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区块链技术是什么?未来可能用于哪些方面? 第1页

  

user avatar   liu-xiao-qiang-81-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不了多久,区块链和比特币就要死。

第一:区块链成本高昂。

知乎的某些人,天天吵嚷着民主选举,可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但从来没人计算过,西式选举需要浪费多少资源。中国到是有很多人计算过,我们一个村,如果搞民主选举的话,在保证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大约成本在20万人民币左右。

一个村级政权,一次选举大约二十万。中国几百万个自然村,谁去给我计算下数字?

村之上,还有乡呢?保证乡的公平选举,成本更加高昂。

同理,已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比特币,首先需要浪费惊人的成本。

如果一个国家,用比特币当货币,会发生什么呢?根据一些机构的调查,比特币挖矿消耗的电量,比全球160多个国家的耗电量还要高。已耗电量计算,他可以排全球60位左右。

全球发电量排60位左右的国家,究竟是那几个呢?

爱尔兰,新加坡,越南,智力,以色列。。等。。都差不多在60位左右。

我们假设一个问题,如果比特币成为上述国家的合法货币,会发生什么情况?就已新加波来说,新加坡的人民什么也不用干了,电灯都不需要了,整个国家的发电量,都运行一个比特币好了。

这紧紧还是一个“比特币”的耗电量,如果区块链取代各个领域,需要耗费多少电量呢?

谁先去给我算算,推广区块链成本,不说别的,就先算算电费就好,服务器成本咱先不算。

区块链取代互联网上的每一笔交易,整个地球的发电量,都不够这玩意运行的。

第二:区块链延迟高,交易慢。

区块链的炒作者,自以为傲的就是,分布式计算。那么分布式的计算意味着什么呢?已比特币为例子,很多比特币的交易,单位延迟是已小时计算的,碰见一些不好的时候,比特币的玩家,一场交易需要等待20个小时以上。

现代社会,节奏如此的快,买卖股票20个小时都买不到的话,谁会去买呢?

现代的一场金融交易,可以在0.6秒完成,玩比特币需要20小时?

很多炒作比特币的人,可能没幻想过,比特币取代货币时候的场景吧?

你去商品买一袋泡面,需要等待20个小时,交易确认??

如此长的交易时间,你告诉我,他是先进的?

比特币的全球数量,2100万封顶的。而中国这样的大国,国家货币的总量,百万亿可能刚起步。如果比特币,想取代中国的货币,至少要达到“百万亿”的量级吧。到达“百万亿”的量级,那么交易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难道,我打一次酱油,需要等待一个月?甚至一年???

比特币,如此慢的交易时间,还是建立在惊人的耗电量上的,你告诉我,这玩意是先进的??

第三:区块链不安全。

所谓的分布式计算,并不是安全的。分布式计算的核心就是两个字“算力”。已比特币为例子,有些人计算过,如果掌握比特币51%的“算力”,就可以强行的修改账面数据了。

可能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的比特币玩家,实际上早就掌握着50%以上的算力了,只不过很可惜,这些玩家不能结合在一起,否则一起修改数据,就能发财了。把别人的比特币黑进自己的包里,多好呢?

第四:区块链没有信用。

什么叫信用?信用说起来很玄妙,就跟道德一样,仔细的解释起来,就让人摸不到头脑。

很简单,道德是人和人博弈的最优解,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秩序,道德和智慧是有同一性的。

同理,信用是人和人交易的最优解,大家之所以需要“信用”两个字,就是这玩意的交易成本低。

就如著名的史玉柱,盖大楼赔光了老本,欠了2个多亿,本来史玉柱是可以不还的,但史玉柱搞脑白金成功以后,还是把这些钱还了。很多人把史玉柱当圣人看待,但史玉柱却称:“自己不是圣人,只不过今后的路还长,不能没信誉。”

可以想象,史玉柱为什么还钱,因为史玉柱知道,自己以后还是要经商的,还是需要跟别人借钱,融资的,没有了信用,以后根本不会有人借钱给他,也绝对不会有人在帮助他。如果史玉柱不还钱,他几乎一切的人际关系,都会断绝。

