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曾经波澜壮阔的阿拉伯帝国是怎么变成现在这种乱成一团糟的中东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ooncatch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原问题被已被修改,删去了「谁能讲讲阿拉伯帝国历史」一句;由于本答案主体部分都是在讨论阿拉伯帝国之历史流变,故作此声明,以示区分。

------------

中文语境下所称之「阿拉伯帝国」,一般指公元632-1258年间的三个哈里发,即正统哈里发(Rashidun Caliphate, 632-661),倭马亚哈里发(Umayyad Caliphate, 661-750)和阿拔斯哈里发(Abbasid Caliphate, 750-1258),三者在中文文献记载中皆被称为「大食」,其中阿拔斯哈里发被称为「黑衣大食」,另有「白衣大食」指倭马亚帝国灭亡后在安达卢斯(即今天伊比利亚半岛中南部)建立之后倭马亚王朝(初为酋长国,929年正式称哈里发);亦有「绿衣大食」指10世纪什叶派穆斯林建立的与阿拔斯帝国分庭抗礼的法蒂玛王朝/法蒂玛哈里发(Fatimid Caliphate)。所谓「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比较笼统且缺乏准确性的定义方式,因为这样的称谓隐隐然透露着两层意思:一、这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国家;二、这是一个以阿拉伯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国家。这两点乍看都似有道理,但略一分析即会发现每一点都存在纰漏。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阿拉伯帝国」是不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国家?回答是:不好说,要根据所处历史时间段而定。在630年代以前,阿拉伯人一直是一个游离在两大文明(拜占庭和萨珊)边缘地带的半定居-半游牧族群,其活动范围也基本被三面环海的阿拉伯半岛和北部叙利亚的沙漠牢牢圈定。公元634年,有「安拉之剑」称号的大将哈立德·本·瓦利德(Khalid ibn al-Walid)率领阿拉伯军队长驱直入叙利亚,并在短短四年之内征服了几乎整个黎凡特,将拜占庭帝国治下东地中海的大片土地和大量非穆斯林人口纳入了帝国统治之内;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仅从人口构成上而言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阿拉伯人的国家了。在随后的二十年内,正统哈里发更是以迅雷之势征服了埃及和北非大部、波斯全境、安纳托利亚东部及高加索一部,疆域面积翻了近三倍,统辖的人口更是翻了三倍不止,其国土内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构成已经变得极其复杂;尽管手握大权的阿拉伯统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维持和巩固阿拉伯人优势社会地位的措施,但在客观的悬殊人口差距之下这样的措施与政策往往收效甚微。

(图片来源:维基用户DieBuche,原图出自伊利诺理工大学线上图书馆,公共领域)

阿拉伯人征服的越远,其作为统治阶级对当地社会的掌控力也就越差;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的阿拉伯人主要想出了两套应对办法:其一是移民,尤其是将阿拉伯军人整建制的移居至边疆地区以强化军事存在;其二是通过劝服当地精英阶层皈依伊斯兰教,从文化和宗教角度认同阿拉伯人的统治,进而稳固民心。但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统治集团内部对是否应大规模在新征服地区推行传播伊斯兰教存在着较大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依照《古兰经》之教义(当时古兰经还尚未完全辑校成书,仍以口头传授为主),阿拉伯人有义务将伊斯兰教传向世界各个角落,而另一些手握既得利益的人则不愿意扩大穆斯林群体的规模,坚持只有阿拉伯人才可称得上真的穆斯林。对于传教的争端,还出于对其带来的经济后果的考量:非穆斯林需缴纳比穆斯林「天课」数额更高的人头税(即「吉兹亚」Jizya),且在对土地和财产的支配上亦受到更大程度的限制——换句话说,如果大量被征服人口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对于哈里发的中央政府而言将会是一个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伊斯兰早期扩张时期,对非穆斯林人口皈依伊斯兰教设置了许多障碍,甚至一度禁止他们阅读和学习《古兰经》,也禁止穆斯林向非穆斯林儿童传授《古兰经》。对于这块有兴趣的童鞋,推荐找来《欧麦尔契约》(Pact of Umar/Covenant of Umar)一读;《欧麦尔契约》相传是在正统哈里发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本·赫塔卜(Umar ibn Al-Khattab)授意下阿拉伯穆斯林与叙利亚的基督徒(一说耶路撒冷)签署的一份双边条约,规定了双方各应履行的一部分义务与一些不可触碰的红线,是早期伊斯兰教法系统内的一份重要文件。该契约非常直接而详细地提出了非穆斯林皈依伊斯兰教受到的各类限制,以及擅自皈依者将接受的刑罚,可见在正统哈里发时期阿拉伯人对于异族皈依整体持谨慎而保守的态度。这种情况一直到了阿拔斯王朝建立,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战争告一段落,国家趋于和平稳定之后,才开始逐步改观;原本受到刻意打压与歧视的波斯人,由于处在阿拉伯人纷繁复杂的部族宗法系统之外,身上没有多少利益纠葛,因此得以在阿拔斯的朝廷里如鱼得水,成为哈里发的贴身近臣,例如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统治时期得势的巴尔马克家族(Barmakids)。10世纪后,突厥人(在当时阿拉伯人的语境内,「突厥人」一词泛指一切来自呼罗珊以东,波斯以北地区的游牧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凭借其高超的骑兵作战能力很快成为了深得阿拔斯王室信赖的雇佣兵;而熟悉罗马帝国历史的人对于雇佣兵的内在发展逻辑一定不会陌生——随着时间推移,雇佣兵所掌握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大,加上把持了兵源管道,逐渐取代了正规军,并开始在自身军事地位稳固后开始进一步谋求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地位,甚至不惜夺权篡位取而代之——于是乎又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波斯人和突厥人的例子也从侧面说明了,阿拔斯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已经很难说是属于哪个民族的帝国了——它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甚至在伊斯兰教信仰上都呈现显著区域化、本土化特征的多元帝国。

