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8 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中,前 5 专业有 3 个知乎劝退专业?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看下图中清华大学毕业生各专业收入排名。。。

读点统计学就知道这是简单的Yule-Simpson's悖论。。。

之所以报道出现错误,原因在于分层抽样时不同样本数量权重有问题,然后导致总统样本平均有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材料物理、应用化学和生物科学等学科只有好大学才有师资开相关专业,但好大学学生数量是有限的,而垃圾大学肯定会开热门专业,而且毕业生人数较多。

假设好大学劝退专业人数是a1、工资是c1,热门专业人数b1、收入c2;垃圾大学劝退专业人数a2、工资是c3,热门专业人数b2、收入c4。

劝退是因为c2>c1,c4>c3。

好大学是指相同专业,好大学毕业生比垃圾大学毕业生收入高,也就是c1>c3,c2>c4。

然而垃圾大学没有能力开劝退专业,就导致(a1-a2)>(b1-b2)。

各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怎么算?

劝退专业:(a1·c1+a2·c3)/(a1+a2)···················值1

热门专业:(b1·c2+b2·c4)/(b1+b2)············值2

你可以算出值1>值2需要满足的条件,而只要满足该条件,就会出现此类悖论。

用简单地话解释薪酬榜之所以这样的现象:清华生物工程毕业生收入低于同校软件工程同学,但收入远高于北大青鸟软件工程毕业生,然而北大青鸟没有生科,这导致清华和北大青鸟软件工程平均工资,低于清华生物工程毕业生收入,结果媒体说生物工程完爆计算机专业。

大概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lao-yang-liao-gao-kao-zhi-yuan-tia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20个里面有18个劝退专业,除了计算机和软件工程,这充分说明了表格的制作者(中国薪酬网)不了解知乎。


如何看待网传的《2018高校薪酬排行榜》




这两天一个所谓的《2018中国高校薪酬排行榜》到处流传,甚嚣尘上,上面是一部分,那该怎么看类似榜单呢?对志愿填报有什么帮助呢?

我的观点是把这个当娱乐新闻看,属于茶余饭后的谈资,认真你就输了,至于志愿填报,参考意义很小,当不得真,否则会闹天大的笑话。


为什么这么说,有几个槽点不吐不快

槽点一:这玩意谁都可以发布,哪有什么公信力
我看了一下发布单位有中国薪酬网、大学观察网、南都指数、中国人力网、中国就业中心、XX研究院(基本上是那种花几百块港币就可以在香港注册的那种),甚至说不出名字直接就上的某大数据网,反正都是各路牛鬼蛇神,拉大旗扯虎皮的那种,一个沾点官方影子的榜单都没有。

槽点二:调查方法和过程语焉不详严重夸大
这是我看到的最“详细”的相关介绍:这份榜单通过对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2017届、2015届、201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调研样本数量达到281万人),计算出了各高校毕业生的薪酬状况,从中可以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各专业的就业状况有大致的了解。
调查方法和计算依据云山雾罩语焉不详,调查样本严重夸大,做过数据调查的都知道那怕小调查也得有科学性的可操作性的调查问卷、统计方法、样本分析、结果展示,这里什么都没有,直接来了个281万。

槽点三:调查数据水分较大,且指标无法明晰
仅仅凭毕业生协议数字,基本工资、年薪、年终奖、补贴、税前税后等等关键词语焉不详,调查数据会和实际数字出入较大。这还不包括影响力巨大的地区差异,比如有的学校的大部分专业适合一线城市,有的则适合二三线,那一线拿1万和二三线拿7000很难说哪个高哪个低。另外行业特点也不容小觑,教师医生公务员国企员工的1万和程序员的1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师医生公务员国企员工的1万和程序员的2万,也不好说谁高谁低。

槽点四:行业类型(优势专业)之间的差距较大
可以看出经管类和电子信息类行业高校明显靠前,与其说是高校之间的差距,不如说是行业和专业的差距。

槽点五:严重和事实背离
比如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和排名40左右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差1000多块钱左右,要知道分数差距巨大,合着我辛辛苦苦读清华就比你二本多拿1000多块钱?那我还费那劲干吗?

