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是这部剧里细思极恐的地方,而是我对人类世界这种,维持脆弱平衡的方式和逻辑觉得细思极恐。
汉弗莱这个人,
精通列宁的名言,对马列主义有一定认识,而且对列宁评价很高(ym s3e6)
对前殖民地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毫不在乎(ypm s1e6)
苏格兰合同事件东窗事发时,对哈克大喊了一声“莫斯科”(ym s3e3)
和苏联大使关系不浅,对方甚至当面摸他裤裆(ypm s2e3)
去库郎签合同偷喝酒,喝的是伏特加(ym s3e4)
难不成他真的是。。。。。。。。。。
--------------分割线------------------
经评论区提醒,我才发现汉弗莱的长相神似苏联政治家瓦西里·库兹涅佐夫
惊了
-----------分割线---------------------
评论区个个都是人才,我又有新灵感了
1991年的圣诞节,在伦敦塔桥上
一个男人魂不守舍地站在栏杆旁,看着底下泰晤士河的河水,静静地流向远方
他的左手攥着一份泰晤士报,右手握着一瓶已经被他喝掉大半的宝狮将军牌伏特加,
不知过了多久,另一个人踏上塔桥,径直地向这个忧伤的男人走来
“你怎么现在才来?“男人一边问,一边把剩下的伏特加一饮而尽
“不好意思,烧毁剩余的文件花了我们太多时间。”他的同伴有条不紊地回答道
男人突然情绪失控,砸碎了手里的酒瓶,发狂地嚎叫起来
“汉弗莱同志,冷静”,他的同伴连忙冲上去扶住他“泰晤士报今天已经刊登了苏联解体的消息,你想让他们再来一条内阁秘书长发酒疯的新闻吗?“
“我的努力,全部白费了是吗?”男人盯着报纸上缓缓降下的红旗,声音无比悲怆
他的同伴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我亲手搅黄了首相的征兵计划,我浪费国防部那么多军费去买美国的三叉戟导弹,我把苏格兰的军事基地全贱卖给了地产开发商,到底是为了什么???????”
男人越说越激动,泪水夺眶而出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他的哭声穿过伦敦城冰冷的空气,飘向那遥不可及的东方
“汉弗莱同志,我们的任务都结束了。。。。。”他的同伴沉默许久,丢下了这一句话
男人悲伤地抬起头,“真的都结束了吗?”
“Yes, comrade”
又是一年的圣诞节,伦敦城的一家精神疗养院里,一个男人穿着病号服,坐在窗前,喃喃自语,鼻孔里发出一股酒臭味
他转到这儿治疗有些年头了,但是他的病情依然毫无进展
每年的圣诞节,他都醉的不省人事,天知道他从哪搞来的酒
他的主治医生已经几乎放弃了他,每次和他谈话,他总是喋喋不休地说着一些长到能把医生也逼成神经病的疯话
过了两天,这个男人在病床上去世了,医生例行公事,在病人记录上写下一行字
“汉弗莱阿波比,生于1929年4月5日,卒于2001年12月26日”
在为他收尸的时候,医生看到他手里死死地攥着什么
医生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的手掰开,发现那是一面已经褪色的旧红布
医生把红布展开,惊讶地发现,上面画着镰刀斧头
----分割线-----
备注:“汉弗莱阿波比,生于1929年4月5日,卒于2001年12月26日”汉弗莱的生卒年月参照了饰演他的演员奈杰尔霍桑的生卒年月,我也是在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霍桑先生正好是在苏联解体后的第十年的圣诞节的两天后去世的,放在汉弗莱这个角色身上真的有一种宿命的感觉。。。。
少装看不见,如此抹黑唐宁街,编导和演员竟然没有被流放,竟然没有被批收卢布。
始终活在台词里的前首相,是个十足的狠人。
哈克所在的党已经在野了十多年,人才凋敝。加上前首相在内的新内阁,拢共才三个人之前有过行政经验。大选的前一年(1980),马丁甚至还和哈克在党内发动过反前首相运动,差点动摇了首相的党领袖地位。
而前首相先是领导党赢得了多数席位(big enough),然后又“不计前嫌”地任命前政敌马丁和雷为外交和内政大臣。任内再利用凶相毕露的党鞭维克威压内阁,拿人见人嫌的科贝做“鲶鱼”把水搅浑,辅之以内阁改组的手腕洗牌。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让整个内阁对前首相又敬又怕。
(哈克教会了我如何优雅地用英语骂人)
到了ym最后一集,听到内阁将要改组的哈克依然吓得胆战心惊。
可以说,前首相最大的闪光点就是精通用人之道。如果少了这些有一专之长的政客们的助力,执政党会被以阿诺德为首的公务员整得毫无还手之力。S1E2中,马丁和哈克的首次联手就证明,大臣们的联手足以和强势的公务员体系扳一扳手腕。
