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苹果到底有没有走下坡路? 第1页

  

user avatar   zhu-gen-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很多留言,发现不少知乎er在纠结第一句话。首先,在我回答时,苹果市值的确破了万亿美元,我只是在阐述事实。事实就是,苹果是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不是微软、IBM、华为或者小米。

其次,苹果股价下跌是因为新品销量不好,投资大佬喜欢今年销量好过去年,这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市值是参考标准。苹果能首先突破,有其过人之处,我在回答中的中心思想也是希望国产同行能学习其长处。

第三,很多人留言说我打脸,说已经跌到了八千亿美元。这一点特别搞笑,因为这些人怕是不知道苹果如今的股价距离万亿美元也不过差了不足一千五百亿美元。只要苹果能继续拓展更多的设备、使用场景、销量,股价破万亿也是迟早的事情。不过,咱普通人没必要卖着白菜操美国的心了,涨或跌跟我们没关系 。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苹果公司不是第二个诺基亚,她的自研精神放在各行各业都是通用的。这种公司如果是国产品牌,是可以成为我们大老板座上宾的,所在省市部门可以傲视群雄了。指点江山的留言我看了,只能说是幼稚病还没消退。

第五,iPhone12系列不再附赠充电器和耳机,看起来是走下坡路,但其实更“环保”,有需求的仍然可以购买组合优惠礼包。省物资还省了钱。

iPhone 12/mini畅听大礼包

iPhone 12/mini充电大礼包

当然不同人需求立场自然不同。如果你是国货的忠实粉丝,不妨体验下强势国货红米note9

红米note9

愿答案:

一家市值破万亿的,全地球表面上最值钱的商业公司,同时兼具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售后于一身的,被无数我们眼中的聪明人追捧的,股价还在不断增长的,销量与售价同样不断增长的,员工数量与人才储备同样同样不断增长的著名科技公司,你说她正在走下坡路?那敢问,又有哪家同级别公司在走上坡路?

微软?IBM?英特尔?还是亚马逊或者沃尔玛?我真奇了怪了,一群都没有管理家庭经验的人,就在这里大谈特谈一家数万员工、数十种产品服务几亿用户的科技公司,是不是因为换了个老总就在走下坡路了。

我挺为库克不值的。

我以为,库克这种低调务实的工作风格可以带给同行一次不小的洗礼,尤其期望可以让某些中国同行们深知,技术是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而不是吹嘘,不是营销,不是个人魅力。不是什么『半年可以灭掉XX』也不是心中的『一团火』更不是『全面屏怎么定义』,而是技术储备、专利数量,是可以量产的能让消费者感知到未来智能手机发展方向的产品。

可我发现,有些中国受众就喜欢搞个人崇拜,比如,他们认为高调的乔布斯就是比低调务实的库克牛X。确实,论人格魅力,有现实产品支撑的乔布斯显得更为迷人。例如Mac、iPod、iPhone,甚至皮克斯,他们总在苹果新品发布后念念不忘的说一句『没了乔布斯的苹果,已经失去了灵魂』。

苹果的灵魂是什么?苹果的灵魂是商业公司,商业公司需要盈利。而能盈利的逻辑在于,要比同行的产品更优秀。AirPods、iPhone X、HomePod,其中的任何一款产品给中国同行,发布会能吹到迭代产品的发布会,可在一些人眼里,由于这是库克治下苹果公司的产品,因此是『不纯正』的或者『就那样』。

说白了,他们就是看不上库克,鄙视产品只是为了给鄙视库克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为什么鄙视库克呢?因为这人看起来足够普通,或者说表面上太平庸,没有乔布斯挥斥方遒的潇洒,配不上苹果这个著名的婆家。

可我要说,能让苹果保持技术活力且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库克的才能绝对在乔布斯之上。公司管理的是什么?管理的是人。能让各类技术大牛、顶尖人才心甘情愿的听你的命令,这份能力就已经属于万中无一。同时还能让胃口挑剔的资本家们另眼相待,这就需要练就一套从天而降的掌法了。

老实说,库克这种人才,给到哪家公司都是该公司的幸运。当然了,人才并不是单方面塑造的,这需要结合公司的体量,是公司和人才自身互相影响、彼此学习的结果。

希望本土同行和受众群体能真正认识到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而不是整天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user avatar   leng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的不吐槽,苹果的 笔记本电脑的产品线 肯定在走下坡路

在乔布斯时代,苹果笔记本是一个定位很明确的产品线。

Macbook pro 就是移动工作站 性能强大,借口丰富

Macbook air 就是移动办公本 超级轻薄 为了便携只保留极少的插口


现在是什么情况?