史玉柱还钱,并不是圣人,他只不过在追求,以后“经商融资”的最低成本。

信用,说穿了就是一种“成本追求”。

而区块链这个东西,耗电量惊人,交易速度慢,交易成本之高昂,也就等于信用低了。

不要跟我什么,区块链是多么先进的技术,如果一个东西,每一次交易都要征收高昂的费用,我是绝对不会用的。

如果在淘宝买一次东西,就要收我十块钱,我肯定去京东。

而比特币,每一次交易的费用,我只能用两个字去形容“呵呵”。

比特币最狂暴的时候,在去年12月,一笔的交易费用高达30多美金。。一笔哦!!!

同样的道理,如果区块链的技术,全面的取代人类在各个领域,如果每一笔的交易费用,都是30多美金的话,那岂不是很爽么?

最可怕是,区块链技术缺点是,数据量越大,就越耗电。区块链如果全面取代电子商务领域,可能网友的每一次网购,都需要支付几百美金。

玩微信发红包??你想发一块钱红包麽?先缴500美元再说。

打游戏,弄个10块钱首充??先缴100美金再说。。

如此技术。。。你们居然告诉我。。他是先进的??

第五:“去中心化”没有可能。

去中心化,多么美好的一个名词啊,但操作起来是没有可能的。

人类之所以选择成立政府,就在于政府能维持社会道德,交易秩序。人类成立政府,也是成本的考量。在交易的过程里,抢劫无疑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但那样的社会,谁会希望存在呢?

所谓的“去中心化”,就相当于,用一套“数学算法””程序算法”发明一套,这种不需要“政府”的交易模式。

“去中心化”以后,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出了问题。。我要找谁去??

别告诉我,比特币不可能被盗。

也别告诉我,用区块链组成的什么技术,是永远不可能被攻克的。我就想知道,一旦区块链出了问题,我们要去找谁去?

区块链取代货币以后,断电,火山爆发,地震。。。怎么办?

区块链如果做成信用机构,有黑客修改数据。。我要找谁去?

网购出错,我还能去骂骂客服。。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一个月不骂几次腾讯,阿里的人,显然等于没有网络生活。

现在有一种互联网模式,告诉你们什么都不需要了,什么阿里,腾讯,政府,法院。。都不需要了。。就问你们一句。。。你们信麽?去中心化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在幻想一种交易模式,是不需要“第三方机构维持”的,比如“政府”。

但他们永远也可能没法解释,一旦没有了政府,我选择最低交易成本的模式好不好?

什么是最低成本的交易模式?当然是抢劫,杀人啊。

“去中心化”的美好憧憬,不就是没有政府麽,既然政府都不存在了,我买把抢,去抢劫来钱多块呢?

