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贾母想复杂了。你们以为封建时代的人都是满腹机关,没有感情的吗?什么家产,嫁妆,背景,门第,科举都出来了。
其实贾母真没那么复杂。她根本就没考虑什么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什么贾家的未来。
她如果真有那么理性,她就不会每天溺爱宝玉,纵容宝玉,纵容宝黛天天一起厮混了。
贾母想的很简单,就是以后多给宝黛一些体己,让小两口赌书泼茶,红袖添香,恩恩爱爱,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哪管别人洪水滔天。。。。。
当然...
说贾母不喜欢黛玉,多半是受了高鹗后四十回影响...以及贾母关于才子佳人戏份的那次点评。
所以谈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聊聊高鹗为啥会那样写...
因为中国的传统小说太不发达了,甚至可以说,写小说是中国人的短板,在四大名著之前,所谓的小说基本上传奇杂剧,基本上就是戏曲舞台上讲的那些。。
而戏曲舞台上讲的主要是哪些呢?忠孝节义,世态炎凉。
所以,高鹗没有大错,他后四十回的处理,也是符合大势所趋的,也就是戏曲路子:
即使束缚于判词,还是忍不住要给宝玉一个举人中中。拼凑一些巧合廉价煽情,这边结婚那边死,好惨啊,用这种方式来推动戏剧高潮。贫穷孤女寄人篱下啊,因为无钱无势,她亲外婆都翻脸不认人啊等等。
而曹雪芹,他是典型的反这些东西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开天辟地的新小说的缘故。
换句话说,也就是曹公开天辟地的引以为傲的打破传统的新文章,结果高鹗又把它给绕回去了。
天才与普通人(哪怕高鹗算个普世才子)的差别在哪儿呢?
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的高度。
高鹗后四十回写贾母反对宝黛之恋,那么,这等于是,贾母和王夫人达到了利益的合体,都提倡“金玉良缘”。
而事实上,更有可能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利益一直没有达到过共同体,而宝玉的婚事更加剧了这个冲突。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贾赦要贾母的丫鬟鸳鸯当小老婆,邢夫人去说服鸳鸯,按道理,贾母应该等邢夫人来了,骂邢夫人啊,结果贾母劈头盖脸的骂了王夫人一顿,说,原来你们这些人,背后都搞鬼,把我身边一个个人都挤走!
贾母在书中很少这样失态,更没有这么不明理过,注意了,她骂的是王夫人,但是这关王夫人啥事呢?
探春后来说了,大老爷要讨小老婆,王夫人怎么会知道呢?纵使知道,她也装不知道啊。她大伯子找小老婆,还轮到她说话了?
贾母才笑说,这是我老糊涂了怎么怎么,宝玉给你娘道个歉。
贾母这样的老太太,她会老糊涂?整个贾府,平素谁说话有她得体?
犯这样的差错,各位看管自己掂量掂量。
第二件事是,袭人母亲死了,没有过来照顾宝玉,贾母跟王夫人说,就是袭人死了娘老子,也是贾府的奴才,随叫随到,这就上纲上线了,这就不来了?袭人若是还跟在我身边,她是这个样儿?
这一句话没说完,后面的意思是,那袭人现在不是你王夫人的人了吗?你管好了吗?结合上例中的贾母发怒,好啊,你们这些人,把我身边的人一个个弄走!是不是就碰上了?
贾母对于王夫人的态度,有一回说,我这媳妇就是太老实了,嘴皮子没有我们凤姐儿乖,在公婆面前不讨好的。
各位,这就是政治家的高度啊。
你说这是夸呢,是贬呢,自己去体会吧。
而王夫人对贾母又是什么态度呢?
