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这些也门胡塞武装人员的嘴里塞的是什么东西?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不用发动普法战争就能很好普法的好机会。

看下表:

植物 中间产物(提取制成物) 最终的衍生产物
罂粟(毒品!) 大烟、鸦片(毒品!) 吗啡、海洛因(毒品)
古柯树(非毒品) 古柯膏(毒品)古柯茶(非毒品) 可卡因(毒品)
咖啡树(非毒品) 咖啡(非毒品) 咖啡因(毒品)
茶树(非毒品) 茶水(非毒品) 咖啡因(毒品)
大麻树苗(毒品) 大麻烟(毒品) 大麻素、k2等(毒品)
麻黄草(非毒品) 麻黄碱(易制毒品) 冰毒(毒品)

上面一个列表非常重要,这个是我国国家法律规定的。

上面表格很垃圾,不好用。配上一个精心制作的表格。

恰特草,有叫巧茶,“东非罂粟”、“阿拉伯茶”、“也门茶”、“埃塞俄比亚草”等等。

最早是产自埃塞尔比亚。然后阿拉伯人贩卖黑奴后,就引进了这种植物。

上面“吃草”的样子,就想想至今很流行的咀嚼槟榔

2000年后,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开始流行起来。并有种植。

当然我国是一个吃货大国,不会那么直接吃草。是一种“早茶”一样的吃法。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

2013年我国开始禁种阿拉伯茶、即恰特草巧茶。

原因是巧茶里面的苯丙胺与甲卡西酮含量很高,尤其是甲卡西酮含量很高。

换句话说,我国把巧茶当成罂粟一样,把它看成了毒品的植株。

种多了这种植物,是犯罪的,要坐牢的!



知乎独家出品的《真实黑历史:毒枭和他们的邪恶帝国》一书有非常多的这种知识。非常值得买个年会员认真的看看。

如果看完全书。就能知道很多知识的。尤其是毒品相关的知识。

比如南美的毒贩,主要是可卡因。但是南美国家一直没有把古柯树当成毒品一样看待。而我国之所以没有,是因为古柯不好种,即便有种也是引进的,是合法种植的。


user avatar   jieduc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恰特草,正式学名为巧茶,,英文名Catha edulis,又名“东非罂粟”、“阿拉伯茶”、“也门茶”、“埃塞俄比亚”,刚采摘时的样貌像我们熟悉的苋菜(下图)。在非洲和中东(特别是也门)一些国家非常流行,甚至形成一种“全民咀嚼”的风尚。

2013年,这种恰特草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广州,由一些从中东、非洲地区过来的外籍人员携带进入,他们趁晚上无人巡查之时,公然在街边摆卖,前来购买的外籍人员络绎不绝。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II类软性毒品,很多国家已将其列管制物,严禁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

恰特草体内含有丰富的卡西酮、去甲麻黄碱和去甲伪麻黄碱(卡西酮化学结构、药效作用与苯丙胺类似)等生物碱,进入人体后,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分泌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从而让人产生亢奋快感,可以称得上植物界的“天然苯丙胺”兴奋剂。

嚼食者一般喜欢使用清晨采摘的新鲜恰特草的嫩叶和嫩芽,进入口腔嚼碎后,在唾液中酶的作用下,其90%的生物碱类成分被释放出来,这些活性成分中,60%经口腔粘膜吸收,其余部分经胃、肠粘膜吸收。

在这些活性成分的刺激下,嚼食者在短时间内就会感觉自己精力充沛,自信心暴增、无所不能,同时还能缓解生理上的饥饿和疲劳感,这对于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天然的“良药”。

这种状态持续3小时之后,随着主要活性成分卡西酮代谢干净后,就会缓慢退却,这个时候嚼食者就有可能会出现沮丧、麻木、失眠,抑郁,什么也不想做的症状,只有再次咀嚼才能恢复,然而多次咀嚼之后,就会上瘾,因此又被称为“东非罂粟”。

恰特草的传播史

历史上最先给恰特草命名的是瑞典生物学家彼得·福斯科尔,但没人能考证得出恰特草的起源地,只知道早在13世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人就已经在咀嚼恰特草的嫩芽和叶子,用来抵抗饥饿和疲劳,后来这种习俗随着人员的流动传播到非洲其他地区,例如吉布提、索马里等国。

15世纪左右,咀嚼恰特草的习俗又传播到阿拉伯半岛地区(主要是也门),因此,目前主要流行的地区就是这几个国家。据数据显示,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超过2000万人有每天嚼食恰特草的习俗,其中也门约90%以上成年男性和50%以上的女性每天咀嚼恰特草3到4小时。