Macbook pro 一个移动工作平台,也开始追求轻薄,

Macbook air 半死不活 迟早被砍

又出了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鸡肋版

macbook …… 追求的也是轻薄便携


作为pro用户,我只想说真的需要那么薄么?

为了轻薄牺牲了工作的便捷性,舍弃了信仰之灯,舍弃了呼吸灯和传统的苹果键盘和磁力充电口和丰富的接口……

需要轻便的会选air啊

会有人把pro放在大腿上剪辑么?

如果当初去掉光驱是因为光盘不再常用

那去掉网线接口,sd卡借口,音频借口……是为了什么、

完全是标新立异

在媒体的“也只有苹果敢这么砍借口”的捧杀中完全迷失了

pro的用户大多数影视,音乐工作者,他们的工作经常会需要用到各种借口,而现有环境中的设备换代的速度是远远慢于电脑的。

国内现在还有电视台在用磁带拍节目你信么?

为了轻薄,让用户日常工作中配备一大堆转接线,真的很烦。


今年的2018款macbook pro上了i9处理器,恶评如潮,被戏称为南北极专用产品。

一发售就爆发大规模降频问题,这真是苹果该有的水平?

他们真把pro当生产工具好好对待了么?

我持怀疑态度


user avatar   netwarm0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我认为应该是说智能手机的巅峰时刻过去了。也就是从山顶下来了。

所以若说下坡路是下坡路,但是并不是只有苹果在走的下坡路,也不是说就这么一蹶不振了。更多的只是回归正常而已。

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看来,老乔的iPhone所带来的智能手机革命似乎是老乔一个人的天才行为。然而从消费电子市场的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这一切并非是一夜之间产生,而是有相当长的一个积累过程的。

如果对于iPhone的产品历史有所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在iPhone之前在海外存在着一块很大的个人信息终端市场:PDA市场。这个市场发展了很多年,有很多成熟的产品。

然而,PDA这个产品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其移动性(或者说可携带性)与可用性之间的矛盾。2007年之前,全世界都没有普及3G网络,即便有,也是超级贵。那个时候我的一个部长出差到美国,在外面想发一封他觉得挺紧急的电子邮件,于是将电脑连接到了手机上发了一下,结果收到相当于20万日元的一张账单,被全公司通报批评。

所以那个时候的PDA设备,虽然是便携设备,但是离开家或者办公室亦或是咖啡厅基本上就是个离线阅读器。为了最大限度缓和这个问题,PDA上面的软件没有少动脑筋,弄了各种各样的离线模式,一旦连上网络,会自动缓存同步很多东西。

另外一个矛盾就是屏幕。那个时候的便携式设备的屏幕基本上最多也就是QVGA,就是320x240。但是那个时候的电脑已经普遍是VGA或者是EGA,甚至是WVGA等等。网页设计一般都是按照VGA(640x480)进行,这使得在这些便携设备上阅读这些内容变得十分不方便。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无论是需求,还是现有设备的痛点,其实是很明确的。当时看到这个市场的也并不是只有老乔一人。实际上,诸如诺基亚、索爱、黑莓、三星等等,很多当时涉足移动设备的厂商都很明白这个问题。

但是事实上只有老乔成功破冰。为什么?很多理由,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苹果没有这方面的历史包袱+老乔的偏执与影响力。

其它公司看到这些问题和市场趋势的,都是下面实际做业务的基层。虽然现有设备从用户角度来说有着各种各样的痛点,但是那个时候没有别的选择,要么PDA,要么傻兮兮的移动电话。除了苹果之外的企业,都在这些传统市场上获得了足够丰厚的利润,所以,虽然知道问题,但是没有人愿意去打破这个安全区。

而苹果则不同。苹果作为一个挑战者和破局者,本来就是没有地位,必须打破这种稳定的结构,才可能有自己的生机。加上老乔对使用体验的一贯苛刻要求、偏执狂、以及在苹果的地位,所以老乔决定要做的事情苹果只能义无反顾地去做。