那就看王夫人对王熙凤的态度了,因为你凤姐儿是贾母的人啊。
黛玉刚进贾府,王熙凤那个显摆的在那说了一堆好听的话,接着王夫人冷不丁来了一句:
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看似平淡的对话,其实王夫人的意思就是,你想得不够周到,凤姐儿也是个厉害角儿,赶紧说,那我可不需要你提醒呢,我早已预备下了。至于王夫人笑而不语,就更值得推敲了,正是曹雪芹“不写之写”处。
这样的内容书里不止提到一次,有一回是王夫人问凤姐儿是不是克扣了姨娘丫头的钱,最后凤姐儿在门口骂就是这事儿。
王夫人表面上天天求神拜佛的,管家一点也没闲着。
最明显抄捡大观园,一个春宫绣香囊,王夫人直接上脸找凤姐了,说什么未出阁的不懂这事,年纪大的不用,想来想去只有你和贾琏了。
这个话,各位想去吧,根本不合逻辑嘛,谁说未出阁的就不懂呢,谁说老了就不用了,贾赦这么老了,还想鸳鸯呢!明明是老娘就是摆明了找你的茬来了。
当然,抄捡大观园,王夫人正面跟王熙凤翻脸,是因为贾母权力的弱化。
贾母在书中就跟贾家的沉浮是一致的,随着贾母年纪越大,家族越衰退,到抄捡大观园时候,已经力不从心,从此黛玉真正的失去了护佑。
以我的推测,贾母和王夫人一直有心结,因为家族的权力之争,而宝玉的婚事,则更集中推进了矛盾。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的母亲贾敏,也有可能是因为这种权力之争的缘故,用王夫人的话就是,当年她出嫁的时候啊,多么风光,此事暗含王夫人对贾母的不满。
贾母的优势是,身份高位,贾母嫁的是贾家荣国府的当家人,本身又是金陵史家的小姐,而且在古代孝为首的话语环境下,王夫人作为小辈,只能表面恭恭敬敬。贾母的弱势是她老了,老年人,今晚睡觉脱了鞋,明早还不知道能不能穿上。王夫人等的就是那一天。
至于王夫人的优势:
首先是她的女儿是贵妃,看,元妃就是选的宝钗,母女同心,所谓的元妃是贾母带大,那不过是贾母的教育让她有审美观,所以元妃认同黛玉的诗写得好,如此而已。
其次,宝玉是她生的,宝玉的婚事,她哪怕是小辈,也有发言权的。
再次,是薛家本身的财富,薛宝钗出场是竞选宫人的,薛家有财无“名”,难说是贵族人家,而贾府是“名在财亡”,入不敷出,正好互补。
最后,薛宝钗从世俗意义上来说,比林黛玉适合,林黛玉体弱单薄没后盾,说她有遗产的,那钱书里隐笔带过贾琏了。
其实把这个对比一列出来,就知道贾母在打一场败仗,根本没什么胜算,贾母自己也不是不知,所以在宝黛之恋上,她一直采取的迂回政策,拖,边走边看,找机会。
所以有了清虚观的一段对话:
张道士呵呵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儿,看见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长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提亲了。要论这小姐的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示下,才敢提去呢。”
贾母道:“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各位,看重点,第一,拖,假如一早看中薛宝钗了,还用得着这样?第二,根基富贵,不在乎,不稀罕,只是模样儿性格要好,这句话说给谁听的?你薛家跟林黛玉比起来,不就是根基富贵吗?
而作为贾母的第一代言人,王熙凤也是众人中最早认同宝黛之恋的人。
跟黛玉开玩笑,怎么吃了我家的茶,不给我家做儿媳妇?指着宝玉说,看,家世,性格,模样儿,哪样配不上你?是说得非常明白清楚了,老祖宗的心意一目了然了。
贾母是夸过薛宝钗,但是各位,什么叫政治家啊?政治家不是那种你扇我一耳光,我就过去捶你一拳直来直往的啊,是拐着弯子说话的呀。
贾母夸薛宝钗的时候跟薛姨妈说,我看来看去啊,还是宝丫头最好,我们家几个姑娘都差的远。
是夸是贬?
反正你再好,也是外人,外人再好也不如我们家的“不怎么好”....
