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有关鸦片战争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从未强调过清军白刃战打不过洋人,是怕丢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得不说,网络段子手创造的肉搏取胜遗毒太深了。题主大概也是看了八里桥英国骑兵肉搏蒙古骑兵取胜的段子吧。

实际上,这不过是某些人选择性的摘取片面史料创造的玄幻事件。诚然清末的军事力量已经严重弱化,就是僧格林沁的骑兵也不过是那个时代矬子拔将军的产物。清军从制度到训练全都腐朽不堪。但这不是宣扬所谓的英法近代骑兵暴打古典骑兵, 或者清军不是输在火器,而是输在肉搏的奇葩观点的理由。

本人翻了下与八里桥有关的外方记载,这些记载无一不说明一个事实,所谓近代骑兵战胜古典骑兵,清军输在肉搏根本就是无聊的扯淡,为了吹逼所谓的近代化而创造的天大笑话。

言归正传,我先把法国《翻译官手记》这一亲历者的记录全文发上来。(本人不会洋奴断章取义的手段)






全文发完,逐步点评。

英法联军的兵力大致为1万,对面的清军按法国人描述是5万。不过这不是重点。

法国人在右翼,左翼是英国人,英国人有不少骑兵。法国人基本没骑兵


战斗开始,清军骑兵队跑到距离英法军前50米处,英法军才开火,火力对清军骑兵造成了很多损失

注意下清军骑兵的战术纪律,如果不说明这些是清军骑兵,这战术纪律简直就是某些人吹嘘的近代骑兵。

而且清骑战马在法国人眼里是非常强壮的,说好的驴骑兵呢?(在洋奴眼里蒙旗的蒙古马低矮如驴)

清骑兵的作战意志,数次被优势火力突突,还能重新聚集发动进攻。说好的古代士兵伤亡一多就崩溃呢?这不科学啊


再看下清军这边的火力,很明显,清兵对火器的运用存在很大问题。这里提到了大沽口,清军在大沽口也同样表现出了菜鸟水平

在大沽口之战,清军火炮使用如同菜鸡。

在英法军强大的火力打击面前,清骑兵终于败退。此时英法军才开始发动冲锋

最后的战果。。。


简单总结一下,清兵虽有优势兵力,但在火器应用上表现出的水平不敢恭维,不仅仅是火器质量技术不好,其表现出的对火器的训练水平也令人堪忧。清军是在步兵火力支援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拿骑兵对着英法军的优势火力冲击,最终被英法优势火力所击溃。

哎,说好的肉搏取胜呢?