我说这些并非只是主观臆测。因为在老乔开发初代iPhone的时候,我在索尼作为一名工程师开发着索尼版本的iPhone。但是,与苹果不同,索尼内部是bottom up,下面的人一方面知道市场需求和产品痛点,一方面非常小心谨慎地对产品规格进行各种阉割,生怕触及负责传统市场的部门(比如索爱)的神经。所以最终推出的产品就变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鸡肋货,很快就死了。

我不是在为索尼喊冤,我想说的是,2007年出现iPhone这样的革命性产品,并非是老乔一觉睡醒觉得差不多了就差不多了,而是在这一年终于各方面都准备得差不多了。首先,2007年是全球主要国家3G开始大范围普及的一年,各国的通信运营商都希望在这个市场抢得最大的蛋糕,为此他们需要能够诱导用户使用3G网络的产品。在美国,最初支持3G的iPhone是sim lock在AT&T上的,因为老乔必须说服通信供应商给他足够廉价的流量套餐,智能手机才能够卖得掉。这件事情在2007年之前是很难的,因为这等于是让通信运营商自宫。但是,在2007年,通信运营商为了抢占3G市场,他们答应了这个要求——前提是,你必须将用户死死绑定在我们的网络上。

事实上,当年索尼也在和AT&T谈类似的事情。但是,由于害怕触及索爱的现有利益,这个事情谈得半遮半掩,以至于后来转向了通过另外一个3G口袋WiFi来中转这种隔靴搔痒的方向。这就是历史包袱对创新的扼杀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解决了联网问题,接下来是屏幕。我在索尼的那个项目的一代产品依然是QVGA分辨率。老乔的一代iPhone其实也没好多少,相当于两块QVGA(320x480)。但是,在我们做一代产品的时候,硬件部门就发现了一个厂家马上就能提供量产品质的800像素屏幕,DPI高达300以上。在硬件部门拿到样品之后,他们很快将这块屏幕集成在了开发板上,然后给了我们软件部门评价。我花了大约不到一周的时间移植了一个低版本的Firefox(好像是1.x版本)上去,在打开网页的那个瞬间所有来看的人都被惊艳到了。由于极高的DPI以及800像素宽的屏幕,网页可以按照和PC一样的排版显示,而且看起来比PC屏幕精细得多。虽然字比蝇头还小,但是看上去非常精致,真是美极了。

后来iPhone 4便是用的这块屏幕的升级版,分辨率高达920像素。对比iPhone 3GS,iPhone 4的地位,我想各位果粉比我清楚。这里面这块屏幕的份量,我想用过的人都知道。

说了那么多,看起来好像有些跑题,所以让我回到“现在苹果有没有走下坡路”这个问题本身。我不否认老乔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苹果成功打破了旧世界。但是我想指出,iPhone惊艳到世界的这些“黑”科技,其实是整个产业多年积累的结晶。这些结晶在旧世界的死水一潭一般的平衡当中被雪藏,老乔发掘了它们并且将它们有机组合成了一个产品,通过他杰出的执行力将其在正确的时间点推出,引爆了市场当中压抑很多年的需求。用户为之流泪,是因为被传统电信业压迫得太惨了。

所以,这种爆发,这种革命,就如同大地震一样,是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的。这个积累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需求、社会基础资源等等很多很多东西。正是所谓的厚积薄发。

当这些在一瞬间被老乔引爆的时候,掀起了10米高的浪花,让大家把老乔当神,把苹果推上了全世界的巅峰。但是,很快能量也随着这种爆发释放殆尽,从而大家开始觉得苹果走下坡路了。

所以,如开头我所回答的,并不是苹果走了下坡路,只是烟花放完了,假期结束了,我们又要重新回到积累的过程当中去。


user avatar   hao-qi-xin-ri-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一个对 iPhone 增长前景起疑的,可能是苹果自己。

从 2000 年 10 月开始,苹果每隔 3 个月会公布一份不到半页长的表格,列出三类数据:

  • 不同产品各卖了多少台;
  • 不同产品各卖了多少钱;
  • 全球各主要市场收入多少。

如果订在一起,这就是一本《现代苹果简史》。它的抬头从 Apple Computer, Inc.(苹果电脑公司)变成 Apple Inc.(苹果公司);产品线从 iBook、Power Mac 之类的遥远记忆,变成 iPhone、iPad、Mac 三大类。