贾母拿钱给薛宝钗做正整生日,也是这个理儿,自己家的姑娘就不讲那个客气了,客气客气就是对客人的不是?
最明显的章节是贾母游大观园,到林黛玉的屋子里去,笑吟吟的说,这是我那外孙女的房间,而到了薛宝钗的房间里,则是说,你这也太老实了些,太素了,不像个样子。
我们调出那段原文看,看贾母是夸是贬:
贾母摇头道:“那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屋里这么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呢?要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如今老了,没这个闲心了。他们姐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等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
贾母是先看了黛玉探春的房子后,再说的这番话,她是真的认为家里的女孩儿都不如薛宝钗吗?上面是跟薛姨妈说的客气话,抽象又空洞,而夸自己家的女孩儿就落到了实处,这才叫人的真心话。
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最疼爱的女儿留下来的孤女,贾母怎么会不爱她?
此处跟王夫人对贾兰形成明显对比,贾政打宝玉的时候,王夫人哭说,假如我那珠儿还在,死一百个宝玉我也不管了。这样说,贾珠也曾经是心肝宝贝啊,但是贾珠死了后的孤儿贾兰,还那么用功读书,王夫人不闻不问,冷漠非常。
好了,有人要说疑点了。
那就是贾母看戏时说的那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说这些个才子佳人戏啊,小姐都没羞耻的,看到个男人就不得了,父母也不要了,就跟这男人去了,大户人家哪有这样的?小姐后头没人跟着?一个丫鬟就成事了?奶娘嬷嬷没有?
很多人都在猜测,曹雪芹安排贾母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是曹公从书里面阐述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写曹公自己看不起《西厢记》这些淫奔的书?
我个人认为,这是小瞧了曹雪芹。
我们回头看贾雨村说那段话,就那段什么“生在富贵家,是请痴情种”的话,那里面举例就说了“红拂”,曹公对“淫奔”根本没这么反对。而且整本《红楼》,曹雪芹很少自己跳出来出来对人物的价值观指指点点,他是把人物赋予人物自己的一流作家。
贾母说这话之前的场景描写,我们调出原文来看看:
贾母又命宝玉道:“你连姐姐妹妹的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上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她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的字,拉不的弓。”宝玉道:“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各位,这个时候,黛玉多少岁了?15岁+了,宝玉还比她大,这时候古代都可以结婚了,还在长辈面前这么不忌讳?尤其王夫人在座,所以老祖母说了那么一段话。
一面是警醒宝黛,王熙凤的话印证了这点,哥儿,你是要写字拉弓做正事的呢,一是替黛玉分辨,我们这些大户人家的女孩儿怎么可能做这种事,你不见后面跟着一堆人呢?
黛玉也很聪明,接着我们不就看到了第57回,紫鹃跟宝玉说,你这么大个人呢,还拉拉扯扯的,那些人都在说呢,你没看到我们姑娘最近都远着你吗?