再看第二个问题:「阿拉伯帝国」是一个以阿拉伯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吗?这同样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分别讨论。我在此前的一个回答中已经提到了阿拉伯化(Arabization)的概念;客观地评判,8世纪末9世纪初拉希德统治下的阿拔斯帝国确实可称得是文化意义上的「阿拉伯帝国」,因为这一时期,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载体的阿拉伯文化成为了从埃及到波斯、从叙利亚到也门的广大地区内的社会主流文化并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不过这样的阿拉伯大同局面并未持续多久,随着9世纪后阿拔斯帝国国运转衰及突厥人等新兴力量的出现,阿拉伯人在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逐渐受到动摇,以波斯人为代表的许多民族本土意识觉醒,开始有意阻止本土文化的阿拉伯化,乃至主动剔除语言、服饰、艺术、建筑工艺中来自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而这一时期崛起于呼罗珊、德来木及河中地区的一系列波斯人政权不仅有实力割据一方,甚至能直接攻占巴格达,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以此为渠道大兴文化复兴之潮。可以确定的是,公元1000年的阿拉伯帝国(此时再用「帝国」一词都已显得不合时宜,因为此时的阿拔斯政府仅握有对美索不达米亚及叙利亚东部的控制,哈里发更成为虚职,大权旁落,政令不出巴格达;外部更是有法蒂玛、后倭马亚两大敌对哈里发争夺宗教话语权),毫无疑问地比两百年前处于国势顶峰的拉希德时期更加多元化。


讨论完围绕「阿拉伯帝国」的名词之争后,是时候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了:那样一个波澜壮阔的阿拉伯帝国是怎么变成现在乱成一团糟的中东的?

灯光略显昏暗的会议室里,一群人影在争吵。

阿拉伯帝国:这个锅我不背!我1258年就嗝屁了,六七百年之后的事儿跟我有毛线关系!

塞尔柱帝国、伊尔汗国、帖木儿帝国、马木留克苏丹国、白羊王朝、萨菲王朝、奥斯曼帝国、桑德王朝、卡扎尔王朝等:看我干甚?!这火我不传!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一直默不作声的英国和法国。

英国耸了耸肩,法国翻了下白眼,两人一齐看向坐在后排阴影里的那个人——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个犹太人,正面无表情地看着台前喧闹的众人;只见他手中牵着一条细绳,拴着靠在墙边的一辆破自行车,那墙后面还隐约耸动着几个暗中观察的人影。

------

简言之,阿拉伯帝国的衰亡与今日中东乱局两者间的逻辑关联性略等于零——基本上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题主若希望明晰中东乱局(尤其以巴以冲突、伊朗-沙特阿拉伯冷战为代表)发生之根源,应该了解的并非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而是中东地区的近现代史,尤其是其殖民史。但问题既然如此,答主我还是会尽力做出较全面的回答。近代中东问题之根源相当复杂,且掺杂了相当多的道德与情感因素,作为一个外行答主万万不敢在此班门弄斧,以免贻笑大方;以下答案仅探讨第一个问题,即阿拉伯帝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我在前面解释「阿拉伯帝国」一词异议的时候已经提到,阿拔斯王朝自9世纪开始走上了长达400年之久的下坡路,按时间顺序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61~945年——政治权威的崩塌与地方自治的扩散

861年,时任哈里发穆塔瓦基勒(Al-Mutawakkil)被其突厥近卫军刺杀,帝国随即陷入长达近十年的政治动乱,其间先后有四任哈里发被突厥近卫军扶植上台,随笔又被突厥人刺杀,直到870年穆阿台米德(Al-Mu'tamid)在其兄长的协助下继位为新任哈里发,秩序才得以重新建立。即便如此,这场动乱(史称「萨马拉无政府时期」Anarchy at Samarra)已然给帝国带来了沉重打击——埃及在艾哈迈德·伊本·突伦(Ahmad ibn Tulun)的统治下实现自治,名义上依旧接受哈里发的法理权威,实际已脱离中央政府之管辖;东方的呼罗珊和波斯早在820年代就已经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此时更是趁巴格达政府疲于平乱而大力扩张自身实力,其中尤以萨曼王朝(Samanids/Samanid Dynasty)和萨法尔王朝(Saffarid Dynasty)最为著名。到9世纪下半叶,来自东方的波斯人王朝已经对处在帝国核心区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萨法尔人就曾在870年代数次攻打伊拉克,甚至一度在876年对巴格达形成包围之势;虽然阿拔斯政府凭借其军事力量(主力为突厥雇佣兵)尚可免于沦亡,甚至有穆阿台迪德(Al-Mu'tadid)在位期间一轮短暂的再征服,但终归难抵帝国衰颓的大势。945年,由崛起于里海南岸的德来木人(Daylamites)建立的白益王朝(Buyids/Buyid Dynasty)袭破巴格达,随后攻占了阿拔斯哈里发剩余的最后一点实际控制领土,偌大的阿拉伯帝国已然名存实亡,山河破碎。(由此开始的历史阶段也常被称为「大分裂时代」Age of Fragmentation)白益王朝首任埃米尔艾哈迈德·伊本·白益(Ahmad ibn Buya)在攻克巴格达后受封「王朝镇守者」(Fortifier of the Dynasty)的头衔,自此哈里发彻底失去实权,成为仅具有政治与宗教象征意义的虚职;白益王朝的埃米尔们则走到前台,成为政权的实际掌控者,挟天子以令诸侯。

(图片来源:维基用户ro4444,公共领域)

与哈里发政治权力的沦丧同时发生的,是其作为宗教领袖的精神权威的进一步崩塌——这是因为到公元10世纪时,哈里发这一头衔再不是巴格达的阿拔斯家族一家独揽的特权了;909年,隶属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Isma'ilism)的阿卜杜拉·马赫迪(Abdullah al-Mahdi Billah)自立为第11任伊斯玛仪派伊玛目(Imamah,区别于什叶派下属的另一个主要派系,十二伊玛目派),并对外宣称自己的家庭谱系可直接追溯至先知穆罕默德的小女儿法蒂玛(Fatimah)与其丈夫阿里(Ali),自称哈里发,其政权以此得名为法蒂玛王朝/法蒂玛哈里发。崛起于今天阿尔及利亚一带的法蒂玛王朝,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来迅速扩张,很快控制了整个马格里布(Maghreb)地区,并在969年攻灭盘踞埃及的突厥人伊赫昔迪王朝(Ikhshidid Dynasty),定都于福斯塔特(Fustat,即今开罗),并以埃及为大本营向白益王朝控制下的美索不达米亚派遣大量什叶派传教士,同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向周边各国的逊尼派穆斯林人口进行传教与文化渗透。

(图片来源:维基用户Omar-toons,公共领域)

这对于已然大权旁落沦为傀儡的阿拔斯王室而言无疑是火上浇油的又一道晴天霹雳,因为倘若法蒂玛王朝成功夺得了伊斯兰世界的精神制高点,则信奉逊尼派的阿拔斯哈里发的身份将变得一文不值,除了成为白益王朝及其继任者的政治负担外已毫无任何利用价值。