不变的是数字不停变大。从一季卖 112 万台电脑,变成一季卖 6189 万台电子产品。从一季度收入 1.87 亿美元,增长到一年 629 亿美元。

但今年 11 月 1 日的财报会议上,苹果宣布将停止 18 年来的传统,不再公布各类产品具体卖了多少台。理由是“90 天里面卖掉多少件产品已经不一定能反映我们业务所蕴含的力量。”

史蒂夫·乔布斯早年嘲笑 iPad 竞争对手的话大概更接近真实情况,“一般来说,如果卖得好,你会说的。”

财务数据放什么、不放什么不会频繁调整。苹果选择不再公布销量数字基本说明它不仅对今年新品 iPhone Xs/Xr 的销售表现没有信心,它还认定未来相当一段时间,iPhone 销量都不会好转。

苹果和它的投资人都表现出很意外的样子。

苹果两轮减产、新机促销活动前所未有地做到了苹果官网上,甚至已经停产为新品让路的 iPhone X 也恢复生产。今天 iPhone Xs Max 国行在拼多多以 8099 元销售,比发售价低了 1500。

华尔街反应同样剧烈。不到两个月时间,苹果市值蒸发 33%,从一万亿美元跌到本周的 7000 亿美元以内。高盛的分析师们就产品定价发表着截然相反的结论,装作自己在讨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 iPhone 前十年增长太过稳定,被误以为理所当然

从乔布斯时期变戏法一样的新品迭代,到库克时期的稳定扩张,苹果营造了这样一种感觉:iPhone 不受技术瓶颈或者经济波动左右,能够永远持续增长。

增长是如此稳定,以至于巴菲特、华尔街的投资者、乃至苹果自己可能都忘了,这种增长是多么不理所当然。

每年都得更新一次的 iPhone,并不是什么不得不买(换)的东西。苹果每年都得想办法做得更好,否则整个公司的增长就会出问题。

没有第二个千亿规模公司必须每年面对一次大考。

石油、化工、银行、日化、航空之类自不用提。就连科技巨头们也没这样押注,腾讯和 Facebook 垄断社交关系、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垄断在线零售、Netflix 基本垄断沙发和睡前时间、Google 垄断搜索以及绝大部分手机的操作系统。一次失误不会影响这些公司的前景。

这可能是全球最难的生意。反过来说,因为苹果过去十几年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它能维持全球市值第一这么多年,并在今年达到万亿市值。

现在一代产品出了问题,3000 多亿美元市值因此蒸发——接近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规模,比京东、网易、美团、小米、Netflix、爱奇艺、特斯拉之和还要高。

不同于当初苹果颠覆诺基亚,或者华为小米颠覆三星,苹果眼前还没有一个棘手的 iPhone 挑战者。

过去三年时间,苹果一共卖了近 6.5 亿部 iPhone,每年销量增长在 0% 上下,但用户规模从 7 亿多增加到了 10 亿。这说明用户没有流失,苹果的体验、品牌、惯性依然能留住用户。

但没有什么保证 iPhone 用户必须升级新手机,上面这个数字在证明 iPhone 粘性的同时也说明大半用户三年没换过 iPhone。在过半人口用着 iPhone 的美国,41% 还是 iPhone 6s 或者更老的机型

对于多数用户,换手机的主要动力变成了遗失和摔碎。防水、全面屏、Face ID 这些新功能不能吸引足够多人换手机,Xs 就更不能了。

这是全行业的危机,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连续下滑了四个季度。整个行业都没找到让人继续换手机的理由,而且看上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有。

过去四年,苹果有超过 60% 收入来自 iPhone、超过 65% 的毛利来自 iPhone、超过 80% 数字服务收入来自 iPhone。而 iPhone 的定价也限制了它像中国手机厂商那样在东欧、东南亚、印度、南美获得新增长。

对单一产品的倾力投入,是数亿用户持续购买它的原因,现在也成了它的危机所在。

| 苹果曾两度避开全行业下滑的窘境,是因为它提前颠覆了自己所在的行业

曾经,苹果依赖 Mac 或者 iPod 甚于 iPhone。

乔布斯颇欣赏的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十几年前看到了苹果的风险,做了一次一次又一次的预言,认定不管苹果能做出怎样的好产品,迟早会遇到危机。但每一次苹果都能提前走出那个市场。

