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一下自己很想说的话:
嗯,我是底层人员,也没有我是底层我有理的想法。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可以说我经历的苦太多太多。在场的诸位估计像我这样的经历扛不住的居多(这里再次修改添加一下,知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真的不少,首次回答评论在我看来都炸了。要问我经历过什么,工作方面的吧,进入社会找工作处处碰壁没有钱吃饭没办法徒步70公里回家走了一天一夜那时候18岁,然后在深圳差点成为三和大神每天坐公交车30块,做车床不小心导致手骨折现在看见车床还像看见蛇一样,如今还在像傻子一样坚持。就是这样。)
不管是为了钱也好,还是上升到行业,经济,国家政策什么什么的高大上的方面,我都不会去考虑。现在大部分人追逐梦想,为了房子车子而奋斗,本无可厚非。但是从一而终,坚持精神,或者说工匠精神,消失殆尽。我悲哀的是这个,每个人都有理由离开这个行业,而且都是正常的理由,自己都过不好,为什么还要去为这个行业着想?这都是对的,但是,你得到的同时,也失去很多,情怀就不谈了。我认为的关键在于,传统的精神,我们还剩下多少?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是否有用或者说能否作为一个坚持的准则?社会其实已经浮夸到体现在各个方面行业中了。我也不是圣母婊,谁也不知道失去人性,究竟会失去多少,失去兽性,是否会失去一切。
上面这句话没什么文化的人说的,我只说其中一点,不是整个人性。杠精别老是杠谁说话的漏洞,懂我意思的自然懂,不懂也没关系。活在当下。
以下为原答案:
强答一波,首先我不是高大上的工程师,只是普通的底层加工人员。
从我们加工人员,也就是你们眼中的所谓的工具角度来看,你们的工资是合理的。
首先,经验真的重要,还有缺乏常识,细节方面的考虑。比如一个外径9㎜的铜件,内孔是不能超过7㎜的,新来的设计觉得有其他地方的干涉,外径非要搞成8㎜,我一看图纸就说做不了,让他修改,壁厚0.5㎜,先不说强度不够,那个我管不着。关键是应力就会让它变形。而且八成就是直接碎。
还有直径5㎜,长度30㎜的空心套。让我们做。
其他的不说了,很多方面考虑不周,但是设计课的课长就没这么多问题,简单说,就是做起来舒服,没那么多奇形怪状的东西。人家是50岁的老工程师,除了要负责管理以外,接手的单子是普通工程师的两倍,完成速度是普通的2倍,无论是我们加工还是客户,满意度100%,当然,人家工资是我们的3,4倍。最重要的是每天还很闲。这就是经验带来的收益,有一整套的方案面对不同的问题,不管是怎么定制的东西,细分起来还是一个个简单的零件,然后组装成一个复杂的东西,从尺寸到耐用性,到加工难度都是最优解。
而且有很多加工出来做到设计的工程师,做的并不比科班出身的差,甚至要好。
新毕业出来的,或者经验不足的人,出来的图纸到加工问题一大堆,修修改改,然后做好之后到客户手里问题一大堆,返工,继续上面的步骤,做完之后积累了经验,下一个全新的设备又是上面一套步骤,你来老板这里刷经验,凭什么还想着高工资?
那些天天往车间跑的,肯定是出了问题,。上面说的老课长从来没出过办公室,下图纸速度又快,工资自然高,而且很清闲,特别清闲,异常清闲。。脑海中已经模块化了所有的细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解一下。
还有其他回答中提到的危险,我就不明白了,我们天天在车间待着,也没觉得像你们所说的下来一趟车间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啊。确实,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确实是风险大。也没有说像你们说的那么夸张。我干了这么久,最严重的就是一次同事被铁屑划破了手上的动脉,骨折,压伤这些只要不是打迷糊,都是可以避免的。还有油污什么的,太夸张。我干的普车,普铣这些,比有门能关上的数控环境差吧?也没有说天天身上到处都是油,最多手脏一点。
还有关于前途问题,我觉得只要不是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机械永不过时,首先一直说被淘汰的普通车,铣都不会淘汰,因为数控局限性始终会有。真到了那时候,除了画画,唱歌,这些艺术类的不受影响,其他的都要受影响,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都是失业者。
而现在的本科以上学历,根本不愿意去学习了解加工的这些步骤,导致渐渐地脱离实际,眼高于顶。加工常识都不愿意了解,金属工艺生搬硬套。机械制图无视规定。光靠理论,实际的东西有些真的相悖于理论。
本工具从事加工8年,工资比应届毕业生,没有经验的工程师,工资肯定高。
随便上点小东西吧,可能不入眼。但是我要是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是普车干的,而且没有用任何量具,特殊工具,全部凭手感摇出来,你能信吗?