合着我北师大、华中科技比、电子科技大学还不如二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挣得多,我吃饱撑的多考那么多分。

武汉大学比二本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还低,那我是瞎啊当初为什么玩命考武大干啥,我就是玩三年也能考上后者。
类似槽点不胜枚举,吐都吐不完。

槽点六:志愿填报?算了吧
排名第85、85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排名90的武汉大学、你选哪个?
排名第20的上外贸,排名第21的东华大学,第22的南京大学、第28的西安交大,你选哪个?

那什么样的薪酬排行榜最可信?

这么说吧,任意拿一个院校投档线排行榜看成《薪酬排行榜》,都比这靠谱的多。


user avatar   sun-ya-fei-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众们什么时候才能知道,除了少数真心是从“职业规划”角度去诚心劝退的知友,剩下了有不少就是蹭蹭热度,更多的只是跟风罢了。知乎网友中的大学生的比例很高,即便是工作了,多数工作经验也在十年以内,有多少人可以担得起指导“职业规划”这样的责任?

我个人自2007年本科毕业,11年来,一直从事化学工作,民营小企业和外企都待过,2014年回学校读博,在校期间响应“双创”政策,远赴厦门创新创业,所创的项目算不得多成功,比不上这里的精英,只是在今年入选了央视的《创业英雄汇》,现场获千万融资。

《创业英雄汇》 20180525

从最基层的普通职工,到研发工程师,到部门经理,到市场营销,到项目经理,到创立一个公司,除了财会方面的工作以外,我熟悉一个实体项目从落地到产生效益的所有过程,也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作为技术考核人员,我在这些年里面试过数百人,虽然比不上专业的HR,不过看问题的视角也有所区别。

所以,我自信我有这个阅历,去和师弟师妹们谈谈就业的话题。此外,我在知乎的回答以专业知识为主,偶尔才说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事,我没有给谁打过鸡血,更不需要给别人灌鸡汤,用不着靠哗众取宠去获取关注,所以我说的这些内容,愿意听也好,不愿意听也罢,我不会从中牟利。的确,我也开了相关live,想分享一些经验,但是知乎最低只能设定9.99的门票。


背景说完了,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1、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个小说都能有这么大的认知差别,看个社会性数据,不同人判断的差异就更大了。

对于题主发出的这个数据,应该说,不靠谱,但也没有很不靠谱。

什么叫“很不靠谱”?举个例子:

网上的薪酬排行很多,随手就能搜到一些,像这个就属于很不靠谱的。环科也是知乎劝退专业之一,在这个表中不仅高居榜首,而且月薪达到了3w+,这已经和实际偏差得太多了。

再看看另一个排名,和我们印象中的也是大相径庭:

粗略看了一下,与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有关的专业,在这个榜单连前100名都没进,而在知乎被吐槽的航空航天却高居第三位。

我所截取的这些,都是在一些指导高中生选专业的网站上发布的,还都被到处引用。相比之下,知乎网友多数还都是见过一点市面的人,而且已经上了大学的人很多,对各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多少有所耳闻,两相对比,到底哪些榜单的负面作用大?所以与其在知乎上振臂劝退,不如去针对这些培训机构及网站,以免祸害祖国的花朵,这才真的是做善事。

还是说回题主发布的这个榜单。我之所以说不靠谱,是有个明显的漏洞:8000-9000的专业有8个,7000-8000的有2个,6000-7000的有5个,越高的薪酬,反而分布越密,这不符合统计规律。而且,本科毕业后第一年的薪酬明显超出了实际,前七名的专业年薪都超过了十万,如果这是仅仅调查了一线城市,可能还差不多。据我实际了解,厦门作为二线城市,收入排名在全国20-30名之间,非985大学毕业生的期望薪水在3500-5000之间。

说它没有很不靠谱,是因为不同专业的相对差别并没有特别大。

这些年劝退风劲,很多人都觉得社会上不同行业的薪酬差别很大,其实存在着错觉,这类问题早有相关的回答了:

除非改变自己的阶级,比如有足够的资产可以钱生钱,或是当个体户,小商贩,否则都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不同行业之间的平均值不会出现十分夸张的区别。

夸张的是一线城市里不同行业的区别。北京的蓝领与一般县城的收入区别不大,两三千的月薪大有人在,普通坐班的白领普遍在10-12万年薪,专业技术人员(管道工、电工、钳工)分布在15-20万,软件工程师普遍在20-30万,金融圈就不说了,上不封顶。然而,北上广深再加上一些强二线城市,也就占全国人口的10%左右,其他城市的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以厦门为例,作为一个普通的二线城市,软件园从一期建到了四期,也有一些诸如美图之类的著名互联网公司,而且有很多政策加成,软件业的优惠非常多。尽管如此,月薪不超6000的前端工程师不在少数。厦门岛外的电子厂不少,那些厂妹的工资,保底加提成差不多在4500,熟悉厦门岛内外房租的人都知道,这两者的实际收入是一个水平线。

厦门因为地盘小,重点发展服务业,软件是其支柱产业,但也并不像北京那样,把其他行业甩得远远的。至于其他城市,比如无锡、烟台、宁波这些制造业发达的城市来说,传统制造业的薪酬水平并不逊色于新行业。我曾到过烟台好多次,“烟台万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比软件园高多了。

在一些中小城市,还有一些更颠覆的情况。比如,在焦作这样的城市,如何能够站着挣到50万年薪?有一条路子我是知道的,那就是轮胎厂的配方师。这还是我在2011年了解到资讯,想必这几年行情又上涨了。而在2010年,我还去过河北清河,当时此县整体的经济很落后,是以做汽车密封条为支柱产业之一,而配方师的年薪在15万左右。或许在一些知乎网友看来,这些地方都不算我国领土吧。

归根到底,数据这种东西,人们都愿意相信符合自己预期的,大概看看就可以了,真实的情况在这些数据上很难反映出来,仍然需要行万里路,实地去了解才行。

相比之下,化学类专业的薪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点是在一线城市及少数二线城市很难过个好日子,优点是除了这些城市之外都能过个不错的日子。

当然,这里头还有个问题:学成之后能找到工作吗?那就说说第二个问题:幸存者偏差。

2、幸存者偏差

截至2018年8月2日,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几乎都指向了一个“幸存者偏差”,意思是,虽然这些“夕阳专业”的薪酬看起来高,可是那些没找到工作的就不算人了。

我部分同意这个看法,因为,化学、材料等专业的就业形势确实不喜人,就业率不算高,生物大概也是如此。但是,难就业,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们在本科阶段自己作的,导致用人单位采取宁缺毋滥的策略,虽然招人的标准不算高。此前,我在厦门参加政府的座谈,实体经济的很多行业负责人都反映同一个问题:缺人。其实不是缺人,应聘简历一收一大把,但是缺人才。

我第一次去面试别人是2008年,也就是工作后的第二年。当时是大老板临时提议,我也没准备什么题目,于是就想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两条我后来一直都会用:第一条是“请用英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毕业课题”,第二条是“请解释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基础配方及原理”。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对面试官不利的,因为再怎么牛逼,也不可能熟悉化学领域的所有方向,专业名词不容易听懂,也就是说,面试官不怎么能判断面试者说的对与否。但是这个问题,主要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面试人是不是查过文献,二是论文是不是自己完成的(一般学校的毕设都要求中英文摘要)。面对这个问题,最不济的情况,把自己写的摘要复述出来就可以了。我不知道知乎网友的平均水平如何,但是以我面试的情况来看,一半人会“I...I...I have...I did...”这么循环,剩下的人里差不多还有一半能说点英语日常会话,但是和专业关系不大,换句话说,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能过了这一关。