区块链的炒作者,整天把区块链当“无政府主义”宣传,明显存在智商上的问题。如区块链这样的,所谓的“去中心化”的东西,一旦没有了政府机构背书,他是永远上不了台面的。

运行一套区块链,需要电吧?需要网络吧?需要服务器吧?需要人吧?区块链需要这么多东西,才可以运行起来,居然好意思说自己不需要政府。

伟大的比特币,不需要政府机构的比特币,去中心化的比特币,被政府查封了。

这场面,我怎么觉得那么尴尬呢?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区块链的应用可以有很多,比如在公司的股权管理上,区块链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现在的很多“灰色”商业策略,比如恶意收购,在区块链机制下将更加的困难。因为如果公司想要防止恶意收购的话,就可以把自己的股权机构挪到一个公链上来,这样一切的股权变动都被公众明察秋毫,私下里进行操作的空间就很小了。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有的时候大股东会通过一些金融操作“借”来一部分股权或者说临时投票权,来在股东大会上通过自己提出的动议,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British Land在2002年的股东年会上,第三大股东Laxey突然发难,指责董事会主席 John Ritblat 把这家企业当作家庭企业一样,不给股东们分红。John Ritblat非常的愤怒,正要反击,Laxey 这个时候突然亮出底牌,原来在这次股东会议之前,他已经通过各种金融操作,临时的获得了90%的股东的投票权,并且得到了律所的合法保证,于是John虽然万般无奈,也无法组织Laxey带着90%的投票权反对他。这种突然袭击,其实就完全的依赖于事前的保密工作。而在区块链机制下,成功的进行“空投票”也变的更加的困难,因为一旦投票权转移了,其他所有人都看到了并会采取相应的反制策略,所谓“突然袭击”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一句话,区块链让投资人获取公司股权的实时信息变的更加的容易了。


但是这种高透明性,对投资人也未必都是好事。 利的一方面刚才已经说过了,避免了欺诈性交易和恶意收购;而从弊的一方面说,有些投资者可能希望慢慢的,不引人注意的增持或者减持自己的股份,投资人会以此来减少自己并购或者出清的成本。随着透明度的提高,那么这些策略可能就不那么好用了。


2010年,LV试图恶意收购爱玛士。怎么做的呢?LV先默默的买了爱玛士 4.92%的股票,不到5%,不需要报备。然后,LV集团和三家投行签了个三个赌约,内容十分简单,如果到期爱马仕的股票达到某个价位,它就买下来,到不了,它就付个管理费。这就是所谓的equity swap, 一个金融衍生品,目的是可以让参与者对赌股价,有不需要真的用钱去买股票。这个合同,在没有交割之前,它只是一个合同,爱玛士的股东是很难知道的。

于是这点规则的空子,就被LV集团利用了。根据法国证监会的规定来说,LV持股不到5%,不需要报备,所以这不算违规。 因为在equity swap 执行前,LV并不确实拥有爱马仕的股票。结果Equity Swap到期之后,LV瞬间成为了爱玛士的大股东——然后LV立刻向法国监管部门报备了。但是这个时候木已成舟,爱玛士已经根本来不及反应了。后来爱玛士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在法庭上和LV和解,才没有被收购成功。


如果爱玛士的股票一开始都在区块链上的话,那么很多的爱玛士的股东就能提前的发现LV的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不引人注意的增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但是反过来说,区块链带来的透明性,和股权流动性的增强,意味着投资人可以在短期内大量的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也就是被”套牢“的情况会更少的发生。很多时候庄家偷偷跑了,然后很多人被套的高处不胜寒,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了。但是如果股权都在区块链上,那么庄家想偷跑就不那么容易了,其他人可以通过扫描区块链上的股权变动,轻易的得知庄家出货。


从这个意义上说,局外人可以搭上局内人的便车,就像 2016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特在一篇文章所说的,而当其他投资人观测到大股东股权减持的时候,其他投资人也可以迅速的减持以止损。也就是说,证券市场对于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会更加的及时,减少了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摩擦。


从这一点上说,区块链技术可能会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但是降低了调整成本。


下面是和上面论述相关的一些例子的出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Bebchuk, L. and Jackson, R. (2012)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blockholder disclosure, Harvard Business Law Review 2, 39–60.

Christoffersen, S., Geczy, C., Musto, D., and Reed, A. (2007) Vote trading and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62, 2897–2927.

Grossman, S. and Hart, O. (1980) Takeover bids, the free 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1, 42–64


user avatar   huo-gu-liv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每一次否定都是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


我曾试图向我的朋友解释区块链的技术与应用,但是朋友们都不太能理解,或者认为区块链是一种不可及的“虚”。所以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一个故事,告诉朋友们区块链在未来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呢?