当然,以上都是法方视角。毕竟当初吹嘘近代骑兵的网络小说选的是某几个英国士兵或低级军官的记载

我们还是看看英国人原文吧。伦敦公报格兰特将军自己的报告

==========================

陆军大臣阁下等 第47号 通州附近司令部营地 1860年9月22日

先生,

我已荣幸地报告,在本月18日的行动后,我在张家湾待了两天,在这段时间里留在河西务的1500法军加入了我们,一些车队抵达营地,同时带来一条载有更多物资的帆船队即将到来的情报。根据19日和20日的侦查,我们已经确定,大量的中国军队扎营在大约四英里外,通州和北京之间的大道上,以及从白河流向后座城市的运河两岸。 在21日破晓,我从张家湾开拔,在前方两英里处的一座村庄里停放辎重,在这里右翼推进的法国人同我会合。之后不久,通过通州的法军遭到用来保护一座横跨运河,通往北京的御道上的精致桥梁而匆匆搭建的中国工事炮火攻击。此时大量的敌军步兵出现。在左侧,数量庞大的鞑靼骑兵显现,突飞猛进直到进入我们匆匆从牵引车上拉下架设的火炮的200码射程之内,在来自第2(女王)团投放到前沿的散兵的协助下,凭借射击霰弹将他们击退。骑兵旅,我一直保存梯队在左翼以警戒侧翼,现在行动起来,敌人的骑兵被我们的火力从右侧驱走,大群的停留在我们的左侧,为我们的骑兵冲击给予了一次极好的机会,他们及时抓住了,尤其是塞耶斯中校率领的国王近卫龙骑兵给敌人造成非常沉重的损失。在他们的左面费恩骑兵队非常英勇地冲击了一支类似的部队,而同时普罗宾上校的第1锡克骑兵配合费恩骑兵队,成功地地迂回到中国军队的右侧。 虽然敌人当场被击败了,但包括骑兵在内依然留在前线,尽管他们在我们任意一支无论多小的骑兵部队的逼进下节节败退,介入我们决不会超过1000码,表现沉着并威胁着前线。在这个时候,我同骑兵、第四步兵旅和三门阿姆斯特朗炮在一起;剩余的炮兵部队同第二旅在一起、留守阵中,带着命令寻找法军左翼。带着三门罗利上尉下辖的阿姆斯特朗炮,我们间或单个向他们密集的人群发射榴弹。这些以缓慢间隔各自发射的榴弹干得很好足以说明阿姆斯特朗炮的良好品质;没有一发未能炸到敌人稠密的人群,敌人他们立刻就地分散。就这样,前进,骑兵因为一处营地的火灾被派去检查,那处营地是由道比金少校的99团占领的,被证实为一些皇帝亲王们的总部。这个营地同周边的其他一些都被我们的部队烧毁了,中国军队退往北京。 之后我们又同与法国人在同一阵列的我军右路会合,他们已经过了桥,给敌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在行动中四十三门炮被夺取,中国人的损失非常重。他们最惨重的损失在左翼和右翼,但是沿着整条阵中,三五成群的尸体表明炮击的效果,炮击跟着他们移动,直到他们最后撤退。我们的损失是两人阵亡,和29人受伤——主要是轻伤。 我希望特别地为国王近卫龙骑兵的非常优异的作战带来关注。该地区此时对骑兵是非常不利的,部分源于壕沟,部分因为玉米和小米作物近期被收割,留下尖茬,对于马最为有害,使得它们的快速移动很困难;然而,他们的冲击是最为有效的,而且他们以最为值得称道的方式克服这些障碍。

此致敬礼(签名) J.霍普.格兰特

军队司令

=========================

需要说明下,格兰特实际面对的仅仅是遭受火力打击后,绕到英法联军左翼的清军骑兵。在格兰特大力吹嘘英国近卫龙骑兵等骑兵的战果的前提是【在来自第2(女王)团投放到前沿的散兵的协助下,凭借射击霰弹将他们击退】【敌人的骑兵被我们的火力从右侧驱走,大群的停留在我们的左侧,为我们的骑兵冲击给予了一次极好的机会】。

换句话说,仍然是清骑被优势火力大力杀伤,阵型散乱之后,被英军骑兵抓住了攻击的机会。即便如此,

【这些以缓慢间隔各自发射的榴弹干得很好足以说明阿姆斯特朗炮的良好品质;没有一发未能炸到敌人稠密的人群,敌人他们立刻就地分散。】英军优势强大的火力支援也是英国骑兵取胜的保证。

再看另一段记录:

在离这座桥一法里的地方,为数达三万至三万五千,包括骑兵和步兵在内的全部鞑靼军队都在灌木丛和漂亮的树林纵横交错的一片美丽平原上来和我们对垒。格兰特将军和我就我们的攻击计划达成了协议,由于这一次轮到我来作选择,我就决定攻打那座石桥;格兰特将军则应该通过运河上朝北京方向再前面达一法里半的一座木桥。

  英国军队在我的左方,我则把科林诺将军所率领的前锋安置在雅曼旅和英国人之间。 鞑靼人开始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的骑兵从我们阵地的右侧到左侧都聚成一片,蜂涌而来。 敌人的步兵则在大树的掩护下藏身在战壕中,并且还得到大炮和火绳枪的支援。 鞑靼骑兵立即开始行动,并且很坚决地一直冲到离我们射手五十码的地方,只有在那里才遭到密集火力的狙击,许多人和马都被打死。

  有一个时候,全部骑兵都绕过了科林诺将军的左侧,因为格兰特将军带着他的骑兵和炮兵到左翼去发动攻击,这样也就暴露了科林诺将军。

  ………

  就在这个时候,对雅曼旅也开展了行动,鞑靼骑兵试图从右侧进行迂回,同时大炮也从正面向我们轰击,炮弹都从我们很高的地方飞过去。

  ………

  鞑靼骑兵在近五十码的地方遭到了密集且又有准确火力的射击,他们伤亡众多,开始迟疑不前。 他们最初冲向右方,然后又在射手的火力下转向左方。我安置在阵地前的第十二号炮开始对鞑靼骑兵和炮兵展开了这样准确、且又迅猛的射击,这就迫使成群的骑兵和面对着我们藏身在树林中的步兵都朝后退却。……