第二个问题是为高分子方向量身设计,因为我当时的公司就做粘合剂这类产品。学过高分子,我要是考你什么θ溶液,或是让你现场算官能度与分子量,这有点为难人,虽然也是基本知识;但是,学过了高分子,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基础配方竟然说不上来,画出来的机理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你让列祖列宗们怎么看?知乎网友中的程序员很多,我不懂编程,但是我可以打个比方,这个程度的“不学无术”就和程序员不知道“声明”是啥差不多。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单位是需要培养员工的,但是只能培养工作程序,以及更具体的专业内容,而这些基础知识,既然你在大学的四年都没学会,那么也就再也没人愿意教你了。

由于化学课程比较繁杂,大一时没打下基础,到了后面也很难翻盘,所以这个专业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是量子化的。有些人会觉得,这不对,系里的成绩从高到低排下来,看上去挺连续的啊。对不起,我也是经历过本科的,而且北大化院的教学十分严厉,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得不为了院系声誉而控制不及格率,所以有老师就说过,75分以下,其实和没学是一样的。21世纪都过去快五分之一了,还守着“60分万岁”的老黄历,真的落伍了。

从我的本心出发,真心希望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这一行,那么就请在大学期间多花一点心思,好好学习,不要等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再不断被拒。那个时候,就算咒骂自己的专业不好,也不值得被同情。


3、误人子弟的高校院系

我不反对劝退这个行为,但是要劝,也请说到点子上。

从我实际的经验来看,国内化学专业的就业问题,根儿是在院系教育理念上。据我了解,大部分学校的化学专业授课,是院系强逼老师去完成,授课补助低,与做科研拿奖的收入相差太大,所以愿意主动去教书的老师,大多符合以下三个要素:年轻、没有独立实验室、特别缺钱,大佬们被规定每周上多少课时,能好好备课的就算烧了高香了。

众所周知,国内大学的化学专业在全球的排名相对比较靠前,也知道这是拿论文堆出来的。堆文章虽然创新不大,但也是要本事的,不是真的像灌水那么简单。为了堆文章,很多学校都是很大力度地奖励,在这样的激励之下,荒废教学环节,也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了。就算是在北大,注重教学的裴伟伟老师,在学生中素有威名,但也因为科研方面没有亮点,没有在院里享受她应有的地位。

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一些老师说这个问题,尤其是和一些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聊天的时候,他们感觉十分无奈,没有足够的教学投入,还要教出合格的学生,这不现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学能力。

雪上加霜的问题是,出于多种原因考虑,为就业而服务的实习,几乎是形同虚设。我在工作期间,认识了不少实验室的教授,他们也经常委托我一件事,那就是给他们学生(一般是研究生)的实习报告盖章。化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如果要到企业里工作,也需要不少实际操作经验,这也是实习或实践课开展的初衷。不过,因为化学实验室存在危险性,很多学校把学生的人身安全与教授本人挂钩,在这种条件下,教授就算为学生的就业前景考虑,也不太敢让学生外放。等到了就业季的时候,院系就开始把学生当包袱一样往外甩,这显然是不负责任。

所以,我不讳言化学专业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这也就更需要学生们自己更用心一些。


啰啰嗦嗦讲了这些,不一定都对,但至少是我这些年来的所思所想,如果能给读者带来收获,那是最好的,如果不同意,友善讨论即可。

附上我一直以来发的一些有关化学就业的一些内容:




  

相关话题

  美国留学申请套磁什么意思,如何套? 
  有没有比环材生化更惨的专业? 
  我是一所普通一本的大一学生,专业是动物医学?请问一下这个专业怎么样,就业以后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 
  丁义珍为什么没有寻找美国所在城市的大学CSSA寻求帮助? 
  为什么比起台湾高雄大学,我的父母更愿意选择末流211? 
  在南开当学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热得在行政楼门前打地铺,学校迅速开放纳凉点的处理办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文科生觉得哪些知识不知道是理科生的遗憾? 
  大学想报计算机专业,暑假想要自学,有哪些建议? 
  语言学(linguistics)属于人文还是社科? 

前一个讨论
在小说《三体》中,人类为什么不感谢「执剑人」罗辑?
下一个讨论
《三体》里的水滴有可能被制造出来吗?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