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今年在网站公开招标对B2轰炸机某个部件进行“逆向工程”,这个部件英文翻译过来大致的意思是热交换机,它可以看作一个给飞机用的空调,目的是对B2内部和外部进行热量管理,保证舱内温度适合乘员生存仪器运行,降低外部红外特征。。。我描述的可能不准确,网站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事情的起因是该部件的生产商今年破产了,有关该部件的资料数据“意外遗失”。
从这个招标我们可以看出,B2这黑科技怎么来的美国人现在自己都整不明白了。。。
所以答案显而易见,五大流氓里其他四家拿到了B2实体还有可能对它“逆向工程”,逆不逆得出来仁者见仁,每家都有自己的短板,与其费大劲造个一样的出来还不如把技术消化了,挑对自己有用的放到自己的东西里去。
至于其它的国家,他们拿到了B2能不能囫囵的把它拆开都两说呢。。。
我国也有美军现役装备。
大名鼎鼎的UH60黑鹰直升机,在1984年进口了一批共24架出口型号S70,性能优异可靠,长期在青藏高原一带承担军用以及各种救灾任务,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在高原上运用的主力机型。甚至在入役了24年后,还能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拿出18架参与救灾。
这么好这么棒的直升机,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由于两国关系恶化,最终数量停留在24架。
我国肯定很早就想仿制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不得而知,但直到2013年,和黑鹰外形差不多的、十吨级通用战术直升机“直20”才首飞成功,这中间隔了30年。
飞控航电这些得益于这30年电子技术的进步,毫无疑问是比S70先进的,至于运载能力、发动机马力、油耗、可靠性、高原上的表现是否比得上S70,那就两说了。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仿制、尤其是战斗机这种几千上万个零件的高精尖武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网上大厨炒菜教程视频多的是,你学到了?例如蒜蓉青菜,下锅翻炒三十秒即可出锅,你在家炒三十秒的青菜,熟了吗?
就拿材料来说,假设俘获了一架B2,先仿制起落架,用溶液测得共用了ABCDE五种金属,照着做把ABCDE一起加进去,结果造出来的硬度不及格。
下一次先后依次加入ABCDE,结果......
下一次提高温度,顺序改为EDCBA,结果......
再下一次......
再下一次......
再下一次......
就这样,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加入顺序,经历过无数次试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终于成功了第一个零件,回头一看,还有几千个零件在等着。而且材料不只硬度一个指标,还有韧性、抗压、耐酸碱度、耐腐蚀等一大堆指标。
这还仅是材料力学的,还有加工工艺,公差如何控制?
还有装配,湿度温度如何控制,某些零件是否需要淬火?淬火温度和时间是多少?
而且你只是知道这个零件怎么做出来,却不知道为什么必须要这个指标,高一点或者低一点会有什么影响?没有设计思路,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那后续如何改进?
到最后发现与其投入海量的时间和资金仿制,还不如按自己的思路去从零开始搞一架。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人微言轻没什么说服力。央视《国防科工》栏目其中一期介绍了歼15,孙总师说的即使给你一个实物,材料各种系数怎么去突破?一定要从原始正向的载荷拿到。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2092762280419328以前我看官媒报道歼16时说“我国自主研发”,我还嗤之以鼻,不就是一架仿制苏30的飞机吗,还好意思说自主研发,脸皮真厚。
抄作业那么简单的事,把原版全部拆成零件,一比一的比例照着做一个装上去不就成了?沈飞无能,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直到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一些基础材料力学知识,亲手装配过一些价值数十万的普通民用机器后,才知道什么叫“无知者无畏”。
以上是一个曾短暂接触过机械行业的人,对材料力学、加工工艺、装配的粗浅见识,更多的相关知识可移步其它答主的回答。
最新消息:陈小武的学生们已经被排成一排,挨个查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