  在有一个时候,这一大片骑兵眼看着马上就要冲到跟前,我参谋部的全体军官均已执剑在手。我看了一下我们全部的步兵,根据大伙的坚定神色,我相信不会一直冲到他们那里;我感到十分镇静。 我下令向前冲击,以便利用炮兵在鞑靼人中所引起的混乱,因为那时他们正在无秩序地后退。

  科林诺将军把他们全都驱向左侧,赶到了八里桥上,这里正是我们攻击的目标;这时雅曼旅就直向这座桥扑过去,在这座桥的一端有着僧格林沁的旗兵。 这座从侧翼遭到炮击的桥为我们所攻占,我们夺得了十门保护这座桥的大炮。我们打死了许多英勇作战的鞑靼皇帝的旗兵,并最终占领了这块阵地。

  《孟托班将军,八里桥伯爵回忆录》,第二七四——二七六页。

=========================

同样的,联军总指挥的蒙托邦将军回忆录也充分说明了,大量清军是在被【鞑靼骑兵在近五十码的地方遭到了密集且又有准确火力的射击,他们伤亡众多】及其优势的火力所杀伤。

被吹的吊炸天的近代骑兵对阵古典骑兵,也仅仅是清朝骑兵在阵前遭到大量杀伤后,【全部骑兵都绕过了科林诺将军的左侧,因为格兰特将军带着他的骑兵和炮兵到左翼去发动攻击】,才面对吊炸天的英军骑兵。

并且这个左翼的战斗也根本不是决定性的。

决定性的仍然是英法联军的火力

还有一段:


正当英军在左翼展开的时候,我们很迅速地冲向右侧。运动刚刚结束,从四面八方正对着我们就出现了无数用长矛和弓箭武装起来的骑兵,又整齐又迅速地向前冲来。两连轻步兵四散躲在壕堑里迎头狙击他们。……

  鞑靼骑兵的人数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增加,很快我们整个战线都遭到迂回和包抄。 一时我们都认为已经被密云一般的骑兵团团围住了,他们的人数真是多得吓人。 科林诺将军很快地部署好了他的炮兵,大炮发射出去的许多炮弹在敌人骑兵中引起了混乱,迫使他们向后逃跑,然而敌人却又很快地卷土重来,并且发出野蛮的呼喊声。这一次,敌人的骑兵遭到霰弹的痛击,我们英勇的士兵并且用刺刀来狙击他们,利用敌人骑兵的溃散前去攻打由大炮防卫的三个村庄。

  ………

  正当英军在向左翼迂回的时候,很镇静地待在极左端的孟托班将军遂下令科林诺将军包抄雅曼将军正面攻击的这几个村庄。队伍跑步前进。……在经过二十分钟的十分激烈的战斗后,从这三个村庄里被赶出来的敌人只得向后退却,然而他们却勇敢地争夺着每一寸土地。英勇的抵抗似乎更激起了猛烈的进攻。最后在经过绝望的抵抗后,敌人都无秩序地溃退到大运河的左岸,许多骑兵和步兵都战死在那里。 这时候大家认为战斗已结束了;然而很快在运河对岸响起的急促炮声又使人们都相信,敌人很可能寄希望于排列在河岸的大口径巨炮上,准备顽抗到底…… ………

  已是正午时刻,我们从早上七点钟一直打到现在。孟托班将军下令停止前进;两小时以后全体远征军都安置在鞑靼人所构筑的野营里。

  夏尔·德米特勒西:《中国战役日志(一八五九——一八六一)》

============

类似这样的记载很多,无一不说明一件事:清军是在火力极度劣势的情况下,被英法联军优势的火力所击败。而不是什么单纯的所谓的近代骑兵对古典骑兵,所谓的输给了肉搏、所谓的近代军的纪律#(冷)

说到底,八里台之战英骑的战斗仅仅是整个战斗的一小部分,既不是关键性的战斗,也不是整个战斗的胜负手,更不具备决定性。

另一方面蒙鞑骑兵从这场战斗一开始推进到50码处就已经遭受英法联军火力打击,而且“伤亡众多”,这种情况下迂回到左翼面对英骑除了说明蒙骑韧性不错还能继续作战外也没别的意义。做个简单的比喻,这就相当于蒙八旗刚跑了个马拉松,已经累的吐血了,英国骑兵上来说我们再跑一遍吧。