让我们穿梭到2027年4月5日,来看看 “钟本聪” 的一生。


“哇——”,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哭声,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呱呱坠地。值班医生打开基于区块链的公民电子身份系统,输入孩子父母的编码,系统确认成功并产生了一条新的编码。是的,这就是这个孩子“钟本聪”特有的身份代码。聪聪的第一个身份在这个世界得到了确认。带着医院的编码的聪聪,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确认,相关部门为孩子标注上了姓名、居住地等信息。这个基于区块链的公民身份认证系统,可以储存聪聪一生的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聪聪听父母说,在十年前,人们有时候办事儿需要出示各类证明,有时只为了一个章,要东跑西跑去办证明。但现在,只需要自己保存好私钥,在证明省份时给查看证件的人一个公钥,就可以自证身份。(区块链+身份认证)


作为这个美好世界的一份子,聪聪随后有了自己的“电子健康病例”,医院在他的医疗链上标注了出生时的身长、体重、性别、先天性病史等信息,因为区块链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点,以后聪聪得了什么病,医院也都可以迅速查询他的过往病例,方便医生问诊和统计医疗数据。(区块链+医疗)


聪聪妈妈来到商场,想再给聪聪买几套可爱的婴儿服装。只需扫描一下衣服上的二维码,马上能了解到这件衣服的“前世今生”:从新疆某有机农场中的一朵棉花开始,到成为面料、进入服装厂衣服的制造,分销,零售,整个服装产业中的每一步都能追溯,杜绝了假冒伪劣服装,聪聪妈妈感到很放心。买完衣服,聪聪妈妈又给宝宝买了两罐进口奶粉,用奶源的编码与成品奶粉的编码进行匹配后,立刻验证了这罐奶粉是真货,再也不怕买到毒奶粉了。(区块链+供应链)


转眼聪聪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妈妈送她去了一所新的幼儿园。幼儿园将聪聪与幼儿园的在园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并录入到教育部创造的教育链上,聪聪在哪里读书,成绩好不好,在校表现怎么样,他的老师是谁等信息都录入进去。与医疗链一样,教育链用的是私有链,以确保孩子的隐私。(区块链+身份认证)


聪聪比较爱玩,经常不在父母身边,总是会让人担心,于是妈妈为聪聪买了一份智能合约的人身保险。如果聪聪收到了什么伤害,那么合约生效,保险基金将直接把资金支付给聪聪。智能合约让保险的理赔变得自动化,同时也避免第三方机构介入,让保险更加方便和透明(区块链+保险)。


时间一点一点的走着,曾经牙牙学语的聪聪也到了风华正茂的年纪,就要上大学了。聪聪申请的大学采用申请制,学校审查了聪聪在教育链上的信息,包括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试、竞赛成绩、公益活动等,由于这些信息是可追溯与不可篡改的,大学相信聪聪是个优秀的学生,批准了聪聪入学(区块链+教育)。


入学后,聪聪努力学习,成绩很不错,每年都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奖学金会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转账到聪聪的账户。聪聪还当选了学校的密码学社团社长,值得一提的是,社长的选举,是所有社团成员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投票决定的(区块链+投票)。最后还成功通过了毕业论文。于是乎,大学把聪聪的这些信息录入到“分布式智能身份认证系统”中,采用区块链来认证学生的学位证,聪聪这些公开透明的学历证书、成绩单和文凭,不会让别人怀疑聪聪的学历欺诈问题,而且对于大学而言更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并避免人工检查和减少纸质文件。


大学毕业的聪聪,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了帅气西装,去参加某区块链应用公司的校招。聪聪在面试中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offer。公司审查了他在教育链上的信息,核对了学位证书与技能证书无误后,就与他签订了智能合约的劳务合同。聪聪有一张绑定了自己电子身份的加密数字货币工资卡,按照智能合约,在每个月的发薪日,都会往这个聪聪的账户打入相应的数字货币,账户里的每一笔金额也一样透明,并且可追溯,每个月也会通过智能合约将一部分资金划出,用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区块链智能合约)。


聪聪会领到当月的工资,整个过程自动、公开透明。聪聪在公司努力工作,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且银行获取一张属于自己的绑定电子身份的加密数字货币卡,公司每个月都会往这个聪聪的账户打入相应的数字货币,账户里的每一笔金额也一样透明,并且可追溯,每个月也会通过智能合约将一部分资金划出,用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区块链智能合约)。