王熙凤的话道明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可怕事实:
没有所谓的爱情,男人是要建功立业的,所以凤姐儿那样提醒宝玉,而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假如男女自行相好,就是淫,没有家教,大罪名,落了话柄。
老祖母想把黛玉给宝玉,要找个有说服力的理由,而宝黛这种行为,没有任何帮助就算了,还不断反复在打她的脸。
宝黛的这种行为就是《西厢》行为,所以,曹雪芹是根本不反对《西厢》《牡丹亭》的。
宝玉跟黛玉说,我是那多愁多病身啊,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又跟紫鹃开玩笑,假如与你多情小姐共鸳枕,又怎舍得你叠被?这些都是《西厢》行径。黛玉潇湘馆春困发幽思,心心念念就是《牡丹亭》。
这两个小的,情不自禁,一直闹这个问题,伤的是老祖母的面子。
第一次闹得吓死人,是宝玉砸玉,黛玉剪玉穗子,两个人又哭又吵,惊动了王夫人与贾母,后来贾母哭了,说,这两个小冤家,就没半个让我省心的。
贾母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我知道你们俩是怎么回事,只是你们越这样闹,越不利啊。
宝黛年纪越大,宝玉的婚事,贾母越来越拖不住,而宝黛的感情更加浓烈,看着都不似儿时的吵吵闹闹了,往男女之情转换了(这个我们留到下回讲),怎么场面就更加难以控制了,所以这一回,贾母就提了这么一番警告。
但是宝玉那个失心疯的,到57回,听到紫鹃哄他说,林姑娘回苏州去了,当即是人也痴了,眼也直了,眼看着命都没有半条了,又把贾母和王夫人惊动了。
贾母只是说,这痴孩子,为了这一句玩笑话,你就成这样?她当着王夫人也只能那样说。
贾母在书中爱黛玉的笔墨比比皆是。
宝玉一透露黛玉吃燕窝,贾母就命人天天送到潇湘馆。
黛玉身弱,怕听鞭炮声,都是躲到外祖母怀里的。
黛玉也不缺零花钱,打发小丫头,都是一抓一把钱,贾母何曾亏待了她?
大观园聚会,贾母叮嘱湘云,好好看着你林姐姐和宝哥哥,少吃点酒,接着后一句才是,你和宝钗也要注意点。
薛宝琴来了,贾母喜欢非常,众人说,这下有人吃醋了,先是说宝玉吃醋了,接着说吃醋的是林妹妹吧,把她的宠爱夺走了。
可见,众人视角里,贾母本来最喜欢的就是黛玉和宝玉,这是公认的了。
这他么还不叫真爱,我都不知道啥叫真爱了。
微信公众号:何日君回来
分享审美与人生
红楼最让我感觉受不了的一点就是诸位黛玉粉,
你们夸黛玉就使劲夸,十个答案八个要拿出宝钗来踩一脚是什么鬼
非常喜欢。并且强调,高颚续写不在本人考虑范围之内。
第一:林黛玉初进贾府,个中细节不必多说 ,几乎全篇都是描写贾母黛玉祖孙情的。
第二:林黛玉这个贾府的“客人”在贾府经济十分宽松,整部小说明确提及贾母给黛玉送钱的不止一处,最出名的就是佳蕙那次,一个小丫头尚且说出“恰好赶上老太太给林姑娘送钱”,可知只是常事,并且人尽皆知。不要说后来黛玉吃个燕窝都受限制,那是黛玉不愿张口,并且贾母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命人送去。对比探春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托宝玉买稀罕玩意,迎春乳母偷金凤,邢姑娘来了之后跟迎春挤在一处,黛玉在经济和待遇上可以说是非常好了。
第三,小说明确提及,黛玉和宝玉待遇一样,三春尚且靠后。
第四,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次,不必细说,满满尽是疼爱。
第五,贾珍应为一句莫须有的玩笑话尚且被贾母好一顿训斥,宝玉在贾母眼中可是命根子的存在,宁荣二府,加上薛家混魔王,除了黛玉,谁敢光明正大惹宝玉,完了贾母哭到:不是冤家不聚头。紫鹃那次,也不必说,不是看在黛玉面上,仅仅凭着以前伺候过贾母的情分,我不信贾母会一开始:拖下去打死转变为一笑而过。