然后英军骑兵显然是在火力帮助下抓住了一次冲击蒙鞑骑兵机会使蒙骑遭受重创。

仅此而已。

即使蒙骑在左翼遭受损失,整个战役的胜负手却依然是火力打击,包括支援英骑的阿姆斯特朗炮。

这个战役既不是某些人刻意编造的单纯的骑兵对骑兵肉搏,更不具备什么代表性。

更何况本战蒙八旗表现出来的战术水平其实也很有问题,远不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的骑兵。僧王的骑兵居然抵进到英法联军前面立定射箭,而后金时期的骑兵战术则是在步兵掩护下的百骑环绕,在快速横向移动中玩“五步射面”,差距太过于明显。

当初某些人断章取义,过分夸大英国骑兵的战果,掩盖英法联军火力对清骑兵的伤害从而创造了所谓“近代骑兵”所谓“清军败给肉搏”的神话故事还是就此终结了吧

补充一下,突然发现这个回答一堆赞。

本回答没有给清军洗地的意思,我前面也说了,僧王的骑兵也不过是这个时代清军里矬子拔将军的产物,即代表不了清代骑兵的水准更代表不了古代骑兵的水平。蒙八旗本身就是兵民不分的组织,说僧王的骑兵是蒙古牧民也可说他们是蒙古传统骑兵也可以,但千万别把僧王的骑兵当做清代骑兵的一流水准,他比野猪皮和皇太极时代的八旗骑兵差太远了。例如八里桥之战僧王的骑兵在步兵明显与骑兵脱节不能形成支援和掩护的情况下,贸然冲到英法的优势火力距离玩弓箭和火绳枪的对射,本身就是非常可笑的,这完全违背了先清八旗的战术,僧王的骑兵最后也是死在捻军的长矛之下。本回答仅仅是指出过去网络盛传的英骑锡克骑兵靠肉搏击败僧王的蒙古骑兵是胡扯蛋,说是英国骑兵捡漏和补刀倒更为恰当,仅此而已。

以本人的看法,近代西方殖民者之所以屡次爆打各落后地区军事力量,原因并非是被人拿出来吹的近代军队的训练,肉搏,还有刺刀。

近代军队完全是得益于科技进步取得的武器装备的进化,例如从火绳枪到隧发枪来复枪,火炮从笨重的大炮进化到轻便却不失威力的野战炮和开花弹等等。在此基础上,军队的战术也随之改变以匹配武器。军队背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使西方国家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可以养起职业的脱产军队并满足一定强度的训练,社会可以为军队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后勤支援,整个军事制度、组织度在社会进步的基础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参谋体系、军衔制、专门的军官培训机构等等。以上列举的武器、后勤、社会资源、军制、组织、教育等等综合起来这才是近代军队的本质优势。

单独拿出个什么骑墙、线列吹战术,或者吹肉搏刺刀取胜,作战意志什么的,并简单归纳为战胜传统军队的原因,这是非常可笑和浅薄的。


user avatar   shi-zhan-jian-zhu-ba-zha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本身就包含一些伪命题的成分在里面,谁说中国军队白刃战一定打不过洋人?诚然,一般和洋人交手的军队,绝大多数是没怎么受过训练的绿营杂兵和其他一些杂牌乡勇,同时也是非肉搏职能的兵种,包括二鸦八里桥之战,中国军队的蒙古骑兵其实是少数几个能打的骑兵带着一堆没怎么训练过的牧民打的,而且他们也是以骑射为主,兼习刀术的骑兵,而非肉搏职能为主的重骑兵,而就西方军队而言,与自己的步兵相比,西方军队19世纪的骑兵主要仍以肉搏职能为主,所以对马刀和剑术等冷兵器的训练又是专精的,与步兵兼习火枪与刺刀和剑术的情况还不一样。