S2E7中,前首相先是授意马克爵士透露消息,借反对党议员开炮轰击政府。拉拢哈克背刺汉弗莱和行政部,事后再用一纸亲笔信收买哈克人心。这次交锋是阿诺德少有的一次暗亏。正是这一“又打又拉”,胡萝卜加大棒的高超手腕,让前首相有效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而地位初固后,前首相谋后而动,一举绞杀了政敌们的政治前程。马丁在第一次改组中就被踢走,无能的老弗雷德被踢到了上议院。
“鲶鱼”科贝也被换到就业部继续搅混水。科贝能成为首相心腹,多半是首相需要这样一个万人嫌来扮黑脸,好把水搅浑,增强对内阁的控制力。毕竟如果内阁大臣们铁板一块,他这个领导就坐不稳了(事实证明多虑了,大臣们彼此之间打小报告层出不穷,连哈克人缘这么好的人都被科贝算计)。
如果没有阿诺德和汉弗莱的突然搅局,连主角哈克都差点被赶到欧共体那边断送政治生涯了。而圣诞特辑里,内政大臣雷叠buff式的交通丑闻,也不免让人怀疑是前首相暗箱操作的结果。
而且别忘了,从政治顾问多萝西所在办公室的位置和与前首相的关系,也可以看出前首相惯以威严震慑内阁阁员。连阿诺德大boss都说,作为内阁秘书长,首相的命令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照办。
在S3E5中,面对哈克的背刺,首相第一时间平息了选区就业受威胁的传闻,并在自己所在选区的报纸上,及时刊登了早已将决定权交给交通总管哈克的新闻。同时从渥太华传来口信,责令哈克如果再玩小手段就直接逼令其辞职滚蛋了。不仅把锅(责任)全甩给了哈克,及时平息了民怨,还旁敲侧击的给予了警告。
讲真,这局如果没有汉弗莱的扩招提案,还有哈克精通传媒的杀手本能,这个苦差事八成真要毁了哈克积攒了一辈子的政治资本。(阿诺德和马克真是打着首相的旗号坑死人不偿命)
到了圣诞特辑,已经被驯服的内阁就改以温和团结为手段整治了。人缘好又无甚威胁的哈克被升迁为党主席。党鞭也换成了公务员盟友的杰弗里。而这种安抚正好可以给继任者增加人情和威望的机会。
一方面是自己身体欠佳(心脏病),一方面是心腹大患已无上位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躲开棘手的财政危机。前首相最终和大boss阿诺德双双辞职下台。前首相和阿诺德这对cp,这几年多为暗斗,鲜有明争;而水平不如他们的两位继任者: 哈克和汉弗莱却冲突到了表面化白热化的阶段。令人唏嘘不已。
前首相对哈克的评价,还真是一针见血。
哈克这辈子最恨的三个人(卢克,科贝),前首相结局是最惨的了。回忆录永久封杀,上议院爵位全无,葬礼还被拿来利用和各国首脑开会。真·死人比活人好用……
最后一提,小说中前首相的真名是Herbert Attwell。
DAA是编剧构造出来的部门,介绍分给吉姆这个部门等同政治坟墓,如果特别重要的话,也不会给哈克这个反对派了。但是我们三季《是,大臣》看下来,这个部门仿佛权力很大,什么都管,从外交到内政,布兰达总统访问,国家资料库,索里赫尔工程,圣爱医院,库朗石油,獾保护区的废立,电话窃听的设备管理,化工厂的建立,城郊可爱动物庄园,以及什么铜线储存,屋顶花园都归DAA管,后来还兼着艺术和广播电视,地方政府。而且汉弗莱作为DAA秘书,有一次阿诺德开秘书集体会议,座位是居除阿诺德之外首位。也就是说,行政事务部大臣是在内阁里不重要的职务,但是行政事务部却是内阁里极其重要的部门,试想如果汉弗莱在公务员里面地位和哈克在内阁里面差不多,他还哪来那么多人脉,哪有那么多公务员和他互通有无。以最小之权力与最大之权力博弈,哈克三季下来后却能和汉弗莱打个平手了,更是坐到了党主席的位置(战友外交大臣马丁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既然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在最后圣诞特辑都介绍了,估计是被发配了),这是什么水平?再想想小说设定是哈克回忆录,经伯纳德整理,汉弗莱进精神病院之后出版。可爱动物(大雾)哈克才是大佬(迫真)
附带另一个被毙掉的东西
接楼上那位引用“The wheel turns and nothing's ever new”的朋友: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1、已删除
2、已删除
3、已删除
4、已删除
5、已删除
6、已删除
7、已删除
8、已删除
9、已删除
10、已删除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