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件事的意义就在于打破对华人充任国家要职的约束。
马来西亚每次政府组阁时,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就是主要由马来人领导具有真正实权的政府部门(比如国防、内政、外交) ,华人则占据一些次要部门,比如交通部、卫生部、劳工部、科技部等等。虽然次要,也是相对稳定的,比如独立初期马华公会的李孝式陈修信长期占据财政部长职位。
华人失去财政部的职位,是1974年的事情,也是513事件之后政权逐渐向马来民族主义者倾斜,政策逐渐转向对华印“正面歧视”即扶持马来人,华人逐渐被排挤出政治权力中心的一种表现。
举例,不算不管部大臣,抽检一下各届内阁中马来西亚的华人部长:
拉曼第一次内阁1955:李孝式(财政部、交通部)梁宇皋(卫生部)翁毓麟(劳工与社保部、通信电报与邮政部)
拉曼第三次内阁1964: 陈修信(财政部)许启谟(地方政府与住房部)林瑞安(贸工部)
=======【1969年513事件】=======
阿都拉萨第一次内阁1970:陈修信(财政部)王其輝(技术、研究与地方政府部)【这也是最后一届华人当财政部长的内阁】
马哈迪第一次内阁1980: 李三春(交通部)王其辉(科学技术与环境部)张汉源(卫生部)何汶翰(劳工与人力资源部)梁棋祥(第一产业部)梁维泮(住房与地方政府部)
阿都拉第三次内阁2008: 翁诗杰 (交通部)廖中莱(卫生部)黄家权(住房与地方政府部)陈华贵(种植及原产品部)黄燕燕(妇女家庭与社区发展部)
大马的华人部长,主要来自于华人选民用选票对国阵,也就是国阵主要华人政党“马华”(又称MCA,全称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的支持。
结果到了纳吉的第二和第三个内阁时代,因为华人不再支持这个比较稳定的政治常态,摈弃和巫统合作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转投反对党,作为报复,华人部长几乎从马来西亚内阁中消失了。
说来奇怪,虽然马国是个多种族民主国家,华人拥有选票,国阵和巫统长期以来对华人的态度,却是以威胁、恐吓为主。比如说一再揭1969年的种族暴乱的伤疤(按照东姑的说法,是“给小孩讲鬼故事让他们听话”,所谓“鬼”即族际贫富差距之下马来人的怨气,而小孩则是华人),再比如以政府内的华人部长作要胁,希望“吓”回华人选票。
但是没有想到,因为马哈迪倒戈引发的马来人海啸,却终结了巫统六十年的统治。而作为“奉天靖难”功臣的民主行动党林冠英,也就得到了重新划分政府职位的资格。华人在内阁中的席位,也因此触底反弹,回到了独立之初的格局。虽然这种趋势是否能持续还有待观察,马哈迪还有几个部长职位没有任命,马来人是否会继续支持希望联盟也没有定数。
不过可能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最终都不会有华人充任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外交部长的事情发生。那才是华人真正被马来西亚接纳为“自己人”的标志。
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和他们对“华人”的态度,有时是两码事;而且政府、商界、民间经常不一致。苏加诺时期的印尼就出现过“政府越亲中,民间越排华”的现象。这次马哈迪政府反对中资扩张,而华人在政府中却扳回一城,这不一定是坏现象。
在中国海军实力能够对东南亚产生绝对威慑之前,我想中国在这个地区布局的每一步都要考虑到当地华人的人身安全。西方资本对这一地区的经济主宰是以以前的英国、现在的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为依托的,而中资企业在这一地区的这一轮扩张,则没有这种依托,而当地人对中国这一庞然大物的恐惧却一直存在。(华人自身对中资的不满主要在于中国公司没有给当地华人带来就业机会,我想这一点并不难办到)
最坏的情况莫过于,中资没有节制的扩张引发了当地土著的反弹,而反弹的目标则是当地华人。同时因为中国海军既没有能力保护中资,又没有能力保护当地华人,导致在明清时代就在当地生根的华人被连根拔起,重蹈日侨在东南亚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