虽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证问题,说晚清军队武备废弛,整体素质低,所以整体上拼不过洋人,这点倒还合理,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晚清的主要兵种是火枪兵,肉搏职能兵种的比例占据少数,洋人又擅长集中局部兵力优势加火器优势打击敌人,再加上在优势火力打击之下,转入肉搏之后,双方的兵力已经不对等了,这样一来自然在最后的肉搏战收官中洋人取胜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传统的冷兵器和其冷兵器格斗训练体系对刺刀的优势是巨大的,刺刀老手也打不过受过一定时间刀盾术和长枪术训练的新手,况且英军绝大多数步兵单位还远远不是刺刀老手的水平,所以说晚清肉搏职能的兵种就算是武备再废弛,但是只要是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的训练度是基本上接近于0那个样子,那也自然不能说洋人步兵的冷兵器格斗能力高于晚清肉搏职能的兵种。

从整支军队来看,在多数情况下,缺乏训练的军队在洋人热兵器的打击下已经士气低落,发起最后的刺刀冲锋早已溃退为先,并未存在与洋人军队发生肉搏的情节。

但是受过一定的训练的军队则大不一样。

一鸦镇江之战,由于驻守城池的是满洲八旗(清朝绿营的战斗力不如满蒙汉三族的八旗,清朝后期绿营有战斗力的不多),结果就不一样了,虽败犹荣,毕竟洋人的兵力是中国军队的三倍之多,而且中国军队的伤亡主要还是来自于洋人的火器,即使是包括火器在内,洋人就自己和中国守军的战损比换算下来看,其实已经很对不起自己3.5倍多的兵力优势了,这种前提下你还能说洋人比八旗武士肉搏厉害?

注:镇江军则仅有旗兵接近1600名,后临时从外地调集汉兵2700名驻守西南郊,战斗开始后没两天即全军溃逃。没有参加守城战斗。





顺便再补充一张洋人描绘镇江之战的战场记功画吧,镇江之战守城的中国军人中有很多装备藤牌的刀手与洋人自己搏斗的场面,就算是在洋人单方面的视角中,为了体现战斗的惨烈,自己进攻过程中的不易,也不得不画了自己的士兵与对手搏斗中牺牲的小场景,仅仅有底气歌颂最靠边的两位校官的武勇。

二鸦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中国守军虽然是汉军绿营(清朝汉军绿营的战斗力不如满蒙汉三族的八旗,绿营有战斗力的不多),却也照样很能打,而且战斗意志顽强,即使自己有很多手无刀剑长矛等肉搏武器甚至赤手空拳的人,面对优势火器和兵力的洋人却也不退缩,洋人在战后回想起自己进攻不易的过程都感叹中国军队抵抗顽强。因此也看不出在兵力和武器对等的情况下,洋人自己认为自己白刃战占据优势的意思。


至于义和团,那个时期机枪和栓动步枪早已出现,洋人已经以火器训练为主了,即使是洋人老大西摩尔将军的资料也没见过吹嘘自己刺刀如何牛的片段,不但没有,反倒还赞叹义和团的英勇,倒是国内一部分喜欢标新立异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喜欢发明结论。

不论是一些战例也好,还是洋人都没有底气吹出的一些言论也好,都不能支持某些对高赞回答有意见的回答中一口一个近代军队不开枪就能战翻古代军队的观点。

另外,国内一些带有某些立场的网友还存在发明历史的现象,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有一张洋人夸耀自己的记功画,是洋人画了一幅虎衣军集体投降和求饶的画面,画面明显是高化自己矮化对手,重点描绘对手跪地求饶的场面,吹嘘自己丑化国人的,但是却被国内一些某立场的网友切了图,YY成了中国军队与洋人肉搏,肉搏不过洋人,让我笑我都笑不出来。


上图是某网友切图后,再结合自己的主观臆断,配上了诸多自己主观臆断的文字,于是乎就得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事实,别说是洋人单方面的资料有很多王婆卖瓜的现象了,况且即使是洋人自己,又是否口出狂言地吹嘘过自己的步兵用刺刀可以战翻中国军队?
而就原图来看,显然与洋人对中国军队真正的评价背道而驰了,原图的目的是什么,四个字,伐功矜能,就连洋人自己都看得出来,但偏偏有些标新立异的网友却喜欢拿这种所谓的资料当论据。

除此之外,英军还有一个关于克洛登之战的画面是这样的:

看起来好像是苏格兰叛军剑盾兵进攻英国皇军线列受阻,拼不过英国皇军一样,而事实上,了解西方18世纪之后军事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克洛登之战英军步兵肉搏时的表现如何:

1746年英国龙虾兵有力平息苏格兰高地武士叛乱的战役,克洛登之战

同时,这也再一次讽刺了随便贴个某国单方面的战场画就代表“真实历史”的论证方式。

这些真实的战例记载也无一例外的打了某位答主的脸(zhihu.com/question/5140 @a生化危机a 此人的回答,无视古代军队的纯粹肉搏职能冷兵器以及相应的冷兵器作战体系上的优势,没有任何战例支持的情况下空谈纪律优势无敌论。用近代军队的火枪加刺刀vs近代军队的火枪加刺刀等等一系列没法形成类比关系的事物的战术来进行类比。)

【“据说阔剑并不是刺刀的对手,但是实例并不能支持后者的优势。从卡洛登战役中一群松散的高地战士用阔剑砍翻英军训练有素的步兵团,到高地团的大剑被抛弃(根据皇家敕令)的时代,所在皆有刺刀为刀剑击败的例子。

“约翰·麦克莱中士(第78高地团)是一个22岁左右的年轻人,但是身材高大双臂有力,他(在1807年远征埃及中)展示了大剑在近战中由好手使用时可以发挥出不亚于刺刀的威力。如果刺刀的首次攻击偏离了目标或者被格挡住了,那么在敌人稳步坚守的情况下收回武器发起再度攻击并不容易,但是剑的情况就不同了,可以很容易在攻击后收回,可以迅捷地挥舞,攻击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头部和手臂,还能在挥舞中防卫自身。麦克莱共杀死六人,用他的阔剑(高地军团的军士通常使用的类型)将他们砍倒,最后他脱离阵型,攻向一个土耳其人,将对手砍翻。但是在他返回方阵的途中,他被身后的一击所杀,他的脑袋几乎被一柄马刀劈成两半。”(大卫·斯图亚特少将,《苏格兰高地团简述》,1825)

“火枪手的威力主要集中于其枪弹,而非刺刀。大剑的长度令其使用者可以有效对抗刺刀,因其总能在对敌时劈开刺刀,甚至当使用刺刀者刺穿己方时,大剑的长度也足以还以一击。”(《高地的战斗和高地武器》,《凯尔特杂志》,1877)

“在埃及,波拿巴多次发现弯刀和圆盾压倒了火枪和刺刀。”(《英国传统箭术》,《联合军种杂志》,1832)】

即使是在包含火器给予对手杀伤的前提下,近代军队自己的单方面资料也表示自己仍然有不少在肉搏中落败的例子,近代军队光用刺刀就能打败中国军队,或者说打败中国军队肉搏职能的兵种的神论能有底气说得出口更是醉了。

遇到这种标新立异的,单纯引用洋人单方面吹嘘自己的资料说话得出的结论,不可尽信。
绝大多数单方面的战斗报告资料一贯是在不同程度上的王婆卖瓜,在没有充足对比敌我双方资料的前提下,是绝对不能轻易当做论据的。

能客观看待敌人,承认对自己不利的资料已属不易。只要不是先入为主,而是遵从正确的学术研究逻辑,那都不应该只因一方说自己有利就不假思索的引用,不能既无对比也不去结合技术现实地去偏信一方。

最后还是回到 @a生化危机a 的回答里,这是他回答的新增内容,大家可以看看,此人除了口吐酸水自以为是地说别人这个不懂那个不懂之外,何时按照上述几条控制变量的要求给予举证了?除了用排枪射击骑兵之后的刺刀阵vs骑兵的战例偷换概念之外(第一,他自以为别人不知道毛子步兵反冲锋法国波兰枪骑兵军团等等的战例,就他知道,由此可见此人第一,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他比反驳者了解的多,又自以为可以断章取义玩段子误导军事历史爱好者,第二,大家都知道骑兵本身就是不利于结阵混战杀敌的,骑兵对抗步兵的优势在于冲击对手并且呈散兵格斗或者小规模的集团战斗方可占据优势,但是大规模集团作战的前提下,长时间陷于混战对骑兵来说本身就是不利的,正因如此,近代骑兵不论是对抗骑兵还是对抗步兵,永远免不了反复结阵冲击这一战术。因此用步兵对抗骑兵根本不能用来类比步兵对抗步兵的战例。近代骑兵作为训练度极好的专职肉搏兵种,对抗传统骑兵也同样不能类比为步兵对抗步兵的战例。)又如何可以反驳上述提到的,洋人承认自己不利的最直观的战例?很明显,无外乎就是自言自语,回避按照控制变量的要求举证罢了,当然事实上可以支持他观点的战例本身也就不存在,反倒有前面提到的伪证作为论据证伪了他的论点,与此同时,这也明显体现了冷兵器吧“独树一帜”的“辩论”风格了。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网上一直以来有个以讹传讹的言论,那就是鸦片战争当中洋人只要一上刺刀冲锋清军立刻鸟兽散,这个谣言早在冷吧世代之前就存在很久了,我个人猜测造谣的可能是匪贼鸥。