聪聪在工作之余,偶尔也会约上三五个好友开开黑,偶尔也会花费代币去购买厉害的游戏装备或者换取游戏时间。当然了,聪聪并不是个土豪的“人民币玩家”,因为他游戏打得好,通过游戏胜利获得的比特币奖励比投入的更多(区块链+游戏)。当然,和大多数人一样,聪聪有空的时候也喜欢泡在社交软件上,刷到觉得很赞的帖子或者讨论,聪聪会用加密数字货币作为打赏给予作者(区块链+社交)。


很快,聪聪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位很聊得来的异性,然后嘛……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短暂的拍拖后,聪聪主动出击求婚成功(啊,进展有点快?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吧)。这对情侣去了民政局,在他们的公民电子身份系统中,录入了对方的名字,并标识身份为对方的合法丈夫/妻子。有趣的是,他们的婚礼的份子钱也是通过智能合约来完成,远在大洋彼岸的朋友无法到来,但也送上了自己的心意,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使朋友与聪聪直接进行支付结算,省掉中间费用,点对点的完成,快速且全天候、无隐性成本(区块链+跨境支付)。


婚礼过后的两位新人,要重新面对崭新新的生活,两位新人集中了手里的存款,选择了一家基于区块链的 p2p 借贷平台,贷款购买了一套漂亮的新房子。平台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点对点借贷提供真实透明的信息,进行借贷撮合。借款人和借贷机构审查了夫妻俩的征信后,同意将钱贷款给他们(区块链+征信)。添置了新房后,政府相关部门将这个房产登记在了房产区块链上,来帮助聪聪记录、追溯和转移地契、房契、留置权。同时也给金融公司、产权公司和抵押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区块链+产权)。聪聪和心爱的她住进了新家,开始着新的二人生活。


下班的两个人会经常去沃尔玛采购新鲜优质和安全的商品,因为沃尔玛的全球供应链,利用区块链提高供应链数据的准确性,保障食品安全,大幅度降低成本,所以商品的价格更低,食品安全更加可靠(区块链+物联网)。两个人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当然付款方式也是加密数字货币支付,那天刚好是 5月22 日,商场用比特币买披萨还能更能享受1折优惠,据说是为了纪念 2010 年 5 月 22 日,一位用 10000 个比特币买了两块披萨的 “伟人”。


周末,聪聪喜欢在家看看足球赛,也会在网站上买一些足彩来碰碰运气,聪聪相信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足彩不会造假,保证了公平公开透明,但还是一次都没买中。(区块链+预测市场),而她则喜欢逛逛淘宝,使用 VR 穿戴设备 shopping,琳琅满目的商品触手可及,交易的过程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记账,确保产品“优质优价”,无需通过第三方介入,买卖双方互信,交易更安全方便(区块链+电商)。


刚搬进了新家,却发现水表坏了,使用区块链的维修服务平台找专人进行维修,方便省事,因为区块链将水表等公用设备、专业维修、业主、以及负责金钱流通与报价系统形成串联,接入系统的每一方有一个密码,使用密码可查询加密后的任何人的操作,四方形成互相监督,互相信任,并可以计算适合业主的方案用于维修,购买等(区块链+生态系统)。聪聪每个月用智能合约自动定期缴纳水电煤,这些也都具备着智能化!当他们自动监测到异常,节点会进行反馈并传入维修部。另外,通过区块链能源传输项目,聪聪还可以出售太阳能剩余电力、多余的网络流量、内存空间和水电煤气等,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区块链+资源证券化)。


晚年的钟本聪,隐居在了洛杉矶圣贝纳迪诺的山脚下的一座房子里安度晚年。岁月不饶人,他最终也离开了人世。离世时,他在生前做的基于区块链的遗嘱生效了,好在遗嘱上所有数据加密、安全、防篡改,保证了遗嘱保存的安全性(区块链+遗嘱)。他的遗嘱通过智能合约将全部遗产作为慈善捐给资金公开透明的基于区块链的慈善机构(区块链+慈善)。