第六,兴儿的话和凤姐的态度,黛玉是宝二奶奶众人皆知。
so,确认无误。
我觉得主要是甄嬛的性格决定的。
甄嬛算是一个比较讲情义的人,但她不是那种喜欢燃烧自己去温暖照耀别人的主角。
宫斗环境里也不允许这种人存在,这种人也成不了赢家,毕竟这后宫是皇帝的后宫,不是你女主角的。
而安陵容一开始可能误以为甄嬛是那种上天派来拯救她于泥淖的天使,毕竟从来没人对她这么好,且有能力对她这么好(她娘肯定想对她好但有心无力)。结果慢慢发现她不是甄嬛喜欢的那种人,能为了一个陌生人出头不惜得罪人的甄嬛也只能存在于入宫前。她就开始慌了,如果甄嬛不要她,她怎么办。
对于甄嬛这种心比天高的人来说,没点真本事是很难被她看上的。
甄嬛喜欢的人,都是遇见她之前就很强大的,对配偶她要求极高,她号称“女诸葛”,如果在政治上没点脑子和作为,其实她根本看不上(例如温太医),所以配得上她的也只有皇帝(果郡王是心灰意冷之后改了想法,但果郡王本身也足够优秀了);对女性盟友呢,她则要求对方离了她,自身也足以在宫里立足,她才看得起。
这个立足不是要你一定是宠妃、位高权重,而是要你离了甄嬛也无所谓。比如叶澜依这样的,什么都不在乎,也没有家人,一身轻松,就算她不得宠,她也无所谓的,哪怕她丝毫不想跟甄嬛交好,甄嬛心底也是有点敬重的。但前期的安陵容完全做不到这点,她实力太弱了,还有拖后腿的爹和瞎了眼的老娘,她只能指望甄嬛拉扯她,除了甄嬛她一无所有,甄嬛不重视她了,她马上怕的要命。可前期的甄嬛,一来实力不够没有余力拉别人,只能找一些能稍微帮下她、又不那么需要她帮的盟友,二来她对皇帝还抱了恋爱脑的心思,又怎么会乐意拉别人上位受宠。淳儿做朋友明显更适合此时的甄嬛。
她喜欢跟淳儿玩。别说甄嬛了,淳儿和安陵容比,阖宫里谁不更喜欢淳儿呢?没有攻击性(但是伤了安陵容),看着喜庆,还是小孩儿心性。安陵容苦就苦在,没人喜欢她,好不容易遇上一个甄嬛,甄嬛也没有特别喜欢她,于是心理扭曲了。出身低,姿色平平,在家被欺负,家庭极度不和睦,导致她不入选前途可悲,入选了也是前途可悲。于是养成了谨小慎微又敏感的性子。这种情况下只能指望一个太阳式的主角用自己的无止境的热量去温暖她,拯救她。可惜甄嬛不是这种人,宫斗也不是日漫剧情。
宫斗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安陵容这样的,无论她是跪舔甄嬛到底还是跟甄嬛散伙,甄嬛都不可能特别看重她,因为性情就是不投,其实甄嬛本质也是慕强的,你厉害的话,虽然不一定跟她玩的很好,她心里还是会给你留个位置,只要利益不冲突就可以结盟。所以安陵容想要得到甄嬛的特别相待,还真不能跟她一个阵营,不然她永远觉得你只是个跟班,跟着甄嬛安陵容也没什么成长机会——甄嬛的盟友基本上都是成熟期的,例如眉庄、敬妃、端妃、欣贵人等,就连淳儿,也一来就得到皇帝宠爱,在宫里人缘也好,她们结盟属于强强联合,而且属性不冲突。例如眉嬛,眉姐姐说的什么,她知道甄嬛哪里厉害,她比不过,于是她就在其他地方用功,做到不比甄嬛差。包括恩宠这一块,也是眉姐姐先放弃了,不看重了,又得到了太后的护荫,于是甄嬛无论多么得宠,眉庄都有底气在她面前挺直腰杆。而安陵容,光靠自己完全没机会修炼,甄嬛也不可能给她请老师提高(她手里也没这个资源),其实也只有皇后能给她这个资源这个机会,安陵容也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被甄嬛高看。可惜吧,这个宫斗环境太过恶劣,她虽然强大了,可手段不光明,甚至伤害了甄嬛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等她死了,甄嬛才能释怀。
顺便想探讨一下眉庄得宠甄嬛感觉还行,安陵容被宠她马上觉得郁闷的问题,有很大可能在甄嬛心里眉庄得宠是理所应当的,并且早有心理准备(眉庄实力被她认可),而安陵容得宠,甄嬛觉得是自己让出去的,分出去的,因此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