小说则是「俄罗斯套娃」? 
  为什么袁腾飞说明朝和清朝是最可怕的时代,毫无令我愉悦之感,一点儿都不可爱,宋朝是最可爱的时代?真的吗? 
  如果命运是注定的,那历代皇帝刚出生时都注定是皇帝吗? 
  为何1555年,几十个倭寇在明朝的江南能杀伤4000人? 
  中国可以要求在日本驻军吗? 
  如何评价军事博主江紫辰说与八路作战,日军联队月均被打死9人已经算多了? 
  近代日本人都干过什么疯狂的事情? 
  三国时期的军事水平在历史上能排到什么水平? 
  为什么军队士兵不配发降噪拾音耳机? 
  古代和现代婚姻制度哪种对屌丝更有利?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人堪称「神人」,却鲜为大众所知?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京西城区提「三不」要求,严禁中介炒作学区房?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