亲人为钟本聪立下了一块碑来纪念他,碑上有一块正正方方的二维码,亲友扫码认证身份后,便可以回顾他的一生,大到他拥有的各类财产,小到每一笔水电费的支出,都可以找到。


他一生的链就此停止,链上不会再新增他的信息。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都已经从技术的角度解释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和一些技术细节, @玲珑邪僧 还给出了非常酷炫的截图。不过这些对普通人来说不重要。就像现在用互联网技术刷知乎的各位,并不需要懂TCP/IP协议一样。如果要弄个微信公众号卖毒面膜,或者网络直播卖笑,对于底层技术一无所知也不影响使用的。

一句话概括,如果互联网技术解决的是通讯问题的话,区块链技术解决的是信任问题。

这么说还是一头雾水啊,举个栗子,我们赌球。

比如我和A赌NBA总冠军,我说是勇士,A说是骑士。但是A的赌品我深表怀疑,担心他输了赖账不给钱。没想到A反咬一口,还怀疑我的赌品不好,简直岂有此理!那咱俩就需要一个可信第三方来做公证人。我们可以各自出20块钱给我们都信得过的公证人来保管。如果届时勇士赢了,40块钱就归我。如果骑士赢了,40块钱就归A。

总决赛系列终于结束了,公证人卷了巨款40元跑了……

人和人最基本的信任到哪里去了?

出于对人性堕落的失望,我和A决定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这个价值40块钱真金白银的问题。办法是写一个”智能合约“来实现对赌。方法是这样的,我们先各自出20块钱打到一个”智能合约“的账户里,这个合约不被任何人控制,只被合约的代码控制。现在”智能合约“的账户上有了40块钱,我们开始运行智能合约。

合约代码大概这样:

       比赛结果=NBA官方网站API.get("总决赛")  if(骑士赢)    pay 40 to A else    pay 40 to B     

这个账户唯一会动账的可能就是获取比赛结果后,按照规则支付。我把代码给A看后,表示无异议。我们就把代码放到一个区块链上去运行。

这个叫做”智能合约账号“的账户,事实上是一个无人信托,它只会按照代码去执行。等比赛结果出来了,代码一执行,谁都赖不了账。A再信不过我,我再信不过A,我们都能实现对赌。

别的行业先不说,金融行业里实在太多这样的需求要这样做。

比如私募基金协会出了个新八条,股票配资不让超过1:1了,赌场老油条们怎么办?吃惯优先利息的银行怎么办?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利用信托的办法。劣后资金比如5000万,要搞个1:3的杠杆,然后银行出优先资金1.5个亿,双方都把钱打入信托账户。这时候信托账户上就有2个亿了,然后再拿信托的名义去券商开户做交易。

信托负责审核,如果产品的净值小于0.8了,那么平仓,银行本金和利息拿走,剩下的钱归劣后拿回去。如果净值很高,并且到期了,银行拿走本金和利息,剩下归劣后。信托是银行和劣后都认可的可信第三方,问题是这活不是白干的,信托要收管理费用的。

如今一块信托牌照大概能卖好几十亿,这钱太好挣了。

整个流程耗时耗财不说,千三的通道费管理费忍了,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信托公司出问题了呢?信托公司可不是都做无风险业务的,天天嚷嚷着要打破刚兑啥的,如果哪一天真出问题了咋办。托管账户在银行这里,银行也不是没倒闭的风险。

要解决信任问题的办法恰恰是谁都不信。

咱们再写个智能合约

       净值=券商报告.get(产品名称)  运行天数=DateTime.Now - 起始日期 应计利息=优先资金量×日利息×运行天数 银行应收=优先资金量+应计利息 劣后应得=净值×总额-银行应收  if(净值<=0.8 or 运行天数>=到期天数) {     pay 银行应收 to 银行     pay 劣后应得 to 劣后 }      