与法蒂玛王朝的咄咄逼人之势遥相呼应的,是929年,位于安达卢斯(即今伊比利亚半岛大部)的后倭马亚王朝的埃米尔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ar-Rahman III)改埃米尔称号为哈里发,建立科尔多巴哈里发国(Caliphate of Córdoba,因其首都而得名),成为与阿拔斯和法蒂玛分庭抗礼的第三个哈里发。

(图片来源:维基用户Tyk,原图为西班牙语,英文译者为维基用户Morningstar1814;公共领域)

关于哈里发这个头衔,是有必要多说两句的——白益王朝的埃米尔们挟持阿拔斯哈里发而不直接取而代之,一方面因为哈里发在当时仍是伊斯兰世界的最高宗教权威,不容轻易僭越变更;而更为实际的原因是,哈里发的存在天然地为他们的割据政权提供了统治合法性的最佳来源。中世纪时,哈里发在伊斯兰世界内的地位,是可以和古代中国的天子相类比的——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在阿拔斯哈里发尚在的情况下,法蒂玛和科尔多巴两个新哈里发政权的建立无疑是向世间所有穆斯林传递了一条清晰的信息:要么他死,要么我亡。打起哈里发的旗号,不仅仅意味着增强自身的统治权威与合法性,更是在向天下人发号施令,是在向一切尚未臣服的势力宣战——哈里发的力量,来自他作为所有穆斯林精神领袖的崇高地位,因此哈里发的权威绝对不容分割。这与古代中国,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是有一定可比性的。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率先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者下场惨淡,迎奉汉帝而号令天下诸侯者却得以在乱局中稳如泰山,其逻辑亦有相通之处。

第二阶段:945-1157年——外来王朝的交替统治与哈里发权威的缓慢复兴

进入11世纪,白益王朝国力渐衰,其东部领土一点点被新近崛起的伽色尼王朝(Ghaznavids)蚕食,国内政治局势也愈发不稳。1037年,图赫里勒·贝格(Tughril Beg)自称苏丹,在花剌子模建立塞尔柱帝国(Seljuk Empire),随即拉开新一轮对外扩张的序幕,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征服了波斯全境、呼罗珊大部和美索不达米亚。1055年塞尔柱人攻克巴格达,灭亡白益王朝,顺理成章地取而代之,继续将阿拔斯哈里发作为维持中央权威与稳固统治合法性的工具,而将日常行政事务放在首都伊斯法罕。塞尔柱人的到来,对于长期受法蒂玛威胁的阿拔斯哈里发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白益王朝的历任统治者对法蒂玛王朝肆无忌惮的传教行为无动于衷,甚至暗地里提供支持,相比之下塞尔柱人在宗教信仰上则是坚定的站在逊尼派一方,对于法蒂玛王朝坚决抵制。塞尔柱帝国统治下的历任哈里发,尽管依旧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可言,但由于巴格达远离位于波斯的塞尔柱朝廷(初定都伊斯法罕,后改设东西二都,东都为梅尔夫,西都为哈马丹),因此相较白益时期,在日常事务中往往享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图片来源:维基用户MapMaster,公共领域)

时间临近12世纪,塞尔柱帝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1092年罗姆苏丹国(Sultanate of Rum)正式脱离帝国独立,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First Crusade)拉开序幕,塞尔柱人接连遭遇失败,本就存在深刻内部矛盾的塞尔柱各部此时纷纷将矛头对准对方,趁着十字军东征带来的乱局扩张各自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身居巴格达的哈里发嗅到了机会的味道,他开始悄悄地培养自己的私人力量,并且在不知不觉间将已被埃米尔们和苏丹们夺走近二百年的政治实权一点一点的重新收入囊中。1118年,穆斯塔尔希德(Al-Mustarshid)即位为新任哈里发,同一年塞尔柱帝国也迎来了新任苏丹——年仅13岁的马哈茂德二世(Mahmud II);穆斯塔尔希德觉得搞大新闻的机会来了,他一方面在暗中积蓄起兵反叛所需的军事力量,一方面与年幼的苏丹围绕一系列政治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1122年,马哈茂德二世任命艾哈迈德·伊本·尼札姆·穆勒克(Ahmad ibn Nizam al-Mulk)为哈里发的新任维齐尔,穆斯塔尔希德却毫不买账,在第二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艾哈迈德解职流放,公开与苏丹叫板。1125年,穆斯塔尔希德觉得重振哈里发权威的时机已到,于是起兵进攻位于瓦西特(Wasit)的塞尔柱军队,结果大败而归,自己也被重新软禁在巴格达。1131年,马哈茂德二世驾崩,塞尔柱帝国随即陷入内战,驻守巴格达的塞尔柱军队也被调往北方参战,穆斯塔尔希德于是抓住机遇第二次起兵,一路北上攻打摩苏尔,但久攻不下,试图转战大马士革(当时正受到来自十字军的巨大压力),但未成形;折腾了几年,围着巴格达转了几圈,最后在1135年与西塞尔柱苏丹海耶斯·马苏德(Ghiyath ad-Din Mas'ud)的交战中被士兵遗弃,沦为俘虏,不久被杀。

穆斯塔尔希德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但塞尔柱人此时忙于内战和应对十字军,没有精力去进一步制约哈里发的权力,1136年穆克塔菲二世(Al-Muqtafi)走马上任为新任哈里发,继续着穆斯塔尔希德未竟的事业;与他的前任不同,穆克塔菲二世的作战经验要丰富的多,对形势的判断和对战场利弊的分析也要准确的多,更善于在多股力量之间谋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即使如此,他依旧在1156年犯下大错,错误地支持了哈马丹的一次叛乱,结果叛乱的塞尔柱军队反而调转枪口攻打巴格达,旋即开始了长达七个月的围城战。这场围城战相当具有戏剧性,攻城的塞尔柱士兵数量在三万上下,而守城的哈里发手里只有约七千人,差距悬殊;开战后不久塞尔柱人就攻陷了巴格达西城(巴格达城分东西二部,以底格里斯河为界,有数座桥梁连接),退进东城的穆克塔菲二世拼上老本,将国库内的黄金第纳尔全数发予城内百姓,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号召百姓与城池共存亡,结果老百姓们果然买账,顽强抵抗塞尔柱人的猛攻数月。到这一年的七月,围城的塞尔柱部队得知了后方发生动乱的消息,加上眼前久攻不下的城池与惨重的伤亡,遂决定撤军,巴格达就此解围,穆克塔菲二世也一战成名。

