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朝贡于明的政权,史籍记载的名字和本国名字不同?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shi-tao-42-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何止东南亚,只要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外国人物,或者周边的异族领袖,都有可能在明代史籍里留下现在看起来很怪的译名。

主要无外乎两种情况

1. 部分文化圈的国家在外交文书中习惯加以贵族封位或者宗教尊号自称,明朝人对此不可能深究背后的真名,所以自然会记载下与其本国使用名不同的译名,或者出现尊号和真名混用的情况(感觉以此抨击明人不愿了解外国人胡乱翻译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数数《琉璃宫史》里有多少个德多达亚马扎或者彬尼亚,《马来纪年》里多少个室利纳迦提罗闍,换你你也搞不清)有时则纯粹是因为语言不通问题,直接将对方的职衔误会为名字,典型的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文律”

2. 更大部分原因,是不同国家的人名,经由使用不同口语的汉字文化圈地区转译过来,也会产生很不一样的效果。典型的就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朝鲜文献里就被译为“老乙可赤”和“红歹”;占婆的“槃罗茶全”明显就是来自越南。就算在大明境内,不同的方言区翻译过来的汉字译名也很鬼畜的,比如你知道胡建人写的《东西洋考》里是怎么称呼缅甸东吁(Taungoo)的吗?答案是“东蛮牛”。其他方言的朋友肯定对此一头雾水,什么牛不牛的,但是闽南方言区的人估计对此会会心一笑。还有东吁王朝的首都汉达瓦底(Hanthawaddy),《东西洋考》里称为“放沙”,这很明显是先经过了暹罗人的转译(暹罗人称汉达瓦底为“洪萨”),再由暹罗的福建商人将情报带回,利用闽南语的文读表记下来,可以说中间是经过了两层的转译,从一个逼格满满的梵文雅称堕落成阿猫阿狗,也不足为奇了

有些情况即使是使用汉字表记的国家人名,在不知晓对方汉字名的时候也会音译出非常蜜汁的翻译,这个对日本比较常见,因为和朝鲜越南不同,本子的汉字姓名是采用日语训读的,导致语音和汉字音差别极大,最典型的当属烧烤信长,三日天下的明智光秀,在明人的记载里成了“阿奇支”,逼格瞬间掉成渣,俨然一个捕鱼打猎为生的土酋长即视感


其实哪怕是现在在翻译外国人名时也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查尔斯”对应“卡洛斯”,“弗兰索瓦”对应“法兰西斯”,“若昂”对应“约翰”




  

相关话题

  为什么明朝有皇帝被俘虏还有发动脸夺门之变,而清朝废帝为了复国屈身事贼? 
  为什么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很残忍? 
  为什么朱元璋说的是「我本淮右布衣」而不是「朕本淮右布衣」? 
  柬埔寨腰果原料可以出口到中国来吗? 
  明王朝的大炮和奥斯曼的乌尔班比起来差距有多大? 
  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20多年,张辅等名将尚存,为何败得这么惨? 
  为什么杨廷和宁可拉下老脸,去请朱厚熜继位,也不自己做皇帝? 
  假设 大元是蒙哥忽必烈时代的蒙古(迅速扩展时期)朱元璋时代的大明是否很撑的住? 
  《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说,明朝的中国是“潜水艇夹肉面包型的社会结构”,真实按不同阶层的人口分析未必是“潜水艇夹肉面包型”吧,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吧? 
  为什么教科书对于明朝的优点如永乐盛世等等提也不提,绝大部分全提缺点,反之对其他朝代有褒有贬? 

前一个讨论
在现阶段女权开始受人排斥,女权主义者应该做些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朝鲜半岛特有的「事大主义」?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