在这些国家,恰特草已然成了一种社交物,跟我国餐桌上的酒文化一样,每家都有专门招待亲朋好友的恰特草室,人们一边嚼着恰特草,一边闲话家常,谈天说地。大文豪狄更斯曾在书中详细描述过非洲和阿拉伯人嚼恰特草的习俗:

“在“非洲之角”的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四个国家以及阿拉伯半岛(尤其也门),嚼恰特草被当成一种流传千年的社交习俗。”

虽然恰特草很早就被人们发掘并使用,但它并没有像罂粟一样,成为全球流行的毒品,这是因为其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卡西酮并不能保持长久,在采摘后的72小时就会分解成为去甲伪麻黄碱和苯丙醇胺,失去其兴奋特性。

所以早期贩卖者为了保证新鲜,防止活性成分卡西酮流失,通常都会用锡箔纸、泡沫等包住新鲜采摘的恰特草。不过现在开始流行晒干成“茶叶”生吃或磨粉冲服,这是因为经过特殊烘干处理,活性成分卡西酮能保持的更久。

恰特草的危害

恰特草对于个人而言,危害与其他毒品相比,算不上特别严重,生理方面有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厌食,心肌梗死,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性能力障碍,以及出现肝功能衰竭、食道炎、胃炎、延迟性肠道吸收和口腔白色角化病。

但是长期大量滥用,会对使用者的精神方面造成很大影响,例如加剧与狂躁有关的疾病、精神病、暴力行为的反应,增加抑郁症自杀和幻觉出现的风险。在全民咀嚼环境里,导致的后果就是,影响社会治安,例如引发交通事故。

对于国家而言,恰特草的危害也非常明显,例如也门,由于国内旺盛的需求,大部分农民已经放弃种种植粮食,而改种恰特草,这无疑更加剧了当地粮食短缺的问题。除此之外,还经常需要邻国埃塞俄比亚进口,导致资金大量外流,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种植恰特草非常耗水资源,而也门是一个淡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目前已经将全国60%的淡水资源用来浇灌恰特草,因此专家们推测,到2025年,也门首都将成为一个无水之都。

如果以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就会觉得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种恶习,然而在当地这却是流传千年的文化习俗,大多数也门人从小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学会咀嚼恰特草,因此任何试图让国民摆脱恰特草的政治力量从来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也门并不是没人意识到问题,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了恰特草,也门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咀嚼恰特草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有过相同经历的中国人都知道,也门人如果不摆脱这种可怕的嗜好,国家是永远没有富强的未来。

恰特草的衍生物

如果仅是恰特草,危害尚且可以掌控,但是由它衍生而来的毒品,才是最严重的。众所周知,有一种能让人变僵尸的毒品叫“浴盐”,其主要成分甲卡西酮,原材料就是来源于恰特草中的卡西酮。

不法分子将恰特草中的卡西酮提炼出来后,通过人工合成的模式制作成“浴盐”毒品,由于具有更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很快就吸毒人群中泛滥起来,成为继大麻、摇头丸、可卡因成为欧美第四大滥用毒品。

“浴盐”毒品除了对吸食者身体危害巨大,更是能让人精神失常,变得异常暴力,如同电影里的丧尸一样,不停的啃食他人。2012年5月,在美国迈阿密,一名男子就因为吸食大量“浴盐”毒品,啃掉路边一位流浪汉近80%的脸部皮肉。

恰特草的管制情况

尽管国际社会对于恰特草的管制存在争议,例如在流行的非洲和中东国家里,不仅强烈反对将其归纳为毒品,人们更是视咀嚼恰特草为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就像我国的烟酒、槟榔文化一样。

但是联合国及美国、欧洲大多数国家早已经立法,将恰特草列入毒品范围,并进行严格管控。2013年11月,在我国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中,也明确将恰特草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目录管制。

2014年1月1日起,恰特草正式列入我国毒品的严打范围之内。凡种植、持有、贩卖、走私、服食恰特草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话题

  伊斯兰教有过哪些宗教改革?目前最需要哪些改革? 
  怎么评价伊拉克大妈全家被isis杀害后投军报仇,还把敌人头红烧了? 
  如何看待英国曼彻斯特一室内体育场发生爆炸? 
  泰姬陵(Taj Mahal)是一幢纯波斯式建筑吗? 
  如何评价巴基斯坦? 
  2016 年 6 月 12 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同性恋酒吧枪击案,会对美国大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些也门胡塞武装人员的嘴里塞的是什么东西? 
  阿拉伯国家有避孕套销售吗? 
  如何看待也门军队攻入沙特,包围2座边境重镇? 
  怎么更好的理解宗教并接受 信服宗教?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李世民东征高句丽会失败?
下一个讨论
唐朝平民私底下怎么称呼唐太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