1157年的巴格达之围,在阿拔斯王朝的历史上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自945年白益王朝占据巴格达以来,哈里发第一次从外来统治者手中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军政大权,恢复了对巴格达及伊拉克大部的直接统治,也象征着阿拔斯王权的全面复兴。

第三阶段:1157-1258——哈里发国的回光返照与蒙古入侵

1157年后的阿拔斯哈里发,与塞尔柱帝国形成了很微妙的共存关系。一方面,此时的塞尔柱帝国经过数次内战,又时刻面对着东方花剌子模王朝(Khwarazmian Dynasty)的虎视眈眈,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所统辖的领土也已大幅缩小;另一方面,刚刚重获独立自主地位的阿拔斯哈里发面对的也是一片大战后的废墟,百废待兴。双方于是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形成了默契,各自避免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也尽量不参与正陷入胶着的十字军战事,谋求和平共存。

塞尔柱帝国最终在1194年被花剌子模征服(罗姆苏丹国则在此之后又延续了一百多年),而花剌子模人还没来得及把刚抢到手的板凳坐热,就遭遇了更为凶狠的对手——蒙古帝国。

(图片来源:维基用户Arab Hafez,公共领域)

1219年,蒙古大军跨过天山,进入花剌子模王朝统治的河中地区(Transoxiana);次年,布哈拉(Bukhara)和撒马尔罕(Samarkand)相继失陷,蒙古人兵抵呼罗珊,开始准备对波斯本部的进攻。而就在花剌子模与蒙古人做殊死搏斗之时,远在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则在享受死亡前的最后欢愉——此时已是哈里发纳赛尔(Al-Nasir)在位的第四十个年头,纳赛尔统治下的伊拉克虽与阿拔斯黄金时代的繁荣与富庶相距甚远,但倒也称得上国泰民安;在经历了长期的动荡与不安后,阿拔斯王朝似乎时来运转,又将重新走上复兴强国的道路。

然而这一切只是错觉。早在几年前,当纳赛尔因为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二世(Muhammad II)来犯而向盘踞草原的蒙古人求援时,他的帝国的国运就已经被画上了终止符。在蒙古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偌大的花剌子模帝国在短短三年内就遭到毁灭性打击,穆罕默德二世也在逃难中病死他乡,蒙古大军长驱直入波斯,与巴格达遥遥对望。窝阔台继任为大汗后,命大将绰儿马罕(Chormaqan)进攻阿拔斯王朝统辖地区,1236年绰儿马罕突袭重镇阿尔贝拉(Erbil),但只是劫掠一番后即收兵回撤,并未攻城;此后数年间蒙古军队因为战略中心转移至小亚细亚与欧洲,因此仅对伊拉克地区劫掠侵扰,并未开展大规模的主动进攻。1241年,正当蒙古大军驰骋中欧如入无人之境之时,阿拔斯哈里发穆斯坦绥尔(Al-Mustansir)正式向蒙古帝国称臣,宣誓年年向蒙古大汗纳贡;但蒙古人对这样的安排并不满意,贵由汗在位时就曾要求哈里发直接献土归降并亲身赴和林以示忠心,但遭到哈里发的拒绝,这给日后蒙古的正式进攻提供了有力的借口。

1257年,蒙哥汗正式命令其弟旭烈兀向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发动进攻,而旭烈兀此行的另一个重要战略目的则是扫荡据守在伊朗北部山峦的阿萨辛派(Assassins)残余势力。由于尝试刺杀蒙哥未果,蒙哥一直对阿萨辛派记恨在心;早在一年前,阿萨辛派最重要的据点,哈桑·沙巴(Hassan-i Sabbah)当年的主城,阿剌模忒堡(Alamut)已经遭到毁灭,残余的阿萨辛势力潜入深山之中据险而守,但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无法招架旭烈兀的大军。消灭了伊朗的阿萨辛势力后,旭烈兀马不停蹄地向巴格达进军,并要求时任哈里发穆斯台绥木(Al-Musta'sim)全盘接受蒙哥提出的归降条件;穆斯台绥木不仅断然拒绝,还有意在回绝的文书里显露出狂妄之态,让蒙古人大为恼火,此举也意味着战争将不可避免。后世史学家分析穆斯台绥木此举,通常将责任指向他的维齐尔伊本·阿尔卡米(Ibn al-Alkami),认为此人对哈里发谎称蒙古军队战斗力低下,并称一旦受到攻击其他伊斯兰国家都会前来相助(参见Paul K. Davis著Besieged: 100 Great Sieges from Jericho to Sarajevo),导致穆斯台绥木做出错误而愚蠢的判断。

之后发生的故事毫无悬念——蒙古大军迅速包围了巴格达,而穆斯台绥木仓皇迎战,全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仅仅二十天后,这座「和平之城」,伊斯兰世界的掌上明珠、文化与宗教圣地,在一片烈焰中烧为白地。广义上的伊斯兰黄金时代(Islamic Golden Age)也就此画上句号,「阿拉伯帝国」也在这一刻迎来终结。

穆斯台绥木的最终下场值得一说;由于蒙古人对直接斩首哈里发有所畏惧,故选择了在他们看来更有尊严的处刑方式——将穆斯台绥木裹在毛毯中,再令马匹将其践踏而死。但广为流传的另一个版本的记载(出自《马可波罗游记》)则称,旭烈兀在发现了穆斯台绥木国库内的大量奇珍异宝后,将其与其宝物锁在一间屋内,使其饥渴而死,以示「富贵不可食」。后一种记载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但其可信度究竟如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2018年2月20日更新

此前的回答已按时间顺序简要叙述了阿拉伯帝国(632-1258,不计马木留克的续命)的衰亡始末。答主本来准备另分一条线写一写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其与欧洲列强就中东利益的博弈以及中东地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但看到已有新近添加的比较完备的答案,因此就不再围绕同一个话题多做讨论。今次更新的内容,就算对以上内容(阿拉伯帝国之衰亡)做个系统性总结吧。

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的衰颓,究其原因,大体可分两点讨论:

  • 内部矛盾:继承人问题引发的政治动荡与军事对立
    一部分史家(最著名的当属吉本)将奥勒留放弃养子继承制度转而传皇位于康茂德作为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并且认为缺乏一套稳定持久的皇位继承体系是罗马衰微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这一观点放在罗马身上确有一定合理性,而若将其与阿拔斯王朝的历史对照,我们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发展轨迹——巴格达政府始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且能够长期沿用的哈里发继承体制;尽管名义上尊奉长子继承制,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各派势力都对哈里发之位有所觊觎(这一情况在9、10世纪尤其显著),轻则动用政治力量威逼胁迫,重则直接起兵反叛取而代之。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人物,是阿拔斯王朝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拉希德统治下的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维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罕见的盛世景象,但这样的盛世却极为短命,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推手即是拉希德为自己死后所做的一系列政治安排——将帝国一分为二,由两个儿子各自统领,且设置了二者不得互相僭越等一系列苛刻规定,为其后的内战与长期动荡埋下了伏笔。而围绕争夺哈里发之位的内战一旦爆发,再想平息就难比登天,因为第一个僭位者的登基必然给下一个僭位者的上台提供了合法性论据;因此一旦内战爆发,仅凭对立各方自身的力量已远远不够,这时有力的外援就成为了各派政治势力争夺的对象,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所能够争取的无非是来自两股力量的支持——来自非阿拉伯人名门望族的政治支持,以及来自游牧部落雇佣军的军事支持。导致帝国崩溃的第二个主要原因因此登场:
  • 外部压力:地方大家族与外族雇佣军的乘虚而入
    为了在内战中获得优势地位,对巴格达有所觊觎的各路力量往往会依赖当地大家族的政治支持,而这些大家族在得势后自然不会任人摆布,更不会甘愿对已经被动乱折腾的焦头烂额的中央政府言听计从;相反,他们最合理也最常见的选择,是在名义上继续服从哈里发的统治,而在日常事务中一点点篡夺巴格达的统治权力,形成事实上的地方自治——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在位于帝国边疆的河中和呼罗珊发生了,在距离帝国统治核心很近的埃及和阿曼也同样发生了;而缺乏可靠力量的中央政府对此除了默认现实外毫无对策。坐在巴格达的哈里发自然不愿意看着他的领土一块块分崩离析,更不会愿意被手握军权的地方豪族所挟持,但他自己手里所掌握的军队力量又实在太过薄弱,且战斗力与边疆地区那些在当地招募组建而成的边防军与私人武装力量根本无法相比。面对这样的不利境况,哈里发本人往往也需要采取与那些谋求篡权的僭位者同样的策略——培养一支可靠而有超强战斗力的私人武装。因而自穆阿台绥姆(Al-Mu'tasim)开始,雇佣突厥骑兵作为自己的近卫部队就逐渐成为了哈里发的标准配置,而随着时间向后推移,雇佣军的数量、兵种、来源地与来源人群也一步步地被拓宽。伴随着雇佣军而来的,是短内的安全保障,与长期的动荡不安。我在之前答案中提到的「雇佣军逻辑」此刻即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刻——表面上突厥雇佣军直属哈里发管辖,但雇佣军自身的逐利逻辑导致他们的忠诚往往只指向哈里发手里的钱粮,而非哈里发本人;当驱逐、囚禁甚至杀死哈里发的边际收益足够大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揭竿而起沦为叛军。与雇佣军的经济地位同时提升的是他们的政治意识——一部分雇佣军领袖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手中所拥有力量的潜在政治价值,并且开始以此为筹码,与另一股势力——地方大家族进行交易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身优势。另一部分雇佣军领袖则将这一逻辑进一步推向极端,他们直接通过武力消灭了地方豪族势力,自己肩负起了地方行政与军事防卫的双重职责,此即10世纪后一系列雇佣军政权的最初来历。不难看出,在这样的情势下,哈里发纵有复国兴邦之志,也难以独自与舞台上的两个主角(大家族、雇佣军)搏斗,但一旦请来帮手,则这个帮手极有可能坐倒成为新的霸台主角。这一逻辑曾在帝国灭亡前夕被短暂打破(即前文提到的皇权复兴),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帝国统治半径的极大萎缩(仅领有美索不达米亚主要市镇)降低了行政统治的难度与成本,而外部强权的崩溃(可以套用前面的逻辑,即取代哈里发的两股强权在经历了一轮扩张与膨胀后遇到了与哈里发一样的问题——他们也在各自的系统内被新生长出的强权所取代)也为哈里发稳固自己在小空间内的统治提供了有利环境。这样内外皆适的条件必定难以维系,而12~13世纪的哈里发复兴也并未从本质上解决导致帝国衰颓的一系列制度性原因,因此这样的复兴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回光返照。

以上两点分析,是对阿拉伯帝国覆灭最简单直白的逻辑解释;可以说,这两个因素是导致帝国衰微的主要因素,但绝非唯一因素,二者之间也绝非简单的因果关系,其中因时间和地域不同往往存在许多波折,各自都值得做深入讨论,但此处为节省篇幅仅以最简洁的文字来做叙述,以免答案过于冗长。


user avatar   ling-hu-chong-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诞生于落后地区的伊斯兰教,始终在传播,却在百年翻译运动之后再也没革新,这导致它能同化落后文化,却难以消化先进文化,难免被利用而陷入教派分裂。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亚部分。


一、先说一说阿拉伯帝国诞生前的中东。

先知诞生前的中东,分成明显的三块:东部的波斯地区,以本土文明为主,融合了希腊文明;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古叙利亚文明、罗马文明、希腊文明的结合体;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半野蛮半开化

本来来就是分裂的,除伊朗外,基本没有统一国家的历史。阿拉伯半岛无人问津,其他地区要么隶属欧洲帝国、要么属于波斯帝国,地中海沿岸和两河流域,是波斯与欧洲的争夺区域。

二、阿拉伯半岛统一,伊斯兰教创立

610年,先知创立伊斯兰教,以理论指导实践,在麦地那建立第一个根据地。他以安拉的名义授权人们可以袭击麦加的商队,夺取战利品,以快钱笼络人心

630年,穆罕默德率领万人队伍进军麦加,麦加不战而降,成为伊斯兰教的第二个根据地。

穆罕默德发动新的攻势,要求各个部落皈依伊斯兰教并缴纳天课,作为换取保护的条件。632年,穆罕默德几乎征服所有的阿拉伯部落。

打江山的套路是一样的。思想第一,当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是同一班人马时,能量就相当高了。

穆罕默德是一个不识字的阿拉伯人,不懂得历史,完全不知道希腊罗马叙利亚的一切文化。他并不是像孔子、柏拉图、耶稣那样的纯粹思想家,他更是一个革命家与政治家。

他没有留给信徒们以普遍意志的超越现实的终极价值,没有稳定的政府计划,也没有留下有力的教会组织来指导精神活动。他过早的世俗化使得信徒们难以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在整个伊斯兰教历史上,没有如基督教那样的托钵僧,没有佛教那样的苦行僧,也没有如儒家那样的层出不穷的思想家。