实际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各大战例中基本都没有英军采用大规模刺刀冲锋的记载,具体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该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战役细节基本是根据英军战报写的。英军战报历来以细节比较详细闻名,如果有发动刺刀冲锋的情况,不大可能不记,但几乎所有重要战役(虎门、广州、定海、浙东、吴淞、镇江等),都没有提到。

据该书介绍,英军在鸦片战争中的真正的基本战术是:首先用舰炮与守军对射,吸引守军火力,然后水兵在敌方侧后方海岸登陆,并立即抢占战场制高点。随后将大队陆军步兵和野战炮运上岸,机动到制高点上或附近。最后,陆军野战炮和海军舰炮同时开火,对清军炮台/据点形成夹轰之势,陆军再在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也许个别地段会用到肉搏,但是投射火力是主要手段),将清军击溃。

在清军发动反攻的浙东战役中,英军也是立刻调来数门野战炮猛轰(清方记载为“火箭”),同时放排枪,结果攻入宁波的清军大队人马架不住伤亡惨重而溃退。


西方军队真正大量用到了刺刀冲锋的战争其实是中法战争,其原因有二:其一,法军没有像英军那样充分利用制海权直捣大清咽喉,而是集中主力于越南,采用欧洲战场式的陆地一线平推,结果法国海军像鸦片战争那样用坚船利炮掩护陆战的机会减少,更别说从侧后登陆了。其二,越南战场多山区,多数时候处于防守一方的清军利用地利抵消了不少法军武器性能上的优势,加上洋务运动后清军的装备(已列装来复枪)和火力也有所上升,使得当时打野战法军的确火力并不占优,只能通过近代军队的组织性优势频频发动白刃冲锋来取胜(冷吧孟加拉枪骑兵一度这种模式很推崇)。这种打法当然缺陷也相当明显,猪突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势和对方士气,一旦对方不乱,打起来伤亡就很难控制,于是有了镇南关之败。


造这个谣的人可能是兰开斯特方程式的信奉者,认为清军火器数量多火力就必然占优,但他忽视了一点,就是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火炮的战备程度普遍很差,鸟枪兵因为腐败和疏于训练射击准度也不高。英军的舰炮和野战炮性能要远远优于清军的老旧火炮,再加上制高点优势,足以在清军射程之外给清军造成重大杀伤,更何况,抢占制高点,充分发挥野战炮的火力本来就是拿破仑时代的崭新战争模式(奥斯特利茨尤其典型) ,打破了线列战时代主要拼步兵阵的惯例。英军马上将这一经验运用到鸦片战争,清军一线将领对此毫无应对之策,多次未给英军造成什么损失就溃散在情理之中。


user avatar   shi-yidian-ba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看待?这种话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就敢当面打爆他的狗头。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首先要有条件改户口,跟前清统治阶级挂上勾才行。




  

相关话题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央军打得好,解放战争就不行了呢? 
  中国对世界和平造成负面影响大吗? 
  抗日战争时如果国军在正面战场采取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式,抗战效果上会有什么不同? 
  如何看待2017新版历史教科书删除蒋介石九一八不抵抗的内容? 
  你心目中的十大中国文豪? 
  如何评价书籍《国家意志》? 
  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上战场就会牺牲,而有的人却能“百战余生”?除了运气之外还有什么在战争中决定生死? 
  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是否值得?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不以儒学为正统的朝代或者政权(汉武帝之后)? 
  林彪对辽沈战役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果苏联一开始就没有出现,会对20世纪产生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从行星轨道上直落到太阳所需时间怎么算?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