往区块链上那么一放,一样实现这个效果,但你不用担心任何一个第三方违约或者倒闭,因为这里并没有第三方。或者说全世界都是你的第三方。具体的底层技术细节不是码农兄弟就别管了,就跟你不需要知道链路层通讯协议照样能打王者荣耀一样。

好了,民间配资公司都可以洗洗睡了。标准优先劣后协议开源后,资金方自己可以打钱进智能合约,等劣后方打钱进去,填写个产品名称后就可以跑起来了。配资公司吃掉的利息差有多大,旧模式其实浪费的资源就有多大。比信托的通道费和管理费大多了。

撇开费用不谈,想想债券代持的萝卜章事件吧,不信任任何第三方是何等的重要。

如果债券代持这笔业务是放在区块链上的话,那根本不可能有公章是伪造这种奇葩借口。因为区块链上的身份确认,是用高级加密算法的数字签名来实现的,不是地摊上私刻公章能做出来的。人类科技都发展到这水平了,还在用印章和笔迹来验证核实身份,这是何等奇怪之事。

说到中间人的浪费,莫过于保险公司了。保费里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你的钱都付给brokers和宏观的核心CBD地段大楼去了。更别说各种模糊抠字眼的不理赔条款了。

我们再写个智能合约

       航班抵达时间=航空公司官网.get(航班号)  pay 30 to I  if(航班抵达时间-预期时间>3小时)     pay 1000 to C     

这里I是保险公司,C是客户。I要先充1000到智能合约里,B要充30到智能合约。这是个标准合同,任何人充个1000都能当保险公司,试图去赚个30块钱。当然啦,保险公司靠大数定律赚钱,最好别只搞一次。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跑不是没有成本的,是要付费的,但远比传统大型金融中介机构要便宜得多得多。

成本还不是主要考量,最最关键的是,没有模糊条款。比起自然语言,代码没有歧义性。

如果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违约风险大家没体会的话,想想场外期权的违约风险,行业是有血的教训的。比如现在大热的螺纹钢,没有期权不给力啊,搞个场外的话,但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怎么办。

       螺纹钢报价=上期所报价.get("rb1801")  Pay 期权费 to Seller  if(DateTime.Now()>=到期日 and 螺纹钢报价>4000)     内在价格=螺纹钢报价-4000     pay 内在价值 to Buyer      

这和杠杆的保险有点像,这是一张执行价4000的螺纹钢的欧式看涨期权,期权的买方只需要充值期权费用进去就可以了。关键是期权的卖方,保证金充多少进去。到期了,如果期权的卖方保证金不足以支付了怎么办?

我们有两种解决方案,一个是在智能合约里规定,一旦卖方的保证金不足以支付,直接强制平仓将保证金全部给多头。另外,智能合约是可以发送消息的,让卖方追加保证金进去,否则触发强平。这里的保证金不是给交易所的,而是打到智能合约的账户上的。

虽然是场外,但你也不用担心对手盘风险了。事实上,合约你可以自己定义规则,不一定要是标准的期权期货合约,衍生品人人可以设计,不用等交易所上市产品。

A股股票融券难,不易做空?

       股价=上交所报价.get("600516")  价差=股价-对赌价  if(价差>0)     pay 价差 to Long else     pay Math.Abs(价差) to Short    //Math.Abs 的意思是取绝对值     

多头(Long)和空头(Short)都充值保证金进去,然后开始对赌。保证金比例大家商量在合约里体现,也设计保证金Margin Call功能,这就是个股期货了。看好600516的可以获得没有配资利息的杠杆,空头可以不用融券做空。

所谓“现金交割”的金融期货,无非就是拿个指数对赌。沪深300啦,VIX期货啦,莫不如此。

其实只要是有公允数据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对赌,NBA比赛和飞机航班是否延误之外,还能有各种各样的公开数据,对冲掉你不想要的任何风险,只要你有交易对手。

其实在区块链智能合约出现之前,金融行业里已经有个东西有点像智能合约。这东西叫信用证,是银行开具的。什么意思呢?