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信仰,更像是一种革命思想,一种神权统治秩序,对于落后一方而言,这是凝聚人心的最好选择。


三、阿拉伯的扩张奇迹,伊斯兰教扩张

欧默尔(634-644年)继承哈里发后,将部落内耗的能量转化为对外征服的动力,征募穆斯林加入圣战。636年,雅穆克河战役中击败拜占庭;637年,卡迪西叶战役击败波斯军队。仅仅十年时间,便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在中东的属地,将萨珊帝国的疆域纳入穆斯林版图。

穆斯林堪称奇迹的扩张速度,无疑是天时地利人和,跟中国的农民起义一样

1、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穆斯林的凝聚能力和同化能力超强,抢劫战利品的快速致富对于徘徊于饥饿边缘的阿拉伯人很有吸引力;

2、波斯的萨珊帝国与拜占庭两败俱伤,重税统治导致民怨甚深,中东人将阿拉伯人视作救星。


四、权力斗争,伊斯兰教分裂

到了奥斯曼(644-656年)和阿里(656-661年)时期,情况大不一样,疆域扩大,财富陡增,风气腐化,内斗不止,两任哈里发均被人杀害。

在一片混乱中,叙利亚总督穆阿惟叶武力夺取哈里发,建立倭马亚王朝。借鉴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采取哈里发世袭制,建立稳定的帝国式官僚制度。

此时,伊斯兰教正式分为三派:1、逊尼派,承认倭马亚哈里发在内的历任哈里发的合法性;2、什叶派,强调只有阿里及其后裔才能出任哈里发;3、哈瓦吉利派,反对任何形式的世袭制,任何成年男性穆斯林,如无罪过,皆可出任哈里发。后来,什叶派内部由于权力角逐继续分裂。

实际上,哈里发只是下面的人推立的利益代表而已,从来没有教派之争,只有利益之争。

停止扩张后,倭马亚王朝开始财政改革。针对阿拉伯人穆斯林、非阿拉伯人穆斯林(麦瓦利)、非穆斯林制定了税赋不一的税制。这也导致了很多非穆斯林为了避税,纷纷改宗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一开始就不纯粹,划不清信仰和世俗的界限,充满了混乱。


五、阿拉伯帝国与翻译运动,伊斯兰教前进

750年,阿拉伯帝国实际上是波斯人所建,被阿拉伯人窃取。

随着麦瓦利人数的越来越多,不平等导致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紧张。阿拉伯是少数派的蛮族,其拥有的特权必然引起先进文明族群的强烈不满。

波斯人率先发难,联合什叶派推翻倭马亚王朝,拥立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为哈里发。

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达,实行政教合一的波斯政治体制,以官僚组织取代阿拉伯贵族统治,波斯人取代阿拉伯人和叙利亚人,成为王朝的重要政治基础。

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为了稳固统治,防止被波斯人左右,镇压什叶派,改宗逊尼派。

阿拔斯哈里发极力推行伊斯兰教的神权秩序,完善伊斯兰教的信仰体系,不惜巨资扩建麦加的克尔白清真寺,皇帝经常前往麦加朝觐以示虔诚。

所谓的派系,成为统治者手中的棋子。没有虔诚与否的问题,只是权力斗争与笼络人心而已。

阿拉伯人起于蛮荒之地,面对异族异域的先进文化,为了防止政权旁落,哈里发们竭力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兼收并蓄,通过大量翻译的书籍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统治。

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由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已能娴熟地运用希腊逻辑学和希腊哲学这种有力的武器,伊斯兰教亟需提高自身思辨性,才能对抗犹太教和基督教。

于是,一场持续两百年的文学翻译运动应运而生。哈里发马蒙(813-833年)以巴格达“智慧馆”为学术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的翻译运动,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译为阿拉伯语,吸取先进文化遗产以丰富和发展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学、圣训学、教法学、辩论学、诵经学完整体系得以建立。逊尼派和什叶派已由早期的政治派别发展为宗教派别,各自确立了教义学说体系。

如果伊斯兰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将会改写中东历史。随着理性主义的热潮,哈里发国家的神权统治遭到质疑,11世纪后,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回到正统伊斯兰”的浪潮,伊斯兰理性主义学者被迫害,大量著作被焚毁,苏菲神秘主义登上舞台。从此,伊斯兰从开放走向封闭,苏菲神秘主义主导了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苏菲神秘主义,与中国唐代的古文运动一样,开启了社会风气从开放到封闭的大转向。

这是伊斯兰教历史商唯一的一次自我革新,可惜戛然而止,依然局限于神权统治秩序,所以它无法同化波斯文明、古叙利亚文明、埃及文明等先进文明,直到现在,阿拉伯半岛的其他中东地区,从不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自豪地认为自己是埃及人、叙利亚人、伊朗人、土耳其人等等。


六、走向分裂,伊斯兰教倒退

短暂的巅峰后,阿拉伯帝国走向分裂。

909年,什叶派法蒂玛王朝建立,最富庶的埃及、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西部独立。此时,诞生了什叶派新的分支“德鲁兹派”,盛行于现在的叙利亚和黎巴嫩。

945年,波斯白益家族占领巴格达,控制宫廷,尊奉什叶派。波斯东部臣服于信奉逊尼派的萨曼王朝。白益王朝和萨曼王朝都致力于复兴波斯帝国的文化和制度。

再到后来,马穆鲁克王朝统治原法蒂玛王朝地区,塞尔柱突厥人、蒙古人、土库曼突厥人纷纷在中中东建立帝国。

从13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的250年时间,中东几乎全部处于游牧民族统治之下,巴格达与大马士革毁于一旦,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倒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每一个游牧民族统治者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并很快被同化,中东文明始终没有中断。

伊斯兰教在同化游牧民族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从此,中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伊斯兰文明是游牧民族的大熔炉,但始终无法同化地中海沿岸和波斯的先进文明


七、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教停滞

16世纪,中东分裂成逊尼派奥斯曼帝国于什叶派萨法维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阶级是游牧民族,萨法维帝国致力于复兴波斯文明。伊斯兰教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已,谁也没有想过去革新它