“重要的是,得由我们发起转型。就像克里斯坦森提出的‘创新者窘境’——发明一个东西的人往往也是最晚看到尽头的人。我们显然不希望被甩在后面。”乔布斯在 2010 年秋天解释说。当时正赶上个人电脑行业三十年增长的尽头。次年全行业下滑,惠普、戴尔、联想这三大 PC 制造商各自经历了亏损、裁员、拆分,走向没落。

发明了个人电脑的苹果没有在 2010 年陷入窘境。那一年,它成为最大手机制造商,还推出了 iPad。到年底,记者已经在问乔布斯,带领苹果超越微软成为全球最值钱科技公司是何感想。



现代苹果的起点是 1997 年乔布斯回归,他砍掉大部分业务,让苹果重新聚焦在 Mac 电脑上。2001 年,Mac OS X 系统发布、第一家苹果直营零售店在弗吉尼亚开幕。那之后,苹果才真正转危为安,不再需要担心破产。

2003 年,也就是 Mac 复苏两年后,苹果让 iPod 支持 Windows 电脑。用户少了一个非买 Mac 不可的理由,但 iPod 因为可以卖给触及数亿 Windows 用户火了起来。

2004 年,也就是 iPod 火起来的第二年,苹果召集 1000 员工开始秘密研发 iPhone。三年后 iPhone 诞生,直接扼杀 MP3 播放器的存在价值,也包括它自己的 iPod。

2010 年,iPhone 开卖四年后,iPad 发布,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苹果从没有在一个自己开辟的市场永远击败挑战者,它总是在对手拿出足够好的产品之前就打开新的市场。

| 库克有几次大手笔的尝试,但没能打开新的市场

苹果早先的成功常被简单归于乔布斯是个产品天才,用体验卓绝的新产品颠覆一个又一个新市场。

这是过于简单的解释。好产品是 iPod 和 iPhone 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远不是全部。

苹果原本只是一个电脑公司,擅长工业设计、会开发操作系统。

iPod 的成功仰赖于 iTunes 在线音乐商店,这意味着建立消费者和音乐片商都能够接受的数字商店。同时 iPod 还依赖苹果 2001 年开始建立的 Apple Store 直营店,效仿奢饰品大牌做线下旗舰店。

iPhone 更复杂。一年造 2 亿部手机并卖掉意味着支持上百个运营商、管理数百家供应商,从采购铝材、定制配件、组装生产、再到送进全部销售渠道。还意味着自己设计芯片。

基本上,这四件事苹果都做到了全球最好的之一,后两件由库克推进到极致。苹果一共造了 14.7 亿部 iPhone,其中 13.9 亿部发生在 2011 年往后,却再也没重复 iPhone 4 那样的产能危机。今天苹果自制 CPU 的性能不但早就甩开高通,还逼近了英特尔

库克接手后,苹果的产品研发方式和新品节奏没什么改变。

苹果依然聚焦在几款产品之上,乔尼·艾维像过去 22 年一样直接管理工业设计,他的工业设计团队也依然维持 20 来人规模以保持沟通效率——作为对比,三星到去年还有 1600 个工业设计师。

问题在于,之后苹果进入全新市场的尝试就没有成功过。

2014 年,也就是 iPad 诞生 4 年后,Apple Watch 发布。效仿 2007 年的 iPhone 发布会,蒂姆·库克在台上给了 3 个买 Apple Watch 的理由:

  • 精准的腕表
  • 亲密而及时的通信设备
  • 完备的健康与健身伙伴

就像 2007 年 iPhone 说的三样东西:

  • 宽屏的 iPod
  • 手机
  • 口袋里的互联网设备(Safari 浏览器)

库克要用 Apple Watch 进入奢侈品市场。苹果不但推出 12 万一块的金表,还改造线下店、重新设计购物流程。YSL 和 Burberry 两个奢侈品公司的 CEO 也都被招进苹果。

一年之后,苹果把 Apple Watch 推倒重来,砍掉金表,不再找时尚明星站台,重新定位为 iPhone 的健康和健身配件。

苹果手表销量已经超过劳力士,但劳力士可没有 3000 元的表。最后苹果做的还是它熟悉的电子配件生意,没能进入奢侈品市场。而这个生意的规模别说以后填补 iPhone 下滑的窟窿,它还没有 iPad 同样发布三年后的 1/3。