大家都用过支付宝。在淘宝上卖家担心发货了买家不付款,买家担心付款了,卖家不发货。那怎么办?买家先打钱给支付宝,然后支付宝收到钱后告诉卖家买家已经付款,发货收货完成后买家确认收货,支付宝放款给卖家。支付宝是淘宝交易的可信第三方。

信用证是贸易过程中,银行充当可信第三方的角色。比如A公司要买B公司的货,是笔跨国贸易。A公司担心付钱给B公司货过不来,B公司担心发货了A迟迟不打款。于是,A公司给自己的银行打保证金让银行开具一张信用证给B的开户银行,信用证里写了只要海关数据显示货到了,我就会支付给你钱。如果条件迟迟不触发,那么银行会把保证金退还给客户。这里银行就是支付宝的角色。

问题是如果跨国贸易对手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怎么办?信用不足怎么办?

谁都别信谁的,大家用区块链技术做。根本不信任任何机构比任何机构要可信。如今,已经有大量的国际信用证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做了。

智能合约怎么写?相信大家已经有数了。

供应链金融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得比较多的一个领域。

放贷方要知道有没有真实上下游的交易,应收确权等等。谁都别信谁,上区块链,上下游把自己有没有发货有没有应付写上去。谁都别想赖账,明明白白的公开账本。放贷方就能做风险控制了。

上面说的主要是金融方面的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做的其他领域的应用还很多。

比如房地产的确权工作,这比一纸地契要可靠,在一些法制程度比较差的地方在应用。还节约了房地产交易的费用,当然这不如打保证金去智能合约里那么牢靠。毕竟公开账本里明明白白就是你的地,地方军阀完全可以不认账。

投票系统也是大的应用场景,不用担心“被代表”了。因为区块链上所有的信息都是靠数字签名来验证你的身份的,并且信息的一致性有保证,所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非常可信的投票体系。NasdQ交易所的区块链交易系统Linq就是个好例子,股票的股东在做投票的时候,谁有多少股谁就有多少个投票权,股东决议变得可信而高效。



区块链技术因为是跑在一个完全P2P的网络里的,完全不知道运行在网络里的哪里,拥有绝佳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所以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项目,利用这个做的保密通讯工具。每个人的身份通过数字签名技术验证,不需要根证书啥的。

一个不需要中心化网络的加密通信信道,简直可以再造一个升级版暗网。

版权也是个大的应用领域,版权的交易可以去中心。这样的场景在各行各业还有很多,区块链技术的价值还等待大家去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合约的设计是区块链这个技术本身就自带的。第一个版本的bitcoin就是跑一个脚本来解锁一个加密数字货币的。


大意是说:我希望比特币在0.1版就能拥有稳定的架构,未来不需要再做底层改变。在过去几年设计比特币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有使用脚本系统才能完成我希望支持的各种复杂交易类型——担保交易、连带合同、第三方仲裁、多方签名等等。

援引中本聪:智能合约?比特币自带 | 巴比特

这就叫先见之明。


user avatar   a-li-yun-yun-qi-she-qu-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百度在 PPT 中把李彦宏头像作为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 Logo? 
  响应「清朗」专项行动要求,豆瓣鹅组被停用整改两个月,目前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请问你如何看待网上“感谢苹果用户用真金白银赞助蒂姆.库克的富豪生活”的言论?这是理性、中立、客观吗? 
  比特币离下一次泡沫破裂还有多远?(20170522)? 
  如何看待雷军 2017 年 6 月 14 日转评的微博「唉……」? 
  为什么知乎隐私政策不能不同意? 
  如何看待网友发文爆料美团疑似杀熟,开通会员后配送费反而比非会员贵? 
  为什么现在数字藏品越来越流行,能给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哪些帮助吗? 
  为什么在近代互联网的时代,怯弱不会被怜悯,反而会被群起而攻? 
  yamy 事件里微博的风向变换是什么原因?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从小接受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却跟社会氛围格格不入?
下一个讨论
什么才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核心竞争力?





© 2024-06-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