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在伊斯兰教上没有创新,保持原貌。两国争战不止,到了18世纪,两国衰落,西方全面崛起,对于习惯了战场上获胜的穆斯林而言,这些变化似乎就是安拉的惩罚。当欧洲人开始支配中东秩序时,中东乱上加乱。伊斯兰教是他们用来反抗的武器,却无法用来指导建立现代的稳定秩序。


八、20世纪,走向世俗,压制伊斯兰教

奥斯曼帝国崩溃后,土耳其、埃及、伊朗建立民族国家,实行世俗的西化改革,压制伊斯兰,国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而此时,新月地带处于殖民阶段,纷纷建立依赖外国政府支持的军人政府。带来两个问题:国家的建立没有考虑实际的地理界线和人口分布,政权合法性不足。他们不敢进行社会变革,不断通过阿拉伯民族主义、反西方势力来转移国内视线,将伊斯兰教的问题隐藏。

此时的阿拉伯半岛,与7世纪类似,条件艰苦,经济文化落后,在中东没什么存在感,犹如一片弃土,直到80年代石油资源开发后,这些国家才迎来蜕变,野鸡变凤凰。


九、20世纪后期,伊斯兰教复苏

无论是民族主义,还是改良主义,都没有实质改善底层平民的生活,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动乱,提供了激进势力和极端倾向滋生的土壤。

以1979年的伊朗霍梅尼革命为标志,伊斯兰教在中东全面复苏。伊斯兰主义的政党掌握土耳其政权、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新月地带的教派冲突不断。

对政客而言,愤怒是一种强大工具,伊斯兰教是一种良好的安抚剂,但伊斯兰教不能制定法律,不能为饥饿之人提供食物。今天的世界,远比伊斯兰教诞生的世界要复杂,人们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思想来应对现代世界的挑战。

伊斯兰教的复苏,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倒退,国家更加动荡,底层平民活在对天国的虚幻想象中,经济社会发展一塌糊涂。而且,伊斯兰教在百年翻译运动后,再也没有革新,自身问题重重。对中东人而言,欢迎伊斯兰教,不过是换了一种毒药而已。

逆势而行,开历史倒车,从来不会有好结果。即使没有西方干涉、没有以色列、没有基督教的挑战,中东也会被历史潮流抛弃。

中东的和平与发展只有两条路:彻底抛弃伊斯兰教、彻底改良伊斯兰教。


如果伊斯兰教没有将较大部分的精力消耗在同化游牧民族上,而是将最初充沛的活力放在欧洲,在巅峰时期择机打败拜占庭,那么中东的伊斯兰文明会是什么样呢?

如果伊斯兰教不是诞生在落后的阿拉伯半岛,而是诞生在更加先进的波斯或古叙利亚地区,又会是什么样呢?


更多完整的历史文章,请@公众号“拿破仑小炒”。


user avatar   tui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答主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蒙古人的入侵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蒙古人入侵两河流域的时候几乎完全毁掉了从苏美尔时代开始就运行良好的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灌溉系统。有了这些灌溉系统才能支持发达的农业。历来所有的征服者没有一个丧心病狂到向这东西动手的,包括当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本来是罗马(拜占庭)和波斯人交锋的最前线。


但是蒙古人做到了。之后这本来是文明中心的地方开始输出混乱了。


另外,一直到奥斯曼帝国灭亡的前夕,叙利亚也一直都是富庶之地。坏就坏在叙利亚那是个四战之地。而且国内是真正的易攻难守。除了海岸地区的山地会好很多(易守难攻)。历史上叙利亚-黎巴嫩的海岸山地也因此成了许多异端教派的藏身之所。


不过,其实阿拉伯世界本来有一次出现和日本一样,在近代有与西方分庭抗礼的国家的机会。那便是穆罕穆德阿里家族统治的埃及。可惜后来埃及的崛起大业也是死于内忧外患和各路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对今天的中国颇有借鉴意义。


user avatar   dfentyur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面已经有dalao写了关于阿拉伯帝国的事情了,那么我讲一下从奥斯曼帝国晚期到近代的分裂吧。若是讲的不好,请求原谅,毕竟能力有限。(回答的当时比较仓促,两天左右会进行修改的)

原因有两方面1本身原因,2外敌与列强干涉

1伊斯兰教的停滞

蒙古大军西征结束之后,伊斯兰教逐步走向了两个方向——即神秘主义和教条主义,神秘主义主要以苏菲派为主,教条主义则什叶派占据的更多。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演化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由学者伊本.泰米叶提出了他自己的思想,此人由于年轻时被蒙古大军的残忍行径给影响过,变得极端。他本人自己认为属于赛莱菲派,而他决定违反教法,人格化真主,同时敌视逊尼派和什叶派,颁布了与他们都有分歧的教法,并且认为所有的穆斯林都只能从《古兰经》里面汲取思想,并且无条件的服从,不得质疑,不得对《古兰经》有任何的推论和个人理解。随后他就开始不停的怼人怼人怼人,但凡有人对整个宗教提出新的观点与看法的时候,他就写论文反对,且只要跟他不和的人统统都视为卡菲勒。最后遭到众学者反对,并且被监禁而死。

但是到了奥斯曼帝国晚期,泰米叶的思想却占了上风,一下内容引用语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伊斯兰教法学史》[埃及]胡祖利 著

“本周目最显著的就是学者们完全盲目服从,很少有剖取能力者。本周之始开罗还是哈里发的首都,不时还出现有剖取能力的法学者。但亦不过是在其宗教内部的剖取者而已。由伊历10世纪到现在情形已经大变了,连选择批判的学者都没有了,他们与前人之间完全隔绝了,而知有据守在他们手中的那几本书。”
“各地的伊斯兰学者失去联系,过去的法学者,不是随便就能得到这个尊号,不仅要跟随本地学者学习,还要跟随外地的高明学者学习。而到了这一周尤其最后,各地的学者失去了联系,埃及的学者不认识印度的学者,而印度的学者又不认识西非的学者。比如现在我们只知道伊历10世纪之前的印度教法运动,却对现在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
“古法学书籍被束之高阁,我们的老前辈给我们遗留下来的那些宝贵书籍,很久都没有人研究他,现在都成了历史遗物了”