苹果新品发布三年后


| iPod
收入 13 亿美元,占整个苹果 34.7%
| iPhone
收入 104.7 亿美元,占整个苹果 39.1%
| iPad
收入 114.7 亿美元,占整个苹果 19.9%
| Apple Watch
收入 42.3 亿美元,占整个苹果 6.7%(实际数字更少,因为 42.3 亿数字还包括了 Beats、AirPods 以及其它各种苹果自产配件)

手表之外,苹果调集了一支比当年开发 iPhone 更大的团队、买了 58 公顷土地准备造车

到 2016 年,苹果从特斯拉挖了太多人,以至于马斯克公开攻击说苹果变成了“特斯拉坟场”,堆满了在特斯拉混不下去的人。虽然后来连他的工程副总裁都加入苹果

向来避讳谈论未发布产品的库克被问到汽车项目,也没有否认,而是将其比作圣诞礼物,说要再等等

等到 2017 年 9 月,iPhone 发布第十年,苹果在新建的全玻璃乔布斯礼堂召开新品发布会。库克做了一场令人感动的演讲向乔布斯致敬,回溯了 iPhone 如何定义过去十年的科技发展,并宣布了未来十年的起点——iPhone X。

iPhone X 可能是改变最大的 iPhone,但它依然是 iPhone。

| 之后苹果退回去围着 iPhone 修建护城河,期待用户买更贵的 iPhone

新品不成,苹果两度试图降低售价,让 iPhone 进入不同价位区间,也都不成功。

一次是 2013 年的 iPhone 5c,价格只比同代的 5s只低 20%,用旧处理器、没有指纹识别。

第二次是 2016 年的 iPhone SE,便宜了一半,但沿用了两年前的造型。

甚至今年的 iPhone Xr,起价也被订到超过 6000 元,避免影响新涨价的 Xs 系列。

一个模式反复出现:苹果要确保“低端”iPhone 足够贵,或者体验足够差,以避免影响主力 iPhone 的销售,从而保护利润率。

同时所有产品也都要为 iPhone 的持续增长添砖加瓦。

Apple Watch 必须配对 iPhone 使用,不是因为全球 80% 以上的人对健身没有兴趣,而是这样可以让人多一个买 iPhone 的理由。

Apple Music 支持 Android,但任何大改版都要跟在 iPhone 之后,不是因为这么做有助于苹果挑战 Spotify 或者腾讯音乐,而是这样可以让人多一个买 iPhone 的理由。

iPad Pro 据说要做下一代电脑,但它和 Android 没有任何协作功能,不是因为买 Android 手机的人不买 iPad,而是这样可以让人多一个买 iPhone 的理由。

iMessage、HomePod……连新的视频计划,可能也要变成锁住 iPhone 用户的免费服务

一切苹果产品都要保护 iPhone,哪怕这对产品本身没什么好处。

曾经,苹果对自己的产品体验有足够自信,买了 iPod、iPhone 的人又回过头去买 Mac、买 iPad。

十亿苹果用户有各自不同的理由,不管因为体验、性能、外观、惯性或者虚荣,本质上人们信任这个品牌,从而愿意不做太多考量地持续购买它的产品。

而这个品牌曾经也在意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它的产品,在发布会上砸碎“$999”的价格牌,说“我们想让尽可能多的人用上它。”

一辆法拉利要比经济型车贵上百万,一台美洛洗衣机也能比小天鹅贵上两万。但每天 24/7 不离身的 iPhone 在 2010 年只比主要竞争对手贵一两千元而已。iPhone 曾是为数不多的、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的最好产品。

新技术无法刺激人更换手机,苹果开始卖越来越贵的产品,让买的人付更多钱以维持利润率。

今天一部高配 iPhone Xs Max 是 2010 年高配 iPhone 4 定价的两倍,比一部相当可用的 Android 手机贵出一万。

如果说 2017 年推出 iPhone X 的时候,因为用了太多新技术,所以必须提高价格。那 2018 年把 iPhone Xs 卖得更贵,就只能是因为想获得高利润了。

苹果现在宣布拿掉销量数字意味着它不会降低价格——不然就没必要拿掉销量数据,因为数字会更好。

面对整个行业的危机,苹果选择继续追逐高利润而非更多用户,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卖货、满足投资人需求的公司。