机械加工的魅力所在,就是漂亮的像艺术品。
下面是贴吧上大牛做的产品,侵删
机械行业太大了,机械工程师一个词有太多解释,所以本科阶段的机械工程专业是一个科普性专业,他带不来任何一个独当一面的应用型技能,细分程度低,车辆工程,热能,甚至材料过控等等都可以纳入机械专业,机械专业毕业也都可以去从事这些相关工作。因为毕业去哪里都是从头学习,所以你的第一份工作才是你真正的专业志愿填报。
另一方面,毕业生不会选择也没有选择。在一个成熟的体系里,每个学历对应的工作一般都是很清晰明确的,偏重机加工维护制造一般是专科,集成性设计和调试一般是本科,理论性研发设计一般是硕士博士。而在国内,大部分所谓机械都是集成性设计制造,但即使是集成设计要做好也是需要极高水准和验证,考验的是设计者扎实的基本功,而这一块一般涉及不到什么理论性的突破,无非是换着花样组合,国内依然做不好,仍旧是以抄袭为主,别的不说,哪家非标设计公司会认认真真去做CAE ?凭着经验公式给你校核一下都是良心设计。这些公司先把管理做好,能拿出一份保质保真常年有效的设备说明书和备件清单来就可以在大部分领域横着走了,对比欧美日设备文档与设备的模块化组合和严谨的工程行事流程,事无巨细,一清二楚,我们在工程管理上落后甚至更严重。而在管理混乱设计能力大众的公司工作,毕业生即使干多年也只是熟练的拆图工,而且还多是在自家公司的产品设计体系内能混得一碗饭。
拿车企主机厂看,正规来说,这是本科生去的地方,而现在研究生想入一个好的主机厂都不是那么容易,僧多粥少,一个上海大众塞进去了多少同济研究生做现场,天天扯皮。这是一种人才浪费,在国外很多对标的岗位,放到中国要求的学历素质往往要高两档,外资公司在中国享受的最大红利是人才红利,在这些外资企业的本国想雇佣一个这个水准的员工是极其难的。
毕业生的无路可走无处可去造成了大部分人只能被迫去保有量最多的机械厂:那种以机加工制造和没水准的组装抄袭为主业的机械公司,这些行当赖以生存的指导方针就是薄利,薄利的来源就是一环环相扣的低成本劳动力。我们说哲学是人类发展的导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是同样适用的,当它的指导思想是“低成本”的时候,那么他建厂赖以生存的全部手段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开展的 (招聘/研发/采购/生产/销售……), 低成本就是它的核心技术,而这一思想会反应在每一环岗位上,从而使得员工的动机和做法都不一样,简单的例子,基恩士,康耐视这些公司的销售,一般就是提着箱子就去给用户做展示,展示完就撤,和通常意义上的五毒教销售应该说相去甚远,因为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技术”,所以各个工作环节都是围绕技术展开,那么也就造就了这些公司的岗位思维与做法,对销售来说,那就是去展示自己的技术。而对于低成本运营的公司,为的是所谓“小钱办大事”,小钱花在“关键先生”上可以省下项目上的大钱,所以这就催生出了“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销售思维,但事无绝对,这不是说高科技公司是出淤泥而不染。但对于想在以低成本为指导思想的公司进行技术路线发展学习的工程师,必然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本质上你看似是技术核心岗位,但其实你的技术好坏对企业无关痛痒,企业关注的是省钱,你才是真正边缘化的岗位。
在曾经,“低成本”这项“技术”在面对庞大的世界市场是十分吃得开的,但是面对新的趋势很难生存,活不下去的表像就是员工的抱怨。但革命从来都是被外部力量打破,对于一个普通的机械公司,也基本不存在能够积极转型的资本和主导创新型研发设计的人员。
我们讲“博士”意味着什么,是指能够自己主导并承担一个课题一个方向研究探索的能力,你的方向和研究领域是什么甚至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会了从无到有开拓未知的本领。大学教授有许多是多领域多栖发展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并不局限一隅,而真正的博士是应该具备这种能力的,并且会以他的研究成果反哺哲学,推动哲学的发展,也就是为什么学术研究性博士叫Philosophic Doctor的原因。对企业来说,当你希望你的公司能够在理论层面进行突破的时候,你需要博士来主导这个项目,这才是真正省时省力的做法。到达这一步,走进这个圈子的公司才算是值得去的公司。
另外,在产学研中,产落后学术界,中国在工业领域人才供给并不落后,相反,中国现在的工业人才可以说正在扛着全世界,你去国外高校或者企业,很多项目都是中国人在做的,就拿天天被人念叨的发动机来说,人才是有的,但是在国外这个方向毕业的人很多都留在国外了,因为回国找不到对口工作,国内的工业领域没有这个岗位提供,现在情况有所好转。
如果发动机这一领域是一个健康的产学研发展体系,那么需要:1.专业细分,学有一技之长,做燃烧的就是做燃烧,控制策略就是专研控制策略,校企合作项目丰富,学生毕业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给企业所用。2.岗位对标学历,没有人才浪费出现,各得其所。 3.企业发展到了能在市场分一杯羹的程度,实力有所保证。如果这三点齐全,相信行业待遇会是很可观的。当然,假设这些博士生被人安排去下了车间做机加工设备维护,照样会成为老师傅嘴里狗屁不懂满腹牢骚给国家添麻烦的大学生。
因为我们现在的行业体系并不健康,提供与人才相对标岗位的企业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提供这方面人才的学校虽然众多,但所做的项目和企业严重脱节,本就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能力和企业的需要又不契合。
简单来说,如果你抱怨的是机械毕业需要下工厂,工作脏苦累,那你一定要知道这并不是机械行业的本来面目,而是你本科研究生毕业为什么没有对标的工作给你,为什么你的所学不能有所用,为什么你学了屠龙技却在杀鸡,而且还杀不好,但这不怪你,发明味精的人做菜也不见得好吃。
科普一个经济学常识:
凡是雇佣制的工作,工资的多少,取决于花多少钱能雇得到干这个活的人。
下到流水线按小时计费的操作工,上到挣几千万,几亿的球星,明星,无一例外都是遵循这个原则。
机械工程师工资低,说明花这个钱,始终能雇到人,说明机械工程师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