从上述文字可知,伊斯兰教的教法陷入了一种停滞状态,甚至有开倒车的嫌疑。保守的观念占据了统治者的头脑。以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为例,当刺刀作为一种单兵装备进入了步兵的必需品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即奥斯曼禁卫军)却拒绝装备这种来自西方的武器,即使多次败在古斯塔夫军事改革之后的欧洲军队之下,他们也拒绝按照欧式的军纪训练整编。直到1829年马哈茂德二世上台发动了名为“吉祥大事”的军事政变,彻底铲除了禁卫军之后,军队上面才开始逐步追赶西方的步伐。而后是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面前,伊斯兰世界如此的脆弱不堪,莫卧儿帝国被英国消灭,萨法维波斯向英国和沙俄俯首称臣,奥斯曼帝国一步步被各列强蚕食,处境与当时的大清类似,但是奥斯曼向来都是抵抗到底。在这种乱世之中,本身保守的世界中又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思潮,一种是jihad主义,一种是瓦哈比主义。前者在WASWAS的宣传视频里面耳熟能详,是啥我不说了,但是在当时的确是底层民众对于西方列强入侵的产物,后者是今天的沙特国教,是啥大家也差不多明白,具体他们怎么发家的可以看我的这篇回答。

沙特阿拉伯和古代的阿拉伯帝国有继承关系吗? - 别了KV的回答 - zhihu.com/question/2916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划分

经历了上面所讲的礼乐崩坏之后,随之而来的第二大巨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作为“欧洲病夫”之称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是日落西山,埃及地区由英国人占领,北非地区则被其他的列强瓜分,在帝国的掌舵人——土耳其青年党的带领之下,提出要实现三个目标“现代化,图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保卫伊斯兰(帝国)”总之这三个互相矛盾的东西我是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宗教问题,民族矛盾,经济问题达到了空前的可怕,于是为了挽救国家。。。。。。他们选择加入同盟国和协约国作战。

如果有对这段历史了解,或者有看过《阿拉伯的劳伦斯》这部电影的人一定知道著名的“阿拉伯民族大起义”。因为西线战事逐渐趋于对法国不利的态势,英国不得不将主力从对付奥斯曼人身上来对付德国人,当然他们基本上在1914-1915年并没能取得对奥斯曼的重要胜利,相反是吃了败仗和一些损兵折将却毫无意义的胜利,英国在巴勒斯坦投入了近120万兵力和奥斯曼人作战,但是真正战死的人也就不足5万,但却因为饥饿,缺水,疾病死伤了55万之多。在这种情况下,伟大的英国情报官劳伦斯集结了阿拉伯各部落,在1916年牵制着奥斯曼人在巴勒斯坦的主力,并且提前于英国军队贡献奥斯曼在叙利亚的重要城市——大马士革。原本在劳伦斯和阿拉伯各部落领导人的想象之中,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能建立一个阿拉伯-犹太人的联合国家,但是很可惜,英法帝国主义列强是根本不会放过这个掠夺资本的机会,毕竟天文数字的国债和难以弥补的伤亡人数要把他们拖垮了。即使他们承诺在战后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叙利亚建立国家,然而事实上这些协议书和承诺就是在愚弄大众,因为全是自相矛盾的。虽然他们并不了解阿拉伯世界,也不明白阿拉伯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教派,矛盾。但是他们依然顽固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划分了土耳其的边境,叙利亚地区,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这些问题今天还在困扰着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民。

“这个结局是大战最令人感到讨厌的遗产之一”
——《大战》彼得哈特

3民族自决

虽然英法在二战之后的日子里,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逐步的放弃了自己的殖民地,可是一次大战结束之后的问题却依然没有解决,比如今天还在争夺的耶路撒冷,叙利亚和土耳其的边境。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阿拉伯各国的首脑们也寻求过建立一个联合在一起的阿拉伯国家,但是不管是因为宗教也好,因为政治原因,他们再也不能像阿拉伯帝国或者奥斯曼帝国时期 一样联合在一起了,不论是什么人的统治之下。石油逐步成为了世界的重要资源,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更不可能寻求一种和平的联合了。

4结语

因为保守主义带来的科技与认识的落后,导致了积贫积弱被外敌入侵。却又不幸的在看似平静的保守背后,实则隐藏着危险的暗流。数千年荒凉的沙漠和旱地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黑色财富。最后在外敌浪潮的冲击和礼乐崩坏之徒的大火,把曾经建立的一切辉煌和成果几乎摧毁殆尽,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曾经伟大的文明陷入了今日最黑暗的时刻。

我不愿意以野蛮的观点来否定任何事物,但是走向现代化是否对阿拉伯人民有好处这一点在近代来看我并没有明确的结果。他们迎来了从老牌帝国之中解放的光明,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成为了世界强权之间的筹码,伴随着混乱,战争,愚行和杀戮。我不能把今天这个局势的锅全甩给擅自野蛮划分地区的英法列强,也不能把锅全甩给伊斯兰教,石油看似是一个很好的争端理由,但是他们仅剩的也只有石油了。总之问题是过去的人所产生的,但是是要留给我们和后辈们解决的。


user avatar   gu-ze-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这么讲。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人兼任多个藩镇首领是常规操作。比如王宗嗣。曾经任安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看账面实力的话。卧槽。从哈萨克斯坦到山西,所有边军全归这哥们一个人管。然后呢?不也没出事嘛。

安禄山任三镇节度使。看起来很屌。其实他也就是在范阳和卢龙两镇树大根深。任河东节度的时间并不长。如果让河东军打蛮子。安禄山做得到。但是让河东军南下。安禄山并没有那个控制力。叛乱以后的河东军也印证了这一点。

至于说为什么给安禄山干了三镇节度使。是因为即便如此。安禄山也并没有挑战中央的能力。老皇帝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所以问题的根本在于。老皇帝可能是懒政、怠政。但并没有老年痴呆。问题的关键。是。安禄山石乐志。搞起了一件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成功的叛乱。

然后结果就是老皇帝一通神级微操。把半年可以搞定的事情拖了8年




  

相关话题

  为什么苏联莫斯科保卫战是成功的,而中国的南京保卫战最后却成了一场溃败? 
  古代审案行刑为什么要往地上扔令箭? 
  从武侠角度来说,如何评价《太吾绘卷》的门派、武功设定? 
  如何看待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英语可以任意夹带拉丁语吗? 
  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老老实实不陷害李世民,守着太子位,他能善终吗? 
  “何不食肉糜?”可以有不同解释吗?是“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末”还是“为什么不吃死去的饥民尸体”的意思? 
  如何看待这篇文章《世界上没有普世价值》? 
  张勋发动复辟的目的是什么?是真心想复辟还是另有企图? 
  为什么犹太族命运如此悲惨? 

前一个讨论
你见过生活中的硬汉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2020年战争风险是否会增大很多很多,是否会战争重新洗牌?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