销量放缓,苹果的经营效率正受到影响。2012 年的时候,苹果造出一部设备,平均 3.26 天后就能卖给经销商,经销商承担之后的库存压力。到 2018 年,这个时间延长三倍到了 9.82 天。

如果不能维持增长,苹果对于生产合作伙伴的控制力也会降低。为它生产零件的公司并不会因为 iPhone 变贵就从每个零件里得到更多收入,它们期待更多订单。现在小到具体做一个辅助芯片的公司,大到富士康、台积电这样的巨头,都因为苹果今年高估产能后减产,承担着 iPhone 下滑的损失。

| 至于苹果高涨的利润,这几年大部分去了股市而非新品研发

库克接手 8 年,苹果的研发费用增加 7 倍,用于生产工具、厂房等项目的资本支出增加 5.4 倍。但与此同时,苹果 2012 年至今拿 3800 亿美元(包括进行中的回购计划)分红和回购股票炒自己的股价,比苹果 1997 年至今所有研发、生产、零售店投入之和还要高了一倍不止。

关于上市公司是不是应该大规模回购股票,有不同看法。

往坏了说,当公司花钱买自己的股票,就意味着这些钱不会用来降低商品价格、提高员工收入、投资新产品新技术。具体到苹果,用户花更多钱买 iPhone,多出来的利润被送给了苹果投资人。同时股价涨了,公司高管获利大于员工。

往好了说,也是苹果承认自己不能有效利用这笔钱提升业务,不如把钱还给投资人去投资其它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虽然科幻小说里的飞行汽车没有如期而至,但新技术并不是不存在。今天亚马逊和 Google 这两个完全不擅长消费电子的公司造人工智能音箱都卖得比苹果 HomePod 好十倍、市值还没苹果手头现金多的特斯拉踉踉跄跄把电动车革命往前推、Netflix 靠每年数十亿美元借款改造了几亿人的睡眠习惯。

最终,是苹果选择炒股价,回报华尔街,而非做更冒险的投资、进入新市场。它选择成为巴菲特喜欢的那种公司,不冒险、修建护城河,以弗里德曼的理论为座右铭,“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是赚取利润然后回报股东”。

这没什么错,合理合法。一年盈利 600 亿美元显然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外界对它的期望要高一些。

“计算机领域有点像是沉积的岩石,你在一座山里贡献了其中薄薄的一层,使山变得更加高耸。但最终,人们只是站在山顶,只有带着 X 光才能看到里面是什么样子。”1994 年,正在二次创业的乔布斯曾这么比喻自己的工作

创办 42 年来,苹果为这座山贡献了不那么薄的好几层,让人有了这样的贡献可以持续下去的暗示。但这可能终究是个错觉而已。


制图:冯秀霞

(以上内容首发于好奇心日报,原文《年度被颠覆公司:苹果。整个公司绑在 iPhone 之上,现在整个行业到头了》作者:黄俊杰。更多精彩请下载阅读。)


user avatar   huang-mei-hao-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问这个问题,应该是对着华为说的。

我的意见是,苹果就算是走下坡路了,大步走,现在破产了,华为也追不上!

苹果卖的就是IOS系统,华为是安卓系统,什么意思呢?换个具象点的说法,大家都玩过网游吧,苹果是一个服务器,名字叫做IOS服务器。华为呢,华为是安卓服务器里的一个大玩家。

玩家和服务器,怎么比?!


user avatar   sheng-fan-ji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user avatar   yang-he-he-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user avatar   quai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相关话题

  换新手机买华为还是苹果好? 
  如何看待苹果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节省超 65 亿美元?消费者习惯这种销售方式了吗? 
  MacBook Pro 适合什么人用? 
  如何评价 MacBook Pro 16 寸新增的 Radeon Pro 5600M 独立显卡选配项? 
  假设苹果和微信相互封杀,剧情将如何发展? 
  北斗在几个定位系统中能排第几?如何看待苹果支持日本QZSS却不支持北斗? 
  如何评价苹果向降速门 iPhone 每人每部赔偿 25 美元? 
  在苹果 App Store 的银联支付中,从用户购买某应用到款项从其银行账户中扣除,后台具体的流程和原理是什么? 
  Windows 有哪些用户体验细节处理得比 macOS 好? 
  如何评价高通宣布 2023 年推出下一代 Arm 处理器,对标苹果 M 系列,由苹果前员工负责开发? 

前一个讨论
捡到猫是什么体验?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